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美国国会从没批准国际减排协定 -- hwd99

共:💬19 🌺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美国国会从没批准国际减排协定

    要点,笔者在此特地介绍的是,美国国会从未同意减少碳排放。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从未官方承诺碳排放达标。更荒谬的是,即使中美两国都批准执行协定,按照协定规定,美国人均允许排放量仍然将是中国的4倍以上,仍然是一个高度不平等的协议,一个高度歧视中国人权的协议。

    美国国会从没批准国际减排协定

    最近国内新闻热点之一是拉闸限电,虽然官方很少介绍内在原因,但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国际上承诺减排。今年4月,在线上的气候国际峰会上,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40多国的领导人纷纷作出了承诺,在会上重申或更新本国的减排目标。去年十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还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另一方面,美国的施压也可能是重要原因。美国总统拜登在选举中就承诺降低碳排放都是明确的执政指标,不但要求国内减排,还要求其它国家按期减排,这也是他刚任职就重返巴黎协定的原因所在。此后,拜登的气候特使克里,两次同中国就碳排放进行谈判,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减少碳排放,美国媒体新闻中则用了“必须、马上”这样的严厉表述。

    但是,笔者在此特地介绍的是,美国国会从未同意减少碳排放。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从未官方承诺碳排放达标。虽然美国总统是政府首脑,但在内政上并无多少权力。这是因为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邦都是经济上独立的邦国,联邦政府无权干预各邦内部事务,包括经济事务。主要负责对外关系和协调各邦之间的关系。美国总统领导下的国务院,主要负责外交,其首脑国务卿,本是外交部长,职责也是外交。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未离任前夕,连讲话的权力都被剥夺了,更不用说,在各邦内部事务上,美国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无权管理的事务了。

    美国总统的对外承诺,如果涉及各邦执行,就需要美国国会批准。正是因为美国国会从没批准,才会多次发生美国新上任总统推翻前任总统对外承诺。就碳排放来看,几位民主党总统,从克林顿、奥巴马到现任拜登,都对外宣传支持减少碳排放,但美国的共和党总统上台,从布什到特朗普,却明白无误地对外宣布,推翻前任总统承诺,美国不再参加国际减少碳排放协定。

    但美国的主流媒体却始终如一地指责中国是气候灾难的责任国,如今更是将最大碳排放国戴到中国头上,要求中国减少碳排放。就历史来看,由于美国比中国早上百年进入工业化,人均累计排放是中国十倍以上,即使中国也实现工业化,但因压低收入,老百姓消费很低,到2009年,当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工业产品,但中国人均碳排放仍然不到美国四分之一,即使到现在,每年美国人均碳排放仍然是中国2.7倍。就是需要减少碳排放,也应当是美国首先采取措施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而不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首先采取措施限制排放。

    国际社会最早通过的协定是1997年12月签订的京都议定书,1998年11月12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只是象征性地签了字,克林顿政府都没有将议定书提交国会审议。在小布什总统上任宣布退出后,美国最终成为了唯一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其实西方很多国家即使承诺执行京都议定书,但实际上都没有减少碳排放,都将协议当成了废纸。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2016年4月美国国务卿代表美国签署了协议,但年底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就宣布要退出协定,2020年11月4日,特朗普宣布,美国正式退出了《巴黎协定》,成为迄今为止唯一退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

    就美国国内来看,民主党控制的一些邦是在推动碳减排,例如,加利福尼亚邦就采取了减排措施,但美国作为整体来看,碳排放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一直在增加。然而,美国主流媒体却通过报道这些推动减排邦的行动,让人们以为美国是在执行减少碳排放。

    更荒谬的是,即使中美两国都批准执行协定,按照协定规定,美国人均允许排放量仍然将是中国的4倍以上,仍然是一个高度不平等的协议,一个高度歧视中国人权的协议。笔者早就指出,我们不能自愿给自己戴上这样一个枷锁。我们与国际接轨,问题是西方都不遵守,我们就去按西方要求对接这样一个并不存在的规矩?

    参考:

    黄卫东:评中美气候合作 - 学者观点 - 红歌会网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1-04-16/265707.html

    关键词(Tags): #美国#减排#国际协定通宝推:棋人鲁大耍,桥上,燕人,
    • 家园 有些概念和信息楼主可能母鸡啊

      向G总致敬,键政局申请帖……

      ·

      1、2014年APEC上习总和奥巴马达成减排协议,才有了2015年的巴黎协定,结果特朗普上来把协定退了。今年拜登上来又续上了。这才有了今年11月13号的那个细则。

      普评:4年后换总统可能又要退,也说不定,这是民主的优势😄

      2、巴黎协定这个细则说了个啥呢?2050年全球达成碳中和。

      中国要碳中和,美国也要碳中和,欧盟、日本也要碳中和……啥叫碳中和?

      每个国家把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为二氧化碳移除量达成平衡。打个比方,谁拉的屎,谁吃回去——不不不,谁擦干净……你要多烧煤,就请多种树。

      如果美国树多,人口又少。那么人均排放量就会比中国多很多,也能保持美国碳中和。

      普评:你觉得公不公平?你觉得是不是在给美国洗地?

