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史文恭”谈起,(1) -- 史文恭

共:💬93 🌺46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史文恭”谈起,(1)

呵呵,题目似乎有点怪,但其实并不玄妙。

“史文恭”是俺的ID,有些同学见了都以为这取自水浒里面那个教头,实际上,渊源并非在此。俺对《水浒》了解得不深,而对里面的这位反面角色更是兴趣不大,-----当初在别处论坛混得时候,随手取了这个ID,是因为看到那个论坛里面,有些年轻同学在缺乏必要常识的基础上用联想的方式来写历史,觉得他们很是唐突,于是取名“史文恭”,即“史文.恭”之意也,现在想来,真是倚老卖老教训别人的架势,很是可笑啊。

到了西西河,俺才发现,如果把“史文恭”作为一个定语,在青史大栏里,论及对史料的严谨程度,真正做到“史文恭”的,应该首推禅人,逸云三洲,双石,王外马甲等等大佬,或者RUL,苍野兄这样的评论家,尤其是苍野兄,将来萨苏文集出版的时候,应该让他做《解放》里面金冲及那样总顾问的角色才对。------至于俺自己,准备用楷书写两幅斗方,一个自用,一个送给方军老师,正文都是“史文恭”三字,下面小款,“与方老师共勉”。。。。

以上可不是谦虚,而的确是俺最近作功课的肺腑之言啊。俺以前以为,所谓历史,都是已经发生的事儿,换句话说,也就是无法改变的事儿,那么,写点历史的东西,别的不说,具体到一件事,一个人,总有个准信儿,所以只要态度端正,没别有用心的目的,那么,写点“史文恭”的帖子,应该不那么难吧,

但残酷的事实告诉了俺,历史其实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好多事儿,好多人儿,都不是那么简简单单,能有两三句话,千八个字儿说得清楚的,尤其是大的事件,牵扯的各种因素非常多,而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又非常复杂,所以想理清头绪,找到主线,是非常之难的。俺在这里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大家来看一下。

杨勇上将,是解放军开国上将里面所谓“三阳开泰”里的一位,看看他的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家的第一印象恐怕都会觉得他是一位豪迈的猛将吧,俺的第一印象就是如此,后来翻书看到文革里面,说到杨勇上将把斗肖华上将的消息不慎泄露,更觉得杨上将似乎勇猛有余,而精细不足了。

直到后来,有一次看一本王近山中将的传记,提到二野后来整编时,刘邓任命杨勇为兵团司令,而任命王近山为副司令,王中将很是不服,找邓公闹情绪,结果邓公问他:

“你比杨勇哪里强?”

“打仗!”

“除了打仗以外呢?”

“.……”

当然,王近山中将的战功在二野里是极为显赫,因为他打得都是硬仗,狠仗,也有巧战,在二野的屡次关键时刻,都立下特别贡献。所以,他打仗比杨勇强是自然的,但在其他方面,杨勇上将居然都比王中将厉害,这是俺没想到的。但究竟强在哪里,俺还是不知道。

再后来,有一次翻到廖汉生中将的回忆录,上面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是1960年初,原来接替刘帅作军事学院院长的廖中将被调任北京军区政委,这个位置有多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但廖中将为人低调,上任的时候特地嘱咐秘书,定了南京到北京的夜车,希望在凌晨一点到达后,免去接来送往的热闹。但想不到,廖政委在深夜到北京时,站台上赫然站着北京军区司令杨勇上将了。

上将凌晨来接中将,司令特地为政委接站,------这看似一件小事,却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杨勇上将是如何知道廖中将到来的,这可见他的细心,又如,在明知道廖中将不愿张扬,但仍不失礼数地迎接,这份胸襟更是难得。

所以这样的小例子,可以侧面看出杨勇上将的一个小部分,--------但假如细究起来,这个小例子后面还有更多的细节:比如,1954年,43岁的廖汉生中将就官拜国防部副部长了,号称最年轻的副部长,(当时还未授衔,但后来授衔后,恐怕国防部副部长里面,只有廖是中将吧。),所以,看似杨勇上将来接中将,但也可以理解为他来接国防部副部长啊,又如,1960年1月这个时间,廖中将调任北京军区政委,是否和前一年庐山会议后彭总下台,林,贺上位有关?-------在这样的时间点内,廖中将履新,杨上将是否更要注重礼数呢?

