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简评郎咸平《2009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 明日天涯

共:💬127 🌺16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简评郎咸平《2009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偶以前觉得自己既然不懂经济,就不仅要少说经济领域的事情,而且还要少看,为什么不懂还要少看呢?因为既然不懂某一领域的事情,贸然地看一些分析,看不懂也就罢了,被人愚弄才叫冤枉呢!不过呢,由于今年经济形势这么特殊,郎咸平又是位久已闻名的人物,就硬着头皮看看了他的这篇文章,不料看完后竟然觉得自己懂了个大概,或者说是自以为懂了个大概。

fficeffice" />

第一,我总算大概知道了郎咸平先生是哪一派的人物,郎咸平先生的整篇文字,都是教民间资本家如何认识和应对金融危机,如何发展资本和产业,说得很是清晰合理,尤其是说建行的事情,看得我头皮直发麻,却又觉得自己以前很模糊的估计清晰了些,可以说是我这外行看得最明白的一篇文章,所以,我判断他的屁股主要是正坐在所谓的民间资本家一边的,不为政府所倚重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姑且称之为民间资本派吧。

第二,至少从这篇文章的表现来看,民族资本家的学者要比所谓的政府学者和民主自由派学者强多了,因为他们至少是在考虑国内的民族资本的发展,而非是为官僚资本,或者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某派学说,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为西方利益集团出主意、做喉舌,这样就能对国内资本的发展产生些有益的认识。我这里所说的“强”,并非是指郎咸平的学识能力比政府派和自由民主派要强,而是指民间资本由于一定的独立性,相对要比官僚资本和买办资本健康合理,所以该派学者也就能致力于思考某些现实问题,就像中国经济中的以低端商品依赖外部市场的畸形状态,郎咸平就能考虑如何发展民间资本,而政府派和民主自由派顶多只说个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是他们看不出这种依附经济的弊端吗?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他们由于某些错综复杂的原因而不愿改变,至于是什么原因,我就是思考分析到了一些,也不能说,否则就该喝茶了,也不能单独批评民主自由派,以免欺软怕硬之嫌,建议大家也不要随便说,想想就是了。

第三,即使是民间资本家的学者和代言人,也是深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受资本利益集团支配的,终究不能从国家整体的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考虑问题,所以再好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例如说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考虑,扩大内需是必需的,这阵子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分析过,中国经济之所以这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弊病这么严重,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内需不足。内需不足的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国人的社会基本保障不足,使得国人不敢随便花钱;当然这些专家学者没有提到的国人不敢随便花钱的一个原因,是国人的基本社会形态,还多少保留着传统的最原始的家族部落式的形态,使得国人不管有钱没钱,首要的需求就是给自家买一块领地,以供家庭——家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国内畸形的房地产业才会这么繁荣;但是即使如此,如果有社会保障的话,国人的钱多少还会充裕一点,也就多少敢花钱,这样内需也就随之带动起来了。可是郎咸平这位民间资本家的喉舌,出的主意之一竟然是国家的新劳动法出台是错了,虽然他不敢说新劳动法是不应该出台的,只是说了时机不对,可是照他这种说法,什么时候“时机”才对呢,不会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一万年吧?所以说所谓的民间资本派,考虑的仅只是民间资本家的利益,而非是社会整体的发展进步,按照郎咸平的逻辑,只要找个借口,即使是劳工得在黑工厂和黑农场做奴隶,即使不是合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在国家的整体发展上,官方派和民主自由派反而要比民间资本派多少要强一些,因为不管是出于社会发展稳定,还是出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抑或是出于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的实现,都是带有一定的整体认识的,而且西化风潮下再怎么做得倒三不着俩,再怎么BT,起码公民的基本权益还是逐步地在考虑和推动的,所以才有新劳动法的出台。不过呢,我不是说过吗,现在的中国,仍然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缺乏人格和思维独立的传统儒生士大夫,不仅习惯于依附权势,而且习惯于依附主义,所以即使是出于良好意愿的措施,也会变质,这个新出来的劳动法出台后,貌似对劳工有利,但是劳工收入的保障却没有随之出台,这样羊毛出在羊身上,劳动法的好处劳工还没享受到,收入却直线下降了。但是在这些精英眼里,平民百姓,只要是没资本和权势的打工的,不管蓝领白领,都是属于该被做了几千年管家娘子的妾妇们辅助权势统治的子民和奴仆,先天上就不关心劳工的利益,反正政策是对的,平民享受不到也不是他们的错,即使是单纯的为了主义者,也是反正主义是对的,是真理——除非创造和完善这些主义的人说还不是绝对真理,平民享受不到,就不是主义的错,也不是主义的信奉者的错。民间资本派眼里就根本没有劳工的权益考虑了。

