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儿时的记忆【三】学插秧 -- 幽谷兰馨

共:💬26 🌺9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儿时的记忆【三】学插秧

刚刚下放农村,常常听人说,农府行里三门狠,插秧,割稻,扯棉梗。我是冬天下放第二年春天学插秧。

要说插秧,在我们那个年代,不像现在,都是撒播,种谷一抛下田,就什么也不用管了。在六十年代。秧苗长在秧田里,一垅一垅的,必须要把秧扯下,把泥巴洗掉,再移栽到大田里。

我第一次插秧是十岁那年。农历三月份,田里的水还比较冷,可大家看到绿油油的秧苗,都很兴奋,孩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队长喊我们这些孩子,就扯那田角角上的一垅,不要扯那中间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些孩子,都不会,别把中间的秧苗弄坏了。哈哈!孩子们可高兴啦,裤脚一卷,七八个孩子争先恐后下田了。个个精神抖擞,学大人们的架势,每人腰间挂一小把齐头草,好像一早上能扯几百个秧似的。孩子们虽然小,但个个都是鬼精灵,都知道那个秧苗长得密集的地方容易扯些。所以稍微稀少一点的秧苗都连看也不看,好好一垅秧苗被我们糟蹋得不成样了,哈哈!只顾高兴,一会,队长很威严的过来,给我们这些小大人检查质量,他一个一个的秧看,走到我的后面,唬着一张脸,瞪着溜圆的大眼睛,随手提起我扯的一个秧,看了看,问我;‘这是你扯的秧吧!’我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哆哆嗦嗦的回答;‘是’,队长说;‘这秧还插得活吗?你洗得像麻瓤了,几十层楼,怎么插’。我愣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队长说;‘你们这一群伢儿,没得一个扯得好的’,手一指说道;‘扯那里去,学艺先学好,不要图快,以好为原则’。队长指的地方,就是刚才我们谁也不愿意扯的地方,那里秧苗很稀疏,但很粗壮。我眼泪汪汪,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只好乖乖的走过去了,只听队长说;你过去,还有你也过去。哈哈,还有伴,只见小梅,巧儿,还有喜儿他们都过来了。

我们大家虽然挨了队长的训斥,但等队长一转背,照样嘻嘻哈哈,根本没想水田里有没有危险。突然小梅指着我腿上尖叫一声,蚂蝗!啊!我也尖叫一声,吓得在田里乱跳了起来,把本来就不好扯的秧苗踩得稀巴烂了,那个蚂蝗就是狠,任你怎么跳,怎么叫,死死地叮在我腿上,就是不掉下来。我跑田埂上,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这时,队长过来说;‘蚂蝗怕什么,一巴掌就拍掉了’,他给我把蚂蝗拍掉了,我看着鲜血从我腿上流出来,吓得浑身发抖。说什么也不下田了。

队长说,都吃饭去吧,吃饭了一人一担秧,你们这些伢儿就一个提几个,我如获特赦,赶忙往家里跑,生怕那个蚂蝗会长腿追上我一样。

吃饭了,我说什么也不插秧了,怕蚂蝗咬,我爸爸就说;‘抹点茶油蚂蝗就不咬了’我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就要抹油,我奶奶就说;‘你等哈,我给你找油脚’就是那个茶籽油的沉淀物。那个东西以前都是有用的,什么蚊虫叮咬啊,抹一点就好了,我奶奶找出来,我抹了两腿。到了田边,还是战战兢兢地,不敢下田,好多人都笑我说,小妹子,你下来啊,在秧田里跳舞哦。队长说;‘你抹了两腿油,水都不沾了,蚂蝗还怎么巴得住’。我一想,也是哦,一些孩子们也起哄!叫着街巴佬儿胆子小,看见蚂蝗满田跑!我气愤的说道;‘你们不怕,我也不怕’。其实是腿上抹 油了,才不怕的呢。