而且,这个小故事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尾巴,杨勇上将如此周全,但杨,廖二人的搭档似乎并不协调,后来文革初期,廖中将有一次上天安门,碰到东哥,东哥还随口告诉他,你们北京军区司令政委吵架,以后不要吵了。

因此,一个小小的关于杨勇上将个性的话题就可以牵出很多头绪,----而值得注意的是,俺在这里仅仅是寻章摘句而已,根本没有第一手的资料,换句话说,看似俺写了一些例子,事实上,俺对杨勇上将的了解,是非常肤浅,----那么,大家可以看到,把握一个历史人物的难度有多大了。-----所以做到“史文恭”,的确很难啊。

除了在收集资料上的难度之外,第二个难度在于对历史事实的评价。俺这里也举一个小例子,就是传说中的黄埔一期和黄埔四期的小故事。。。。喝水去先。。。。

元宝推荐:宁子, 通宝推:龙驹坝,清嘴小麻籽,要你命3k,肯定没有被注册,
家园 sofa1

haha

家园 “文恭”牌沙发

文恭,文恭,嘿嘿,以前要写俩字可费劲了,削竹片,备刻刀... 所以大家都言简意赅,字字精准;后来稍微方便了些,也还是得笔墨纸砚准备上一大堆,宣德炉里点上熏片香之后才敢提笔下字...

现在有了电脑,敲一个字也就是零点一秒的时间,如何能恭敬得起来...

家园 “文恭”牌沙发2
家园 “文恭”牌沉宝1
家园 “文恭”牌沙发3

玩的网游里有武将史文恭 特技“洞察”

家园 laf,那最史文恭的应该是甲骨文时代了。

在龟甲上刻东西可又比在纸上写东西要累的多。

家园 廖汉生的脾气似乎有点暴躁

他自己的回忆录里在一野曾经和老彭吵过,对于平级资历也并不比自己高多少的杨勇有争吵也是正常的,后来两个人一起被打倒。

家园 历史是个五颜六色的多面体,它是不会动的

我们要是也站着不动,查看历史就非常简单了!

家园 杨勇文革时为何被打倒,至今还是糊涂账。

杨勇文革时为何被打倒,是谁要打倒杨勇,至今还是糊涂账。

王近山有点想法也是正常的,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时,三个集团指挥是二陈和王,可五兵团是冀鲁豫部队,杨勇怎么也比他合适啊。

家园 “文恭”牌板凳
家园 应该是在北京军区这个位置上,太惹人注意了

地位重要,大家都想插手,各方势力推波助澜。杨勇还是被自己的秘书带人抓到。

林彪想通过打击军内一小撮来掌握更多的军权,结果一动起来,才发现搭顺风车的不少,都想借这个机会弄权,自己都控制不了了,也害怕最后人家捞了好处,自己承担乱军的罪名。所以当后来毛主席批了个“八条”意见,他还激动的喊了万岁。

家园 我早就猜到了ID的意思呢,严正声明 我不是事后诸葛。

史mm和水浒里面那个只会打架斗殴的傻大汉终究不同。

而且其文章历史考证详尽,态度端正, 尤其让人敬重,我觉得已和裴松之等大家一般,作为一个打酱油的观众,不一定要所有内容都是还原并符合历史原貌,史mm版文章或许更符合我们胃口,庄重而不失活泼,有趣而不失于轻佻。

家园 北京军区的司令政委双双被打倒,也是一时无两。
家园 下河是萨苏,冰冷雨天,注册是史文恭mm和陈郢客mm

尤其是苍野兄,将来萨苏文集出版的时候,应该让他做《解放》里面金冲及那样总顾问的角色才对。

------至于俺自己,准备用楷书写两幅斗方,一个自用,一个送给方军老师,正文都是“史文恭”三字,下面小款,“与方老师共勉”。。。。

但残酷的事实告诉了俺,历史其实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好多事儿,好多人儿,都不是那么简简单单,能有两三句话,千八个字儿说得清楚的,尤其是大的事件,牵扯的各种因素非常多,而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又非常复杂,所以想理清头绪,找到主线,是非常之难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俺在这里仅仅是寻章摘句而已,根本没有第一手的资料,换句话说,看似俺写了一些例子,事实上,俺对杨勇上将的了解,是非常肤浅,----那么,大家可以看到,把握一个历史人物的难度有多大了。-----所以做到“史文恭”,的确很难啊

赞一个。 自知知人都不易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