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块钱跨省火车票”的背后 -- 忘情

共:💬29 🌺25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一块钱跨省火车票”的背后

最近几天,有网友在微博上晒了张“一块钱跨省火车票”,引发了热议。

这种火车票的的确确存在,它存在于6026次九江至麻城的普通旅客列车的九江至小池口这个区段上。

6026次,车体配属于武昌车辆段,由麻城车务段担当乘务。从江西九江到湖北麻城,里程223公里,全程运行时间3小时35分钟,在取消了强制保险费以后,全程票价只有15.5元。具体到江西九江至湖北小池口区段,全程14公里,列车从九江站开出,向北走京九线开行数公里,便是九江长江大桥。桥那边,便是湖北省黄梅县的管界,过了桥再行驶几公里,便到了小池口站,6026次在这个区间运行时间13分钟。在火车票还含有强制保险费的时代,该车次在这个区段票价为1.5元。取消后便只有1元钱了。1元钱,那是中国铁路票价计费的起步价,不可能有比这再低的火车票了。

虽然里程短,但确确实实是跨了省。同样是从九江到小池口,坐汽车需要5元。从九江到孔垄,里程27公里,6026次火车票只要2元钱,但汽车则需20多元。要问这趟车为啥这么便宜?因为绿皮车的票价率最低,而且十几年前铁路票价最后一次调整时,只调了红皮车的票价率,绿皮车则一直没动。其实,即使是空调快车,从九江到麻城,硬座票价也仅需37.5元。

不过,6026次票价这么低,是有代价的,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嘛。说起车次,熟悉铁路旅客列车命名规则的人都知道,6、7、8打头的车次,指的就是中国铁路等级最低的绿皮慢车。它车况最差,车内服务设施最为简陋,车速最慢,上线行驶时遇到高等级列车都必须要避让。所以,6026次虽然图定运行时间3小时35分,似乎比九江至麻城区间跑得最快的列车的2小时03分好象长不了多少,但6026次几乎趟趟晚点,因为一路上遇到客车就必须避让。

6026次列车平时就是一个机头拉着三节车厢,节假日增加到五节,春运时增加到八节车厢。由于春运时必须力保长途,因此稍微像样点的客车都拉去编组长途临客去了。6026次在春运期间只能用行李车代替硬座车了。但即便是如此,这趟车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上座率都很不错。8月18、19、20日这三天,每天从九江上车的旅客分别是209、192、199人。对于这么短编组的列车来说,人数不算少了。再说,沿途停靠的小池口、孔垄、蔡山、武穴、蕲春、浠水、黄州等站还得陆续上旅客。

这趟车的旅客,除了沿途的铁路通勤职工,基本上就是挑着扁担的菜农了。菜农们不担挑着蔬菜,还挑着鸡鸭上车。按说铁路有规定,旅客是不能随身携带活禽之类的动物的,但实际上你根本就拦不住。因为上菜农最多的就是小池口和孔垄站。这两个站其实都不办理客运业务,根本就不卖票,而只是一个旅客乘降所,旅客们上车后再补票。所以根本拦不住成群结队的菜农。

菜农们上车补不补票呢?非常难。这些菜农挑菜到九江来卖时,身上基本是不带钱的,等到了九江,把菜卖给菜贩子或各大酒店,收了现金,身上才会有钱。也许有人要问,那菜农们在小池口、孔垄等站上车后要补票怎么办?嘿嘿,很多菜农是能逃就逃,能赖就赖。实在逃不了票,就抓把菜给你充抵票款。你能咋办?总不能还未到站就连人带菜给轰下车去吧?到站了,正好,人家到了目的地。

许多网友关心,这趟超级便宜的跨省列车还会保留多久?这个您就得去问武汉铁路局了,因为车是他们开的。96年京九线通车时,沿线开的慢车有好几趟,6026次只是其中之一。到后来其他慢车都陆陆续续停开了,只有6026次还保留至今。

