淘客熙熙

主题:美国国会从没批准国际减排协定 -- hwd99

共:💬19 🌺5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美国国会从没批准国际减排协定

要点,笔者在此特地介绍的是,美国国会从未同意减少碳排放。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从未官方承诺碳排放达标。更荒谬的是,即使中美两国都批准执行协定,按照协定规定,美国人均允许排放量仍然将是中国的4倍以上,仍然是一个高度不平等的协议,一个高度歧视中国人权的协议。

美国国会从没批准国际减排协定

最近国内新闻热点之一是拉闸限电,虽然官方很少介绍内在原因,但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国际上承诺减排。今年4月,在线上的气候国际峰会上,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40多国的领导人纷纷作出了承诺,在会上重申或更新本国的减排目标。去年十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还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另一方面,美国的施压也可能是重要原因。美国总统拜登在选举中就承诺降低碳排放都是明确的执政指标,不但要求国内减排,还要求其它国家按期减排,这也是他刚任职就重返巴黎协定的原因所在。此后,拜登的气候特使克里,两次同中国就碳排放进行谈判,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减少碳排放,美国媒体新闻中则用了“必须、马上”这样的严厉表述。

但是,笔者在此特地介绍的是,美国国会从未同意减少碳排放。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从未官方承诺碳排放达标。虽然美国总统是政府首脑,但在内政上并无多少权力。这是因为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邦都是经济上独立的邦国,联邦政府无权干预各邦内部事务,包括经济事务。主要负责对外关系和协调各邦之间的关系。美国总统领导下的国务院,主要负责外交,其首脑国务卿,本是外交部长,职责也是外交。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未离任前夕,连讲话的权力都被剥夺了,更不用说,在各邦内部事务上,美国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无权管理的事务了。

美国总统的对外承诺,如果涉及各邦执行,就需要美国国会批准。正是因为美国国会从没批准,才会多次发生美国新上任总统推翻前任总统对外承诺。就碳排放来看,几位民主党总统,从克林顿、奥巴马到现任拜登,都对外宣传支持减少碳排放,但美国的共和党总统上台,从布什到特朗普,却明白无误地对外宣布,推翻前任总统承诺,美国不再参加国际减少碳排放协定。

但美国的主流媒体却始终如一地指责中国是气候灾难的责任国,如今更是将最大碳排放国戴到中国头上,要求中国减少碳排放。就历史来看,由于美国比中国早上百年进入工业化,人均累计排放是中国十倍以上,即使中国也实现工业化,但因压低收入,老百姓消费很低,到2009年,当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工业产品,但中国人均碳排放仍然不到美国四分之一,即使到现在,每年美国人均碳排放仍然是中国2.7倍。就是需要减少碳排放,也应当是美国首先采取措施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而不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首先采取措施限制排放。

国际社会最早通过的协定是1997年12月签订的京都议定书,1998年11月12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只是象征性地签了字,克林顿政府都没有将议定书提交国会审议。在小布什总统上任宣布退出后,美国最终成为了唯一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其实西方很多国家即使承诺执行京都议定书,但实际上都没有减少碳排放,都将协议当成了废纸。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2016年4月美国国务卿代表美国签署了协议,但年底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就宣布要退出协定,2020年11月4日,特朗普宣布,美国正式退出了《巴黎协定》,成为迄今为止唯一退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

就美国国内来看,民主党控制的一些邦是在推动碳减排,例如,加利福尼亚邦就采取了减排措施,但美国作为整体来看,碳排放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一直在增加。然而,美国主流媒体却通过报道这些推动减排邦的行动,让人们以为美国是在执行减少碳排放。

更荒谬的是,即使中美两国都批准执行协定,按照协定规定,美国人均允许排放量仍然将是中国的4倍以上,仍然是一个高度不平等的协议,一个高度歧视中国人权的协议。笔者早就指出,我们不能自愿给自己戴上这样一个枷锁。我们与国际接轨,问题是西方都不遵守,我们就去按西方要求对接这样一个并不存在的规矩?

参考:

黄卫东:评中美气候合作 - 学者观点 - 红歌会网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1-04-16/265707.html

关键词(Tags): #美国#减排#国际协定通宝推:棋人鲁大耍,桥上,燕人,
家园 时代变了

中国为什么这么积极地推进碳中和、碳达峰?

