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科学院不是美籍华人科学院 -- 青颍路

共:💬33 🌺161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科学院不是美籍华人科学院

饶毅落选院士,引起一些评论,一些幸灾乐祸,和一些义愤填膺。我所敬重的王晓东也不得不发言了。他的话影响会很大,杀伤力也会很大。我以为其杀伤力最大的一句,当为饶毅落选会使科学青年迷失方向。

窃以为,晓东院士过虑了。

饶毅落选应远朔到布尔什维克派在延安的失势。理论水平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是参选中国科学改变院院士, 尤其不可能把中国科学院变为外籍华人科学院。

王晓东,饶毅,施一公等回国,当然是值得称道,对中国科学的发展肯定会有促进。但要是以为回国是拯救中国科学,尤其是要先拯救中国科学院,有人就失算了。中国科学院可能是鱼龙混杂的地方,龙就不必提了;那鱼是什么鱼?鱼精!从小鱼泥鳅做起,一步步在中国的泥塘里混成的鱼精。河里的生态平衡,鱼群的发展, 是以鱼精为代表的小鱼泥鳅贡献的。饶毅落选会使科学青年坚定方向:没跳成龙门,还是能游进科学院的。

记得有次梦中,有人对我指点:回来吧,混成院士,什么都有了。我人在梦中,但还清醒。我那水平,比饶毅差远了。再说院士,不只是科学水平,美国也一样。美国科学院里,比王晓东差的人多去了,院外也是强人林立。入选院士, 在哪儿都是院内势力平衡的结果。跳龙门海龟金光,照不迷鱼精的眼;成了鱼精,也不保证能进科学院。 下举两例,可为参考。

数学部的袁亚湘,这次好像也在侯选人中。他可是老海龟了。当年留英学成,二话不说,回来了,也没等到海外光环照顶。跳龙门又从小鱼泥鳅做起。好像也是几届侯选人了,以前多年没选上,为什么?没见他的博客抱怨,没有“定论”。我以为:他当过多年的数学所所长,有人认为科学院不能是所长院。多好的院风啊!我是说袁亚湘的院风。 祝他这次如愿!

上海有位生物方面的大佬,多年也是辛苦耕耘,国内人脉很广,口碑也好。他鱼精一个,也几番冲刺院士,没能如愿。没见他抱怨海龟把持了科学院,只听他对我说过水平不够。多好的鱼风啊! 祝他以后如愿!

饶毅研究神经生物学,应该体会到神经的敏感和重要。不光把神经刺激太狠要平衡,中国科学中枢院不可能是美籍华人科学院。

通宝推:木雅之岗,
家园 是这个道理
家园 那科学院何必当**又立牌坊?

当年拒绝了袁隆平是怎么回事?不是自己口口声声,冠冕堂皇地说是做基础研究的嘛?

现在怎么又不承认了,哦,“入选院士, 在哪儿都是院内势力平衡的结果了?”。

家园 袁隆平的沉稳当为后辈浮燥者师

科学院是该反省,但不是这次。

我曾有系列为袁隆平呐喊 (眼皮底下的科学伟人袁隆平)(链接出处)。

袁隆平作为院士候选人,曾被提名四届,三届受挫,终于于1995年5月被批准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91年,袁隆平第一次落选。我不认为饶是二十年后重蹈袁的覆辙。不可同日而语!

家园 院士评选的黑幕还是不少的

国籍的问题,国内工作时间的问题,更多的是工具,用来打击对手用,其实标准相当模糊。

几年前文兰评选(数学)院士的时候就有过类似的指责,最后被北大轻松摆平。

家园 国内政策对海归太过偏爱了

资金、项目、政策等各种优惠,全部以海归标准设置,我就搞不懂了,在国内读的博士和留学美帝的博士,差别真有那么大么?待遇竟然差这么大,还不如人家海归本科生,太离谱了这政策。

