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简评郎咸平《2009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 明日天涯

共:💬127 🌺1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简评郎咸平《2009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偶以前觉得自己既然不懂经济,就不仅要少说经济领域的事情,而且还要少看,为什么不懂还要少看呢?因为既然不懂某一领域的事情,贸然地看一些分析,看不懂也就罢了,被人愚弄才叫冤枉呢!不过呢,由于今年经济形势这么特殊,郎咸平又是位久已闻名的人物,就硬着头皮看看了他的这篇文章,不料看完后竟然觉得自己懂了个大概,或者说是自以为懂了个大概。

    fficeffice" />

    第一,我总算大概知道了郎咸平先生是哪一派的人物,郎咸平先生的整篇文字,都是教民间资本家如何认识和应对金融危机,如何发展资本和产业,说得很是清晰合理,尤其是说建行的事情,看得我头皮直发麻,却又觉得自己以前很模糊的估计清晰了些,可以说是我这外行看得最明白的一篇文章,所以,我判断他的屁股主要是正坐在所谓的民间资本家一边的,不为政府所倚重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姑且称之为民间资本派吧。

    第二,至少从这篇文章的表现来看,民族资本家的学者要比所谓的政府学者和民主自由派学者强多了,因为他们至少是在考虑国内的民族资本的发展,而非是为官僚资本,或者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某派学说,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为西方利益集团出主意、做喉舌,这样就能对国内资本的发展产生些有益的认识。我这里所说的“强”,并非是指郎咸平的学识能力比政府派和自由民主派要强,而是指民间资本由于一定的独立性,相对要比官僚资本和买办资本健康合理,所以该派学者也就能致力于思考某些现实问题,就像中国经济中的以低端商品依赖外部市场的畸形状态,郎咸平就能考虑如何发展民间资本,而政府派和民主自由派顶多只说个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是他们看不出这种依附经济的弊端吗?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他们由于某些错综复杂的原因而不愿改变,至于是什么原因,我就是思考分析到了一些,也不能说,否则就该喝茶了,也不能单独批评民主自由派,以免欺软怕硬之嫌,建议大家也不要随便说,想想就是了。

    第三,即使是民间资本家的学者和代言人,也是深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受资本利益集团支配的,终究不能从国家整体的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考虑问题,所以再好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例如说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考虑,扩大内需是必需的,这阵子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分析过,中国经济之所以这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弊病这么严重,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内需不足。内需不足的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国人的社会基本保障不足,使得国人不敢随便花钱;当然这些专家学者没有提到的国人不敢随便花钱的一个原因,是国人的基本社会形态,还多少保留着传统的最原始的家族部落式的形态,使得国人不管有钱没钱,首要的需求就是给自家买一块领地,以供家庭——家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国内畸形的房地产业才会这么繁荣;但是即使如此,如果有社会保障的话,国人的钱多少还会充裕一点,也就多少敢花钱,这样内需也就随之带动起来了。可是郎咸平这位民间资本家的喉舌,出的主意之一竟然是国家的新劳动法出台是错了,虽然他不敢说新劳动法是不应该出台的,只是说了时机不对,可是照他这种说法,什么时候“时机”才对呢,不会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一万年吧?所以说所谓的民间资本派,考虑的仅只是民间资本家的利益,而非是社会整体的发展进步,按照郎咸平的逻辑,只要找个借口,即使是劳工得在黑工厂和黑农场做奴隶,即使不是合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在国家的整体发展上,官方派和民主自由派反而要比民间资本派多少要强一些,因为不管是出于社会发展稳定,还是出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抑或是出于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的实现,都是带有一定的整体认识的,而且西化风潮下再怎么做得倒三不着俩,再怎么BT,起码公民的基本权益还是逐步地在考虑和推动的,所以才有新劳动法的出台。不过呢,我不是说过吗,现在的中国,仍然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缺乏人格和思维独立的传统儒生士大夫,不仅习惯于依附权势,而且习惯于依附主义,所以即使是出于良好意愿的措施,也会变质,这个新出来的劳动法出台后,貌似对劳工有利,但是劳工收入的保障却没有随之出台,这样羊毛出在羊身上,劳动法的好处劳工还没享受到,收入却直线下降了。但是在这些精英眼里,平民百姓,只要是没资本和权势的打工的,不管蓝领白领,都是属于该被做了几千年管家娘子的妾妇们辅助权势统治的子民和奴仆,先天上就不关心劳工的利益,反正政策是对的,平民享受不到也不是他们的错,即使是单纯的为了主义者,也是反正主义是对的,是真理——除非创造和完善这些主义的人说还不是绝对真理,平民享受不到,就不是主义的错,也不是主义的信奉者的错。民间资本派眼里就根本没有劳工的权益考虑了。