为啥要停开这种慢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成本问题。想想看,火车头拉着三五节车厢,跑上将近四小时,柴油机中途还不能停机,这一路得烧多少柴油呀?全程票价才十几元钱,算下来跑一趟,柴油钱都不够,更别谈机车车辆的折旧和日常养护,线路的养护,以及一系列人工成本了。这种明摆着亏本的生意,恐怕只有铁老大这个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才做得出。真要是如精英公知们所愿,让民营资本,甚至外国资本大举进入,资本逐利是天性。赚得多的多开,赚得少的少开,不赚的不开,乃是市场规律。资本家们是不是慈善家,家里钱多得烧得慌,上赶着哭着喊着要进入铁路市场,给广大旅客送钱?这个不用我说了吧。当然了,铁老大坚持这么干,在精英公知嘴里那叫“糟蹋纳税人的民脂民膏”,那是罪无可恕的。人家才不算铁路的钱是否国家财政拨款呢,反正张嘴就来。如果铁路真赚了钱,那就是万恶的国企利用垄断地位吸血,更是罪孽深重的。只要你还是计划经济的堡垒,甭管你做什么,怎么做,都是有原罪的。不过呢,虽然那个将军百战声名裂的人曾极力抗拒铁路的私有化,哦,不,那叫民营化,市场化,为此还得罪了不少人。但如今物是人非,铁路也已在逐步走向市场了。这种明显亏本亏大发了的列车还能开多久?我想谁也没法给个准信。按说铁路政企分开后,你交通部该给我核算,哪些公益性的支出可以享受国家补贴的吧?可是,都大半年了,啥动静都没有,还在忙着排排坐,分果果呢。

其次,慢车极大地制约了京九线运能的发挥,或者说占用了相当的运输资源。这就好比在F1的赛道上开了辆拖拉机,虽然在你跑车接近时,拖拉机会避让,但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车神舒马赫,还能跑出好成绩不?

第三,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趟车的安全隐患。问题就出在小池口和孔垄这两个乘降所上。尤其是孔垄站,站内有两个站台,没有出站地道。6026次停靠二站台时,旅客只能横跨股道。作为中间站,孔垄站的一站台经常是停了车的。旅客便只能钻车底,爬车钩上一站台,这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这时候中间股道有车通过,更是危险万分。这个问题无解,目前只能靠该站工作人员在两头了望防护。因为作为不办理客运业务的乘降所,是不可能花钱修地道的。而车来车往地避让,也根本无法保证能让6026次一定能停靠在一站台。况且,旅客们可不是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军人,工作人员的话,人家爱听不听,自管自已方便。所以每回6026次停靠,孔垄站都如临大敌,生怕出旅客伤亡事故。

从以上三点考虑,铁路内部取消这趟慢车的呼声很高,有关单位也曾两次打报告申请。至于职工通勤问题如何解决,有关单位采取了核算通勤路费,给予补贴的办法解决。

通宝推:流云天下,发了胖的罗密欧,玉垒关2,立于不周山上,颟顸,渡泸,mezhan,hwd99,老财迷,
家园

每一种制度都不可能绝对公平。锅大了难免肥瘦不均。这个例子只是小问题了。理论上说,的确是全国人民的税钱方便了小部分人。不过,拿这个例子来讨论铁路是否该私有化份量太轻了。

私有化后肯定有人会借此发财,可是如果对大部分人都有利,那就应该做。就像改革开放一样,最大的结果是国家富强了,大部分人的生活也都提高了。贪污腐败和贫富分化也是一个结果,不过个人认为,瑕不掩瑜,成果还是主要的。

