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教育探索(七)—学龄前教育的特点(4-1) -- 夕曦

共:💬20 🌺6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教育探索(七)—学龄前教育的特点(4-1)

夕曦:教育探索(七)—学龄前教育的特点(3)

让我们再回到对学龄前教育的讨论。

学龄前教育的第四个特点:大脑可以被封闭起来。

先介绍一个自身经历的事情,虽然发生在初二或初三的时候,但从中领会到的东西也可以应用到学龄前的教育。

那时我下午放学后,一般会去附近大学的操场上玩球,足球、篮球、排球不限,赶上什么玩什么,一起玩而的人也是中学生、大学生都有,能凑够人数就行。那一天天气很好,不冷也不热,正适合踢足球,玩儿的非常痛快。中间有一次我跳起来头顶球,往下落时,同班的一个块儿头很大的同学起动得慢,才刚往起跳,我们俩就撞在一起了。我的左眼磕到了他的肩膀上,磕碰的力量很大,虽然眼睛不太疼,但头给撞得很晕。过几秒钟,才发现为什么头晕了,而且很有意思,因为两只眼睛里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被撞的左眼视野里还保留着头顶球之前的景象,是过去的、固定的,而且非常非常的明亮。右眼中的景象则是活动的,随头的转动而变化。我正想仔细区分两眼里的不同景象,突然感到从眼睛开始向后头部开始剧烈疼痛,同时好像大叫了一声,闭上眼睛抱着头蹲了下去。闭上眼后,右眼的景象没有了,左眼的景象还在,非常鲜明,但头疼减轻了。通过不断地揉眼睛,景象逐渐消失,头也随之不疼了。我还不知道曾经大叫了一声,是那个同学事后告诉我才知道的,当时可把他给吓坏了,一直站在旁边陪着我,生怕把我眼睛给磕坏了。

从那次经历我体会到人脑是肯定不能同时接受两种不同的图像。印象之深,到现在我还能大致回忆起当时左眼中的明亮景象。从左右眼睛同时向大脑传递的不同图像,远远超出了大脑的信号处理能力,只好拉闸短路不干了,休息一下再重新启动吧。

不少人在使用电脑时遇到过相似的情形,就是蓝屏锁死现象。导致电脑蓝屏的原因一般是两个程序同时要求电脑某一个部分(硬件地址)进行信息处理,电脑忙不过来,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就干脆歇菜死机了。

相信很少有人有过类似极端的经历。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来分析这次经历,可以理解当时剧烈的头痛实际上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措施。对于过强的刺激,或太多、太复杂的信号,或是负面信息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人体会本能地直接将部分神经网络或整个大脑关掉,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在我所遇到的极端的情况下,大脑采取的是迅速强烈的措施,将整个大脑关掉,导致我在当时什么也干不了。可以想象,多数情况下的过强信号,并没有强烈到这种程度,大脑只需要暂时将部分神经网络关闭,而导致部分大脑功能受影响。很多这种情况是下意识的,本人是意识不到的或仅能模糊地意识到。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与人激烈争吵的状态下,大脑基本丧失了理性思考、分析的功能。另外,被别人批评、嘲笑、悲伤、恐惧等负面信息,可以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就是过强的信号,也同样可以导致大脑暂时丧失部分功能。

同样的状况也可以发生在学龄前儿童的身上。根据儿童大脑的生理发育特点,这种状况还会经常出现的。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网络的突触数量远多过成人的突触数量,也就是说连接的比较乱;神经纤维之间缺乏髓鞘的绝缘保护,神经兴奋信号可以从一个通路中“泄漏”到另一个通路中,造成神经短路;另外,很多神经通路还没有经过选择、优化并固定。所以,过强的环境信号长时间刺激会很容易导致发育不完善的神经网络发生大面积短路,使信号在不应当出现的神经通路中传递,造成信息传递混乱;同时,神经元过度兴奋,大量消耗能量和神经递质而不能及时补充,可使用的神经通路数量减少,处理环境信号能力下降,造成这部分神经网络功能降低或短暂丧失。需要暂时关闭,休息恢复后才能重新启动。环境信号越强烈,持续时间越长,或神经网络发育程度越低,受到抑制的范围就越大。