    我们中国之所以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主要的原因就是奉行现代观念,能从社会问题本身去思考的知识分子太少了,所以尽管改革以来在社会发展和公正上取得了些点滴成绩,但是问题的根源却始终没有解决,不管是几千年积弊,还是现有的体制等问题,所以我希望咱们的知识分子能逐步建立独立人格和思维。知识分子也是有条件建立的,因为知识分子即使不贪图各类利益集团的利益,生活水平依然可以得到保证,而非像劳工那样受到各种不得不接受的辖制。象张胜军教授对所谓的“官方学者”把国内的作派耍到国外,丢中国人的脸的揭露,起码是具备学者应有的学术态度吧。只要学者们把各类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得清楚透彻了,具有其他能力的人士就有法可依了,即使一时缺少这样的人,一时力量还不足,但是只要有科学合理的认识,人和力量的来源就有了起码的基础。

    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心态,习惯上认为自己,或者大众认为某些人只要有能力就是全能的,只要从事某项公共事业,就必须他个人包办,这样从个人角度来说,可以独揽成就,从大众角度来说,就是乐得享受成果,这也是最原始得家族部落意识的一种反映。可是从个人来说,一个人除非是神,否则就不可能包办一切的,即使儒家推崇的所谓的孔圣人,和亚圣孟子,也是一事无成,爱因斯坦就说他没能力做总统,歌德做首相的水平拍马也不及俾斯麦,毛泽东天纵其才,知识和能力上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所以所谓的圣人、圣君只是儒家的神话,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没什么益处。对于大众来说,原始家族式部落意识下的国民,对从事超越自身家族范围事务的人要求很苟刻,简直是让人做圣人,甚至上帝,就像毛泽东为中国和平民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却落得毁谤满身,人们也不想想,固然是毛泽东在历史环境中形成和承担起那样大的责任,但是如果其他人不做甩手掌柜的,只服从或坐享,就像文革时期董必武的态度:毛主席历来是对的,我们虽然不理解文革,但是知道听毛主席的话没错。大众、尤其是知识群体,抛却责任的同时把权利拱手让人——例如民主党派没怎么参加武装斗争,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谈判中也没坚决坚持自己的主张,那承受到这种选择的结果不就是很自然的吗?从社会角度来说,又有什么怨谤的?!尽管这话冷酷了些。所以社会是大家的社会,责任需要大家共同承担,虽然由于能力的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将来的享受也就能成为大家的共同享受,尽管由于作用和成绩的不同而会存在差别。

    在今天,如果我们的知识群体不承担起社会责任,那么就会把权力拱手让给各类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和仆从,从而丧失对国家和民族,以及自身利益的发言权,只能接受既得利益集团的摆布。对于普通的劳工呢,一般来说劳工的知识未必能认识到这些,劳工所处的落后群体的原始社会观念也未必认可这些,所以我国知识群体的历史责任是很艰巨的,不过,若非如此,也显示不出知识的优越性和进步性。

    • 家园 有些人要求太高。事事都看对的不是人,是神

      朗很多事情看得不错,挺好的。能对一半以上的人已经很了不起了。设一个圣人门槛猛打没啥意义。

    • 家园 对郎和郎的拥护者就是一句话

      知道不知道仰融的事情,知道不知道郎咸平在这件事的立场?

