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引言-- -- 一觉到天亮

共:💬22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引言--

原书名:Fleet Tactics and Coastal Combat (Second Edition)

作 者:Wayne P. Hughes Jr.

出版时间:2000年

出 版 者:Naval lnstitute Press

Copyright& 2000 by the U.S. Naval Institute, Annapolis,

Maryland.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Naval Institue Press through 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All rights reserved.]

龙的天空首发,OCR者是台湾网友SANJYSAN。

个人以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海军战术书籍,美中不足的就是别扭的弯弯式国语。

中国是个根深蒂固的陆地大国,即使伟大如毛泽东者也不过是说了句“我们要建设强大的海军”,说完就去搞运动乐,结果,50年以后,依旧阻隔于一衣带水的台湾海峡而束手无策。

俺看了俩月才看完,文章确实有点儿长。希望军迷们喜欢。

链接如下:

http://dragon-door.net/forum/viewtopic.php?t=7424

-引 言-

明智的海军政策必须能仔细考量战争中所应使用的战术。

-美海军中校布莱德雷.费斯克(Bradley A Fiske),1905年-

针对飞弹时代所发行的第二版

  自本书的第一版出版后,10年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苏联解体后,美国的战略业经更新,国防花费已大为减缩,联合作战与联军作战之重要性大增,而国防部现今最流行的一个名词为「军事事务革命」。当苏联政权倾颓时,即有人预言通往和平之路将出现重大突破,殊不知,一个大国的瓦解,很少会导致其它国家步上安和乐利的康庄大道。接下来的倒可能是:在美、苏两极对立所形成的约束力瓦解后,许多国家长期受压抑的怨气随之爆发开来而致冲突四起。

  美国的决策圈中普遍存在一种看法,即海军作战将随之出现重大改变。无疑地,就任务与方针而言,迄今为止,海军作战的确出现了重大改变。然而,更恰当的说法应是,海军的作战焦点只不过是回复到其原本之根源,而将注意力集中于世界各处的近岸水域罢了。现今的作战(作业)型态形形色色,如最近解救科威特的战争、在亚得里亚海(Adriatic)阻绝船运的行动、出兵稳定巴拿马与海地等国家的情势、以及在加勒比海中阻绝毒品走私与非法移民的行动等等,皆发生于滨海水域。美国在一项称为「联合滨海作战」的构想中充分说明了其政策走向;此一构想预见美军的联合指挥官将于全球各「狭窄海域」遂行广泛的协同作战。

  就更深层的意涵而言,美国海军从来就没有扬弃过滨海作战构想。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理论上是为了与苏联对抗而建立的一支远洋海军,实际上是一直在执行上述的各类应变作战。1996年美国海军与中共部队的对峙事件,只不过是40年以来一系列此类状况的最近事例罢了,今我们不禁回想起当年美国海军在台海巡弋的景况。我们可以从许多有关海战的著述,如潘瑟尔(Helmut Pemsel)的「海战史」(A History of War at Sea)中,了解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海战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发生于滨临陆地的水域。法兰克.邬利格(Frank Uhlig)在他那本名著「海军作战之道」(How Navies Fight)中指出,在美国海军的整个历史上,也存在着此一现象。在「英国支配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时期的全盛 时代中,有位英国海军军官查理.柯威尔(Charles E. Callwell)曾经详细地描述滨海水域的事件直接影响海军及受海军影响的程度。他的著作「军事作战与海上优势」(Military Operations and Maritime Preponderance)于1905年出版,而美国海军研究院出版社因为这本书对现今美国海军作战极有价值,而于近日重新发行此书。现今的作家可使用柯威尔书中所提到的距今约一世纪的海军作战议题,并举出1950年以来美国海军陆战队与海军于世界各地所参与的作战实例,即可写出有关现今滨海作战的详尽论述。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一书是写来供人遵循的,在新版本中,有关战术部分的基本性质并没有大幅改变。在新版本中,对「根本的目的是在陆地上」的观点表达得十分透彻,而且依然将此一观点视为一重要的基础。第五章中所描述的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罗门群岛夜战的战术,是美国海军的战术家在为期一年的战役中所发展出来的;而此一战役正是作战领域中一种被认为是新现象的联合滨海作战之完美展现。书内第十一章有关现代舰队对岸作战一节,与其说是适合描述以往那种针对俄罗斯、中国或伊朗的近岸堡垒的作战,不如说是适合描述现今的状况。第一版中指出,马汉所称的「战术中颠扑不破的原则与常数比战略中少」是错误的。自第一版出版后世界的局势变化证明了此点:重大的改变都是出现在政策与战略中。最今人震惊的「军事事务革命」不是产生自科技的潜力,而是产生自新的、突然出现的、不可逆的重大政治现实。

  此点并不表示战术是不变的,而只是表示,现今的飞弹作战时代可以单独地从政治场景中加以预见,可以单独产生自政治场景中。本书的第一版中,已经预测到飞弹将成为海军战术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以往却末对飞弹在滨海作战中所应有的重要性加以重视。在海战史上,除了一次事件属例外,(注1)其它所有飞弹攻击商船与军舰的事例全都发生在滨海水域。1991年2月沙漠风暴作战的空中战役之胜利,海基的战斧巡弋飞弹居功甚伟。在此之前,船舰早就面临了来自陆上的飞弹攻击。1982年6月在南大西洋的战争中,英国海军格拉摩根号(Glamorgan)驱逐舰遭一枚飞鱼飞弹攻击而丧失行动能力达36小时并造成30人伤亡的事例,乃为此种威胁肆虐的一个里程碑。

  狭隘水域中出现飞弹作战一事,乃为本书适时推出修订版的主要原因。陆基飞弹的攻击,加上原本已经非常普遍的飞机对海上之攻击及来自海上之攻击,使得海上作战与陆上作战之间的战术区别变得十分模糊。现今为争夺近岸区域的海军作战型态中,最具启发性者为以飞弹为主要武器的陆、海、空联合作战。或许世界各国海军都不应该再提1海军」战术一词。我们应以军舰的滨海作战战术的角度来思考,才比较合理。

  此点确实是一项改变。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军舰于近岸水域遂行作战之特性与战术,乃为本版中新增的第六章之讨论主题。这一章以充分的事例来检讨「飞弹时代」中海军作战战术的历史。自1967年首批飞弹对以色列的艾拉特号(Eilat)驱逐舰发动攻击以来,迄今普遭攻船巡弋飞弹(ASCM)攻击的船舰已多达450艘以上。此一统计数字极其散发性。近年来,水雷的破坏力与潜舰的影响力普遍引起大家的重视,两者都对海军作战的参战军舰数量与所造成的战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甚至于还看到飞弹对军舰投弹的老式战法。尽管如此,从陆、海、空及水下所发射(就某种意义上,还有从太空中发射)的各式各样飞弹已经宰制了海上作战一事,乃是不争的事实。就算不考量核、生、化弹头的因素,我们也确实身处飞弹时代中。

信息时代呢?

  商界与军方的刊物都热烈地讨论「信息时代。正在改变文明以及战争的型态一事。我们对此一现象的简单看法是,「对世界各国的海军而言,信息时代并不是新鲜事」。1930年代,空中搜索与无线电通信结合成一体后,信息(侦察)开始扮演有用的角色。信息战争与信息作战确实随着科技的进展而演变,但其大部分面向乃为本书第五章内容的延伸,我们只对第一版的相关内容作了微幅的改变。我们在海军的战术中看到了一种新的武器瞄准精确、射程远的飞弹;而飞弹充分利用了感测与通信科技,反之亦然。

  无可否认的,我们可能正处于一个战术新时代的开端,我们可称之为「自动操控机器的时代」(age of robotics)无人驾驶的空中、水面与水下戴具在作战中的功能无可限量,虽然也可能带来某些困惑。为了解其潜在发展,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未来的无人驾驶战斗空中载具与有人驾驶的战斗机;以及现今的精准导引战斧攻陆载具与只能作大略瞄准的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之V-l巡弋飞弹等之间的相对关系。或者我们可以想象,经设定活动模式的末来无人飞行载具,乃为今天相当精密但导引方式较为简单的飞鱼飞弹的发展极致。本书并不对未来作预测,但军事事务中最可能发生革命者不在于信息之获取、转移与处理,因为起码就海军战术而言,此方面的发展早在50年前就已展开。军事军务革命将致力于发展无人操作、能自行遂行搜索与射击的自动操控式机器。

  今天的科学家、工程师与海军军官将会在廿一世纪中叶之前为我们带来机器人的时代。致力于发展科技潜力的海军将成为此方面的领导者。但是,今天海军尚未到达此一阶段;海军现正处于飞弹时代。本书的第十一章将对飞弹作战的战术结果进行比第一版更深入的探讨。我们现在拥有相关的战斗资料来进行这方面的讨论。

订定方向

  美国上一本讨论海军战术的书籍写于六十多年前。这本历史性的著作是由海军少将罗比森(S. S. Robison)与他的夫人合着的。若要了解美国对战术这门艺术与科学的研究,我们该回到上个世纪交替之际那段海军军官热烈讨论战术的时期。当时美国海军研究院1905年的得奖论文,也就是布莱德雷.费斯克(Bradley Fiske)中校所写的「美国海军政策」(American Naval Policy)一文,该文共有23页,其中有8页专门讨论战术问题。当时的海军军官极力主张政策与战略并非只是种愿望,而是从对战术的成功机会加以精算而得出的严谨计画。诚如某位法国军官对于法国政府未能对德皇的海军建军作为有所响应,沮丧之余所写下的感想,「让我们力求节约但也让我们诚实无欺……我们要客观--也就是我们要考量可能的敌人--并据此来平衡我们的军备……假如我们没有海军对政策的评估,那么,就让我们拥有有关海军评估的政策。」(注2)这番话将成为廿一世纪美国海军的格言。美国人在享有了50年的海上优势后,已经习惯于拥有一支无所不能的海军,我们『有对现代的战术以及舰队打赢战争的方法加以深入了解,方能有助于避免一种轻率的假设:即美国的海军部队比实际的情形还强大。

  廿世纪的到来,也是战术家支配战舰科技发展方向的开始,当时美国与苏联最起码都有一位作家把科技纳入战术的定义中。当时的战术家所关切的议题有火炮的口径与部署方式、装甲的位置与厚度、指挥塔与信号桥的位置等。当时海军学会月刊(Proceedings)的得奖论文大多为战术论述。美国海军资深军官的「整体委员会」(General Board)在审议海军造舰计画时,将战略、战术与新型军舰的特性等因素结合起来考量,并使用海军战争学院的兵棋推演设施来作为解决军舰设计争议的主要工具。侯恩(Tom Hone)、弗莱曼(Norman Friedman)、与孟德尔斯(Mark Mandeles)三人合着的「1914~1941年美国与英国航空母舰的发展概况」一书,详细地说明了美国是如何结合兵棋推演、舰队演习与「整体委员会」及「航空局」(Bureau of Aeronautics)的心力来发展美国海军的航空兵力。

  世界各国海军在这一段战术思想的黄金时代中所进行的热烈讨论在一次世界大战时开花结果。马汉认为,战略原则是「建立在石有上」,而战术原则比较晦暗不明,因为战术建立在科技上,而科技是会改变的。他显然末看出战略也会受到新武器的影响。相形之下,克劳塞维茨则认为有用的原则比较常应用到战术上,而此等原则也比战略原则更容易转化成准则。(注3)

  本书对于作战原则并没有太多新见解,其内容集中于战术程序、趋势、常数及环境。虽然这四项要素的意义是本书所讨论的主题,但读者或许可以推测,在从事战略研究时,若也同样追求程序、趋势、常数与环境等要素,将会比只依赖原则更能获致丰硕的成果。最大规模的军事事务革命随着苏联的瓦解而展开。和此一重大事件相较之下,所有的科技与战术改变都相形见绌。美国海军的所有计画与作战都受到它的影响;今天,所有海军战术都必须重新调整以利因应滨海作战。

何为舰队战术 ?

   战术一词源自希腊文taktika,意指「与安排有关的事务」(matter spertaining to arrangement)。战术的传统定义为考量友军部队与敌军部队的状况而部署或运动本身部队,以及将此等部队运用于战斗中的艺术或科学。本书中,则将战术当成是「在战斗中处理部队」。战术并非学问,而是技术;战术不是艺术或科学,而是人在战斗中的行为。因此,战略家负责「计画」,战术家负责「行动」。

  这种有关战术的定义是故意将之模糊化。其中的关键词为「处理」、「部队」与「战斗」。本书内将会对此等名词的意义加以澄清。有人说,战术乃为部署兵力打赢战争的方法。但是对劣势兵力的战术而言,此一目标未免遥不可及。此外,并非所有海军任务均狭隘地以获致战场胜利为目标。妥善的战术,其目的是在让部队发挥所有的潜能。

  在许多研究论述中,「舰队战术」与「海军战术」系同义词。举例而言在罗比森与斐拉凡佐(Fioravanzo)的著作中,这两个名词都是指对军舰与飞机及相关感测系统进行协调,以利作战之遂行。有时候,单一机舰的战术也会被讨论,但只附属于舰队战术的讨论中。在地面战斗的术语中,舰队战术与「联合兵种战术」、「大战术」、及「空陆作战」的意义均类似。

  或许海军军官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再为文讨论战术,其原因在于他们将战术与运动联想在一起。1950年代当我们还是初阶军官时即对战术训练感到纳闷;作500码的转向虽然是今人与奋的操练,但此种操练却与海战没有什么关联,就像陆地上的阅兵与陆上作战扯不上关系一样。当时所安排的战术课目,其实施是运动课目,而非战斗操练。此种作法乃为当时之特色,因为当时军舰的运动乃为作战的重心。1972年约翰.克瑞斯威尔(John Creswell)在他所着的「十八世纪的海军将领」一书的序文中写道,「舰队战术的时代,也就是敌对舰队中的大型军舰之运动影响了海战战果的时代,持续了将近两个世纪。」(注4)克瑞斯威尔提到,日德兰战役(Battle of Jutland)结束了此一时代。然而因为战术乃为部队在战斗中的运用之道,故不论部队是否运动,战术都是存在的。虽然克瑞斯威尔认为运动已经丧失了其于武器投射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部队与敌人的相对位置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战术因素,而运动也仍然是获取有效攻击位置的一项重要手段。

  另一项造成我们困惑的根源为。现代舰队的兵力中有相当大部分是陆基兵力。苏联海军兵力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以长程轰炸机的型态存在;此等轰炸机在于摧毁美国的军队与船运。北约会员国的舰队也从陆上机场操作海上巡逻机。舰队战术攸关海上作战,换句话说,与制海及掌控海洋的作战有密切关系。某些滨海国家的海军,其感测仪与武器几乎全部署于岸上,故其舰队的战力几乎是隐而不见的。于此种情形下,远洋海军的舰队若进入近岸的作战空间将是件极其危险的事。

海军作战的战术

  在第一版中,「舰队战术」一词并未包含两栖作战的特殊战术,也就是海军以空中打击与飞弹攻击来支持地面作战的战术。由于世界上无一舰队有能力挑战美国海军的优势,只有在敌沿岸水域,美海军才可能面对威胁。因此,在这一版中,我们有必要对近岸作战与在滨海水域作战的特殊危险等议题,加以探讨。第一版中仔细地说明了海军战斗的目的系在于掌控海上空间,俾其它部队能安全地遂行任务。这些「其它部队」包合一支负责清除敌近岸船运与渔船队的近岸舰队;扫雷舰艇;两栖部队(在战斗舰队的保护下得以安全地从海上向登陆地点挺进);负责提供增援与补给的商船队(从海上至港口一路受到保护而得以免遭空中、水面与水下攻击);以及对海上交通线遂行游击战并与反潜部队对抗的潜舰部队等。

  第一版中的讨论重点在于如何达成面对敌人舰队时之优势,故其判定成败之标准非常简单:以军舰所遭受的伤亡及双方军舰、火炮、与人员丧失战力的数量为判定之依据。夺取或丧失领上为战役阶层之重要考量,但当舰队之间展开战斗时则是战力的较劲;而使敌军舰丧失战力乃为作战的目的,也是判定作战成效的最佳依据。

  但是当舰队的角色变成是在影响陆上的战略时--此乃为当今舰队的任务重点,也是其存在的理由--则上述判定作战成效的简单方法已失去意义,我们需要有量度作战成效的新方法。战役中的战术与作战已混合在一起。欲对海军作战进行完备的处理需要有书籍的协助--有诸如哥伦伯(Philip Colomb)的「海军作战」、伯诺提(Romeo Bernotti)的「海军战略基本原则」或卡尔威尔(Callwell)的「军事作战与海上优势」等经典著作的现代版本。这些一个世纪之前写成的巨著明确地叙述了战役之计画与遂行,如伯诺提的大作事实上是在讨论作战而非战略。此等书籍讨论了所应采取的行动,而且即使在一世纪之前,即已强调获得信息优势的重要性--那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优势战场觉知能力」(dominant battlefield awareness)。作战与战术侦察发生于陆、海、空等领域。在有远见的战术家的心目中,于信息战场上,我们必须加以宰制的领域含包密码学、行动电话、计算机、电子邮件、及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

海军的用途为何?

  舰队战演术与滨海作战存在于所有海军作战的矩阵(matrix)中;我们可以称此一矩阵乃为海军四种功能的结合。海军的目标在于处理海上的运动、运输与勤务;相形之下,陆军则是在获取与拥有「不动产」(real estate)。因此,海军从事的是点的连结工作;陆军从事的是点的占领工作。从此一观点视之,海军只不过是在从事以下四种任务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任务。此等作务为:

在海上,(1)确保我们的运输与勤务的安全

    (2)使敌人的运输与勤务难以确保安全

从海上,(3)确保对陆上的运输与勤务的安全

    (4)阻止敌人对陆上的运输作业。     

  我们之所以说海军不像陆军那样要「获取与拥有不动产」,乃是在强调海军系达成掌控陆上敌人之目的的一种手段。战争的重心很少是在海上或空中的。海权的最大贡献在于在公海上有效地将「货物与服务.运送到友邦或敌人的领土上。事实上,上述的海军任务几乎与柯白(Julian Corbett)的主张完全相同,只不过柯白还提到保护或阻止海上贸易的议题。

  自1950年代以来,美国海军认为其任务在于制海、武力投射、吓阻与武力展示。这些在冷战期间可适切描述美国海军任务的用词(除了曾有位海军军令部部长否认「武力展示」系一项任务以外),现在已经显得太特殊化而不适用。上述两组相互对称的用词可应用于所有状况及各种不同规模的海军,而不仅仅适用于像美国这样的海上强权。一支近岸型海军不必成为一支海上强权也能在其控制领域内有所作为。世界上大部分的海军都强调第四种任务,也就是阻止敌人的海上运输(运送士兵、陆战队队员、及他们的装备)与勤务(从海上发动发弹与空中攻击)。在近岸水域内,一支小规模的海军或许无法瘫痪一支强大的海军,但却可使后者的海上运输任务成为一项重大的负担。

  制海通常必须在大洋与一支战力一流的敌人展开舰队作战。在苏联瓦解后,许多人问道,「美国海军除了遂行空中打击外还能干什么?空中打击作战由空军来担任岂不更有效率?」我们的回答是,空中打击只是海军任务中的一小部分。对大规模的海军而言,比较有价值的任务是在于阻止滨海国家使用其滨海水域,并保护我们的运输与勤务伸入敌人水域。

  一支舰队可能会在消灭敌人海上舰队后才发现,其海上航运线仍遭到敌后方游击作战之威胁。发生于海上的作战概属非线性作战。威胁船运安全的潜舰会遭到所使用的战术迥异于舰队战术的反潜部队的反制。在整个海战历史中,法国人所称的「追击作战」(guerre de course)早先系由水面舰所遂行者,后来才有潜舰与战机加入此种作战模式。进行追击的一方藉匿踪以保安全,并以军舰或小队军舰遂行作战而逐次腐蚀敌人战力。在「追击作战」中,攻击者与防御者所采用的战术与舰队战术之差异程度,可比拟决定性的陆上作战之战术与敌人后方的游击战战术之间的差异。

  美国海军娴熟于反潜战术、两栖作战、空中打击、飞弹攻击等战法,但却不习惯在滨海水域中遂行防御作战。此外,我们在撰写本书时也从波斯湾与与亚得利亚海的经验中重新学到了一项教训,即海上封锁与海上检查是极耗人力、极耗时间而又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在第六章中,我们会将此等任务的重要特色纳入舰队战术中讨论。这一章将介绍一种量度作战效能的新方法:也就是一支兵力于其战斗寿期中的战斗力净投射量。此一方法明确地指出,一艘军舰的战力--飞弹、飞机、陆战队队员或战车必须能熬过敌人的攻击并作有效的投射,否则将一文不值。当舰队的作战目的不再限于击沉敌舰队后,以往那种以计算敌军舰残骸来判定作战成效的纯粹、简单的方法已失去意义。第十一章将会详细讨论第一章中所介绍的第六项战术基础,也就是那句有名的格言:「军舰与岸上的堡垒作战是件愚不可及的事。」所有的近岸作战都必须正视此一真理,在现代的岸上堡垒已能发射长程空中与飞弹攻击后,此一真理益显得颠扑不破。然而美国海军为了执行任务,有时除了冒着遭岸上敌人攻击的危险外别无其它选择。

其它术语

  本人所使用的最重要术语之一为「侦搜」(scouting)。依本人看法,此一名词指的就是侦察(reconnaissance)、监视与向指挥官与他的部队确认与报告战术信息的所有作为。俄语中的razvedka指的就是同一件事。「屏卫」(screening)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其意义与侦搜非常相似,但却包含了对具威胁性的敌人发动攻击的可能性。今天普遍为人使用的「信息战争」(IW)与「信息作战」(IO)两个名词则因为包合的意义太广而丧失了其精确度。这两个名词早期曾一度指的是侦搜与反侦搜的行动。后来,信息作战只狭隘地指削弱敌方应用信息的手段。现今,信息战争与信息作战则包含了作战、战术与战略作为。

  反侦搜系指阻碍敌侦搜行动的一切措施,俾保护负责伴随与防卫重要单位的机舰,使其免遭敌武器之攻击。护航是一种反制敌部队的手段。反潜作战屏卫则在保护船团或本身没有充足防御能力的军舰。但负责屏卫任务的机舰藉由对敌潜舰构成威胁以及阻碍敌潜舰接近与瞄准受护航的兵力,而得以反制敌潜舰的搜索作业,并在侦测到敌潜舰后,警告其离开受屏卫的单位。

  指挥与管制(C2)一词系用以泛指指挥;指挥、管制、通信;C3与情报(C3I);以及其它相关作为。明确言之,C2系指比对侦搜行动所获得之信息;指挥官的决策行为;及指挥官将其命令分送所属部队的情形。本人使用「指挥与管制」一词来涵括所有以信息为基础的支持系统及其它指挥支持系统,合所有传达命令的方法,但本人排除了侦搜系统与侦搜程序。「指管反制措施」(C2CM)乃用以阻碍敌指挥管制效能的作为。「信号战」是一个跨越侦搜、反侦搜、指挥与管制、指管反制措施等之间界线的重要、有用的术语。信号战是一种不像上述其它作为一样含有种暴力摧毁性质的信息作战。

  此处有关指挥与管制的定义并未普遍被接受,但已经是愈来愈常用的一种定义。此一定义有许多优点。其中一项优点是其未狭隘地只限制于硬件方面。另一项优点是其排除了对C3I的过份广泛描述;对C3I之过份描述将很容易会涵括超越一对一作战范畴的战术行动。指挥与管制不只是指对侦搜信息的运用,还指对侦搜资源的分配进行指导与发挥影响。因此,指挥与管制程序指导了搜索作业:其方向、深度、强度与持续时间。由于战术中一项很重要的常数是,侦察能力向来都有所不足,因此上述的指导项目成了战术指挥官的最重要决定。近来,战术指挥官已体会到,指导搜索作业一事,可能会非常困难而且费时。

  「战略武器.此一不甚恰当的名词并未出现在我们这几页的讨论中。战略作战与战略轰炸的观念,以及此等观念的转移至洲际弹道飞弹的领域一事,都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但此等观念却并不完全具有一致性。本书中说明了长程核子武器所具备的战术特性。假如要使用此种武器的话,则在全球性、跨洲际的战场上处理运用此种武器相关事宜,将需要特殊的战术技巧。在这种恐怖的战争中,国家指挥当局将扮演起战术指挥官的角色,由其负责协调空中、陆基、与海基武器之运用。我们可能因为现今发生全面核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感宽心,但我们却不能忘记,潜在敌人于区域内使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可能性已然增加。本人认为,海军战斗的基本模式(强调摧毁敌人)似乎比陆上战斗的基本模式(强调位置与运动)更了解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相关战术。

读者

  在此一新版本中,我们有几件事要告诉读者。就像前一个版本一样,本书最重要的读者为美国的海军军官。笔者了解美国海军军官对战术的浓厚兴趣,因为本人在美国海军研究院为初阶军官授课。然而今人遗憾的是,现在的海军军官的时间被报告、核阅与有关时事的课程所占满了,而这些活动甚么都碰触到了,就是没有触及如何作战的议题。本人想提供他们一本书,让他们在承平时期能与这些今人分心的事务对抗。美国海军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实战验证的战术被写入了舰队准则中;亲自参与海战的将领们心中也牢记了这些战术。这些准则与这批将领均已不复存在。转眼间,美国海军已经半个世纪没有遂行过舰队作战了。现在美国军舰若驶近敌海岸可能会面对敌方强有力的陆、海、空兵力的攻击而遭到重创。我们有适切的军舰与作战准则可用以对付专门训练用来在其本土水域遂行作战的敌舰队吗?或者我们将会像1942年时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一样,自认为拥有数量上的优势即可获胜,因而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日本海军采用优异的战术所遂行的舰队作战之震撼,却迟迟无法作出调适?

  本人是美国海军的一员,但。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这本书也是写给其它国家的读者看的。即使美国海军能持续称霸海上,能将其影响力伸入近岸水域及陆地上而无人能加以阻挡,但现今不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海军都有此能耐的。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茁发生过好几次舰队作战,依美国的标准而言,此等舰队作战属「小规模」作战,但对于参与作战的各造而言,却是货真价实的舰队作战。参与以阿战争、南大西洋战争与印巴战争的敌对双方舰艇吨位都不大,甚至于偏小,但此等作战却事关紧要,所用的战术也极具重要性。这本书也是为这几个国家所写的。日前,阿根廷、巴西、与意大利已经购得本书的翻译权。此点非事出偶然,因为在最近的几次海战中,这三个国家中有两个国家的海军能力均有所欠缺。每个人都会犯错,而且都能从错误中学到教训,但是打了败仗的陆军与海军最急切想得知他们是犯了什么错。下次海战中,阿根廷海军将没那么好对付了。意大利海军拥有某些世界上最佳的战术思想,而其军舰设计足能使其末来成为威力强大的对手。

  已过世的学者兼作家刘易士(C. S. Lewis;译注:1898-1936,英国作家,著述多在宣传基督教教义)曾经自称是神学事务方面的门外汉。同样地,今天也有一位海军事务的门外汉想要谈谈海军的事。他谈起来比海军正统的理论家更头头是道,而且更能提出明智、超然的深刻见解。但是,假如他要扮演具有建设性的角色,则他必须比一般人具备更佳的海军战术素养。这本书不是对所有现代海军作战教训的完备指南,但任何人加以详细研读后将更能对现代的海战作出明智的结论。举例而言,有些海军作战的门外汉在观察过南大西洋战争中多艘英国与阿根廷的军舰被击沉后,曾经预测,未来水面舰的前途堪忧。此乃因为他们忘记了以往所有海战的那种致命性。在第六章中,本人将外行人缺乏依据的意见与本人认为比较了解海军作战与战术的人所学到的教训并列陈述。

  本书的第四种,也是最后一种读者为13岁左右的少年。日德兰海战的指挥官杰立可(John Jellicoe)将军早先就是在这个年纪,以一个身高才4?斩?嫉纳倌辏?进入了英国皇家海军,登上老旧的木造军舰「大不列颠」号向他的长官报到。数学、音乐及其它领域中的天才都在很小的年龄就展露才华,因此本人想推出这本书,以填补我们战术论述方面的真空,俾能激发年轻读者对战术的兴趣。由于现今已有那么多由计算机仿真的逼真海战兵棋推演,我们起码要有一本书来向未来的尼米兹或更普鲁恩斯说明,为什么他的战术能成功或为什么会失败。

  笔者小时候,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第359区及940.5区内,举凡罗维持(Lee J. Lovette)、普拉特(Fletcher Pratt)、布洛迪(Bernard Brodie)、福雷斯特(C.S. Forester)等人的著作都是本人汲取战术知识的来源。逢雨天,本人会找来玩伴,用玩具船当军舰,在家中玩起了舰队作战。我们把家俱当陆地,把房门当海峡,就这样打起了「滨海作战」,虽然当时并不知道有此一作战构想。由于我没有那么多钱买玩具船来组成一支舰队--当时一艘玩具驱逐舰要5分钱,巡洋舰要10分钱,所以我们以一片片硬纸板上面黏上牙签来当军舰,并写上舰名,并赋与其所有的作战性能。在阴雨连绵的星期六,玩这种游戏倒是打发时间的好方法。不过,就我个人而言,若有机会,我愿意拿所有的玩具军舰来换一本像本书一样的书籍,假如那时候有这样的书的话,因为这本书是写给专业人员看的。本人还曾经拿了祖父所给的21美元去「马歇尔场」(Marshall Field)买了一本1944年版的「詹氏战舰年鉴」(Jane'S Fighting Ships)。当天,海神已经预见本人的海军生涯。

  今天的青少年拥有今人着迷的精密电子装备,比起当年我们玩一艘10分钱的模型军舰,可说要幸运得多,而且他们看起来也比我们灵光得多。但是除非这一辈电子时代的年轻人能好好利用他们的优势,否则的话,我们要提出一点警语。家庭电视游乐器的屏幕上所显现的优异战术,并不比美国海战院的兵棋室中所演练的战术更能代表一个人在战场上的能力。战术所处理的概皆为必要、但却非充分的事务。在战场上遂行战术是与领导统御有密切关联的,换句话说,重点在于掌握水手的心理与思想。爱迪生提到发明天才时所讲的那句话--成功是1分灵感加上99分努力的结果--也可以适用到战场上。

本书编排方式

  本书的第二版尽可能遵循第一版的编排方式:

  第一章:以具有永恒价值的尼罗河之役来说明战术的六项基础;尼罗河之役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研究案例,可让我们充分了解对岸上作战的海战战术。

  第二章到第五章:这几章描述海战栗史的演进,为其后各章的讨论奠下基础,并让了解海战历史或自认为了解海战历史的读者有机会将他们对战术发展状况的看法与笔者的观点作一比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几章将(一)第一线作战军舰、(二)主力舰,以及(三)航空母舰等遂行运动、管制、战术侦搜、尤其是兵力集中等所使用的方法加以比较。这三种不同型态的作战模式将有助于读者了解海军作战的动态以及其中所发生的变化。

  新增的第六章:本章讨论飞弹时代的舰队战术:内容包含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海战遂行的方式,并置重点于海、陆互动关系,尤其是有关南大西洋战争的战术,并指出为何胜利是属于对联合滨海作战有最佳准备与最佳装备的一方。

  第七、八、九及十章:与第一版同,这几章也是在讨论战术的趋势、不变的原则与环境(或变量)。我们将历史教训加以整理后与应用,并描述海军作战的重要程序:火力、运动、侦搜与指挥管制。其中还添加了有关陆、海互动关系之讨论。

  新增的第十一章:本章以旧版本的第十章为基础,对现代的战术进行讨论,但增加7有关联合作战的部分。本章并应用了飞弹时代的新「齐射」(salvo)战斗模式来讨论某些战术发展。

  第十二章:结尾的这一章与旧版本的最后一章有相同的旨趣,只不过将旧版本中美军于未来与苏联展开「第二次尼罗河之役」的想定改成与另一个新的敌人之间所爆发的「爱琴海之役」的想定,俾有更丰富的素材可用以讨论战役与战役中之舰队战术的关系。

注释

1. 1982年5月,阿根廷以飞鱼飞弹攻击大西洋运输者号(Atlantic Conveyer)的事件。

2. Baudey,pp.16-17.

3. Clausewitz,pp.147,152-154.

4. Creswell,p.7.

家园 建议老兄把它分个连载帖上来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一章--

第一章

战术的六项基础

前言

  我们和布律耶斯(Francois Paul Brueys d' Aiguilliers)中将一起待在他的旗舰东方号(Orient)上;该舰锚泊于埃及的阿布卡湾(Aboukir Bay)。将近10年前,当我们革命党消灭了国王海军的领导阶层时,布律耶斯还只是个中尉。现在他可是拿破仑将军的亲信。布律耶斯中将擅长组织,曾经达成了护航400艘运输船的辉煌任务,共将36,000名法国步兵、骑兵与炮兵运抵埃及。然而,若是今天,也就是1798年8月l日有什么危险状况出现的话,我们将会非常担心。

  布律耶斯已获得拿破仑的信心,但现在要达成拿破仑的期望就有困难了。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他因经验不足而内心十分紧张:他曾拒绝进入亚历山卓港(Alexandria);此一港口距离他锚泊的地方才10哩远,因他担心他的军舰会搁浅;时间一晃已经数星期。拿破仑已经扫除所有障碍而成为埃及的主宰者,但布律耶斯仍在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将他统率的13艘第一线战舰投入战斗还是使此等军舰继续锚泊在平坦的阿布卡海岸西侧的半月形水域中。法国舰队恐终将与英国舰队一战,因为那位穷凶极恶的纳尔逊正在地中海乱钻,到处找寻我们的下落。布律耶斯已作出了某种决定(我们猜想):他要让舰队在锚泊的情形下对敌作战。这个主意太好了。但我们为什么不强化位在我们北方的阿布卡岛的防御能力呢?岛上6门用来发射6磅重炮弹的火炮将无济于事的。当我们紧标着岸边与敌人作战时,是有必要建立岸上的坚强炮兵能力。依我们的状况,以岸炮来强化我们舰队的前锋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因为我们的指挥官把战力最强的军舰摆在纵队的尾端。或者,应该说是摆在锚泊舰队纵队的南端。英国军舰或许会夹击我方纵队的后端部分,我们不了解此种论点,因为我们的舰队是停滞不动的。或者,在这一年最炎热的季节里,吹向岸上的盛行风(prevailing wind)会把纳尔逊的军舰带向我方舰队的尾部,也就是纵队的最南端?

