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五毛之初步分析 -- 虎宝宝

共:💬89 🌺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里讨论技术问题。。。

4、超巡

超巡在攻势制空中的作用,这个我认同。呵呵,不过也不能过分夸大

我想批驳的观点其实是超巡躲避导弹,这个观点算得上是真正的非对称作战,只有在最近几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超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截击/反截击作战中,快速进出战区,掌握攻防节奏。其实大家都已经明确了,俺也不在死胡同里绕了。

4、隐身

前面提到过MBDA在开发毫米波雷达/焦平面红外双模导引头,改进型海麻雀好像要配备半主动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究竟效果如何,我是从料敌从宽的角度来纸上谈兵,不继续瞎扯了

5、喷管和红外隐身问题

我说的一点不矛盾呀

当前,红外反隐身一大弊病是无法测距,给中远距导弹提供指令引导。但这并不是无法克服的问题。

打个比方,假想网络战技术发展成熟,通过多机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协作,对中远距离红外目标进行模糊定位,进而指引雷达/红外双模制导导弹攻击。

a)超巡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红外制导模式不正是天上掉馅饼么;

b)红外隐身,只能说是适度隐身。极端点,隐身飞机不可能做到全频谱隐身,隐身是相对的概念。除非给蒙皮喷液氮,红外隐身在飞机整体频谱管理里面的优先级还是比较低的。

把那段文字引过来,方便大家讨论:

(i)我的观点,有点耍赖哈

/topic/2694402/10#C2748587(ii)晨大对红外隐身技术的评论,俺受教良多

http://www.ccthere.com/topic/2694402/10#C2748801

家园 这就是环境和作战思想决定战斗机的设计——就是我想说的话

印度的情况不一样,参与T50项目的目的,和过去中国研发歼10的情况有点像。

他们没有独立研发四代机的能力,在T50里面就是个小学生,想的是走完设计先进战斗机的全部过程。

扮演好国际采购商的角色,提供俄罗斯被管制、不容易采购的仪器设备以及技术,比如高速数字处理器、激光惯导、电战器材、隐身设计的传感器等等,以此来换取俄罗斯在先进战斗机设计方面的一些经验,提高自己的独立开发能力。

当然,俄罗斯对印度不会没有防范,钱还要慢慢赚。。。这个皮够扯的

如果美国真卖猴版F35给印度,或者三方再折腾个几年,T50基本上就悲剧了。

家园 这个贴子好像又跑回新兵营了,呵呵
家园 我理解是,与其说经济性,还不如说效费比。

你也指出,如果还是冷战时代,F22的下场不会这么惨

F35成本低于F22,但是并不能说所有的性能都逊于F22。要不大家比比超低空突防?比比对地精确攻击?比比内部载弹量?比比智能化程度?比比后勤维护。。。。。。

躲避三代机发射的三代弹,这个能力也没有太多价值吧?

F22的悲剧,归根究底还是美国作战思想的转变。"某种角度来说,美国每年那么多项目枪毙,不能简单看作是钱的问题,而是对战争认识的升华,是战争思想的革新"

家园 一点疑问

F35A也没有使用轴对称矢量推力吗?我一直以为有啊

-----------------------------------------------------

1、F35垂直起落和锯齿形喷口没有直接关系,可是F35的垂直起降喷管用的是Yak141上R79的设计呀。那种甲克虫样的套筒设计要改用矩形截面,恐怕不太容易吧?

2、关于T50的红外隐身性能,喷口设计只是红外隐身的一个方面。GE的F118有低红外特征燃烧室,PW的F119/F135/F136也有类似或者相当设计,这好像不矛盾吧?

