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饮马出长城——简述贞观外战史(二)西方篇( -- 森林鹿

共:💬63 🌺3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不定俺是从北极圈沿“参天可汗道”南下投奔大唐的

贞观二十一年(丁未、六四七)

  2丙申,詔以回紇部為瀚海府,僕骨為金微府,多濫葛為燕然府,拔野古為幽陵府……諸酋長奏稱:「臣等既為唐民,往來天至尊所,如詣父母,請於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一道,謂之參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驛,各有馬及酒肉以供過使,歲貢貂皮以充租賦,仍請能屬文人,使為表疏。」上皆許之。於是北荒悉平,

家园 西部边界到咸海的都督府是

康居都督府吧?

离咸海比较近的都督府有两个,康居都督府和大宛都督府。这两个都督府的治所按经度都没有波斯都督府靠西,咸海的最西边的经度倒是比波斯都督府靠西。

家园 嗷,对,俺写错了

按谭其骧的图,最西的靠近咸海的是濛池都护府。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多谢王树兄

家园 我弄错了一件事情

把康居都督府和大宛都督府当成濛池都护府的下属行政单位了。

不知都督府和州之间是什么关系?

濛池是什么意思?读起来怪好听的。

家园 没弄错,那两个都督府就是濛池都护府的下属^&^

唐显庆三年(658),击败阿史那贺鲁后,把他统辖的西突厥十姓旧地分属昆陵、濛池二都护府,其中所役的诸属国也各置州县,即各羁縻都督府,上一级行政单位应该就是这二个都护府,再上一级,是安西都护府。

俺也不知濛池是指哪里,什么时候查到了再上来报告。。。。

家园 昭武九姓算不算西突厥十姓旧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唐陇右道西部

关于州与都督府的关系,我在谭其骧的地图上看到康居都督府附近还有木鹿州,安息州,贵霜州等,好奇这些州和康居都督府之间的关系。后来我找到了一篇文章:试论唐代都督府与州的关系

大宛都督府和康居都督府不属濛池管辖,而直接隶属安西都护府,是许序雅在《新唐书石国传疏证》一文中提出的,说是从乾陵石人像的衔名看出来的——是否可靠,我就一窍不通了。

家园 唐西部最远羁縻地方-波斯都督府

公元629年之前﹐因突厥汗國的崛起﹐經常受到侵擾。唐太宗貞觀三年﹐唐廷乘東突厥頻年災荒﹐派兵一舉將其剿滅﹐解除了波斯的東部邊患。但隨後不久﹐波斯又受到穆斯林的軍隊的進攻﹐無奈之下﹐只得派人入貢唐朝﹐求唐保護。雖然此時唐朝還算是國勢昌盛﹐但波斯遠在中亞﹐鞭長莫及。唐朝更不願為此卷入同阿拉伯帝國的戰爭中﹐只好對波斯的請求敷衍了事。不久﹐波斯被穆斯林的軍隊徹底戰敗﹐國王葉茲德吉爾德三世逃亡到今土庫曼斯坦的馬裏﹐並在那裏遭到殺害。王子卑路斯接替王位﹐繼續同阿拉伯帝國抗爭﹐並再次向唐廷乞援。適值高宗遣使臣赴西域分置州縣﹐就以疾陵(今伊朗溪斯坦省俾路支)為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為都督﹐卑路斯遣子泥捏師入侍唐廷。其實﹐這個波斯都督府形同虛設﹐ 最終波斯還是被阿拉伯帝國所滅﹐卑路斯死。唐廷或許考慮到波斯的喪失會使自己在中亞各附屬國的威信受到損失﹐遂於調露元年(679年)﹐以裴行儉為安撫大食使﹐領兵護送波斯國王子泥捏師前往波斯建國。必定是路途遙遠﹐裴行儉並不願去﹐更不想當什麼安撫大食使﹐於是將波斯王子護送至安西一帶即行返回。泥捏師又於景龍元年(707年)無奈的返回唐朝被授予左威衛將軍﹐這也意味著薩珊王朝的徹底終結。

家园 唐太宗九年对吐谷浑的征讨过程

虽然吐谷浑曾经强悍一时,雄霸青海,但是到了伏允晚年已经是英雄迟暮了。不但吐谷浑国中权臣擅权,而且旗下雄起了另外一支牛X的部落--党项。

虽然在吐谷浑的煽动下,原本大唐境内的羌人暴动,刺杀唐朝官吏,然后远遁依附吐谷浑。但是,真正决定吐谷浑命运的是党项人不服吐谷浑的统治,归顺了大唐。(当然也是鸡蛋碰石头,碰了一鼻子灰,知道厉害才归顺的。)

唐军九年三月在鄯州召开高层会议,李靖和部下商讨进军路线。侯君集分析说,大军已经达到,吐谷浑的部队还没有走远,应该追上去追杀他们,必定有所收获。如果坐失良机,等吐谷浑的部队集结起来,防守住险要的关隘的话,就没法取胜了。

