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五毛之初步分析 -- 虎宝宝

共:💬89 🌺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冤枉,天大的冤枉呀。。。

这篇文章当初写的比较匆忙,有些用词不是很严谨,容易引起误会(原贴的题目是“五毛图片YY党之扯淡”,呵呵,俺又来耍赖了不是

首先申明两点:

一、“本盲既非五毛粉丝,亦非五美分党徒。对待五毛的问题,本盲坚定的持中间偏土鳖穿白裤衩的态度”,有些事情上胡搅蛮缠,拿不出直接证据的话,只是方便大家来讨论;

二、我在分析T50以及F22/F35四代机的时候,假定的是未来的情况,也即对抗双方在航电、发动机、空气动力及武器等方面并不存在代差。

换句话说,我可从来没有说过米格31可以重演歼6战胜F4的“神迹”。三四十年前的老古董碰上正值壮年的愣头青,你能指望些啥?

------------------------------------------------

OK,现在进入正题。

1、我可没说F22是专用截击机或者说是定位于截击机,注意我说的是“战略战斗机”,呵呵,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我的看法是,当初ATF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掩护B2搜寻苏联腹地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这与ATF需要执行截击任务并不矛盾。

ATF计划里设定“超巡”这一指标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四代机的截击能力,而非躲避流星、AIM120D那样的新一代导弹。

也许现在看AIM120C射程不足,但是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技术水准,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大杀器。ATF计划里的超视距作战指标,用在截击战里也没有什么不妥。

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截击战要求毕竟不相同,不能说不使用傻大个的不死鸟(/斯基)的飞机就不能执行截击任务嘛。

2、前面您对美国本土防空形势做了详细分析。我要补充的一点是,关岛、夏威夷这些孤悬海外的军事要塞对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也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空军执行截击任务不能局限于阿拉斯加和东西海岸。

对美国本土来说,尽管美国占据了地缘环境的优势。但是在订立ATF计划的那个年代,军方不能不假想苏俄隐身战斗机、隐身轰炸机、隐身巡航导弹对美国造成的威胁。

(插几句话,我们在老地方讨论过一些过去美苏军备竞争的问题,总体的感受似乎是苏联在后面追赶美国的技术优势,拙劣的模仿甚至剽窃出“战斧斯基”“枪骑兵洛夫”等等。。。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些只是宣传战的需要而已,一个大的武器项目从预研到成熟需要二三十年时间,等着模仿、剽窃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可以说相互之间存在”借鉴“的成分,但是制定武器项目研发计划的时候,眼光必须看的长远些,自己有哪些需求,将来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对手,对抗这些对手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事实上,苏联隐身技术的研发即使晚于美国,也不会晚太多,只不过除了CIA外外界知道很少罢了。或者换个角度说,如果美国不解密隐身战斗机,那我们就当已经退役的F117不曾存在吗?)

美国本身国土防空压力并不大,而且随着冷战结束,美国空军的截击任务压力越来越轻,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当年性能更加均衡的YF22战胜超巡/隐身能力更胜一筹的YF23的背景。

未来几十年美国国土防空所面临的威胁,F15C改进型、F35加上少量的F22就可以从容面对。而F22脱胎于冷战时期的设计思想,对于十年后的美国空军完全是浪费。仅存的截击战价值,在今后美国空军的作战思想里没有太多容身之地

3、把F22看做踢门的尖刀,F35作为跟进的帮凶,我没有什么意见。把有限的战略战斗机作为杀手锏,也可以避免铺张浪费嘛。呵呵,只是十年后、二十年后,F22的那把老骨头能占得了多少便宜吗?

或者这样说,到那时候,F22改来改去的能干的活,F35会干的更差吗?比超低空突防?比对地精确攻击?比内部载弹量?比智能化程度?比后勤维护。。。。。。总不能拿去比躲避三代机发射的三代弹吧?

F22/F35都只是作战平台,未来网络战中的节点。平台性能的一点点差异,并不能将其在网络战里的作用提高多少。

打个极端点的比方,三代机只要航电跟的上,在网络支持下使用四代弹(不严谨的说法,见谅),照样能把孤军深入的F22打得屁滚尿流。实际上,俄罗斯米格31的改进方向和战术设计就是这样的思路。

之前我把F22比喻为美国的苏15,不是说F22就是愣头愣脑的专门截击机,而是说F22作为冷战时期的全能选手,在今后难有大施拳脚的空间。

没错!只要俄罗斯敢打阿拉斯加的主意,F22和B2难兄难弟重装上阵,打进铁幕去,干掉所有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架。。。

问题是,至于吗?或者,F35+X47+......就搞不定吗?

所以我认为,F22将来会继续保持神秘性,作为万人景仰的神器供奉在阿拉斯加的圣坛里,只会像苏15一样出现在新闻或者博物馆里。。。。。。这是冷战的悲剧。

扯淡太多,换一贴讨论技术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