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推测一下当年为啥选择了“分田单干” -- 钛坪樽逾

共:💬451 🌺3017 🌵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推测一下当年为啥选择了“分田单干” -- 有补充

回复:不如安静:关键是农村建设面临着耕地有限的大问题,改开标志分田单干又

原帖其实关于土地流转政策着墨颇多,我不清楚这个政策具体是啥,无法评论。但是,作为一个键政人员,农业和农村总是个热门话题,怎么能没有自己的见解呢?我就合理推测一下当年的领导层为什么选择了“分田单干”。马马虎虎算是个回帖吧。

我没有数据和历史文献,只能根据常识做合理性推测。一家之言,难免有错,敬请指教。如果谁有统计数据和文献,无论是正是反,还请分享一下。

现代化的农业要靠科技和工业支持,比如育种、农药、化肥、种植与养殖技术、农业机械等等,还有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场舍建造、农田建设与改造、水利与灌溉设施之类的。所有这些,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我想在这一点上大家没有分歧。

建设现代化的农村还得有基本的通水、通路、通电、通信,以及足够的医疗、教育、社保等等。但是我们这里重点谈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方面就略过,虽然这“四通”与农业生产也有关系。

再说两个基本共识。第一个共识,要搞工业,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工业国。第二个共识,八十年代的工业还相当程度上依赖农业供血。

从建国到七九年,中共已经搞了三十年的农村建设,也肯定去了解过东欧和苏联如何发展农业,大概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也能略知一二。当时的领导层对于本国的农村现状和农业水平、相比外面的所谓发达农业有多大差距,心里应该明白的。

当时的公社体制,其实就是集体大农场,只不过大部分都谈不上“现代化”,还是靠人力和畜力为主,甚至还有靠天吃饭的。前面所提的农业现代化的各种前提里,化肥、农药在那个时候姑且算有一定基础了。良种与种养技术啥水平不好说,肯定还是需要提高的。

以康拜因为标志的机械化生产方式,大概只存在于平原地区的少数大型国营农场,其他地方能不能做到平均每个生产队一台拖拉机?如果谁有农机普及率的历史数据,还请不吝分享。以当时的农村电力供应条件,其他更专业的农机也无法推广,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基础设施方面则是参差不齐,平原上的国营农场和传统农业区的各种基建大体应该是配套齐全的,丘陵山地的农村就难说了,有些地方连人畜饮水都无法保证。各种农业场舍,看看各地农村土坯房都是什么时候“退役”的就能估计一下了。

总体来说,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或者说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农业投入的缺口非常大,农村人口的人均产出可以说很低。

生产力受什么制约呢?一是生产组织方式,二是投入。前面列出的那些种、药、肥、技、械,还有各种基建,全都算投入。

在我看来,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当时摆在中共领导层面前的选择不外乎:

一、改变农村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制。

二、保持已有农业体制,维持已有投入水平不变。

三、保留公社-生产队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大规模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

四、尝试换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在无法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哪怕仅仅是短期内有效。

哦,如果我们在设想穿越小说的话,还可以拿下湄公河三角洲、乌克兰、北美大平原,还有澳大利亚,把人口分出去。

选择一是动摇国本,并且对于城市居民不公。对中共来说,这个根本不用想。即使改变了所有制,私产所有者的劳动积极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私有制下的生产力依然受生产组织方式与投入的制约。

选择二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全国绝大部分人口继续从事低效的农业生产。这显然也不是个好选择。因为前面所说的两个基本共识,即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当时的工业发展仍然相当依赖来自农业的供血,为了搞工业建设,农业必须增产增收。

能选择三吗?大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农业大规模增加投入需要资金、需要有相当水平的科技和工业,科技水平姑且不提,当时的工业可还在靠着农业供血呢,更不可能全靠拿外汇去买来农业现代化。最后是工农业发展的先后次序,我认为这其实是个更重要的原因,决定了这个选项不可行,下面会说到。