      • 家园 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当年恰巧知道了些这个案子的幕后交易

        郎咸平的警告对交易的最后达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TG是赢了面子,别人也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仰融嘛。本来就是个被利用的

        呵呵,只看新闻报道是要被带到沟里去的

        • 家园 华晨到底是谁的公司?

          看上去仰融的手续齐全啊.

          TG的红头文件是红帽子,还是辽宁慕马和仰融内部交易,假借了合法交易的名义?然后慕马下台后仰融翻脸不认了?

      • 家园 还真不知道,请教。
        • 家园 【文摘】郎咸平再次建言政府如何处理仰融案

          郎咸平:我虽然仍然希望这个案件能够私了,但目前双方态度坚决,似乎只有靠着美国司法审判来做定夺了,而这个司法审判将带走了国家的颜面和东北百姓的福祉。

          【渔人评论】 水平不太高嘛。

          --------------------

          郎咸平再次建言政府如何处理仰融案

          http://www.clbiz.com 2003-12-13 6:29:36 网易商业报道

          美国大使馆已正式照会我国外交部通知辽宁省必须在60天内应诉(也就是明年1月下旬),而且该照会附上了美国法院传票,诉讼状和诉讼通知。美国政府在照会中清楚地指出,美国国务院没有立场对仰融案进行评论,而且按照美国法律规定,我国有关单位曾经提出过有关管辖权包括主权豁免的主张必需得透过审理此案的法院提交。美国国务院已正式断绝一切外交斡旋和主权豁免的可能。而且美国国务院建议中国政府咨询“美国律师”。

          我在国内和香港媒体曾经清楚地指出我国政府所寄希望的外交斡旋和主权豁免是不会被美国法院所接受的。而且美国是三权分立国家,和国内不同,行政不能干预司法。美国国务院这次所传递的外交照会完全证实了我的观点。我认为国内国际法学专家的意见基本上误导了我国中央政府和辽宁省政府而使我国陷入一场即将受到国际媒体羞辱的进退两难局面。但我必须再次重申我的立场,我今天的发言不代表仰融和任何一方,我希望以一个独立学者的身份向政府建言应该如何应付这个局势。

          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立刻正视的问题。

          第一,美国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Bob Dole)已经正式受聘于仰融为其“专职顾问”。我想我不需要提醒我国政府这个人在美国政界的分量。而且根据我的了解,多尔准备在美国主流媒体写几篇有关他对仰融案件的看法。我建议中央政府透过外交管道密切留意这些文章的观点,因为这代表了美国主流政客的想法。多尔本人对中央政府是相当友善的,因此我希望他的批评只是针对辽宁省政府而不是中国政府。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对中央政府的冲击,我建议中央政府退出此案,而将此案定位为辽宁省地方政府案件。

          第二,在此已无可挽回的时刻,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应该理解外国政府在美国被控告的现象不止存在于中国,例如欧洲政府就经常赴美法院应诉,因此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在我国政府不愿意透过独立第三方谈判的前提下(这也是我为何前一阵子宣布退出独立第三方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我国政府应该有着与国际接轨的心态。虽然这次是中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被告上国外法庭,但我认为不要把赴美应诉与国家尊严画上等号,而应该坦然面对。但我必须提醒政府,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欧洲政府和中国政府赴美应诉的结果是不同的。中国政府必须做好被国际媒体羞辱的准备,中国政府在此时刻不能有侥幸的心态。我建议中国政府立刻聘雇华府美国律师团和华府美国公关公司做好与国际媒体记者打交道的准备。中国政府绝对不能聘用中国籍的顾问,律师和公关公司以避免再次犯下因不理解美国法制而造成的错误。

          第三,辽宁省政府必须立刻按照美国国务院的建议咨询美国律师以应诉,我也建议辽宁省裁撤所有国内国际法权威的顾问职务以免继续被误导。

          第四,我国有关单位退回美国法院起诉书一事和辽宁省其后大张旗鼓的在网站上所作的有关申明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有关单位的做法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而且我国政府也不理解这个藐视美国法院传票的做法在美国法院看来是极其严重的。现在美国媒体关注的并不是6.9亿美元的赔款,美国媒体认为这是必须还给仰融的。关键是法院会如何判决惩罚性赔偿,一旦取了上限,就意味着辽宁省将面临高达27.6亿美元的巨额赔偿。我国有关单位退回美国法院传票的做法,很有可能成为促使美国法院判辽宁省27.6亿美元赔款上限的重要导火线。这也就是说辽宁省每一个老百姓要平均分摊520元人民币,辽宁省政府必须对此有所准备。