家园 饶毅这种还是不一样的

他们这类不是海归博士,而是海归教授/副教授。是已经在欧美自立门户,而且已经做得比较好的。他们跟刚毕业的留洋博士比,含金量是大不一样的。

家园 以国际标准来看,确实很大

老实说,国内很多院士的水平,也就是美国1流大学普通教授的水平,敬业精神那就更难说,起码精力上就没放在学术上。

另,饶毅的老婆袁博士比他还牛,斯坦福毕业的。

这次在张家界开会,饶毅和施一公都见了。老施还搞笑了一回,有趣得很。

家园 这个姓名不对

饶毅的老婆袁博士

家园 是不够in popular fashion吧

我接触到的老院士(2000年前评上的院士),都是很有货的,当然,土共就是土,包括他治下的院士也是比较土,不擅长玩弄流行概念,所以不炫,会被人误以为水平有限。

就敬业精神,如果他们还不能称为敬业,那我不知道谁可以称为敬业了。

可以说,他们是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的双标杆。

当然,如果你说的是2000年后评的那些,因为我不熟悉,就当我没说。

家园 袁隆平不能当选 是科学院的耻辱而不是袁隆平的耻辱
家园 中国的留学政策有很大偏差,但从待遇上去评论就差劲了

如果只从待遇上看海归的问题,那就是把海归看成是购买回来的雇佣兵了。

胡适曾经有过一文《非留学篇》,其观点是:

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

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

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功半者也;

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

太祖同胡适进行有关留学的探讨,也看过胡适的《非留学篇》,因此决定不出国留学。

太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

  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新民学会资料》第63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0年代出国留苏的同学们,回来还能搞出原子弹氢弹导弹,现在连个高铁都搞不定。

不信你去请一位学生物的海归同学帮着解决制造抗癌药和抗疟药试试看,连饶毅也不会做这些事情。

这点饶毅同学倒很清楚: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

其实海归回来后不能让他(她)们放任自流,自说自话,要把海归们管理起来。应该给海归同学们分配国家需要的课题,比如生物类的海归要给他们做提高农作物家畜产量质量的课题,抗癌药设计开发的工作;工科海归给他们造高铁造大发动机的工作。不要他们造出如同废纸一样的SNC文章,就好象中国出口换绿色纸片一样,这些纸片的东西都是要随着时间而贬值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海归本科生?好像没什么特殊的待遇。

某省的头牌大学,海归博士都得从讲师干起

家园 带着项目回去的一般说给副高先 (呃 据说 ... 考虑呗

211院校们得魄司的披哀扯地吧该起码

家园 是这个道理

这些年评的院士,水平确实下降了不少,在国内高校呆着的,大家心知肚明

饶毅不服,人家是有底气的,

好,你们不是说科研成果,科研水平嘛

大家来比比看嘛

外链出处

落选院士饶毅向生命科学领域院士下战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1日 16:03 法制晚报

  领域:生命科学 内容:十年后看有多少院士能超过他

  本报讯(记者 孟庆伟)因落选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选人而备受关注的海归科学家、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昨天再发博文,向生命科学领域的院士“下战书”:十年以后,看看有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饶毅在中国的科学工作。

  在昨天“和院士良性竞赛,共同提高中国科学水平”的博文中,饶毅将竞赛的对象限定为在生命科学领域做探索性科学研究的院士,和自己年资相同或更年轻的,在1977年、1978年以后上大学,1991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或1994年以后有独立课题组的。他同时表示,其他人有兴趣也可以自愿加入。

  饶毅称,比较的年限可以从1992年开始,到2022年为止,共30年,只以在中国进行、以中国为第一地址发表的论文。

  “这个竞赛,实际上并不是我开启的,而是8月17日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公布的结果所确定。从那天以后,就有一些人会默默地做这种比较。”饶毅说。

  这样的竞赛是否小孩子气? 饶毅表示,“有理想的孩子气远远好于中国不良习俗的所谓‘成熟’:在国际上畏畏缩缩不能上台面,在国内背后搞人水平高。”

  饶毅表示,公开提出竞赛,也许能起良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提倡在中国做好科学研究,共同努力提高中国目前还不高的科学水平。

  饶毅“和院士良性竞赛”的建议很快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仅在科学网上,不到一天时间点击量已超过1.2万。

  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力挺饶毅,称这篇博文很给力,只有创造真正的学术竞争的氛围,中国学术界才有希望。“不是说院士都是中国顶级科学家吗?那就应该比比科研水平。”一网友称。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担心,“估计没有院士敢接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