如果过强的环境信号是偶然发生的,那么这种自我抑制对大脑起到的是保护作用,以短暂的牺牲局部功能来保证整个大脑持续维持其它基本生理功能。

可如果过强的环境信号多次出现,大脑需要反复进行自我抑制,那么这就演变成了我们已经熟悉的大脑的学习过程。反复自我抑制本身就变成了对大脑的一种环境信号,通过突触修饰,最终导致大脑出现结构性的改变,形成以抑制性神经元(突触)为主的通路来控制神经网络的兴奋程度,即抑制性神经通路。由于这种结构性变化以抑制性神经元(突触)为主,所控制的网络区域可以很容易地被外界环境信号诱导而降低兴奋程度、甚至封闭起来。被影响的神经网络,信息处理功能降低或丧失,对大脑的整体功能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由于孩子的大脑还处于发育期,抑制性神经通路的存在,可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所形成的神经网络或多或少具有某种缺陷。

出现完全相同的过强环境信号的情况可能很少见,是偶然发生的。但出现相类似的过强环境信号情况的机会却很多。年龄越小,出现类似过强环境信号的情况越多,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大脑会将不同的情况当作相同的情况来对待。由于孩子还没有形成或建立对因果关系认知的能力,大脑就不能够辨别、区分产生这些类似情况之间的细微差别。特别是对成人的负面、强制性的语言、批评、斥责、威胁、惩罚等,孩子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即导致成人认为的有问题、犯错误的原因)和成人的负面反应(结果)联系在一起,而是无意识地将因果分开成为两个独立不相关的事情,将成人的负面反应作为环境信号来对待,通过突触修饰,形成抑制性神经通路并固定成为神经网络结构的一部分。长此以往,形成的抑制性神经通路会越来越多,大脑就会越来越容易被封闭,直接影响大脑的学习能力。孩子面对新的事物进行学习时,大脑需要高度兴奋来处理大量的信息。抑制性神经通路作为网络结构的一部分也会同时兴奋,反过来抑制了神经网络的兴奋程度,无意识地对学习进行干扰,导致学习的效果下降。更严重的极端情况,会启动自我封闭,不愿意或拒绝学习、接受新的事物。

版权声明:本稿件、作品版权归夕曦所有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教育探索(七)—学龄前教育的特点(4-2)

由于抑制性神经通路已经整合为大脑神经网络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形成,很难消失,或许会终身携带。每个人的生长经历不同,大脑发育过程中形成抑制性神经通路的多少不同,对成人后在社会生活中工作生活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顽固”、“守旧”的人,对于新生事物,有的人可以表现出很强的抵触情绪,拒绝学习;有的人也可以表现为很想学习并且很努力,但结果却很难学会或根本学不会。可以说这些人的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强的、不同形态的自我封闭机制。

举个例子,如果小时候没有学会游泳,长大成人后再学游泳就很困难,有可能根本就学不会游泳。这种形体-运动智力上的自我封闭情况可以说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不太大。但是刺激形成抑制性神经通路的信号,多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特别是父母)由不适当的方式引起的强烈负面情绪,所以自我封闭机制的影响更多地在人际关系智力和伦理道德智力等个人素质方面表现出差异。

自我封闭程度较轻的孩子可以正常地长大成人,但在社会生活工作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遇到较多的困难,也容易错失很多机会。比如一些人只喜欢做很少和别人打交道的工作,喜欢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来联系沟通,不喜欢使用电话或面对面的交流,对需要打电话或面对面的交流才能进行的任务总是一拖再拖等等;或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懂、不会的地方,不愿意向其他人去请教,喜欢自己琢磨,费时、费力、还耽误事儿。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一个人会越来越多地面对来自工作、家庭各个方面的多重任务。自我封闭机制会干扰大脑处理多重任务的执行功能,制造额外的心理精神压力:“明明知道应该干、必需干的事情,就是不愿意去做”,未完成的事情会越积越多,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程度较重的孩子在儿童时代或成人早期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极端严重的孩子会进一步发展为自闭症(Autism)。

