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本不该说的话 -- 为民天下

共:💬23 🌺183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本不该说的话

我一直在关注药家鑫一案的进展,关注这一案引起的巨大争议,但我从来没有对此案说过一句话,因为这个案件很简单。我为人处世一直秉持着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底限,对待这个案件也是持同样态度。只是当我看到药家鑫被执行死刑的新闻时,在那一刻我心理竟有一丝遗憾甚至同情,这突破了我自己一直以来秉持的底限。经过自审,我发现我那一刻的情感竟来自对他某一方面的认同——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也曾是一名大学生,张妙是与我生活没有任何交集的服务员。这个我自己称为身份的认同,这个认同影响我情感的变化。

死者长已矣,但求风波平。人死如灯灭,往事本应该烟消云散,而那一刻我自己情感的变化,让我有了新的感悟,以己度人说一下仅仅是对此案出现一些民众争议的人的看法。

在这个案件中争议最大的当然是李玫瑾教授的弹钢琴杀人说法,对于我来说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是分析此案时李教授提到她也有一个女儿,也是弹钢琴。我觉得这导致她谈及此案时是有偏颇的,她在央视谈及药家鑫时语气是充满遗憾或是同情,这也是她备受争议的地方(而同时对杨佳,马加爵却是专业语气)。李玫瑾教授是犯罪心理学专业人士,我不敢班门弄斧继续分析。

整个案件过程中有很多律师,学者都主张从人道的角度来宽容杀人者,他们都借助此案来宣扬自己的秉持观点,比如废除死刑,比如人道主义。我当时困惑于为什么要借助于这个案件,现在想来其中恐怕有某种认同——精英认同。

谈及精英,我只能谈谈中国精英。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是儒学,精英当然是孔子门徒,儒学大家,古称士大夫。在朝形成了官僚,在野则有文人特权,共同形成一个阶级。在这个阶级里面自我认同,互相扶持,不容纳异己之人,比如他们眼中的武夫,愚民。

鸦片战争后中国失去了天朝大国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主流地位,取而代之是西方文化,而秉持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读书人则开始自命为精英。

现在西方主张民主,人道,普世价值,废除了死刑。向往西式民主,言出必人道主义,普世价值,主张废除死刑的某些读书人自然自命为精英,同样这个圈子也不会容纳其他持不同观点之人,反对他们之人就是愚民,暴民。

药家鑫生前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当然不可能是精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精英从人道角度来为他开脱,大部分的观点是从这案件出发告诉民众死刑在西方已经废除了,用死刑来惩罚犯罪嫌疑人是不人道的,也非普世价值观。为什么要借助这个案件,我想还是这个圈子即使不能说认同,至少可以容纳药家鑫。古时候只会诗词歌赋,其他一无所知不也是士大夫吗?药家鑫是学钢琴,钢琴不正是高雅,时尚的西方文化吗?他们眼中张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普通中国妇女。我以己度人,认为正是这一点认同,自命为精英之人才会选择为了药家鑫进行一场我眼中只是徒劳的“营救秀”。目前情况只能让我做如此分析,因为我从来不是“精英”。此案也加深我一直以来的看法“精英”与民众是对立的

借药家鑫一案来表达我的感悟,我是深感内疚,人死如灯灭,一切争议应该平息,愿死者安息,生者长安。

关键词(Tags): #他心通(罗阿宝)通宝推:土拨鼠yuanap,
家园 刚学习了下吴闲云的金瓶梅点评

在古代,像药家鑫这样搞乐器的属于乐户,归于贱民哪一类,远不能跟读书求取功名的士子想提并论啊。

外链出处

我国传统音乐传承者的卑贱身份——乐户

声明一下,没有对搞艺术的有任何瞧不起的意思,就事论事

目前现实中对于非音乐世家来说,一般是读书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里还有点小钱的,才会选择将音乐美术之类的作为专业吧。据我所知,名牌大学也有大学生艺术团之类的,成员来自理工农医各专业的都有,有些水平也不差的。

家园 马加爵如何
家园 主张废除死刑的那帮人,也同情马加爵的。

李玫瑾不是那帮人里的。

主张废除死刑的那帮普世精英一样也同情张妙的。

从原则上本人不反对废除死刑,但目下中国如此暴戾,可能不是废除死刑的时机。所以,我赞同处死药,但也不用这么快就处死吧。再放一段时间不行么?我估计是怕夜长梦多,公众情绪持续下去失控吧。

家园 你不觉得死刑定谳后,拖得越久,对罪犯的心理摧残越大吗。

让一个死刑犯在对死亡的等待中惴惴不安绝望地生存是非常残酷的事。

家园 马加爵不是贫困生,被杀的四名学生才是贫困的农村学生

马加爵谣言的来龙去脉——图解《长恨歌》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825464.shtml

摘要:

