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直7 - Who 山寨 who -- 前驱

共:💬52 🌺5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越南飞行员投诚那架吗?

希望国内能够妥善保存这些宝贝。

家园 【原创照片】我2007年去时刚建好一个大展厅。

飞机还没来得及移进去。

  不过作为航空学院的教学材料,难免拆得七零八落,不大可能象航博那样整得新新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是直六

80年代初期的时候,那个时候北京的每个公园都有一两架退役的战机,北京的玉渊潭公园曾经安置过一架直六。后来给弄到小汤山去了。

http://www.afwing.com/gallery/z6.htm

这些照片应该是我看见过的直六,玉渊潭那架当时机头当时还是玻璃的,还没有被蓝铁皮封起来。

家园 好照片,

没想到直6的尾翼竟然是可动的,但是这个操纵面的作用是什么呢?控制机身俯仰在直升机的工作环境中用处不大吧,特别是在低速状态下,这个舵面基本无效。

见过一张吉普从直6机舱中开出的照片,那种吉普也是不常见的型号。

家园 直6
家园 准确地说应该是发动机提供功率的方式不同

直7用的发动机从发动机的后面向主减提供功率,EH101的发动机是从发动机的头部向主减提供功率。

当然,直7是双发,EH101是三发。

家园 国内断流

不好意思借宝地问一下国外的河友:怎么回事?ccthere国内断流了?难道是又被封堵了吗?

家园 【原创】直7 - Who 山寨 who - 推断和结论

本来没有这篇续帖,但在回复fakeone河友的回帖时突然让我有了一个灵感。真是电光火石,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影子,难道是它?

3

前驱

乐善:40

声望:18

2010-07-14 10:31:48

3012628 复 3012622

直7给人的感觉更接近西方的风格

发动机进气方式是个good point。其实我也意识到直七可能更类似另外一种直升机,只是更强大而以。如果是这样,就是多源山寨了,容随后补充。

看了图之后,我不得不再次感谢fakeone关于发动机安装位置的宝贵提醒。现在我相信发现直7大概是从何“山寨”而来了,结论便是老美的S-61R.

相对来讲,S-61R是一种小众机型,总共生产了不到200架。这是一种从S-61/SH-3 发展而来的一种搜救/回收直升机,装备有液压作动的供装卸轮式车辆用的后货舱门跳板;供机内货物搬运用的承载能力为907千克的绞车;采用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快速易检的充气旋翼桨叶;增装了野外起动用的燃气涡轮辅助动力装置;采用自润滑的旋翼和尾桨;为在边远地区工作,备有拆卸和更换所有主要部件的设备。主要用户包括美空军,海军,海岸警卫队,航空航天救援和回收局以及意大利空军(编号AS-61,由Agusta特许生产,请注意此细节)等。

S-61R (美空军编号CH-3,美海军编号 HH-3)

下图为早期型号 CH-3C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对比一下我们的直7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次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该机型于1963年首飞和投入使用,当前已经完全从美军序列中退役。但意大利空军(似乎仍然使用其执行搜救任务。

1967年5月31日到6月1日,2架HH-3E完成了直升机首次不着陆横渡大西洋的飞行壮举,直接飞到巴黎航展会场。耗时30小时46分钟,其间进行了9次空中加油。当年的CH-3/HH-3就有可伸缩的受油管,这个让我意外不小。

由于英雄逢乱世,SR-61R积极得投入到如火如荼的越南战争洪流当中,由于从事的是富贵险中求的高难度动作,自身的损失是相当大的。当年从纽约直飞巴黎的两架壮举直升机,均在战火中牺牲了。由此不难联想,中国有足够可靠的渠道获得相当的参考样本,于70年代初期开始了自己的大型直升机项目。这个采样针对性很强,因为S-61R是专门的搜救/回收直升机 ,而发展直7的一个客观目的就是上舰,于中国即将到来的洲际导弹试验中去太平洋捞弹头。

一个小小的细节,更加解释了直7和EH101的转折亲关系-Agusta作为主要伙伴于辉煌的70年代开发了EH101。从克隆S-61R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移植到灰背隼上,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天下文章一般抄,who 山寨 who啊?

