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股市生态与历史收集帖 -- 阅读者

共:💬49 🌺5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股市生态与历史收集帖

投资,是个很漫长的过程,除了随着时间流逝不断思考调整,用10年20年去践行一些原则理念,很不经济,幸亏,还有历史,我们可以研究...

张志雄:中国股市17年

徐星:熊市回忆录

徐星价值论坛lewie:杂感

金银岛岛主:回首股市十年路

背刀客:投资者日记系列,市场观察系列

呵呵,还有:

西西河 股市就是搏傻游:系列文章

希望搏傻兄多写写

股网金来:在不确定的世界里:2008年二季度交易策略思考

这个帖子里有很多的股市生态的点睛之笔。

在08年之前的股市博弈格局中,一群人轮流扮演着多头与空头,当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套牢的多头死猪不怕开水烫不割了,抛压衰减;高位逃顶的空头见有差价可图,重新回到市场,买盘增加;供求平衡之后开始新的一轮博弈。

  

  2008年大量的大小非解禁之后,新的玩家加入了游戏,其成本并不在任何一条股价长期均线的统计范围之内,当套牢的多头以为可以就地趴下扮鸵鸟的时候,获利的抛盘仍能够源源不断的涌现。当股价跌掉50%时,需要上涨100%才能解套;如果股价跌掉66%,则需要涨200%才能解套!对风险控制麻痹大意的扮鸵鸟者,这次可能需要多扮两年了。。。。

  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耐心等待之后,我重新审视了打算博弈的这副牌局:

  

  1,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下跌了25%,与指数正相关的个股的估值泡沫初步释放了;

  2,融资门引发的波动和众怒,对GLC的政策起到了初步的倒逼作用;

  3,大小非的第一波解禁高峰已经出现;

  4,在暴跌的背后,除了再融资与大小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08年一季度远远不如想象的好。超预期的心理打击效果是最显著的。

  那么,在399300下跌25%之后,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性,即:2008年的一季度业绩,不如我们现在想象的差呢?

  5,3月份的CPI预期跌破8%,能跌破么?能较2月份的8.7%下降多少?市场将如何解读这个下降?会不会傻到真的认为前高后低的一路降下去?

  6,3月份的出口数据怎样?央行刚上调了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在4月中旬出3月份的CPI之前,是否有耐性先观望一下,再考虑是否需要在美元基准利率2.25%的背景下再加息?

当前,AH股溢价普遍高达100%,我认为,越是巨型蓝筹股,其估值从长期看越不可能较港股市场高估这么多,601857中石油的股价,是无法长期支撑在 20元之上的,当这些指数股不断向正常溢价回归时,指数将反复下探,3516点很可能并不是今年指数的最低点。但是,当上证指数的主要跌势释放了28%之后,其后续跌势对于非指数品种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强势股全面补跌过一轮以上了,长线品种跟随指数继续创新低的概率减小了。

  在品种选择上,到底是买过去几个月来跌得多的,还是跌得少的,这是一个交易习惯的问题。在跌势的末段,也很容易发生强势股补跌的情形,如果你准备买跌得少的股票,请一定事先研究清楚它的基本面,摸清你对它的信心和(一旦套住之后的)耐心。

  

  明显的低PE品种要小心,那通常都是些市场认为已经是周期性行业的景气高点的公司,“周期性行业买在高PE卖在低PE”的股谚一定要牢记,除非你能找出例外的证据:)

  

  AH股估值接近的板块,感觉上有更高的安全边际,但那些一定是大市值品种。对于前期因为主导产品价格上涨而股价大涨的品种,也要小心一些,研究透产品供求的基本面,一旦产品价格下跌了,股价只会比产品价格跌得更猛烈!这也叫超预期:(

我快把他的文章都贴过来了,因为实在是太精彩。历史与生态,是全职参与市场者必须研究透的功课。

家园 hua,没有链接
家园 网上搜一下吧,有的不是很好做链接,会变的
家园 仓位与收益的悖论——对基金的感性认识

整理一下,把这个帖子挪这里。

仓位与收益的悖论——对基金的感性认识

从这个帖子发现:基金群落并没有减持出现金来,如果把赎回的资金加回2008年6月31日空仓的部分,基本等于2007年12月31日空仓的资金。当然,我这里没有考察基金仓位中债券的部分。题外话,虽然债券市场今年来大涨,应了高善文的债券牛市的判断,但是在降息刺激经济的预期下,债券市场依然值得重视。