图1-1阿布卡湾

  有些意见虽然大家已有共识,但仍未付诸实行:各舰使用尾锚俾使右舱火炮能连成一线悉数指向海上;在各舰之间拉起钢缆以防敌舰突破我方纵队并在突穿过程中对我方舰首与舰尾施以炮击;缩紧锚泊距离,因为我们各舰之间相距150公尺,此一距离并未小于航行时之间距,虽然舰身随浪摇摆时可确保安全而且利于操作小艇,但对于要以锚泊方式与敌舰作战,此一间距太大了些。我们的参谋长甘提米(Ganteaume)担心粮食与饮用水的问题,而我们目前尚不至于有所匮乏,但是我们却有许多水手到岸上找寻粮食--我们听说有3,000人之多--如此一来,没有人还能有精神去准备上述的备战工作(而且,天气又酷热难耐!)。最后,我们仍然没有要启航的迹象:布律耶斯说,战争中没有什么事情是确定的--我们永远要保持行事的弹性--但是,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收锚启航,找寻一处粮食比较充裕的地方?假如我们启航了,还可以一路上练习舰船操纵技术。我们怎么会搞得这么糟?比我们任何人都更懂得航海术的都查拉(Du Chayla)说,我们应该在航行中与敌舰接战。但各舰舰长都排斥此一说法:他们都太嫩了而且训练不足。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舰队锚泊一个月了,官兵都已营养不良,而且已渐渐忘掉了所有的训练课目,只学会了去偷埃及人的骆驼肉。

   少抱怨了?是啊,一切都是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纳尔逊的舰队比不上我们的舰队。我们所搭乘的这艘东方号就配备了120门炮。她是只大怪兽。没有一艘英国军舰可经得起我方舰队15分钟的攻击。我们前方都查拉将军所指挥的富兰克林号配备了80门炮,东边的雷鸣号(Le Tonnant)也配备了80门炮。纳尔逊的军舰只配备70门炮,而且军舰数量比我们少。

  注意!赫瑞克斯号(Heureux)打出旗号,表示已发现12艘敌舰。这些英国军舰在亚历山卓港东方沿着海岸线前进。我们现在也看到这些敌舰了,他们的位置在西北方。嗯,很好!我们现在要看看怎么打这场仗。我们现在精神抖撇。我方军舰挂起了要求那些上岸找寻粮食的水手即刻返舰的旗号;这些水手们大部分会在隔天清晨前返回,备便作战。什么?只有一边舷侧能遂行作战?因为另一舷侧的所有水手都还在岸上。所有人员离开右舷?你昏了头,左舷面对的是陆地啊!我们或许不能和英国佬在海上航行中交战,但我们会打败他们的。什么时候?明天,当第一道曙光露出来后我们就开战,轰轰烈烈地打它一整天。

  布律耶斯在后甲板镀步。下午的值更班已经鸣放六击钟(six bells),而纳尔逊的舰队仍未通过阿布卡岛。这些敌舰为何不撤退呢?午后的微风异常凉快,而水手在天黑前希望能看到海面上空无一物。英方前锋号(Vanguard)军舰挂起了旗号。显然纳尔逊这个狂人已经看到了我们的强大海上军舰纵队,他将会回避我们。他或许会展开海上封锁。果真如此,布律耶斯将会陷入困境。到时候我们将得启航前往与敌人战斗,而我们将会像生手般在海上航行。但是,纳尔逊没有耐性。明天我们将展开战斗。今晚,大家都没办法好好睡了。

  请仔细听!英国舰队中带头的「热忱号」(Zealous)驶进海湾内绕行。英方在试探敌情。纳尔逊的舰队即将乘着午后的微风前来。我们看着布律耶斯。他大声叫道,「不可能!」他是个战斗员,但他并不是不够沉着。有多少水手已经从那今人厌烦的沙漠返回舰上?钢缆在那里?后锚呢?现在阿布卡岛上的可怜火炮开始对敌射击了。这些火炮可真是不管用。

  这下子我们要遂行夜间作战了。没有人曾参加过夜间作战。航行中的军舰在夜战中将会陷入一团混乱。而我们的军舰是处于锚泊状态中。夜间作战是种疯狂的行动,但英国的疯子专作疯狂的事。纳尔逊的纵队绕过了小岛,右舱迎风,几乎朝着西向前进。前锋!纳尔逊是针对着我方舰队的前锋而不是尾部而来。我方舰队尾部战力薄弱。纳尔逊是不会停下来的;他现在正顺风而下。为什么英国舰队没有陷入一团混乱?纳尔逊率领的这些海上怪物对航海可真有一套。英国军舰逼近2O0公尺内,其炮门周边的黄色线条清晰可见,其火炮配置有两到三层,黑色舰体的两侧各有35门炮。英舰愈来愈靠近了,我们紧张得汗毛直竖,在午后海上的热风吹拂下,竟让人感到丝丝寒意。英国佬在齐声喊叫,声音在海湾内传送达3哩之远。英舰先锋号又挂起了信号旗。接着巨人号(Goliath)超越热忱号,抢到了上风位置,她的主帆涨满,接着上桅帆也涨满,只有在最后冲刺时才会使用战斗帆,现在,巨人号成了先头部队。

  我们的战士号(Guerrier)与征服者号(Conquerant)的右舨火炮开始射击。太棒了!我方军舰已就攻击位置,但是双方相距还有半哩远呢?我们瞄了一下布律耶斯,只见他双手紧握舷侧栏杆,抬头挺胸。他摇摇头,并太声叫道,「不行!不行!还太早,还太早!」

  英方的巨人号与热忱号以及尾随其后的10艘其它英国军舰愈来愈接近我方了。我们舰队前锋的作为将可降低大家的恐惧。此时,舰上根本无处可藏身;舰长在作战,你也要跟着作战。我们必须要挺住,虽然我们也不免因害怕而发抖,因为死神在向我们招手。这是多么壮观、残酷而又恐怖的场景啊。为何英国人的决心不曾动摇?我们舰队的火炮数量比他们的舰队多啊!哦!我知道为何会如此了。我们的舰队无法全力投入战斗,只有为首的六艘军舰能发挥战力。纳尔逊在执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集中兵力攻击我舰队前锋。他是傻人行大运,他靠的只是运气,我们的舰在完成战备后不到几个小时就受困于海上这道莫明其妙的风。

  巨人号几乎要撞上我方的战士号。这艘英国军舰必定会绕到我方舰队的左舷,然后以其右舷排炮对我展开反击。接下来纳尔逊的舰队将从我方舰队的前方向我舰队后方前进,并一路上与我方交火。在夜黑中,我们还有其它选择吗?只能任由12艘英国军舰各以一舷侧排炮对我方进行射击。这样的火力将十分猛烈,不过我方的东方号军舰每一舷侧各有60门炮,必可将法国军舰轰得粉碎。愚蠢的纳尔逊,这下子可中了我们的圈套了。

  那究竟是什么?我们看不到巨人号的右舷火炮,但该舰的左舷火炮却瞄准了我们!怎么会这样呢?我们望着布律耶斯。他脸色惨白,只手紧握栏杆,他的眼睛冒火,状甚可怕。这位今人惧怕的战将自己也害怕了吗?他喃喃自语地说了一声「糟了!」也因之道出了我们的命运。巨人号现在通过了战士号的前方,在靠近岸边的方向,在20码外发动攻击。巨人号以左舷火炮展开射击了!英国军舰将会对我方舰队的前锋展开夹击,并逐一摧毁我方军舰。我们可以感觉到那凄惨的哀嚎、到处血迹斑斑、前锋部位陷入绝望,现在,我们看到死亡已降临到舰队上,军舰一艘艘被消……。

  布律耶斯在死前还将遭受到进一步的战术羞辱。纳尔逊所统率的军舰并非一直维持着航行状态。每一艘英国军舰均以下后锚的方式与敌舰并排停泊,构成两艘英国军舰包夹一艘法国军舰的态势。从后方接续前来的英国军舰将从前方英舰未与法方交火的一侧接近下一艘法舰,并下后锚与此艘法舰并排停泊,如此将有4艘英舰进入法舰没有防卫能力的面向陆地的一侧。英国军舰依此方式由上而下逐次消灭法国军舰,而且总是以两艘以上军舰的火力来攻击一艘法国军舰。

  法国舰队因受到拿破仑的鼓舞而投入了尼罗河之役。法国旗舰东方号对英舰贝勒洛芬号(Bellerophen)与庄严号(Majestic)施以猛烈射击,贝勒洛芬号割断锚索漂流海上,庄严号主桅折断,舰长阵亡。但另一方面英舰亚历山大号巧妙地溜进了东方号与雷鸣号之间--这两艘法舰在阿布卡湾中的锚泊位置相距太远而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以阻止英舰突破其纵队队形。接着亚历山大号从接近陆地的位置对东方号展开猛烈的射击,几乎未遭到该舰的抵抗。东方号受创起火,火势延烧到弹药库。夜里10时,这艘法国的旗舰发生大爆炸,曾经亲眼目睹此一今人惊心动魄的恐布景像的人都在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法国舰队纵队尾端的5艘军舰因仍处于锚泊状态而未能加入战斗。到今天我们仍然不明白,这几艘军舰究竟是在等待布律耶斯发出「投入战斗」的旗号(在浓烟与夜暗中没有人看到过此一旗号),或是因为维尔纳夫少将(Pierrede Wlleneuve)没有时间割断锚索,设法克服困难取得上风位置,并加入战斗。我们只能从他后来所写的报告中一窥究竟。他在报告中问道,他所率的军舰「下了两大锚、一个小锚、加上四条缆绳,在这种情形下,怎么可能在其它军舰遭攻击并受创瘫痪的10分钟过程内,完成起锚,争取上风位置,进入射程,并投入战斗等等行动。」维尔纳夫的前途并没有因为这场败仗而断送掉,他后来担任了特拉法加海战中法西联合舰队的指挥官。不过有人说,他的战斗意志受到了「恐怖的尼罗河之役」的严重打击,以致于后来他和他所统率的舰队在第二次面对纳尔逊的舰队时,尚末对其发射第一波舷侧火炮之前心理上已先被纳尔逊打败了。

  最重要的一点,纳尔逊做了布律耶斯所没有做的事:他在海上航行的两个月期间,不只努力对部队实施训练,还不断地与幕僚针对作战问题进行讨论及研拟相关计画。他手下的舰长都深知他欲采包夹战术以集中火力。实际的作战行动则视状况而定:法国军舰是处于锚泊状态或机动状态,假如处于机动状态,是在上风位置或下风位置等,皆为其考量因素。纳尔逊在特拉法加之役前曾写道,「有些事情是要靠运气的,但我们能事先预见的状况,必须悉数作好准备,不能稍有遗漏。」纳尔逊的舰队准备在与敌人遭遇时,迅即展开攻击。在尼罗河之役期间,布律耶斯的舰队中有三、四千名水手待在岸上一事,着实今他大感意外。纳尔逊事先不晓得此状况,也不知道他率领的备便一到战场立即展开作战的舰队,能从此一状况中获得什么益处,但他的所有部属都深信,在作战中时间是至为宝贵的。

  在尼罗河之役中,法国舰队战备不佳一事,让英方获得了极大的益处。法国舰队除了因人员短缺,故只能拼命设法单独使用右舷火炮与敌接战外,许多法国军舰只有靠艏锚停泊海上。我们不确定是纳尔逊或巨人号舰长弗利(Foley)首先看出一点,即只靠搪艏停泊的军舰势必会留有供舰身左右摆动的空间,而英国军舰将可穿越此一空间进入靠近海岸的水域。不论是谁先发现了此一情形,总之,英国军舰是基于纳尔逊强调要达成兵力集中的原则,而采取了此种行动。纳尔逊原先计画由两艘英舰分别对锚泊的法舰艏艉部分展开攻击。英国军舰的舰长则采行了比较传统的航行中与敌接战的方法,将军舰分从两侧驶近法国舰队的前锋,与其并排航行并展开攻击。

  此外,我们还认为,纳尔逊之所以一抵战场迅即发起攻击,系因为他当时能利用午后吹起的海风,而他了解在接近黄昏时海风将会停歇下来。接下来,他在无法进行快速攻击也没有风力可资利用后,将只得接受与敌进行夜战。纳尔逊事先计画好在英舰的帆索具上挂上一系列横向排列的灯笼以作为敌我识别之用,并决定让英方军舰下后锚停泊,而不在海进上行机动航行。他的作战计画中很高明的一项战术是改变军舰接敌的顺序,由带头的两艘英舰攻击位于最北方的锚泊法舰;接下来的两艘英舰则攻击由最北方算来第二艘锚泊法舰,依此类推,逐次向南攻击所有法国军舰,因为他了解,攻击锚泊的敌舰队与向运动中的敌舰队逼进,是完全不同的。纳尔逊麾下的每位舰长都将上述战法牢记在心中。然而有些舰长认为此一战法难以遂行。他们指出,假如以两艘军舰包夹一般敌舰,则此两艘军舰将会相互遮掩对方的火力。但纳尔逊愿意承担此种风险,并靠演练来克服此一问题。加上,纳尔逊挟其所具备的丰富船艺知识,而得以劝服那些抗拒此一战法的舰长。

图1-2 尼罗河战役中英国军舰运动态势

  诚如图1-2所示,纳尔逊的作战计画在实际的遂行中已被扭曲的难以辩认。此乃为作战的常态。但纳尔逊麾下的舰长从未违背过他的意图。一份好的作战计画,其内容应力求简单,应预留修正的空间,俾对复杂、精微的考量作出调适,并使其在落实的过程中有犯错与采取主动的空间。

  以上我们想象中的法国人在描述此次战役刚开始的情况时,并没有夸大法国舰队的能力与作战意志。尼罗河之役中,法国人是带着不习惯于战败的人所具有的热忱投入战斗的。他们虽然缺乏船艺,但能以舷侧火炮射击敌人。1798年这场海战,法国人面对的是第一流的战士;海战中,战术创造了胜利的环境,而意志力量与战斗技术将潜力转化成事实。猛烈的战斗(猛烈是适当的形容词)持续了整个晚上一直到黎明时分才终止。英方伤亡近1,000人;法方则有3,000人伤亡,另有3,000人被俘。

战术的六项基础

  尼罗河之役显示了海战中的六项要点;此六项要点对于海军战术有重大的影响:

? 领导统御、士气、训练、实体与心理状态、意志力量及耐力,乃为作战中的最重要因素。我们若没有军事物资的质与量上的充足条件,以及适切的战术得以有效运用武器以对付敌人,是无法打胜仗的,但是,人的因素最重要--面对具有竞争力的敌人时此点尤其重要。在尼罗河之役中,纳尔逊在一开始就建立了战术优势,但是他的部队仍然是在经过一番苦战后才获致胜利的。适切的战术、充分的训练、与详细的计画,加上有坚定的杀敌决心及有接受战损的心理准备,必可为我们带来光荣的胜利。

? 准则是良好的领导统御的要素。准则是训练的基础,也是训练的所有意涵,如凝聚力、在战斗中的可靠度、相互了解与支持等之基础。尤有甚者,准则是所有战术求新求变的跳板与基准。形式上,准则乃作战方法的标准。但准则有别于教条。纳尔逊最出名的一点是,他随时都准备将英国海军从准则中的僵化作战教含中解放出来。纳尔逊总是有一套自己的作战计画,非常完备的作战计画。他总是将作战计画详细告知各舰舰长并加以不断演练,俾所有舰长都能了解他的意图。基本上而言,一套完备的、经演练过的作战计画,就是一套作战准则。妥善的准则可使部队在混乱的情势中维持凝聚力。因此,虽然就某种意义而言,尼罗河之役的遂行完全脱离了事先的计画(读者从图1-2中将可发现作战计画与作战的实际遂行状况完全不相吻合),但就更深一层的意义而言,此次作战的遂行可说具体而微地展现了作战计画的精神。十九世纪普鲁士军队的领导人毛奇(Helmuth Von Moltke)曾说,「与敌人一接触后,所有的计画都失去了意义。」纳尔逊和所有的人一样,他深知准则能将好的战术结合起来。

? 战术与科技的发展,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此乃为何马汉(轻易地)否定了战术的不变原则而却倡议战略的原则。尼罗河之役发生于帆船时代接近尾声之际。纳尔逊没有机会针对新的作战装备来采行他的战术,不像拿破仑那样,可采行机动火炮战术,德国装甲部队指挥官可采行战车战术。就此点而言,纳尔逊的成就比他们更了不起:纳尔逊据以发挥战术的是已经存在好几个世纪的老式武器系统,但他所展现的精湛海战战术可说无人能及。我们或许可以认为他是因毕生纵横于海上才能发展出这种战术造谙。克劳塞维茨认为一位战略生手是可能因一时的灵感而想出甚佳的战略,但有效的战术却是毕生努力下的产物。我们要懂战术,就必须了解武器。

? 虽然把摧毁敌人的舰队当成是我方舰队的最高目标应属恰当,但除了此一直接的目标外,我们通常还有更远大的目标。「海战的目的在于陆地上。」此乃尼罗河之役成为如此重要案例的另一项原因。该次战役和许多其它具决定性的海战一样,都是在近岸水域遂行的,而且战场几乎就在港口内;其中一支舰队完全处于锚泊状态,另一支舰队则处于半锚泊状态;岸炮在战役中也扮演了某种角色,而且,原本应该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这场战役使拿破仑的野心遭受到挫折,如果换成意志不若拿破仑坚强的人,可能会就此崩溃。这场战役几乎让一支法国舰队全军覆没;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摧毁了法国陆军的海上交通线。

? 虽然「军舰与岸上的堡垒作战是件愚不可及的事」这句话,可能不是纳尔逊首先想到的,但一般人均将此一舰队作战的基本原则当成是纳尔逊的主张。纳尔逊可能是在1798年8月,日带领他的舰队绕过阿布卡岛时,心中产生了此一想法:当时若布律耶斯够聪明的话,应在岛上部署威力强大的火炮。当纳尔逊发现他的舰队所行经的岛屿上没有强大的火炮时,心里顿时宽松了不少,当他得悉英舰库勒丁号(Cullodin)在该岛附近搁浅后并未遭岛上火炮击得粉碎,又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然而,岛上纵然部署了火炮,也无法削弱纳尔逊的决心。阿布卡岛上就是设置了防御火力,也无法和纳尔逊以往所遭遇的强大防御武力相比拟。1794年在卡尔维(Calvi)要塞附近水域作战时,一只眼睛受伤而致失明;1797年他在进攻加那利岛(Canary Islands)的圣塔克鲁兹(Santa Curz)的防卫兵力俾迫击西班牙的运银船时,遭炸断了一条手臂;1801年他在哥本哈根港出口处的特勒克朗(Trekonen)要塞的强大火力威胁下,第二度在攻击敌锚泊舰队的作战中获胜。纳尔逊在哥本哈根海战中的胜利--据他说是他打过的最艰苦的一仗--是他充分的准备与过人的胆识所造成的结果。他获胜的原因之一是他避开了岸上要塞的攻击,而绕道攻击了锚泊的丹麦舰队。纳尔逊一而再,再而三地与敌人在近岸水域遂行战斗,他的作战模式显现于他的一句名言中:军舰应竭尽所能地避免与岸上的要塞交火,但军舰在近岸水域作战是不可能不面对岸上向海上所发射的武器。

? 适合应用于所有海战的一则战术格言为:「先行展开有效攻击」。此一格言表示,战斗的首要目标在于以集中火力攻击敌人,同时阻止敌人作出反应。我们对此一海战中之第一要务只点到为止,因为稍后我们将加以详尽讨论。不用说,纳尔逊自己的兵力具有高度的战备,而他决定即刻加以运用以利用法军战备不佳的弱点,如此一来,他可以说是贯彻了此一格言的精神。但是诚如我们所将见到的,此一格言的意涵不仅只包含奇袭要素、心理与物质上的战备期能迅即投入战斗、或攻击精神而已。

人乃为最重要因素

  作战是种你死我活的战斗。作为战斗策略的战术是由此种暴力行为的实体与隐喻上的中心所构思与遂行的。战术之完美境界比政策、战略、作战艺术或后勤等,都更具有本能的性质。战争之遂行究竟是一种科学或艺术,两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议题。辩论的双方都了解,所谓的领导魅力在作战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若阅读早期的作战论述将会觉得领导的魅力乃为作战胜利的主要因素。此点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吗?科学与艺术乃心理的活动;两者都未能反映战斗本身的实况,都未能超越下述议题的重要性:意志与耐力,以及战斗领导人将此等特质教授给他的部队的能力。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讨论领导特质,而是在讨论战术这项心理活动。但在道理的表象下隐藏着热情与死亡的危险。若未能了解暴力的本质,则根本无法了解作战。我们军人是不可能具备诗人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假如我们贝备丰富的想象力,恐怕会发疯。有人说福雷斯特(C.S.Forester)笔下的英雄霍恩布洛尔(Horatio Hornblower)假如真活在世界上的话,可能会因为胃出血而被送至岸上救治。派翠克.欧布莱恩 (Patrick O'Brian)笔下那位坚毅的老水手杰克.奥布雷(Jack Aubrey)则更像一位帆船作战时代或任何其它时代的典型舰长。本人希望,本人对尼罗河之役的描述能让读者感觉到作战中之人的要素、极端亢奋的情绪,以及控制下的暴力与混乱情势充斥的环境,对战术计画与战场决策的影响情形。

  本人无法判定拿破仑那句名言「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强度比为3比1」是否正确。但不论怎么样的比例才是正确的,在陆上作战与海上作战中,此一比例可能没那么大,因为军舰在海上巡弋时,水手们是跟着舰长行动。在研拟海战计画时,最好假设双方在智能、勇气与坚忍精神等方面都势均力敌。这样的假设非常重要。在耶苏降生前三个世纪,孙子就在他所着的「孙子兵法」中提到,最伟大的战场指挥要以智取胜,要藉运动来击败敌人,甚至于要让敌人有后路可退,俾促成敌人弃战并脱离战场。李德.哈特(Liddle Hart)这位提倡机动作战不遗余力的战术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陷入血腥的僵持战局后认为,最佳的战术在于运用智能,以避免与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消耗战。然而,虽然他的间接路线作战理念可应用于陆上作战,但海上指挥官对此一理念却不以为然。海战之遂行异常艰苦且极具毁灭性。然而在依赖机器所遂行的战斗中是有可能夸大勇气与士气的重要性。上一个世纪交替之际,法国人鲍德利(Ambroise Baudry)所写的有关于海军战术的论文中即存在此种现象。无疑地,他是受到他的陆军袍择的影响;当时法国陆军对作战中的「锐气」(elan)异常重视,直到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们才发现陆上作战的攻势思想可能过于泛滥。在海上,我们对于战术巧思有不当的信心,则情形更加危险。假如敌人的士气或智能均不如我方,当然很好;但把战术胜利寄托在要以智能、运动与战力来胜过第一流的敌人,则可说愚蠢之至。战术家会竭尽所能让他的部队在战斗中处于有利环境,但他也愿意面对情势逆转的可能性。甚至于在陆上的作战中,像格兰特将军(Ulysses S. Grant)与英国的海格将军General Douglas Haig)都曾被指控为军方的创子手,而敌人--对前者而言,指的是南军部队;对后者而言,指的是德军--反倒被认为是由其有高度战术技巧的将领所统率的坚强部队。这些部队是经过浴血战斗才被击败的。优异的战术或许能改变战局,但是此等优异战术所需的智能与巧思,在长期战争的末期阶段将不如勇气来得重要。

  在海上,消耗战远较机动战重要,此点为全书的基本主题。部队在海上不会因受包围而瓦解;部队因受摧毁而瓦解。海军战略家向来在将部队投入海战时总是小心翼翼,因为海战的摧毁性质今人畏惧。与陆上作战相较之下,重大海战发生的次数不多,且彼此间隔的时间很少。其部份原因为,在海上要评估物质方面的优越性比在陆地上容易得多,因此,劣势海军的战略家常常会避战,直到生存受到威胁时才会投入战场。只具备些微兵力优势的优势海军,就某种程度而言,常常可以不必诉诸作战即遏制并瘫痪一个强大的敌人而达成诸多战略目标。考量海战所可能造成的死亡与破坏,或许我们可以说,海战本身所具备的决定性效果,乃为造成大家避免投入海战的原因所在,有关此点,想必我们这个文明世界会感到欣慰。

准则乃结合战术的黏着剂

  海军战术的第二个基础为准则。准则乃遂行军事行动前,指挥官所写下的管制其部队的方法。准则中详细说明了支配作战行动的政策与程度。广义而言,准则被说成是「正确的行为」--雅纳尔(Harry E. Yarnell)将军曾写道,准则乃「在没有接到命今的情形下,我们采取自发的行动以达成任务时所依据的规画。」(注1)而严格地说,准则责成「正确行为」的展现;准则之成功系于服从,除非服从会导致舰队在作战中的失败。总之,指挥高层希望政策有其一贯性以利遂行管制,而战术阶层则希望有明确程序以利进行合作。这只是重点应置于何处的问题。准则有两点我们必须牢记不忘:一是准则极为重要;一是准则不能沦为教条。

  舰队准则可以被想成是指挥官的完备作战计画--他的标准作战命令。(纳尔逊的作战命今就是一个例子。)每一层级的战斗指挥单位都有其本身的战斗计画。现今美国海军组织中所存在的一个反常现象为,海军军令部部长虽然制订了一套完备的准则--他的一系列海战教范,但他本人却不在作战指挥体系内。

  准则也可以被想成是有助于统一目的的所有行动。准则并不只是书中所写的文字而已;准则乃是战士所深信并据以采取行动的规则。克劳塞维茨说,「准则有点像行动手册。」(注2)准则优于战术,因为准则含括了指挥架构与通信;准则不如战术,因为准则只在于建立程序,俾利战术选择方案在战场上之遂行。

  我们在遂行优良的准则时,常面临了要完全遵从准则或应有创新作为的两难问题。任何优秀的海军领导人,不论资深或资浅,只要谈起他们在海上作战的经验时,都会立即指出,他们认为上级长官所颁下来的作战计画内容太僵化。他会告诉你,他在海上的运动非常灵活,对敌人的射击非常准确,此等作为均超过准则的要求。接下来,他还会告诉你,当他开始遂行指挥时,他底下的单位是如何井然有序地展开行动。他会信誓旦旦地表示,他麾下的所有舰长都确知自己要采取什么行动,就像篮球队的队员那样,可以从他队友的身体语言中得知那位队友要切入。(注3)他在高谈阔论之余,根本不会想到他的说词是否前后一致。大家一致认为,一位强势的军事领导人将希望上级长官让他有自行发挥的自由,而希望他的部属能靠得住。一位能干的指挥官将能有效运用准则而达成上述两种目的。所有的准则都含有某种数量的熵(entrophy)译注:在热力学中,「熵」表示一个系统的乱度;信息论中的「熵」也可以视为乱度的量度)。熵的含量太低,准则中将只有命令与知识;熵的含量太高,则只有创造力与改变,其它因素一无所有。

  我们不太可能达到最佳境界,若我们势必会犯错,则宁愿因「准则过多」而犯错,而非因「准则太少」而犯错。准则的不足,表示怠惰、犹豫不决或不确定。准则不足的最明显现象是有太多的沟通作为存在--无数的命令及指令,而在计画阶段,这些命令与指令只不过是笼统的观念及训诫的言论罢了,而其存在只会迟滞决策的时间。要善的准则能够减少热战方酣时所需的指挥决策,因为届时即使头脑冷静的人也会受到情绪激动的影响,而使得精神与体力很快就耗竭。

  今天,美国海军军官对于准则有所「提防」--我们很难找到恰当的词来加以描述。这点并非新鲜事。准则的真确性以及其内容的过与不及,均已成为我们战术讨论的一部分,以致于罗比森(Robison)的「海军战术史」都可以改名为「海军准则史」;他们讨论的重点在于系统或命今、指挥与信号。他们详述了当美国舰队规模十分庞大。在战斗中对舰队进行管制乃大事一桩时,就已经开始的热烈辩论。当时与现在一样,准则的意义常常是使用者所想要的意义。罗宾逊少将试图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加以仲裁与解释,而不是想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但他曾一度表露他的态度:「准则一词已渐渐扔弃置不用(大约在1915年)。假如先前除了信号手册外,还有『作战指含』一词存在,则『准则』一词可能不会成为海军术语。」(注4)1981年,里昂斯(James A. Lyons)上将在担任第二舰队司令时,曾在其舰队中颁布作战指令。接任他职务的麦特卡夫(Joseph Metcalf)中将非常有兴趣地进一步发展此一作战指含。1920年至1930年期间,舰队的战术教范扩大成为战斗准则。对于此一准则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发挥效能的分析很少对外公布。大部份的评论(诚如事实发生后我们可预期的各种观察)都在批评其缺点,但显然此等教范都获得大家的认同并据以采取行动,此点乃成为准则的必要条件。此等教范提供了训练的基础,并成为战术发展的起始点。(注5)最近几年来,美国海军对于准则的「提防之心」因为联参所颁布的联战准则而更形严重。海军可能为了对此事作出响应,而成立了海军准则司令部,设法自行处理准则问题,但其成效却不明显。大部分的海军军官对准则司令部的表现均不以为然;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一个军种一开始就划地自限。则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不论是联战准则或海军准则刊物系列都未能提供能在作战时有效统合一支舰队的战术准则。本人愿在此说明有效的战术准则所应达成的效果。

  准则乃训练之基础,也是用以量度训练成效的基础。一方面,准则是对战术指挥官的一种保证,因其能使一个新的战斗单位在向一作战部队报到时,即已具备了指挥官所需要的某些战斗技能。另一方面,准则也是对新单位舰长的一种保证,因其能使他的军舰迅速融入新的作战部队,使得他和他的部属不必在战斗前夕还得去适应许多奇奇怪怪的信号与程序。当舰长调职或阵亡时,准则可确保作战的连贯性。

  准则提供了指挥官的参谋对敌我兵力进行比较的基础。进行兵力评估必须将武器与战术合并考量,当然任何评估都不只是在对战斗序列进行比较而已,但假如不进行此方面的比较--在苏联的术语中,称为兵力对比(correlation of forces)--则将无法评估战果;一旦不能作战果评估,则无法研拟战略;而没有战略,则国防政策无异是建立在沙质的地基上。(注6)

  战术准则乃具有创意的指挥官在对战斗中的危急状况作出调适时所使用的标准作业程序。舰长依据此一程序采取行动以利用某一机会时,心中十分笃定他的部属会依可预测的方式行事;虽然,在当时的状况下,所采取的行动似乎是可以预测的。矛盾的是,准则会产生主动作为:一位训练有素的部属可看出主动作为能达成何种成果及无法达成何种结果,而且和在圣文森角(Cape St. Vincent)之役的纳尔逊一样,知道如何挽救颓势。

  准则是战术家可从中提出改变意见的一种程序,也是战术分析家用以评估新作为与旧作为时所依据的标准。准则描述了现行武器的运用方式,使我们能对此等武器与新武器的效能进行比较,换句话说,可使我们了解伴随着新武器的新战术;使我们了解更佳的武器效能所带来的益处,训练新战技的困难之处,以及从旧的武器准则过渡到新的武器准则所承受的负担。

  总之,准则必须完整、确实,但不能沦为教条。准则必须让天才人物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因为他们可能左右下一次的战争。但准则不能放弃其管制功能,因管制乃为进行协同作战的必要条件。虽然研拟准则的人可能会发现,在最困难的作战环境中,光靠管制是无法打胜仗的,但是管制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战斗中,其重要性胜过灵感。

要了解战术,就必须了解科技

  大家一致认定的两件事为:科技的进步使得武器的型态不断在改变中;以及战术必须能与当代的武器能力相结合。美国海军特别迷恋硬件装备,特别重视技术能力,而且倾向于寻求工程上的改进来解决其战术缺失。事实上,美国海军是有些军官在承平时期视官方有关采购某一项新硬件装备的声明,乃为他们改进现今某项作战缺失的责任之终结。这是种误导人的陷阱。前大西洋舰队司令纪德(Issac Kidd Jr.)上将向来主张我们有必要准备好以现有装备来遂行作战。此点不足为怪:因为他的父亲便是于珍珠港的亚历桑纳号舰上对敌作战时阵亡。

  战术家藉由对武器系统的了解而得以确保战备。技术方面的能力,如优秀的领导统御与妥善的准则乃为本书所欲讨论的第三项战术基础。我们向伟大的科技之神俯首称臣,并视它为存有嫉妒之心的神,它会摧毁所有背叛它的人。

  我们最能干的海军军官都是熟悉科技的战术家:例如能运用持续瞄准火力的西姆斯(William S. Sims);获得一系列专利,而且在飞机都还无能力携带鱼雷之前即发明了飞机的鱼雷投射架之布莱德雷.费斯克(Bradley Fiske);以及莫非特(William A. Moffett)及其它早期的飞行员们,他们很早就看出海军的战机将成为军舰的克星,并协助发展更大型的飞机引擎、导航装备与航舰上的飞机拦截索等等可以实现他们愿景的所有机具装备。

  美国内战期间的伟大史学家傅利曼(Douglas Southall Freeman)将作战的十诫浓缩成三诫:「了解你的装备;当个男子汉;照顾你的伙伴。」(注7)他的第一诚主要系指对战斗战术与野战装备的了解。但在陆上作战时那种「机器为人服务」的现象,在海上作战那种「人为机器服务」的状况中,就更加明显了。

海战的目的在于陆地上

  本书以传统的方式将讨论的焦点集中于舰队作战上。此一做法是正确而且适切的。现在已经包含了对水面、水下与水面上空空城之掌握的制海(command of the sea)构想,仍然是有效运用海权的必要条件。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中,美国海军可能将制海视为理性当然的事,而且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善用制海权将我们的海上影响力向陆地上投射。本书的日的是在探讨并强调舰队对舰队作战的战术,但在一开始,本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此表明海上战斗的目的并不只在于战斗本身。

  首先,我们研究海战历史将会发现,舰队作战毕竟不常见;反倒是登陆作战、支持岸上作战、对船运之保护才是运用海军的最常见方式。值得在此一提者,遂行两栖作战、扫雷或对船团施以护航等都不是简单的任务,都各自需要特别的战术技巧。

  再者,更重要的一点,舰队与舰队之间所发生的重大决定性海战大部份都与岸上的战事有关,而且都是有直接、立即与明显的关系。这种关系属于战略层次的事务,因此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然而,本人会探讨战术与任务及战略目的之间的关系,俾显示承平时期的战术发展是源自预期中的战时角色之事实。有关我们海军在战时的角色为何一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在承平时期难以确知战事发生的地点、敌人为何,以及任务为何。此点使得研拟战术成为非常棘手的一件事。现今直接发挥海上影响力的方法有:

? 以潜射弹道飞弹、核弹头或传统弹头的巡弋飞弹、空中投放的炸弹或海军舰炮遂行直接的攻击。

? 以空袭与飞弹攻击、海军舰炮射击或河川作战来支持陆上作战。

? 以海上封锁、攻击船运、或攻势水雷作战来孤立敌人。

? 以两栖突击作战来展开陆上作战。

? 保护军方增援部队与补给作业。

? 保护具有经济价值的海上交通线。

? 承平时期对船运的保护和战时同样重要。若爆发了重大战争,则现有海上贸易航线将会被扭曲得难以辨识,而且很可能无法恢复战前的旧观。

? 为执行和平维持任务而进行兵力展示或发挥「吓阻」功能。兵力展示只有在我们有明显的动武意愿时才能发挥效用,兵力展示不只具有军事与政治价值,还因可促进商业活动与投资而具备经济价值。

  海军向来有一条金科玉律,即欲有效展现海军影响力,必须先达成「充足」的制海。达成制海的传统方法在于击败敌方争取制海的手段、敌方的主力、或敌人的舰队。今天,陆、海之间发生战术互动,包含飞机、飞弹与长程感测仪之互动,其可能性甚高。海军武力的面对面作战已经不一定是军舰与军舰的对抗。过去50年来,陆基飞机的航程与飞弹的射程都已大幅增加,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解释何为「海军」部队。因此,我们需要有清晰的思维以辨明我们的作战目的为何,因为作战地点可能在陆上,可能在海上,或同时在陆上与海上。是故,我们必须决定,我们究系要从海上进行武力投射(表示要有掌控陆地的措施)亦或要掌控海上(表示有来自陆上的攻击威胁)。

「军舰与岸上的堡垒作战是件愚不可及的事」

  一支舰队不应该与防卫严密的岸上火炮阵地面对面作战,其中的道理艾力森(John Ericsson)这位铁甲军舰「监视者号」(Moniror)的设计人说得最清楚:「一发炮弹就可以击沉一艘军舰,而对岸上的要塞发射上百发炮弹都无法压制其火力。」今天,岸上的要塞就是机场或飞弹发射阵地,两者在受战损后都可很快就修复或重建,但军舰受重创后,则无法恢复战力。由于较之往昔,现今陆上与海上的互动可能性大增,我们如何解释本项海战的基本原则呢?现今进入敌人近岸水域与其展开战斗已成为无法避免的事。由于战术指挥官,包含说过本节标题那句话的纳尔逊,都未在要塞前方与敌人作战,故显然他们的目的是在遂行机动,俾使固定不动的要塞无法阻止他们的作战行动,或欲阻止他们的作战行动将付出很大代价。我们很重视在现代作战中能不要与要塞对抗而赢得胜利,或找到要塞的弱点而加以击溃。欲达此一目的必须利用舰队的机动特性与岸上要塞固定不动的缺点,而就算陆上的飞弹发射架可进行机动,但其机动的灵活性仍远比不上军舰。让我们看看以往的相关战史,俾了解为何现今的军舰必须与陆基的飞机及飞弹、岸上火炮、水雷及潜舰进行对抗。

  当陆上的火炮射程很短时,一支舰队可以冒险对付此等火炮,假如承受短射程火炮的打击仍然划得来的话。美国内战期间有太多军舰与要塞作战的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北军舰队与南方沿岸及西部河流沿岸的要塞进行作战的经过显示,此类型的战争胜利得来不易,但胜利是取决于妥善的事前准备、时机的选择、良好的作战协调,而且几乎都必须要与陆地上的友军进行合作。

  奇怪的是,在火炮的射程大幅增加以后,配备长射程火炮的要塞反倒不再是军舰最害怕的对手。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皇家海军系受制于鱼雷快艇、雷区与潜舰。而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伦海峡与北海之内的狭隘水域中,成了许多小型军舰舰队的天下。这种小型军舰舰队冒险出击,但却无法阻止近岸船运之航行,只能运送谍报人员与突击队员及搜救跳伞落海的飞行员。

  夺取一个防卫严密的港口,最常用的方法是从其后方下手。日俄战争时,旅顺港内的舰队;美西战争时圣地亚哥港内的舰队;以及二次世界大战时新加坡港内的舰队都遭到来自港口后方的攻击。此类的登陆作战避开了重心--也就是港口,而从防御薄弱的地方下手,俾从陆地上包围港口,虽然此种作战型态可能会造成士兵的大量伤亡,而且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完成包围作战。美国海军将陆战队员送至适当地点,让我们能步行登陆瓜达康纳尔岛(Guadalcanal)(而非图拉吉岛[Tulagi]),因为当地的机场尚不能使用。日本是在美军已经登陆后才开始展开炮击。英国人在研拟夺取福克兰群岛的登陆作战计画时,就看出该岛的地形足以让英军从远处的史坦利港(Stanley)登陆,并可利用海军的机动力来发动奇袭。

  上述的案例有海上作战的目的。两栖登陆常常是用来支持陆上作战的。军舰的机动力可用以发动奇袭以夺取据点。接下来将如何,则端视岸上指挥官的智能。加利波利(Gallipoli)战役遭致惨败;安齐奥(Anzio)战役也以失败收场,但美军在北非、在西西里岛、沙来诺(Salerno)、法国南部所遂行的登陆作战,以及在诺曼底所展开的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中,均有优异的表现。

  我们仍旧继续讨论军舰不应与岸上要塞作战的主题,美国海军陆战队对吉尔伯特岛(Gilbert)、马里亚纳岛(Marianas)与硫黄岛所逐行的两栖登陆作战,就两方面而言,与上述的原则形成了对照。当他们对珊瑚礁上的目标发起攻击时,他们除了冒着敌人的跑火往前冲外,可说别无选择。而当敌方抵抗的火力渐弱而陆战队员的攻势也后继无力时,尼米兹乃利用海军的机动力,从远距外对日本守军发动攻击,俾让日军无暇强化其防卫能力。其次,为削弱日军的抵抗,美军将日本守军孤立起来使其无法得到增援。因此,在此次战役中,美国海军并未承担风险,而其所发射的炮弹对削弱日军的抵抗力有甚大之助益。然而在1944年6月美军对马里亚纳岛发动两栖登陆作战期间,美国海军在与敌人交手时则面对了截然不同的状况。其后,在冲绳岛之役时,美国海军每天最少有一艘军舰毁于日本自杀飞机的攻击,而美海军舰队在被迫必须对岸上的士兵与陆战队员提供火力支持时,也明确感受到敌人的陆基攻击优势。