自闭症是一类相关精神疾病的综合,目前已知包括五种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具有不同的症状谱和诊断标准,有些病人还可以具有很高、甚至极高的智商(IQ),但所有自闭症病人共同的、最明显的症状是表现出严重的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行为缺陷。

长期以来,自闭症一直被认为是一类遗传疾病,属于遗传度最高的精神疾病。但是去年发表的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群研究推翻了这个概念,认为环境因素在引发自闭症上更重要,所起的作用大于遗传因素外链出处。这一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对幼儿早期的抚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对产生自闭症具有重大的影响,与我们前面关于抑制性神经通路的讨论相符。

另一个有关自闭症研究的重大发现是在正常人群中自闭症的发病率远高于以前估计的发病率,有大量的未被诊断的、没有治疗的病人。这个研究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在韩国开展的,他们在2005到2009年间对韩国一个城市(高阳)所有小学生(7-12岁)进行自闭症筛查,发现自闭症发病率在韩国人群中高达2.64%,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病人是在普通学校中发现的,其余的是在残障儿童的特殊学校中发现的外链出处。按照韩国教育、科学与技术部2007年发表的教育调查报告,韩国学校的课程安排每星期有5-6天的教学日,每日超过12小时;教学方式是以应试为主的灌输式教育,存在大量的行为限制规定。耶鲁大学研究学者认为具有正常、甚至超级智商的自闭症孩子,在韩国强化应试教育的文化氛围下,可以被当做发育正常的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导致存在很多未被诊断病人的现象。

可以想象,亚洲其它国家,包括中国,也有高度类似的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文化氛围,必然会产生许多未被诊断的孩子,或更多的封闭程度较轻的(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障碍)孩子,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完成成人前的学校教育。只有在走入社会后,这些有大脑缺陷的孩子才会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

版权声明:本稿件、作品版权归夕曦所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教育探索(七)—学龄前教育的特点(4-3完)

在各种文明体系内,孩子的大脑都被形象地比喻成一张白纸,可以按照父母、社会的意愿被设计、灌输、培养各种知识和技能。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大脑并不是象家长以为的那样,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由于自我保护机制的存在,大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处于开放、封闭、或半开放/半关闭等不同的状态,其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处于封闭状态下,不论父母如何努力,孩子基本上不能学习任何知识;处于半开放/半关闭状态时,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效率远比完全开放状态低下。孩子大脑处于封闭或半关闭状态时,如果过度地使用强制性的方法,特别是惩罚性措施,更容易引起强烈的负面情绪,导致孩子的大脑建立抑制性神经通路,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我们知道教育的目的是塑造连接更好、更完美的神经网络。迫使大脑产生抑制性神经通路的教育方法与这个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抑制性神经通路好像是掺入神经网络中的砂子,数量越多,神经网络的效能也就越低。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随时随地地关注大脑所处的状态,尽量减小产生抑制性神经通路的机会,尤其需要避免使用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或教育时机导致大脑被封闭的情况。

因此,尽可能减少抑制性神经通路的产生也是构建更好的神经网络的方式之一。从这个角度思考教育,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首先、使孩子的大脑尽量处于开放的状态或尽可能延长处于开放状态的时间。

我们在前一部分讨论过,自由玩耍给孩子带来的兴趣最高同时心理压力最低,可使大脑处于最开放的状态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也就是说,孩子在自由玩耍时产生抑制性神经通路的机会最少。

在现实条件下,如何给孩子提供自由玩耍对家长是个很大的难题。原因是家长给孩子们报了各种各样的“班”,孩子们的活动太多,很难找到时间凑在一起玩耍。针对这种情况,变通的方式是让孩子参加以提供孩子活动为目的的“兴趣班”,而不是“竞赛班”,使孩子能够在“兴趣班”上自由玩耍。选择“兴趣班”时以能否提供更多的自由玩耍为标准,包括孩子是否很感兴趣,是否能够提供较多与其他孩子互动的机会,是否受到较少的成人指导或干预,“兴趣班”的设置是否具有较少的其它目的(特别是参比、竞赛的目的)。