那么,基金只是换仓而已。没有太好的数据,我从晨星上考察了基金重仓股的变化,凡是基金加仓的股票跌幅都大大小于股值的跌幅,这也就是基金业绩强于大盘的原因。

总的来说,基金没有增持现金,基金在下跌中完成低成本换仓,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筹码,基金持有的流通股市值扩大了(假设:当指数回到半年前时,基金至少可以获得与大盘相当的涨幅)。所以说,基金这样的永不离场的参与者,上涨有上涨的玩法,下跌有下跌的玩法,他们并没有离场不玩(增加现金可视为离场)。

家园 谁能介绍介绍中国股市中的玩家

和他们的阵地,以及他们的玩法。公募基金才不到流通股的30%,其他都是什么人?

家园 【文摘】股市就是江湖

主力资金的食物链

有一种很流行却纯粹出于想象的说法,是关于所谓市场主力资金的。在这种流行的谬误中,似乎市场中的主力只有一拨人,他们控制着市场的走势,画着每天大盘的分时图中每分每秒。而事实上,这种所谓的主力,从来没存在过。市场从来都分裂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所谓的主力资金,从来都是分派别的,各派别之间,会有联手,会有默契,但也有暗算、互相拆台等等,黄雀、螳螂、蝉的游戏也一点都不新鲜。

必须明确的,任何的主力资金,无论什么背景、级别,最终都不可能逆整个经济的大势而行。资金不是一拨,山头就那么多,10年前的主力,如果不随着市场去发展,到现在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任何主力资金,无论什么背景、级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折腾。不折腾,就没有江湖地位,唯一不同的,只是折腾什么,只是不同市场、板块的变换。

在单一的股票市场中,不同风格、背景、势力的资金,各自控制着不同的板块,最大的几个,构成食物链的最上层。一般来说,这几拨资金都是老油条,互相也知根底,其根底往往不在市场中,而在市场之外,一般情况下,各方都是保持江湖规矩,不会轻易与某一方开战。但,绝对不是说,最大的家伙间就没有战争,而是这战争无时不在,只是都在等着一方出现破绽,余下的一拥而上,分而吃之。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情,都是陈年旧事,不说也罢。

当然,最大的家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年代也会改变点包装,换些名头。

从这食物链的最高端开始,逐级下去,到最后的散户个体,分着好几个层次。对于最大的主力来说,对下面几个层次的生态状态,会保持一定的维持。一般来说,一个新的最高级别的势力出现,是没有人愿意看到的。因此,那些在次一级别中特别活跃,特别有上升苗头的,都会被重点绞杀。对于最高级别的主力来说,一个各层次的生态平衡是最有利的。站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有些对散户特别恶劣的,要把散户或某层次赶尽杀绝的,那么肯定成为最高级别主力绞杀的对象。这种事情,在资本历史上也太常见了。一般来说,这种绞杀对象,都类似暴发户,最高级别的主力,就如同贵族,贵族当然看不起暴发户,特别当这暴发户影响了整个市场生态的平衡,不对之株连九族,斩草除根,那还怎么当贵族?这种绞杀,当然可以是市场化的,却不一定是市场化的,这就不想多说了。

家园 这个人的博客我看了些

有点不知所云。

她的这个言论,其实不是很有价值,因为这个我们理性的一想也能想到,有点闭门造车的感觉。而闽发上面有很多浸淫在中国股市中以10年计的人,他们的思考甚至是一些直观感受,都更能给我以对股市生态和历史的了解。只是没有看到系统的阐述,类似参将二年前一个介绍美国股市的player的帖子就很好。

家园 花送LZ

观兄辛苦了,有点小问题,链接只有最后一个能打开 ......

家园 钢铁行业算是周期性行业吗
家园 幼稚想法一:现时,债市与股市,哪个更有投资价值?

未来一年,CPI出现反复的概率越来越低,需要刺激性财政或者货币政策的可能性非常大,降息或成必然,比如说,从4%的收益率下降到2%,现时的长债的面值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只是,降息对股市以及债市的作用应该是一致的,那么他们有所反应的先后顺序呢?如果外围的衰退持续很长时间,那么债市理应比股市有出色表现,因为债市只取决于利率和债券本身的供需,而股票则取决于标的公司的基本面。

虽然,年初到现在,债市已经有可观的涨幅。

家园 幼稚想法二:此次熊市会持续多长时间?下次牛市会在多长时间

以后到来?