  麦克阿瑟对纽几内亚海岸的攻势,因其作战机动的技巧而受称道;而他在仁川的登陆作战没有遭到敌人的强烈抵抗一事,也是种空前的两栖作战杰作。此乃从海上遂行作战机动的精髓及现代舰对岸运动的典范。于沙漠风暴作战期间,科威特长达100哩的海岸线,若要对其发起两栖登路并夺取岸上阵地而又不遭受伤亡,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事。美方主力舰密苏里号对岸的炮轰以及陆战两栖部队大张旗鼓地向科威特海岸挺进等动作,成为将伊拉克防卫部队诱离联军主力进攻地点的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至于成功的打击、突击或打带跑攻击,其基本的共通要素则为匿踪、迅速与奇袭。遂行攻击的军舰在此三项要素上有所疏失,将难以达成任务。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海军想到要用战斗巡洋舰来轰击英国的港口,并偶尔获致不错的成效。二次世界大战时,航空母舰所具备的空中打击能力大为强化了海军从海上发起攻击的能力。1940年英军对大兰多(Taranto)港口内的意大利舰队的攻击,以及日军摧毁了珍珠港内美国的主力舰之后,在战争的末期换成美国的空中武力发挥雷霆万钧的攻击。美国航空母舰对太平洋中的特鲁克(Truk)与拉布尔(Rabaul)等岛屿所进行的空中攻击成效非可观,因为航母舰队可在夜暗的掩护下以25节的速率对固定货不动且未提高警觉的防卫者遂行有效的奇袭。但是一直到了1944年10月美国的第三舰队与第五舰队才有足够的能力对台湾与日本本土的大规模机场设施遂行「进进出出」的攻击。此等目标称得上是陆地上的要塞。当美国舰队在支持菲律宾与冲绳岛的登陆作战与长时期的陆上作战时,又再度经历了「军舰与岸上要塞作战」的惨痛教训(这次是遭到日本自杀飞机的攻击),将来军舰仍将和以往一样,再度于此类作战型态中遭敌痛击。

  当登陆部队除了遂行直接攻击外别无其它选择时(因为权衡所承受战损和所能获致的战果之后,进攻仍属划算),也会遂行类似的作战。早期此方面最辉煌的两个实例是英军于1758年7月夺取路易斯堡(Louisbourg)与次年夏季夺取魁北克的战役。在第一个战役中,英军在敌人的猛烈炮火射击下,展开浴血作战,数千名英国正规军终得以夺取所望据点。在第二个战役中,优秀的伍尔夫(Wolf)将军虽然在魁北克投降之际阵亡,但他已夺取了半个北美洲的土地。在路易斯堡之役中,支持作战行动的军舰多达157艘,而在魁北克之役也动用了相同数量的军舰!(注幻于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塔拉瓦(Tarawa)之役、贝里琉(Pelehu,帛琉群岛南端的一个小岛)之役与硫黄岛之役,美军的直接攻击,其战况均极惨烈。因为此等岛屿太小,没有机会对岛上的防卫兵力展开欺敌与奇袭作为。此等登陆作战之胜利,系因为美军在发起攻击前遂行了大规模的作战机动,而日军虽有强固的防御工事,但兵力太少,与美军相去极为悬殊。

  现今的作战计画人员如何「击败」由陆基战机与飞弹组成,又有能侦测海上动态的太空与陆基感测仪之支持的「要塞」呢?一支舰队如何能继续在滨海作战中遂行任务,并击溃岸基敌人而又不至于与其进行激烈的交火呢?其关键在于善用海上机动的优势,使得岸基敌人来不及反应且无法有效发挥其火力效能。此点既是战术问题也是作战问题,但却是联合滨海作战中的重要议题。

  军舰应掌握一项原则,即应从岸上要塞火力鞭长莫及之处对要塞展开攻击。假如要塞的防卫能力薄弱(不论其兵力组成为何),则应摧毁之。假如要塞的防卫能力强大,则应避之。假如要塞本身为敌之重心而且其防御太强固,无法从海上瘫痪其战力(此等要塞如敌之基地、感测设施与指挥管制系统),则应利用军舰的作战机动能力夺取岸上据点,再由陆战队员或特战部队绕经敌之后方以夺取此等要塞。假如此等选择方案均不可行,而此一要塞又是值得作出牺牲加以夺取者,则应集结压倒性的大规模兵力强行夺取之,并准备面对惨重的伤亡。毅然攻击要塞!即使此一作为愚不可及。

先行展开有效攻击

  我们提出前四项海战的基本原则(有别于海军战术)部分原因是在避免以后要不断地作无谓的辩解。

  没错,人是宰制战场的要素。

  没错,准则虽然不等同于战术,但准则必须周延合理,以利战术之发挥效能。

  没错,武器对战术有深远的影响。

  没错,决定性的海战,其本身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五项基本原则就不同了:此一原则乃贯穿全书的战术主题。最重要的海军战术格言:「先行展开有效攻击」,其意义不仅只在于攻势原则而已;而应该是海战中获致胜利的战术行动之精髓。

  五十年前,罗比森夫妇在对战术历史作了详尽的讨论后,作出结论指出,最重要的一则格言为:「攻击」。此一结论有些怪异;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战术的基本目标在于兵力乏其中。我们已经了解,法国因盲目相信「锐气」以及陆上作战中的攻势作为而招致悲惨的下场。我们也知道克劳塞维茨对防卫态势至为重视。我们应该同意罗比森的结论是隐含智能的,并注意到我们所讨论的乃舰队战术,而非其它主题;且应承认战斗地点与时间之选定将对攻击者有诸多好处,但日前我们暂且接受罗比森的主张:「攻击」。

  一九一四年兰彻斯特(Frederick W. Lanchester)提出了用以显示于现代战争中兵力集中之后果的著名公式。(注9)他以量化的公式指出兵力集中所产生的平方效应。他将此等结果与支配两支无法遂行兵力集中的部队之线性定律(后来其它作者普加以修正)加以比较。

  兵力集中之效应极为显著。兰彻斯特提到,在「古老的条件」(线性条件)下,在武器射程与部队机动力都有限的情形下,作战有如一连串的个人对个人的决斗。假如双方每个战士的战斗能力相当,则1,000名战士与1,000名敌人作战,将会打成乎手,而使战事陷入僵局;但假如1,000名战士集中起来与750名敌人遂行殊死战,则在敌人遭消灭殆尽后,兵力较大的一方将剩余250人。有效的兵力集中可导致胜利,但除掉心理效应之外,兵力规模较大的一方将和兵力规模较小的一方遭受同样程度的伤亡。然而,在「现代的条件」下,兵力规模较大的一方将拥有一项新的优势。当双方都有能力互相以火炮瞄准对方时,人数较多的一方将拥有一种扩大的、累积的优势。在战斗中的任一时刻,我方加诸敌方的伤亡率与我们尚存的部队人数成正比,而兵力对比的状况将一直都有利于一开始人数较多的一方。以最简单的方式而言,假如A部队的人员消耗率与B部队尚余兵力大小成正比,则我们可获致以下的人员消耗率方程式

 

我们姑且忽略杀伤率的因素,俾使方程式中双方人员的战斗效能相等。则上述方程式的解为:

其中 与 为双方各自的初期兵力,而 与 ,为后来之兵力。假如A部队有1,000名战士,B部队有750名战士,且双方战士的作战能力相当,则战斗遂行至B部队遭歼时,A部队将剩余660人,而非250人。

  兰彻斯特接下来问道,假如某一方部队的战斗力优于另一方的部队时,结果为何?他指出,就有效的瞄准火力而言,战斗单位的数量比战斗能力更有价值。指挥官拥有两倍兵力将比拥有两倍火力效能为佳。(注10)

  某些不明就里的作家在应用兰彻斯特的公式时作出了过度的延伸。批评家有理由可指出这些过度的延伸太缺乏想象力、太肤浅。此点有讽刺意味存在,因为公式中的平方法则只触及均衡火力的动态物理效应。兰彻斯特完全忽略了综效作用(synergism)的可能性。(注11)兰彻斯特末对此点加以着墨,也未提到通常数量的优势所产生的那种今人感到踏实的心理优势。

  兰彻斯特的公式常被应用于对陆上作战的分析上,但却很少被应用于海战的分析上。此乃因为参与陆上作战的部队规模较大,除非使用简单化、整体性的方法,否则难对其进行分析。本人认为,若经过适当的修正俾让军舰可以在承受攻击后仍持续进行战斗,则兰彻斯特所指称的累积优势其实与海战的关系比与陆战的关系更密切,因为在海上更容易达成他所明确叙述的火力集中。陆上作战的特性在于位置、运动,以及对领土的终极考量。或许对于陆上的指挥官而言,最重要的格言不是「先行展开有效攻击」,而是弗雷斯特(Nathan Bedford Forrest)所说的,「要经常以最多的部队首先抵达战场」,其中的微妙差别就像象棋中的兵吃卒与兵吃将的差别一样。

  在海上达成此种兵力集中的可能性比陆地上大。海上没有凸起的高地,没有河流构成的障碍、也没有森林可供掩蔽。依一般的法则,在陆地上要攻击一处已有防御准备的阵地,需要有三倍于该阵地的兵力。诚如某些人所言,海上的战斗与在空旷的沙漠中所进行的战斗,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太阳、风向及海象,都会影响海战的战术,但其影响的程度比不上地形对陆上战斗的影响程度。基于此一原因,在海上遂行攻击的效果将优于陆上。有更以来,海军战术的中心议题一直都是在于遂行有效的攻击,也就是说,要能将所有部队的火力同时投入战斗中。

  海军战术的第二个目标,也就是次要的目标,是在于集中所有的力量攻击敌人的某一部位,期能将敌人彻底击溃。对劣势海军而言,此一战法实属必要。对优势兵力与劣势兵力双方而言,在集结兵力面对敌人时,都会觉得对方心存狡诈,此时优势兵力的指挥官通常会拒绝进行试探性的攻击;而劣势兵力的指挥官则倾向于拒绝战斗或设法瘫痪敌人,俾能趁机撤退。但是很显然,集中兵力先行打击敌人某一部位的做法,既是一种应加以利用的机会,也是一种要加以避免的危险。

  在帆船以火炮遂行作战的时代,战术家藉运动来找寻达成决定性先制攻击的方法,而科技专家则藉武器的射程与军舰的运动能力来达成对敌人的先制攻击。在二次世界大战时。率先攻击的重要性大增。于日间,飞机比火炮更具价值,因飞机的航程远比火炮的射程要远。作战时机之选定,其重要性达到了顶点。1942年时,由于敌我双方的舰载战机之作战航程相当,故具有较佳的侦察与情报能力的一方,将能先行发动有效的攻击。当时,陆基的侦察与攻击兵力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轰轰烈烈的太平洋航空母舰作战期间,航母舰队指挥官最了解先行对敌发动协同攻击所具备的重大优势。

  有效发动攻击(以优势的集中兵力遂行之)及先下手为强(运用长射程武器及机动优势,或依据有效的侦察情资而选定巧妙的时机),向来都是所有海军战术之基本原则。其它的要素,如运动、掩护与欺敌、计画、及指挥/管制/通信等,其目的都在促成此种攻击行动。我们现在可能已经了解为何罗比森要将他的智能浓缩成「攻击」一词,虽然我们也许会加以排斥并认真地思考我们自己所奉为圭皋的格言。

  「先行展开有效攻击」就像一般通用的道理一样,在特殊的情形下,可能将无济于事。作为一则海军的格言,其最有用之处不在于所陈述的内容,而在于其所排除在外、所未言及的部分。所有以防卫战术为基础的舰队作战(但不是所有的防卫部队)都有作战构想上的缺陷。一项成功的海军防卫战略须包含兵力的集中与成功的战术攻击。(注12)对侦察、监视与情资进行有效的融合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必须能和火力的投射一样受到重视。同样地,藉掩蔽、欺敌、混淆、与扰乱等作为来阻止敌人的侦察行动,也应受到极大的重视,因为有效的侦察与屏卫是相互关联的,而且都是讲求适切时机的事。

  假如我们不了解海军作战的两面特性,就不算真正了解海军作战。此两面特性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对方。我方的武器射程与敌人的武器射程构成一种相对关系。而武器射程的重要之处在于有效的射程--亦即,可望击中目标的所有武器之射程。对一支战斗部队而言,具有重要性的武器射程乃为足够数量的武器能有效击中目标的射程。

  我们此处所提到的格言不能被简化成攻势原则。守势兵力与守势作战乃为作战计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仅靠旺盛的攻击企图心并无法阻止敌人的胜利。事实上,一支舰队在达成制海之后的首要任务在于防卫此一海上空间,同时将其影响力扩大到陆地上。有时候,敌人的战术指术官可能拥有遂行长程攻击的手段。果若如此,则我方的目标应在于确保敌人无法如愿对我进行有效攻击而导致我方无力还击。

  先行攻击的精神若不受节制,将会一点一点地浪费掉我们的武器;攻势作战的精神若不受节制,则会将我们的大量武器集合起来当成火葬用的木材。认为使用轻巧的长剑就能所向无敌的人,将会败给使用坚固盾牌与战斧的敌人。

  求速成的目的并具有最长远眼光的人,会把错误的战术教给天份不如他的人;敌人自然会有他们自己的德瑞克(Drake)、萨弗兰(Suffrn)或田中(Tanaka);战术理论必须先拿来教导性情稳定的读者,因为天才自有他的办法。

注释

1. Quoted in Robison and Robison, p. 827.

2. Clausewitz, p. 141.

3. 此一比喻出自美国空军库胥曼(John Cushman)中将(已退伍),渠乃最擅长写有关指挥管制论述的作家之一。但是使用运动来作比喻的人很多。本人所知的以运动来比喻战术的第一个人是西姆斯(W. S. Sims);他将作战训练比喻成打橄榄球(而第一个以伊顿[Eton]运动场来说明战斗精神的人是艾隆爵士[IronDuke])。

4. Roblson and Roblson, p. 827.

5. 麦基尔尼(McKearney)曾对舰队战术准则及其于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效应作过详尽的评估。

6. 有人认为是国家政策决定了国防政策,国防政策接着决定了战略与战术。此种看法是处埋有关未来战略的兵力获取问题时的一种合理方法,但现行政策,如战时的目的,则仍应依赖现今的方法。

7. 傅利曼于1949年5月11日的演讲内容刊载于「海战院评论」(Naval War College Review)1979年3-4月号3-10页。

8. 战略不是我们讨论的主题,但这两场战役是发生于1756-63年的「七年战争」期间,当时英国首相威廉.皮特(William Pitt)所构思的战略被许多后来的海军历史学家,如柯白(Corbett)、马汉、哥伦伯(Colomb)与卡尔威尔(Callwell)等人推崇为一项落实得最完美的全球性海战战略的范例;英国人当时面对的是法国人强而有力的抵抗而犹能有效落实此一战略,更显示此一战略非浪得虚名。

9. 兰彻斯特是英国的一位成功的车辆工程师,他的兴趣广泛,对流体动力学、金融与经济政策、相对论理论,以及军事学等都有涉猎。

10. 兰彻斯特的巧思在于以更简单的形式来表达先前由布莱德雷.费斯克等人加以量化的集中作为之数学效应。费斯克还认为集体战斗力量比个别战斗力量更重要。被称为是当今的兰彻斯特的俄国人欧希普夫(M.Osipov)曾在1915年发表了类似的公式,并探讨了将此等公式应用于陆上战斗的可行性。

11. 综效作用系指以适切的方法统合运用武器,使其整体所发挥的效应高于个别武器效应的总和,或以数学方法表示,乃为:[A+B]集合>[A]集合+[B]集合。

12. 此处未提海上追逐战(guerre de course)是不恰当的,我们将于第十章中讨论此种战法。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二章--

第二章

帆船时代的战术演进:

1650-1815年

概  述

  在被称为帆船作战时代的二个半世纪期间,亦是海军将士们将战场做为战术实验场的年代。在本章中,我们首先检视英军近百年的战术僵化怪象;然后探讨当时各类教令、准则、指挥与管制、一成不变的作战指导等,对于海军作战人员所造成的束缚;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十八世纪的英国海军将领因战术、教令及通信各方面的僵化,而遭致挫败的情形。

  在十八世纪的海战中,舰艇系以直线序列发扬、集中火力,而前后编队是火力协调合作最实用的队形。如同许多海军作家所言,帆船本以舷侧火力接战,所以编成纵队是符合战术逻辑的。编成纵队时,后方舰艇甚难对旗舰发出的旗号进行识别与通信,所以将旗舰置于纵队中心可以便于作战管制。虽然这样不能移动大型舰队,但却能使指挥混淆的机率及通信数量降低。此外,风向、风速、敌人的方位与距离等,皆系指挥官决定舰队运动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他在敌人眼睁睁的注视下进行部署,有时在战斗前甚至还先供应早餐,其目的在使全军上下一心,能够同时完成序列并且紧密编队,(注1)不保留预备队,全军奋勇歼敌。藉训练及精湛船艺,舰队司令可将纵队紧密地沿着敌军残破的阵线部署,以集中的火力使敌军散落、重叠、相互遮蔽射界,或者将敌军逼出射程外使其脱离编队,而获致胜利。

舰艇直线序列:火力集中方法

  即使两艘友舰同时对单一敌舰作战,亦需要精湛船艺方能集中发扬火力。火炮有效射程约300码左右,最大射程约800或900码;在此距离外火炮要命中敌舰和贯穿舰体机率相当渺茫。舰艇舷侧射击弧角受限于正横前、后各约25度,必须利用舰艇运动来协助火炮瞄准目标,而不采用费时而笨拙地移动火炮瞄准目标。于是,鲜有两艘接连成纵队的友舰对单一敌舰作战时,能同时且充分有效地进行射击。图2-1所示,系在最大有效射程--约500码处,仅可供两艘紧密编成纵队的友舰同时攻击一艘在松散纵队中的敌舰。

  另一增加火力密度的方式系在垂直面上增加火炮数量,因此衍生出双层与三层炮舰,这也是海战中集中火力的最有效方法。十七世纪末期,常见的三层炮舰是海军领导者认为具有相当实用性的发明。1697年,备受推崇的法国人保罗.侯斯特(Paul Hoste)指出大型舰艇对舰队战力具重大贡献的两个理由:其一系大型舰艇可装配数量更多且口径更大的火炮,其二则为相同长度的纵队,大型舰艇舰队(小型舰艇编队则更为密集)拥有更多且更大的火炮。(注2)单层甚至双层炮舰,在直线序列中的火力密度太低,所以十八世纪末期仅能勉强将其纳入编队序列。

图2-1 纵队舰艇的有效及平射射距

1. 舰艇紧密编队,前后距离200码。

2. 在300码的平射射距,纵队各舰恰可形成一连续的舷侧火线,用以反击欲阻挠纵队编队的舰艇。

3. 在500码合理有效的射距内,前后相邻舰艇仍可进行少许集火射击(如阴影区)。

  我们可以假设某些时候,双层炮舰对单层炮舰的作战胜算比大于2,这是因为双层炮舰在火力上较单层炮舰享有较大优势。侯斯特提到了大型舰的木料具防御力,但他了解这只是次要的优势。在海上作战的两艘舰艇就如同两组有轮子的围栏一样,以木墙来保护火炮及炮手。除非幸运地直接命中弹药库,否则炮战后立即沉船的例子不多(虽然炮战后可能因舰体受损沉没)。海战失败的主要原因系火炮损坏、炮手伤亡及士气、战斗意志遭敌击溃所致,这些原因将使舰艇不是被俘就是沉没。英国舰队有许多被俘后修复的法国舰艇,原因系英军以作战见长,法国则以船艺优良著称。

  若两舰配备有相同数量的火炮与人力,其有相同射速与射击精度,穿透力将决定双方的胜负。另一方面,拥有74门(每舷36门)火炮的双层炮舰与拥有38门(每舷18门)火炮的巡防舰作战,依「平方定律效应」,巡防舰在炮舰的优势火力攻击下,将逐渐损毁,即使有通天的本领,亦无法挽救巡防舰的颓败命运。经估算后,在双方交火且无船体强度优势下,双层炮舰可能损失5门火炮,但巡防舰接战舷侧的18门火炮将悉数遭到摧毁。我们甚至可以假设,在巡防舰接战舷侧火炮遭到彻底摧毁前,巡防舰舰长可能早已投降。一艘双层五门、或更少炮的船舰在火炮受损不大、遭受些许伤亡及结构小幅损坏的情况下,就可造成一艘配有38门火炮及300名水手的巡防舰毁损。

  若要探讨一艘配备74门火炮的双层炮舰与配备100门火炮的三层炮舰交战,我们可依前例采用相同的假设与模式进行估算。在三层炮舰损失20门火炮前,双层炮舰可能已高举白旗。在北海及英吉利海峡海战中,可发现这种累积优势的效应。这个想法与假设系由军事法庭中吹毛求疵的双层炮舰舰长和没有加官封侯的三层炮舰舰长透露出来的。

纵队:管制方法

  当时,舰队司令很自然地将纵队视为管制部队的主要方法,其次才是把纵队当成火力集中的方法,这是舰队司合在十七世纪后半期的普遍认知。事实上,纵队指挥的概念在十七世纪前半期建立后,当时已有为数不少的双层炮舰在役。舰队司今明了即使仅有三个船身距离,紧邻舰艇间的相互支持,甚至作战指令传达都很困难。(注3)数十艘舰艇以近距离编成纵队需要相当高超的船艺,尤其必须避免部位超前以及阻挡他舰射击。保持部位相当困难,单独使用「作战帆」-中帆(顶帆),可以每分钟约300?盏幕郝?速度前进,这将使部位保持变得简单容易。作战行动中,凝聚向心、作战管制及火力发扬的价值是远高于速度要求的。

  保持紧密编队的第二个理由是防止敌舰突穿纵队,然后利用任一舷侧由舱至娓的全部舰炮对我进行攻击。此外,有种可能就是部分敌舰自上风处突穿纵队后半部,被突穿部分的舰艇即会遭到敌舰围攻,这个过程称为夹击(图2-2)。

图2-2 夹击夹击是为了取得下列态势 : 两个舰队均在稳当的操纵与同速前进的情况下。夹击舰队必须短暂分散,冒着敌舰队反制舰艇集结并接近其中一部的危险。因此,编成夹击队形是很困难的。英国名将纳尔逊于尼罗河之役时,在某些状况配合下,成功而幸运地夹击法国锚泊中的舰队。 敌舰队后半部的夹击由以下描述可知其困难处。图中,舰队B迎风向右航行接近舰队A,而夹击舰队A在上风处火炮射程外严阵以待。 下图中,当舰队A前半部舰艇航行落后至与舰队B后半部舰艇成正横位置时,舰队A前半部舰艇驶近进行交战,舰队A后半部舰艇则顺风成梯队航行至舰队B的纵队后方。 当舰队A前半部舰艇与舰队B后半部舰艇近战时,舰队A后半部舰艇处于下风处并迎风向上风方向接近。交战中的舰队B后半部舰艇可设想其航速趋缓,以利下风处舰队A的舰艇迎风航近就夹击位置。舰队B前半部未接战的舰艇必须回转,如果回转太久、太慢,其将无法致胜。 即使迟钝的舰队B都可能具有「迅速回转舰艇、破坏夹击计谋或顺风疾驶、脱离舰队A在上风处的交战舰艇并使舰队A企图绕到下风处的舰艇行动受挫」的能耐,此点就算不是十八世纪的水手也可以看得出来。在敌舰队前半部实施夹击是不适合的,因为舰队B后半部未接战的舰艇,即使未获命令亦很自然地冲向前方应战。

  最后,编成紧密纵队乃是对抗敌人的有效方法。因为即使敌军计划或意外地突穿纵队,我方需以整个舰队对抗纵队中部分舰艇时,通常在纵队前半部下风处末交战的舰艇必须尽快地迎风反击,此时,距离的远近决定就位时间的快慢。

  在火炮有效射程少于500码的年代中,无论指挥军舰或纵队舰艇,如何集中火力是近三个世纪的主要战术课题。形成阵线、在不超前部位的前提下,紧密编队与在垂直面上增强火力,系指挥及管制作为上的解决之道。我们可以简单回顾帆船作战的战术发展,便于了解英国海军将领如何质疑纵队作战战力。

创建阶段

  我们首先探讨纵队指挥协同作战如何融入英军舰队司合的作战指含。十七世纪后半期,英荷两国除了贸易竞争外,尚发生了三次血腥的战争。在第一次为期两年战争期间(1652-53年),英荷两国发生了不下六次的大型海战。原因之一系许多战役具有战略意涵,此部份稍后会加以说明。原因之二则是工艺。战争初期,战舰兼做商船,因此可迅速建造与修护。由于舰队巡弋队形成群、作战行动常因战术迟疑不决而结束,诸多战争诠释通常系以战术因素进行考量。船舰大小、外型、航行性能以及舰长指挥皆系考量因素。由于初期船只数目过多,缺乏足够管制作为,兼做商人的舰长常不遵守编队的纪律。击退敌人系在争取战争胜利,非在计较击沉或掳获敌舰数目。战争例证显示,当发现敌舰在旗舰指挥下编成松散纵队时,一旦接战仍会出现混乱景象。在靠近波特兰(Portland)附近所发生的第三次浑沌不明的战役后,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遂派遣麾下三位大将:布雷克(Robert Blake)、狄恩(Richard Deane)和蒙克(George Monck)出海作战。依据指令,他们将纵队当成基本队形,并且在各自的旗舰下分开编成数个纵队。

  除非作战管制需要,否则并无证据显示集中火力是初始阶段的行动方案。我们必须知道战争刚开始时,并不是由专业的海军在作战,而是一群武装商船及具爱国心和海盗心态的舰长们在作战。由于旗号官末在海上执勤,编成纵队可能是当时最易执行的作战管制方式。当时的情形和现在一样,将未经训练的部队编成紧密纵队的作战计画极其愚蠢,而且要在航行中的短纵队内保持间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就某种程度言,只要能维持这样的队形,战术就可以获得成功。此种队形的优点有四:

? 将领使用少量信号指挥部队,每个信号皆代表指挥官的一项命令,并能与其下属的技能与训练水平相结合。

? 避免因火炮烟硝的混淆而导致部队陷入混战或是误击友舰的危险。此一危险的排除,如同无人愿意耗费时间等到烟消云散方才发现敌人,两者同等重要。

? 排除避战者。作战指今第七章中警告,意图违反舰队队型的舰长将接受严厉的惩处。吾人应使下属相信这项指含绝非戏言。

? 至少有三组指挥得当的纵队,并且保证所有舰艇均能接受指挥,可在最短时间加入战斗。不保留支持的备用舰艇;一艘距离战场遥远的舰艇并不是危急时刻或海域作战的支持兵力,因其只会被视为系火力的浪费。

作战指令成熟阶段

  在帆船作战的早期年代中,舰队司令深切了解紧密纵队可以集中火力。英国皇家海军将航行、演练及战斗融入日常训练之中,成为一支海上作战专业武力。火力可藉提高发射率、发扬高超船艺与保持紧密编队等方式予以强化。在英荷第一次战争的第六场战役,亦是最后一场海战中,荷军被迫编成纵队。由于荷军的加入战斗,使得谢文宁根之役(Battle of Scheveningen)极其血腥且具决定性;这场战役致使英荷的第一次战争结束。

  第二、三次英荷战争期间,单纵队变成了舰队的标准编队队形,但舰队运动则视状况而定。由于双方均具侵略性且熟练编队技巧,占领上风位置可以顺风而下进行接敌作战,亦可藉由风势之助脱离战场,因此,英国舰队惯常编成军列纵队,期能藉由运动技巧占取上风优势位置。虽然,英国越来越喜欢单纵队作战,但上风处聚集更多敌人的可能性,则是不争事实。

  但不久后英国人就认为单一纵队,或称舰队,是种太过份的队行,是为初学者所设计的。在新一代海军专家发展完整指管战斗指含前,单纵队成为一种僵化的准则。无可置疑的,舰队司令指挥舰队运动完成紧密纵队,可达成局部的兵力集中。但当舰队总数达数百艘舰艇,要求如军舰运动时,结果形成一个薄弱的火力线,绵延达数哩长,但任一般侧深度通常不及500码。若后半部舰艇欲到达纵队的最前部位,可能要花上一个小时。更糟的是,因为风向缘故,纵队前半部舰艇可能无法支持后半部舰艇作战。

英军战术僵化时期

  十八世纪初期,由于舰队规模过大,一个单纵队的火力如同丝带般的薄弱,要以头对头、中间对中间、尾对尾方式对付顽强的敌人,几乎是不可能。十八世纪初期,对英军而言,法军系一个顽强的对手。法军的行动方案就是避免与英国决战。换言之,法军的成功系强调射击精准而非火力大小。此外,法军配备了更多长射程的火炮,便于在下风处作战。他们攻击英军战舰帆索,瘫痪英军行动,迫使其脱离战场并削弱其战力。但是,法军避战的成功因素,系因1740年英海军部以制式作战指令取代舰队司令自订指今,指挥官仅允许对制式指今进行微幅补充,指挥官会不顾伤亡地遵循部颁作战指令,而不愿对其有些许违背。

  如同海军战争学院哈登道夫(John Hattendorf)教授指称,克瑞斯威尔(John Creswell)提出最新资料证实,在1799年以前,此一作战指令并非英国海军部的指含,此点与马汉(Mahan)和柯白(Sir Julian Corbett)归纳出的共同认知相反。克瑞斯威尔强调皇家海军的战术基本上没有什么错误。就某种程度而言,此亦强化了作者认为需要协调一致、具实用性准则的论点。姑且不论「英国皇家海军的航行暨战斗指令」(Sailing and Fighting In Structions for His Maiesty's Fleet)文件是否已发布、背书或末获得海军部的注意,线性列队与尽可能占取上风位置的概念已深植舰队指挥官心中。皇家海军延伸阵线的作战方式,使其在近一个世纪的战役中末获致决定性结果,反而造成了相当大的挫折。

  一成不变的作战指令,不仅系准则亦是教条。如同改良管制舰队的方式一样,他们规定了各种信号,俾利管制舰队运动。舰队几乎不曾想到创造性的战术,更不要说有符合创造性战术的各项做法。末经训练的各项作为,在作战中即不可能执行。在敌舰队后半部集结、突穿敌阵线或在敌之一部进行夹击都是致胜契机,舰队司令却不运用。更确切地说,在作战指令这本宝典中,由于末将这些作为排除在外,所以他们可能根本末曾想到。随着十八世纪走入历史,此种指挥与管制作为不仅扼杀了战术,同样地亦阻扼了研发战术的创造力。

海军战术再生阶段

  我们尊敬纳尔逊未打破作战指含的僵化形式主义一事;罗德尼(George Rodney,1782)、贺威(Richard Howe,1794)与邓肯(Adam Duncan,1797)则打破了此一指今的僵化形式主义。杰维斯(John Jervis)在1797年的圣文森角战役(Batte of Cape St. Vincent)中,分享了纳尔逊的战术才华及其带来的荣耀。就纳尔逊的成就而言,可将其视为一个无与伦比的战术家,因为他知道如何运用皇家海军新近才有的战术自由。柯白向海军少将康本斐尔特(Rjchard Kempenfelt)保证,制颁新的命令及信号可使舰队运动如同1780年早期般的灵活与弹性。罗比森(Robison, p. 346)指出,过度讲求形式主义已被广泛讨论,相关解决方案已在酝酿当中。一般而言,法国在战术理论上的成就远远超过英国,其战略家的著作公认较英国人的作品更具散发性。印度洋海战结束迄今历经了两个世纪,我们仍对法军舰队司令萨弗兰(Pierre Suffren)在海战中的战术作为钦佩不已。这位在军旅生涯中表现杰出的法国人,奋发进取并实践新战术,他是一位少见的创造者。我们推崇先贤,因为他们独具慧眼、智勇双全,并能剑及履及地使战术发展日益茁壮。

  1805年10月21日的特拉法加(Trafalgar)海战使得英国将领纳尔逊名留青史。特拉法加海战是十八世纪最大规模的舰队作战,纳尔逊的功绩非靠历史偶然事件有以致之,他为人所不能为,而且消灭了敌人舰队。由于他的丰功伟业,此后舰队作战不再,确立了英国海军长达百年的海上霸权。众人皆知,特拉法加海战不是幸运获胜的,纳尔逊运用其在尼罗河及哥本哈根的作战经验,掌握集中和速决原则。托人可于其在作战前对舰长们颁布的作战指含中发现上述各项原则。有关这场战役及对纳尔逊的分析,法人鲍德利(Ambroise Baudry)所为的透彻分析无人能及。(注4)鲍德利直接点出时间与运动要素以及纳尔逊的应变计画,系这场战役的成功要素。他亦指出,虽然法军舰队司今维尔纳夫(Villeneuve)几乎完全掌握了纳尔逊的行动,但仍不知如何去阻挡纳尔逊的行动。维尔纳夫完全无法反制纳尔逊的作为。

  即使纳尔逊以27艘舰艇的劣势兵力,对抗法将维尔纳夫所统领的33艘舰艇优势兵力,纳尔逊仍有信心赢得胜利。特拉法加海战中,纳尔逊摧毁法国及西班牙的舰队达成了英国十年来的战略目标,他亦完成了百年来任何将军无法企及的目标。

  纳尔逊采取近战并紧咬敌军不放。敌舰进入致命的300码射程时,他的舰长将会给予法军迎头痛击。纳尔逊选择正确的战术,击败特定敌人以达成国家特定战略目标。当纳尔逊有所计划时,即使已在执行中,他会沟通、说明,结果证实正确可行。他的舰队在近距离内快速开火,他的计画符合训练需求。他善用每一机会向舰长们说明所采取的战术作为,舰长知道为所当为,且不会误解计画本身内容。在几乎没有任何信号提示情况下,计画仍贯彻地执行。1805年,航海命今即战斗指含的概念系一个惊人创举,亦系说明现代化舰队的贴切标题。

  我们可能从特拉法加海战中学到错误的教训,纳尔逊用来对付川普(Marten Tromp)、卢义德(Michielde Ruyter)与萨弗兰等人的战术可能会造成灾难。纳尔逊的舰队在10月份的微风中每一艘军舰都曾曝露在敌人眩侧火力射程内三至四次,假如敌人有一流的战技,纳尔逊必败无疑。纳尔逊的舰艇在到达有效射击范围前,可能近半数已瘫痪无法战斗;纳尔逊本人或许亦明了此点。我们提出此等警语或许是肤浅的。或许纳尔逊的胜利是因为他遂行了大胆攻击,能力不如他的指挥官若未谨慎的观察、评估敌人,贸然模仿纳尔逊向敌人火力冲进作为,将会造成整个舰队溃败。我们不知道纳尔逊若在1688年对荷兰作战及在1916年对德国的作战中,会采用什么战法。然而,我们确信纳尔逊的战术对于战略目标的达成、武器火力发扬以及兵力集结运用而言是正确的。

战略的影响

  为能明了英国、荷兰,特别是法国等国的战术发展,必须对这些国家采取的政策与战略进行简要地说明。战术及战略会相互影响。战术指挥官务必了解战斗目的,战斗目的常堂不仅于击溃敌人舰队而已。

  在三次的英荷战争中,双方的战争目标是夺取海洋控制权,因此发生了多次海战。这些战役的战略目的,可以蒙克(Monck)被询及引发二次英荷战争原因的答复词做为说明。他指出:荷兰的贸易过盛……英国下定决心自其手中夺回贸易。(注5)这是一场贸易战争,碉在海上争战,没有侵略问题。对荷兰而言,英吉利海峡的交易就是其生存的问题。能生存国家就可以兴盛,无法生存国家就会凋零。双方为达各自目的,战争系无可避免的。因此,筹建海军或追求和平,就是其必须进行的选项。由于战争目标的局限性,赢家可得到财政上的净利益,输家将蒙受财政损失与国家动荡。因此,双方都为胜利而战。彼此都知道,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可以终结一场战争;一直到新的舰队筹建完成后,才会再发起另一场新的战争。

  法国的战略目标则是避免决定性战役。然而,英军的优势即是赢得决定性战役并掌控海洋。英国与嫖悍的荷兰作战时,学到了不少战术教训,但这些战术用来对付顽强的法军时就失灵了。对法国而言,虽然决定进行海洋作战,他们认为海洋仅是侧翼,战场在陆上出现后,法国通常会自两个战略中采取当中的一个予以实践。他们会保有一支强大的舰队,牵制英国海军(不常成功)并且寻求作战机会,或是采行游击战以低成本获致适当利益。

  在此,我们无意讨论法国海军战略是否明智,就其战术而言,可对下列事项进行必要观察:

? 总体而论,在纳尔逊完成英国战略目标前,法国战略的实践较英国战术的发展来得成功。

? 即使入侵英国或决定性战役可使法国获得极大利益,但是法军根本上做不到,因其战略上的积习已深。

? 当英国皇家海军习得如何近接及打一场决定性战役时,避战的法军在战术上已被摧毁,战略上亦遭受严厉打击

结语

  帆船作战年代,由于武器射程有限,所以系以舰对舰战术进行交战。到了这个时代末期,藉由增加舷侧火力、提高射击率或加强射击精度来有效地集中火力,英国系以提高射击率来强化火力,法国则藉加强射击精确度来达成这个目标

  1650年,发明了线性指挥序列作战,此种战术便于协调(队形中以最少的通信达成舰队迅速的运动)与合作(近接编队中避免误射友舰及防止避战者)。很快地,指挥官发现了多路纵队亦可集中火力:各舰间藉相互支持,可将整个舰队火力予以集中。

  舰队编成军列纵队比较简单,故较其吸引力。十八世纪初期,英国海军的教令变成了不可侵犯的教条。除了偶有例外,指挥官必须保持僵化的纵队作战,此举扼杀了战术奇袭以及集中舰队形成局部优势俾对敌之一部进行夹击的可能性。不幸的,作战指令局限了指挥官与顽强对手对抗时的近战及击败敌人能力,此见于敌人火力较弱或为满足战略要求而冒战术危险进行交战时。十八世纪中期,帆船作战时期的最后五十年间,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司令致力于摆脱教今束缚,并在近战中击败劣势敌人而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当舰队指挥官摆脱单纵队作战栓桔后,他们发现了其它使舰队兵力集中的方式,以防止敌舰窜逃;纳尔逊就曾如此做。在特拉法加海战的最后一击中,他消灭了敌人,其战术运用的成功包含下列几点:

? 纵队间及纵队各舰间相互支持,直至战斗及无法避免的混战开始。

? 简单而明确的计画作为,保有执行上的弹性。

? 少量的通信指挥。舰长们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知道纳尔逊的意图。

? 占取上风位置时主动攻击,但也注意接敌时处于下风位置的可能性。

? 充分掌握舰队海上运动与距离间的关系期能达成对敌全军进行战术奇袭或集结舰队优势兵力。

? 为战而训,训以备战。

? 遇强敌有高风险存在,但如已知敌手的炮术及队形管制能力较弱,其风险性较低。

  英国皇家海军的战术目标,通常系在摧毁敌人舰队,这亦符合大英帝国战略目标。法国系英国的主要对手,其对英国海军形成相当制约,法国舰队规模不大,亦末接受与敌正面对决的训练。法国的战术作为皆系依据战略目标与其相对弱势的兵力来进行调整,此种做法经常获得成功。然而,就长期而言,此一方式使得法国本身的舰队战术、能力与作战意志,越来越禁不起考验。

注释

1. The felicitous words of Crcswell, p. 178.

2. Robison and Robison,p. 220.

3. 编队距离系以绳索标记(长240码)。英荷战争期间,舰艇长度约50码,在作战指含中即明定编队距离为半条绳索长度。稍后,使用绳索长度描述编队距离成为常事。Robison and Robison,pp. 153,361.