第二、随时根据孩子之前一段时间的活动和情绪状况,判断大脑现时所处的状态;发现孩子大脑处于封闭或半关闭状态时,及时并灵活地调整方法,使孩子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到开放状态。

一种常常被家长忽视并误判的状态,是孩子大脑由于过度兴奋而出现的下意识封闭状态。

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网络的突触数量远多过成人的突触数量,神经纤维之间缺乏髓鞘的绝缘保护,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神经网络兴奋程度高,大脑消耗的能量更多,自由玩耍时间过长,很容易疲倦,进入过度兴奋状态。孩子一般不能意识到这种状态(对成人来说也不容易),也无法靠自己的能力来摆脱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过长,就越发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能为家长接受的“错误”行为。比如虽经家长反复提醒仍然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怎么说也不听”;平时可以做好的事情现在也不会做了或做不好;没有“理由”或不通情理地大发脾气、高声尖叫;明知家长有限制,却要大吃特吃对健康有害的垃圾食品;平时很懂礼貌的孩子现在变得很粗暴等等。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进入过度兴奋状态,越不具备主动脱离刺激(自由玩耍)的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提供适当的帮助来脱离这种状态。

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的孩子,“错误”的行为就是向家长寻求帮助的信号。如果家长误判了孩子的信号,会专注于纠正孩子的“错误”,及时对孩子进行现场“教育”。孩子的大脑这时一般处于半关闭或封闭的状态,很难理解家长的“教育”,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得现场“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就给家长“足够”的理由升级为“惩罚式的教育”。在过度兴奋状态时进行的“惩罚教育”,最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长期反复实施会导致抑制性神经通路的建立。除“惩罚式的教育”之外,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的大脑,很容易对其它正常信号启动自我保护的机制,也不利于形成更好的神经网络。

第三、给孩子建立愿意接受的生活常规;常规被破坏时,如度假、生病、看演出、家里来客人、以及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及时帮助孩子恢复生活规律。这些措施有助于家长提早发现并防止孩子进入过度兴奋状态,同时降低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误判。

让家长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孩子的行为是真正的错误,必须纠正;还是由于过度兴奋导致的临时行为失控,需要帮助脱离?

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直接答案。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孩子所有的“错误”行为并进行分析判断,所能够做的是给孩子建立并坚持有规律的生活,用偏离常规的程度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可能或者已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

提早发现孩子有可能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可防止孩子因失控出现错误行为,也就没有误判的问题了。当遇到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家长需要暂时遏制纠正“错误”的冲动,先根据孩子的生活常规是否被打乱、被打乱的时间长短、情绪状态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如果被打乱的常规可能导致孩子太累、太疲倦,就应帮助孩子尽早脱离过度兴奋状态。由于之前孩子已经建立了生活规律,家长可以比较容易地用常规作为理由说服孩子终止行动,脱离过度兴奋状态,避免家长孩子之间矛盾升级,更可以避免家长使用“惩罚式的教育”。

通过偏离常规的程度来审视孩子的“错误”的行为,会发现孩子并没有那么多让家长不能忍受的错误,很容易让家长理解孩子,从而舍弃“惩罚式的教育”,更多地采用可产生正面效果的支持、帮助的方式来处理,可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信。

