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老北航人的喜悦与感伤----参观上海商用飞机公司 -- 俺老孫

共:💬73 🌺75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对,水轰5真就只有那么几架
家园 其实水轰5的教训与经验并存

能造出这样大型的水上飞机不容易,可以吸取的经验很多。但它的缺点也很多,它的机舱是非气密性的,乘员工作条件极差,机身易被海水腐蚀,而且机翼还存在颤振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由于反潜设备与配套反舰导弹跟不上,它也无法发挥出原定的设计性能。

认为在南海岛礁使用水上飞机很方便的想法是不对头的。水上飞机的后勤压力绝不比陆基飞机差,运输能力却比同级别的陆基运输机要低,是很不适合放在岛礁上的。

家园 还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有国土防御战略问题

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军事战略基本立足于国土防御,不太重视海洋领土的保卫。对海岸线领空的保卫也以陆基防空和岸基航空兵为主。根本没有出海作战的战略打算。

《日落共青城》里有这么一段记述:“其实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莫斯科就注意到,自文革开始以前中国空军的飞机似乎就肩章回避海上飞行训练,很少有监测到使用中国空军空地通讯频道和呼号的中国军机在海岸线100公里以外海上飞行训练的情况。这种状况在相当长时间里困扰着情报总局的分析人员,搞不清楚中国空军对于侵夺沿海制空权的战略思想是怎样的。总参情报总局曾就这一问题请教皮洛戈夫卡的专家,他们得到的回复是:可能因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各自划分的防区不同,因此很少在较远一点的海上发现空军的军机。但实际上中国海军的飞机也很少出现在更远一点的地方。这个疑问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在法国的帮助下建立起“罗兰”A导航系统,我们才逐渐搞明白,原来此前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是因为缺乏对在较远的海上飞行目标进行导航的能力,这样也就证实了早先推测的:中国不准备为争夺包括上海这样的重要经济目标在内的沿海地区的抽空权而投入过多的空中力量。”

家园 如果不下马,而是继续发展下去

并形成水上飞机系列型号,解决基地问题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二战时期的日本,建造水上飞机航母?现在我们有能力,也有技术建造大型军舰,也有心造航母,若能先以水上飞机航母为起点,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未必不是个发展方向。

家园 也来歪楼一下

关于运十,别太悲情,那飞机还在娘胎里就有问题,按照当年的条件,老一辈航空人能把这个畸形儿安全生下来实属不易,但生下来以后能顺利成长吗?可以说,当年不下马,那么今天空军还在用J6和J7、J8I,不要说J10、JH7,J8II、J7II、JJ7能不能顺利搞下来都是问题——上飞狮子大开口想申请多少经费,当年整个航空工业才多少经费?

关于运十的口水帖够多了,也不想再吵下去,只是这几年接触的资料越多,就越感到某些人一直在在那里煽情表演,往中央一些相关部门和一些领导人身上扣屎盆子,却闭口不谈自己究竟干过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胡说过什么话——你有时间的话,查一下这几年程不时关于82年之后运十研制工作所需经费的讲话版本,看看他胡说到了什么地步(最新版本是还需6000万,上海表示愿意掏一半)。

家园 还有维护问题呢?

该团可是号称有全海航最好的地勤队伍,啥都能修啥问题都能解决。

家园 实用升限不可能飞到1万米

没有气密实用升限达到1万,可能吗?

家园 很遗憾,不可能

二战时日本的水机航母虽然挂着航母之名,事实上不过是水上侦察机的母舰而已,其原型大多是运输船或者油船。它的技术基本完全不会继承给正常的航母。

当时的水上侦察机各项指标都较差,只是因为可以搭载在战舰上起远距侦察作用而存在。随着航母技战术的发展,水上侦察机及其母舰早在二战后期就自然而然地被淘汰掉了。

水轰5这样的大型水上轰炸机比起二战时的水上侦察机来在任何方面都远远胜出。由于水轰的体积放在那里,因此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水轰母舰,过去没有,估计以后也不会有。

家园 参照日本海自

相对于P-3,PS-1反潜的唯一长处就是可以停在水面上然后放下声纳听音,但是这个方式也有缺点:发现潜艇后反应慢,受海况影响较大。所以PS-1退役后不再研制新的水上反潜机。

家园 江湖传言不可信,你可以去查当年舰船知识的回忆文

在艇型选择上,有2条路:循序渐进,先常规后水滴;因美国已经证实水滴型可行,古直接上水滴型。殊途同归还靠谱,参考玩具纯属扯淡,要那样的话是否还可以认为F-15是照抄米格-25呢?

家园 俺认为改装是一个不错的路子

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航母,这一点恐怕已成局部共识。但如何发展航母的路线则人言人殊。

俺之所以提出水机航母,是因为水上飞机航母对航母本身的要求不比太高,而中国从未有过航母,所以起点也不应太高,不能强求一次到位,用万吨商船改装水上飞机航母,用于练兵、积累经验和数据,为建造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打基础未始不是一个好办法。

家园 上次忘了说这点问题

水轰-5如果要改成可以在陆地机场起降,那么其改进计划的研制工作,跟重新设计一次没多大区别,因为在陆地机场起降的时候,起落架接地瞬间压力及由此带来的对机体的冲击,都不是简简单单改个起落架就可以解决的,机体结构强度必须重新设计,这点可以参照日本的PS-1演变成US-1的过程,就因为要在陆地上起降,结构重新计算不说,光起落架的设计方案就有12种54个。

家园 一声叹息.....

心情复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