  马加爵不是农村人,他居住的马二村是个城郊社区。

  马加爵在重点高中就读,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山里娃。

  他有电脑、有U盘、玩网游,经济上不富裕也不十分拮据。

  马加爵杀害的四个同学,全是真正的农村孩子,至少没一个如马加爵这样住在城郊的。

  唐学李家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老窝乡崇仁村。唐学李本准备报考研究生,因家里负担很重,为供他和弟弟读书欠下一大量债务而放弃了考研。

  龚博家住汉中市勉县老道寺镇丁家庄。龚博是家中独子,全家4口人,爷爷年老体弱,父母靠种田和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和供他上大学。被杀害前,龚博已经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杨开红是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红塘子村人,苗族。杨开红,家境十分贫寒,上高中时的不少衣服都是班上同学资助的。

  邵瑞杰是广西梧州市蝶山区夏郢镇周睦村人。邵瑞杰家境困难,在他考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就已经外借了7000多元,之后又陆续贷款了1万多元。

家园 也许吧

我不清楚这方面的习惯。那死缓呢?

家园 死缓只要缓刑期内不犯新罪,不抗拒服刑,都会减为无期。
家园 你这是老黄历了

老话还有“王八戏子吹鼓手”一说呢,可现在演艺明星多风光啊,起码在表面上看。不能再把人家当成下九流看啦,现在人家有个新的称呼,娱乐圈,或 演艺圈。你看看每年文艺类院校招生的火爆场面,就知道这个行业现在在人们心目中是什么位置了。

家园 感觉你可能想偏了

不排除有次类JY情感因素,但是在人命关天的大事,这类泯灭人性的以身份意识(还不说这种意识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去压倒人伦常理,这是任何价值体系都不可能容忍的。

我抱于你类似的对废除死刑看法,但中国目前是没有这个土壤。但是显然的现代的中国人中许多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超越了杀人偿命的基本原则,开始思考更深入的问题了,就是说罪恶与惩罚的关系,这也是导致西方废除死刑的根源。思想没到那个点,是不可能理解为什么那样做的,这是常识。现在好多人对药的动机都没弄清楚,却去操心该不该废除死刑,这就是形而上学了,连讨论都是多余的,因为在这个土壤上,罪恶是什么仍然没有得到认识,药这样杯具就会不断上演。

不过,许多人也许恰恰是看到了药案中的无奈,意识到药也是“被害人”的身份,才开始触动了对罪恶的更深入的理解,也于是对废除死刑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某些高喊普世或反普世的政治口水玩偶的游戏,而是药案的独特性开拓了人们的眼界,这恐怕才是民间对此案议论纷纷的关键原因。

家园 对这个事件不关心

国内杀人案太多,这个只不过是其中之一,不明白为啥炒作成这样。

药家鑫死有余辜,别人可没碰没惹他,他把人撞了不算,还带刀子把人捅死,连捅八刀,简直丧尽天良,一点人性都没。

(亲身经历:记得路过华山路,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一小汽车把一个中年男子撞倒在地,中年男子睡倒在马路上头破血流,鲜血不停的流着,看的真叫人打寒颤,为这个中年人担心。而这个小汽车车主,下了车瞟了伤者一眼,之后轻松悠闲的打着电话,没有半点紧张或者急促,伤者躺在马路上大把的鲜血往外流,车主却无动于衷。路人看车主行为就问车主打急救电话了没?那个车主也不理睬,有路人打起急救电话。我很纳闷,别人的生命在他眼里,连蝼蚁都不如,撞倒了别人,给别人带来性命伤害,他却轻松自在,我心理怀疑他是我们的同胞么?他是有血有肉的人么?他是有父母有儿女的人么?伤者也是人,和你一样,我不知道是什么让这些人如此的残忍,禽兽不如)

那个马加爵事件我不知道,脑海里没印象。我倒同情杨佳,杨佳没有招惹谁,好好的年轻人,为讨回公道无门,最后走上极端,杀了他人,也送了自己的命名,悲哀。

家园 我认为只有凶杀案受害者是家属才有资格讨论废除死刑。

这些所谓的JY,下次让他们的家人被凶杀一次,我们来看一下他们还支持不支持废除死刑。

家园 也许可以废除死刑,但是

但是这样的事情至少得判个无期,而且头三十年不能假释

家园 广州曾经的悲喜剧

早几年,广州的保安可是臭味远扬,打架,扰民,不一而足,从而投诉不断,精英更是大骂特骂,某一精英最是起劲,广州市政府头大之下,炒了大批保安,并取消了保安巡街,不出三天,该精英在街头被抢,报警,在派出所大骂广州治安差,并大谈“先进国家”如何如何安全。民警员不厌其烦,说“以前这路段治安非常好,没有抢劫,自从没了保安巡街后,你是第一个被抢。”精英失声。

我不是给保安擦屁股,凡事都有利有弊,精英高高在上,不吃人间烟火,“何不食内糜”之事以前有,现在有,将来也一定有!

家园 钟南山?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