第四、家长需要抑制立即纠正孩子错误(不涉及孩子安全的)的冲动,给孩子认识、了解错误的空间,并在事后帮助孩子总结、改正。

如果发现了孩子的错误(假设通过使用第三个措施可确定为真正的错误),每个家长都会有立即采取行动纠正错误的冲动。从心理学上看,这种冲动是家长需要即刻满足的一种心理欲望。在不危及孩子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家长尽量延迟满足这种心理欲望。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心理学中评估自控力的一项指标,目前发现儿童时期控制“延迟满足”能力高的孩子,自控力也高,长大后更容易成功。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为了在儿童时期培养提高孩子的自控力,还必须要求家长主动配合,同时提高家长自身控制“延迟满足”的能力。这里讨论的家长延迟满足纠错的心理欲望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会在以后的部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之所以要求家长延迟满足纠正孩子错误,其原因是很多时候“犯错误”是故意的,是孩子正常学习的一种方式和程序,即反复尝试(trial and error)。我们在下一部分要讨论这一点,这里先做个简单介绍。“犯错误”对孩子来说只是一次尝试的失败,但失败本身并不能让孩子学习到什么东西,而通过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调整,再去尝试这一整套循环渐进的过程才是学习中最关键的地方。家长纠错的冲动会干扰、打断孩子学习的程序,同时激发或强化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家长应采取的合理方法是先不干预并鼓励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反复尝试的程序;在孩子从失败的情绪恢复后,帮助孩子分析总结问题,同时鼓励孩子再尝试以强化学习的效果。

最后,家长之间需要尽可能相互提示、配合,以保证及时准确地判断孩子的状态,同时避免或减少给孩子提供负面的情绪信号。

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不分时间、场合随时随地地进行着的,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所处的状态,根据状态的变化适时调整。由于工作和其它家庭生活的影响,一个家长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对孩子一直保持密切的观察、准确的判断。另外,工作上的压力、困难,或多或少会影响家长产生负面的情绪,如果没有另一方的及时提示,会很容易地在孩子身上发泄出来。家长之间的争执也应尽量避开孩子,避免激发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

以上我们讨论的措施,需要家长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总的原则是给孩子提供轻松有规律的环境,最大程度地使孩子的大脑处于开放状态,才能保证最有效率的学习。一个开放的大脑也也是个聪明、完美的大脑。

版权声明:本稿件、作品版权归夕曦所有

通宝推:宇卿,拈花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您这个系列,对我启示甚大,逐篇读来,深受触动,十分共鸣。

感谢!

家园 您说的这个大脑自动抑制,我深有体会

记得我4、5岁的时候,家父望子成龙提早动手,先教背唐诗写大字乘法表算术神马的,有天教如何看钟表的时候(记忆犹新啊!)我压根听不明白——不明白就挨揍——结果我突然感觉到“嗡”一下,就听不到老爸说啥了,开始神游物外...我这个毛病,或者说这个本事,一直到初一都有,只要父母老师说的我没兴趣,我随时可以开始神游物外,对外界的一切事儿毫无感觉毫无记忆毫无印象...一开始老师以为我是故意捣蛋,后来认为我有毛病让去看大夫,大夫说我是小儿多动症,结果害的我天天吃药,(好像叫利他林?)尼玛居然有一元硬币那么大,又硬又苦噎死人,各种仇恨哪唉...

家园 您这个系列文章很好,非常感谢

关于环境因素对于自闭症的影响,这里指的环境因素应该是胎儿在子宫内的环境,而不是后天教育的环境?

一项针对双胞胎的最新研究表明,对于自闭症的形成,包括子宫内部状况在内的环境因素至少与基因的重要性相当。

研究者并没有说明哪种环境影响可能在起作用。但其他研究者表示,于周一在线发表的这篇最新研究论文标志着对于自闭症成因的思考发生了重要转变,在发达国家,至少有1%的人患有自闭症。

“它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它证实了遗传因素与这种机能紊乱有关,”自闭症领域的顶尖研究员彼得·斯萨特玛丽博士说,她是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儿童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系统科学系的主任。“但它同时让我们把焦点对准了其他可能性,即环境因素亦非常重要。”

就在几十年前,精神病学家还认为自闭症是由于缺乏母爱而导致的。等到遗传方面的解释获得越来越多的青睐,这种陈旧概念随即遭到抛弃,但基因并不是自闭症形成的唯一答案,这一点亦越来越为研究者所接受,其部分原因在于自闭症病例的增加速率似乎比人类基因的进化速度要快得多。

