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略论“短缺经济学”的理论失误及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误导 -- 镭射

共:💬45 🌺6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略论“短缺经济学”的理论失误及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误导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和他的著作《短缺经济学》。他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概念:“短缺经济”,并围绕这一概念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科尔奈的这一经济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具有的弊端的理论概括,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科尔内的理论内容,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

1、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持币待购”现象,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严重的购买力过剩;

2、购买力过剩的原因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能力不足;

3、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能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由此得出结论: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只有走市场化改革之路。

仔细推敲科尔内的理论后我发现,他的理论的关键之处,在于他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手中持有的钞票,直接等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于是,当他看到“在严寒里排队凭票购物”的人们时候,便得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结论。

那么,科尔内的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手中持有的钞票可以直接等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的理论设定对不对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引用韩国经济学家朴圣相的话来回答。朴圣相指出,发展中国家以本国货币的形式存在的储蓄,并不是有效的投资来源。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是世界硬通货,不能在国际市场上换回实物生产设备。同样,发展中国家以本国货币的形式存在的储蓄也不是有效的市场需求,也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是世界硬通货,不能在国际市场上作为支付手段换回需要的资源。

发展中国家如此,社会主义国家亦然。世界上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货币都不是世界硬通货,不能在国际市场上作为支付手段换回需要的资源。科尔内简单的将古典经济学中的“储蓄=投资”等式改头换面了一下然后套用在了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问题的严重误判,并进而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正是他的这一理论误判,导致东欧国家走向了“休克疗法”,造成了90年代初东欧国家的经济大崩溃。

通宝推:西瓜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受到封锁,是个必须考虑的大背景

封锁下,社会主义经济圈内获得的资源受到限制,乃是生产力不足的肇因之一。

这个背景是我们必须要时时加以考虑的,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文化等等各方面一切怪现状的渊源。

宝推一下,请大家讨论。

对于很多积累已久的问题,是必须要从根子上挖一挖的时候了。

通宝推:镭射,
家园 古典主义经济学根本不考虑“资源”问题

对他们来说,“资源有限”的问题是不存在的,如果你遇到了,只是因为你出的价格不够高。因此他们的全部理论都是围绕供需关系展开的。

科尔内的理论就是这个理论风格下产生的作品。

家园 其实朝鲜就是活例子

长期封锁导致东西卖不出去(只能卖给几个少数的国家),更买不进来(谁会做亏本的买卖?款项都未必收得上来)。缺乏工业体系,就拿农业来说,化肥和种子都是大问题,再加上近几年自然灾害,因此年年缺粮,年年需要到处乞讨。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要么朝美和好,封锁去掉,这个我觉得短期内希望不大;要么朝鲜和中国加强信任,双方都做点亏本生意,不过我看心高气傲的朝鲜和不肯吃亏的中国也未必做得到。

家园 共产主义的一个目标就是消灭货币。货币何用?

另外,左派们不都很强调自力更生吗?社会主义国家的货币的硬通与否根本不重要嘛...

早在80年代,东欧国家的商店早就空空如也,买什么都要排队。这难道就不算经济崩溃?

有空的话请左派朋友们帮忙回答上述疑问。谢先!

家园 觉得经济,金融,货币相互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经济最大,经济包括金融但不只限于金融;金融包括货币但不止是货币;货币是二者的实体投影;或者说,经济,金融通过货币作用于人类社会;

要理解这个问题,得从经济和货币的关系,以及各自的本质来研究。

经济是什么?-----人类日常活动,为获得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对多余和不足的交换手段。

货币是什么?-----为方便以上行为,简化手续,衡量交换物品价值而使用的工具。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杆秤。

佛家禅宗有一本<指月录>,意思是禅是让人悟道的工具,就象指月亮给人看的手指。

在某看,月亮是经济的实质存在,指向月亮的手指是货币,黄金就是这根手指的质地,而纸币则是月光照在手指上,投射在地面的影子。

这个影子可以随操纵手指的那只“手”的上下移动,而变大变小。

谈汇率就是让人纠缠于影子在地上所覆盖的范围,而忽略根本的目标:月亮。

生产,生活第一要素是要有生产生活资料,即:资源。

货币只是一杆秤。

那么,你多造几千,几万杆秤,对你国家的经济有促进作用吗?能让你提高生活质量吗?

提高生活质量是通过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进行的。

那么,你多造几千,几万杆秤,能让你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吗?

