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说狗肉吧(一) -- 沐右

共:💬44 🌺1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说狗肉吧(一)

最近狗肉的事情挺热闹的,在面向社会征集意见的《动物保护法(专家意见稿)》里,其中规定,“违法食用犬、猫或者销售犬、猫肉,将对个人处5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并责令具结悔过;对单位和组织处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在监管职责方面,由公安机关统一监督管理,公安机关必须设立统一的报案电话,其他部门分工负责。”

作为一个江苏沛县人,我对此很不开心,很不高兴。虽然一直在网上看到新闻,但从没有想过,国内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势力居然如此庞大,传承两千多年的文化居然面临这样的挑战。

外链出处

我想谈谈家乡的狗肉,一方面是一种思乡的情绪,一方面也作为对动物保护主义者的一种反击,或者解释。

关于沛县狗肉的传说有很多版本,我最赞同的是下面这个版本,就以此作为狗肉系列的开篇。

话说秦末沛邑城郊的乌龙潭边,住着一个少年名叫樊哙,以屠狗为业。他用乌龙潭的水冲洗狗肉,再用潭边的井水去煮,狗肉味道异常鲜美,当时就颇负盛名。不久,刘邦从丰乡中阳里村流落到沛邑城,结识了樊哙。刘邦初来乍到,没有正业,是个彻头彻尾的市井流氓之徒,当时老百姓称之为刘三。刘邦除结交邑令衙门的吏役喝酒闲聊外,就是每天当樊哙卖狗肉的时候去白吃。

  刘邦这样天天来吃狗肉,而且还经常带着自己手下一批打手和泗水亭的官吏,从来不付分文,樊哙只能干瞪眼睛没有办法。樊哙想这样一直下去可是要把老本亏进去了,也不好跟刘邦计较,惹不起咱躲得起吧,于是提前把狗肉煮好,四更天捞出,用担子挑着,乘船过泗水到河东夏阳(今山东省微山县夏镇)去卖。

  刘邦来到市上,东寻西找,不见樊哙的踪影。仔细打听,才知道樊哙的去向,便匆匆寻踪追来。到了泗水河边,却见河宽、水深、流急,可是他没有钱,摆渡的不肯为他撑船。刘邦嘴馋心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河边搓脚拧手走来走去,东张西望。忽然他看见一只比簸箕还大的老鼋向岸边游来,刘邦很感惊奇,就戏呼到:“老鼋,你能驮我过河吗?”老鼋点头翘足,似通人性一般,随即将身子靠岸,刘邦拔腿跳上鼋背,竟安安稳稳的过了河。

  刘邦来到夏阳镇上,看见樊哙正满头大汗地叫卖狗肉,走近摊前一看,看来樊哙也是刚到呀,狗肉还原封未动呢。刘邦也不用打招呼抓起狗肉就吃。说来也怪,刘邦一开吃,买肉的人也多了起来。樊哙没有躲开刘邦还白搭了来回的船费。连续几天都是如此,樊哙可急了,要想办法不能让刘邦再过河了。

  樊哙终于得知是老鼋天天驮刘邦过河,心里想,好你个老鼋,我一定把你杀了,让你还做“好”人。主意一定,当天晚上就带着家伙到泗水河边呼唤:“老鼋老鼋我是刘邦,我要过河。”老鼋游到岸边,樊哙冷不防将打狗绳索紧紧套住老鼋的脖子,用力拉上岸来,拖回家拿杀狗刀把其杀了与狗肉放在一个锅里煮,不料煮熟的狗肉浓香扑鼻,更鲜更美。煮着煮着,樊哙家的房子四周就被人们围住了,没出门,狗肉就卖光了。以后,樊哙就用鼋汁汤煮狗肉,味道鲜美异常,樊哙的鼋汁狗肉因而名闻全邑,一开张马上狗肉就被抢光。虽然杀了老鼋好了樊哙,但是可苦了刘邦,天天盼老鼋驮他过河,可就是不见老鼋终影。后来终于知道樊哙杀了老鼋,认为他太不够朋友,做了泗水亭长后,借故把樊哙的屠刀没收了,看你樊哙再怎么切肉。樊哙卖肉无刀,只好用手撕碎狗肉去卖,说也怪,用手撕的狗肉反而别具一番风味,更能保住狗肉的筋胳,咬起来口感更好。