“我觉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我们都应当严肃对待,”斯坦福大学的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副教授约阿希姆·哈尔迈尔博士说,他亦是这篇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论文将于十一月发表在发表于《普通精神病学纪要》上。

其他研究者曾经指出了很多可能引发自闭症的因素,如父母年龄、多胎妊娠、出生体重较轻以及药物暴露或怀孕期间母亲感染等。

在这项针对双胞胎的大规模最新研究者,研究者调查了192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他们的相关数据来自于加州的多个数据库。这些双胞胎中至少有一人曾被诊断患上了经典类型的自闭症,极端社交退缩、交流障碍和重复行为是这类自闭症患者的典型标志。在很多案例中,当双胞胎中的一人出现上述病例时,另一人也会患上经典自闭症或程度较轻的泛自闭症如阿斯伯格综合症。

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完全相同;异卵双胞胎有一半的基因相同。因此,通过比较两种双胞胎类型中的自闭症发生率,研究者可以考量基因和共享环境各自的重要程度。研究表明,有77%的男性同卵双胞胎和50%的女性同卵双胞胎同时患有自闭症或泛自闭症。同时不出所料,在异卵双胞胎中,其发生率分别降至31%和36%。

但相当令人惊讶的是,数学模型表明,仅有38%的病例可以被归结为遗传因素,而在先前的研究结论中,这一比例曾高达90%。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58%的病例可能与共同的环境因素有关。“没想到环境因素所占的比重如此之高,非常令人吃惊,”参与这项研究的高级研究员,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遗传学家和流行病学家尼尔·瑞斯切说。在那些不是双胞胎的同科兄妹中,自闭症的同时发生率要低得多,这表明双胞胎共同的子宫环境,而非是出生之后所暴露的环境,促使了自闭症的产生。

在另一篇于更早些时候发表在《普通精神病学纪要》网络版上的自闭症论文中,研究者发现那些在分娩之前的一年中曾服用过普通抗抑郁药物的母亲所产下的婴儿在以后罹患自闭症的风险会增大。但论文作者同时表示,那些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如百忧解、左洛复、西普兰和立普能的女性不用过于担心,其子女患自闭症的风险仍然相当之低:仅有2.1%的患病儿童其母亲在分娩之前的一年服用过这类药物,2.3%的儿童其母亲在早期妊娠阶段服用过这类药物。

《普通精神病学纪要》杂志的主编约瑟夫·柯伊尔博士将这两项研究称之为“打破格局的关键性研究”。双胞胎自闭症研究的作者之一,倡导和研究性机构自闭症研究中心临床规划部的副主任克拉拉·拉贾切瑞表示,“产前和围产期因素对于自闭症易感的重要性应该被更多的加以强调。”

此外,她还补充道,“我们不仅需要研究环境因素,还要关注基因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因素。对于怀孕妇女和那些准备创造新生命的年轻夫妇来说,产前护理非常关键,孕妇无论需要服用何种药物,都应当谨遵医生的嘱托。”

家园 我也看到过认为环境因素对自闭症的影响

发生在出生前。但查了查文献,没有看到很确凿的证据。如果你有相关的资料,麻烦你指出来,谢谢。

关于出生后环境因素,包括后天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我几个星期前专门请教过一个神经认知科学领域的教授(我的同事),他和北师大心理系的一个教授有在国内有合作。同时我还向从欧洲(德国)来进修的一个儿童心理教授请教。他们给我的信息是,研究后天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很困难,主要是收集数据困难,所以没有多少研究报告。此类研究一般是通过极端事件来进行,如罗马尼亚孤儿事件。199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英国领养的罗马尼亚孤儿,有高达6%的孩子表现出类似自闭症的症状。但这个结果也不能说明生后环境因素的作用,因为该研究没有收集出生前的资料,也不能排除出生前环境的影响。

我认为出生后环境影响更重要的理由是:决定人脑认知功能的是大脑神经网络,而现在已经明确知道大脑神经网络的形成、发育主要是发生在出生后(0-25岁左右),而且外界环境可以改变神经网络的结构。所以与大脑功能有关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应与后天环境密切相关。从人群角度看(不是指具体的个人),后天环境的作用应大于遗传因素和出生前环境的作用。