4. Baudry, pp. 218-36.

5. Quoted in Lewis(1948),P. 89.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三章--

第三章

承平时期的战术发展:

1865-1914年

战术思想的黄金年代

  一八六五年至一九一四年期间与吾人当前所处年代,这两段和平时期就科技发展的快速程度来说是相当的。相对于帆船战斗年代有许多机会可供吾人学习,十九世纪下半叶却是只有少数的舰队作为可以当作学习探讨的对象,此时期英国皇家海军成功地打败所有的海军对手,「不列颠和平」(Pax Britannica)的声势如日中天。战术、科技及指挥方面的问题不能单靠战场予以解决,蒸气推进的意涵以及其对灵活度产生的影响、装甲及武器装备的进步、鱼雷、大船与小船、无线电及飞机都成为相当重要的讨论焦点。

  一八六五年至一九一四年在战术发展上可说是一个空前绝后的黄金年代。新的武器装备、装甲与机动模式皆对战术发展形成深远影响。十九世纪末期,一些不合时宜的战术观念已被扬弃,并且加入了一些崭新的战术;新型战舰的产生亦使吾人对于一次大战期间,海军战术或战舰表现上的重大改变不致产生太大震惊。战后对于战术及领导技巧方面所为的评论,让吾人对战前所做的分析更加深信不疑。

  当再次读到这个时期有关战术方面的作品时,可以看到这些文章应用了相当多的数学。工程逻辑技术大量地运用在机器设计与海军战术领域。研读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交替之际的许多著作,例如鲍德利(Ambroise Baudry)、费斯克(Bradley Fiske)、伯诺提(Romeo Bernotti)、班布里基-郝夫(WiIliam Bainbridge-Hoff)与马卡洛夫(S.O. Makarov)等人的著述,或阅读海军期刊与研讨会发表的重要资料时,皆可感受到可观的科技与战术创新。(注1)更确切地说,虽然有些今人惊讶之处,但此时期稍早若干科技与战术的分析可说荒诞不经,其存在于以下两个面向:其一系过分高估了速度;其二是没有预想到不良视线对舰队主要任务产生的影响。这些有识之士皆系海军军官,虽然他们很快地从理论中中和了偏激的战术观念,却无法将这些观含付诸实践。

先驱者

  工业革命在拿破仑战争后如火如荼地展开,欧洲海军亦感受到这股浪潮所带来的冲击。除现代化的射控系统与自动鱼雷外,拿破仑战争与美国内战期间,海军从帆船战斗演进至蒸气船舰,新兴的装备包括蒸气推进与螺旋推进器、铁制船壳与装甲、大口径炮管与集中火力的大型火炮(开始时,这些大炮有更大的射程、越来越强的装甲能力,惟射程增加并没有使效率随之增加)、后膛线枪炮、具战斗力的炮弹及配件、来复枪以及火炮炮塔。

  有着如此多的发明,接下来争议的焦点便集中于如何使用这些崭新装备。明显地,这些发明会在短期内使木造船的生产线及战斗线过时。虽然,英国人比较晚才采用铁制船舰,1860年他们建造9,000吨的巨大战舰勇士号(HMS Warrior),此后英国即不再制造木制船舰。全面使用铁壳船舰系由英国皇家海军首开其端,在这种情况下,战略必须配合海军工艺发展予以适当调整。蒸气推进的发明,世界各国开始寻找新的煤矿,加速了殖民主义的扩张。强化堡垒不再适用海军基地;引擎及枪炮维修的需求,使得舰队基地数量变少。帆船到蒸气船的转变,限制了战斗舰队的续航力与持久性,对于海上封锁形式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欧洲各国海军将领,并未忽视这些转变衍生出的各项战术限制。以「现代」的英国海军而言,其在1880年代仍在制造帆船,俾能在必要时遂行战略机动。

  另一方面,蒸气推进带来的崭新战术,使得海军战术家大放异彩。这不仅使优势舰队可以逆风进行进攻,同时亦可在微风下接近敌人,并以过去二或三倍速度攻击敌人。这些优点在1866年的利萨战役(Battle of Lissa)前还未展现在世人眼前。然而,在1840年代的战术讨论中,已对相接纵队战术的结束以及冲撞攻击(ram bows)的有效性进行深入讨论。(注2)在此时期的科技发展,强调的系装甲防护而非武器装备,冲撞攻击被认为系与战术机动和舰艇动能息息相关。至于如何接近敌人,使其进入射程以及开火射击速度,与舰艇的速度并无任何关连。

  此期间印证科技的最佳场所即是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虽然在此战役中,后勤与战略机动(并非战术)受到特别注意,参战国家却深信蒸气动力在包围作战方面的巨大价值。铁壳船在海上不具太大价值,但在抵抗要塞堡垒及陆地炮台时却展现出它们的用处。1853年的辛诺普战役(Battle of Sinope),证明了爆炸炮弹的威力。在薄雾中,6艘俄国大型舰艇袭击了7艘运气欠佳的土耳其驱逐舰,悉数将其摧毁。此战役中,共有近3,000名土耳其人伤亡,俄国方面仅有266名人员伤亡。(注3)俄国这支舰队中有3艘舰艇配备了新型的大炮,欧洲各国海军皆都对此型火炮的效率深感惊讶。这场战役对船舰装甲及铁壳制造的促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亦使各国加速进行炮弹研发,此点被视为木造船只必然面对的恶果。

  然而,我们对于外界反应可能还会感到讶异,并且怀疑炮弹究竟可以影响战争何种结果。一个简单兰彻斯特(Lanchester)模式几乎可以显现所有结论。倘若我们相信俄国舰队6艘舰艇任一舷侧平均共有55门火炮,其两艘巡洋舰的任一舷侧平均有15门火炮,对手土耳其的7艘驱逐舰每一舷侧共有15门火炮;那么当土耳其舰艇舷侧火炮数量被摧毁殆尽时,俄国的8艘舰艇平均每艘船只仅会损失两门火炮。(注4)这是俄国船只数量上的优势,可说与其船体建材好坏无关。此外,俄国采取突袭亦是致胜的另一个原因。

美国内战后:1865-1885年

  在美国内战中,几乎没有舰队与舰队间的战争。若以当前眼光而论,美国内战中的舰队作战应称「滨海作战」(littoral operation)。作战目标旨在控制海港、港口与河流;军事目标则是堡垒。「舰队」作战仅见于南部联邦(Confederates)以装甲舰对海岸炮台实施补给时。这些舰艇实际作用如同装甲坚实与武装良好的海上活动堡垒,南部联邦舰艇虽然很有效率,但其美好时光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北方政府(Union)经常运用压倒性的兵力用来压制打击对手。南方政府无法集中舰队来与北方政府一较长短,他们无法对抗北方海军,他们的目标不曾逾越追击战(guerre de course),或是局部封锁北方政府,他们只有期望英国皇家海军进行干预。

  因此,1866年的利萨海战成为吾人研究当时舰队作战唯一案例。以下系由这场战役所获得的若干战术教训:

? 蒸气推进给予攻击舰队新的选项。

? 冲撞攻击成为海军作战的有效武器。

? 单一纵队运用集中火力方式可能遭致失败。

图3-1 冲撞攻击的运用说明 本图系1886年7月20的利萨战役概图。奥地利击败意大利的主要原因,系其采用肩并肩的方式来对抗意大利的纵队。奥地利的特葛郝夫(Tegetthoff)少将只有7艘铁壳船,面对的是意大利普尔萨诺(Persano)上将率领的12艘船舰。特葛郝夫少将利用蒸气舰艇的机动性,以V字契型队型直接冲入意大利的纵队。奥地利在意大利纵队无效的火力射击中进行突穿,将意大利的舰艇队型打乱,使得普尔萨诺上将及其部属阵脚大乱。虽然义国仅有两艘舰艇遭到冲撞攻击,事后各界咸认奥国的冲撞攻击是获得胜利的主因,此点影响了往后30年的舰艇设计。

  海军战术家开始研究假设性的舰队作战是值得注意的。1870与1880年代的文章,对冲撞攻击方式都给予相当高的评价。装甲钢板抵抗枪炮与早期炮弹的优势皆相当短暂,致使,我们轻忽了冲撞攻击的效应。二十五年后,蒸气舰艇的机动性使其至多在半哩内能集结有效火力,快速冲击舰队可在二分钟或更短时间内航行800码,消灭一支配备火炮的舰艇纵队。此外,他还可以逆风航行。一支防御纵队若能集中火力,愈可能被冲撞攻击击破;一个舰队如编成的单一纵队越大,则其纵队越长,则遂行冲撞攻击的舰队愈容易将攻势集中在单一部位。图3-1显示的即系利萨战役简图,该图充份地显现上述的说法。

  一八八六年后,战术的讨论已将传统的纵队??弃,但对于如何采取最好的战术仍然争辩不休。解决方式系将长纵队变成短纵队,有人认为这样彼此可以互相支持,有人认为舰队可以并肩作战,另外有人认为由二至五艘军舰所组成的单位可以彼此支持战斗,当舰队指挥官进行指挥时可以将其聚集一处,其阵式如同二次大战的圆形编队,或像英国步兵的方阵编队。每种作战构想的合理逻辑显现的却是一团混乱,战术家对找出一支训练良好海军,能在执行战术时获取最大优势,不抱太大希望。诸多作战计画是比照陆上作战而拟定的。由于若干战术人员不够专业,会将攻击者对抗防卫舰队的行动视为对抗陆地的防御部队般,将其固定在不变的阵线上。

  战术家与雇用此等人员的舰队指挥官可说非常幸运,因为在战争来到前,新兴科技可以解救他们。无庸置疑的,这种情况充斥着各种混乱。最坏的情况,不过是新方法不适用而已。这些新方法绝不会让目标消失不见,因为其可集中所有的兵力与方法来找寻目标,这可藉由蒸气推进将战场可用的移动兵力加以集中。他们不会忘记冲撞攻击的重要性。信号和观念系指挥官初始时具有的优势:战场本身被认为系被不明状况所掩蔽。倘若获致部份胜利系靠运气的话,那么全胜应该是舰长必须具备勇气方能达到。

  冲撞攻击做为主要战术的年代结束前,1877年与1879年,在南美西部海岸发生了几场海战(虽然称不上是舰队作战)。在一或两艘装甲舰艇与其它战舰参与的四场冗长战争中,出现许多冲撞攻击场景,几乎所有攻击行动都未成功。假如当时存有舰队作战的话,那么结果将有利于进行冲撞攻击。发生在南美的这些战事,显现攻击移动中的目标的困难度被低估了。

  郝斯卡号(Huascar)战舰曾参与这四次战役,其曾在秘鲁革命期间对抗英国,后来亦曾参与对抗智利行动。该舰曾在近距离内被相当多炮弹击中(第一场战役中被60发炮弹击中),惟其船身未被贯穿。郝斯卡号曾经炮轰堡垒,然后全身而退。这个阶段中,战术家看对了一件事,此即大炮效率已经式微,短期内主宰战场的将是防御科技。

  1894年九月的鸭绿江战役,正式宣告了冲撞攻击时代的结束。中国方面根据当时的估计,采用肩并肩方式运用两艘战舰试图采取冲撞攻击,这两艘舰艇系中国方面的战斗主力(注5)。日本方面保持两个纵队并将中国军舰团团围住。由于射距甚短,大部分的损伤都是中口径大炮在200码左右距离造成的。此战役中,双方发射了很多的炮弹,炮火渐增的破坏效果是惊人的。根据估计,两艘中国战舰共被击中了320发炮弹。由于两艘战舰的装甲末被贯穿,故其能够存活下来。由于双方使用不同战术的系相同类型军舰,故甚难对此次战役进行分析。虽然不曾运用冲撞攻击,冲撞攻击功用仍在,但仅有在战术辩论时,方被有识之士提出。

大型火炮的胜利1900-1916年

当前许多人认为枪炮已经取代了冲撞攻击,有人认为冲撞攻击根本不是一种有效战法。较佳的结论则是,鱼雷取代了冲撞攻击。白头(Whitehead)鱼雷系一种有效的冲撞武器。若被鱼雷这种长距离冲撞武器击中的话,其有相当的致命性。对攻击者而言,使用鱼雷可说相当安全。对重炮的研究与对反制鱼雷快艇与如何贯穿舰艇装甲的研究同样今人着迷。十九世纪时,一般人对于大炮、鱼雷及冲撞攻击的研究深感兴趣,但冲撞攻击很快地消失不见。

  二十世纪初期,大炮成为海军舰艇主要武器,装甲舰艇亦成为了舰队主要骨干。海军战术家对舰队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证明了炮弹具有贯穿钢板的可能性。但是,两国海军很少能够击中移动中的目标。史考特(Perry Scott)与西姆斯(William S. Sims)等优秀海军军官,曾领导小组对火炮射控进行改良工作,期能有效提高火炮的准确性(注6)。由于确切掌握时机,当时30节的鱼雷快艇与鱼雷快艇驱逐舰(torpedo boat destroyer)能藉副炮对主要舰艇构成潜在性威胁。依战术家估算,一个均衡舰队应包括数量庞大的鱼雷快艇。理论上,驱逐舰可使用快速短程武器先发制人,但是火炮必须准确,海上指挥官会对本身没有驱逐舰与轻型巡洋舰保护战斗舰的不利态势,感到忧心忡忡

下表系一位战术家在1910年时,采用距离做为函数所评估的武器效能:

极远距离 10,000-8,000公尺 重型大炮射程

远距离 8,000-5,000公尺 重型及中型大炮射程;中型大炮主要用以对付人员与无装甲的舰艇

中距离 5,000-3,000公尺 中型大炮相当有效

短距离 3,000-2,000公尺 依据相对船位,鱼雷是危险的

近区域 2,000公尺之内 可能相撞(但未提及冲撞作战)(注7)

  赞同在所有舰艇配备大型火炮的人(无畏舰[Dreadnought]构想),并未完成他们所持构想,小型及中型口径火炮却已具备了相当的准确度与较高的发射率。费斯克(Bradley Fiske)指出了下列三项一般性法则:

? 6?寂诘纳渌偈潜2?寂诘陌吮丁?

? 12?寂诜⑸涞呐诘?,其能量是六?寂谂诘?的八倍。

? 12?寂谥亓肯刀?寂谥亓康陌吮丁(注

  就相同舰艇配置言,6?寂诳煞⑸湎嗟庇诒2?寂诜⑸渑诘?能量的八倍。炮弹重量产生的炮口能量及炮口速度是计算大炮能量的方法。装甲穿透的计算系射程、目标角度、炮弹俯射角度三者形成的函数。高射速的达成必须藉由不断研发;6?伎诰兜幕鹋诳?始出现一个问题,因为其100磅的炮弹是人体可以搬动的最大重量。1910年时,6?寂诘纳渌偈敲糠种颖2发,看起来是相当快的。倘若大型火炮的长射程并非藉由改进准确率来达成,这些火炮贯穿装甲的机率不会太大。小型及中型火炮在近距离极易杀伤敌人,最佳例证即是1905年日本在对马海战中展现的战果。当时大炮的射程完全掌握在日本手中,其距离系保持在4,000至6,000码。为了掌握战场,大型(10或12?缉火炮必须要有准确的射控系统,而且位在中型(4或6?缉火炮射程之外。

  假若我们认清武器射程的增加乃战争的重要趋势之一,则最后的结果还是可以预测的。1910年左右,当可对连续目标开火及主导控制取代局部大炮部署后,所有的大型火炮船舰必定可以掌控。美国海军密西根号(Michigan)建造时,其时间就已落在英国海军的无畏号之后。因此,美国对外国宣称建造大型火炮战斗舰相当仇视,甚至包括超级炮塔部署(注9)。所有讨论都集中于大型火炮舰艇议题。从1905年(美国海军密西根号问世)到1912年(美国海军宾夕法尼亚号问世)之间,大型战舰部署数量增加两倍。炮塔配置及装甲、速度与持久性的配套问题均已宣告解决。重大结果系建造了无敌号(Invincible)与却敌号(Repulse)两艘战斗巡洋舰,此系英国皇家海军舰艇中具有强大火力、极高速度与少量防护的战斗舰艇。

  一次大战发生前,亦是对马海战发生后的十年,大型火炮(12?贾帘5?缉是舰艇的主要武器,这些大炮可在晴天时重复射击至8哩外或更远的地方。火炮射控的计算机研发,一直在秘密与甚少被注意的情形下持续地进行。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系在增加火炮射程。做为舰艇副炮的5或6?寂谠蚴怯美捶阑び憷坠セ鳎?舰队司令们都希望尽可能地不以副炮用来防范鱼雷攻击,但是鱼雷威胁仍必须加以考量。关于这点,伟大的俄国海军将领马卡洛夫(S.O. Makarov)曾以滑稽语气写道:

截至目前为止,掌控海上意味舰队掌控海洋,此系累积而来的结果。尤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被击败的敌人不敢再出港应战。这种情形当前如何?对战胜者的建议则是,避免受到敌人鱼雷快艇夜间攻击。……一些水手已经习惯于反常事物,但假若是生手,则仍会受到惊吓。或许他会疑问,他是否了解一个胜利的舰队应该保护自己,以免遭到被打败的敌人的残存兵力之攻击。

  马卡洛夫的战术已对马汉和柯白的权威形成巨大挑战。就理论与实务言,火炮皆系舰队作战的主要武器。不少敏锐的战术家认为过于简洁的海上指挥观念,内容范围过于空泛而无法被人真正了解。

战斗纵队队形重现

  虽然存有鱼雷威胁,舰队作战的所有战术观念还是适当的。冲撞攻击不再适用;战舰上的大型火炮变成重要武器。战舰的火炮越大越稳以及拥有良好的装甲与武器,战舰的作战能力则越强。然而,这样仍然不能保护自己免于敌人鱼雷攻击。轻型巡洋舰与驱逐舰则是为对付鱼雷而设计的舰艇,他们可以保护自己免于敌人驱逐舰与鱼雷艇的攻击。直到飞机与飞船提供更大的保障前,侦察巡洋舰是舰队的眼睛。受到陆地战斗影响,战斗巡洋舰在十九世纪末系用以支持侦察任务的重型武器。就理论而言,其战力超过其它任何舰艇。水雷在浅水系一具潜伏威胁的武器,大部分做防御用途,需要藉助水面船只布放。潜舰像水雷般,然其在深海中其有攻击能力。更确切地说,潜舰好比一个魔鬼。无线电系一个崭新的指挥工具,在战术上可以增加侦察结果之产生速度。

  战术队形的纵队参见图3-2。将1,500码当成良好视距下有效射程时,16艘战舰的纵队所属火炮可对中线9,000码距离内的目标进行接战。半数以上火炮至少位于纵队首末舰30度夹角内。为了进行比较,图3-2标示同样角度时纵队有31艘过去风帆战舰的情况。

图3-2 1750年与1910年火炮有效射距比较

  基本上,兵力对抗兵力的关联性是由相对纵队开始。至少三位战术作家(查斯[J.V. Chase]、费斯克与鲍德利)曾皆指出,在下列方法中集中优势火力会产生渐增效果。(注10)倘若对手每艘战舰在敌人不其有效反制火力情况下具有20分钟的持续战力。攻击能力保存(火炮与射控系统)系与持续战力成比例的。若其它因素皆系相等,战役结果将会不分胜负。这样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因为双方攻击能力同时降低。

  若A方较B方先发射4分钟,如同鲍德利所为的,(注11)则表3-1所示即为双方剩余火力及持续战力。原本会是势均力敌的一场战斗,晚开火四分钟的一方将遭致对手彻底毁灭。较晚开火,将损失20%的战斗力。A方以26分钟瓦解对方的战力。此仅比B方末还手的情形多花了六分钟。另外,我们观察到赢的一方在战役后残存的战斗力仅有先前的57%。

表3-1 剩余火力与持续战力

时间 A方残存战力 B方残存战力

0 l0.00 10.00

2 10.00 9.00

4 10.00 8.00

6 9.20 7.00

8 8.50 6.08

10 7.89 5.23

12 7.37 4.44

14 6.93 3.70

16 6.56 3.01

18 6.26 2.35

20 6.00 1.72

22 5.83 1.12

24 5.72 0.54

26 5.67 0

  费斯克做了同样的表格来显示兵力优势的渐增效果。让A方的两艘战舰集中对付B方的一艘战舰,如果双方火力及持续战力和前述条件并无差异时,剩余的战斗力则和表3-2所示数据接近。

表3-2 剩余战力

  具优势兵力的A方 B方  

时间 舰艇A1 舰艇A2 A1+A2 舰艇B 战斗价值比率(注)

0 10.00 10.00 20.00 10.00 4

2 9.50 9.50 19.00 8.00 5.6

4 9.10 9.10 18.20 6.10 8.9

6 8.79 8.79 17.58 4.28 16.9

8 8.58 8.58 17.16 2.52 46.0

10 8.45 8.45 16.90 0.80 446.0

11 8.28 8.25 16.50 0.00  

注:战斗价值系战斗力的平方,该数值显示的系兵力的相对战斗价值。

  第二章中,已经介绍过兰彻斯特方程式,读者对较弱一方兵力削减后,优势一方仍保有16.5个单位(83%)的战力无须过于惊讶。假如使用连续火力的兰彻斯特模式进行分析,兵力优势一方残余战力还会稍多一点而成为17.3个单位。两者差异源自齐射模式,弱势一方的消耗会在开火两分钟而犹未能造成敌方战损后显现。

  这四位理论家都是成功且讲求实际的人。查斯、费斯克与鲍德利都是海军军官,兰彻斯特则是车辆工程师。他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设计出不同的影响组合。费斯克在量的方面描述出更多装甲的影响(火力增加10%,火力比增加10%,持续战力增加更多)、更佳的火力射控、更小的有效目标区域(为弥补50%的火力劣势,被击中的有效次数必须降低至75%),以及首先集中较多或较少的兵力是否会影响理论上的战斗结果(没有影响)。

  费斯克认为这些战术参数系决定舰艇设计的基本因素。1905年,美国海军密西根号批准建造后,费斯克利用自己的方法,推论该型舰艇系未来军舰基本构型的说法。虽然,当时马汉的战术理论未完全建立,因为科技随时将会改变战术。费斯克系使用抽象的战术模式将未来科技纳入考量,并且藉此改变海军战术。

T字战法

帆船年代与火炮年代,各国的海战构想相似,因而隐藏了主要改变可藉集中火力达成的意涵。虽然纵队是将军们在这两个年代普遍使用的战术队形,但帆船火力必须集中在船上,因为其大施的射程较短。当大炮主宰战场时,武器射程形成的「阻止T字战法」(capping the T)的战术就相当具有优势;舰队不是以单一船只就射击位置,而是整个舰队可以集中火力来对付敌人的前头部队。

  对马海峡战役后,一般人确定纵队乃为有效指挥与集中火力的最佳战斗编队。如同大家周知的,整个纵队的前面与后面是最脆弱的部分,尤其是前面在移动时更是如此。战术上的讨论是集中在如何「阻止T字战法」。在桌上的战术讨论中,藉由移动来达成集中火力的唯一方法就是速度,速度加上装甲与武器则是相当重要的战术与科技讨论主题。(注12)随着事情的演变,桌面的讨论极可能造成众人误解。

  赞成纵队的决定简化了战术的思考,而且直到二次大战时,战斗纵队才丧失其意义,而战术的讨论主要系集中在:

? 火力如何分布。以理论上最好的方式(举例来说,即不让任何一艘舰艇暴露在火线T)并解决有关如何完成火力分布的难题。舰队指挥官无法在战场下达命令;方法必须是准则或者利用简单信号做为通信的一部份。在实务上,直到水面火炮年代结束前,未实施火力分布是主要的战术缺陷。

? 如何采T字战法对付移动中的敌人,而只获致部分成功是否有其价值。

? 如何藉由一大群驱逐舰遂行或阻止鱼雷攻击。

? 旗舰应摆在舰队的哪个位置?

? 如何从巡航队形转变成战斗队形?

? 侦察的新重要性与保护侦察队形安全的方法。

巡航编队与战术侦察

  武器效能及射程大幅增加,对于侦察的需要也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型舰队的指挥官必须在看到敌人之前先掌握敌军动向。纳尔逊在特拉法加战役中,主张航行命令就是战场命令,因而失去了作战弹性。基于凝聚效果、通讯及静止、反潜掩护、任何方向的快速部署等考量,需要有成为一系列短纵队的巡航编组,而此等短纵队彼此要并排而行。为了战役而成为单一纵队是主要及不变的保证。纵队间的距离要能够使每一纵队在形成战斗纵队时能适切地排入纵队内(图3-3所示)。战舰舰队编成为最后队形,在移动前后保持接近距离是重要的;所有可能的速度亦是重要的,相对于航海时代,战斗航行意味着以最小航速航行。然而,新型战斗舰队的速度不会比纵队中最慢船舰之速度快过二至三节,大约只快20%,而可使后面船只保持静止。倘若航线是靠近的,为使船只避免碰撞与挡住另艘舰船的炮台,航海技术与人员的训练是相当重要的。虽然纵队容易编成,亦是最简单的方式,但要使其接近、转向,并且在风中(烟雾模糊不清)及海上(转动的船不能把大炮对准)应付敌人的话,则需长时间的学习方能有以致之。

图3-3 从巡航队形发展至战斗队形

  理论上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实际在海上操作时却需要有成熟的技巧。舰长及军官们获得赞誉或辱骂,必须看他们对于密集队形的技巧是否熟练而定。当中最著名的海事灾难系1893年皇家海军维多利亚号(Victoria)与地中海分遣舰队旗舰坎柏当号(Camperdown)相撞事件。这次相撞肇因于以无战术过失闻名的军官,在下令进行一次不可能的运动时,未有人加以阻拦。

  侦察计画同样重要。舰队也利用相当资源来进行这项工作。在日德兰(Jutland)战役中,大英帝国舰队与德国公海舰队各投入了20%至25%的重火力,以及35%至45%的巡洋舰与驱逐舰支持侦察任务,相关部署参见图3-4。

图3-4 巡航部署

  为了保持侦察线上的舰艇安全,这些侦察舰艇可在敌舰发现或受到威胁时退回航行最快的战斗巡洋舰支持阵队中。整个侦察兵力可以在行动时加入整个战斗主体用以增加整个战斗航行队伍规模。但是无人确定是否真可以如此做。涵括战队两侧各约35度角的侦察足以涵盖相当广阔的海域,而使舰队不致于进入未侦察之航路。只要舰队系慢慢地向前航行的话,则任何敌人皆无法对付整个侦察舰队。这样的部署需重新设定轴线,此对于每一位海军军官及舰长来说皆是一个重要且需时间经验的作为。(注13)

指挥与管制

  武器射程与火炮效能的增加使得我们需要重新考量指挥舰的部位。一旦火炮射程达到的话',战役便能很快决定胜负。虽然对外行人而言,以17节速度航行的船舰,似乎不可能不犯错,或在行动中延迟。经过鸭绿江以及对马海战的观察与实验后,合理的结论是旗舰必须在前锋,指挥官能够不用信号,而能以单纯的「跟着我」动作来指挥一个纵队行动。相反地,同时转向必须正确进行,然后必须花时间打信号。简单及速度是最重要的东西。巡洋舰的追逐与反追逐在日德兰战役中系相当重要的。当伊凡-汤玛士(Hugh Evan-Thomas)从比提(David Beaty)处接收讯号后虽仅延误了短短几分钟,但当比提损失了两艘巡洋舰后,伊凡-汤玛士亦随即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然而,杰立可(John Jellicoe)上将与席尔上将(Reinhard Scheer)在日德兰战役中各有28艘及22艘战舰,这么长的舰队要以首舰进行指挥并非易事。一个领导船队的舰队指挥官不能期望知道在他的船尾六或八哩远的尾舰发生了什么事。所以,舰队指挥官最好是放在中间的位置,虽然这可能影响机动,但中间位置是控制、指挥整个行动的最好位置。杰立可知道如果他能以火力压制对方的话,就可弥补其暂时处于不利位置的因素。谢尔的舰队作战概念是简单的,他想引诱英国舰队的较弱部分,而非要与整个大英帝国海军舰队作战。

  大型舰队指挥官面临的两难困境,可从谢尔在日德兰战役的战术位置得知一二。倘若谢尔站在舰队的最前面就可以预知或避免极度不利位置。另一方面,假若他站在最前头,即无法执行他最有名的同时转向,这可以使他消失在薄雾中两次,可使他的舰队免除危机。

  如何进行指挥方面已经获得很大进步。过去帆船作战年代,信号与作战教今--也就是战斗准则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信号是指挥官表达心中想法的一种通信方式,经由不断地对信号练习,然后可在必要行动时准确地传送信号。这意味着对于信号系统缺乏讨论。二次大战结束前,美国海军的信号本已经变成一个结合智能与今人信赖的战术指导手册,而且经过物理学的测试。它是具效能、简明、清晰的宝库,这是今日所有阶层海军指挥官必须再去发掘的。

  信号本身仅是战术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无线电通信的时代业已到来。无线电使侦察线变得有弹性,更遑论舰队的战斗部署与巡航编队。无线电已经成为截听及海上交通分析的课题。无线电是英国与德国想要用以欺骗与引诱对方的一种方式。一次大战初期,英国人取得俄国人获自一艘沉在波罗的海德国巡洋舰上的密码簿,其在比提以五艘巡洋舰对抗希普(Hipper)领导的战斗巡洋舰时,发挥了重要的角色。1915年元月,假如希普未曾收到比提两个今人困惑的战术讯号,他的部队在多格滩(Dogger Bank)外的行动不致惨败。信号战及密码术已经来到,这两种战术在以前是没有见到的。

  历史书籍中有关古代航海人员的故事都不见有迟延及误解通讯例子。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事例呢?就战术理论而言,这是必须如此做的。第一,战术指挥官的意图最好利用经验学习(协调合作是将许多工作视为一体);第二,全军练习良好信号,这是解决模糊与误解的次佳方法;第三,通讯将会持续中断、延迟及误解(没有任何人以为系统可以消除通讯错误,他们希望能尽量将其限制在战术准则方面);第四,如果在准则及作战上能越早计划的话,计画会越单纯,且在行动中发生错误的机会就会越少。随着二十一世纪通信能力,如通讯宽频及计算机能力之增加,以及指挥管制越来越有发展潜力的情况下,这些对于战术家而言,都可以好好运用以导正过去发生的各种教训。

  曾有人指出,一次大战期间很少发生通讯错误情事,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要做有用分析则要将所有的战术信号和重要信号(有重大影响的)与实际上遗失、延迟及误解的信号相互比较。一次大战中此类情事的比率虽然不高,但是比提那样的错误却是相当严重的。

驱逐舰屏卫及鱼雷的威胁

  驱逐舰及舰队的领导舰的部位,通常系安排在船队的前头及交战面的背后,(注14)其目的主要是用来影响事件发生,迫使敌人转向,或者敌人未转向时使用鱼雷进行攻击。在战场中,驱逐舰被当成是驱逐舰队指挥官所控制的恶犬。舰队指挥官实际控制驱逐舰的命令仅为「去」与「来」。这些驱逐舰的角色可能的话,应是组成一个紧密的队形,然后扼住敌主力舰的喉咙,跳近对敌人的恶犬咆啸。倘若驱逐舰不是敌主力舰船头的强大火力之对手并遭击沉,则几乎不能对战舰的效能形成妨碍。倘若处在交叉火力中的话,一艘驱逐舰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一个分队的驱逐舰将是非常恐怖的威胁。一个分队驱逐舰的指挥官可以用类似命令般的战斗,受友军忽略而自陷混乱之中,并在敌阵中尽自己力量散布混乱。

  承平时期的战术家对于驱逐舰的想法如图3-5。

图3-5承平时期的计画:战斗队形

世代交替的理论与实践

  倘若所有的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武器效率的精准数学计算是好的吗?这个答案系取决于舰队指挥官是否要知道在射程与击中率之间的粗略关系(举例来说,一个可以发射鱼雷的载具是个威胁),以及是否知道射程是如何得出的。关于这些主题精细分析意见与想法似乎已经在意大利海军学院做过研究,这可在伯诺提(Romeo Bernotii)及斐拉凡佐(Guiseppe Fioravanzo)的文章中看到。伯诺提计算鱼雷在战场中的效率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精明的战术量化理论及实际考量是从1890年至1915年演进而来。伯诺提详细研究一枚速度31节、射程6,500公尺的鱼雷,而其最大速度是50节。(注15)为了避免发生错误,直接攻击的前进距离是相当重要的战术参数。伯诺提得出12页有关鱼雷效率的精确、简明、分析、几何及可靠度计算;这和俄国的实验结果相似。从不同方向对200公尺远的固定目标进行攻击来计算单一鱼雷的有效射程,伯诺提显示出对目标船头加以攻击的有利数学条件。接下来他计算五枚鱼雷对抗单一目标及对付一个战斗船舰群的威胁。他的结论认为虽然存有危险,但从防御的观点来看,3,500公尺以外(射程的一半距离)没有很大问题;从攻击的观点来看则是完全不用牺牲有效的火炮部署。他承认在战争中要执行联合攻击是有困难的,但也显示连续的单一船舰攻击获致个别成功的机会是很小的。伯诺提的观点以今日有关现代飞弹攻击的战术思维来说是今人困扰的。「一种武器重复使用的间隔时间甚长且其供应是有限的,则此种武器只能在成功公算甚高的情形下才能加以使用。」今日的飞弹作战,其重点在于使得敌人对其攻击之目标与位置无法确认。一旦飞弹发射后无法收回时,空的弹药库很快地变成一种可怕的事实。

  有效的飞弹射程会比飞弹本身的最大射程短吗?从1973年以色列与埃及的战争经验可知这个问题的真正本质。埃及战舰的飞弹比以色列战舰的飞弹射程要远。以色列引诱埃及船舰飞弹进行无效射击,然后以军再包围埃军并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曰德兰战役

  就像其它复杂战役的战斗资料一样,日德兰战争的资料也很难加以评析。射程、火炮准确度、相对运动与位置、通信传输与接收的速度、实时执行(战术家最重视的部分),这些都是很难对250条战舰逐一加以追踪的部分。当这些资料是从较小的行动中传回时,将比较容易筛选并与控制的测试与实验资料作比较。

  对于英国战术指挥官杰立可来说,并不缺少事后评论。大量分析文章讨论其在日德兰战役的各项作为。其原因不碉是日德兰战役系最近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海战(如同特拉法加海战),而且这场战争在极少改变的情况下,被马汉及柯白视为决定性的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二次大战前,各国海军分析重点所在。杰立可并没有接续摧毁德国的公海舰队,其原因留待后世的评论。杰立可失败之处正是纳尔逊成功之处。为什么杰立可较占优势的舰队以及对谢尔奇袭的做法,却使他的舰队不具攻击性呢?他不攻击绝望的德国驱逐舰,他对于单一纵队的坚强信念与其它的保守做法都可以解释他的基本战术。我们看到的是,战役的战术都由参与交战国家的海军战略专家所掌控。

  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杰立可缺乏如纳尔逊般的求胜意志。这些分析得到的结论,可以和他的舰队品质与其较德国舰队为差的火力相较,有些作者甚至认为谢尔有获胜的机会(注16)。不管杰立可是否保留唯一的力量,或者事实上他可能已经丧失优势。杰立可有获胜的本钱是不容置疑的,谢尔逃离了战场,但到底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呢?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倘若我们接受此一假想情况,就战略观点而言,杰立可在战役中失败不会比赢得战争来得重要,合理的战术估计就是他不能失败,这只有透过舰队的结合来保持攻势集中。杰立可在大型舰艇上享有3:2的优势,可以保证达成英国战略目标。德国较好的火炮及舰艇的持续战力无法抵销大英帝国在舰队数量上享有的优势。如果将品质因素纳入考虑的话,英德两国的相对军力比可能缩小到4:3甚至5:4。假如战术位置已经改变,而且英国舰队的T字战法已然失败,这种情况可使德国公海舰队集中火力并在10分钟内获胜。