前驱:【原创】直7 - Who 山寨 who

关键词(Tags): #直7#S-61R# 直升机#山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也太搞了吧

你仅仅基于外型相似就做出这样的推断和结论,简直太搞了。

1.你没有确切地证据表明中国获得了HH-3系机型的残骸或者技术。

2.你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直-7参考了HH-3系机型的技术。

所以你的山寨说很荒唐。

另,你文章中有个硬伤,当年发展直-7时并没有涉及到上舰,目前所有的资料均称研制直-7的目标是装载一个加强排进行机降。

而你帖的图片也反映出你提到的S-61R采用的是与超黄蜂一样的船底,而直-7则不是。

家园 多半还是参考苏联系统

西方和苏联的尾桨安装方向相反,想来主旋翼

旋转方向也是反的。(印象中苏联和西方的活塞

发动机飞机也是螺旋桨转向相反。)

这个直7(至少CG作者认为)尾桨方向显然来

自苏联系统,当然也可能是基于中国仿制苏联直

升机的经验。

家园 一个Bug

耗时3小时46分钟

少打了个0,是30小时46分钟。真要是不到四个小时就从纽约飞到巴黎,那这直升机快赶上协和了

家园 debug!!

感谢提醒,确实是少了个0。不到4个小时赶到巴黎还真不是现代的水平。花谢。

家园 哈哈,管看外形的话

丰田还是山寨本田的呢,都是四个门四个轮子,发动机还都在前面,连名字都像山寨的。

家园 有道理!旋翼旋转方向还真没有注意观察过

但尾桨的安装方向确实是个明显提示。

直7上大量使用了直5和直6的成熟技术和子系统,按中国当年的技术积累和国际技术支持,能够用上的也只有苏联流派了。但从直7的总体设计上看,中方应该是对美式系统评价很高,试图走出个Hybrid的套路。

家园 这个不搞。

内容决定形式,在众多系统设计皆然,在功能胜于一切的航空器设计上更是如此。

气动外形和布局在航空器设计中是如此重要,因为它源自功能和性能的取舍和妥协。航空器的外形具有很强的必然性。通过外形可以比较系统地分析航空器的用途,性能特征,技术优劣和系统传承。美国当时仅仅依靠卫星照片就分析出了Su-27和米格-29的性能特征和使用策略。所以外形相似或是雷同的飞机在功用上一定有共同之处,很多在技术传承即借鉴有不可否认的关系-正所谓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例子很多,如F-15和Su-27,F-111和Su-24等。

确实我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表明中国获得了HH-3系列(我觉得S-61R更准确一些,因为其涵盖了CH-3和HH-3两个子系列)的残骸并参考了其技术。但从直7与之相近的外形(包括气动布局)和功能特征分析两者设计的丝缕关系,不是你我航空爱好者的天大乐趣吗?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毫不荒唐。

另外,你也没有证据表明以下观点吧?

1.中国没有获得HH-3系机型的残骸或者技术。

2.直-7没有参考HH-3系机型的技术。

在直7的开发中,上舰确实曾经是军方要求之一。请参见以下开发人员回忆录节选。

1971年夏,中央下达了"718"工程,即我国准备研制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一项关系到国威、军威的重大决策。但是,护航、打捞舰船及直升机均要求由我国自己制造。当时的形势是"弹等舰、舰等机",就是说导弹研制进度有保证,就等着舰船,而舰船方面也没问题,就等着直升机。而这个直升机,就是我们当时正在加紧研制的直-7。在当时这种背景下,直-7要上舰令我们兴奋、自豪,但又深深地感到压力之大。由于直-7是两个单位联合研制,考虑到工作方便,上级决定组建直-7研制指挥部办公室,简称直-7办,我被选调到直-7办技术组工作,主管直-7的六十六项各种试验。

直7的设计,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参考或借鉴了S-61R;“山寨”一说无非为了好玩,让您见笑了。

另外关于HH-3的船底部分,在空军的CH-3早期型号是没有的;另外考虑到直7上舰要求descope没了,采用传统设计也是情有可原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