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替人问个扒西方根的问题:西方古典如何保存和维持原貌? -- 黑传说

共:💬89 🌺191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

中国简牍出得最多的地方是西北和两湖地区,不过其他各地出土一直没断过,历史记载几乎遍及各省。近来考古,山东、苏北、河北等地都至少出过汉代的简牍。

至于希腊,其文明主要地区希腊半岛中南部,是以(相对)较干出名的。正好找到一个书Catherine Perlès . The early Neolithic in Greece —the first farming communities in Europ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13

另外,希腊缺乏大江大河,很多河流夏季干涸。

家园 希腊水多?

地中海气候相对东亚要干,而且希腊破碎山地-小平原地形不利于保水(没听说希腊人会大修水库),所以古代地中海地区比中国(长江和黄河流域)要干。再看希腊人主要的作物,比如葡萄、橄榄、小麦,都是耐寒不耐湿的作物。再看希腊建筑,都是以旱地建筑风格为主;中国建筑屋顶都是强烈的两/四面坡,便于排水。这没啥好说的。

再说地中海地区罗马等地就出土了不少文书,却罕见希腊学术经典。总不会地中海气候盯着学术书腐烂吧?

中国
家园 刷到宝了,呵呵

研究希腊气候去。

家园 说书

说书只要说个大概,自己可以乱发挥的。一部演义,每个说书人说得都不一样。学术书可以这么搞?亚里士多德的随便说,莫非就你一个弟子?搞到一部经典十几、几十个(传2、3代)版本,这个学派还有威信和吸引力?

说书
家园 儒家中的经典、圣经也曾经有多个版本

每个时代都会有权威出来删补和确立标准。

家园 经文

经文是一样的,差别的只是部分内容的理解。

经文
家园 圣经历史上已经经过了大筛选

从楚简复原的内容和现在的经典相比也有驴头不对马嘴的地方。

家园 呃,你确实扒到根了,只不过呢……

你扒到的不是西方文化的根……

而是,国内在西方文化研究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中国西方文化研究的根被你扒到了……

你问的这些问题,从学科分类上说,基本上属于文献学及古典学。前者偏重于版本,校勘,目录;后者偏重于文本内容。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交叉。

在西方文化研究中,这两本学科本身属于最最基本的学科。换句话说,你的这些问题正是这两门学科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基本是些常识性的问题……

你那两个结论,怎么说呢……好吧,有些东西不好争论,但托古拟作之说,当然不能说这种事完全没有,但基本是小范围存在的。说实话吧,这门学科,也就是近代西方古文献学的历史,就算从马比荣算起都几百年了,无数学者指着这些古文献吃饭,如果说你对西方学者的古文献研究有一定的了解,应该明白造假是件很困难的事。当然迎难而上的也不是没有,不过要想蒙过学者,不仅需要对当时希腊文非常熟悉,而且除了和传世的行文风格保持一致,还要注意抄写的字体(包括特定的缩略体),当然各国的语言也要精通,毕竟使用不同语言抄本进行校勘是案头的基本工作。精心准备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纸张墨水是必不可少的。哦,对了还要注意篡改档案文献。嗯,外观也很重要。其实我说这些的意义是想说,如果想假造一些所谓的孤本还算容易,但是一些传世名著……还是算了吧……其实伪造柏拉图还真没什么意思,要我说啊,干嘛不伪造苏格拉底……

家园 圣经抄犹太塔木德, 塔木德抄古巴比伦泥板书

这些都是有考证的. 希腊人之前也有别的文明. 苏格拉底自然也不是从小就在菜市场侃大山, 自学成才的. 至少孔子, 佛陀都是有师承的, 不过他们都不立文字. 自成一派,传法天下后, 弟子再回忆立书. 基本思想在和别人吵了无数次架后, 浪费了无数口水后, 自洽连贯应该没有问题. 至少弟子不会把吵架吵输的例子写到书里. 出书就麻烦了, 有了实本挑毛病就简单了. 进化论都有一大堆毛病. 老子敢写下来, 不过前言先说"道可道,非常道" 我写的和我真的要说的差很远, 这样的免责文字. 还写完就跑了, 想找他辩论,算帐都找不到了.

单以文字来说, 一个人要编一本书不难但要是能编一个思想, 而且还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思想 那他本身就是个名家了. 再说无论在欧洲的黑暗时期, 还是更早的罗马时代, 柏拉图从来都是显学. 没有必要去编, 教会还要借助他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来完善神学. 文艺复兴找回来的不是柏拉图而是没有教会的世界视角. 柏拉图没有离开过.

柏拉图建的学院有考古遗址, 加入人, 继承者有名有姓. 你要说他空有其名, 要推翻的工程很大.