  倘若舰队的位置如同当年5月底那天下午的位置一样,杰立可最大的危险系可能面临敌驱逐舰的攻击,此风险却不若其本身的错误认知来得可怕。(注17)我们必须记得,他曾经宣布在某些情况下会如此做,不只对海军部,对他的舰长们亦是如此,他必须率领自己训练的舰队战斗。他朝向鱼雷而非远离鱼雷,原因系发生了巨大的混乱场景,当杰立可下令转向时,他的部队才会转向。

  就英国驱逐舰攻击而言,杰立可本身没有这个机会。他最好的战术是使用主力舰攻击,并且使用驱逐舰来作掩护。驱逐舰攻击是一个相当优异的战术。使用较弱兵力必须进行冒险,杰立可的舰队并未如此做。此外,他的战术对战斗线的掌握是完美的,但对驱逐舰的攻击却形成相当的制约。

  对杰立可而言,并无战术上的方法可和纳尔逊的攻击精神相提并论。理论上,很难想象1916年武器的特性。当比提假装在战役后18个月从杰立可处获得命令时,所有可能教训已可被外界所理解。虽然海军上将引入的战术改变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未看到任何改变纳尔逊式之利用分遣舰队进行战斗的事件,亦未看到1920年代与1930年代战场基本战术发生改变。在战场实践理论性战术的可能性不大,当前碉有那些其有神奇力量,可以在银幕上利用按钮移动整个舰队的人可以实现如此不熟练的运动。一个舰队的司今不能利用还末熟练的战术来找寻机会。

  我们有理由相信杰立可与谢尔都晓得这个原理。假使这样,解释杰立可行动的原因之一,即系他未曾将谢尔的舰艇性能优异的事实公诸于世,杰立可仅系在舰艇数量上取得了些许优势罢了。若无集中的话就无法想象结果会是怎样了。杰立可无法像纳尔逊一样的战斗,因为他面对的敌人并非像维尔纳夫率领的舰队。杰立可面对的是拥有优异武器与训练优良的强大敌手。

观念与现实

  倘若战术理论家曾低估了大型舰艇的烟雾与混乱,明显地,杰立可在日德兰战役中并没有如此做。就战术而言,杰立可执行的系其认知属于他的任务部分,亦即围困德国公海舰队,在数量上尽可能地赢过敌人,并且避免因为本身的疏忽、敌人的智能、与不好的运气所造成的损失。杰立可为避免躁进而发生的错误,系英国海军战略经过计算、计画、准则及完全预测下的结果。事实上,抵抗公海舰队并且打败之,仅是事先没有预想的战略惊奇。同样重要的,潜舰对英国产生的威胁呈现在以下几个面向:海上交通、战略封锁以及水雷战对各式海军作战所带来的影响。新型武器出现不但改变了战术与战略,甚至亦改变了后勤计画。

  战术计画很有用,因为大量的基本思想及作品已经实践,而且实行这些计画的海军军官亦开始讨论这些议题。但是若干战术问题依然存在,当中最显著者系一次大战前几乎不曾受重视的伪装之重要性。发生于北海的战役都在吸引对手注意;双方知悉数量上的优势与数量平方定律。一旦数量仅超过对手一点,没有一方想要战斗,诡计与反制诡计成为作战手段。这种计画多半是失败的,在口德兰战役亦如此。

  假若藉由陷阱来达成奇袭的成效不佳,则因侦察失败而遭敌奇袭的情形就更多了。比提、杰立可、谢尔与史比(Graf von Spee)(福克兰战役中)都曾因为侦察不足而遭遇奇袭。在口德兰战役中,主要特征则是视线不良,其原因在于火炮与250条舰艇产生的引擎黑烟。显示屏上出现的东西可能迷惑了战术计画人员,使其忘记外在环境会缩短视距与改变战场特性。不像1930年代的战役,1942至1943年美军在所罗门群岛的战斗皆在夜间进行,而且通常是在近距离内与敌交火。美国海军习惯在大海巡弋,因此今日可能已忘掉海岸防卫工作的范围是延伸至不见陆地以外好几哩之处。除了潜舰之外,在狭窄的海域中还有很多机会可以玩躲迷藏的游戏。假如历史具有引导作用的话,奇袭计画可藉舰队达成,没有预期的奇袭总在眼前不远处。

  提到速度,战前的作者的想法是对的,亦就是兵力在有效射程内,火炮能很快地发挥效用。因此,他们认为精心计划的调动是到达有利位置的方式。在实务上来说,过去用来获得战术优势的速度通常不会得到什么具体结果。舰队的速度系由其中最慢船舰的速度所决定,日本在对马海战中获得的优势就是一个最好例证。使用短射程火炮进行冲撞攻击,系表示长程火炮的优势逐渐消褪。此外,战前的许多作者忽视了一些指挥官在处理受损船只时必然会减低速度的问题。马汉就很明白的指出:「真正的战争速度是种浪费时间的不间断能量。」(注18)未能进行有效的通信与清楚了解战场形势,是无法掌握住机会的。与速度有关的是决策范围;决策必须很快决定,然后转成简单与正确的行动。

  何谓简单化呢?即当一些琐碎之事发生时,舰队指挥官必须选择简单模式与保持控制。东乡元帅为了获得明确迅速的运动,他领头以简单方式控制并指挥他的纵队,我们相信也领导的那支单纯纵队,可使他那由12条船组成的战斗队伍能以他的意志进行运动。

结语

  直到一次大战开打前,战场上还很少看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冲击。1865年至1916年这段期间,可说是理论与实际关系的案例研究。这段期间是过度思索的年代,但在战术思想上却处于一个极高峰的时代,这也结合了今日我们所称的作战分析。大部分的战术假设前提都由海军军官加以改进,其讨论则是刊登在专业杂志上。

  这些战术研究都被作战领导者善加运用。这些战斗舰队以外界所预期的方式进行战斗。战术上的若干争辩,肇因于不曾对下列因素进行检视:纵队、侦搜、集中火力、领导阶层、训练、斗志、或指挥管制的重要性;欺敌、奇袭及船舰速度的有限益处则被低估与误解。

  在此期间的最后阶段,众人均将焦点集中在长射程及大口径火炮。优势集中是藉集中与运动予以达成。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舰队彼此相互窥探,然后在进入敌方有效射程前迅速展开运动;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前,他们还是必须在视距外开始部署船舰部位,战术侦察于是成为重要工作,而且耗费若干资源。

  指挥的优劣对于快速运动来说系一主要因素,讲求简单的主张与准则主宰了战术程序。

  在此时期,其它的趋势计有:

? 长距离及摧毁性武器的增加

? 强调武器装备与装甲防护,两种观念相互激荡

? 战场武器系统灵活度的增加(虽然蒸气推进使战术灵活度增加,但同时牺牲了战略的机动性)

? 武器射程及船速越来越大时,战术侦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由于科技因素,最让人惊讶的还是战略。枪炮、鱼雷、水雷及各型船舰的战术角色都在预料之中。不管哪一方皆未预测到近距离封锁的结束、潜舰的战略成功,以及两栖作战的陷阱。这些系相当重要的改变。

注释

1. 此一时期,美国海军学会月刊(Proceedings)征文比赛获奖作品计有:Richard Wainwright少校的"Tactical Problems in Naval Warfare"(1895年1月)、R.A.Niblack上尉的"The Tactics of Ships in the Line of Battle"(1896年1月),R.H.Jackson上尉的"Torpedo Craft Types and Employment"(1900年1月)、R. Alger教授的"Gunnery in Our Navy"(1903年1月)、Bradley Fiske中校的"American Naval Policy"(1905年1月)、W.S.Pye Jr.上尉的"The Elements of Fleet Tactics"(1906年1月)。Clark Reynolds在战略方面的研究更是这个时期海军学术的上乘之作。他认为俄国系第一个出版海军专业期刊的国家,这份首创的期刊名为Worskoi Sbornik,系在1848年创刊。意大利的Rivista Marittima则是一次大战前海军领域最好的期刊。

2. 参见Robison and Robison,pp.579-90.

3. Woodward(1965),P.g9.

4. 这三艘船可以携行发射68磅之炮弹,每艘船的三层甲板合计有120门火炮。为了简化问题,笔者将一艘土耳其巡防舰逃脱的事件,忽略不计。

5. Marble,pp.479-99.

6. 海军助理部长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曾视察一次炮火试射,主力舰在2,800码距离对一艘征用的轻型船舶射击了200发炮弹,结果仅有2发命中目标。

7. From Bernotti,p.50.

8. Fiske(l905),P.25.即使存在这些数据,费斯克仍主张舰艇应该配备大型火炮,并拥有更好的射控系统。

9. Mitchell,p.139.他指出从1901年以来,激进的海军军官都强烈要求使用中口径的大炮。西姆斯相当赞成战舰全部配备大型火炮,此和马汉观点相左。西姆斯的看法,参见"The lnherent Qualities of All-Big-Gun,One-Cahber Battleships of High Speed, Large Displacement, and Gun Power," U.S.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1906年12月)。另对火炮较受欢迎的观点可以参见E.E. Morison,Admiral Sims.

10. 除了兰彻斯特发明的著名方程式外,其余三位海军作家皆使用片段时间做为分析工具,因为他们咸认时间可和齐射进行交换。兰彻斯特使用的是二次微分方程式,此种比较清晰与快速的方法可以得出相同点数。今日现代的数据计算机可以更片段的时间进行微分,这些时间段落可以自选。笔者希望让大家了解火力的效率并不是和武器的效率(譬如距离、准确度或者发射速率)成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和武器数量的平方成一个比例。罗比森(Robison)称这种关系为N平方定律(N-square law)。舰队中大家对这种关系耳熟能详。

11. Baudwgpp.116-17.

12. 美国海军进行了长期与激烈的辩论,由于受到马汉的影响,遂以重装甲与装甲防护取代了舰艇的速度。

13. 虽然飞机当时已配备有无线电,而且被视为是未来侦察的趋势。但其仍不被充分信赖。在口德兰战役中,比提就从Engadine这条船上派出飞机进行侦察任务,但此架飞机飞错方向,最后当他飞下云层时看到若干希普率领的舰艇,飞行员却报告说他看到了己方的舰艇。不管比提或是杰立可,他们的首次海上空中侦察行动,就战术而言,并未获得任何其体成果。

14. 普拉特(Fletcher Pratt)在其有关所罗门战役的著述(Night Work)中,鲜少以图标方式显现日本与美国巡洋舰与驱逐舰的编队队形。二次大战前,他是一位热衷海军战术的学生,普拉特和他的同学在纽约公寓中玩着海军兵棋游戏;他的构想很少实现。虽然,他在书中用着生动的文字与图画,表示如何在1942年与1943年的夜间战斗进行指挥,但这对于战术并无任何助益。

15. Bernotti,pp.13-25 and l61-71。伯诺提上尉(后来成为上将)当时系意大利皇家海军学院的教师。

16. Fioravanzo,p.154;or Hough(1983),P. 122.

17. 笔者已修正个人意见认为杰立可的估计是正确的,这和弗洛斯特(Frost)与其它诸多评论家的看法存有差异。这个结论系由瓜达康纳尔(Guadalcanal)的夜间战役中使用大量鱼雷造成的毁灭性结果而来。

18. 摘自Hughes(1953),P.193.在这篇论文中,马汉所说的系在这些永恒词句之后:「一个舰队战争的最美好结果,系不用追赶,不用逃跑,但需控制海洋……不是速度,攻击力量是战争中的重要因素……军力不是存在机动之中,但机动是为了军力;除非敌人接着也抵达战场,否则首先到达战场是无益的,你有较多军队与较强大的火力……真正的战争速度不是贸然的行动,而是没有浪费时间的不间断能量。」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四章--

第四章

二次大战的武器革命

惊讶或剧变?

  二次大战期间,海军战术发生了今人惊讶的转变。许多人直称已经预见战术革命即将来临,空权的狂热者则认为此一革命迫在眉睫。偷袭珍珠港与珊瑚海战役将此转变推至顶峰。促成这项改变的动力,早在1920年代与1930年代业已建立。当我们论及航舰作战战术时,对于与其相关事件的回顾就变得深具价值。吾人仅须阅读布洛迪(Bernard Brodie)1942年出版的「海军战略初学者导读」(A Layman's Guide to Naval Strategy),即可知悉战争爆发后三年间的各家不同想法。(注1)

  布洛迪的说法并未让人失望,一本有关北欧海岸与地中海水域的海军作战读物,除引导并论定空权的优越性外,亦使吾人对枪炮与飞机间的激烈竞争有所了解。例如:1940年,两艘德国战舰在开阔洋面上捕获并击沉了英国海军航空母舰光荣号(Glorious)。1944年左右,由于美国舰队防空密不可透,日本逐放弃了轰炸攻击,并且中止了神风特攻队的攻击任务。陆基水平轰炸机对战舰的攻击行动,系B-17轰炸机的原始任务,惟其效果不彰。(注2)鱼雷轰炸机成功地执行了对舰攻击任务,其可视为「无意识」的神风特攻式攻击。最后俯冲轰炸机才展现出不同的战法。如往常般,海上空权的愿景日渐成形,但是战术专家与技术专家并未携手合作,对达此目标的各项细节进行研究。

  「主力舰司令」(battleship admirals)的重要性不若往昔,下列事件即系明证,1920年代初期,美国曾以主力舰进行空中轰炸测试,参与测试的战舰包括了老式的军舰如印第安纳号(Indiana)、纽泽西号(New Jersey)与维吉尼亚号(Virginia)以及新式但未完成的华盛顿号(Washington)战舰。米契尔(Billy Mitchell)曾在试验中,用飞机投弹的方式将一艘老旧的德国军舰东佛里斯兰号(Ostfriesland)击沉。这项试验除了证明重型炸弹可将军舰击沉外,亦显示飞机在昼间击沉一艘在运动中、防御良好与整装待发的战舰困难重重。另一方面,1920年代亦系海军强力支持发展海上空权的重要关键时刻。1922年至1929年间,海军航空部队的预算稳定地维持在1,450万美元,当时海军的总预算删减幅度高达25%。1923年至1929年间,美国航空部队的人数增加了6,750人,此段时期的海军总体人力需求减少了1,500人,前者尚不包括勒星敦(Lexington)与萨拉托加(Saratoga)两艘航舰的众多人力需求。(注3)

  一九二一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与意大利五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华盛顿裁军条约(Washington Disarmament Treaty),这项条约对五个签署国拥有的航空母舰总吨位进行了规范,依序分别为135,000吨;135,000吨;81,000吨;60,000吨;60,000吨。在此同时,各签约国的其它海军舰艇不得挪用航舰的允许吨位。服勤与建造的航舰必须依照经验予以分类,但是无须说明吨位……此条约严格地限制了各国主力舰的发展,但末明文干涉各国对航空母舰的发展(注4)。1921年至1935年,在条约效力所及期间内,各国拥有的航舰总吨位约略为该国拥有战舰总吨位的三分之一。此期间内,日本与美国建造了条约所允许的最大吨位的航空母舰。就此而论,华盛顿条约不但末对海军空权的发展形成制约,尚且为其提供相当助力。

  西姆斯(William Sims)、费斯克(Bradley Fiske)、莫非特(William Moffett)、金(Ernest King)、里维斯(Joseph Reeves)与哈特(Thomas Hart)等海军水面舰艇军官,他们很早即明了海军航空部队的重要性,并且鼓励马斯汀(Henry Mustin)、怀汀(Kenneth Whiting)、陶尔斯(John Towers)与麦茨契尔(Marc Mitscher)等飞行军官,加速进行海航兵力的发展。就海航兵力发展而言,美国居于领导地位,并将目光移向开阔的太平洋,日本紧追其后。英国海航兵力发展相对落后,地中海行动的挫败即可说明此点。即令如此,没有海军国家能够预测航空母舰的优越性。两次大战期间,技术发展可说停滞不前,这种情形至1939年战争爆发时方有所改变。尽管如此,这项议题今人拿捏不定。吾人可以考量艾伦(Charles Allen)对技术与战术间的深刻说明:

在细腻微妙的相互作用平衡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战舰对抗航舰的议题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则是近来引进的雷达科技。倘若雷达指挥防空火炮被证明是有效用的(或者如其它人所表示,近接引信不久后被引进),那么战术打击战机的效力很大程度上将受到影响。倘若早期预警与战机指挥效力降低,航舰的脆弱性就大至无法忍受。就上述任一例子而言,舰队至1945年时已发生了重大改变。(注5)

  各个强国均已或多或少预见到飞机在末来战争中的重要角色。飞机系搜索作业所必需的工具,这项工作并非凭空眺望,在雷达发明前,飞机执行这项任务时必须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由于其对战斗兵力如此有用,一且失去空中掩护时,地面部队将会手足无措。倘若航舰的位置过于接近战斗线,其将暴露于敌军的攻击火力之下。早在1930年代,一位航空中队(搜索舰队)的指挥官曾写道:在战略水域受到阻挡的航舰,如同手持利刃但目标显著的盲人般,极易遭到敌方的突袭。(注6)在两次大战期间,劣势海军国家,如与美国作战的日本,或是与英国作战的美国,皆会期盼运用飞机削弱或迟滞敌人的攻击。陆基飞机与海基飞机孰优孰劣的争辩存于许多国家,但获得舰队周遭空域的制空权应是各国普遍的共识,战机将在此项任务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1930年代左右,美国与日本飞行员知悉本身拥有的潜力,但是却苦无机会验证本身的论点。日本海军已进行航舰打击演练,美国海军官员已认知到此系未来的主要威胁来源。吾人认为海军情报的重点应在于对航舰而非战舰的追踪,在日军袭击珍珠港之前,美国并未能够掌握日军航舰行踪。

  吾人应如何进行战斗,应采取何种战术进行战斗?1941年时,上述问题甚难解答,这种情形甚至延续至两年后的北海、大西洋与地中海等战役。

  上述情形与一次大战时的情景不同,当时的技术优势已被纳于舰队战术之中。然而,二次大战开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战术的运用却未能掌握其巨大的潜力。以飞机为例,其可快速通过洋面并对水面舰艇进行扫荡的技术显然并未成熟,此点激发保守者的热情,造成彼等仍坚持着舰队优势的固有观念。很大程度言,除了飞机与激烈的空中缠斗外,二次大战的舰队战术仍系先前战术的再次重复而已。此种情形存在各国海军之中。战术家在战争中期采用的各项战术,到了战争末期得到若干扩张,战舰战术并未改变,增加的系扫雷战术。战舰与航舰的打击与支持角色互换;重巡洋舰设计做为舰队搜索之用,但其几乎可以执行各项任务;轻巡洋舰设计做为驱逐舰的旗舰,担负航舰防空护航任务;驱逐舰可防止敌驱逐舰由主战部队前后方发起鱼雷攻击,同时担任反潜与防空等任务;潜舰设计用以执行前进侦察以及攻击敌方军舰之用,必要时亦可对航线上的商船进行攻击。二次大战结束时,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战术的剧变,战术问题必须得到适当解决。

  下文中将说明海基空权的发展对美国海军战术演进形成的局限性。最近一份研究,曾对日本在战时的相关发展进行了广泛的评估。与此主题相关的专书则系伊凡斯(David Evans)与皮亚提(Mark Peattie)合着的「1887-1941年日本海军的战略、战术与科技」(Kaigun: Strategy, Tatics and Technologyn in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87-1941)一书。这本书对日本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Washington Naval Treaty)限制下,如何与美国海军竞争做了详尽的描述(这项条约规定日本与美国拥有主力战舰的总排水量比为3:5)。日本海军的解决之道,系在主力舰、海航飞机与潜舰等领域寻求「质的优势」,用以削弱美国海军在巡洋舰与驱逐舰上拥有的「量的优势」。此时,日本海军发展出一套复杂但连贯的战术作为,可在西太平洋与美军进行决定性战斗前,削弱美军主战兵力之战力。尤其重要的是,日本海军对武士道精神深信不疑,并将此精神贯注于军舰与飞机的服勤官兵身上。

  日本海军航舰与舰载飞机的技术演进并不相同,但同样地机敏与成功。伊凡斯与皮亚提认为,美国积极研发的不同型式航舰战术,大部份可以视为日本海军航舰战术的翻版。侯恩(Thomas Hone)数项可信的作品肯定了上述的评估。弗莱曼(Norman Friedman)与孟德尔斯(Mark Mandeles)合作研究并获得推论如下:美日两国对于航舰战机的发展投入了相当精力与金钱,英国海军却因经费短绌与强调皇家空军的重要性,从而丧失取得海航领域主导地位的机会。(注7)

  一九二九年的舰队演练中,萨拉托加号航舰进行了夜间防御舰队操演,并对巴拿马运河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空中打击。此次攻击显示航舰战机已成为海军的一支打击力量,但其后续发展却衍生成两种不同途径。萨拉托加号发起攻击后,即「三度」遭到水面舰艇、潜舰与勒星敦号航舰上的战机发现并予击沉。如此一来,舰艇遭受空中攻击的脆弱性遂成为二次大战的关切重点所在,当中最显著的威胁即系来自航舰的舰载飞机。五个崭新的战术课题

  美日两国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着诸多战术问题,当中最显著者计有五项,由于其彼此关联,解决起来甚为不易。

  1.战术编队。受惠于战前的经验,美日两国飞行员皆知圆形编队系防御航舰的最佳队形。对美国而言,由于雷达系多层部署,部位保持较为容易。在执行攻势任务时,在无线电静默期间,队形必须能同时机动转向并且保持完整。在进行防御任务时,圆形系最佳的编队队形,因其可防止敌机寻找我方屏卫破隙并予运用。问题在于每艘航舰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屏卫,用以加大本身行动弹性,或是二或三艘航舰应有一个单一与强有力的屏卫以进行护航。此外,必须对潜舰反制进行必要考量。就反制潜舰而言,「折线」屏卫("bentline" screen)较圆形屏卫为佳,但其无法与航舰战斗群行动配合。当时,由于柴电潜舰速率甚慢,速度成为反制鱼雷的最安全方法。伴随而生的一项政策,则是避免舰艇再次航经相同水域。

  空中攻击与防御的效用引发了诸多的争辩。日本海军发展出两套不同的航舰作战队形,其一系舰队运动初期使用,其二系在缺乏护航兵力时使用。在美国海军,这项争议似乎不太明显。在东所罗门战役后,这项争议在资深飞行员间达于顶峰。当时指挥官所面对的一项难题即是,萨拉托加号是否应该脱离战场保存战力,其距离严重受损的企业号有10或15哩之遥。牺牲一艘航舰较好呢?抑或为了拯救另一艘航舰,而有可能在敌人集中攻击下牺牲两艘航舰呢?各自分开进行空中行动的被动防御,抑或队形紧密的空防行动,两种选项何者较佳?

  2.分散或集结?攻击战机由两艘以上航舰发起攻击时,其飞行距离可能有百哩之遥。实际上,无线电静止会对此编队方式形成阻碍,美国海军对此并未进行考量。美国战术家认为航舰的队形必须各自分离,但是必须使战机能够提供空中防御。换言之,两者队形必须使战斗空中巡逻(combat air patrol,CAP)能保护整个航舰兵力。对美国海军而言,集中与分散系一同义词。

  日本倾向将航舰各自分离,此种作法招致了诸多批评。波特(E.B. Potter)曾指出,高木(TakeoTakagi)期盼在珊瑚海战役(Battleof the Coral Sea)时,能够藉由钳形运动捕捉美海军的航空母舰(注。1942年,山本五十六(Yama-moto)在拟订东所罗门战斗计画时,他将轻型航舰龙骧(Ryujo)号置于两艘重型航舰前做为诱饵。战役结果,这艘航舰遭到美军击沉,日军抱怨将其航舰兵力分离之作法。美国解释日本此一举动,批评其系卑鄙鬼祟,同时指出日本具有发起奇袭传统。无可置疑地,奇袭系一极具效力的攻击行动。若日本意欲发起奇袭,何以将航舰兵力分离?在珊瑚海战役中,打击舰队受惠于气象条件,加上美国陆基飞机无法对其前进路线进行搜索,日军航舰战机就甚难为美方发现。对于熟悉与善于运用航舰兵力的山本五十六而言,钳形运动系极其荒谬的。我们毋须对日军的怪异部署寻求合理解释,答案是日军对于成功空中攻击具有的优势过于自信。

  3.攻势火力对守势火力:战术指挥官必须依其配置与选项和敌军进行战斗。在其发起的攻击中,其可将重点置于战机护航或空中战斗巡逻。他可增加战机保护航空母舰,亦可决定仅携行少量的轰炸机与鱼雷机,反之亦然。战术指挥官可运用大部份的搜索轰炸机执行搜索任务,或是经计算风险后节约运用此型飞机,俾利发起一次猛烈攻击。他可将战舰结合形成航舰屏卫,用以遂行防空作战,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经常如此做。此外,战术指挥官可将战舰分离以遂行后续攻势行动,日本海军经常采取此一模式。这些决策必须能对攻势能力进行估算,方能正确下达指令。雷诺(Clark G. Reynolds)如同诸多评论家般,他无法忍受史普鲁恩斯(Raymond Spruance)1944年时将其航舰兵力做过于冒险的运用(注9)。日军的航舰兵力是否页的威胁到美国的目标?史普鲁恩斯系二次大战期间美国海军最优秀的战术指挥官。为何他不像日军般,留下少数兵力用以掩护两栖作战兵力,反而在日军航舰离开时,派遣其快速航舰对日军施以打击呢?

  4.日间战术与夜间战术:航舰在日间战斗居于支配性地位,夜间则成为炮火打击的活靶。若在夜幕低垂前进行任务派遣,一艘战斗舰或重巡洋舰可在夜间行进200?芍?遥。关于此点,战术指挥官应铭记在心。由于空中攻击可达200?删嗬耄?航舰兵力应能远离此等威胁,除非其愿意承担本身瘫痪的风险或在敌人的攻击下进行撤退。唯恐损及美国在珍珠港的战斗线,1942年时,对于相距200?傻牧礁龊浇⒉慷樱?美国通常不会派遣兵力进行增援。(注10)1942年时,日本系侵略者,曾三次派遣兵力猎杀美国航空母舰。1942年,美国海军面对的主要战术问题,系在黑夜冒险对日本进行追击并且歼灭敌军,抑或让日本的战舰与入侵部队安全撤离。1944年时,这个战术问题成为使用快速战舰遂行攻势行动(如同日军模式),抑或运用此型舰艇保护航舰兵力?美军基本战术决策为何?

  5.双重目标:依据美国战前的战术计画作为,当美国的战斗舰队驶向关岛与菲律宾时,在遭遇日本战斗舰队时,双方极可能发生决定性会战。果真如此,必须将后勤纳入考量,一个简单的战斗典范,即系美军需要海外基地与强化舰队训练。但是,保卫基地与逐退入侵者并未纳入考量,舰队战术家对此甚感忧虑。

  飞机改变了此一论点。直到海军的战略攻势被视为入侵威胁,力量薄弱而采取守势的舰队已可诱导战斗的进行。入侵部队必须保护两栖突击舰船,且使飞机能在较远海面出现,从而引发新的战术问题。飞机能够对运输舰艇与攻击兵力提供必要掩护。在太平洋的六次航舰作战中,攻击发起者的主要或次要任务皆在攻击与摧毁敌人的舰队。两栖作战的例子亦有飞机牵扯在内。明显地,攻击者不愿意暴露其运输船团的位置。对1942年的日本海军与1944年的美国海军而言,此双重目标系无可避免的。战术计画与决策必须能处理战略攻势衍生的各项问题,分配兵力保护船团即属一例。在飞机的年代中,战术指挥官必须解决敌人由远距外发起攻击的诸多战术问题。

航舰作战的战术模式

  太平洋航舰作战衍生的五项主要争议,可以一个简单模式进行说明,此有助吾人对本书其后之飞弹作战章节有深入的了解。航舰作战模式与兰彻斯特-费斯克(Lanchester-Fiske)的火炮模式存有诸多差异。费斯克模式将海战视为双方的一次相互齐射攻击,对于双方的残存战力未曾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他的目的在显现以下数项论点:优势火力的累积效果;倘若配合机动,火力效果将更加地明显;弱势兵力若能有效运用火力,将不成比例地造成对手损伤;指挥官如何进行战术管理等。对费斯克而言,火炮的射程并非十分地重要,因为双方考量的火炮射程相等。然而,他忽略了任一方火炮射程较远所拥有的优势,无论如何这是相当重要的。实际上,当双方距离拉近时,战斗的步调将加速,但是最后的损失率不会改变。费斯克模式在说明持续战力--舰艇的存活时,符合当代的相关评估。当前,若要一艘现代化的战舰失去作战能力,仅须以较大口径的火炮在其射程内对目标轰击二十分钟即可达成。

  火炮模式的战力同时消耗假设,不适用于二次大战的航舰攻势作战。航舰的火力系在战机抵达目标时做一次最大限度的释放。一般而言,当另一艘航舰发现了发起首击的航舰时,它将会展开攻击并将火力投射至该艘航舰。若被攻击的航舰未及时发现首击航舰时,将遭到首击航舰战机猛烈攻击。此时此一航舰应已发现首击航舰,且将以任何残留的攻击能力对敌施予必要打击。

  计算空中攻击的损害效果时,必须能对防御者的反制能力进行计算,此包括了主动防御(战机与防空战力)与被动防御(编队机动性与航舰生存力)。太平洋战争期间,有效的航舰空中攻击发起距离约在200至250?芍?间,双方皆在对方战机打击范围之内。对航舰作战而言,搜索效能与净打击力系影响其成败的重要因素。搜索效能来自下列数项因素:初始搜索能力,包括组织与陆基空中侦察;潜舰哨戒:不同种类各式情报;敌人躲避侦测作为以及不可轻忽的指挥官与所属参谋的计画能力。净打击力系由下列资产组成:攻击轰炸机与护航战斗机数量,敌人主动与被动防御程度,以及敌我双方的物资与人员相对素质。

  就当前目的而论,搜索效能取决于谁先发起攻击或是两者攻击是否同时发起。至于打击效能--施加于敌人之损害,航舰战机打击能力居于关键地位。当然,攻击战机用于遂行搜索或攻击,抑或执行护航或战斗空中巡逻,仍有相当大的讨论与妥协空间。上述问题系空军参谋必须处理的议题,本书对此不冉细述。

  现在,本人将假设(并非不当,至少本人如此地认为)[942年时,一个海军航空联队可以击沉或瘫痪一艘航舰,同时其打击能力系与航空联队数量成正比的。此即两个海军航空联队可使两艘航舰沉没或瘫痪,其效能系一个海军航空联队的两倍。一个首击的基本结果涵盖下列三种情形:(一)相等兵力或优势兵力A首先发起攻击;(二)劣势兵力B首先发起攻击;(三)A与B同时发起攻击(参见表4-1)。倘若认可首先发起攻击者具较大的存活率,同时奇袭兵力A不进行反击时,最后结果即是:

最初兵力 (A/B) 2/2 4/3 3/2 2/1 3/1

残存兵力 (A/B) 0/2 1/2 1/1 1/0 2/0

  吾人可由当时海军飞行员的观点推得如下论点:他们认为一个海军航空联队平均可以击沉一艘以上的航空母舰。美国海军飞行员认为,战争初期36架俯冲轰炸机(dive-bombers)与18架鱼雷轰炸机组成了海军航空联队,在一次全部动员打击行动中,可使数艘航舰沉没或失去行动能力(达成火力杀伤[firepower kill])。他们认为敌人亦具此种能力。他们为敌人的先制攻击困扰不已,亦无法接受自己首先发起攻击的过度乐观估计。

  对B而言,此结果系相当有趣的,同时亦相当地今人玩味。倘若双方同时发起攻击,劣势兵力B无法赢得胜利。相较于费斯克的连续火力模式,其结果皆系敌人必须付出惨重代价方能赢得战役胜利。对B而言,成功发起首击后,仍面对1:2的劣势,此点与费克斯连续火力模式中的B不同,而倘若B能够安全攻击与撤退,则仍能在末来与对方势均力敌。假如A方承受第一击后进行反击,B方将面对2:3的劣势。显然地,这是相当重要地,下文中将以此做为基础对五个相关的战术议题进行说明。

表4-1 先发打击的残存兵力(A/B)

  最初航舰数量(A/B)

  2/2 4/3 3/2 2/1 3/1

(1)A首先发起打击 2/0 4/0 3/0 2/0 3/0

(2)B首先发起打击 0/2 1/3 1/2 1/1 2/1

(3)A与B同时发起打击 0/0 1/0 1/0 1/0 2/0

*在此,沉没或失去行动能力者皆被视为非残存兵力。倘若航舰失去行动能力时,仍有可供飞机起降的飞行甲板与执行作战任务的海军航空联队,可被归为残存兵力。

  在进行这项工作前,我们可以粗略地对1942年四起航舰作战的攻击者效能做一估算。其后,再将其结果与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Battle of the Marianas)进行比对。

  对1942年(非其后来),我们可以如下假设:

? 敌我双方的航舰战力旗鼓相当。

? 双方每艘航舰的防御能力与护航兵力相当。

? 日本航舰通常各自分散部署,刻意为之或非故意地使用若干航舰做为诱饵,吸引美军注意与舰载战机的攻击。

  本人指出攻击者的主要兵力;为了计算理论结果,本人也列出了所有攻击的战果,包括牵制行动及其后续影响。虽然航舰战机的最初与残存兵力未列入计算,但也将之列举出来。

一九四二年的珊瑚海战役

  一九四二年五月七日,美军部队(约克镇与勒星敦两艘航舰)派遣了一支主要打击部队,对兵力劣势的日军入侵部队(小型航舰翔凤号[Shoho])进行打击,击沉日军一艘航空母舰。5月8日,美军与日军打击部队(翔鹤号[Sokaka]与瑞鹤号[Zuikaku]两艘航舰)同时发起攻击,勒星敦号遭日军击沉,约克镇号受到轻微损伤。日本海军航舰翔鹤号严重受损,瑞鹤号由于未被美军战机发现,得以全身而退。由于美日双方搜索能力薄弱,战斗中的战术作为混乱。

理论残存兵力

  5月7日后 5月8日后

A.日本 2 0

B.美国 2 0

战斗概要

  最初兵力 实际残存兵力

  航舰 战机 航舰 战机

A.日本 2.5* 146 1* 66

B.美国 2 143 1* 77

? 日本小型航舰翔凤号系以1/2艘航舰计量。 ? 翔贺号遭到严重战损,不列入残存兵力。 ? 美舰约克镇号受创,仍列为残存兵力,不久后该舰又参与中途岛海战。

一九四二年六月的中途岛海战

  六月四日,美军部队(企业号、大黄蜂号与约克镇号三艘航舰)成功地对日军打击部队(加贺[Kaga]、赤城[Akagi]、苍龙[Soryu]与飞龙[Hiryu]四艘航舰)进行奇袭。战斗的大部份情景众人耳熟能详,但是中途岛做为主要诱饵的情节较少为外界知悉。在美军成功地进行奇袭后,日本方面亦进行了反击,其后美军残存兵力再度对日军进行了一次攻击。

理论残存兵力

  美军攻击后 日军反击后 美军再次攻击后

A.日本 1 1 0

B.美国 3 2 2

战斗概要

  最初兵力 实际残存兵力

  航舰 战机 航舰 战机

A.日本 4 272 0 0

B.美国 3 233 2 126

一九四二年八月的东所罗门战役

  八月二十四日,美军(企业号与萨拉脱加号两艘航舰)对日军小型航舰龙骧号与其三艘护航舰艇进行攻击,后者位于日军打击部队前方。龙骥号航舰遭到美军击沉。在此战役后期间,美军利用诱饵引诱日军,但遭日军打击部队(翔鹤与瑞鹤两艘航舰)奇袭。由于美军部队未能掌握日军精确位置,因此无法遂行反击。

理论残存兵力

  美军攻击后 日军攻击后

A.日本 2 2

B.美国 2 0

战斗概要

  最初兵力 实际残存兵力

  航舰 战机 航舰 战机

A.日本 2.5* 168 2 107

B.美国 2 174 1* 157*

? 龙驴号航舰与其携行的37架战机,系以1/2艘航舰计量。 ? 企业号严重受损,不列入残存兵力。 ? 经过日军奇袭,美军无法掌握日军精确位置进行反击。虽然,美军拥有空中搜索雷达预警以及为数53架的战机,仍然徒然无功。此次战役中,美军战机损失轻微,因为企业号航舰上的战机能在瓜达康纳尔岛上的韩德森(Henderson)机场降落。

  攻击者的优势逐渐式微。美军航舰在日军奇袭下得以幸存,此可解释为美军的战斗训练与领导统御优良,或是美军防御能力日增。(注11)

一九四二年十月的圣塔克鲁兹岛战役

  十月二十六日,美军部队(大黄蜂号与修复后的企业号航舰)与日军打击部队(翔鹤号与瑞鹤号两艘大型航舰与一艘小型航舰瑞凤号([Zuiho])遭遇,双方同时发起打击。小型航舰集鹰号(Junyo)(可携行55架战机)虽被派遣担任支持掩护瓜岛增援部队任务,但仍可对美军航舰进行攻击。战役结束时,美舰大黄蜂号沉没,日本航舰翔鹤号与瑞凤号受到重创。

理论残存兵力

  10月26日后

A.日本 1

B.美国 0

战斗概要

  最初兵力 实际残存兵力

  航舰 战机 航舰 战机

A.日本 3* 212 15* 112

B.美国 2 171 1* 97

? 两艘小型航舰均以1/2艘计算。 ? 美舰企业号遭到日军三枚炸弹击中,但其能够回收大黄蜂号与其本身舰载战机,故其列入残存兵力。 ? 日本与美国分别损失了100架与74架战机。

  在圣塔克鲁兹岛海战(Battle of the Santa Cruz Islands)后,美日双方皆减少了航舰单独行动,双方的海军航空部队皆承受了严重的伤亡。1943年,当所罗门战役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美日两国都尽可能地减少航舰兵力的运用。为了降低航舰损失,日本于是迅速地运用部署于所罗门与拉布尔(Rabaul)机场的新型海航战机。无可避免地,1944年这两个机场遭到攻击时,日本损失了大批飞行员,日本海军于是岌岌可危。