选项三能不能变通一下,保留公社,适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呢?比如说,把原来准备搞工业现代化的资源转移一部分投入到农业上,以降低工业发展速度换取农业发展。但这个变通其实没有带来本质区别。还是那两个基本共识:要成为一个工业国,当时工业仍然靠农业来供血。拿走部分准备搞工业建设的资源去搞农业,这个帐很难算得清,很难让当时的领导层相信这样做不会落个两头不靠。

我的理解,公社-生产队这种方式无以为继的主要原因是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不高。深入探讨积极性到底是高还是不高,以及如何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提高社员们的积极性,我觉得是个思想工作问题,我不善于画饼,就不献丑了。

第四个选项,甚至看起来还比较诱人,因为短期内不用增加投入嘛。新中国的土地公有制下,“分田到户”虽然分的只是土地使用权,农民仍然会觉得是“给自己干”。给自己干活儿,积极性更高,这个是人性,无法否认。实行联产承包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这个也是事实。凡事有利必有弊。单纯从农业的角度来说,这么干的最大缺点,应该就是与集约化的方向背道而驰。我不认为当时的中共领导层看不到,应该是一种权衡吧。

这么看下来,当时中共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只能试着改改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搞出一种新的画饼法,换取农民提高劳动积极性,让农业继续为工业输血。

这里必须要说一下八十年代初为什么必须优先发展工业。国家现代化需要工业现代化,这个不用多说。而当时中国还要加上自己的特殊国情,即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搞现代化农业,提高生产效率后,如果无法找到更多的可耕地,必然要产生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力。其实,按照当时七、八亿农村人口耕作小二十亿亩耕地来计算,即使不提高人均劳动生产效率,当时农村已经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了。

只有大规模的工业,而且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才能能吸收这样规模的新增劳力。这个决定了中国必须要先有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工业,才能回过头进行农业现代化。也就是说,上面的选项三,其实在当时主客观上都不可行。

联产承包实行之初,农业的产出明显增加是客观事实。这其中,历史上的投入当然继续在发挥效益,这个不需要否认。八十年代的农民不可能一切重新开始,只能继续使用已有的各种设施、设备。但如果考虑一切其他因素不变,把增产部分大部分归功于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是合理的推测。

现在四十年过去了,联产承包带来的副作用我们大致都看得了。那么,如果必须取代公社这种形式,有没有一种更好的生产组织方式可选呢,比方说,可不可以搞介于“分田单干”和公社大集体之间的某种“小集体”呢?换成小集体,积极性会不会提高呢?这种小集体的组织方式,其副作用和单干相比又如何?这些问题,当时的智囊们有没有想过,领导们又是怎么权衡的?这些,我就不知道了。但任何小集体的形式,都是对集约化的背弃,我不觉得会比单干有本质区别。

最后,我的结论是,尽管联产承包有很多副作用,很可能当时中共领导层别无选择。

通宝推:冻雨,柴门夜归,醉寺,史文恭,不如安静,普鲁托,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补充一下

原帖里还应该再说具体一些。中国要发展工业,只能靠从农村抽血,工农业剪刀差是其中最温和的方式了。农业除了为工业提供原料,要生产粮食供养城市居民,更得成为工业品的市场。

家园 再补充一下。说说亩单产的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00 年统计年鉴,12-15 主要农产品产量

12-1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从八五年到九九年,稻谷总产量从16856.9 万吨增加到 19848.7 万吨,小麦从 8580.5 万吨增加到 11388.0 万吨,玉米从 6382.6 万吨增加到 12808.6 万吨。

同期的稻谷播种面积从 32070 千公顷下降到 31284,小麦从29218 下降到 28855,玉米从 17694 增加到 25904。

就是说,这十五年中,三大主粮的单产都有所增长,其中稻谷单产从 0.5256 万吨/千公顷增长到了 0.6345 万吨/千公顷,增加了 20%。其他的我就不计算了,亩单产的换算也免了吧。

通宝推:醉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