家园 还有翻译改头换面说呢

拜占庭时期,丢了西罗马,不仅国家军事方面压力巨大,其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也陷入了空前危机,而拜占庭本身,就曾经花了很大的力气,试图愧聚各种文化精华,以构建其在南欧的意识形态高地。

此时,托古拟作和翻译改头换面等各种手段,就有了现实的需要和强大的推动力了。这种两种力量接合会发生什么呢?现实中我们就可以参考韩国某些无敌史学界。

没错,现实的需要,包括我们现在在讨论的话题,发起提问的时候,主要是被西方恶心够了,而且看着国内一帮数典忘祖的家伙的嘴脸,实在无法忍受,这就是现实需求。如果此时再有国家推动力,相信很快我们这个讨论就会有众多成果出来………………

另外,专家之间互相帮衬也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有国家意志的高压之下,正好可以压制住各种不同的声音,导致最后所纪录的历史,就剩下没有反对声音的历史,成了信史了。可惜,信史却找不到合格的历史证物,这个信史变成自说自话了,孤掌难鸣,也就没啥说服力了,那我们干吗要先假设为真?就因为其曾经蒙倒过大批“有所意图”的所谓专家?

无疑,托古拟作也可以出经典,中国就有好几部,但出经典的比例相对来说毕竟太低。但翻译改头换面说呢?

把佛陀换成天照大神,于是,佛经里面的经典就成了天照大神的经典了,或者干脆就把佛陀的国籍换了,反正所有权人暂时不会找他们算账。这样的工作,大规模出经典的可能性可就非常之高了。

我下面有些说法,大概意思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就是希腊人初步接纳埃及文明的堡垒,有兴趣的往下看。

楼下说柏拉图建的学院有考古遗迹,但有何证据证明那就是学术学院,而不是宗教学院?魔法师学院?祭师学院?甚至是军官学院?斗牛士学院?……或者根本就不是学院,而是柏拉图养的一批门客所住的地方呢?——没有证据吧?那为何一定要附会为学术学院?这不是明显心理在起作用嘛。——按照对希腊社会发展状况考虑(人类学角度),恐怕宗教学院、魔法师学院、祭师学院可能性更高吧?

归结之,对西方历史和文化,需要公平的方式,还是和中国一样,没有过硬的证据,那么就应该先假定为假,诡辩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家园 证据呢?

公认没有任何过硬的证据来确定这所谓25篇就是柏拉图的作品吧?

那你所说的公认的说法就不是公认了,至少我不认,严格只能说某些人“共同认为”。

家园 呵呵,另一版本的“新学伪经考”
家园 哈哈,魔法师学院的说法我喜欢

呃,在树林边上的遗迹没准是德鲁伊教的祭坛。

对了,柏拉图“洞穴隐喻”或许就是他在通过德鲁伊大地试炼时胡思乱想时产生的,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德鲁伊的大地试炼是活埋,嗯,这个关在洞穴里是不是更合理……

好吧,说点正经的,翻译改头换面说,有几个问题,首先是祖本问题。俺们国内的西方文化研究者古典学和文献学的功底薄弱,可并不代表阿拉伯世界的学者功底也不够,这两边学者打笔仗时爬梳史料的功力是非常强的,呃,当然是比不上韩国学者的啦。一个简单的推理,如果像你怀疑的

把佛陀换成天照大神,于是,佛经里面的经典就成了天照大神的经典了,或者干脆就把佛陀的国籍换了,反正所有权人暂时不会找他们算账。这样的工作,大规模出经典的可能性可就非常之高了。
阿拉伯世界的学者会如此轻易放过?

当然啦,还有就是草纸文献,目前也留存不少,我记得的数字是,在欧洲就有30000多卷。虽然断章残片居多,但那些都是校勘的依据。

其次,除了祖本,还有抄本的问题。如果你怀疑成立,这应该是个国家行为,我没理解错的话,你认为可能是拜占庭时期出于以下目的

不仅国家军事方面压力巨大,其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也陷入了空前危机,而拜占庭本身,就曾经花了很大的力气,试图愧聚各种文化精华,以构建其在南欧的意识形态高地。

而通过翻译改头换面大规模伪造经典,伪造这个词在你的帖子里没有,不过大概就这个意思吧。首先吧,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在历史中没有留下蛛丝马迹本身已经是匪夷所思。其次在浩繁的文化工程能不留破绽,经得起后世使用不同版本语言进行校勘比对,你觉得可能性有多大?光C-14的问题也很难解决了……

家园 顺便说一下,在西方柏拉图的研究中,确实有个疑古学派

如果用该学派最极端的观点来看,除了五篇对话之外,其余的作品皆为伪作。

当然这里的被怀疑的伪作,有着各种情况,比如说他人作品混入。而后人托名伪作也有,最有名的是苏格拉底书简,这些书简被怀疑是罗马时期的作品。

我说这些,是想说,先假定为假是可以的,只是还需要细致,有说服力的论证,而不是猜测和问号。

家园 证据你去找商务印书馆的郭斌和张竹明先生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引自《理想国》前言

我说的数字,自有郭斌和、张竹明负责。至于你相不相信,那是你的事。至于是不是“公认”,你按自己意愿解读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