  在此同时,美国航舰部队选择适当空中战术、增加防空作战舰艇与武器,并且组建了15艘快速航舰任务支队(较战争爆发时增加了两倍余)。日本后续组建了9艘航舰兵力(1942年1月,日本拥有10艘航空母舰),就质量而言,日本军舰较美方为优。

一九四四年六月的菲律宾海战役

  六月十九日,小泽(Jisaburo Ozawa)上将率领日本海军的全部9艘航舰,在距离400?赏猓?对美军15艘航舰发起攻击。依据他的计画,先以航程优于美机的战机对美航舰进行首波攻击,其后再运用驻扎关岛的陆基战机对美航舰进行第二波攻击。在此同时,史普鲁恩斯无法在塞班岛(Saipan)附近水域滞留,当时他正对一项延伸至日本的两栖突击进行支持。他选择在滩头附近滞留,并对日军部队发起首波攻击,美军的攻击极具摧毁性。当天晚上,史普鲁恩斯批准米契尔(Mitscher)对日军进行远距离攻击,他以216架战机在300?赏舛匀站?发起攻击。在此同时,美军潜舰击沉了两艘日军大型航舰。由于,美军的空中攻击系长距离发起的,因此仅击沉了日本小型航舰飞鹰号[Hiyo]并重创了瑞鹤号航舰。在这次攻击行动中,美军损失了不少飞机,这些飞机大部分都是在夜间返航的长途飞行中油料耗尽而坠海。

理论残存兵力

  日军攻击后 美军潜舰攻击后 美军反击后

A.日本 9 7 4

B.美国 6 6 6

战斗概要

  最初兵力 实际残存兵力

  航舰 战机 航舰 战机

A.日本 9 450 5* 34*

B.美国 15* 704 15 575*

? 米契尔在傍晚时以216架飞机对日本发起攻击,其相当于3艘航舰的舰载飞机数目。根据我们估算,此次攻击行动美军使得日本3艘航舰沉没或失去行动能力。事实上,美军击沉了2艘的日本航舰,潜舰则另外击沉了日本2艘航舰。 ? 除日本航舰战机遭到严重损失外,日本战斗舰与巡洋舰的侦察飞机亦有些许损失,另外较大损失系日本驻扎关岛的陆基飞机。 ? 美军并非所有航舰均系大型航空母舰,表中航舰并未进行明显区分,亦末对其做曲解的比较。这些数字系为人耳熟能详的。 ? 美军损失了129架飞机,米契尔夜间对日反击动用的飞机约100架。

  菲律宾海战役不再是一场搜索与攻击的激烈战斗。在这场战役中,防御压倒攻击。一年后,在一次罕见公开说明中,史普鲁恩斯表示较喜爱离开滩头进行攻击,然而他的任务却是保护滩头阵地。不论系高瞻远瞩或刻意轻忽,他的防御战术似乎真的见效。小泽的计画仰赖海基与陆基飞机联合运用予以达成。史普鲁恩斯接近塞班岛准备迎战日本舰队,藉此可以解除日本陆基飞机威胁,在航舰战斗时取得战机数量的优势。小泽的穿梭战术注定失败,此因美军战机对驻扎关岛或前往该处的日本飞机进行攻击。由于滞留附近水域,史普鲁恩斯得能控制马里亚纳群岛的机场。当美军在该处迎击日本舰队时,得能运用所有战机进行战斗空中巡逻。史普鲁恩斯的15艘航舰上共携行了470架战斗机,约占全部战机总数的三分之二,美军在舰载战机数量上远远超过日军。

  由于美军强大的防御能力与日军的飞行员素质欠佳,日本战机遭到美军战机迎头痛击。战果或多或少归因于此因素,其它因素可能影响不大。碉要美国舰队保持有效战斗集中,是否意味着此即足以保证美军获得战斗胜利,战术集中已成为史普鲁恩斯的注册商标,甚至日将小泽都预期会如此。

  若换成是1942年,更普鲁恩斯可能会追击日本舰队。当时攻势压倒守势,首击遂成为美日双方期待的有效攻击手段。美国四分之三的海军航空部队系由攻击战机组成。1944年时,环境已经大不相同。集中的美海军航舰战斗舰队,已展现有效进行自卫的巨大潜力。为了强化防御能力,美国海军航空部队的战机比率由25%增至65%。日本海军的航空兵力以攻击战机为主,总数三分之二的战机系俯冲轰炸机与鱼雷轰炸机。我们推测直至马里亚纳海战前夕,日本海军仍紧抱着奇袭的期望与攻势的信念。这场战役之后至二次大战结束,日本航舰兵力几乎损失殆尽,雷伊泰湾海战时航舰仅做为诱饵之用。

  一九四四年时,越来越多的战机被当做攻击护航战机之用。1942年,击沉航舰的战斗逐渐成为摧毁战机的战斗。1944年6月起,美日的战斗遂成为日本陆基战机与美国航舰战机的战斗。

  我们无法彻底明了海军评论家对此转变的不同看法。甚至报告指出,连史普鲁恩斯都认为此种转变系本能发生的,海尔赛(Halsey)则不同意这种说法。尼米兹对史普鲁恩斯因为其主要任务在于保卫滩头而致未能击沉日舰深感失望,而在雷伊泰湾海战时改变了优先次序而要求海尔赛以摧毁日本舰队为其主要任务。对海尔赛而言,他过度急切地要执行这项任务。在雷伊泰湾海战中,当日本运用航舰与战舰做为诱饵时,他匆忙地向北追击日本舰队,而脱离了雷伊泰湾的主要战斗。

战术问题的解决

  进行了粗略与现成的比较后,吾人如何看待这五个重要的战术问题?

  1.战术编队。首要问题在于每艘航舰应有各自屏卫抑或多艘航舰可以共享一个屏卫。珊瑚海战役时,日本系采航舰单舰编队队形。(注12)中途岛战役时,由于护航兵力不足,日军航舰采用重叠屏卫(1942年时,山本五十六仍认为航舰必须保护主力舰,而非主力舰提供航舰防御)。1944年时,由于巡洋舰与驱逐舰的大量沉没,日本航舰遂采重叠屏卫战术。在此同时,美国海军面临的另一问题是,航舰屏卫舰艇数量多寡问题。美国的15艘航舰通常以3艘与4舰的方式编成一个队,用以凝聚战力、强化管制与遂行对空防御。

  较合理的推论为,1942年时最佳的屏卫方式应是每艘航舰应有各自屏卫队形。航舰有了自己的屏卫,航舰战机的起降具有较高效率,发起首击系其主要目标。每艘航舰相距10哩或20哩,如此可以回避攻击,如同瑚珊海战役的日舰瑞鹤号与东所罗门战役的美舰萨拉托加号。(注13)1944年时,攻势的有效性使得美军放弃了紧密的防空编队,此一编队包括3或4艘航舰,整个部署相当接近,如此航舰编队皆在空中战斗巡逻涵盖范围之内。两艘以上航舰是否编成一个屏卫,端视防御效能而定。

  2.散布或集中。第二个战术性问题即是,相互支持是否必须分散兵力,如此有可能损失一部份兵力,或削弱部队的作战能力。1942年时,这个问题一百困扰着日本的指挥官,在四场主要航舰作战中,他们必须对日本的入侵部队或增援部队进行掩护。他们的动机极为复杂,对于日本而言,他们希望引诱并击败美国舰队。尼米兹明了本身系处于劣势,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他不会贸然和日本决战。四场航舰作战的环境各自不同,山本五十六以不同方式部署舰队,一个特殊例子(东所罗门战役)系以航舰做为诱饵,似乎仅有一个推论可以对此进行说明:做为海军航空的前导者,山本五十六如美日两国的海军飞行员般地认为,两艘大型航舰之航空联队所发起的一次成功的奇袭,可摧毁远较上述兵力为多的敌人舰艇,一艘航舰可在一次攻击中击沉敌人二或三艘航舰,然而集结二或三艘航舰攻击敌人一艘航舰,有时可能无法获得任何战果。若此系山本五十六所持的理由,那么他将十分狼狈。密码破译使美军获得了许多战略情报,空中搜索雷达则提供了美军的早期预警。明显地,航舰战机的毁灭性打击力量不足以证明其具有二对一的潜在效能。

  我们留下两个推论:其一,攻势火力的集中足以赢得一次的打击,通常这是含人满意的。原则上,此可运用长程飞机或飞弹予以达成。其二,集结决策的下达取决于强化防御能力或协同发起首击,倘若集结失败,分散可能较集结为优。在遽下结论前,由于现代飞弹其有多对一的攻势能力,隐匿与分散系正确的。若干有远见的分析家认为,搜索过程系首要的,我们将在第十一章说明此一命题。

  3.攻势火力与守势火力。第三项战术性问题则是,能否编成完美的队形用以进行防御与攻击,这个问题在二次大战的解答,意味着必须先行解决前述两项战术性问题。战争进行期间,美国海军不断强化其航舰的防御能力。首先,增加战机数量用以取代轰炸机。其二,防空火炮稳定地增加;亚特兰大(Atlanta)级防空巡洋舰加入舰队;东所罗门战役时,高速战舰整合纳入航舰屏卫。第三,舰艇的损害管制获得重视与改善。此外,防御成为战斗主要考量,飞机性能一日千里,其重要性远较航舰的摧毁力重要。

  一九四四年,简单但精致的航舰战斗模式显然已经失效。1942年,倘若能够发现敌方航舰,一个航空联队即可击沉敌方一艘航舰。在菲律宾海战役时,防御作为曾被考量。1942年的航舰作战模式过于简单,输入项必须做若干修正,方能得到正确结果。然而,我们在撰写下列方程式时,可以轻易地将防御要素列入:

失去行动能力的航舰 = <遂行攻击的战机联队数目> - <航舰战机挫败攻击战机联队数目>

  不同于1942年,这些统计数字不具太大意义,因为我们必须考量太多参数。即令如此,若将实际数据输入新的模式,可得菲律宾海战役结果如下:

美国海军失去行动能力的航舰=

<日本海军航空联队>-<15艘美国海军航舰 × 1/2日本海军航空联队 ÷ 美国海军航舰>

=小于零(换言之,没有损失)

日本海军失去行动能力的航舰=

<3个美国海军航空联队>-<7艘日本海军航舰 × 1/7美国海军航空联队 ÷ 日本海军航舰>

= 2艘日军航舰

  美军的防御非常强大,因为所有战机都用于防御第五舰队。此外,1944年时,美军巡洋舰与驱逐舰的防空能力更有效能。日本防御相当脆弱,日本战机在先前的美日海战几乎损失殆尽,因此无法有效降低美机攻击效能。此外,日本水面舰艇防御能力不若美国。

  4.日间战斗与夜间战斗。第四项战术性问题则是,炮火在夜间海战中具有的支配性。珊瑚海战役前,日本试图进行一次夜间空中攻击,最后仍以进行夜间水面作战为主。1942年四起航舰作战中的三起,日本海军分遣部队皆发现了美军航舰行踪。由于美军的谨慎或是幸运,日军并未成功地与美军接战。若对1942年所罗门战役进行评论,这场战役大体而言系失败的。其后,当美国海军采全面攻势时,日本海军巧妙地完成了一个任务编组,其将快速战舰由航舰编队中抽离,组成一个水面作战的战斗线。夜幕低垂后,火炮在海战中扮演重要角色,雷伊泰湾海战中此种情形则达于顶峰。在这场大规模战斗中,日军对进入其射程的目标,遂行最后的拼命攻击。对美军而言,最后与最有效的防御则是水面舰艇的火炮。

  5.双重目标。第五个战术性问题则是,攻击发起者应如何区隔作战目标。1944年,当美国舰队一年内由夏威夷跨洋横扫至菲律宾时,由于其军力强大并能配合两栖部队作战,对于日军构成了强大的挑战。美军在航舰数量上享有2:1优势,此点具有决定性,若将飞行员与屏卫舰艇素质纳入考量,此一优势将更形扩大。尤有甚者,如此一来美军无须发起首击,而集结与整体行动系有效运用兵力的关键因素。战斗胜利并非一个争议议题,问题症结系在最少损失与最短时间内达成目标。

  一九四二年,日本面对的战术问题并不单纯。战略命令驱策着山本五十六的战术。何以在珊瑚海战役中,日本几乎投入了两个航舰的打击兵力?由于山本五十六相当急迫,他的航舰兵力于是调度频仍。在四个月内日军兵力不断向各个方向伸张,向南系日本原油的供应地;向西南日军占领了新加坡并保护西部的东印度群岛;向东南日军夺取了拉布尔,并可保护东部的印度群岛。1942年11月与1943年1月,日军攻陷菲律宾与关岛后,山本五十六取得了日本至东印度群岛的海上交通线。他略过威克岛(Wake Island)直接向中途岛扑进。不同于美国,山本五十六通常将海基飞机与陆基飞机视为是互补的。

  直到珊瑚海战役前,日军的前进并未受到太大的阻碍。其后,由于山本五十六的过度自信,日本海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山本五十六选择将日本帝国海军10艘航舰打击兵力集结,并将航舰兵力向南移动,这支兵力具有强大的打击能力,但是移动速度缓慢。毕竟,美国海军拥有7艘大型航舰,其拥有战机数量较日方为多,他们很快就会到来。

  然而,当山本五十六巩固其空军基地网络时,他迫切需要诱使美军与其进行决战。1942年,他仅能以入侵威胁达此目标,相同情形亦见于1944年美军诱使日军与其进行决战。珊瑚海战役显现了山本五十六战术选项的优先级。1942年4月间的各项行动,山本五十六意图在图拉吉(Tulagi)与莫斯比港(Port Moresby)建立前进基地,用以屏卫拉布尔,并对美国与澳大利亚进行威胁。然而,当美国两艘航舰出现并与日军接战时,山本五十六迅速派出井上(Shigeyoshi Inouye)中将担任战术指挥官,命令其调回入侵莫斯比港的入侵部队,同时亦将残存的航舰兵力调回。山本五十六命令瑞鹤号航舰执行追击约克镇号的任务,此系徒劳无功的。在这个阶段中,美国海军领导阶层并不比山本五十六有智能。美国海军有两艘航舰正忙于协助杜立德(Doolittle)空袭日本东京,使得美军可用兵力唯约克镇与勒星敦号而已(萨拉托加号遭到日本潜舰鱼雷攻击而行动瘫痪)。

  在中途岛战役中,山本五十六将其航舰分开运用,他的行动匆促,动机复杂。中途岛与吉斯卡岛/阿图(Kiska/Attu)系山本五十六的两个攻略目标,他必须能够掩护攻略这两地的入侵部队。由于入侵吉斯卡岛/阿图的部队系属牵制性兵力,入侵中途岛的兵力则在诱使美军与其决战。山本五十六将航舰打击兵力置于入侵部队之前,此种做法系正确的。山本五十六认为战舰系战场的最后决定者,除非能够建立空权,否则舰艇极易暴露行踪。事实上,山本五十六无须将兵力浪费在阿留申(Aleutian)附近水域,用以诱引美军两艘小型航舰。无论如何,他是正确的,他并未等到美军损坏的航舰修理完成投入战场后,再行与其进行决战。藉由合理估算,山本五十六必须面对的美军作战兵力,包括了两艘航舰与驻扎中途岛的陆基飞机。若多等一个月,约克镇号航舰已经修复,萨拉托加号航"舰亦可加入战斗。再多等一个月,大黄蜂号航舰可由大西洋调至大平洋支持作战。

  历史已对山本五十六的决策有所评论,他之所以在中途岛战役失败的原因计有以下几点:

? 美军获得日军行动战略情报。

? 南云忠一(Chuichi Nagumo)中将并末配备空中搜索雷达。

? 日本搜索能力不佳,南云忠一的空中搜索行动效力不彰。由于日本的空中侦察仰赖陆基飞机协助,其提供的协助有限。此外,山本五十六的潜舰部队就哨戒位置时间过晚。

? 史普鲁恩斯的战术娴熟。

? 美国海军航空部队英勇善战。

? 美国海军航空部队运气较佳。

  若将上述六项因素之一剔除,那么日本很可能摧毁美国航舰并且占领中途岛。倘若运气可以左右战局结果,那么战果即无法成为计画者的指针。历史学者不能仅由战术家的聪明才智,评估其可能对战争结果产生的影响。

  珊瑚海战役使得山本五十六采取行动时更为审慎,俾能确保作战计画达成目标。对山本五十六而言,中途岛战役的主要目标在诱引美军舰队与其决战。因此,他将两艘小型航舰派至阿留申群岛水域系一错误。随着日本防御范围的战略延伸,相关战术能力无法与其配合。日本海军战略指导值得商榷,因其所欲达成目标过多。

  尽管我们无法使太平洋战争场景重现,但是我们可以预期一个战术问题将会不断出现,即具劣势兵力的指挥官会拒绝与敌接战。攻击陆上目标系引诱劣势敌军的一种手段,对陆攻击列为计画目标并不困难,但是其更大的目标常被遗忘,亦即摧毁敌人在海上航行中的兵力。

结语

  二次世界大战时,飞机已成为海军的主要日间作战武器,此因其具有较远的航程与完整的能力,可以执行搜索、目标导引与协调攻击。并不是所有飞机皆可执行这项工作,我们必须对战斗损失率进行考量,非仅考量飞行员的伤亡而已。

  二次世界大战前,对于飞机打击战舰效能的看法不是过份高估就是过份低估,这种两极化的看法导致了战争期间的非预期结果。其后,战术指挥官明了飞机系昼间打击敌方战舰的有效工具,同时亦学习其可能出现的限制。此外,我们演绎出一个航空联队可以击沉一艘以上航舰的论点,此一推论改变了航舰作战相关战术。

  在此同时,随着战争的进行,由最初的偏爱空中攻击逐渐地移转至注重舰艇防御,两者获得平衡,众人亦明了此问题在战术上的重要性。空中攻击与舰艇防御系一重要的战术议题。倘若一艘航舰可在一次有效攻击中将两或三艘航舰击沉,那么没有必要对其进行集结,否则极易在敌方攻击中全部损失殆尽。即令如此,集结两或三艘航舰(或重复的航舰打击)能够击沉敌方一艘航舰,集结足够兵力仍是相当重要(倘若分离兵力无法藉由指管进行协调,集结兵力就是唯一之途)。随着战争的进行,第三项战术性问题则是,两或三艘航舰火力近距离的集结是否可以产生较佳效应。攻势行动的兵力集结可获得相当优势,同时亦可解决分离兵力的协调问题。集结兵力主要用以防御,如此可以不必对匿踪、欺敌与分散兵力等进行考量。

  战争初期,日本攻击行动相当有效。在美日双方承受相同战损情况下,长期而言,对日本相当不利。因此,日本海军在计算风险后,试图藉由匿踪、欺敌与分散兵力等作为回避此一不利态势。日军相信一艘航舰可以击沉敌方两艘航舰,此系一种赌博。即令是错误的,1942年初这种想法即是一种赌博,1942年末这种情形更加恶化。

  吾人认为许多原因使得防御作为再度复活,防空机炮单独即可导出此种结果,然而最终与决定性的因素则是美国成功的防御作为,因为日本无法将雷达与密码分析纳入早期预警计画。除了不列颠战役外,没有任何战役如太平洋航舰战斗般,雷达是如此具有决定性的。美军运用密码分析,使得日军几无可能发起奇袭。若踪与欺敌重要性日增,这种情况下,日军仅能依靠集结兵力方有机会打败美军,1942年时尤然,因为当时日军享有数量优势,而且双方战斗人员素质不相上下。1944年时,情况完全改观,无论在马里亚纳外海与行动谨慎的史普鲁恩斯作战,或是在雷伊泰湾与鲁莽冲撞的海尔赛交手,日军都无法取得任何优势。美军坚强的防御能力,使其能够长期存活并能伺机进行反击,美军的攻势优势则使日军遭致败亡的命运。

注释

1. 参见本书第八章与第九章。布洛迪的著作「机器时代的海权」(Sea Power in the Machine Age)(1943年出版),亦系一本深具洞察力的著作。

2. 可以轻易地以几何方式解释此一现象,相关议题的基础分析参见Fioravanzo,pp.177-78.此外,吾人必须增加高空轰炸机与低空攻击机的相互协调,如此方能对缺乏防护的商船进行有效攻击,俾斯麦海战役(Battle of the Bismarck Sea)即证明了此一论点。

3. Melhorn,pp.93,94,and l54.

4. Melhorn,p.83.

5. Allen,p.77.

6. 1984年5月,侯恩博士(Dr. Thomas C.Hone)曾以书信将此论点告知作者。当时,侯恩系海军战争学院的教授,他曾对1929年至1939年间,美国海军舰队生存的相关历史档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7. 侯恩系两次大战期间有关世界主要海军国家演进方面的权威人士,他着有两篇极短的佳作:"Spending Pattern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y,1921-1941"Armed Forces and Soclery(Spring1982)与(Mark Mandeles系共同的作者)"Interwar Innovation in Three Navies: U.S.Navy, Royal Navy,Imperial Japanese Navy, "Naval War Collcge Review (Spring1987)。侯恩、弗莱曼与孟德尔斯等人,曾对美国与英国航舰及战机之发展进行了全面性比较。

8. Potter,p.664.

9. Reynolds(1968),pp.l81-205.

10. 珊瑚海战役时,进行此种行动具有实际的可行性,马里亚纳海战时则不具行动的可能性。当然,雷伊泰湾海战的情况则又完全不同前述两次海战。

11. Polmar(P.253),此场战役可视为美军的一场胜利。

12. WiIImott,p.260.

13. 5月8日,佛莱契尔(Frank Jack Fletcher)领军的两艘航舰约克镇号与勒星敦号,在珊瑚海遭到日本猛烈空中攻击,当时这两艘航舰位于12艘巡洋舰与驱逐舰组成的单一屏卫内。其后,这两艘军舰以30节的航速各自逃入了两个受屏卫的不同特遣支队中。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五章--

第五章

二次大战的感测革命

搜索方法与反制措施

  许多有关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检讨报告指出,战争期间感测系统较诸武器(如飞机等)对海军战术的革新更具影响力。将传感器、武器与战术分离系人为的,此三者的联合运用方能有效进行战斗。为了理解战争期间新型传感器对战术与武器性能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讨论架构。其次,我们必须能将焦点置于雷达,因其系所有新型搜索装备中最重要者。在1942年与1943年的所罗门群岛战役中,雷达充份地显现其在夜间海战中的巨大战术价值。然而,美军巡洋舰与驱逐舰在一连串的行动中并未要为利用雷达进行战斗。此外,二次大战期间,通信情报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我们可对大西洋战役的潜舰作战进行概要回顾,盟国藉由传感器的运用而得以击败德国舰艇,在这场类似信息战争的潜舰作战中,传感器实占有举足轻重的角色。密码学(cryptology)对于搜索方法与反制措施的重要性,可以藉由最近解密的资料知悉,这些资料清楚地说明了二次大战期间的密码破译事例。

  传感器战争系一场竞争激烈的决斗。由于武器所能企及的距离日增,电磁科学的竞争亦朝相同方向发展,诸多的长距离侦测与通讯方法被引进。在此同时,反制措施对新兴电磁技术的运用形成相当阻碍,电磁信号对部队战斗效能的提升,呈现在以下两个不同的面向:协助侦测、追踪与定位(亦即搜索)及执行指挥官的战斗计画(亦即控制)。在此同时,我方部队应试图降低敌方的搜索与控制能力。

  一般而言,反制措施可以分成下列不同技术种类:摧毁、阻断、欺敌、排拒与利用敌方信号等。表5-1所列的可能反制行动甚难完全涵盖所有反制措施的技术分类。

  表5-1系一静态显示,我们无法藉此判明信号运用的步调与时机,或争取时机干扰敌人的行动。除潜意识外,军方人员无法理解如何运用表5-1所列的各种分类方式,以处理敌我双方特殊装备与指挥架构可能发生的事件。表5-2所列系信号运用的各种事例,以协助进行一次有效的攻击。

  明显地,若干的搜索系统能够执行数项不同的功能。举例来说:侦察通信卫星能够执行表5-2所列的战略侦测(A)、战术侦测(Bl)、追踪(B2)与定位(B3)等数项功能。航空器的一项优点,即是其可在一次飞行中,执行追踪、定位、攻击与损害评估等多项任务。相对的,搜索来袭的攻船飞弹必须在其攻击前,执行战略侦测(A)、战术侦测与追踪等多项工作,为能有效执行这些任务,彻底搜索系必要条件,为能击中敌人航空母舰,攻击者不仅需要知道敌人的精确位置,尚须知道敌人的海上航行编队形式。此外,我方必须知悉敌人有攻船飞弹部署在航舰外的其它舰艇上,可对我进行惩罚性的反击,

表5-1 反制敌人信号的各项反制作为

  敌人信号的功能

  搜索(如雷达) 管制(如无线电)

摧毁 攻击 攻击*a

阻断 干扰 干扰*b

欺敌 提供假目标 提供假目标*c

排拒 避开敌方侦测器*d 使用秘密传输*e

利用 对敌进行反侦测 监视敌人信号传输*f

a. 对航舰艇而言,攻击其武器系统通常意味着攻击其信号系统。由此衍生出的措施,包括攻击舰艇外之指挥系统、人造卫星、陆基超地平线雷达与其它相关的战术作为等。 b. 干扰搜索系统系在争取距离,千扰控制系统则在获取时间,两者皆在追求位置优势。 c. 欺敌亦可用以反制敌人武器。雷达干扰片可用以对敌方飞弹进行反制,噪音器可反制敌人的音响归向鱼雷,此等皆系最佳例证。 d. 以目视、雷达与红外线甚难侦得潜舰,有时,潜舰还可以借着保持安静的方式来避免遭被动声纳侦测。 e. 此系一种非对称的反制方式。秘密信号,如低拦截率(low-probability of intercept,LPI)无线电传输,可使敌人采用的主要反制措施如拦截与利用失效。因本表篇幅有限,无法进一步地探索这个问题的逻辑。 f. 「利用」可能系此表所列的最重要反制措施,吾人应正视下列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亦即敌人比我方更早运用搜索系统。无线电传输可被截听与解密。此外,当敌人预期其无线电传递会遭到截听时,他将实施电子反反制相关作为。如此一来,他将散布错误讯息,小心防范本身受到欺骗。长期以来,军事更上充斥着诸多涉及一个以上谍报单位利用通讯进行的战略欺敌作为。然而,这并非本文关切的重点。有关此一议题的出色严谨著述,参见丹尼尔(Daniel)与贺比格(Herbig)合着的「战略军事欺敌」(Strategic Military Deception)一书。

  原则上,攻击行动采取的一连串措施,任何时刻皆可能被一项反制措施中断。一项成功的反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挫败、延迟或降低攻击者的任一作为。然而,在本文中,我们无意对感测手段与反制措施进行细部讨论。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任何一方皆试图藉由重复配置、掩蔽、隐蔽、密匿通信与强大的电磁权等作为,迫使敌人无法执行表5-2所列的A至C各项作为。感测战争的目标,在于缩短本身执行表5-2各项作为时间,同时拉长敌方执行相关作为时间。表5-3系由表5-2修正而得,该表强调的系成功反制措施的相对重要性。

表5-2 有效攻击所必需的各项作为

战略侦测(A) 观察敌人主要兵力之部署或是未来在某区城之部署

战术侦测(B1) 对敌人位置定位以利进行攻击

追踪(B2) 获得发起一次成功攻击所需的敌人位置之充份资料

目标定位(B3) 确定敌人细部部署,俾能使攻击达到最大的效用

攻击(B4) 对协调攻击与集中攻击的管制

损害评估(C) 攻击后对战果的评估

  我们可以看到,表5-3中并未将「利用」之反制措施列入。根本原因在于其产生的效用,不同于摧毁、阻断、欺敌或排拒。「利用」提升了战术侦测、追踪、定位与攻击等一种或多种手段的效力。前者构成了我方发起攻击的要素。「利用」具有本身的动态性,其系描绘战术景象的最佳方式,此可参见本书第十一章中现代战争的兵力对抗模式。

表5-3 成功反制措施的效应

  为能目睹新型传感器在二次大战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其对信息战争的强力支持。下文中,我们将观察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信号战争」(signal warfare)的动态过程。

雷达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雷达与雷达反制系最重要的感测工具。在我们对此进行的相关讨论中,应涵括近发引信(一个抗爆震的袖珍雷达)与其对武器效能的提升。海军使用五?几咂搅接门诜烙?敌机攻击,近发引信不仅使射控散布误差(dispersion error)的容许度增加了二或三倍,同时亦将三度空间的射控解算简化成二度空间问题。

  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科学家即已提出运用脉冲无线电波侦测舰艇与飞机的可能性。1930年代,数个国家已秘密地进行此项研究。1935年12月,英国在英格兰东海岸建立了五座雷达站。虽然,在不列颠空战时,雷达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装备,但它不似密码分析般地被视为秘密武器。换言之,雷达仅被敌方视为一种未知武器。雷达的出现与其重要性,很快地即被交战各国了解。雷达与雷达反制成为快速发展的科技竞赛,它吸引了大量科学资源,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辐射实验室,编列人员扩充了百倍之多。(注1)

  做为一种战争工具,雷达是无所不在的。1939年结束时,舰载雷达原型已测试完成,测试项目包括了对飞机的长程侦测、防空射控与水面追踪等。1940年起,在英美两国合作下,雷达的研发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1942年,公分波长(centimeter-wavelength)的雷达已备便生产,其精确度足以应用于对单飞飞机之侦测、战机的昼夜指挥,以及水面与防空作战的精确枪炮定位。1943年前后,雷达已配备在为数甚多的侦察机上,其主要影响表现在对水面舰艇的搜索与攻击。此外,当为数甚多的反潜巡逻机加入战斗后,使大西洋的对德潜舰作战形势逆转。1940年起,雷达成为战机防御地面炮火的重要工具。诺曼底登陆前,雷达更成为协助战机与轰炸机清扫地面的最具效力装备。就对空防御言,雷达在海上的重要性甚于陆地。

  雷达很快地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导航工具,亦使得狭窄水域的高速水面作战成为可能。由于舰艇对于雷达的仰赖甚殷,一旦其在夜间出现雷达故障时,对舰艇实体与人员心理皆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做为战争的一种更直接工具,1943年时雷达开始协助导引轰炸机,对德国境内的目标进行攻击。罗远(Loran;译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的远距离导航系统)被用做舰艇与飞机的导航协助,在全球各地的运用日广。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与日本等国家,皆不遗余力地进行雷达研发。飞机的攻势与守势作战越来越仰赖雷达,如何对其进行反制就成为战术上的重要问题。首次亦是最重要的传感器战争出现于欧洲天空,特别是从不列颠战役至1945年的这段期间。这段史实提供吾人研究搜索与武器投掷手段、反制与反反制的最佳个案研究素材(北越战的史实更具研究价值,因为分析家迄今未能获得北越的战术作为相关资料

  在太平洋的天空,吾人见识到美国拥有的巨大雷达优势。在东所罗门岛战斗中,美国运用雷达进行空中搜索,而得以侦测88哩外来袭的日本飞机,此一距离足以让美军53架战机有时间加满油后升空应战。在雷达侦测日机来袭后,美国能有足够时间派出空中拦截机,美军战机悉数朝向来袭日机,无须忧虑其它日机对其进行奇袭。

  日本在雷达的研发上落后美国,致使美国舰队在1943年后拥有甚多机会,运用雷达对日本水面舰队进行搜索。甚至直到战争结束,美国在此领域仍遥遥领先日本。在所罗门群岛,日本飞机与战舰接近该岛时,长程巡逻机与海岸监视雷达给予美军早期预警(当日本海军密码完成变更后,密码分析在战略侦测上的重要性不再)。

  由于昼间日本水面舰艇的行径暴露于美军的空中搜索之下,美军得以知悉日军几个小时之内即将抵达。1942年8月至1943年11月间,美国与日本进行了11场大型战斗,美国运用雷达对日本来犯水面舰艇进行侦测、追踪与定位,并能在其发现美军前,使用舰炮与鱼雷对其进行攻击。然而,美国海军却缺乏一项认识,即雷达固然提供了美军诸多的机会,但是仍然需要崭新战术与其配合才行。在此同时,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即日本海军拥有一项秘密武器-长矛(Long Lance)鱼雷,美国海军战术指挥官业已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罗门战役的水面舰艇夜间行动

  夜间战斗战术的竞争存在于美日双方各自运用的新型战争工具之间,即美国的雷达与日本的长程鱼雷。1942年8月至11月间,美日进行了五次的战斗,日本帝国海军备便对美进行报复。在所罗门战役前,日本帝国海军业已发展出一套具连贯性的夜间战术,并积极勤奋地进行了这项战术的演练。夜间行动系日本海军设计用以削弱美军舰队的一种手段,使用时机通常在双方进行决战前夕。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演练,通常系在昼间进行,方式则是将主力舰艇编成纵队进行接战。美军战术概念系在寻求有利态势,能够利于(或至少不妨碍)「阻止T字战法」的战术。所罗门战役中,显示美军的战术训练造成了反效果。

  就战略背景言,所罗门战役自始至终可视为陆基飞机与舰载飞机的激烈竞争,双方主要目的皆在寻求控制机场与航舰周遭空域。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的最初六个月间,战役主要集中于瓜达康纳尔。美军在昼间可以掌控韩德森(Handerson)机场周遭空域,日本则控制了新不列颠群岛的拉布尔(Rabaul)机场,该处位于韩德森机场西北600哩处。当夜幕低垂时,空中兵力无由发挥,水面舰艇的战斗则悄悄地揭开序幕。每到夜晚时,日本战舰经常穿越所罗门群岛间的史拉特(Slot)狭窄水域南下。对美国人而言,敌人的战舰被视为恐怖的东京快递(Tokyo Express),其可将增援部队运至瓜岛或是对韩德森机场进行猛烈炮火袭击。无论何时,碉要美国军舰试图阻止日本行动,双方即在夜晚展开致命性的战斗。

  美日双方的海军战斗,通常在任一方将焦点移转至巩固滩头或进行护航时,方会停歇较长时间。所罗门战役的各次夜间海战,其目的皆系为陆上目标进行战斗。最早的萨沃岛(Savo Island)海战,美军的主要目的在防御瓜达康纳尔的滩头阵地。在其后的各次夜间海战中,美日在奥古斯塔皇后湾(Empress Augusta Bay)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美军的目的系在保卫布干维尔岛(Bougainville)。在美日进行战斗时,日本方面始终面对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当试图在所罗门群岛周边增援或撤离时,皆必须与美军接战。美军曾将两个航舰战斗群部署于束所罗门群岛与圣塔克鲁兹群岛(Santa CruzIslands),试图完全地攻略瓜达康纳尔。由于错误的战略,使得所罗门的日本部队零星四散,日军战术指挥官面临了极大的挑战。日军甚难对瓜岛驻军进行增援,因为日本舰艇仅能在夜间活动,无法在该处停留一段较长时间。对日本而言,应是处于相当不利地位的。然而,美国战术家却未曾利用此种优势。

  在早期战斗中(1942年8月至1943年7月),日本获得了相当的优势,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过于轻敌,此点表现在以下数个面向:

? 美国对于日本之致命武器,例如鱼雷,疏于了解。

? 美国缺乏适用于夜间近距战斗的相关战术。

? 美国学习速度过慢,而由于战术指挥官的快速补充,战斗进行的步调又超过美国人的认知。

? 特别是,美国并未运用雷达具有的潜在性优势,而雷达是可先期侦测与追踪敌方水面舰艇,同时亦可对其进行定位与射控解算。尽管并不是所有舰艇都能藉由雷达取得优势,但是雷达装备具有甚佳的运用价值。

  一九四二年八月至一九四三年一月间,美国海军承受了上述四项缺点的恶果。1943年8月至11月的水面战斗期间,美军运用崭新并能与雷达配合的战术,因而享有运用雷达的巨大利益。

阶段一: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

  最初,日本战术系采短距、多纵队的方式接近,所有的舰艇可以立即行动;并借机动以反制来袭鱼雷。有时驱逐舰位于舰队前方担任哨戒任务,防止舰队遭到伏击。当侦测发现敌人踪迹时,这些舰艇将接近、旋轴,并在发射鱼雷后脱离战场。有些时候,日本舰艇甚至不曾发射一枚炮弹。

  美国海军采取的战术,系将舰艇以长距、单纵队与紧密间隔进行编队。海军期待能够尽早发现敌踪,试图建立纵队。如此一来,各舰的舰炮均能对接近的敌舰进行攻击,交错形成T字型。倘若敌人的纵队保持完整,那么与其相距10,000码系最佳的距离。因为这样可以防止敌人鱼雷攻击,同时有相我方舰炮火力发扬。若果真如此,战斗将以舰炮而非鱼雷揭开序幕(倘若运用鱼雷,推估最有效的距离应不超过5,000码)。

  由于双方接近速度过快,日本舰艇并非停止不动,其鱼雷将具破坏性。战役最初阶段,美军的战术指挥官不愿在配备雷达的旗舰上进行指挥,因此下达的指令系暧昧与迟疑的。在这种情况下,战斗系在近距离进行,甚至出现混乱的场面。其后,美军指挥官明了日本运用大量鱼雷进行攻击,将对其长距与紧密间隔纵队造成致命威胁。由于美日舰艇相隔距离甚近,并非其期待或需要的,但他们不曾了解日本长予鱼雷的有效距离,与美军巡洋舰和驱逐舰的舰炮有效距离相当。(注2)

