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五毛之初步分析 -- 虎宝宝

共:💬89 🌺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22雷达隐身效果不错 但是红外隐身效果也不坏啊

至于所谓的红外制导中距导弹

有史以来还没听说过有谁用这玩意取得过战果的

家园 导弹万能论万岁

8过到那时候战斗机也开始无人化了,555

家园 所对付的目标的速度越高 高度越大 导弹的有效射程就越短

不论地空导弹还是空空导弹 这都是不可避免的铁律

某名言曰“对付六点钟来袭导弹的最好方法就是加速到一点五马赫”

不能说黑鸟可以从容面对S300

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确实黑鸟要比其他飞机的生存几率更大

家园 知道他们的导引头都是在啥环境用的吗
家园 这个也不好简单比较。。。苏联和美国遇到的问题还是不一样的

俺对F4的历史不怎么了解。不过F104不能满足美国空军的要求,相比差不多同期发展的米格21来说太失败,这肯定是产生F4的一个背景。

当年赫鲁晓夫的核导弹万能论对苏联航空工业的影响也不小,毕竟苏联的实力相比美国要差一些,投个航空工业的资源还是有限的。

米格23可以说是苏联战斗机发展史上标新立异的一笔,如果早生几年,也不至于猴版们在F15面前表现那么狼狈。这也许算是对核导弹万能论的救赎吧。

F4的问题也很多,在苏联国土防空军自动化截击体系面前未必能发挥多大作用。

其实战斗机的比较,还是双方综合国力的比较。美国空军的对手,从来都是缺乏体系支撑的上一代战斗机,而且还是猴版。

家园 呵呵,我的意思是技术是发展的

现在的红外技术到了四五十公里就是理论极限了,但是和其他技术结合也有发展的余地

家园 可是七八十年代美苏巡航导弹的发展路径选择否定了你的观点

苏联这边,双3、双核弹头、射程5000公里的3M25A弄了20多年,最后和苏联一起葬身于冷战留下的遗产,俄罗斯拿来和美国、日本、欧洲搞合作,冷战福利呀

另一边的美国,除了CIA和NASA,完全没有高空高速这个想念,一心一意开发86/109/129这样的亚音速巡航导弹即使到现在,自己碰上这些玩意估计也得给尿一壶

家园 丫超巡的时候,就是红外弹的靶子。。。除非外挂液氮瓶

想看当今红外制导中距导弹的战果,那只得指望弯湾拿幻影2000光复大陆了,MICA IR vs R27T,呵呵

AA-2环礁开始,苏联战斗机就习惯搭配雷达/红外双弹了。一方面是苏联气候条件适合红外制导导弹,另一方面那时候雷达制导导弹更加不靠谱。苏15打韩国波音747就是双蛋合璧,最后是红外蛋命中

不知道法国的米卡是不是这个战例启发的

家园 要考虑作战任务问题

F15带上兰顿超低空突破——除非是用于对地攻击的F-15E,否则用于制空的F-15是不会带吊舱搞低空突防的。制空要求掌握空情,在高空要比在低空要好得多,侦察通信距离要远很多。所以F-22一般都愿意走高空突防的方式。

红外制导头的有效距离比较短,基本都在5KM之内,而且由于气动加热的原因,红外制导导弹的速度不能太快,用于对付0.9M左右的目标还行,对付超音速目标很困难,比如米格25就基本没被红外制导导弹击落过。

家园 俺以为你在讨论超巡对抗防空导弹呢

如果对手很弱,己方能够取得压倒性的绝对制空权,“高空突防”当然没问题,还能节省燃油。。。

前面说过,B2的突防方式也是选择苏联防空体系的薄弱环节,单靠隐身去硬闯是行不通的。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也需要阿帕奇低空渗透去攻击伊拉克的米波雷达,来为F117清除航路上的障碍呀。

如果对手有那么几招能威胁到F22,这样还把F22搁在高空,那只有在玩声东击西或者诱敌深入的把戏了。

=====================================================

1、现在红外制导头本身的有效距离可能在5KM左右,但是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呀。一方面,焦平面红外成像导引头普及,还可以结合主动雷达技术;另一方面,三十年前机载的OLS-27探测距离可以达到二三十公里的水平,AIM-120的雷达导引头工作距离估计也不会超过二十公里吧。

红外制导的缺点可能在于本身不能测距,对优化引导律不利。另外,单一平台上如果仅仅使用IRST,难以给导弹中程指令。

2、红外制导导弹的速度确实不能太快,不过对付大气层内的载人目标估计也够用了,总不能说AIM-9X不能攻击超音速目标吧?

在以色列,只能咬尾的响尾蛇确实打不中米格25,麻雀和霍克好像也拿它没办法。在伊拉克,俺没有看到完整可信的与米格25相关的交战记录。好像后期的战术就是在预警机引导下,由F14/F15视距外对米格25乱射一通不死鸟或者AIM-120吧。

要注意的是,首先美国空军没有中距红外导弹,其次米格25压根没有超巡的能力。海湾战争中米格25躲避导弹的故事如果真实的话,一方面说明至少那时候中距弹还不成熟,另一方面只能说,只要飞行员具备态势感知能力,笨拙的冲刺能力也能有效对抗典型的三代机中距导弹,而不需要依靠什么超巡。

家园 我发现你经常把好多东西搞混

也不知道是我表述不清还是咋回事

我所说的意思是

对于给定的防空或者空空导弹来说

假如目标具有高空高速或者高机动能力的话

肯定会造成有效射程的大大下降

这应该没啥好争论的

巡航导弹向低空发展 那是因为走高空高速路线对于尺寸 质量造成的压力太大 需要付出的代价过大 而且巡航导弹的速度在高比起弹道导弹来也有限

同时 走低空也能增加一定的突防能力 于是 退而求其次而已

这不能用来说明高空高速无用论

而且实际上美国佬也从来没有断过研制高空高速能力的巡航导弹的念头

高速巡航导弹的研制

从 最早期的天狮星 鲨蛇怪到现在的快鹰 一直没有中断过

家园 米卡那是号称近距中距二合一
家园 呵呵,没有混呀。。。

我是说四代机的超巡指标根本不是为躲避导弹设计的,这和“高空高速或者高机动能力躲避给定的防空或者空空导弹”本身没有矛盾呀。

=====================================================

拿巡航导弹打比方,因为载人飞行器的环境和它比较相近。就目前的技术水平,人类能够承受的住驾驶M5的快鹰进行空战的过载吗,当然传说中的Aurora除外。

美国人确实认真研究了高空高速侦察机和验证机,不过高空高速能力的巡航导弹七八十年代那段时期恐怕还真没有。很简单,这玩意实在难以拦截,苏联在国境线准备些核弹头地空导弹就行了。放在现在,如果能解决探测跟踪的问题,PAC3/SM3/THAAD要拦住快鹰也并非难事吧。

快鹰这样的东西,开发的初衷是对付恐怖分子或者邪恶轴心国家,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下文(好像废掉了,X51纯粹是NASA的预研项目吧?)

家园 动力性能弱了点,毕竟是二十年前的设计了

兼具近距导弹的格斗机动性,和中距导弹的动力性能,不是正好为超巡的F22而设计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