铺天盖地的新能源车、光伏电站……股市里一浪高过一浪的绿色电力炒作……

这些现象,总要思考一下为什么。

家园 很简单的呀,跟着美国走的心态呗

就是美国摸,我也得摸,美国不摸,我绝不摸。

某些人老说主席台上和前三排都是坏人,也是美国“坏的政府”那一套思路方法。

所以我有“下意识跪族”的说法,自认不跪,其实思维内核釆用论据全面西化。

家园 因为这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符合地球村居民的长远利益。

从近处看,引导中国产业从能源基础开始的更新换代。

这是政府引导市场的一个表现。

家园 你狭隘了

首先全球变暖已是共识。中国政府无必要做恶人。

其次,外国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要虚心学习。煤改气应该视作政府引导的产业更新换代。

家园 全球利益我是懂的

但我觉得,党国只应该保持比美国“”进步“”一点点,不要“”进步“”太多,也不要当头搞什么“”奇谈怪论“”(是不是奇谈怪论取决于不同的人群),“”全球人民“”的大多数都不能正确认识到党国比美国“”进步“”一点点的现实,还去顾虑那么多“”全球利益“”?我皇不会真以为所谓的左翼高潮要来了吧。

美帝不肯跟随党国“”进步“”,党国自己进什么步?万一全球人民把党国晾在前面,又投靠美帝怀抱呢?

家园 不会的

中国政府有分寸的。还是从现实出发嘛。能源方面中国距离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总体还差得远了。还得烧十年煤😁

家园 有些概念和信息楼主可能母鸡啊

向G总致敬,键政局申请帖……

·

1、2014年APEC上习总和奥巴马达成减排协议,才有了2015年的巴黎协定,结果特朗普上来把协定退了。今年拜登上来又续上了。这才有了今年11月13号的那个细则。

普评:4年后换总统可能又要退,也说不定,这是民主的优势😄

2、巴黎协定这个细则说了个啥呢?2050年全球达成碳中和。

中国要碳中和,美国也要碳中和,欧盟、日本也要碳中和……啥叫碳中和?

每个国家把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为二氧化碳移除量达成平衡。打个比方,谁拉的屎,谁吃回去——不不不,谁擦干净……你要多烧煤,就请多种树。

如果美国树多,人口又少。那么人均排放量就会比中国多很多,也能保持美国碳中和。

普评:你觉得公不公平?你觉得是不是在给美国洗地?

3、说起公不公平,还要考量各国发展史。

中国要发展,还要“烧很多的煤”,我们还要一个缓冲时间。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碳达峰。啥意思?我们还可以继续“疯狂烧10年煤”,继续把每年排碳量造到最高点。

美国百年发展,造了0.46万亿吨碳排放。中国这十年可劲造,再造0.26万亿吨才与美国打平——与美国比,我们没有对不起地球,或者才同样对不起地球。

当然,我们也可以多造点超过美国,反正还有10年嘛,大发展……

那么有人会问,这十年美国也在造啊,怎么就肯定能被中国追上呢?

美国其实已经不行了。在2007就已经碳达峰,造不动了。英国在1973年、德法在1978年、日本在2013年均实现碳达峰。

其实就是这些国家经济不行了,或者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国内不怎么造了。

普评:美国国会批不批,多大个事?有本事你接着排……真正关键的是能源革命,中国就此能否弯道超车——反正信息革命我们是赶晚了。

通宝推:漂漂2号,
家园 不光看生产,还要看消费才公平

生产转移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但是最终消费却还是欧美占大头。

家园 是的,生产、消费……所有的排碳行为
家园 议会是立法机构

美国国会的权力可比中国人大厉害的多了。总统愿意签啥都没关系,国会不批相关法律,社会上就没有执行力度。

美国佬好像很乐意用这种伎俩骗人。

家园 正因为国会是立法机构

所以才不需要针对一年一审批 的协定,具有永久与半永久性法律地位的法律文件才需要国会审核,比如条约 盟约

这个玩法其实也是美国政府创设的,起因是现在的WTO组织框架条约本来是对应联合国框架条约和 世界银行框架条约的世界治理三大马车。但是美国国会否决后,通过简本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并通过每一轮谈判逐步达成构建世界贸易组织的最终版本。不过WTO成立后从多哈回合谈判开始,基本 搁置了所有新内容有关谈判。这才有了,区域性自由贸易谈判崛起的主流。而GATT以政府间协定方式立足,一年一审核,除非缔约方有异议,否则自动续签,期间无须国会审议。

家园 把握话语权

才是最重要的。现在中国的做法就是掌握主动权。如果能进一步获取更大的制造业份额,十年以后碳税加在生产环节还是消费环节就不是北欧白左说了算的了。

家园 两个事

一个事是相当一部分人评议时政时,持着一个前提:政府不是卖国的就是被卖国的骗了。

第二个就是我国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应该考虑的是于我国是否有利。至于和尚摸得还是摸不得,关阿Q什么事?阿Q摸得摸不得,关和尚什么事?

回到碳排放问题,就是现在的碳排放方案是否于我国有利,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因素。如现对我国有利,管它美国人人每天吸十公斤一氧化剂或放十公斤甲烷?如果对我国不利,则另说。

又拿三十多年前的事来说事,当年应该是《半月谈》,提到产出能耗比,美欧日都是我国的十分之一以下。也就是说,生产相同的产品,能源消耗量并非是定值,反之亦然。所以不考虑石化能源之外的因素,亦不能够确认生产生活会无非增长。

至于枷锁说,卫东博士一向忽略成本对价问题,在他眼中,可能做什么事都不用付对价的。

家园 就是这个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