F135/F136和F119有渊源,F35的锯齿喷口比起F22的矩形喷口红外隐身性能要差,还是不能证明F35的红外隐身性能弱于F22。不能说这么多年来红外隐身设计没有进步吧?(只能耍赖了

3、X32的长尾喷管设计,俺不懂,只看到那篇中文资料和您的这篇文章,也不去猜测了。。。

那个"由压气机导出高压空气,向下喷射一道冷空气帘",能否用于红外隐身呢

还有锯齿喷口的推力损失问题,I44喷口与矢量推力的关联,谢谢晨大的科普,呵呵

家园 那什么是“战略战斗机”呢?

“掩护B2搜寻苏联腹地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是怎么个掩护法呢?不正是抢在B-2的前面寻歼苏联战斗机吗?这不是攻势制空又是什么呢?攻势制空能力和截击能力不矛盾,但重点还是很清楚,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说道AIM-120,新一代中程空空导弹的射程将超过AIM-120,这在90年代就不是秘密。美国毫无动作,不仅将海军的“不死鸟”退役,还没有增程型的计划。美国如果自己没有合适的火箭-冲压技术的话(很怀疑美国没有这样的技术),和欧洲盟国合作一点问题也没有,但美国按兵不动。如果F-22是截击为主的话,这就说不通了。

关岛、夏威夷、迪戈加西亚这些地方都有防空问题,但这和美国本土是两个性质的问题。要空袭这些地方,首先要穿过美国的航母线。F-22要是常驻这些地方,与其说是为了防空截击,不如说是为了前出攻势制空。

说道ATF的要求,ATF的超巡要求是这样的:要求在离前线约160公里(100英里)的地方起飞出击,高亚音速接近前线,然后以超音速巡航深入敌后约650公里(400英里),执行攻势制空作战,然后以超音速巡航退出战斗,直到返回友邻空域后,按高亚音速返航。因为要深入敌后,所以ATF要求像B-2一样全向隐身。这可不是截击机的要求。F-22没有达到ATF的最初要求,所以战斗机黑手党的老家伙之一Riccioni一直痛骂F-22。

“F22改来改去的能干的活,F35会干的更差吗?”会,至少在空战能力上毫无疑问。

家园 F-35的所有型号都没有用于空战机动性的推力转向

所有发动机都是圆形截面的,矩形喷口是接上去的,换一个“接头”,就可以说其他形状的喷管。如果需要,F-35A/C可以采用矩形喷管,F-35B采用圆形喷管,一点问题也没有。

低红外燃烧室是一个障眼法,燃烧室的作用就是产生最高温度的燃气,低红外要降低效率,低不了多少的。B-2降低红外特征最主要的办法不是燃烧室,而是喷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2用扁平的喷管使喷流最大限度地展开,强化和环境冷空气的混合。另外,喷口后下的挡板使低空和地面不能直视喷口,只能看到已经和环境空气混合后的“低温”喷流

X-32的冷气帘只是在垂直起落时用的,用于阻止垂直向下的喷流从地面反射回吸入发动机,和降低红外特征没有关系。

家园 已经到英雄了

转版需要一天时间。

家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受教了。。。还有点疑问

1、与不同的喷口对接,F35需要对发动机舱做修型吗?F35A/C与F35B采用不同的尾部设计,当然可以。但是觉得通用性不好,花费时间和精力,当然这也是节省成本的考虑。

2、我的理解,F117/B2/YF23的喷口设计,主要是通过增加喷流与环境冷空气的接触面积来实现红外隐身。换个角度看,B2/YF23的遮挡设计并非避免直视喷口,其目的还是增加喷流和环境空气混合的空间,用空间换取混合效率。

那么这样的方法推力损失会不会太大,而不能为强调机动性能的战斗机所接受?或者,F22战胜YF23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F22的二维矢量推力转向优势,YF23的喷口推力效率更为致命

3、关于X32发动机的设计,我想如果能解决冷空气的来源,长尾喷管似乎能够加强空气混合的效率,只是推力损失、重量代价是否可以接受或者工程设计是否可以弥补。

换句话说,X32垂直起降型的长尾喷管对于X32预计的常规型号仅仅是负担吗?

