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汉族人不太适合喝牛奶(经王二狗朋友指正后修改) -- 潇洒

共:💬56 🌺10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不是可以搞个调查

看看河里多少人早上空腹喝牛奶没问题的?

先报个名,我喝牛奶没问题。

我觉得恐怕汉族人对牛奶的耐受力不会低于25%吧---纯个人感觉,不要论证什么的

家园 哈哈,既不能喝奶又不能喝豆浆的飘过
家园 这两句矛盾啊

(O型血型由华南地区到华北地区比例递减.O型血型是东南亚的代表性血型。)

O 型血在人类学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血型,也叫做狩猎血型;O型血的中国人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陕西人、山东人、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血缘来源是黄帝集团和东夷集团。

这两句明显矛盾了。虽然似乎和主旨无关。

家园 当牧民的蒙族人也很少喝鲜奶。

  按他们的说法是鲜奶容易喝坏肚子。

  他们的鲜奶只用于点奶茶,用得很少,一家人一天不会超过一斤奶。用于喝的只喝酸奶,主要是放酸后加工成奶制品吃。

  藏族和新疆的牧民估计也是这样。

家园 受教了

兄台是学历史的吧。

昨天就看了。

震撼。

读了很多遍,越读越冷汗直冒。

自认为已然理智沉稳,

猛然发现骨子里还是愤青一名。

愤怒的人,往往走在自以为真理的谬误上。

思想险些走火入魔,幸遇老兄点拨。

宝推不够格,只好献花一朵。

家园 我也没问题

出国后就一直喝鲜奶,前些年还喝凉的。

家园 应该和血型无关, 看如下网站

这个网站有各个血型占人口的比例。 欧洲国家的O型比例 很高。B型在全世界范围内总是占少数。

http://www.bloodbook.com/world-abo.html#Maoris

家园 这个我也觉得奇怪

小时候我们院里几乎家家早上都打牛奶喝,还记得小时候煮熟的牛奶上的奶皮。虽然主要是给家里的小孩喝,我记得好像有些大人也喝的,比如我奶奶似乎就喝。那时候的奶是放在一个大铁皮桶里,是我们院的奶牛们制造的,应该是没有经过多少处理(脱乳糖的技术似乎最近才在中国开始搞)。

不过乳糖不耐受这个东西,一方面,它是直接由肚子里的细菌造成的,跟肚子里的菌群有关,菌种不同代谢也不同,人的反应就不同。另一方面,不知道人的乳糖酶是不是可以被诱导出来,如果可以的话,那长期喝牛奶的人也许有乳糖酶,这个存疑。

从基因型上来说,90%左右的中国人的乳糖酶基因是属于正常野生型,也就是说,大人是不怎么产生这个酶的,这个应该是有统计依据的,不然书上不会这么说。

就我个人来说,在国内的时候只是很小的时候喝过一点点鲜牛奶,以后就很少喝,因为觉得没味道,不如豆浆好喝。后来在北美喝牛奶,通常一次喝250mL,无论是普通牛奶还是巧克力奶,只要不是lactose free,过了几小时必然肠鸣如鼓,气出成云,倒是没有别的不适(大概肚子里主要是需氧产气菌,把糖代谢成CO2的能力很强,别的产物不多)。这被我用来作为“通则不痛”的手段,非常有效,呵呵。

家园 wikipedia说,在常喝奶的东亚人里,乳糖不耐受的人

似乎少得多

Some cultures, such as that of Japan, where dairy consumption has been on the increase, demonstrate a lower prevalence of lactose intolerance in spite of a genetic predisposition[11]

在一些乳制品消费量正在增加的地区,比如日本,实际观察到的乳糖不耐受比例比从遗传学上预测的要低。

这个是根据一个1975年的研究:外链出处

Gastroenterol Jpn. 1975;10(1):29-34.

Studies on the etiology of milk intolerance in Japanese adults.

Yoshida Y, Sasaki G, Goto S, Yanagiya S, Takashina K.

1. The incidence of milk intolerance is approximately 19% in Japanese adults when 200 ml of milk is given. However, a much greater incidence was assumed when considered under the criteria of Western standard. 2. The lact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milk drinkers than non-drinkers. And, internationally, the active is higher in those nationalities whose milk consumption is greater. 3. Lactase is an adaptive enzyme and rather easily induced by lactose load feeding in animals. From the data of our own and of the literature, it wa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genetic factors in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milk intolerance.