我们中国之所以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主要的原因就是奉行现代观念,能从社会问题本身去思考的知识分子太少了,所以尽管改革以来在社会发展和公正上取得了些点滴成绩,但是问题的根源却始终没有解决,不管是几千年积弊,还是现有的体制等问题,所以我希望咱们的知识分子能逐步建立独立人格和思维。知识分子也是有条件建立的,因为知识分子即使不贪图各类利益集团的利益,生活水平依然可以得到保证,而非像劳工那样受到各种不得不接受的辖制。象张胜军教授对所谓的“官方学者”把国内的作派耍到国外,丢中国人的脸的揭露,起码是具备学者应有的学术态度吧。只要学者们把各类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得清楚透彻了,具有其他能力的人士就有法可依了,即使一时缺少这样的人,一时力量还不足,但是只要有科学合理的认识,人和力量的来源就有了起码的基础。

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心态,习惯上认为自己,或者大众认为某些人只要有能力就是全能的,只要从事某项公共事业,就必须他个人包办,这样从个人角度来说,可以独揽成就,从大众角度来说,就是乐得享受成果,这也是最原始得家族部落意识的一种反映。可是从个人来说,一个人除非是神,否则就不可能包办一切的,即使儒家推崇的所谓的孔圣人,和亚圣孟子,也是一事无成,爱因斯坦就说他没能力做总统,歌德做首相的水平拍马也不及俾斯麦,毛泽东天纵其才,知识和能力上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所以所谓的圣人、圣君只是儒家的神话,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没什么益处。对于大众来说,原始家族式部落意识下的国民,对从事超越自身家族范围事务的人要求很苟刻,简直是让人做圣人,甚至上帝,就像毛泽东为中国和平民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却落得毁谤满身,人们也不想想,固然是毛泽东在历史环境中形成和承担起那样大的责任,但是如果其他人不做甩手掌柜的,只服从或坐享,就像文革时期董必武的态度:毛主席历来是对的,我们虽然不理解文革,但是知道听毛主席的话没错。大众、尤其是知识群体,抛却责任的同时把权利拱手让人——例如民主党派没怎么参加武装斗争,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谈判中也没坚决坚持自己的主张,那承受到这种选择的结果不就是很自然的吗?从社会角度来说,又有什么怨谤的?!尽管这话冷酷了些。所以社会是大家的社会,责任需要大家共同承担,虽然由于能力的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将来的享受也就能成为大家的共同享受,尽管由于作用和成绩的不同而会存在差别。

在今天,如果我们的知识群体不承担起社会责任,那么就会把权力拱手让给各类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和仆从,从而丧失对国家和民族,以及自身利益的发言权,只能接受既得利益集团的摆布。对于普通的劳工呢,一般来说劳工的知识未必能认识到这些,劳工所处的落后群体的原始社会观念也未必认可这些,所以我国知识群体的历史责任是很艰巨的,不过,若非如此,也显示不出知识的优越性和进步性。

家园 郎咸平是拿出场费的,他就会说小资本家爱听得

他的演讲,简直就是小资本家的诉苦会.

不管是国际国内,还是中央地方,反正小资本家是活不下去了. 政府一定要马上给扶持,马上给政策.

见过郎关心农民的收成么?

家园 是啊,30年前多好啊

就是好来就是好

家园 看来说他是民间资本派还是没错的
家园 我就记得郎说过投资美国股市可以养老的

现在这个行情,真是......