          第五,我建议辽宁省不要再用仰融是否是民营企业家的说法来规避问题。中国各级政府所出具的红头文件都不能作为有效的承堂证物,因为美国法院判案的精神十分清楚,从美国"实体法"角度看就更简单,谁投资,谁就受益。谁能拿出华晨最初的投资证明,公司产权就属于谁。除非辽宁省能拿出投资证明,否则没有胜诉的可能。我认为中央政府在此问题上不能和辽宁省一样的纠缠于仰融是否是民营企业家而坐失战机。如果辽宁省拿不出投资证明,中央政府既不能再有幻想,官司必败。而且美国是一个判例法的国家,如果联邦法院一旦判决就变成了法律,今后凡是类似的投资纠纷、产权纠纷案件都可以沿用判决的结果。该案件产生的骨牌效应是难以估计的,对中国未来的影响也将是长期的。如果辽宁省拿不出投资证明,我建议中央政府即应该责成辽宁省和仰融进行私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六,我国各级政府不能简单的认为美国法院的判决不能执行。一旦此案判决,在与美国有司法协议的100多个国家中,美国法院均可凭一纸判决书冻结、扣押然后拍卖辽宁省在当地的资产。如果这些资产还不够的话,辽宁省在对外贸易中的所有美元结算也可能遭到扣押,直到案件赔偿完成为止。因此辽宁省今后极有可能会失去所有的国际贸易,这对辽宁省开发老东北工业区的打击是不可想象的严重。

          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曾经在月前和辽宁省省长薄熙来进行过谈话,美国贸易代表的观点很清楚,针对仰融案件辽宁省只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是应诉,第二是缺席审判,而第三就是私了。而这三条路也是我曾经数度著文所发表的观点,很可惜我国政府依然纠缠于外交斡旋和主权豁免的问题上而贻误战机。事实上辽宁省应该细心理解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的观点,因为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的意见是不可能不同的。

          如果辽宁省能够针对这个案件对我国和辽宁省的冲击进行深入研究,事情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而且目前辽宁省的态度很清楚,他们对仰融的态度就是不谈判,不接触和不妥协。这个态度把仰融逼的加上了第四项原则——不撤诉。如此一来双方谈判再无交集了,只有对簿公堂。我虽然仍然希望这个案件能够私了,但目前双方态度坚决,似乎只有靠着美国司法审判来做定夺了,而这个司法审判将带走了国家的颜面和东北百姓的福祉。(郎咸平)

          • 家园 啥时候郎也这么糊涂了

            所谓国际惯例,都是保护欧美权利的,难道我们主动把自己的活动余地让出去不成?

            事情不用怕闹大了,搞成外交纠纷也没几个国家敢动手的。

          • 家园 请教,按照国际惯例该怎么办。我不想只听郎的解说。
            • 家园 【文摘】仰融起诉辽宁省政府遭拒 郎咸平“预言”被推翻

              此前舆论界认为使仰融胜诉的主要有两人:一是经济学家郎咸平,一个是美国华裔律师协会会长王晓麟。特别是郎咸平,当时曾受仰融邀请成为该案的独立第三方。

              ... ...

