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经济问题研讨的问题,对鼎革说几句 -- 陈经

共:💬32 🌺10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关于经济问题研讨的问题,对鼎革说几句

鼎革对胡不归的某些话觉得有问题,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我认为这是经济学专业,与经济文章的关系问题,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看经济讨论文章需要多少经济学专业知识?

如果是看文章,我觉得完全不需要。因为经济问题完全可以写成大白话,特别是一般网友关心的那些话题。如果文章是写给没有专业知识的一般人看的,而别人却看不懂,那是写的人有问题。

在西西河经济版这个特定场所,我认为约定俗成的,没有专业知识的河友们是期望自己能看懂的。因为已经有很多言之有物的文章,大家都能看懂。

读者有需求,而且经济文章又可以写得好懂。所以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潜规则”,经济文章要写得好懂。

二.写经济文章要多少专业知识?门槛有多高?

关心西西河经济版的读者与作者,有经济专业的。但我感觉不多,绝大多数还是非经济专业的,我和胡不归虽然写得长,但都是业余兴趣。要是参加“经济学专业知识”闭卷考试,这儿的人,多半是不及格。

当然,这是一个公开论坛,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讨论经济问题。那么,是不是经济学专业知识不行的“业余作者”,写的文章就不行,就会有很多问题?这我却觉得未必。

考虑这个问题,需要一个标准。如果用经济专业的标准来评判,那很多贴子水平不高,问题很大。我理解专业人士的感觉,觉得某些话、某道理明明是某有名专业论文中说过的,业余作者却对此完全不知道,感觉不好。专业的早就精细阐述的道理,业余作者却当个宝一样说出来,专业的可能是看不惯业余作者的无知。业余作者也可能某些名词模糊理解,定义不清,如果要深究的话,是犯了“不严谨”的错误。鼎革对胡不归的批评,指出一些问题,我认为就经济专业的标准来说,是说得过去的。我个人欢迎这种批评,认为是有益的,可以多角度理解问题。

但这个专业标准我认为不合适,因为读者群是业余的多。如果一个经济文章让大家喜欢看,愿意一篇接一篇地看,看完了送花,看了有收获有想法,积极参与讨论,那就是好文章。这是一种“结果论”的标准,管它写的人啥背景啥写法,抓到了老鼠就是好猫。如果业余作者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什么门槛?

经济学专业知识是不需要的,一知半解,边写边学都行。无非就是一些道理,道理通了,从哪来的不用管。我从来没看过经济学专业书,但思考经济问题并没有困难。我认为这是“经济”这门学科的特性,业余的也有办法思考,其它专业这么干是不行的。

但我觉得,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必要的。如果这方面不行,写出来的文章容易有很大的漏洞。理工科学生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知道要有根有据,要平衡考虑,多方检验。这可能是更加根本的东西。

另外,适当的“名词包装”是需要的。业余作者想通了一些道理,这些道理有时并不比专业人士的理解低级。但是,要较好的阐述出来,需要借用一些经济学专业人士发明的名词,不能全是大白话。对这些名词,最好还是能知道它的粗浅的意思,但也不用太过深究,就可以把道理说清楚了。例如GDP,外汇储备,这些专业名词,业余作者至少需要去粗略搞懂它的专业含义。

有了这两条,我觉得门槛就差不多了,就可以在西西河经济版发质量过得去的贴子了。

三.经济学专业人士的问题

经济学和别的专业不太一样,有大量的业余人士在应用思考。经世治国的道理,并不是专业人士完全把持的。其它学科,不专业基本可以直接剥夺资格,门槛非常高。

我感觉因为这样的特点,经济学专业背景的人,反而会犯很多错误。我想说的是,并不是只有专业的可以批评业余的,业余的也可以看出专业人士的大问题。人们很容易知道,休克疗法臭大街了,业余的都可以骂几句。

专业人士的问题可能是:

1. 学了一堆专业名词知识,道理却糊涂,联系不到实际上来

这种专业人士写出来的文章,会推出很多荒唐的结论。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专业文章。