  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一日至十二日,美军在瓜达康纳尔北端的艾比蓝角(Cape Esperance)夜战中,首次运用兵力对抗经由该岛南下的日本海军舰队,此次海战发生于美军于萨沃岛溃败五个星期之后。下文中将说明美日双方在第一阶段采取的战术,以及双方在此次战役的行动节奏。美军编成了一支包含9艘舰艇的纵队,部署于日本纵队轴向的垂直方位。日重的纵列中包括3艘巡洋舰与2艘驱逐舰,美军所处的位置极其优异。美军4艘巡洋舰的间距为600码,5艘驱逐舰的间距为500码。美军轻巡洋舰海伦娜号(Helena)与波夕号(Boise)配备有SG型水面搜索雷达。史考特(Norman Scott)将军的旗舰旧金山号(San Francisco)的雷达无法运作,因其系属旧式的长波雷达,极易遭受日军的侦测截断。下文中将对此战役的相关事件进行扼要说明(参见图5-1)。

图5-1 艾比蓝角海战节奏图

  2325时,海伦娜号侦测到14?赏獾目罩蟹尚谢丶#?经仔细研判后,向上级报告并无任何发现,此事件历时七分钟。

  2332时,史考特基于战术考量,将舰队航向掉转180度。他并不知道日舰正以每分钟1/2哩的速率接近美舰,由于其在机动过程中下达的信号过于模糊,使得前导的3艘驱逐舰进入巡洋舰的接战舷侧,双方争夺进入风向有利位置,此事件历时十分钟。

  2342时,海伦娜号舰长发现日舰在美军纵队右舷6哩方位处;此系进行火炮射击的理想位置。由于雷达故障,史考特未能发现己方3艘驱逐舰的行踪。史考特陷入困境,他询问驱逐舰分队指挥官,3艘驱逐舰的位置何在。托宾上校(Captain Robert G. Tobin)表示,他觉得这3艘驱逐舰应在巡洋舰右舷的右翼或中间部位。其后,他修正了2艘驱逐舰的位置,另一艘驱逐舰邓肯号(Duncan)未在船艉方位。雷达幕上显现敌人已在4哩之外,史考特相信托宾能指挥管制这3艘驱逐舰。邓肯号航向日舰,日军并无登陆该岛企图。此事件历时三分钟。

  2345时,5艘日本军舰尚不知本身已陷入险境之中,当接近至21/2哩时,日视发现美舰海伦娜号。藉由雷达接触,方知自己过于大意。舰长请求准予对日舰进行射击。由于信号模糊,史考特以为海伦娜号是在询问他是否收到另一信文,故回称「确定」,(注3)没想到接下来海伦娜号遂以其15门6?寂谟氪门5?寂诙匀战⒔?行轰击。此事件历时一分钟。

  2346时,美军的炮击使得日本目瞪口呆,直至美军出现时,日军方才恍然大悟,然其处境已如美军在萨弗战役般的狼狙不堪。在发射5枚鱼雷攻击美军失败时,日军立即转向180度脱离。(注4)事件发生时,美日舰艇相距2哩,系属近距发射。此事件历时一分钟。

  2347时,史考特下令旗舰以外的其它舰艇停止射击。这项命令没有特别原因,由于法伦侯特号(Farenholt)与邓肯号两舰位于射线上,战斗进行中将迟缓美军各舰左舷6?寂谟氲?寂诘纳浠鞫?作。此事件历时四分钟。

  2351时,史考特再下令开火,由于大部分的美舰并未停止对日舰的射击。美军舰艇并未拥有火力分配计画,各舰火力系朝所见日舰集中,两艘驱逐舰受损并起火燃烧,火力分配系一个不曾寻求解决的战术难题。

  日本舰艇开始逃窜,没有任何舰艇热切投入战斗。美军4艘巡洋舰与5艘驱逐舰,对日本3艘巡洋舰与2艘驱逐舰施予奇袭。美军2艘驱逐舰与1艘巡洋舰遭日本击沉或重创;另有2艘驱逐舰与1艘巡洋舰系自行凿沉或陷入瘫痪。许多损害系己方误击,邓肯号的沉没即系美军舰炮所造成的。

  美国海军将艾比蓝角战役视为一次胜利,在美军的强大炮火与主动精神协助下,日军遭到彻底歼灭。在感测革命的早期年代中,美国运用的工具计有雷达、无线电、电子反制与笨拙的信号书。在艾比蓝角战役中,美军并未使用鱼雷。由于日军疏于准备,亦末备便进行反击,因此,日军并未使用致命性的武器--鱼雷。

  美国海军兵力系现成的,摩里逊(Morison)指出,除炮火纵队(gun-column)计画外,美军并无其它战斗计画。此外,在雷达首次接触日军与美军下达攻击指令间,决策步调相当紊乱。最遭糕的是,由于艾比蓝角战役被视为一次胜利,导致美国在塔萨弗隆加(Tassafaronga)与日后的战役中,采取相同战术。

  六个星期后的塔萨弗隆加战役,充份显露美军各项缺点,计有拼凑的团队、无经验的领导、与过时且紧密间距的单一纵队。再次,美国以5艘巡洋舰与6艘驱逐舰的压倒性兵力,用以对抗日军的8艘驱逐舰,这些舰艇当中的6艘系装载补给品之用的。这8艘驱逐舰的动向很早即被美军侦得,时间长到足以对其发动奇袭。配合雷达射控,舰炮的理想开火距离是8000码至10,000码。由于定时不够精准、鱼雷太晚发射,加上美军认为本身远在日军鱼雷攻击射程之外,这些因素交互影响,造成了美军在此次战役中的惨败。在这次交战中,日军指挥官为田中(Raizo Tanaka)少将,1941年起他即长期从事驱逐舰部队的训练。田中使用长矛鱼雷对美舰进行猛烈攻击,造成了美军5艘巡洋舰中的4艘沉没或重创,日军方面仅损失了一艘哨戒驱逐舰。此次战役,美军的指挥官系赖特(Carleton Wright),作战计画并非由其拟定,而系战役前两天由其它人处获得这份计画。当尼米兹接到战役结果报告时,他指出此次战役给予美军的教训是:「训练、训练再训练!」但是,美军似乎并未从中获得任何教训。

阶段二:1943年7月至11月

  萨弗战役届满一年后,美军在经历二次战斗后,终于夺下了瓜达康纳尔。日军如往常般地与美军进行激烈战斗。但是,其较以往更为专业,并能利用较佳搜索方式侦测美军,例如夜间空中侦察、雷达电子反制与基型搜索雷达等。美军面对日军顽强抵抗,但其战斗技能益趋成熟。首先,美军拥有训练良好的战斗部队。其次,美军拥有健全的战术作为。鱼雷由3或4艘驱逐舰组成的小型、紧密分队发射,两个分队用以执行这项任务,一个分队发射鱼雷后立即转向;另一分队冉行发射鱼雷,最后再以舰炮进行扫荡。巡洋舰出现后,其与日舰至少保持10,000码距离,避免遭到日军鱼雷致命性的攻击。然而,最佳方式则系让驱逐舰来攻击敌方,因为驱逐舰配备有杀伤性武器。

  一九四三年八月六日至七日,美目双方发生了维拉湾(Vella Gulf)战斗,美军将各项战术予以结合用于这次战斗。美国海军预知日本将对瓜岛进行整补,故派遣穆斯布拉格(Frederick Moosbrugger)担任指挥官率舰拦截日军,此次参战兵力由驱逐舰单独组成,美军得以将任务、火力与搜索三项优势融入战斗之中。根据波特(E.B. Potter)的说法,穆斯布拉格采用了勃克(Arleigh Burke)拟定的战斗计画(注5)。这份计画充分地显现勃克的锐利目光,计画精要参见图5-2。在这次战役中,美军编成两个单位,各由3艘训练良好的驱逐舰组成,其在战术遂行上系由雷达提供协助,得以精确进行机动。第一分队由穆斯布拉格指挥,携行了44枚鱼雷,将尽可能地对日舰进行鱼雷攻击。第二分队的3艘驱逐舰由辛普森(Rodger Simpson)中校指挥,由于各舰防空炮台较重,仅携行了24枚鱼雷。两个分队对着敌人舰船前进,其后转向并发射鱼雷。和日军的战术一样,美军采隐匿方式进行且未使用舰炮。鱼雷发射完毕后,美军使用舰炮对日本舰艇进行攻击,这个阶段驱逐舰应小心防范,避免遭到敌方攻击而损伤。

  八月六日的热带暴雨,使得美军舰艇的SG型雷达功能混乱。柯隆班加拉(Kolombangara)与维拉拉维拉(Vella Lavellaj四周岛屿造成雷达回迹混乱,致使军事行动益形复杂。由于先前美军的夜间搜索飞机为日军发现,日本方面于是提高警觉。日军主要任务在对柯隆班加拉驻军增援,4艘驱逐舰担任人员运输任务。由于日军对美军的兵力比处于2:3不利态势,这项缺陷极可能使其在战斗初期遭到挫败。(注6)

图5-2 1943年8月6-7日维拉湾海战作战计画图

1. 侦测距离:19,000码。   时间:0 2. 第一艘军舰射出所有鱼雷。 时间:+6分钟 3. 第二艘军舰接近、回转,并发射鱼雷。首批鱼雷命中。 时间:+12分钟 4. 第二枚鱼雷命中:对敌展开追击并以火炮射击之。 注意敌之鱼雷攻击!

  穆斯布拉格在19,000码外侦得日本舰艇动向,他将这项讯息立即通报所属各舰。他藉由两次转向将航向右移了30度,并以左舷对左般方式向日舰进行攻击。在敌舰非采固定航向与速率前进时,枪炮与鱼雷射控解算需快速进行。七分钟后,美日双方相距4哩。在如此的夜色中,掺望的目视距离仅能及于2哩,因此反应时间甚短。穆斯布拉格下达开火命令,简单而明确,各单位皆能采同步行动接敌。三艘军舰舷边的24枚鱼雷皆已发射,鱼雷射程为6,300码,接敌距离为4,000码,设定良好,此乃众人期盼之事。一分钟后,穆斯布拉格下达转向90度命令,第一分队遂转向90度,双列纵队的左舷部分已无美方任何舰艇,此举乃在因应日军可能的鱼雷反击。在此同时,辛普森指挥的分队向左转向,并且接近日舰。

  三艘日本驱逐舰的官兵,甚少人知悉其系遭到何人攻击,美方人员情绪已相当紧绷,特别在其备便进行扫荡,不由得忆起先前惨败情景时尤然。这个夜晚则不然。海军各次的成功战役,皆来自一份弹性的计画,其能将人员的训练、良好的搜索与致命的武器三者融合成为一个崭新的战术。日本4艘驱逐舰中的3艘遭到美军击沉,美方付出的代价仅是一名炮弹装填手遭到机器辗伤。如同纳尔逊般,穆斯布拉格使得健全战术看似相当容易。

  美国海军发现此一战术能与其具有的雷达优势有效结合,并能削弱日军拥有的鱼雷优势。如此一来,即能运用本身较优越之武器化解日本鱼雷攻击。良好的传感器与搜索方法,可以克服火力优势,美国战胜日本的主要原因,系其携行了数量庞大的武器。夜间作战中,驱逐舰的鱼雷较巡洋舰的枪炮更具支配力。命中与运动即是答案,而非T字战法,单位必须能够快速移动,而非采取固定与紧密的自杀式纵队。

  一九四三年十月六日至七日,美军在维拉拉维拉战役遭到挫败。这次战役系指挥官缺乏经验与运用拼凑部队战斗的典型例子。美军参战兵力号称6艘,实则只有3艘,日军则是号称9艘,实则碉有6艘(驱逐舰)。美军指挥官为渥克(Frank Walker)上校,他选择以3艘驱逐舰与日军舰艇接战,而非等待十哩外的另外3艘舰艇加入战斗序列后再接战。渥克上校拥有雷达优势,他在距日舰7,000码距离处发射了14枚鱼雷,当鱼雷发射完毕后,他开始运用舰炮攻击日舰并将兵力后撤。由于停留在日舰舷侧,美军的3艘军舰遭到日军的猛烈攻击,两艘遭到鱼雷击沉,第三艘则与受创两艘军舰的其中一艘碰撞。美军3艘军舰丧失作战能力,换得的是一艘日舰沉没,其遭美军击中而宣告沉没。

  其后,接着发生的主要战役系奥古斯塔皇后湾与圣乔治角(Cape St. George)战役,这两场战役的指挥官是战术涵养甚佳的梅利尔(Stanton "Tip" Merril1)与勃克。在此,无须对此两场战役的细节进行说明。奥古斯塔皇后湾战役(1943年11月2日)看来似乎较实际缺乏决定性,日本轻巡洋舰与驱逐舰各一艘遭到美军击沉,寸艘重巡洋舰与一艘美军驱逐舰碰撞,双方分别受到损伤。梅利尔的任务在防御布干维尔岛的登陆滩头。他指挥的兵力包括了4艘轻巡洋舰与8艘驱逐舰,与其对抗的日军舰队包括了两艘重巡洋舰与总计8艘的轻巡洋舰与驱逐舰,双方兵力约略相等。梅利尔的战术计画系将巡洋舰以间距16,000码编队,当美舰位于日舰与滩头之间时,执行180度转向以扰乱日本舰队的鱼雷射控解算。为了执行这项战术,必须牺牲舰炮效用。由于距离过近,其6?寂诜⑸渚嗬牍?短,美舰极可能遭到日舰鱼雷攻击而失去行动自由。纵队首4艘驱逐舰由勃克指挥,后4艘驱逐舰由奥斯汀(Bernard "Count" Austin)指挥,如此在美舰遭受鱼雷攻击时可以各自脱离。

  三个各自分离的编队,使得战争结果变得极其复杂。勃克指挥的4艘驱逐舰队形溃散,他必须重行将其集中。在此同时,奥斯汀指挥的4艘驱逐舰开始以5?寂诙匀战⒔?行射击。梅利尔将其属舰(4艘轻巡洋舰)以密集队形编队,俾能远离日本鱼雷攻击。他率领的巡洋舰对日舰进行了猛烈的炮火攻击,当日军舰艇装填炮弹进行射击时,遭到美军攻击而受到轻微损害。美军的攻击使得日军相当迷惑,他们转向并脱离战场,放弃了应执行的任务。这次战役中,日军舰艇并未发挥战力。美军舰艇已学会了在计画进行中维持本身生存。美军的炮火显然效用不足,根据摩里逊估计,美军发射了4,600枚6?寂诘?,仅有20枚击中日本军舰。夜间弹着修正相当困难,日军事后指称美军的炮弹经常出现弹着偏差现象。梅利尔拒绝对日军进行追击,因为黎明将即,若对日军进行追击,势将面对拉布尔机场日军陆基飞机的攻击。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美日双方发生了圣乔治角战役,勃克有机会运用其独创的「先打左后打右」战术对付日军。勃克指挥5艘驱逐舰,并将其分为两个分队,第一分队由3艘驱逐舰组成,第二分队则由2艘驱逐舰组成,两者相距5,000码俾利相互支持。日军参战兵力则有2艘新型的驱逐舰与3艘运输驱逐舰(destroyer transport),两者前后相距13,000码(约23分钟航程)。日军舰艇并未配备雷达,实因其系次要兵力,仅能提供保护而非相互支持。对日军而言,勃克的兵力具致命性。勃克运用雷达在11?赏庹斓萌战⒍?向,并且调整舰艇航向。13分钟后,勃克指挥的3艘驱逐舰与日舰相距3?桑?他下令对日舰发射了15枚鱼雷,由于日军并未发现其前导的两艘驱逐舰遭到美军重创。其后,勃克对尾随在后的3艘运输驱逐舰进行攻击。美军舰艇转而驶向日舰,经过两个小时的追逐与回避日军鱼雷攻击后,美军击沉了一艘日本运输驱逐。勃克认为穆斯布拉格的战术适当,加上个人独创战术作为,而得以终结所罗门战役的夜间海战。

所罗门战役的一个结论

  当吾人重行审视为期一年半的所罗门战役夜间战斗后,何者系整个战役中最重要的事件?雷达系一新型的传感器,其必须与战术进行整合,夜间提供了雷达运用的最佳机会,黑夜系雷达操作的重要因素,给予了美军决定性的优势。

  在所罗门战役的各次战斗中,穿越敌纵队进行攻击(T字战法)的情况甚少出现,最佳的战术系以前沿接近、转向(短纵队并列朝同方向前进)、进入射距发射鱼雷、再背向敌舰艉方向脱离。美国人犯了一项严重的错误,即遗忘了战斗系双方的竞争。纵队战术奠基于舷侧火力的基础上,其火力系为单舷接敌时火力的两倍。此战术却忽略了一项事实,当运用并列纵队转向敌人或脱离战场时,将使本身船腹暴露于敌方鱼雷攻击的机率较平时多出十倍。就兵力对抗的计算而言,美国海军采行此种战术必须面对的风险系采用纵队队形的五倍。

  若五哩内没有巡洋舰支持,吾人甚难进行登陆作战。依据传统估算,藉由密集发射鱼雷,数量不多的小型舰艇仍可摧毁数量庞大或战力远较其强大的敌舰。在瓦尔哈拉(Valhalla)战役中,杰立可忽视了鱼雷在夜战中的巨大价值,造成束手无策的窘境,今人摇头叹息!1916年时,美国已由当中习得若干教训。

  在战争最初阶段中,由于部队系杂乱拼凑的,未经良好训练即将其集合一处,加上水面舰艇军官实际经验有限,战斗纵队即成为唯一的舰队战术。或许最初阶段,美国海军仅有能力执行纵队战术。揆其原因,不仅来自日本海军威胁,尚因夜间高速运动与大部分于岛屿作战,才会导致此种结果。

  此种印象仍然深植吾人脑海,早期的战术指挥官并不了解雷达的重要性与长距纵队的危险。尤其特别地,在早期战斗中,当敌人以高速向其接近时,战术指挥官似乎不具维持控制步调的判断力。战术指挥官有时在开火前,尚不断地调动所属舰艇,直至其与敌舰可能发生碰撞时始停止。日本海军则无此种问题。观察日军,吾人可以看到他们转轴与发射鱼雷,战术系连贯一致的。战事爆发前夕,日本人将鱼雷装至巡洋舰上,在此同时,美国人却认为现代海战系在鱼雷射程外以舰炮方式进行。

  战争进行初期,日本战术指挥官通常系在最前部位,亦即进驻首舰进行指挥,东乡(Togo)元帅之后皆系如此。美国海军战术指挥官通常位于巡洋舰的旗舰上,该舰系在纵队后方(美日两次交战,其位置甚至在第六艘军舰上)。当需要快速行动时,由纵队中间部位进行机动缺乏效用。艾比蓝角战役的混乱不堪,应是此问题引发的结果。将旗舰置于中央部位系一良好的战术见解,但现在已变得陈旧过时,此乃为传统的指挥方式漠视崭新战术环境的一个事例。1943年的最后五场战斗中,包括奥古斯塔皇后湾战役,梅利尔在此战役后将驱逐舰的间距扩大,美军战术指挥官亦将部位移至纵队前方,结果证明这是有用的。承平时期,日本即已从事夜战训练,官兵亦知初战之后应该如何战斗。明显地,对美国人而言,此系后见之明。

  当我重读这些战役细节之际,我期盼能够发现美军指挥官藉由工作与训练,从中学习提升战力之道。在史拉特(Slot)的激烈军事行动中,读者可能将重点置于主要战斗的重大缺失,看到舰艇在夜战、巡逻、追踪与岸轰中逐一消失。在1943年间,这些事实有助于教育美军的领导干部与所属士兵,但我们并未发现任何一位美军战术指挥官,曾参与两次夜间战斗,并以其经验改善舰队的战术。此系舰艇与人员快速轮替所导致的结果。以怀特与穆斯布拉格为例,他们担任战斗指挥官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海尔赛(William F. Halsey)上将,从来不放过任何进行战斗的机会,因而一直都在搜寻军舰,特别是驱逐舰。没有指挥官领导过两次以上的战斗,亦无指挥官统率过相同的一批舰艇。勃克系唯一参与两次战斗的指挥官,并能将其经验用于改善舰队战斗。即令如此,在奥古斯塔皇后湾战斗中,他并不曾全程进行指挥。我们不禁会想,倘若勃克或梅利尔参与战斗的次数如同纳尔逊一般多,将会是何种光景?勃克系最有眼光的战术家,却始终未有机会与日本最顶尖的指挥官田中交手。(注7)

  在所罗门战役中,兵力集结的旧有思维存在着诸多疑问。一支小型兵力可在近距离内享有优势,击败势力强大的敌人,并维持自身的生存。美国人遵循的战争胜利原则,即是藉由集结优势攻势兵力予以达成。我们再次检讨所罗门战役胜利的要素,即当小型舰艇配备诸多武装时,其其有的火力甚至可以超越敌方大型舰艇。

  在此部分,我们可藉观察所罗门战役中的战略,特别系战役其有的战略重要性,推得一个适当结论。我们发现有一种趋势,亦即日军放弃优越据点(如珍珠港、珊瑚海、萨沃岛与沙玛[Samar]),顽固地追寻失败的作为(如瓜达康纳尔战役、田中不顾一切地增援瓜岛,以及菲律宾海战役)。1942年,日本成功的夜战战术系「打带跑」(hit and run)战术(注。1943年,美军成功的战术作为则系「打击、脱离与再打击」(hit and duck and hit again)。由于美军在战场的滞留,此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其不时受到严重损伤。然而,有时成本昂贵的战术代价系在取得较佳的战略利益,

雷达与防空

  奥古斯塔皇后湾战斗的终曲,即是1943年时,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已具使用雷达反制日军空中攻击能力。在此战役结束后,梅利尔已经进入拉布尔基地的打击范围内。他明了日军的全面空中攻击将在清晨展开,就像日军由瓜达康纳尔的韩德森机场撤出时,美国对日军进行了大规模空中攻击一样

  梅利尔将他的4艘轻巡洋舰与4艘驱逐舰编成密集的防空队形。攻击发起时,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舰队,由于兵力集中与易于操控,故能对空中攻击进行有效反制。梅利尔的舰艇不断地发射防空炮火进行空中防御。4艘巡洋舰共发射了1,000发的五?寂诘?与超过13,000发的40厘米与20厘米炮弹。美舰遭到两枚日军炸弹击中受到些许损伤,此役日军损失了17架飞机。整个过程历时七分钟,此意味着美军巡洋舰每秒大约发射735枚炮弹,用以形成了严密的防空火网(注9)。雷达提供了梅利尔早期预警、陆基战机飞航指引与(本人猜测)近发引信,后者可使五?几吆趿接门诘?在战斗中发挥较佳杀伤效能。

  三天后,亦即1943年11月2日,海军少将薛尔曼(Frederick C."Ted" Sherman)率领由海尔赛支持的萨拉托加与普林斯顿两艘航舰,对日军占据的拉布尔进行攻击。于是,拉布尔成为恐怖的战线。日军在该处驻有至少70架的战机,以及港口附近部署绵密的火炮,加上7艘以上的重巡洋舰与为数甚多的轻型战舰,日军在该处的防御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由于对该处进行大规模扫荡,海尔赛在没有重巡洋舰进行夜战情况下,他必须冒险对该岛进行空中攻击。海尔赛将45架攻击机与52架战斗机交薛尔曼运用,以执行空袭拉布尔的行动。(注10)日军侦察机末发现美军,加上拉布尔没有雷达提供先期预警,美军的行动完全系一奇袭。美军以甚少损失获得了巨大利益,除了损失10架飞机外,投入兵力几乎全身而退。在此战役中,日军4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与2艘驱逐舰遭到美军重创,日军放弃了从布干维尔岛发起另一次夜间攻击。

  此次战役见证了雷达的重要性,此装备彻底改变了机舰的固有态势与任务。美军飞行员较日军飞行员优异,但我们不应忘记,美国战舰加速了此一流程的开展,雷达更是早期预警与防空作战的有效工具。

潜舰与传感器

  本书并未有太多篇幅对潜舰作战进行说明。两栖作战与空中打击必须由水面舰艇提供支持,因为舰队行动提供了控制海洋的最佳机会。潜舰可以用于遂行制海作战,但是无法用于遂行海洋控制。除了核子战争外,潜舰系一掠夺者,当前此种情形依然,其意图在此行动中扮演要角。

  潜舰的角色有二:其一系支持舰队作战:其二系以各种不同海上游击模式对敌人的航运进行攻击。就支持作战而言,潜舰可对敌舰艇进行搜索,使其无法进行攻击,并可削弱敌军作战能力。潜舰曾在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与美国海军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九四四年六月的菲律宾海战役,如同其它战役般,充份显现了潜舰在支持舰队作战时的重要效用。潜舰首先发现日军踪迹,并向上级报告其大略的兵力组成。在战斗结束前,美国潜舰击沉了两艘日本大型航舰,战果远甚于米契尔的航空部队。倘若将大型、轻型与护航航空母舰一并纳入计算,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飞机共击沉了20艘航舰,总排水量342,000吨,潜舰共击沉了15艘航舰,总排水量306,000吨。(在中途岛战役中,瘫痪无法行动的美航舰约克镇号,系遭日本潜舰I-168号击中。但是,本人确信该舰系遭到日本战机摧毁)。水面舰艇击沉了两艘航空母舰,总吨位30,000吨。

  潜舰用于海上游击战,打击敌方海上航运,表现在以下三个面向:德国在大西洋战役的作为;英国阻止德国对北非进行再补给;以及美国潜舰对日本进行的海上封锁(日本无法获得原油与其它的物资)。无论以何种标准而论,潜舰在上述各项行动中的表现相当成功。德国U型潜舰在大西洋战役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战果。苏联海军元师高希可夫(Gorshkov)指出,由于U型潜舰对同盟国造成了巨大与不成比例的损伤,致使盟国必须投入远较德国为多的人力与物力去反制德国U型潜舰,此点可视为德国在战略目的成功。由于当时同盟国的反潜作战缺乏效率,他们对德国潜舰束手无策。德国肆无忌惮地运用潜舰并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同盟国须对海洋表面进行控制。

  潜舰近来力被运用于行之多年的海上袭击行动。在极有价值的海上游击战年代中,德瑞克(Francis Drake)与霍金斯(John Hawkins)与当代(伊莉莎白时期)的英国人得到下列两项利益:其一,捕获敌国商船,排拒了他们获得航运利益的机会;其二,所有战利品归英国所有。其后,美国南部联邦的阿拉巴马号(Alabama)舰长经常将商船摧毁而非拿捕他们以取得战利品。到了二次世界大战,密码分析、空中监视与雷达搜索,使得水面袭击者如史比号(Graf Spee)与俾斯麦号等海上掠劫者注定失败。为了逃避敌人追击,二十世纪的袭击者必须能够消失于水下。在整个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潜舰系在水面进行袭击,逃避攻击时则潜入水中。飞机可以迫使潜舰下沉(在距护航船团甚远处),而使其无法有效发挥战力。1943年中期,当潜舰每年潜藏水中的平均天数达104天时,飞机侦监潜舰的行动更是达于顶峰。同盟国赢得大西洋战役的主要原因,系能将比斯开湾(Bay of Biscay)的攻势空中巡逻与护航行动的守势空中巡逻结合。飞机配合雷达的运用,先是延缓了德国U型潜舰的航行速度,接下来使其在运输船团周围的活动大幅缩减。

  对同盟国行动而言,雷达系不可或缺的要素,搜索雷达促成了侦察领域中的首次手段与反制的大规模斗争。我们无法在此说明英国如何藉由改变频率而让德军的侦测装置顿时落伍,这是一个极具教育性的故事。英国作战研究学者学到了搜集资料以研判德国潜舰动向的方法,即令U型潜舰并未与同盟国的雷达构成频率接触。(注11)事实上,如此的分析绝非必要的,同盟国指挥高层业已因英国破解了德国的密码而得知实情。(注12)

  U型潜舰使用的密码被列为极机密,此系大西洋战役感测战争中的最重要武器。杜尼兹(Donitz)在岸上指挥U型潜舰,1942年时,狼群(wolfpack)战术用以搜索与集中兵力对同盟国船团进行攻击。由于U型潜舰并不能自由地通信,柏林当局就成了重要的战术协调者,此点给予敌人削弱其所有战术信号的绝佳机会。1941年5月,英国由德国U-l10潜舰上取得了一部密码机,开始进行间歇性地解读敌人信号的工作。此外,同盟国亦藉由三点无线电测向技术定出德国潜舰的粗略位置,用以协助密码分析。德国潜舰人员认为短暂、技术复杂的点放讯号传输,绝无可能被三点无线电测向定位所利用,德国潜舰人员犯了错而不自知。

  当然,解读出的密码信文具有极高的战略重要性。情报精确地指出U型潜舰的位置,无论系大西洋的战斗序列抑或在波罗的海的试航训练。密码破译机提供了同盟国有关德国U型潜舰与狼群运动的大量资料,指含系来自数千哩外的德国首都柏林。

由于能够读取「海蛇」(Hydra)信丈(U型潜舰作战行动时使用的密码),因此获得了无以计数的好处。由于破解了德国的密码,吾人可以了解U型潜舰如何作战,甚至可以了解杜尼兹的作战构想。此外,明了了U型潜舰的指挥模式后,亦可知悉其前进与巡航的平均速度、各型U型潜舰的持续力、指挥官的特性、偏爱的巡逻线型式、视觉通信的精确意义,以及天候与位置报告等。(注13)

  无疑地,美国一本顶尖的战术研究著述「二次大战的反潜作战」(ASW in World War II),即曾对破解德国U型潜舱密码做了详尽的描述。这本书出版于1946年,当时系属机密文件,该书内容丰富,名为「德国的王牌」(German Aces)的密码信文亦被纳入讨论(注14)。今人惊讶的是,德国的这些极机密文件保存得如此完整。在这本官方文件中,实际提到的密码破译事件仅有一起,此即1944年6月德国U-505号潜舰遭同盟国俘掳。作者认为历经此事件后,同盟国获得了许多的德国密码信息。当时,美舰瓜达康纳尔号与其护卫舰艇能在一连串行动中猎杀4艘德国U型潜舰,当中包括U-505号潜舰,实因同盟国早已破解德国U型潜舰使用的密码,并能将数据送至猎杀群指挥官葛乐利(Daniel Gallery)上将处。

  当吾人明了密码破译对大西洋与太平洋战事的影响后,可以做出下列合理推论:

? 海上游击战--现代的航运破坏战.--若无掩护必将失败,现代的监视能力较以往大为进步。

? 由于高层的过份自信,讯号由陆向海传递,脆弱性相当高。当指挥官处于远方进行战术指挥时,战斗信息的传送需要特别的信号纪律。

陆上与海上兵力间的战术互动

  接下来我们将对有关传感器、搜索与反制措施以外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行探讨。如同第一章中所强调的,陆上与海上事件的战略互动,主要取决于事件发生的场景、海战的规模以及敌人的目标等。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术互动性的重要性日增,此归功于飞机在战场上的崭新角色。在本节中,将对传感器革命的效应进行考量,此打开了诸多的可能性,影响范围涵盖信息战争与海军指挥。

  吾人首次目睹海军战术指挥官如何在岸上下达指令,山本五十六、杜尼兹、尼米兹与海尔赛均曾或多或少地参与所属部队的战斗调度。根据记录,海尔赛曾在诺米亚(Noumea)的岸上指挥所,对南太平洋的作战行动进行指挥,要求部队在特定时间至精确位置进行接战。战术指挥若以现在说法,可以称为作战艺术,可由陆上指挥机构进行。如此一来,海上的舰艇与飞机可以保持无线电静止,直至其被敌人发现为止。当密码分析与无线电测向无法使用时,信号数量传输分析仍可显现军事行动征兆,即令在内文无法破译时,标题仍能显示指挥单位与舰艇番号为何。

  美日两国皆曾使用陆基侦察飞机,用以协助隐匿海上舰艇与舰载战机位置,因为陆基飞机其有较长的航程与较久的持续力。日本较美国更常运用外部侦察方式(external reconnaissance),此可节约航舰战机兵力,用于遂行攻击任务。在地中海,由于未能妥善运用陆基空中侦察,意大利海军的信心与士气受到很大的伤害。

  在此,无须对海基飞机对陆上目标的攻击再加赘述。相反地,必须对陆基飞机对海上目标的攻击特别留意。意大利与美国空军的主要任务,应该都在于对海上的舰艇进行攻击。大体而言,他们系失败的。在义国领袖墨索里尼(Mussolini)的反对下,义国海军舰队没有部署飞机,侦察任务则由空君支持。由于支持不力,这项任务几乎陷入瘫痪。相反地,日本海军却成功地运用了陆基飞机,当中最着例子,即是以配备鱼雷的陆基飞机,击沉了英国海军却敌号(Repulse)与威尔斯亲王号(Prince of Wales)两艘军舰。运用陆基飞机攻击海上舰艇本身并无不妥,只要飞机的训练与配备系用以执行造项任务即可。二次世界大战时,缺乏机动性与兵力无法集结的两项战术限制,削弱了陆基飞机的打击效能。指挥架构不健全与缺乏特殊的训练,亦是陆基飞机打击水面机动舰艇失败的主要(而非合理)原因。

  对于反制潜舰而言,陆基海洋巡逻机被证明系具有高度效用的,因其能进行长程、安全的单独巡逻任务。因此,陆基海洋巡逻机的机体较大且航速较慢,英国甚晚始发现陆基海洋巡逻机的巨大价值。英国军舰果敢号(Courageous)在战争爆发第一个星期,即被德国U-29号潜舰击沉。然而,英国海军未能利用陆基飞机的优越性能,反制德国U型潜舰对其进行的攻击。百至三年半后,英国始改变此种想法,大西洋战事的迫切需要使得英国必须正视陆基海洋巡逻机的巨大价值。1943年初可视为转唳点,英国将轰炸机指挥中队移交海岸指挥部管辖。在此同时,英国说服罗斯福总统拨专款生产新的「解放者」(Liberator)巡逻机,其后英美两国合作生产了数量庞大的反潜巡逻机,此种巡逻机为性能极佳的长程飞机。(注15)

  纳粹德国错失在海上运用陆基飞机的绝佳机会。在攻陷法国后,德国空军的数次突击行动充份显示其拥有的中程轰炸机,可对同盟国的船团进行有效攻击。但是,德国空军元帅戈林(Goring)倾向将飞机做为攻击陆上目标之用,从而排除了以飞机做为攻击航运手段的可能性。这种情形一直到德国忧虑英国海军在海上所造成的因扰后,始起了根本性的改变。

  应该由另一本专书来对两栖作战的前景进行讨论,两栖作战的战略意涵曾被深入研究过。无疑地,武器的射速与射距以及舰艇与飞机的机动性,彻底改变了拿破仑战争与二次世界大战间的两栖作战性质,这些基本改变绝非言过其实。二次大战的两栖登陆,显现日益增多的陆海兵力互动,以及越来越多的崭新两栖战术。对此,我们可以回忆下列事件:仁川登陆;因敌人布放水雷延滞的元山(Wonson)登陆;英国驱逐舰格拉摩根号(Glamorgan)遭阿根廷束福克兰群岛发射的岸防飞弹击中受损;美国运用飞机与战舰的机动性迅速占领格瑞那达;以及沙漠风暴期间美国的两栖佯动与突击科威特的威胁。

  陆基与海基兵力彼此对抗潜力的多面向发展值得吾人加以审慎研究,目前此方面的工作已在进行中。对于搜索、通信、兵力控制与反制手段不应过份轻视,这些手段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传感器革命系引发上述变革的原因。陆海战术互动增加与传感器的技术进步,系未来海军战术两个重大发展趋势。

注释

1. 该实验室人数由40人扩编至4,000人,Brodie and Brodie,p.209.