              郎咸平认为仰融已经是一个“过时”人物。

              【渔人评论】 郎咸平投机得厉害。

              仰融起诉辽宁省政府遭拒 郎咸平“预言”被推翻

              2005年6月2日 来源:[ 光明网—新京报 ]

              美法院以无管辖权为由拒绝受理此案

                就在仰融借力圆通欲重返国内汽车业消息传出的同时,他的另一项“努力”———在美国诉辽宁省政府一案被拒绝受理。记者昨天获悉,美国方面认定对仰融起诉辽宁省政府一案没有管辖权。

                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日前,华盛顿地区联邦法院已经对管辖权进行了初审判决,法院认定对仰融的诉讼请求没有管辖权。这表明仰融的相关诉讼无法再继续进行下去,而这一结果与此前诸多专家的说法大相径庭。

                昨天下午,记者就此事致电辽宁省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该办公室一位人士以领导在开会为由谢绝了采访,并表示目前还未有与此案相关的消息发布。

                仰融能否在美国“告倒”辽宁省政府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该案起于2002年。当时,辽宁省政府在确认了华晨的国有性质之后,派出工作小组收回了华晨的经营权,此前华晨一直由仰融经营。随后,仰融出走美国,并自认为是“华晨的合法拥有人”,以辽宁省政府“侵占私产”为名于2003年8月在华盛顿法院起诉辽宁省政府。

                案件伊始,有关方面以及各方人士都将话题集中在“美国法院是否具有仰融案的管辖权”上。当时的海外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法院对华晨这样的在纽约上市的公司具有管辖权,而且这将导致辽宁省方面承受严重的经济后果。

                今年3月,仰融掌控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圆通控股发布了一条临时公告,将增持APG至100%(此前持股23.82%),投资总额约1.82亿港元。而APG在国内持有广州申飞汽车城63.3%的股份,并全资拥有宁波凤凰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这一举动被认为是仰融重返国内汽车业的重要举动。

                ■相关:郎咸平“失言”仰融案

                此前舆论界认为使仰融胜诉的主要有两人:一是经济学家郎咸平,一个是美国华裔律师协会会长王晓麟。特别是郎咸平,当时曾受仰融邀请成为该案的独立第三方。

                郎咸平曾通过网络公开发布了其退出仰融案独立第三方时的声明,在声明中,郎咸平结合王晓麟和自己的观点阐述了对案件最终结果的看法。当时,郎认定该案国内方面必败无疑。“但目前我已经无法停止这一启动美国司法史上最受关注的控告中国地方政府的大案件,一切都太迟了。”郎咸平在声明中表示。

                如今的结果彻底推翻了郎咸平当初的结论。昨天下午,当记者再次联系郎咸平时,其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其中首先是有关政府豁免权的问题。郎咸平认为尽管主权国家的政府可享有豁免权,政府不接受外国法院的管辖,但前提是在行使政府职能时可使用。若参与的是直接经济行为,则不享受豁免权。而他认定在辽宁省参与的华晨产权纠纷是一个简单而清楚的直接经济行为,因此美国法院对此当然有管辖权。

                此外,郎咸平还在公告中认为仰融能在美国起诉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主要是出于两点:一是华晨是一家在纽约的上市公司,应该受到美证券法或其他相关法律的约束,其二为仰融的妻子为美国公民,定居加州,而按加州法律,家庭创造的一切财富都是夫妻对半分。因此,在仰融认定华晨为其“自家企业”的时候,该企业应该受到美证券法或其他相关法律的约束。

                一个月前,郎咸平在和本报记者谈及仰融时回避了对案件的表态,但对仰融其人有一番评价。郎咸平认为仰融已经是一个“过时”人物。新的商业领袖已经层出不穷,从能力上个个都比仰融强,因此,不论他是否再次返回中国,他都已经无法再取得过去的成绩。

                ■资料 华晨大事记

                1991年11月7日,仰融在香港注册成立裕港国际有限公司。而后,去纽约开始酝酿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

                1992年3月17日,裕港国际有限公司更名为华晨集团有限公司。

                1992年6月9日,仰融把华博财务投资在金杯客车的股份,转挂在基金会名下,以基金会为出资人,作为股东在百慕大注册成立华晨控股有限公司。

                1992年7月16日,华晨控股更名为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1992年10月9日,华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每股16美元溢价发行,共发行500万股,融资8000万美元,扣除上市所需费用,实得7200万美元。