李靖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马上派出李道宗追击吐谷浑(这时候已经闰四月了)。李道宗出发十天之后,在库山(就是后来的石堡城,今天青海日月山)追上了吐谷浑的部队。吐谷浑的部队据山死斗,李道宗带着千把骑兵绕到山背后,向吐谷浑部队发起进攻。吐谷浑的部队没想到背后也有人,立马溃不成军,唐军大获全胜。同时,其他几路唐军也分别赢得胜利。

李靖大军在后,于二十八日在牛心堆击败吐谷浑的部队,和其他几路军队会师库山。再次召开高层会议。

李道宗就建言说:柏海(今扎陵湖)接近黄河源头了,自古以来极少有人能够到这里旅游。敌人向西退却,想要追击,就只能仗着咱们的马力气充足。但是现在出来一个月了,马也疲惫,大军粮食也不多,不能深入敌境。不如先回鄯州,蓄养气力,等待下次时机的到来吧!

侯君集出来唱反调:不对!段志玄的前锋刚到鄯州,吐谷浑的部队就包围了鄯州。为什么?因为当时他们国土还完好,都是一帮想拿命赌一票,借机抢劫的凶徒罢了。现在吐谷浑的大军已经被击溃了,连出来刺探我军军情的斥候都溜了。吐谷浑王和大臣走散,父亲和儿子走散了,乘着他们惊惧害怕我大军声威,收拾他们容易得就好象弯腰捡个东西一样简单。虽然柏海很远,但是也不过如此。

李靖再次听从侯君集的建议,分兵两路,一路由自己率领,走北线,追击吐谷浑王,另一路让侯君集和李道宗两个人一起南下。

先说南路大军,先破逻真谷,翻越汉哭山(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汉人自己不会取如此丧气的名字,音译也不会选用如此丧气的名字,所以应该是汉人根据吐谷浑人对这座山的称呼进行意译得到的名称),到达乌海,大败吐谷浑军,饮马乌海。随后继续南下星宿川(即今日黄河源头星宿海,星宿老怪的故乡),到达柏海。

在这里,侯君集等人进行了一次地理大发现,北望雪山,考察黄河源头。隋朝时期,人们以为黄河的源头在积石山,在那里设有河源郡。唐朝人进一步深入黄河上游,摸清了柏海附近才是黄河源头,于是把河源郡迁到此地。

随后南路军回师和李靖会合于大非川。

再说北路军情形。北路军的行程比南路军更加远,翻过曼头山,渡过赤水(此赤水非彼赤水也),涉青海,历河源、且末,穷其西境。

五月初,李靖大军翻过曼头山,西北经过青海湖南至赤水。赤水已经接近吐谷浑的都城伏俟城,所以吐谷浑军队抵抗异常激烈。薛万彻、薛万钧兄弟因为贪功冒进,被吐谷浑天柱王大军包围,兄弟二人都受伤落马,徒步战斗,士兵十死七八,情形十分危急。所幸契苾合力拼死力战,吐谷浑军开始溃散,最终取得战斗的胜利,获得了多达三十多万头各类牲畜。李靖大军赶到,向伏俟城发动总攻,攻占了此城。李靖在伏俟城坐镇,派部下李大亮、薛氏兄弟和契苾合力一起继续向河源追击。(这里的河源就是隋朝设置的河源郡的西部地区)

唐军在蜀浑山再度与吐谷浑军交战,吐谷浑军再度被击溃。没办法,吐谷浑王伏允继续向西逃窜,穿过柴达木盆地到达新疆且末。唐军又追到且末。伏允再向新疆腹地逃窜,到达突伦川。薛氏兄弟之前刚刚因为孤军冒进被敌人围住,差点送命,此时便不愿孤军深入。只有契苾合力带着一千来人,兵贵神速地向吐谷浑最后的势力发动进攻,攻破牙帐,杀数千人,得到牲畜三十余万头,而且俘获了伏允的妻子和儿子。伏允此时已经穷途末路,身边只有百余骑,不久就被左右所杀。

这支追击的唐军完成任务返回青海,和李靖会合。

唐高祖时期从长安遣返的吐谷浑大王子慕容顺在吐谷浑一直混不大开,于是杀了天柱王,投降了李靖。吐谷浑讨平。

不过还是有一些插曲的,比如李靖在大非川会合的并不是只有自己部下的两支军队。另外还有两支唐军,不过这两支唐军就非常郁闷了。

一路是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在洮州击破羌人之后就不再前进,最后还误了和李靖会合的时间,被李靖责罚。高甑生为人实在太次,居然因此心生恨意,向远在长安的唐太宗诬告李靖谋反。唐太宗什么人啊!他和李靖什么关系啊!这个高甑生当然没有好果子吃,被撤销职务流徙边塞(充军了。从大将变成士兵,真是够惨的)。