家园 你先搞清楚铁路花的钱是否是税钱

而不要凭空想当然。

家园 忘情老兄,匹夫无罪,怀璧有罪

多少人是盯上铁路这块肥肉了

家园 铁路的优势是两根铁轨,问题也是两根铁轨。

两根铁轨给铁路的优势就是,不堵车,可计划,低耗能,速度快。

两根铁轨带来的问题是,对计划要求高,不能出事,安全要求极高,运货非常挑剔。

而不管是铁路总公司还是铁道部现在最大的思维陷阱是:要大包大揽包打一切。20年前,这是国家对铁路的基本要求,因为那时候没有高速公路,客运,货运,铁路是唯一的渠道,没有铁路经济就要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快车,慢车,长途,短途,铁路必须兼顾,哪样也不能落下。现在,短途可以靠汽车,超过1000公里的长途可以靠飞机,甚至超长线的点对点交通也可以靠汽车。现在铁路不再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所以现在铁路要提高自己的地位,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对于主干线来说,现在的高铁速度就决定了铁路的最佳距离就是500到1000公里。所以铁路应该借鉴美国西南航空的概念,就是点对点的往返,要减少在高铁干线上的短途和超长跨区域线路。短途应该基本城际来解决,想现在这种沪宁城际可以一站到达,京沪线沪宁之间倒要停好几站,完全是逻辑混乱,像住昆山的要做京沪高铁完全可以坐城际到苏州,然后转乘,或是相反,既停昆山又停苏州实在是不明白,估计高铁的一起一停耗能也不少了,多拉几个人有这么重要吗?超长途这种非春运时其实没几个人坐,等到春运时又根本不能满足需求,还非常占用计划资源,增加计划难度,还不如多安排一些中途的线路,增加高铁的运能。慢车这种东西可能除了西部极个别地区,应该完全淘汰,汽车完全可以取而代之,铁路开慢车也是赔本买卖。以前的小站应该改为货运为主。

至于现在的所谓开放城际铁路,完全是铁路坑地方投融资平台坑得太厉害了。其实动车的维护靠得是南车北车,和铁路没关系;铁路的建设是中国铁建,和铁路也没关系;至于铁路的运营地方上有地铁的经验。现在发达地区的城铁,铁路总公司基本等于事实上出局了,不过这基本是铁道部的神仙自己做的孽,怨不得别人。

至于私人是不会对铁路感兴趣的,因为投资回报率太低。能对城铁感兴趣的只有地方政府。

咱觉得铁路如果不能理顺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货运想发展也不容易。

家园 私有化绝对不会对‘大多数人’有利,也绝对不会对乘客有利
家园 看看英国,西班牙

这些铁路私有化的地方,若是还有人提私有化,真是脑子里水太多了。

自从英国铁路私有化后,就成了德国人嘲笑的对象。前些年德国铁路管理层极力推行私有化,但是没成功!若是真私有化了,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获利者。

家园 在我老家也有这样一趟短途火车

在我的老家也有这样一趟短途火车,车次7214列车,始发吉安市终到省城南昌。中途就经过我们那个小小的峡江县城,我第一次坐这趟火车还是2000年去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票价多少已经不记得了,到南昌后转一趟绿皮车去西安我记得全票是86元,我当时学生票44元。

今年因为父亲生病回家了一趟,发现这趟车还在。一家人陪他去省城看病,早上吃好早饭,在村口搭了一辆便车十几分钟就开到了县城,要司机在路边停下,一家人沿着小路晃晃悠悠十来分钟走到了我们那个小小的火车站,买了四张早上9点的票,到南昌157公里,票价9.5元,路上将近3个小时。上了车后,感觉说它是绿皮车都言过其实了,除了最基本的座椅外连电风扇都没有,原有的硬卧车厢也改成座位卖了,车票上面都是无座,上车后自己随便找座位坐,我们早早的跑到卧铺车厢占了一排,因为时间短,在车上聊聊天也不觉得难受。这趟车上座率很高,后面几站上来的人有些只能站了。当然票价也确实便宜,这年头在城里九块五毛钱连个盒饭都买不到了,在车上我也寻思这开一趟车油费能不能挣回本来,上车的时候有些没票的也让进,列车员在车里通知没买票的乘客去补票,却也不查票,自然也没人去补,开始有点体会到公有制的温情。这趟小火车对沿线的农民出行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不少人都是骑着自家的摩托车,然后存寄在火车站边的小卖铺里,早上一趟车去省城,办完事下午一趟车原路回来,十几块钱就能兜个来回。如果做汽车的话来回要上百元,司机在路上兜兜转转拉客花的时间可能更长。在这样一个即将进入全民高铁的时代,像这种文物化石级的小火车不知道还能保留多久