为了保住那锅老汤,樊哙就用汤和土脱成坯晒干,煮狗肉的时候掰一块泡在水里沉淀,然后把水放到锅里。从那时到现在,沛县樊家的狗肉一直是这样的做法。

说说狗肉吧(一)

说说狗肉吧(二)

说说狗肉吧(三)

说说狗肉吧(四)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很生气

尤其是厌恶有人拿香港禁食狗肉的例子来教育大陆人要知礼。专家不全是nc,那些有不同意见的专家你们好歹站出来一下啊,不是要舆论多元化么

家园 要保护哈巴狗野狗杂狗尤其要保护走狗,吃狗肉,不怕上面有人

么?奇怪的是怎么只保护猫狗,难道在砖家它们的眼里,其余的猪呀牛羊啊都不算动物?

家园 送花,坐等下文

如您所知,不少人都在寻找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用一句话描述就是“我比别人道德高尚,因为( )”。括号里面可以填入任何词义含糊的动名词结构,如“保护动物权利”。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无法虚构出自己比别人道德高尚,他们会精神崩溃的。

家园 然字就是火堆上架块狗肉
家园 说的是“违法”

针对的是抓了流浪猫狗去吃。吃狗肉的也不会希望自己吃的是流浪狗的肉吧,谁知道有什么病呢。要吃狗肉,肉用狗养殖场还不够吗?

家园 应该是很多人以猫狗为宠物

尤其西方是这样,所以深恨吃猫狗的人。

所以用google搜索“Chinese people”,除了建议的第一条“Chinese people eat babies”,下面还有“Chinese people eat cats”和“Chinese people eat dogs”。

至于国内的动物保护主义者是因为西方人对中国人吃猫狗不满而起,还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爱狗如子”“爱猫如子”的养宠物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家园 现在很少有人去抓流浪狗吃吧

大多都是肉狗场大规模养殖的专用肉狗。再说了,如果是为了你说的“违法”,那也应该是在《消费者保护法》或者《治安处罚条例》里面规定,怎么会在《动物保护法》里面规定“非法吃狗肉”呢?

家园 有理,有趣
家园 不气不气

不要理会这些香港味的砖家。

家园 洋鬼子放个屁对某些人都是香的!

一定要把吃狗肉坚持到底!

家园 说说狗肉吧(二)

说老实话,我条理性不太好,只好说到哪算哪,说到什么算什么。

中国人吃狗肉有着悠久的历史,相对牛肉来说,狗肉是低档次,低品味的肉食。在农耕社会里,牛是生产的重要工具,饲养也不像羊和猪那么方便,所以历朝历代基本上都禁止屠宰耕牛。牛肉一直作为一种比较高贵的肉食,《史记.冯唐列传》里面记载,“(魏尚)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享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每五天吃一顿牛肉就可以让宾客、军吏和舍人卖命了,真是古代板的“跟着你,有肉吃”。

与牛相比,狗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农村里养一条狗,也就是为了防防小偷,平时吃些剩菜剩饭以免浪费,到了当用的时候,就是肉食的储备了,成为“不上席”的狗肉了。这和游牧民族对狗的态度不一样,对于他们来说,狗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是管理牛羊的伙伴,是游猎的战友。