                1995年1月1日,华晨中国汽车接管金杯客车,仰融出任董事长,29岁的苏强任总经理。

                1999年10月28日,中华轿车工厂在沈阳成立。

                2000年2月28日,华晨集团董事会选举仰融为董事长,苏强为总经理。

                2002年6月初,仰融出走美国。

                2003年8月,仰融在美国正式起诉中国的辽宁省政府,希望借此重新取得价值6.4亿美元的资产。

              关键词(Tags): #郎咸平#仰融
    • 家园 我对郎及其2009讲稿的一点看法

      注意到郎,是从郎顾之争开始,然后就是上海CBN的专栏节目,再到后来似乎他在境内就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本帖有些河友说郎是民间资本家甚至是小资本家的代言人,我个人对此并不赞同。无论是几年前他与顾雏军的争论以及由此引发开来的对于MBO的反思,还是他在上海CBN中对于苏东剧变的经济层面原因分析,他给我的感觉有时简直是个左派经济学家,反对MBO、质疑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反对自由市场经济对于国有经济的颠覆(当然也没有主张全盘国有)。

      其实,在他这篇2009年讲稿中,他已经鲜明地指出了对原教旨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反对且十分激烈,基本快对“需求—供给”理论骂“BULL SHIT”了。在这点上,他比茅、张之流高明地不是一点点。因为,他清晰地认识到了经济从来离不开政治,或者说经济规律从来摆脱不了来自政治领域的干扰和操纵。例如,他提到的金融战争(产业资本思维不敌金融资本思维以及国际资本炒家等)、产业链战争(制造业领域的一与六的对比)等等,清晰地表述了他对原教旨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驳斥。如果对比茅老头的耕地红线可以突破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经济观点,郎咸平要么是比茅造诣高得多,要么就是比茅的良心好得多。试想如果是个代表民间资本家的人,至少他不会反对MBO,别忘了现在民间资本想要切入国有资产或者国有垄断领域的人肯定不在少数。而对于“需求—供给”或者说是市场经济理论,民间资本至少也应该是支持多于反对吧。如果郎代表的是民间资本,他会对自由市场理论嗤之以鼻吗?

      另一方面,对于御用经济学家及其一些做法,郎也多持批评态度。核心便是对于宏观经济误判,包括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方面的指责。而这种指责对不对,我想只要是对经济已经入门的人,心里都清楚。至少我个人对于央行近年来的利率、汇率政策表示强烈的不屑和BS。至于郎的这种批评是否事后诸葛亮,我没有考证过。他在讲稿中提到了自己在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年初即对此提出过警告云云,大家有兴趣可以根据他讲的查阅下以前的报道、BLOG等等。

      综上,我认为从郎以前的表现以及他的这篇2009讲稿看,他不能算是民间资本家的代言人,更不是官僚资本的代言人。而是一个头脑比较清醒、观点比较干净的经济学者(他本人在讲稿中提到了要求别人不要称他为“经济学家”,因为这是一个贬义称呼,而要叫他“金融学家”。联想到如今我们对于国内一些所谓经济学家的评价,我看到这里感到颇为搞笑)。当然,在对他2009讲稿总体持肯定态度的基础上,我对其一些具体观点持不同看法,例如四万亿会对民营资本产生挤出效应(也许不少人就是抓住这点认为他是民间资本代言人的)、要求现在企业经营活动全部暂停、现行的制造业现状使我们越来越穷等等,过激了,这种过激既忽略了国家目前已经采取的政策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将会产生的效果(单从经济层面分析,国家的拉动政策当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副作用),也忽略了这种吃亏的经济发展模式多年来所积累的国力使我们在国际竞争(政治、经济等各种领域)中有了新的位置。

      至于楼主对郎的2009讲稿的评价,上来两点还比较中肯,可说着说着却笔锋一转变成了对于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思考,补述更是如此。有些偏题,帖子可要转版了,呵呵。

      PS,现在各大网站、媒体上对于郎的这篇文章多是经过编辑,篇幅缩小不少。我看的应属基本没有大改动的稿子,建议各位河友选择后者阅读,百度、GOOGLE上可以搜到。

    • 家园 送花! Good Article!!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