生产,生活第一要素是要有生产生活资料,即:资源。

围绕货币打转,是迷失本性。

诱导别人迷失本性的,是邪恶的资本寡头;

被人洗脑迷失本性的,是不明真相的群众;

自己迷失后再为虎作伥诱导他人的,是经济学家。

存钱是小农思想,可以在商品社会初级阶段使用,但到高级阶段,就要进入平衡的境界,让其他国家和你交易,形成一个商业循环,让他们和你的经济牢固维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然后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家园 瞧你这话,谁回你贴子那就自认左派……

经济萧条与经济崩溃在经济学中都是应该有严格的定义的。符合定义就算,不符合就不算。所以这个问题应该由受过相关训练的人来回答,而不是由什么左派、右派来回答。不过你自认右派也满有喜感的。

家园 没有封锁那来的短缺。
家园 理性与经验;计划与市场

计划经济搞不下去,本质上是因为计划经济的价格的信号机制紊乱了,导致政府根部不可能“理性”地组织生产。当年兰格跟哈耶克争的就是这个。兰格认为计划经济可以理顺价格的信号机制,哈耶克则持否定态度。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显然是哈耶克赢了。

计划经济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理性主义的产物。理性主义坚信人的“理性”可以充分地认识世界,并根据“理性”改造世界。19世纪可以说是理性的世纪,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类对自己的“理性”充满了信心。

1901年,佛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撕掉了人脸上“理性”的面纱,也揭开了20世纪对“科学”和“理性”不断质疑的历史大幕。从佛洛伊德开始,此后一批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像薛定谔、哥德尔、纳什、阿罗、哈耶克、波普尔、库恩、福柯等人,他们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质疑了“科学”与“理性”。

以此看经济学就更有意思了。现代微观经济学以“理性人”为假设,隐含的意思是:人对自己行为的付出与回报,至少能做出比较精确的估计,并以此组织生产、制定策略。但问题是这个逻辑向全社会放大,那就是计划经济的逻辑。

那么再往下推,“休克疗法”之类的东西,虽然挂着个“市场”的旗号,其实还是激进的理性主义的产物,结果导致了一个更大的悲剧。

由此还可以引申出一个疑问: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真的可以靠少数人“下大棋”来掌控么?

家园 理性与混沌更好些。
家园 关健之处

慧眼。

家园 既然你觉得他是误判,你给的解决办法是啥?打过莱茵河

解放全世界?

我觉得你的推理是:

因为社会主义遭到了资本主义的封锁; 所以必然造成社会主义生产力不足;所以总供给总是不能满足总需求;所以人民买东西总是要排队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咋办呢?总不能等资本主义良心发现自动解除封锁吧,那就只有

打过莱茵河,解放全世界?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资本主义封锁就能弄得社会主义搞不下去,那说明了啥?说明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一国或几国无法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结果转了一圈,你这套推理的结论居然是:还是得走资本主义道路

实际点儿说,科说的:

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或者说,社会主义国家中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局面

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怎么改?

现在已知只有两种办法,一个是市场,一个是计划;自己已经证明完全计划行不通;西方似乎证明市场弄得还不错;

这时候又没有人提出更好更创新的被证明有效的办法,那么向西方转是很正常的想法,区别只能是快和慢而已

也许随着混沌理论研究的持续推进,计划经济会死灰复燃也不一定哟

家园 应该说传统社会主义存在结构性短缺---或者说供给失衡

传统社会主义确实在一些领域中短缺---例如前苏联的民生用品的短缺

但是在另外一些领域中则出现了生产过剩,例如钢材等重工业。

这个实际上体现出了市场的微观信息传递(供给信息,价格信息,品种信息等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遭到遏制以后,各经济组织因为得不到足够多的有效信息进行针对性生产,必然导致某些领域的供给不足,以及某些领域的过剩。

当然1988年的中国市场信息的传递机制已经基本上确立,当时的中国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这一点首先由何新揭示。

苏东改革的误区在于激进化----没有给改革一个缓冲的时间,造成改革期间的众多压力---内应力无法释放而酿成大乱(参看高脆性材料的焊接工艺---预热和退火---给材料一个缓冲的时间)

其次西方有意的推销了休克疗法---实质是反凯恩斯主义和反货币主义---即推荐一个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主张彻底逆向 的主张,即紧缩其有效需求和紧缩其流动性,双管齐下、 试图掐死苏东经济---当然他们立了一个秘鲁休克成功的样板---秘鲁休克而不晕的关键在于外资在秘鲁政府遏制自己的有效需求和流动性的同时给秘鲁输入大量资金,缓解了原本会发生的有效需求+流动性危机,有了这个样板,西方就可以对外宣传了

家园 解决方法就是邓小平式的渐进改革路线
家园 你完全没有理解我在说什么

因为社会主义遭到了资本主义的封锁; 所以必然造成社会主义生产力不足;所以总供给总是不能满足总需求;所以人民买东西总是要排队

我要表达的是:所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基于它的所有分析自然也都是错误的,将其用于指导实践,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