从这个逻辑看现在搞的很火的精神疾病全基因组遗传学研究,多半是由遗传学家和统计学家共同吹出的泡沫,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学到的教训,这些“专家”并不了解多少生物学、医学知识,更不懂精神疾病。

家园 谢谢鼓励,我会尽量加快点。
家园 整个系列写的很不错,很有启发性。但是。。。

始终给我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感觉。总觉得那个地方不对。

”寓教于乐“是个美好的东西,谁都希望,但是天底下很多东西就是你要下工夫才能学到。”比方说背单词这件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你就是再”疯狂英语“也没用,就是要下死工夫才能背下来啊。”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个问题”自由玩耍“能在多大程度上教会我们坚韧毅力,良好的品德,谦逊的态度和节俭的行为。”相对于智力,我相信这些品格对成功的影响更大。

家园 请注意我的看法是自由玩耍是一种教育模式

并不是教育本身,具体的教育内容是可以通过这个模式来教给孩子。你提到的“坚韧毅力,良好的品德,谦逊的态度和节俭的行为”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来进行。

关于背单词学英语,我上星期刚刚陪同一个13岁的国内来的孩子去美国寄宿高中面试。没想到她的英语极好,和我的孩子没有任何交流问题,在另一个房间听两个孩子在玩,会完全不知道那个孩子在国内学的英语。

我们非常感兴趣这个家庭对孩子教英语的方法,她母亲说孩子从来没有背过单词。我们现在很想用同样的方法让我们的孩子学习中文。

家园 很感谢你能分享过去的经历,虽然不是那么愉快。

我一直怀疑一些“被诊断”为心理疾病的孩子,实际上是被家长、学校不当的教育方法造成的。

家园 在该系列的开篇你提出了两个问题: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我对教育探索中最关注的地方。

我觉得第一个问题比第二个问题更重要

看到现在,我感觉你教育的出发点更侧重于,第二个问题“怎么教”,如何让孩子更好的接受一种技能。我觉得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培养他自我教育的能力。换句话说,我对孩子养育的出发点,不是教育她知识,而是培养她的性格。她最好有能力自己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且学会应用它。她应该有一个优良的性格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来面对失败。

我觉得人在baby阶段,还没有意识和潜意识之分,所有的表达都不受控制,没有经过意识的过滤,这个阶段是潜意识的重要形成阶段。而潜意识直接决定了你的行为模式。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开始形成意识,慢慢开始形成逻辑的表达。个人对电影“盗梦空间”很喜欢,很喜欢里面的说的一句话,原话记不得了,大概意思就是,人的潜意识很可怕,你在里面放个种子,它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我现在教育女儿的方式就是,趁她还小,在她的潜意识放上各种各样的种子。比如,我发现她胆子比较小,就经常反复和她说,“你是个勇敢的小朋友,什么都不怕。”对于她以后学校里学什么,学得好不好,我更在意她的品格。

家园 这个自身经历例子可能有点问题

大脑应该是可以处理左右眼睛分别看到不同图像的,估计也能够处理认为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图像。这是我猜测的,验证应该也比较简单。

当时的应激反应可能害怕导致的。

家园 我记得你前面的观点是DNA决定性格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性格,dna带给你的性格。

DNA就是我们常说的遗传物质。那么你这里又认为性格可以培养。

换句话说,我对孩子养育的出发点,不是教育她知识,而是培养她的性格。

就我了解的知识,由遗传决定的东西,在后天很难改变。我不知道你所说的“dna带给你的性格”与“培养她的性格”是不是一个“性格”?能否多解释一些?谢谢。

家园 当时撞的不是很厉害,没有害怕。

开始只是发晕,和一般头顶球的感觉差不多,就是晕得厉害点。

当时我对左右眼睛分别看到不同图像非常好奇,正想仔细看看,就开始头疼了,非常剧烈,从里面开始,那种头疼的滋味到现在也还是唯一的一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