家园 他不是民间资本派,是针尖削铁派

属于民族资本的一个子集。针尖削铁基本说的就是那些血汗工厂一类,劳动密集型,技术简单,无品牌无渠道,就是闷头接单,利润微薄。然后拿了利润去“投资”。他基本上就一直替这些人说话。

家园 简评郎咸平《2009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补述

这几天降温,我所住的宿舍本来就暖气供应等于零,气温下降,加上我的身体忌讳的风寒,所以多少有些感冒了,脑子晕晕乎乎的,表述不清楚,把社会健康进步后的各尽所能,各获所得写得语义不详,可能被人理解成传统的分赃聚义了。

我们中国传统上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对社会事务的付出,一定要有给予个人的回报,这是因为儒家社会的传统上,争天下打江山就是为了做皇帝或分茅裂土做王侯,儒生士大夫则是等军人或流民集团打下天下后,抱着做可以让皇家对统治地位放心的管家妾妇的心态和功名利禄的目的来依附皇家,这种传统意识并没有随着满清皇朝的覆灭而消失,西化风潮中也忽视了这样的问题,即使问题的表象很明显。例如55年军队授衔时候,任职湖南的一位少将就嫌官小,把少将军衔挂在狗脖子上,在政府门口的大街上叫嚷着要牵着狗去见毛泽东。反观有近代观念和群体意识华盛顿,却是主动地表示不谋求连任总统,给美国的政治健康创下了良好的先例。所以,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如果有意愿致力于公共事业,就要避免传统意识的影响,大家要知道,只有谋取大众的利益,才会得到大众的支持,中共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谋求的是某个团体或阶层的利益,那么无形中就会与大众形成隔阂,造成力量的减弱,甚至反感或敌对力量的增强。非但知识群体要避免传统意识的影响,而且还要致力使得大众摆脱传统意识的影响,建立现代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观念,这样支持社会进步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同时,还要切忌有个人私自的功业欲望,那样就会使得人做事情的时候不管有没有条件,都往在自己有生之年成功,而且是尽快成功,以图更多享受的牛角里钻——我觉得八十年代末的那些什么分子的头头就是这样的人,这样只会对事业有害无益。缺乏现代意识,怎么能建立起现代社会呢?

我们中国人很欠缺群体意识和群体责任感,这是最原始的家族式部落的社会形态和意识所致的,实际上维系中国这个群体的,秦汉以后在社会关系上只是某强势家族和家族集团对其他家族部落的控制而已,所以许多文臣武将就往往会为一己或一家之私,去投靠外族的强势集团或个人,也就是说汉奸在中国其实是一种传统。这种社会形态和意识下的另一种反映,就是类如明末“扬州十日”和抗战初期的南京溃败时候,失去了强势控制的中国人,或者一个满族兵扬刀叫一声:“蛮子,来!”数十条大汉就乖乖地过去让一个满族兵砍脑袋,或者上十万的中国兵被几百日本兵押送着,就连日本人都以为大多数肯定会逃亡了,可是这么多中国兵,明知道日本人的残暴,也乖乖地跟着走,为什么呢?不就是失去强势控制后,又回到了正常的最原始的家族式部落意识下的一盘散沙,上十万的人自觉地分割成了一个个隶属于各个家族的个体,所以在几百日本兵面前就成了少数了!而改革以来的社会健康和进步乏善可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人缺乏群体意识和责任感。

其实几千年文明熏陶下的中国并不缺人才,缺的是有利于社会健康和进步的社会意识,有的却是阻碍社会健康和进步的落后和畸形的意识,这一百年盲目西化,盲目破坏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明的优势在逐渐消失,清末民初还能人才辈出,甚至出了天纵其才的毛泽东,现在却连传统文化中的优长之处都后继乏人了,传统文化和西化下的弊端却越来越扭合得社会意识畸形化了。我们中国如果不抓住现在社会意识畸形化还未全面成型,传统和西方文化的良性成分仍然在许多人身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的最后的历史机会,而任由现状发展下去,那么中国的前景堪忧。