考虑到,基本面的恶化是确定性的,比如出口、房地产投资和消费都出现了下降,虽然国家会有刺激性政策出台,甚至直接加大公共建设投资,但是发挥作用还有些时日。大宗商品的崩盘式下跌,CPI的持续下行,使得国家的放松政策不再束手束脚。值此乱世,国家放松调控几乎是必然,但是一个季度以后,外围风平浪静呢?对内,真的愿意放松银根到房地产出现反转?世界范围内,美国、欧洲、日本的实体经济到底能衰退多久多深?中国经济出现起色之后,大宗商品会不会马上稳定在高位?

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断定,但是现在人们已经将注意力从可能的实体经济衰退转移到可能的金融秩序混乱,即使金融秩序混乱结束,实体经济依然不能保持乐观,因为还未出现深且长的衰退,也就不会出现慢牛式的恢复性走势,而现在的条件尚不支持一个新的引领板块的出现。除了新经济、房地产和金融创新,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依赖的?

既然,经济衰退不可避免,那么我们的A股在半年内快速结束熊市的可能性很小,一年内依然不能结束熊市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对于我们的A股,下次牛市什么时候到来?依我看来,基本面出现起色之后,大小非依然是悬在头顶的问题。大小非是不是下跌的借口?本次救市,不用平准基金,而是大股东增持,是不是与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方向越来越远?下次出现流动性和羊群效应驱动的牛市时,大小非会不会吸取此次教训,而在上升过程中坚持?基金会不会忘记大小非带给他们的震撼而重新大幅拉高估值?

如是,在大小非的压力下,下次单边大牛市的到来在二年内都不可实现?我们能有复杂走势的慢牛,就不错了?

家园 幼稚想法三:未来一年,港股会不会引领a股出现反转?

我们看到,港股的走势与美股的有很强的相关性,是因为参与资金的构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欧美。

那么,在未来金融混乱结束后,在此次救市中释放的大量流动性会去哪里?会不会进入港股的中资公司?还是重新进入大宗商品市场?我觉得,前者可能性大。因为,中国经济是此次金融秩序混乱中受紧缩影响最小的之一,也是此次衰退中表现相对出色的之一,那么应该依然是好的投资标的之一?

那么,港股会先于a股出现反转?

变数:我们的直通车什么时候开通呢?

家园 幼稚想法四:牛市下半场还会不会到来?

高善文错判形势,而提出的下半场夭折了?但是他的逻辑依然有效,全球化以及人口红利推动的牛市上半场结束了,放松性货币政策驱动的牛市下半场会不会到来?

我想,它依然存在,在未来不远的某个时点?

家园 我也认可下半场牛市的存在

如果tg能稳扎稳打的打赢新农村这场战役的话,现在看来确实也有很多企业自觉不自觉的把农村市场作为自己的战略市场,如果这一刻正在或缓慢走进的话,有谁还不会说我们的经济会平稳着陆并再次顺利起飞呢?我是农村出来的,现在也在看到这些变化在不自觉的发生着

家园 幼稚想法五:投资序列——消费类公司应该在什么时候投资?

当熊市到来,很多人的目光会聚焦到消费类公司身上,因为他们的beta值较小,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较小。但是,消费类公司也会在熊市中下跌,甚至也许是与大盘相同的幅度,当然会比强周期类公司小。

比如说,站在当下的时间点,股市已经提前反应宏观经济的走势,下跌将近一年,出口下行的趋势确立已经有半年,消费增速下滑的趋势刚刚露出苗头,投资增速下滑也已经有所反应,看起来,一场衰退不可避免,而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预期也刚刚确立。我们该投资什么呢?

反周期的投资标的看来不错,也就是说政府会加大投资的公共建设相关的公司。如果预期衰退将持续一年甚至以上,消费类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至少他还是确定增长的。如果说股市反应良好,股市同样能预测到经济复苏周期的到来,而不像2006年的牛市在宏观经济已经强劲发展到中程才开始反应,那么半年后,应该从反周期类股票或者消费股切换到强周期类股票-比如钢铁、矿山等,而后再切换到第二产业投资品,待到宏观经济全面启动并走上快行道之后又是消费类。

---------------------------------------------------------------------------------------------------------------

上面就是痴人说梦,做做思维体操而已。既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半年有余,不玩玩是说不过去的。

以前很奇怪为什么风中虎这样的经济学家喜欢做大的波段,喜欢赌,现在明白:因为经济学家一个很重要的只能就是预测波动,并理清经济运行中的因果逻辑,最终设计机制克服波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