2. 拿数学当门槛,经济直觉却不行

文章写出来一堆数字加公式,得出的结论没有意义,甚至极端错误。

3. 思维受限制,想来想去在框子里出不来

看了一堆专业文章,脑子里有了成见,掉进了名词系统,不能回归本原考虑问题。

当然,专业人士有不少水平很好的。但我明显可以看出专业人士的这些严重问题。数据不严谨,没有出处之类的问题,专业人士可能会觉得更严重,我却觉得不是关键。我认为要思考经济问题,业余的完全不用害怕专业门槛。辩论起来,有理说理,是不用怕的。

我认为,西西河经济版读者与作者的水平,是相当高的。专业的来讨论经济问题,如果不用专业标准来评判,并没有什么明显优势。鼎革是专业人士,来参加讨论,是很好的事。这是我的观察与思考,有啥说啥,如有冒犯,并非有意。

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王明和
家园 赞同啊

我看不少经济、管理类文章,发现里面最难的是如何获得数据,他们的分析过程......说是用了很深的数学,我倒不觉得,反正最后常常是论证一下是否相关而已。我等看客和业余爱好者,既然难以获得数据,就论证过程和结果评论一下有何不可?

家园 支持陈大!

这是一种“结果论”的标准,管它写的人啥背景啥写法,抓到了老鼠就是好猫。如果业余作者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什么门槛?

这是猫论吧!

感觉还是老邓明白经济是怎么样研究才行!

一个猫论,一个摸论,比所谓的专家的水平

高出很多!我们的论坛其实也是在两论指导下

成长的,很多河友文章好,文风也好,自然大家

都去拜读!当然有新的观点出现后,我们更是期盼

有真正的提高和突破!

至于其他任何的门派之见和争论,应该服从服务与这两点!

欢迎新的河友,给大家开拓眼界,提高见识!

家园 经济学还未成为一门科学

用数学包装自己,也没有把他进化成一门科学。

用微观的东西研究宏观的,好比从分析原子运动来推导杠杆原理,

其实用牛顿的知识就可以。而经济学的公理系统好像都是微观的,基于人的。

另外我们的社会也是个复杂的系统,用现有的数学工具也未必

能描述,经济学是研究这个复杂系统的,工具不行,能不吃亏吗?

经济学还在频繁地提不同的理论,也在频繁地淘汰和修正一些理论。

经济学还没有成熟。如果专业学者只认为自己可以指点江山

那是有问题的。

对于这样一个学科,第三者的思辩是有必要的。

家园 说的很实在,这才是大家风度

专业人士的问题可能是:

几个问题都说的一针见血。

就我在国内外10多年的专业教育看,更多的,只是获得了谋生的专业技能手段, 以及混际于这个行业的规则。其它的,就很难讲了。

家园 花赞,呼吁平和平等的气氛
家园 想当然了不是

经济学不是科学(Science),是艺术(Arts)

家园 十分同意!我认为现在的经济学还处在类似炼金术的阶段。

我认为现在的经济学还处在类似炼金术的阶段。该阶段的标志是:

1。各种理论仅仅能总结过去,例外也不少。且经常互相冲突。

2。用理论来做预测经常失败。

3。实际中没学过理论的常常比学过的玩的还好。

经济学,政治学,商学基本上都处在这一阶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讨论】能否写篇关于91-93北欧银行业危机VS

FED 拯救熊死蹬的文章.昨天看到瑞典和挪威政府当年采用的是"休克"疗法,下猛药,那些银行的股东全都颗粒无收.相比之下,FED的做法是否会饮氿止渴.

Should you require any assistance,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鼎革 or 科大胡不归, at any time.

家园 大吼一声

不会!我是搞计量的,更具体是微观金融资产定价。你问问我马可夫链还行,宏观经济不灵。没看我跟在子玉屁股后面一个劲地问么?

家园 吼的不艺术

记住了,是计量经济学.

家园 多谢陈大,送花!

咱这是井水偶尔也犯一犯河水,连这儿的“业余版主”也不是,纯粹是“学雷锋做好事”,大家多包涵。

西西河多蛟龙,经济版多雄文,多谢大家惠顾,玩好!

家园 握手,我也读计量的,偏风控
家园 政委好文,花之

对我等门外者,更喜欢看业余人士的经济文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