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删除。 -- 玉垒关2

共:💬34 🌺5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没有从中国回去的传教士在欧洲传播中国文化的?
家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洋和尚那段时间为西方的扩张打了先锋

现在到处移民也算是为中国打先锋吧。

家园 稍稍改一改,有没有那段时间传教士在非洲的活动等论文看看嘛

看类似的论文多不多,若有,要么放弃,要么混过去。

这题目看着就发怵,得多费力气呀!

友情支持,说不定真有高人出现,指点迷津!

家园 回去了都说,钱多,人傻,速来!

结果被实实在在的抢了好多回。

好在陕西地下还埋了好多,不然我们就和希腊,埃及一样,最好的宝物都在外国摆着。

家园 你是试图梳理元朝以来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脉络么?

看了一下,你写本篇论文的初衷应该是试图梳理出,宋元以来,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脉络。史观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史观,哲学工具是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时间段是贯穿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其中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明代。切入的角度有三个,一是基于传教士的角度观察中国,二是基于中国的角度观察传教士,三是观察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轨迹,以及传教士和中国皇帝、文人士大夫和底层之间的互动。

我个人看法,这个题目究其本质来说,还是研究宋代以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而破题的关键应该在蒙古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那里,从蒙古帝国的崛起和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开始着手比较好,然后梳理中国和基督教世界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深入地观察明代,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轨迹。

至于其他方面,下面的很多河友都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俺也就不多说了^_^

家园 非常感谢。。思路很清晰。。
家园 好主意
  • -- 系统屏蔽 --。
家园 传教士与西方知识体系在中国的传播

西方的语言有一个自己的体系,比如科技词汇,西方语言之间彼此长得都很像,除了词尾有点差别,词根基本上是一致的。

其它语言,包括中文在内,如果没有办法消化这些词汇,基本上不可能通过本土语言吸收西方的知识体系。

就如同中国传统的诸子百家思想,用西方的语言,也是没有办法描述的。

在西方知识体系大发展的初期,传教士将一些西方的知识带到中国,双方进行交流和理解,打下了西方知识提醒本土化的基础。比如几何原理什么的。

家园 有一点提醒楼主注意

如果楼主将论文的方向定为“十三到十七世纪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那么有一点必须注意:13世纪在中国活动的传教士和17世纪在中国活动的传教士不是同一伙人。明朝以前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是“景教”,也就是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教派,这个教派在中国于明初消亡;而16世纪到17世纪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比如利玛窦等人,则是耶稣会士,属于罗马天主教系统。也就是说,你所选取的这个时间段,实际上涵盖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的第一阶段中后期和第二阶段的前期(还有第三阶段,就是从1840年以后到现在),而且从明初景教消亡到16世纪末耶稣会士首次来华,中间还有一段超过200年的历史空白。

家园 博士论文选材越细越好

“十三到十七世纪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题目太大,答辩时漏洞会很多。根据手头资料,缩小范围,比如写“十七世纪五十年代某某国某某派某些传教士在中国某某省的某某活动”会比较好。答辩时你掌握主动权。。。

黄仁宇当年在哈佛想写明朝衰落的原因,题目太大,好长时间无从下手,最后收缩战场,写了对万历中期政府财政收入的分析,最后拿到学位。

家园 我也是这么想的,最开始我选择的是十三世纪.

然后老板建议说...不....要写到十六世纪.我又一想,那就索性到十七吧.还好,他没有继续和我讨价还价..

家园 我工科的,瞎说几句

这个时间跨度是不是应该以中国的王朝更替,结合中世纪教会对东方的政策的发展变化来作区分?13-17世纪这种分法不是很方便。

家园 如果我穿越了

弄一个传教士回来,你和他面对面的聊聊天,不知道是不是会有所帮助呢。

家园 感觉是这样

元明两代来中国的洋和尚实在是不少,真写起来恐怕就成书了,或者针对某一方向,参与国家政治、科技引进、和其他宗教如佛教的竞争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