另一路唐军人品就更加次了。樊兴率领大军从松州出发,经过党项部落的自留地,向吐谷浑进发。这支党项部落隋朝时期就已经归附了中原,而且此次出兵送了大量金银珠宝,聘请党项首领赤辞当领路人兼先锋雇佣军。赤辞来到唐军大营之中,见到唐军诸位将领,说:我们是前朝就跟着中原混了,大家都很熟。隋朝人每次要从这里过,也是我们提供一切供给。但是隋朝人每次都不讲信义,胡乱扫荡我们。今天我先把话挑明了,诸位要是只是从这里过呢,我一样尽地主之谊,帮大家带路,给大家运送粮草;但是如果有敢扰民的话,我们就都上山去固守,你们也休想过去!

唐军将领当然是一番安抚:靠,隋朝那帮土匪,不是败坏咱们汉人的名声嘛!你别怕,他们已经被我们灭了几十年了,我们不会害你们的,绝对不会有你说的那种事的!

双方歃血为盟,欢欢喜喜上路了。谁料,唐军中有个败类道彦,走到今天松藩西面的时候,看党项人都没有防备嘛,不抢白不抢,于是烧杀抢掠了一把。这下子党项人不干了!你们这是不讲信用啊,骗我歃血为盟,居然还做这等事,妈妈的,反了!于是当地党项人一夜之间据险而守,死活不让唐军过去。赤辞也带着自己的部队来挑了。道彦抢劫很牛,打仗的不行,于是一阵大败,居然死伤万余,退回松州去了。最后道彦和高甑生一样流徙边疆而死,樊兴则因为贻误战机下狱,因为有功勋折罪免死。

唐军攻破吐谷浑之后,也没有像隋炀帝一样废除吐谷浑,设立郡县,而是保留了吐谷浑的名义,封了慕容顺为吐谷浑王。这对于唐朝对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作战时,大有裨益。更多的时候,都不需要靠武力解决了。

家园 这个败类道彦姓李,是李世民的近亲堂弟

他和李世民是同一个曾祖父,即西魏北周的“八柱国”之一唐公李虎。

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李道彦的祖父李亮,则是李虎第八子。

李道彦的父亲李神通,在初唐史上也颇有名气。打仗百战百败甚至自己被俘,却总能等到自己人(通常是李世民)过来捞人救场子;为了五十顷上好良田跟李渊的宠妃掐架,于是自己把自己一脚踢进“秦王党”阵营;跟着侄儿去东宫蹭酒喝,正赶上李世民胃出血,扶他回家,这就有了“擎天保驾之功”;李世民登基后在公开场合跟房杜争功劳,作为反面典型被教育一通,趁便也就堵了一群丘八大老粗的嘴,依然算功不可没。后半辈子荣华富贵享个足尽,光儿子就生了十一个,死后陪葬李渊的献陵,石椁外面雕满了他日常生活中喝酒做乐的场景,刻工画面超级精美,前几年被发掘出来,一群研究唐代艺术史生活史的专家都看得眼睛放光口水哗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索“献陵李寿墓”自己看看。

李道彦是李神通的长子,早年其实名声很好,是个孝子:

初,神通避吏於鄠,被疾山谷间,累旬食尽,道彦羸服丐人间,或采野实以进;神通未食,不敢先,即有所分,辞以饱,乃藏弃以待。高祖初,封义兴郡公,例得王。贞观初,为相州都督,徙岷州,以父丧解。荷土就坟,躬莳松柏,偃庐柴毁,虽亲友不复识。太宗嗟叹,敕侍中王珪临谕。(新唐书列传三宗室)

孝子上了战场就变成败类,对于鼓吹“百行孝为先”“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儒学来说真是个讽刺……

家园 儒门的东西跟其他大学派一样很庞杂……

虽然有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但是……也有这么说的: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中国对夷狄之人的看法就更复杂了……有根本不拿他们当人看的……

  • -- 系统屏蔽 --。
家园 终于得了一枚通宝

谢谢!!!

现在的专家,呵呵。

和阎崇年有的一拼啊!!!

家园 这个不太理解

青草的能量只有等量干草的五分之一
一般而言,不是新鲜的更有营养么,我一直以为干草主要是为了便于保存和携带,有条件当然还是吃青草了。就像我们更愿意吃新鲜的青菜,而不愿意吃方便面蔬菜包里的水发青菜。

望解惑

家园 他也未必真孝

那时候忠孝节义的价值观统治一切,具有事实上的社会性强制力,不管心里有什么弯弯绕,表面上都得装出一副“事亲至孝”甚至“哀毁过度”的样子来,连隋炀帝都能装一把呢。就跟文革时期不管黑心红心,都得装出一副誓死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样子一样,结果全国最红的林副统帅都叛国了,这对毛老人家的讽刺……

家园 这么说糖似乎应该是更完美的才对……

现在高热量的应急食品一般都是巧克力这一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