家园 菜农就是图便宜才坐

如果取消,那他们必须坐汽车,菜价上涨,成本升高,收入降低,火车就是拿国家的钱,补贴偏远群众啊

家园 老美的城市大多数是航海殖民时代留下来的,呈现孤岛状分布

因此西南航这样的点对点航线,或者其他航空公司那种中心港模式都是可行的。

中国的城市是依托河流和运河发展起来的,呈现带状分布,因此火车的站站停也是没办法的事。就像日本的新干线,也是一条线路分三种车,直达、停大站和站站停,速度也逐级减慢。

家园 高铁不容易点对点吧

飞机可以随便两城间飞,火车又不能保证两点间一定有直通铁路啊,要换线的时候挺不挺,换不换车?西南航空公司都是737这样的中小飞机,火车凑一车人比小飞机凑一机,难度大点吧。

换车多麻烦的事啊,飞机换乘,可以完全机场空调室内,多数情况下一个平面上,还很有自动人行道,都不用自己走。火车站上上下下不,同站台间,必然可能是酷热/寒冷的室外。。。当然误点少是优势。

家园 高铁点对点不难,尤其在东部地区

几大高铁干线如果都修通了,东部各省一多半地级市都通高铁了。至于换乘也不是问题,火车又不象飞机,飞机那真是点对点,而火车是一条线,比如从岳阳到枣庄,并不用开通岳阳到枣庄的专列,而是坐长沙到济南的车就行了,不用担心这车没人坐。

家园 那不就要中途停车吗

跟曾网友的想法不符。

家园 解释一下。

所谓的火车点对点和飞机的点对点还是有区别的。不过核心概念是一样的,控制线路距离,多次往返,充分利用运能。

火车的点对点主要是发挥火车优势。比如像京沪这种主干线,北京到上海的直达车要有一些,但是不要太多,毕竟距离太长了。单次要4个半小时,一天最多开三次,一般估计就开两次。要多弄点这种,济南到上海,南京到北京,天津到苏州的,这种800公里左右的车次,而每趟车次的停靠的站点基本在5,6个左右,单次运行在3小时左右。这样做大限度发挥高铁的优势,每天一列车可以来回开两趟,提高运营效率,提高车辆的运营时间。车次开的多了,自然就会提高运营效率。铁路运营单位可以做大数据分析,挖掘铁路的运营数据,合理分布停靠点。在京沪高铁上多安排3小时左右的车次,每天开2趟,应该可以作为大原则,具体停靠站点靠大数据分析。

而像京广高铁上,应该也是这样,北京到广州这种单次要开8小时,每天只能跑一个车次的线路是对高铁资源的浪费。京广高铁,应该以广州到武汉,郑州到长沙,北京到广州这种可以多次往返的车为主。

小城市距离的联系以城际为主,没有城际以汽车为主。

就是高铁尽量撑足16小时的运营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收入。主干高铁就是以500到1000公里的线路为主,站间距离最好在10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充分体现高铁的优越性。

至于像上海到郑州这种跨线运营的线路,真的没啥必要,极大提高计划安排难度。而其实对乘客而言,有钱的坐飞机,没钱的坐动车。至于这种要从洛阳到蚌埠的乘客,其实会去做汽车,不会选择又慢又贵的高铁的。

铁路说到底就是要彻底以我为主,最大化地追求高铁效率,提高运营收入。河南要求高铁开跨线车次,拿钱来。

就是说对于高铁,就是以不跨线为前提,多安排500到1000的车次,站点距离不低于100-150公里,尽量每天能多次往返,尽可能撑足16小时的运营时间。鼓励乘客进行换乘,比如适当对一小时内连续乘车的能有些折扣等。充分挖掘高铁的效率,提高高铁的营收。

随着城铁的放开,干线高铁是铁路总公司的最大的摇钱树,这个机会再抓不住,后面的路会越来越难的。

家园 在首都北京也有类似的火车

96年左右在北京上学时,曾经坐过一次火车去八达岭长城,就花了大约2.5元的车费,车是西直门始发的绿皮车,可能是到包头或张家口的,途径五道口站时我们上的车,到八达岭站下。去程时仔细查过时刻表,早上8:00左右。回程时就改坐汽车了,单程15元,主要考虑到不清楚能在长城玩多久。乘火车比坐汽车那是舒服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