队长给我们分任务,又是要我们这一群孩子插田角角里,怕我们插不好,其实那是插秧都划了行的,队长给我们讲插秧的要领,左手拿秧,左手大拇指理秧,每次三到五根,右手插秧手指伸直,秧入虎口,入泥三分就行了,不要插深了,我认真的听。队长还说,学插秧,先不要图快,首先就是要学好,学好了,自然而然就插快了。我暗下决心,扯秧被队长指名批评了,插秧一定要挣回面子。所以一下田,我就慢慢的插,一兜一兜的对得整整齐齐。哪怕是斜了一点点,我都要重来,慢慢的就得心应手了。过一会,队长过来检查质量,队长看了,叫住我们这些孩子们说;‘你们看看,人家街上的伢儿,秧都插得这么好,你看你们的,不是趴在泥巴上就是插溺了’又没得兜行,满天星。你看人家的,通条笔直,整整齐齐。

得到队长的表扬,我非常得意,终于挣回了面子。完成了我的插秧学业。哈哈哈

通宝推:rentg,奥森,可爱的中国,
家园 农村很多男人年龄大了,背驼了,我父母说都是插秧插的

我小时候也插过秧,也是插得歪歪斜斜的,最后人家不让插了,好像20米长都没有,中间得歇5-6趟,我的同学会干的象蜻蜓点水一样,非常快。

-------------------------------------

献花!

家园 呵呵!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插秧对楼主就是快乐的回忆, 对我们可是辛苦事

小时候插秧也是比较好玩的事情, 可以抓泥鳅,黄鳝,鲫鱼和塘虱,像跳舞一样把禾梗踩到田里面去.

大点后就开始辛苦了,插秧,一上午或下午都是弓着腰,回家吃饭时腰都直不起来,那个痛啊.而且还有的麻烦就是脚,泡在田里久了后,小腿上的皮肤都沾上黄色的东西,洗也洗不下来,没有一个星期别想回到原来的肤色,所以上学后一般都留意谁的腿没有变黄,羡慕啊.唉,年少不知父母辛苦啊.

家园 你的【一】在哪里?
家园 再和一点,记得小时候大人说:种田有三怕

“插秧、车水、掼稻把”,插秧LZ说了;车水就是用水车把河里的水提到稻田里,这对壮劳力来讲都是非常辛苦的事,往往越是干旱,水位差越大,越要车水,恶性循环;掼稻把就是把割下的稻把在方形口的稻桶上摔,把稻谷从稻把上摔下,你没劲不可能将稻把上的稻谷摔尽。后二样很小的时候(应该是文革前)还依稀见过。水车踩过,基本踩不动,或在大孩子玩时也顺势玩两下;稻桶只在人家屋里见过,没见用过,记事起已经推广人力脱谷机,我们没事踩着玩,后来被电动脱谷机替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水车示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稻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电动脱谷机,脚踏式脱谷机图片不好找,大家把脚踏机构与过去缝纫机的脚踏机构替换一下就行

最后回到插秧,插秧机在农业学大寨,四个现代化过程中多次试验过,但一直未能推广开,具体原因我说不上来,似乎听父辈说过,插秧机好象比较伤根,有点得不偿失。最后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如LZ说的采用抛秧的方式基本解决了插秧辛苦的难题,这时我已经离开农村十几年了。

家园 [url=http://www.cchere.com/a

朋友,你说的这些活,我下放了都做过

家园 url=http://www.cchere.com/ar

朋友,我是随父母全家下放的,基本上我是农村长大的,在农村呆了一十五年才回城的,农村活对于我,已经习惯了

家园 url=http://www.cchere.com/ar

朋友,你好,我的【一】没有发出来,自认为写得不怎么样,不好意思发

家园 [url=http://www.cchere.com/a

哈哈哈,插秧是不会驼背的,我在农村十五年呢,现在也没有驼背哦

家园 [url=http://www.cchere.com/a

哈哈哈,谢谢朋友的花花哦

家园 呵呵~发上来嘛,让大家分享你儿时的快乐
家园 [url=http://www.cchere.com/a

哈哈,好的

家园 是啊,在农村压弯脊梁的事不少

譬如挑担,无论挑肥、挑谷,都非常吃苦,壮劳力一般都得150斤以上吧。我是小镇上的城镇户口,这些都不行,给家里水缸挑水,50斤左右也挑得摇摇晃晃,被同学们耻笑一番。

家园 [url=http://www.cchere.com/a

确实,我也是,但是我锻炼出来了,我挑得起呢,朋友,我是新来的,又找不到发帖的地方了,哈哈哈,真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