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抛砖引玉:请教大家美国的制造业到底怎么样了? -- 金口玉言
如有战略需要随时可以燎原。土鳖恐怕对此得随时保持警惕。
这种幻想在技术上和运作上基本都无法实现.
技术上各个产业都是在进步的,你所谓的留火种,怎么个留法?怎么保证技术上不落伍?是留个小厂房做样板试验还是光留个研发机构纸上谈兵?就算这样将来大规模经营时照样会出现很多想不到但要命的问题.
运做上这个燎原说得容易,这得下多大的力?还有怎么筹集劳动力?这种转移的产业相对于新产业都是脏活累活,有多少人愿意干?
我曾经在汉诺威听当地银行介绍,那里很多中小企业,几十人到百十人不等,做某项不大的产品做得有声有色,比如修车把手或者千斤顶什么的,动辄销量占全球几分之一。德国的社区银行对这类企业的支持相当好,很多都是几代人的合作了。
我粗浅的感觉是美国股权市场活泛,兼并活跃,因而企业容易通过外延扩大而强大并垄断,普通消费者其实是受害者,这是另一个话题。但中小企很少能长期生存并共存,因此,产业工人就业不稳定,从而易受到工会诱惑,而成本的上升,会推动制造业外移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德国是个在金融上相当保守的国家,66年的法规禁止衍生品交易,德意志交易所一直也做不大,企业融资主要靠商业银行,大公司与大保险公司和大银行之间相互持股,因此使得德国的经济相对比较稳定,近些年一直没出什么大错。我觉得参考美、德,结合中国的民族性和目前的制造业情况,我们的金融开放,似乎更应该走德国道路,而不是美国的道路。没想好。
谁都知道美国总统只是个打工的。。。
如果民主制度下选民可以选上级,那为什么公司员工不能选经理?
简单的说,民主就是一种“和稀泥”制度,他和中国历史上的儒释道其实是相通的,只是因为它是西方人发明的,所以我们会感觉异样和别扭。相反毛公的文革路线,却恰恰是走当初西方的旧路,即“绝对正确”史观,只是西方的绝对正确是“上帝”,毛公的绝对正确是“人民”,但两者都追求极致的秩序,不把人的灵魂箍死不罢休。这恰恰是东西方的物极必反的写照,中国中庸了太久,于是极端了一把,西方极端了太久,于是搞起了中庸。未来何种思潮占优,那就要看各国精英中层和务实下层的功力了。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
帝国的运行模式是批判的武器,工业则是武器的批判
公司要短期盈利,而国家不需要。
公司如果有国家那么多资源,民主当然是个好方法。资本主义经济中最有活力最挣钱的那部分都是非常民主的,比如说美国的铁路,汽车,媒体,计算机,还有现在的互联网,在最兴盛的时期都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家公司参加,所有可行的和不可行的想法都拿出来试试,最后总财富翻了几十几百倍。但其中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有能力去同时尝试哪怕几十种想法。
但如何实现真正的民主,在现在条件下就是空谈 - 比如美国就通过各种操作,搞出了奥巴马布什这样的内定人选。参与内定的人,恐怕最多就几百个人。如果有真民主,一个人能从几亿人中杀出来,那都是毛邓一样的人物 - 革命就是最大的民主,但这个代价不要说公司,国家也承担不起。
公司的主人是股东,股东可以选董事会,董事会选CEO。
而公司员工只是公务员,打工的。
股东——人民
董事会——人大代表,议员
ceo——总理,主席,总统
员工——公务员
企业的特点是就是由出资人组成的哦,自然是按照投资额来民主了。如果按人头来算,反倒是不符合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了。
看两遍就懂了: 84种工艺能力中,土鳖完全拥有(四分)的3种;拥有大部分(三分)的11种;有一些(两分)的37种;有限(一分)的26种;无能力(零分)的6种。.....土鳖还有俩种没统计进来
你咋不用乾隆爷年间的数据。
主要是德国车。捷达5,6;帕萨特;当然有更多的宝马,奥迪,奔驰。这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议不知道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