呵呵,又是乱扯一气,见谅

-----------------------------------------------------

还是好奇,技术上讲,那个冷气流气帘能不能引向喷口,对喷流强制冷却呢?

家园 战略战斗机是F22以后在美国空军里的定位,不是冷战时期的

1、“掩护B2搜寻苏联腹地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呵呵,俺认为是不现实的,或者说根本就是忽悠。

一方面,海湾战争里盟军控制了伊拉克的领空,飞毛腿的发射架清除干净没?B2这样的战略轰炸机可能拿去寻找机动发射车吗?这种想法要么过于自信,要么是对战略轰炸机的任务不了解。

另一方面,苏联腹地没有防空力量吗?F22能飞到苏联腹地吗?怎样安排空中加油?650公里对于苏联算作深入敌后吗?

就算是现在俄罗斯部署白杨M的伊万诺沃州,距离缩水的国境线也不止这么点距离,中间还隔着莫斯科。B1B的超低空突防,B2的隐身能力,还是只能寻找苏联空防体系的漏洞见机行事。

ATF的攻势制空恐怕只是幻象,作用顶多是吸引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有生力量,给B1B/B2创造渗透的空间。

Riccioni如果因为这样匪夷所思的要求痛骂F22,恐怕YF23会让他更加失望,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2、前面说了,美国空军的截击任务和美国海军、苏联国土防空军毫不相同。冷战没有结束,F14不会早早退休,不死鸟也未见得没有后代。面对的作战环境不一样,对于武器的要求不同,这就是俺那篇扯淡文章想要表达的观点

F22本身不是截击机,但是现在担负的主要任务却是国土防空,这并不矛盾。毕竟环境变了,美军的作战思想变了。

在将来美国空军里,F22是不折不扣的鸡肋,制空能力强而不实用,攻击能力聊胜于无,截击能力是其为数不多的闪光点。近距格斗,超巡截击,在网络战里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

俺把F22贬的一无是处,不是否定F22本身,还是想听听晨大对F22和F35之间比较的看法搬板凳,拿好笔记本

家园 偶比较顽固,还望晨大和同好们不吝赐教:)
家园 发动机舱会需要修形,这个难度不大

F-35C采用加大的机翼,修改工作量比发动机舱局部修形要大多了。

F117/B2/YF23的喷口只要扁平就可以做到强化混合,下挡板就是遮挡红外视线用的,缺点是重量。F117和B2还好一点,亚音速飞机,没有加力,YF23需要加力,挡板的防热要求高,所以很重,是YF23落选的原因之一。推力损失是由的,但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高压冷空气的来源不能解决。要达到比喷气更高的压力,光靠压气机是难以做到的,不用压气机更加没有冷空气的来源了。X-32的冷气帘无论在流量上还是压力上都不能大大对喷流强制冷却的作用。

家园 设计要求和现实实现总是有距离的

伊拉克飞毛腿发射架之顽固生存是超出美军意料的,按照美军的设想,这些发射架早就该被清除掉了。ATF是按美军的设想设计的,不是按后来的战争实际设计的。设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但这不妨碍美军按照设想提要求和设计。

650公里离足够还差得远,但已经不是无足轻重的了。美国空军要深入苏联,进入方向是北冰洋,而不是从欧洲过来,目标是乌拉尔。

ATF吸引或者寻歼苏联国土防空军有生力量和为B1/B2创造渗透空间是不矛盾的。

F-14的退休早了一点,但是早晚的事情。F-14的维修工作量太大,出动率远不如F-18。如果冷战不结束,F-14还是会退役,但F-18E撑大梁的局面恐怕不会有了,NATF才是F-14的替代。NATF和A-12都是冷战后才下马的。

对于F-22是以攻势制空为主还是防空截击为主,我们还是求同存异吧。可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再说就变放录音机了,哈哈。

家园 你太客气了,我们都是票友,谈不上赐教,共同学习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