PMID: 1234085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1 观察到日本成人在喝掉200mL牛奶之后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的比例是19%。不过如果按西方标准算的话,这个数字要高得多。

2 常喝牛奶的人身体里的乳糖酶活性比不喝的人要高。从不同国别的人群看,消费牛奶量高的国家的人,身体里的乳糖酶活性要高一些。

3 乳糖酶是可以诱导的,而且在动物里可以被很容易的通过喂乳糖的办法诱导出来。

从作者和已往文献的数据看,可以进一步证实,在乳糖不耐受这个问题上,环境因素比遗传因素的影响要大些。

那么从这个文献看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喝牛奶也是可以练出来的。

所以看来网友【山要】说得是对的:而且乳糖酶是诱导酶

家园 非也,主要是中国人喝奶大多煮开后喝

现代鲜奶上市前先要经过巴斯德消毒法或是高温消毒法。如果是高温消毒法,乳糖已经被破坏了不少。而一般中国人家庭买来牛奶后还要再加热一次。以前看过一个中医节目,还说牛奶要滚三次(纯粹和豆浆一样了)喝才有益健康。滚三次的话,乳糖就基本没有了。所以喝这种奶就基本没有乳糖不耐反应了。

家园 水煮对乳糖应该没多大作用

糖苷键很稳定,二糖在100度近中性条件下水解速度并不高。想达到80%的水解率,得加酸一起煮几小时呢。

家园 酸奶里面糖分太高

不甜的酸奶又喝不下去,纠结。。。

家园 我也觉得汉族人不太适合喝牛奶的说法有点夸张

我所接触的汉族人里面还没有见到过一个喝了牛奶会拉肚子的。

家园 我就是一个对乳糖超级敏感的汉族。伊利鲜奶

对我来说,是世界上最有效,最无毒付作用的泻药。

基本上是15分钟之内,一定要往厕所跑。一天之内,要跑2-3次才可以彻底泻完。

那个酣畅淋漓,记忆犹新。我到了美国,嘴唇没有粘过一滴奶汁。所有的咖啡饮料,都要求no milk。

家园 你的说法逻辑混乱,证据错误,总之,是在乱扯!

酶可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组成酶为细胞所固有的酶,在相应的基因控制下合成,不依赖底物或底物类似物而存在;诱导酶是细胞在外来底物或底物类似物诱导下合成的。从你提供的资料来看,乳糖酶应该属于诱导酶,只要在喝牛奶,就可以诱导出来,我就不信八岁前可以诱导出来,八岁后就诱导不出来了!

从中国西北直至罗马帝国,一直都是白种游牧民族的天下。这个更是不知所云,所有人种里面都有游牧民族存在,非洲人里面也有专门养牛的游牧民族(可参考橡树村的文章),白种人也不都是游牧民族,游牧不是白种人的专利。古罗马人并不认为自己是游牧民族,古罗马文明是农耕文明。从进化的角度讲,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先进,同样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狼图腾那类脑残的书最好不要相信。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等至今仍无农业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感情英国人不吃饭只喝牛奶啃牛肉哈!怪不得会得疯牛病!

汉民族的消化结构,决定了大部分汉族人饮用牛奶会产生不适,而且吸收效果也不佳。这里又不知道是在说什么了,本来是在讲基因和乳糖酶这种比较微观的问题,怎么一下又扯到消化结构什么的去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不同人种的消化结构上有区别,我怀疑你是否知道什么叫消化结构,难道食道胃小肠大肠盲肠直肠肝脏不同人种之间不同?你能告诉我到底是多了什么还是少了什么?

们的身体由于长期这样生活而造出适应他们食谱的消化系统,这期间经历了少至千年多至上亿年的“培养”、“训化”适应的历程。由此可见两种民族千万年的生活差异,才是导致乳糖酶存在与否与比率大小的根本原因。你知道人类什么时候出现的吗?无知不是你的错,但出来胡说八道就要不得了,最早的猿人380万年前才出现,你一下就把人类出现的年代推到1000万年前了!韩国人都没有你牛啊!

建议:楼主补习一下生物、进化、地理、历史、逻辑方面的知识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