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解振华在德班怒斥西方国家:你有什么资格给我讲道理 -- 螺丝钉

共:💬58 🌺64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确实,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是过去时了

其实不管人们听不听,首先把该说的话都说好说出去才是最重要的。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军事经济都有了飞跃的进展,但是在宣传的方面一直都是被人压着打。在软实力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没有足够的宣传里将会是可怕的。而我们现今的媒体与宣传模式,对内难以服众,对外不能扬威,确实是差劲了。

家园 话语权也是要靠慢慢建设的

你这样无非就是说——当下没有占住话语制高点,建设了没有大收效,是不是就不用建设了?

家园 老毛在就不是这样

老毛的讲话肯定有吸引力

家园 说明美国人很会忽悠嘛,我们急需提高忽悠外国人的能力。
家园 中国人要么全盘西化自己,要么放不下身段去了解西方人。

so如何做到顺畅沟通呢?

一天到晚考虑外国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不如自己试着用西方的大众思想方式看看自己做事情的方式。立马就知道怎么去跟他们宣传自己了。

另外,英文语音奇怪是个硬伤——不要说能沟通就好。

通宝推:本嘉明,
家园 给凤凰卫视纠错

可能很多媒体都不了解大会的设置。给凤凰卫视纠错。

这不是大会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解主任发言的是大会在11号凌晨1点召开的informal stocktaking plenary。最后一次是凌晨5点30的resumed 10th meeting of COP.最后一次全体大会是表达各国代表团对大会报告是否反对。

解主任的发言的会议是各国部长们在这里最后陈述各自的主张,表达对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签署的强烈意愿。总体来是说,解主任的发言最提纲挈领,比其它代表团的境界要高。但可能是翻译得不给力,掌声比起前面的几个发言,并没有那么热烈。

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看这次informal stocktaking plenary的全程视频:http://unfccc4.meta-fusion.com/kongresse/cop17/templ/ovw_onDemand.php?id_kongressmain=201。大约在45分钟的地方。

家园 其实就是官僚主义。
家园 语言好和沟通能力好是两回事.

大部分都能说中文,但能讲演得绘声绘色的人在其中占的比例就很少.

欧美大学里,哪怕是理工科,阅读,写作和演讲(Presentation)的课程很多, 有很多说话逻辑和技巧可以用,但实质内容反而不重要.所以,出来的个个能端足架子说话.

中国的大学,语言方面除了学第一外语,第二外语,第三外语...,谁先学好了逻辑表达? 谁学好了中文? 连高中的语文教育都有人唧唧歪歪,更别说在大学了.

家园 这是两个不同的表达体系,利益出发点,表达语言,表达方式

都不同。 况且,现在连中文的国内话语权都成问题,更何况国外。

这个沟通的顺畅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影响力越来越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改变自己来适应中国的方式,这是最有效的改变。国力弱,就是像三哥那样流利和放下身段,有人在意吗?

家园 其实简单一句话,我们需要更多的用心做事的人。

兄台提的这些东西,主要还不是沟通技巧问题,而是反映了态度上的轻忽。现在连刚毕业的大学生都知道该以什么方式让被沟通者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如何具体鲜活,这些人应该也知道,懒得动脑筋,想办法,下功夫而已。

家园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德班会议对中国未来意味着什么

德班大会闭幕 未来10年中国减排压力剧增

  大会批准设立的德班平台将主要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2012年上半年着手,不晚于2015年完成。然后,根据这一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各缔约方2020年起探讨如何减排。这也意味着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国家都要考虑实施强制减排目标。此前气候谈判进程中关于减排唯一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是《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已宣布退出《议定书》的美国均不受《议定书》约束,但中美均属《公约》缔约方。

  外链出处

碳减排的疑惑与马关条约

西方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本质上来源于对人权的尊重。发展权是人权的重要部分。但现在与过去不同,发展似乎要交费了!按照减排的需要,高耗能产业,煤炭石油产业,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上升空间了。在现有能源中,天然气最清洁,石油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比较多,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而煤恰恰占中国能源七成以上的来源。相比之下,法国70%的电力是核电,美国1/3 的电力是天然气发电。如果中国接受了既有水平上的碳减排限额。相当于设定了煤炭产量上限,发电设备产量上限等等,这类无增长的行业将退回到用分红收益率估值。另外钢铁化工产业的成本也将大幅度上升。发达国家钢的需求量少,而且钢的保有量多,大量使用废钢电炉炼钢。中国的钢需求量极大,但钢的人均保有量较少。主要用铁矿石、炼铁水炼钢,得用焦炭,二氧化碳排放无法减少。目前中国的人均电力消耗只有2149度,不及韩国的30%。假设到2025年,中国人均耗电也达到韩国水平,如果用煤炭发电,碳排放量仅此一项就增加70亿吨。即便新能源得到迅猛发展,减排了20亿吨,碳排放量仍然会多增50亿吨,从而使中国每年的碳排放量从目前的57亿吨增长到107亿吨。

外链出处

家园 不露獠牙人怎么能面视你的利益,

有实力的人讲话,这是社会的常态,看淡才好,同样,那个火红的年代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非常态,我觉得这是走向世界必然面临的竞争问题,面对有狼有羊的生存环境,只有更狼一些才有可能继续生存的可能,至于羊的生死,只有自己生存下来才更有谈论的意义。有人担心资本的逐利性,我觉得应该两分法的面对,资本,你害怕它,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个世界一直是二战后确立的格局,有人说它在向多极发展,但究竟还是后二战的格局,要不融入它,利用它的规则,要不你独然超世,眼看着世界离你越来越远,再一次走入大清国闭关锁国。

家园 不怕,咬住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我们的能耗还可以增加三倍

足够完成工业化了

按照目前7亿吨的钢产量,到2025年,我们也攒够了,可以玩废钢再循环了

家园 如果退出协议有什么惩罚? 有什么法律约束力?

具体点。

加拿大说退出就退出,也没事。

中国不签协议又如何?

家园 不是咬住美国人的问题,现在是我们想签,美国人不想签。

 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艰巨任务,中国开展了灵活务实的气候外交活动。首先是,我国代表团主动出击,通过德班“中国角”和白皮书等行动高调展示于国际社会,积极回应国际社会恶意的歪曲或不解,形成了国际媒体对中国低碳发展的关注和赞许;其次是反客为主,主动提出可以谈判2020年后量化减排协议,这就把气候变化的球踢回给发达国家,促使这些国家承诺准时在2013年开始《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美国也不得不接受有法律约束力的2020年后减排框架;第三是以“基础四国”为核心,开展多边协调,扮演了建设者的角色,在美国、欧盟、77国集团等之间积极斡旋;通过与欧盟协调、推动实现绿色气候基金和第二承诺期;通过与印度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公平发展权利;通过欧洲和77国集团协调,迫使美国接受了减排框架。

外链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