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推测一下当年为啥选择了“分田单干” -- 钛坪樽逾

共:💬451 🌺3017 🌵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地少,没办法。如果地多,据说搞多圃轮作的效率更高
家园 主要是有规范还是没有规范的问题

改开前的“突出成绩”是有规范的。“物质奖励”其实是和当时的分配制度配套的。在这个体系内,光有钱不行,还得有体系明文规定的身份级别。所有的回报和贡献挂钩,和级别挂钩。这套东西其实现在也存在于各企业内部。甚至打网游还有“贡献值”。

这套制度好不好?应当说在企业内部是好的。但缺点是可能会造成僵化。甚至一两代之后就造成迅速的阶层固化。

而改开则是分配体系改为由金钱决定。只要能赚到更多的钱,就能得到更好的分配。理论上来说,这个分配体系和个人能力更加挂钩一点,而且还没有那么多的体制束缚。

这个体系在当初基本还是人人平等的情况下是鼓励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但这里还有一个“马太效应”。当两极分化出现后,这个金钱至上的分配制度就走向了其反面。

归根到底的原因,金钱衡量的是劳动力。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劳动力的总量是一定的。当金钱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就代表了了少数人对多数人劳动力的占有。也就是剥削。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毛主席说的,邓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

私的那一套好

家园 那时确实更加公平

不过人吗,吃了亏的,当然想公平,占了便宜的,是要找办法找理由维持这个不公平的。恨人有,笑人无,这是常态。

要不为啥说,“思想深处找原因,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

所以我说这是千古不变的人性。主席败给了这个,一点不冤。但也正凸显了这个失败的伟大。

家园 前两年杜去世,左派埋汰他,说他兜里揣着俩农村改革方案。

一个是分田单干的,一个是大集体的。见到偏左领导人,掏左边兜里的;见到偏右领导人,掏右边兜里的。

木有相关证据,就一段子。。。。。。

家园 我们老家农村,90年代以后盖房子就没有土坯房了

前几年搞建设新农村,村子全部被推倒平整掉了,村民整体搬迁到几里地之外靠近国道的新村。

在此之前,基本上每年春节回老家拜年,都会到处走走看看问候一下。基本上土坯房都是儿时记忆中就存在的房子。90年代开始盖房子都是砖房,十几年来村里就没盖新房子了,村民如果盖房子,都会在国道旁找地方盖,这样交通方便许多。

我家的老房子,是当年土改分到的地主家主宅,好几步台阶的台子上修的青砖房子,面南背北四间,最东边是间走道,通往屋后的嗮场。院子里靠东还有3间厢房,当时是干爹一家住。前几年回老家拜年,还专门回去看了看,当时村里平整还没搞完,老房子还剩几面墙立在那里。

通宝推:醉寺,
家园 嗯。是搞错了
家园 改开后左王是邓力群

邓子恢在七二年去世了。

家园 请教最后一句话的出处

黄老先生还有这么耿直的时候?

家园 还是土坯墙

这是真穷啊。我印象中鄂东老家79年翻盖时,用的是这种土坯(土砖)

前年回乡,基本上都是2层的砖墙了

点看全图

家园 是08年的房子...

楼主提到“土屋退役时”...想到回去时拍的图...08年时...还有土屋没有退役...

当时和我一起下地干活的社员...年龄都比我稍大些...现在都7,80岁了...还住在老村里...我是奔他们去的...在家时有的想不起名字了...见了面...却能直呼其名...拍图留个纪念...还有一些不同背景的合影...不想露脸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俺的第一套房...在老村中心...当时已坍塌了...里面还长了棵树...

年轻人也往外跑打工...都在村南边盖了新房...

这几年弄石头...跑了好多安徽北部农村...也是有些老人住老屋...年轻的住新房...比较安徽灵璧的房子...比俺这边的要好...他有奇石或其他带动...其实两县相连...却有差距...

08回去时...并乡已结束了...俺这个乡已被并掉...是个镇了...

10年之前...一波盖新房热...

比较一下徐州周边农村...我租的房子...800平...年2万租金...此房05年建...10年租下的...合同期至政府拆迁止...门前河面宽100米...刚来时河边十几棵钻天杨...芦苇荡...小木制码头...原始味道多些...现在都叫整掉了...镇上铺的小石板...成了河景房...

点看全图

通宝推:老老狐狸,燕人,普鲁托,
家园 醉寺兄,你吓到我了 -- 有补充

08年,江苏!不是黔贵深山!江苏省的省地干部吃屎的?江苏是富省强省呀!

不由得想起《高山下的花环》,把“解放”改成“改开”就行了。

通宝推:醉寺,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广东这个反贼大本营做得好多了 -- 补充帖

八九十年代,林若谢非他们,就多次直接下沉到农村视察,有组织开展扶贫工作,通过扶持基本建设,扶持特色农业,组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友好城市结对扶贫。各种手段。粤山区穷是穷,跟08年还住旧泥胚房,差太远了。

八十年代末曾有风传,把粤北山区划到湖南,以早日追上四小龙,结果受到了坚决反对:这样追上有什么意义?

所以
家园 这些矛盾还是在取消公粮后缓解许多...

土地补贴...建立农保...金额也在慢慢提升...

习是下过乡的...从精准扶贫看...这“精准”做法要比前几任高多了...过去乡干部和现在的乡干部有了些区别...还是那些人...吃喝少了些...责任大了些...

通宝推:老老狐狸,
见前补充 4582721
家园 你家住进地主家...里面还有没有老家具?

我喜欢老家具...

新农村动作比较彻底...

俺现在这个村80年代就已规划...每家按人口分宅基地...划出主路和巷...

村民都知道自己的宅基地在哪块...有了钱就慢慢建出来了...现在已盖满了...前几年...镇上给每家建化粪池...马桶自己买...搞得村里来了好几家卖马桶的...一时间就卖掉了几百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