我以前病重的时候,曾经在好些年里以看武侠小说来做排遣,新武侠小说认真来说是一种邪道,容易把人引向各类认识的误区,与旧武侠小说有着本质的不同,这里也不赘述。我记得古龙的《英雄无泪》里有位叫“钉鞋”的小人物,平时大家都很忽视他,但是在帮派陷入重围,失去斗志的时候,他却冒死冲杀,以自己的牺牲激发了帮派的士气,使得帮派绝处逢生,我觉得,我们中国目前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不管能力大小、地位高低、个人贫富,只要愿意真正负起个人对民族应有的责任,即使是万里长征,也算走出第一步了。我以前彷徨的时候,就是这个文学片段激励了我。其实什么历史例子不好找,非得找新武侠小说的例子,这不是因为回忆遍所记得的中国历史也找不到嘛,例如谭嗣同、陈天华的例子是很感人,可是却有些不合拍。因为我要找的是能体现普遍的民族精神的例子!而非体现某阶层个体的价值的例子。这也是中国的一种悲哀吧,否则何至于此!

当年英法百年战争,法国人缺的并非勇气和智慧,而是对自己的信心,直到圣女贞德出来,法国人才找到了胜利的信心,其实据说贞德出身一般,能力也并非有多强,只不过是有坚定的信念而已。虽然信念不能代表客观现实,但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底蕴,我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复兴还是应该抱有信心的。

有个俗语是“不破不立”,其实不能立的话也不能破,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是随时可更换的衣服,而是血肉精神,随便替换会造成变异的!我六、七年前觉察到传统文化中的弊病之后,想说却忍住不敢说,因为在西化风潮下,人们都急于破坏传统文化,而清末以来盲目破坏造成的后果却不能不让我戒惧,所以直到几年后感觉把握到“立”的脉络,才开始批评传统文化的弊端,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系统严谨地论述,只落得徒然焦躁而已,有时候也想,是不是这辈子会落得虽然看到了“泪痕”神剑,所求得效果却还不及“钉鞋”。

家园 老实说,我不喜欢你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比喻

而且你是在哪里看来的这些东西?

写经济就写经济,这个算什么?

家园 扯远了,从某部书里看到的,被俘虏和押送的人数记不清了
家园 是啊,某些人限定人们必须在毛时代和非毛时代之间选择,觉得

人们都是傻子呀,不会想到别的道路

家园 针尖削铁派 -- 哈哈, 有意思.
家园 针尖削铁派 -- 哈哈, 有意思.
家园 你这里对所谓缺乏群体意识的原因写错了。

我们中国人很欠缺群体意识和群体责任感,这是最原始的家族式部落的社会形态和意识所致的,实际上维系中国这个群体的,秦汉以后在社会关系上只是某强势家族和家族集团对其他家族部落的控制而已,

先不说这个就不是历史事实。即使真是如此,家族式的统治,只会造成人们群体意识的强化,虽然在大范围内,可能造成内斗的频繁。看看日本好了,家族式的统治延续了上千年,可日本人却是以“集体、团结”著称的--当然其实未必如此。

所以许多文臣武将就往往会为一己或一家之私,去投靠外族的强势集团或个人,也就是说汉奸在中国其实是一种传统。

这个真要说起来,跟中国那种早熟的政治和理念不无关系。中国什么时代“内奸”最多,或者换个中性词,人才流动最广?战国时期。但那时候可没有某国奸这种叫法。

后面那些几百人押10万人的数据不知所谓。

不过总的来讲虽然你的说法有些地方值的商榷,但还是不无道理的。

家园 其实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人物在中唐很有几个

其实什么历史例子不好找,非得找新武侠小说的例子,这不是因为回忆遍所记得的中国历史也找不到嘛,例如谭嗣同、陈天华的例子是很感人,可是却有些不合拍。

比如,武有李晟、 浑瑊、马遂,文有陆贽、裴度、李泌等人,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家园 我觉得吧,你少看点《英雄无泪》,多读点历史

你要找的人自然很容易找,也不用快过年了还替中国悲哀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