      3、说起公不公平,还要考量各国发展史。

      中国要发展,还要“烧很多的煤”,我们还要一个缓冲时间。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碳达峰。啥意思?我们还可以继续“疯狂烧10年煤”,继续把每年排碳量造到最高点。

      美国百年发展,造了0.46万亿吨碳排放。中国这十年可劲造,再造0.26万亿吨才与美国打平——与美国比,我们没有对不起地球,或者才同样对不起地球。

      当然,我们也可以多造点超过美国,反正还有10年嘛,大发展……

      那么有人会问,这十年美国也在造啊,怎么就肯定能被中国追上呢?

      美国其实已经不行了。在2007就已经碳达峰,造不动了。英国在1973年、德法在1978年、日本在2013年均实现碳达峰。

      其实就是这些国家经济不行了,或者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国内不怎么造了。

      普评:美国国会批不批,多大个事?有本事你接着排……真正关键的是能源革命,中国就此能否弯道超车——反正信息革命我们是赶晚了。

      通宝推:漂漂2号,
      • 家园 两个事

        一个事是相当一部分人评议时政时,持着一个前提:政府不是卖国的就是被卖国的骗了。

        第二个就是我国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应该考虑的是于我国是否有利。至于和尚摸得还是摸不得,关阿Q什么事?阿Q摸得摸不得,关和尚什么事?

        回到碳排放问题,就是现在的碳排放方案是否于我国有利,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因素。如现对我国有利,管它美国人人每天吸十公斤一氧化剂或放十公斤甲烷?如果对我国不利,则另说。

        又拿三十多年前的事来说事,当年应该是《半月谈》,提到产出能耗比,美欧日都是我国的十分之一以下。也就是说,生产相同的产品,能源消耗量并非是定值,反之亦然。所以不考虑石化能源之外的因素,亦不能够确认生产生活会无非增长。

        至于枷锁说,卫东博士一向忽略成本对价问题,在他眼中,可能做什么事都不用付对价的。

        • 家园 黄博士是批评家,总把观点拉到极致

          真正做事应该是另一回事

        • 家园 我查了一下

          四大基础材料:钢铁,水泥,木材,高分子材料。钢铁和水泥数据容易统计,占世界总量56和58%,木材一下子没找着,这个我倒是希望进口多点,高分子材料,橡塑制品占全球总量20左右,化纤50左右。再查一下有色金属,约占50。这几大基础材料,背后就是各种工业技术和工程。然后还有一个半导体材料,没查到硅的产量,从太阳能产业看,应该也有一定的分额。从能源的角度看,就是我国工业所用的能源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国工业生产的承载能力,也是有一定范围的,那么推断2030年碳高峰,就有其合理性。后面的就是如何更环保开发和利用能源,更高效的使用能源。

          插一个题外,后面我国的发展,基于目前科技发展停滞的说法,那么就是在高端工业,先进半导体材料,先进的材料,高端的机械电气产品,具体如芯片,装备制造,飞机,汽车,智能电气产品方面取得进展。至于相对应的服务业,只要中国能保持独立性,必然会依据三产服务于一二产的根本原则,逐渐加强。 ( @桥上 请桥上老师明鉴,)发展的核心并不在于GDP,不在于房价,是在于工农业实力。至于科技,有需求的科技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全球最大的工农业支持下,我国的科技水平将迎来讯速发展。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我说的就是工农业发展

            问题是无论过去对钢铁的预测,还是这次停电,都反映对工农业发展不够注意。

            您列的数据似乎要说由于中国占比已经很高,发展余地不大了,但我感觉还不够高,可对比钢铁,凭什么中国不能占三分之二?发展了可以自己消费。由于疫情,中国在世界占比还会提高,而中国自己的消费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的余地。至于高科技,为什么因为要发展高科技,就在高科技没出来之前,就把原来的低科技停掉?何况原来的低科技很多其实并不低阿。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议会是立法机构

        美国国会的权力可比中国人大厉害的多了。总统愿意签啥都没关系,国会不批相关法律,社会上就没有执行力度。

        美国佬好像很乐意用这种伎俩骗人。

        • 家园 正因为国会是立法机构

          所以才不需要针对一年一审批 的协定,具有永久与半永久性法律地位的法律文件才需要国会审核,比如条约 盟约

          这个玩法其实也是美国政府创设的,起因是现在的WTO组织框架条约本来是对应联合国框架条约和 世界银行框架条约的世界治理三大马车。但是美国国会否决后,通过简本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并通过每一轮谈判逐步达成构建世界贸易组织的最终版本。不过WTO成立后从多哈回合谈判开始,基本 搁置了所有新内容有关谈判。这才有了,区域性自由贸易谈判崛起的主流。而GATT以政府间协定方式立足,一年一审核,除非缔约方有异议,否则自动续签,期间无须国会审议。

      • 家园 不光看生产,还要看消费才公平

        生产转移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但是最终消费却还是欧美占大头。

    • 家园 时代变了

      中国为什么这么积极地推进碳中和、碳达峰?

      铺天盖地的新能源车、光伏电站……股市里一浪高过一浪的绿色电力炒作……

      这些现象,总要思考一下为什么。

      • 家园 因为这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符合地球村居民的长远利益。

        从近处看,引导中国产业从能源基础开始的更新换代。

        这是政府引导市场的一个表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