关于吃狗肉的最早历史记载,也许应该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记载:“吏人之与叔孙居于箕者,请其吠狗,弗与。及将归,杀而与之食之。”。鲁国的大夫叔孙被晋国扣留软禁,看守的狱吏像他讨要他的看门狗,叔孙没有给他。叔孙要被放回去的时候,就杀了这条狗请狱吏一起吃。看看,那个时候的公务员就会熟练的“吃拿卡要”了,而且狱吏跟犯人要狗吃,爱狗如此,当时的人们对狗肉的兴趣挺大。昭公二十三年应该是公元前519年。

历史上也不乏爱狗之人。《晏子春秋》里这样记载: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

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晏子曰:“君过矣!夫厚藉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死狗有棺,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齐景公的猎狗死了,齐景公同学很伤心,于是要用棺木收敛,还要祭祀。晏婴看不惯提了意见,跟他讲这样不妥当,于是齐景公就让厨子把猎狗做成菜,请“朝属”们吃。动物保护主义者们肯定恨死晏婴这种既不爱护动物也不许别人爱护动物的行为了。

俺干点工作,晚上要是有空接着写。

说说狗肉吧(一)

说说狗肉吧(二)

说说狗肉吧(三)

说说狗肉吧(四)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动物保护主义者们肯定更恨齐景公
家园 真的假的。。。

门口大排档的鲜辣狗肉不会以后没了吧,这年头。。。咋这么多规矩。

家园 说说狗肉吧(三)

昨天太忙,今天接着。

-------------------

虽然有“狗肉不上席”的说法,在我的家乡,狗肉的的确确是一道上席的菜,是一道特色凉菜,凡是酒席,必须要有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集市上买回来的狗肉呈棕红色,色泽鲜亮,气味浓香,味道鲜美,入口韧而不挺,烂而不腻,既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又有助消化的药用功能;而且都不会用刀切,而是用手撕成条状。吃的时候一般要撒上一点干花椒粒。单吃花椒很麻,但是和狗肉一起嚼,一点也不麻,还显得格外香。狗肉助消化并非空口白话,家里老人常说,以前生活不好的时候,谁家有小孩消化不好,不爱吃饭,到集市上五毛钱买一块狗肉,卖狗肉的拿蓖麻叶包好,带回来一吃就好。

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那个时候生活不是很好,吃饭十天半月见不到肉。最高兴的是家里请客,我爸骑车去集市上买一些菜,回来自家做了;有时也买一些熟食,狗肉肯定是其中之一。狗肉买回来是整块的,最好的应该是后腿,我爸坐那慢慢撕狗肉的时候,我们兄妹几个总是站一边看着。停一会,我爸肯定一人塞一块肉,像将军一样的把大手一挥,“门口玩去吧!”我们几个就高高兴兴的嚼着肉出门去了。

后来才发现,县里面煮狗肉卖狗肉为生的人家非常多。小学的时候我们家在县城里买了房子,一直住到现在。离家一两百米的范围里,煮狗肉卖的就有两三家。我们上学的路上就会经过一家煮狗肉的,经常门前停着一辆三轮车,上面堆满了剥了皮的狗,还有血水从车上滴下来。年纪小的时候还颇为害怕,也觉得挺残忍的。这要是让动物保护主义者看到了,还不得哭死。我初中几十个同学里面,我知道的就有两家是卖狗肉的。有一个同学家里的狗肉摊现在依然红火,我爸买狗肉基本都是去他们家。

不知道别人家怎么样,我们家人说话都比较含蓄。比如我结婚一年多的时候,有一回给我爸打电话,我爸说:“你们趁年轻要多学习”。体会精神,老爷子意思是说:“你们还年轻,不着急要孩子,这事晚几年再说,你们现在好好学习。”看看,多简练。今年夏天的时候我回家待了些日子,想吃狗肉了,就问我爸:“现在狗肉多少钱斤?”老爷子说二十多,不算贵。然后老爷子上午出去买菜的时候,就把狗肉买回来了。往桌子上一放,我马上就屁颠屁颠地去撕狗肉装盘子了。

说说狗肉吧(一)

说说狗肉吧(二)

说说狗肉吧(三)

说说狗肉吧(四)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