2. 一个鱼雷迅速发射实例:日本对着美舰炮火的闪光(有时系探照灯)处径行发射鱼雷。8艘舰艇的纵队编队大约4,000码长度,在距离敌舰4,000至8,000码发射时,鱼雷较易进入美舰纵队编队进行攻击。舰艇通常长度超过100码,间距约为500码至600码,如此每发射6枚鱼雷应该命中一艘军舰。若使用30枚鱼雷进行攻击,无须预测或是怀疑,将可对美军舰队形成致命性打击。因为仅须击中一艘巡洋舰或驱逐舰,通常即可达成火力杀伤。麦基尔尼(McKearney)的研究(1985)发现,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日军鱼雷的平均射程为8,500码,其攻击美军编队的平均航程为7,000码至7,500码(P.154)。他推得的结论,日军鱼雷接战的平均命中率为0.06。塔萨弗隆加与库拉湾(Kula Gulf)两个战役中,日军的鱼雷命中率接近0.20(搜录于附录A,pp.188-246)。美军的纵列并非皆以8艘舰艇编成,日军的鱼雷并非全都具有可靠的性能。太平洋战争结束前,美国海军人员藉由理论估计,其有能力对日军的鱼雷航迹进行追踪。

3. 带疑问性的「收到」系一充满模糊意义的信号用语。

4. corpen系指尾随旗舰机动,corpen-18意指向右舨方位转向180度。

5. Potter,p.313.

6. 无论如何,双方在战斗前,皆未精确地估计对方的兵力。

7. 我们必须公平指出,日本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并未协同作战。然而,其准则的完整性与诸多实作的经验,使其维持相当的凝聚力。

8. 日本停止拯救战役幸存者的做法,无损其勇气与胆量,盖因此种作为存有相当大的风险。日本的战术肯定了战前削弱美军舰队规模的战略考量。

9. S.E.Morison,vo1.4,p.321.值得注意的是,美军巡洋舰对每一架日机发射了超过800枚的炮弹。

10. 当海尔赛下达命令时,薛尔曼将所有战机派出,他的航空母舰推测系在陆基飞机涵盖范围之内。

11. Blackett,pp.222-23.有关电子对抗的数个说明中,最佳与最简洁的著作参见Tidman,pp.75-80.

12. 1943年左右,美国作业分析家已能掌握德国潜舰的动向。如同泰德曼(Tidman)的报告所指出者,史坦哈德(Jay Steinhardt)即以无线电测向方法(radio direction finding,RDF)估算出德国潜舰的可能位置,此较英国人指称其应在何处出现,在精度上高出了十倍。他将此一今人困扰的事告知莫尔斯(Philip Morse),也就是美国海军反潜作战分析小组的领导人,他将史坦哈德资料呈交海军当局。秘密已为人知晓,起码莫尔斯与史坦哈德都被告知了这个事实,但未有任何有关此机密的传闻在大量的作业分析相关文献中出现。

13. Beesly,p.116.

14. Sternhell and Thorndike,pp.4,10,11,2O,and 81.

15. Blackett,p.227.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六章--

第六章

飞弹时代的战术演进

核子弹头与长程飞弹

  二次大战接近尾声时,德国率先使用V-l与V-2进行飞弹作战,前者可视为巡弋飞弹的原型,后者则系无导引的火箭。1944年6月至1945年3月间,超过25,000枚的V-l与V-Z射向伦敦与安特卫普(Antwerp)。战争即将结束时,原子弹的发明如同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预示着战争面貌将出现重大改变,此种发展今人无法想象。一枚原子弹即可分别摧毁广岛与长崎,加上美国海军的飞弹研发计画--前有狮子座飞弹(Regulus),后有北极星飞弹(Polaris)--使得此种变化益形加剧,这两型飞弹可将核子弹头精确地投掷至远处地域。吾人将其称为「战略武器」,如同战略轰炸机般,此等武器系用来摧毁敌人的战争资产。

  二次大战结束之际,美国系全球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飞机系投掷此等武器的唯一载具(战略轰炸机)。在这种情况下,空军与海军发生激烈的对立,空军主张应由其担任战略轰炸任务,海军则持反对意见,后者认为跨洲执行轰炸任务相当困难,空军并隐瞒了将轰炸机部署至前进基地所需的钜额成本。海军主张应将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部署于航舰,如此航舰的机动性将使部署其上的轰炸机处于有利态势。不久后(1949年),苏联成功地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美俄两国在战略武器上的竞争日趋激烈。此外,对于美俄总体战争的战术分析方法益趋复杂,并出现了争论不休情形。

  其后,苏联发展了用以投掷核子弹头的弹道飞弹,吓阻全面核战即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基本考量。因此,以非战争的手段来制约苏联的野心,或起码影响苏联的野心,成为非常重要的事。藉资源投入与先进科技的协助,1950年代美国海军研发并部署了携有北极星飞弹的核子动力潜舰,此型潜舰由于难以侦测并对其进行攻击,遂成为美国最安全与存活率最高的战略资产,确保了美国核子吓阻的稳定性。诸多战术研究对下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检讨:潜舰的可侦测性、下达攻击的指挥系统与防止非预期或全面性攻击的控制系统。1960年代,苏联部着了海基式战略核武系统,当美苏完成「陆基」与「海基」飞弹系统发展后,「存活」与「投掷」的战术变得更为匀称,总体战争的战术亦变得极端复杂。于是,跨洲战场的分析变得更加风格化,预想的真实战争场景如此恐怖,吓阻于是成为相关研究的基本目标。1960年代,美苏政府的大部分官员,咸认透过相互保证毁灭与渐次升级的响应,将足以维持美苏的战略核武稳定。

核武对于舰队战术与军舰特性的效应

  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全面核战战术绝非海军舰队战术。然而,为维持稳固的核武吓阻,无疑会将舰队战术发展与海军作战决策涵括在内。在柯白(Corbett)所处的年代中,海权国家海军的首要任务,在保障海上贸易与航路畅通,当核子武器部署于航空母舰与弹道飞弹潜舰后,海军的功能必须扩大,例如平时与战时保护部署于海上的战略兵力即系一例。

  核于飞弹的发展,主要效应显现在舰队战术面向。若干早期的苏联飞弹,系配备核子弹头的巡弋飞弹,其可部署于潜舰、水面舰艇与长程陆基飞机,用以打击美军水面舰艇,尤以航空母舰为然。核子武器在舰艇周围引爆时,将可轻易地摧毁该艘舰艇,即令藉由装甲、舱间分隔、损害管制等而保有动力,或是加大排水吨位承受战损,都不具太大意义。倘若核子武器设计系在被击中时引爆,那么就算防空机炮击落来袭飞弹,恐怕亦为时已晚。防空飞弹的发展,系在远距离摧毁来袭的飞弹或轰炸机,用以保障舰艇生存。擎天神(Talos)、梗犬(Terrier)与鞑靼(Tartar)等型防空飞弹,系美国海军首代采用的防空飞弹技术。

  二次世界大战时,舰艇采用的密集防御队形不再适用,原因在于原子武器产生的强大爆炸与致命辐射,使得相距甚近的舰艇失去行动能力。吾人甚难寄望防空飞弹涵盖范围可以涵盖数舰。就二次大战期间的战术而言,本舰自卫亦能提供邻舰防御。就当前而言,防空飞弹造价昂贵,一艘军舰可携行的防空飞弹数量有限。由于此型飞弹相当准确,无须如二次世界大战般,使用20厘米或40厘米机炮在天空以数百枚炮弹形成弹幕,遂行防空作战。为了反制来袭的战机或飞弹,防空飞弹必须进行配置区分,将各舰的目标标定协调成为一个有效的系统。

  因此,舰队的队形必须能及时地疏散,使各舰具有更大的展开空间。例如发展「干草堆」(haystack)部署构想,以保护航空母舰,此系藉商船给予的诸多雷达接触,使轰炸机无法轻易地对航空母舰定位。如此一来,舰队的主要目标将在茫茫大海消失,如稻草堆中的针般。二次大战结束与整个韩战期间,藉由疏散维持舰队存活已非战术主流思想,当时为了建立有效的空中防御,必须仰赖紧密队形与防空炮火相互支持,如此方能形成弹幕,提供舰艇必要保护。

战略作战思想的三项战术传承

  现代化的美国海军将成为过时核战略思想的受害者。至今,大部分的舰艇持续战力不足,若遭到一或二枚现代化攻船飞弹(飞鱼或鱼叉飞弹)攻击,将使大部分的舰艇丧失行动能力。为了提高被攻击后的存活率,保有持续执行任务的能力,美国海军舰艇很大程度上仰赖降低舰艇易感性(susceptibility)来达成此一目的。如此,可防止舰艇为来袭的敌飞弹击中。

  直到最近,美国海军仍仰赖防空飞弹保护在其射程范围内的各型舰艇。1970年代,点防御武器的发展初具雏型,北约的海麻雀飞弹(短程飞弹)与近迫武器系统(一种高射速的连发机炮)即系例证。但是,美国海军对于点防御系统及软杀武器(如雷达干扰丝与电子反制措施)的追求,并不像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海军那么积极。

  核子武器的第三项遗绪,使得紧密队形提供相互支持的战术为人忽视。越战期间,美国海军的编队得以加大,因为战舰能够在远距外投射武器。对其而言,施加敌人的攻击行动,相对较为安全。事实上,美国具有的海洋优势,甚少敌人胆敢在海上对美国舰艇进行攻击。美国海军在海上不受敌人阻挡地遂行兵力投射,此种作为脱离了力量对抗的海军战术典范。当然在敌境作战的海军飞行员与陆战队队员对此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过去五十年间,美国海军在大部分时间享有海上自由机动的优势。在此种有利情况下,美国海军舰队战术存在着一种矛盾,即原本舰队战术的主要考量,系在苏联攻击后维持远洋舰艇的存活,但我们却在黄海、日本海、台湾海峡、东京湾、东地中海与近来经常部署的波斯湾等限制水域(confined water)的大大小小的冲突中展现我们的海上打击力。其结果是,美国海军已习惯于单独运用作战舰艇,或运用强调攻势作战能力的组织松散的小型编队。

  现在,曾被美国海军视为庇护所的海洋已经不再安全。长程陆基飞弹配合新式定位系统运用,可对在航舰艇形成严重威胁。联合滨海作战的遂行,使得舰艇必须在近岸水域作战。如此一来,舰艇必须面对陆上不同载台发射的巡弋与弹道飞弹、陆基飞机与小型水面舰艇的不同威胁,相关论点将在本书第十一章深入讨论。

飞弹在海军作战中的角色

  我们不难发现攻船飞弹在世界各国海军的运用。此系对海军战术重塑最具影响力的武器。首先,我们很快地对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首度运用巡弋飞弹攻击海上商船,以及其与另类武器间的关系进行概略说明。在海军史上,运用巡弋飞弹攻击油轮与商船的事件出现于波斯湾水域。1981年5月,商船于波斯湾水域首次遭到攻击,这种情形持续了七年之久。直到1988年中期,美军介入并对商船进行护航,这种情形才告完全终止。

  两伊运用飞弹与火箭攻击商船的数据,可参见那比亚斯(Navias)与胡顿(Hooton)两人编辑的「油轮战争」(Tanker Wars)一书(注1)。伊拉克运用法国军售该国的空射飞鱼飞弹,对航行商船进行攻击。两伊战争期间,波斯湾水域商船遭飞弹攻击的事件约在257次至261次之间,其中的80%系伊拉克所为。伊朗的飞弹性能不若伊拉克般精良,由于其所处的位置横跨荷姆兹海峡(Straitof Hormuz)并位于波斯湾的上方,故其得以运用水雷、舰炮、舰载飞机与火箭榴弹(Rocket-Propelled Grenade)等武器,对207艘中立国家商船进行攻击。伊朗发射79枚蚕式飞弹,至少击中了两艘中立国的商船。伊朗与伊拉克对商船所作的攻击中,半数以上系以攻船飞弹进行,倘若以施加的损害做为指针,巡弋飞弹的重要性日增,因为渠等系造成商船损失的主要原因。

  伊朗与伊拉克两国进行了两场主要、同时进行的混合战役。超过400艘的商船遭到相同形式的攻击,根据那比亚斯与胡顿的统计,共有411艘商船遭到飞弹攻击。遭到两伊攻击的商船,约有60%系油轮,其余40%则包括了货柜轮、散装货轮、通用货轮与小型的原料船。遭到攻击的船舶中仅有四分之一毁损,因为大型油轮较为坚固,大部分皆能很快地修复。

  所谓的油轮战争系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船团的最大规模战役。在大西洋战役中,德国运用U艇击沉了同盟国2,828艘商船。此外,尚有数百艘商船遭鱼雷击中但未沉没(注2)。二次大战期间,平均一艘德国U艇击沉的盟国商船总吨位为5,000吨,相当于现代商船吨位的五分之一,对于油轮而言,这个差异相对更大。就运载量言,波斯湾水域的战役更今人感受触目惊心。根据估算,仅1986年受损而必须修理的船舶吨位总和,已超过二次大战同盟国被击沉船舶总吨位的20%(注3)。那比亚斯与胡顿估计,每月在波斯湾水域遭飞弹攻击的商船数量,不及航经该水域800至1,000艘商船的百分之一(注4)。这个比例与大西洋战役盟国商船的损失相当,远不及大西洋战役情况最坏时的27%损失率。如同大西洋战役般,航经波斯湾水域的商船损失逐渐增加,直到美国响应中立国要求,并对易帜的科威特油轮提供护航,这种情况始告改善。

油轮战争的战役观点

  类似运用鱼雷攻击商船的直接与立即,战术飞弹如同鱼雷,其系设想并发展用以攻击战舰之用。摧毁商船并非力对力的战斗,而系单方面的、掠夺者捕食(Predator-prey)式的作战。如同潜舰追踪并以鱼雷攻击商船,伊朗与伊拉克使用飞弹或其它方式对无武装的商船进行攻击。两次不同时间进行的军舰护航存在着一个差异,但这并非决定性的,美军在波斯湾水域的护航作业旨在防范空中与水面攻击,避免在护航商船遭到敌方飞弹攻击。然而,对海军史进行回顾,在二十世纪中,护航作战最今人引以为傲的,系其保护商船在公海航行时免于遭到潜舰的掠夺攻击。

  两伊在波湾水域对商船进行飞弹攻击,显现战术与作战已出现重叠。在滨海作战中,我们必须同时处理战术与作战的问题。就战役观点论,美国海军在西南亚的主要功能,系在维护海上交通畅通。美国海军航舰兵力无法提供航向波斯湾的油轮直接保护,仅有护航舰艇能够对抗伊朗舰队所为的攻击,后者使用的攻击载具包括了陆基飞机与小型近岸舰艇。护航舰艇必须得到空中掩护,就目前或未来言,这批战机来自美国驻泊于荷姆兹海峡外的海军航空母舰。

  不要忘记!安全通航必须仰赖水雷清扫。波斯湾水域的水雷清除工作,大部分系由欧洲国家负责。1980年代中期,透过多国的共同努力完成这项任务。在北约组织中,水雷清除系一个国际性的任务。当时,欧洲国家具有较美国为优的水雷清扫装备。

  滨海环境下的飞弹作战已经模糊了一支海军与一支「舰队」的区别;前者由军舰与飞机所组成;而后者之目的是在掌控海岸地区,俾能从陆上与海上发动攻击。这种区别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军舰与岸上的堡垒作战是件愚不可及的事」的说法应该加以修正,因为如要影响陆上的事务,军舰必须能设法摧毁敌人从陆上基地以飞机及飞弹攻击近岸海域目标的潜力。为了影响陆上事件发展,海洋国家必须能将战争资源横越狭窄水域投射至岸上,滨海水域不仅是混乱的所在地,也是要塞的所在地。

舰队间的飞弹战斗记录

  二次大战后,除了美国海军经验外,其它国家的海军战术仍系以力对力做为典范。战后发生了大量的战斗,全部出现于滨海水域,若欲明了飞弹在这些战斗中的重要性,可研读修尔特(John Schulte)上尉的相关研究(注5)。首次使用攻船飞弹击沉舰艇的事件发生于1967年,当年的以阿战争中,担任哨戒任务的以色列驱逐舰艾拉特号(Eilat)为埃及发射的攻船飞弹击沉,艾拉特号在埃及齐射4枚俄制冥河(Styx)飞弹后受创沉没。1970年,埃及进行了一次冥河飞弹实弹射击演练,该型飞弹可对小于驱逐舰的目标进行归向攻击。在发射74枚飞弹后,成功地将以色列渔船奥利特号(Orit)击沉。」971年的印巴战争期间,印度海军发射了9枚冥河飞弹,成功地击中了巴国数艘的军舰与商船,当中有若干船舶系停泊于港口之内的。

  一九七三年的以阿战争,系研究飞弹作战的另一最佳例证。在五场战斗中,共发射了总数101枚的冥河飞弹与加百列(Gabriel)飞弹,结果造成了叙利亚与埃及海军舰队的严重毁损,以色列却不曾受到任何损伤。1982年发生于南大西洋的英阿福克兰战争,藉由空射飞鱼飞弹的运用达成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此外,岸射飞弹亦在福克兰战争中首次运用,此一事件较不为人知。另外,皇家海军直升机以海贼?m(Sea Skua)飞弹攻击了两艘阿根廷巡逻艇,击沉了其中一艘,并使另一艘严重毁损(注6)。1991年2月,波斯湾战争期间,2枚蚕式飞弹由科威特的地面基地发射,目标为密苏里号(USS Missouri),该舰拥有16?贾髋冢?当时系在执行对伊拉克阵地的岸轰任务。由于这两枚蚕式飞弹发生故障,因此并末对密苏里号舰造成任何损伤,但值得注意的,此乃为首次亦系海战史上仅有的一次以面对空飞弹击落攻船巡弋飞弹的例子,而创下此一光荣纪录的是英国皇家海军格洛斯特(Gloucester)号军舰所发射的海镖(Sea Dart)防空飞弹。运用飞弹攻击军舰的其它例子,尚有雪特拉湾事件(1986年;6枚鱼叉飞弹),美舰史塔克号遇袭(1987年;2枚飞鱼飞弹),油轮战争尾声时的「祁祷膛螂」(Praying Mantis)行动(1988年;11枚鱼叉飞弹与5枚面对面模式的标准飞弹,伊朗发射的1枚鱼叉飞弹)。总体而论,修尔特记录了155枚飞弹攻击军舰实例。无论就事件多寡、造成损伤的情形如何、攻击目标的武器类型(注7)、或弹药耗费成本等因素而论,飞弹与飞弹作战在现代海战中都扮演着支配性的角色。

  在本书的第十一章中,我们将仔细地考量命中机率的问题。简单地说,飞弹对于大型无防卫能力的商船进行攻击,拥有较高的命中率,然其所造成的损害却非致命性的。由于军舰具有相当防御能力,因此飞弹对于军舰的攻击,命中机率相对较低。然而,其所造成的损害却相对地较为严重。或许今人感兴趣与心生警惕的,应系攻船飞弹曾成功地击中了防护良好的作战舰艇,英国皇家海军雪菲尔号(HMS Sheffield)遇袭即为一例,根本原因在于该舰未能有效进行自卫。

  另一起战术失败的例子,则是大西洋运输者号(Atlantic Conveyer)在福克兰战争中遭飞鱼飞弹击中并且沉没。阿根廷的两架超级军旗(Super Etendard)战机各以一枚飞鱼飞弹射向皇家海军伏击者号(Ambuscade)军舰,当时该舰位于福克兰群岛东边水域,系皇家海军编队的屏卫舰艇之一。伏击者发现飞弹来袭后,立即施放雷达干扰片,使得来袭的两枚攻船飞弹转向,免于遭到攻击。然而,在穿过雷达干扰片形成的干扰云后,这两枚飞鱼飞弹搜索并攻击另一目标。最后,这两枚飞弹发现了大西洋运输者号,摧毁了这艘船只与其上携行的各项重要物资。伏击者号成功救了自己,但却未能有效保护编队中的其它舰艇,屏卫任务完全失败。更讽刺的是,阿根廷飞行员希望能一举击中荷姆斯号(Hermes)航舰,并摧毁该舰飞行甲板上的海猎鹰(Harrier)战机。虽然,先进的传感器与精确导引武器业已问世,廿一世纪的海军作战仍旧充斥着混乱与奇袭。(注

福克兰战争的教训

  当海军进入了崭新飞弹时代之际,并非表示其它的武器业已失去了他们的能力(注9)。概略地说,英阿两国为争夺福克兰主权进行的激烈海战,我们不仅目睹到日益严重的飞弹威胁,同时见证到许多旧有的海军战术必须予以更新(注10)。当战争达于顶峰时,若干观察家对双方军事行动做出了以下不甚准确的解释:

? 阿根廷巡洋舰贝尔格兰诺将军号(General Belgrano)遭到击沉,证明了核子潜舰今人惊讶的致命性。

? 英国军舰雪菲尔号的沉没,以及其后数天中英国水面舰艇的相继受创与损失,验证了水面舰艇在空中打击下其有的脆弱性。

? 水面舰艇是陈旧过时的,特别是大型与高价的水面舰艇。

? 致命攻击通常系在无预警情况下发生的。

? 假设核子武器运用于该次战争中,将使舰艇成为更容易打击的目标。

? 海军战斗变得越来越具致命性。

  若对海军战史进行深入了解,可对上述事件提出较为合理的推论:

? 贝尔格兰诺将军号系二次世界大战前建造的舰艇,该舰遭击沉再次显示进行现代化战争必须拥有现代化武器。由于英国海军远较阿根廷海军为优,特别系以英国拥有核子潜舰为然。在开阔的洋面上,一支居于劣势的战斗舰队通常会为较强的舰队击败,后者通常不会出现太大损伤。由于意识到本身处于劣势,阿根廷海军于是后退至领海内,这是相当正确的做法。如此一来,居于劣势的阿国海军不致卷入战争。潜舰系具有强大战力的舰艇,其能攻击水面任何舰艇,此并非新鲜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潜舰一共击沉了1,300艘日本船舶,其中包括1艘战斗舰,8艘航空母舰与11艘巡洋舰。核子动力强化了潜舰作战能力。

? 雪菲尔号与其它3艘英国护卫舰在执勤时受创沉没,但其圆满地达成保护航舰与运输船的任务。由于自1945年以降,美国人不曾参与过舰队作战。因此,吾人忘记了海军战斗系快节奏、具致命性与决定性的。若欲从福克兰战争中抽离出新的教训,则此一教训不在于战舰在飞弹攻击下具脆弱性,而是在于轰炸机无法与配备先进防御系统的战舰对抗。阿国空军在三天英勇与密集的攻击中击沉了6艘英舰,但本身的战力也几乎被摧毁殆尽。6艘被击沉战舰中的4艘,沉没位置系在福克兰群岛附近。当皇家海军执行一项两栖行动时,舰队为了保护滩头堡,暂时失去了机动的战术优势。因为,敌人的搜索问题获得解决,舰队处于相当脆弱状态,必须仰赖本身的主动防御以化解敌方攻击。

? 美国不允许其水面舰艇变得陈旧过时。美国仰赖商船在海上的安全航行,以及运用海洋保护其在海外利益,当情况需要时,则将进行两栖登陆作战。若无水面舰艇,则无法执行上述的任务。大型与保护良好的舰艇如主力舰甚具价值,因其可以进行攻击与持续战斗。英国于圣卡罗斯湾(San Carlos Sound)遂行两栖登陆前。英国舰队的机动性使其能在福克兰群岛以东的水域安全行动。由于无法获得来自海上的支持,阿根廷在福克兰群岛的部队名副其实地与大陆隔绝,阿根廷空军由于福岛距离本土遥远,无法提供决定性的协助。

? 在现代的海军战斗中,有效的侦察系有效投射武器的关键因素。英国与阿根廷的部队,皆因侦察能力不足致使行动受阻。阿根廷的空军与唯一的一艘潜舰,皆需要良好的侦察能力以遂行追踪,甚或更重要的,对英国主要舰艇进行定位。英国则需要可靠的战术预警,用以阻止阿国对其进行攻击。虽然英国的潜舰可以做为早期预警兵力,但是至少两艘英国水面舰艇系在执行雷达哨戒(也就是侦察)任务时遭攻击,当时他们与舰队编队主体距离遥远。我们很难获得飞弹攻击的预警,现代海战中由于双方舰艇均配备有飞弹,故在武器发射前,能否有效地执行搜索与屏卫对于战局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

? 福克兰战争未给予吾人任何有关核子战争的学习课题。即令如此,我想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运用,将使陆上固定目标的脆弱性甚于海上舰艇,后者由于机动性高得以回避敌人攻击。

? 对参与者而言,海上战斗通常其有较高的致命性。然而,福克兰战争却证实了每艘受瘫痪的舰艇上的伤亡人数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现代的陆战与海战对于武器装备具有愈来愈大的毁灭性,对人则不然。

海上伤亡

  布拉得(Blood)等人汇编的数据,使吾人明确地知悉海战中人员伤亡比率有逐渐降低趋势。(注11)

战争中的人员伤亡

  福克兰战争期间,一共发生了23起英国军舰与辅助舰艇遭到战损事件。每次攻击事件平均造成5至8人死亡,8.3人受伤。此一数据,可与美国海军在二次大战的伤亡人数进行比较,美国海军驱逐舰(含)以上的舰艇在513次战损中,平均每次38人死亡,35人受伤;两栖舰艇与辅助舰艇在355次战损中,每次11人死亡,16人受伤。换言之,英国在福克兰战争中的伤亡人数,约略等于美国海军在二次大战伤亡人数的20%至25%。若将阿根廷损失的贝尔格兰诺将军号纳入计算,伤亡人数比率将会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海军战舰胡德号(Hood)遭德国战舰俾斯麦号(Bismark)击沉,全舰官兵罹难人数高达1,421人。此外,英舰光荣号(Glorious)遭德舰沙恩霍斯特号(Scharnhorst)与格列森瑙号(Gneisenan)火炮击沉时,死亡1,204人,此系英国海军的重大伤亡案例。

舰艇伤亡比率

  对英国皇家海军而言,福克兰战争系高强度具危险性的,其派遣了36艘战舰与23艘辅助船只参与此次战役。1982年4月30日至6月16日间,布拉得等人记录了整个战役计1,723舰艇天(ship-days),英国舰艇承受了23次战损攻击。换言之,每100舰艇天,遭到攻击的次数为1.34次。美国海军在二次大战期间的军事行动,其受袭比率远较前者为低,其值约为每100舰艇天遭到0.32次攻击。但是,1942年至43年间的所罗门群岛战役,由于战况惨烈,美国海军受袭比例甚高。在1942年8月的瓜达康纳尔-吐拉齐(Guadalcanal-Tulagi)登陆作战中,美国海军每100舰即有6.36艘军舰遭到攻击。今人感兴趣的是,在冲绳战役,美国海军舰艇在日本神风特攻队攻击下损失惨重(二个月内,290艘舰艇遭到攻击)。然而,此次战役中美国海军舰艇每100舰艇天的受袭比率仅有0.44舰,揆其原因在于美国参与该次战役的舰艇数量庞大。伤亡率在不同的地方会出现不同的数据,当战斗激烈时,许多舰艇将会沉没或受损。我们可以如此推论,一支舰队的行动并非必须进行激烈战斗,除非其行动发展至必须与敌方舰队或陆上兵力作战时,方会出现前述场景。

形成损害的兵器数量

  在本书第一版中,业已搜集了攻击次数与损伤程度相关的各项数据(注12)。这些数据来自二次大战期间的沉没与受创军舰,此等军舰系排水量较驱逐舰(含)为大的各式舰艇,第一版中可以看到这些数据。运用相同的资料来源,韩福瑞(Richard Humphrey)与毕尔(Thomas Beall)两人进行了不同的课题研究(注13),前者的研究共搜集了49起遭炸弹毁损案例;30起因炸弹沉没案例;49起因鱼雷重创案例与48起因鱼雷沉没案例。这些受损与沉没的军舰,涵括了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与美国的战舰。不似韩福瑞的研究,毕尔的研究尚将炮弹对舰艇的损伤列入考量。另一方面,他将研究重点置于舰艇失去行动能力层面之分析。他们两人采取不同途径分析这些数据,获得相似结果,足以强化对方论点。表6-1所示的,系造成不同大小舰艇损害无法行动所需的平均兵器数量。

表6-1 二次世界大战达成火力杀伤所需的兵器数量

军舰排水量 毕尔 韩福瑞

平均需要相当于1,000磅炸弹的数量(TPBE)

3,000吨(满载排水量) 1.OO TPBE 0.71 TPBE

15,000吨 1.7 1.6

45,000吨 2.5 2.7

90,000吨(推测数据) 3.1 3.9

 

平均需要相当于21?加憷椎氖?量

3,000吨 0.8(枚鱼雷) 0.6(枚鱼雷)*a

15,000吨 1.4 1.3

45,000吨 2.0 2.2

90,000吨(推测数据) 2.5 3.2

a鱼雷数量出现小数系表示一枚美制21?记鄙溆憷椎耐?力要让一艘3,000吨排水量的军舰失去动力可说绰绰有余。

  毕尔计算出平均所需的炸弹或鱼雷数目,韩福瑞则以炮火对特定数量目标形成的损伤说明研究成果。为了获得最佳比较效果,本人采用韩福瑞的50%炮火杀伤率对两者结果进行比较。毕尔认为就相同的炸药量而言,炮弹齐射产生的破坏力是炸弹效力的2.5倍,此因炮弹具有较大的动能与穿透力。然而,若干数量的炮弹才能累积到与1,000磅炸弹同样的杀伤效果,后者所含炸药量为660磅。

  韩福瑞计算出击沉军舰所需的炮弹数量(注14),表6-2显示的即是在80%击沉机率(Probability of sinking)时,所需炸弹或鱼雷数目。

表6-2 二次世界大战达成80%军舰击沉机率所需的弹药需求

军舰排水量 1,000磅炸弹 21?加憷?

3,000吨(满载排水量) 4.0 1.6

15,00O吨 9.0 3.5

45,000吨 15.5 6.1

90,000吨(推测数据) 23 8.6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击沉一艘军舰所需的火力远甚于使一艘军舰失去行动能力所需的火力。对表6-1与6-2比较后,可知击沉一艘军舰所需1,000磅炸弹的平均数量系使其失去动力的5倍;鱼雷则需2至3倍。二次大战结束迄今已近五十年,若换成先进的舰艇与武器将会如何?对任何特定弹药施以的攻击,当前军舰的存活性不若往昔,因为持续战力并非现代舰艇之造舰重点所在。相较于二次大战期间,战后选取做为样本的军舰吨位较小,韩福瑞编辑并分析了38起各类武器所造成的军舰受损与沉没案例。他对二次大战前后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推测,在某种程度上,他明了无法对其导出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正。他面对的一个难题是,战后遭击沉的现代舰艇吨位过小,老旧的贝尔格兰诺将军号巡洋舰排水量13,000吨,此系被击沉的最大吨位军舰;美国海军的里波里号(USS Tripoli)排水量18,000吨,此系军舰遭击中丧失行动能力最大吨位者,大部分重创或沉没的战斗舰艇吨位多在5,000吨以下。

  同时,韩福瑞特别提及小型舰艇甚难为敌击中一事。在战时各类武器对于战舰的击中机率较高,对于小型舰艇则否。长期以来,此种情形一直困扰着攻击者,但没有理由使我们相信,海军战术的不变道理已然发生改变。除了运用鱼雷与飞弹攻击无武装商船外,命中率很大程度上系与平时的训练程度一致。大型现代化商船与油轮极易被击中,但其不似小型现代化战舰或两次大战期间被击中的小吨位商船那么容易沉没。

  另外,修尔特曾对30次成功的攻船飞弹攻击行动进行分析。他认为巡弋飞弹的动能与残余燃料的重要性,应与弹头承载不相上下。他选择下列三项尺度做分析,它们分别是弹头炸药重量(飞鱼飞弹为250磅)、飞弹总重量(1,439磅)与整个飞弹具有的动能(0.93马赫),他得到一个符合飞弹动能的最佳函数。

  截至目前为止,本人未提到击毁一艘军舰所需弹药总量的数值极端离散的情况,图6-1则显示出此一状况,该图系依修尔特研究所得所描绘出的概图,该图并未充分显示对于特定结果的预测功能。工程上的细部分析,可以计算出不同程度飞弹攻击造成的损害,但我们无法知悉舰艇遭到攻击时的实际部位何在。表6.1中较低的一条曲线,系使军舰失去行动能力所需的飞鱼飞弹数量,其系舰艇排水量的函数。较高的一条曲线,系击沉相同吨位军舰所需飞鱼飞弹数量的平均值,散布于区线四周的圆点与方块,代表前述不同数值,修尔特所绘曲线到60,000吨满载排水量即告停止。揆其原因,超过此等吨位的受损军舰资料相当稀少。

图6-1 以飞鱼飞弹击沉与瘫痪不同满载排水量的船只所需飞弹数量曲线图

  由图6.1可知,对于小型的现代化战舰而言,击沉一艘军舰需要的弹药数量仅为使其失去动力所需弹药数量的两倍。这或许是因为,仅需飞鱼飞弹携行弹药的一部分,即足以使舰艇丧失行动能力。以埃及击沉以色列渔船奥利特号经验为例,埃及对该船发射了4枚大型的冥河飞弹,无一击中,飞弹仅与该渔船在近距离内擦身而过(近似击中)。即令如此,该艘渔船不仅失去动力尚且重创沉没。冥河飞弹系设计用以对付大型舰艇,它的弹头重达700磅,几乎是飞鱼飞弹弹头酬载的三倍。由于冥河飞弹的弹体重量高达5,000磅,飞行速率0.7马赫,因此能够产生相当大的动能。

  任何欲藉历史数据查明击中与损伤关系的作为,必须与「超量杀伤」(over kill)这个问题进行争战。出现于图6-1两条曲线上方的击中事件,显示击沉该艘舰艇所需的弹药数量远超过平均值。另一较小问题则是「低量杀伤」(under kill),对舰艇丧失行动能力曲线下方的方形而言,其代表舰艇完全失去行动能力,问题是,此种状况会维持多久?

  若将修尔特所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将见到与毕尔与韩福瑞相似的曲线。吾人可以推得如下结论:当我们试图预测事件结果时,可将直线做进一步切割细分。另一方面,修尔特提出的概略计算方式,可对第四章航舰作战年代相似议题进行分析,同样方式亦将运用在本书第十一章飞弹时代相关问题之探讨。

损害与军舰大小及装甲之关系

  上述的分析,除了军舰的排水量外,并未反映军舰的任何其它设计考量。在此,诸多特定因素,如装甲、弹药库与其它各项特性是否必须进行考量?长期以来,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er),曾对舰艇进行了极精细的脆弱性分析。其进行的定量分析系属机密性质,得出的概括性推论是,美国战舰排水量超过10,000吨者,在攻船飞弹攻击下其有较低的脆弱性。

  一九八五年十月,美国海军学会月刊(Proceedings)登载了一篇标题为「巡弋飞弹战争」(Cruise Missile Warfare)的文章(Pp.97-101.),其系一篇非机密等级的评估报告。本篇报告由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提出,其认为飞弹击中军舰导致其失去行动能力的主要因素系军舰的长度。毕尔的推论认为,军舰的脆弱性系与排水量的立方根成正比的。由于排水量系与船长、船宽与吃水三个尺度成正比的,其立方根于是成为一维尺度。布鲁金斯的研究报告指出,一枚大型弹头的攻船飞弹可使一艘300?粘さ南执?战舰失去行动能力,舰艇的长度每增加100?眨?则需要增加一枚相同型式的攻船飞弹,方能达成与先前相同的效果。因此,美国海军学会月刊推论如下:杀伤(而非击沉)-艘航空母舰需要七枚飞弹,击伤d艘神盾级巡洋舰需要三枚飞弹,击伤一艘巡防舰需要一或二枚飞弹,但击伤一艘巡逻艇,一枚飞弹即已绰绰有余。

  海军水面作战中心与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军舰脆弱性分析,系由模式进行,大部分的损害模式均甚难反映火灾与泛水的渐进效应。1944年5月,海军舰政署署长(Chief of the Bureau of Ships)奉海军军令郡长金上将(Admiral E. J. King)指示,完成了空中攻击对于舰艇脆弱性估计的细部研究,评估的空中武器种类包括了炸弹与鱼雷。此外,并对近似命中效应进行分析。这项报告系以战略而非战术观点考量,海军军令部长仅问及需要以多少空中武器命中(或近似命中)一艘军舰,方能将之击沉。舰政署搜集的资料不若韩福瑞的数据广泛。因此,这份报告仅系理论计算与判断的形式,并以战时实际资料予以补强(注15)。舰政署对如何计算脆弱性进行了广泛讨论。此外,弹药库的脆弱性与保护措施亦系讨论重点。穿甲弹、半穿甲弹与通用炸弹的战术选择,亦被详加讨论。虽然空射鱼雷系讨论的重点,舰政署仍将潜舰与水面舰艇的鱼雷攻击纳入,增加了取样样本的大小。因此,美国小型的13号(Mark XIII)空投鱼雷被视为与日本长予鱼雷其有相同攻击效应。舰政署将驱逐舰至主力舰的八种不同等级军舰列成表格,表中显示特定数量命中(近似命中)机率。表6-3显示的是舰政署与韩福瑞各自搜集的资料,系在命中率80%机率下计算而得,本书亦将修尔特搜集的资料纳入,由该表可知一枚飞鱼飞弹产生的效应如同一枚1,000磅的炸弹。

  这项结果使战术家揣揣不安,因为他们描绘出的杀伤曲线系平坦的。事实上,舰政署的资料显示,击沉战斗舰或航空母舰的命中次数略多于重巡洋舰。现代的舰船设计能否有效反制巡弋飞弹与弹道飞弹攻击,确保舰艇行动能力?先前曾提及,1990年代,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曾对此一议题进行研究,推论出许多措施可以达成这个目标,惟这些做法将大幅提升舰艇的建造成本(注16)。姑且不论是否如此做,美国海军主要资产系大型舰艇,此等舰艇具有强大的攻势能力,但其存活则仰赖降低易感性,此可藉战机巡逻,防空飞弹与软、硬杀等点防御系统构成多层保护。或许更重要的,美国军舰的存活仰赖向外侦察追踪敌人,此不仅具有效力,同时具有决定性。这些战术适用于舰队于开阔洋面行动,在滨海水域作战却失去其原有效能。

表6-3 过去与现在击沉一艘军舰所需弹药的粗略比较(以炸弹、鱼雷与飞鱼飞弹的数量表示)

军舰排水量 美海军舰政署 韩福瑞 修尔特

  炸弹 鱼雷 炸弹 鱼雷 攻船飞弹

1,800吨/WW2前的驱逐舰 1.2枚通用炸弹 1.2 3.0 1.5 2.2枚飞鱼飞弹

2,400吨/佛莱契尔级(Fletcher)驱逐舰 2.0枚通用炸弹 2.0      

3,000吨/目前的巡防舰     4.0 1.6 2.8枚

15,000吨/巴尔的摩级(Baltimore)重型巡洋舰 4枚半穿甲弹;6枚通用炸弹 3.0 9.5 3.5  

33,000吨/埃塞克斯级(Essex)航空母舰 6枚通用炸弹 3.5      

41,000吨/华盛顿级(Waashington)主力舰 6枚穿甲炸弹;多枚通用炸弹 5.5      

45,000吨/目前的两栖突击舰     15.0 6.0  

a舰政着的资料系标准排水量,因此,我们将其增加了15%,应接近该型舰艇的满载排水量。

持续战力的战术考量

  我不希望读者将上述结果视为决定性的。当然,数据搜集是负责任的,统计分析亦符科学方式。资料系历史事件的精确体现,但是损害评估却是言人人殊,某些数字对战术讨.画或未来设计具有决定性。战术家的这些作为,使我联想到戴蒙.朗勇(Damon Runyon)提出的赛马赌徒哲学,赛马通常不是快速进行的,亦非所有的竞赛部是激烈的,此即赌徒之道。依此推论,若干做法无疑地将未来美国海军战舰持续战力置于赌博险局之中。

  倘若军舰的装甲、舱间区隔或其它保护措施不足,仅需一或二枚飞弹击中该舰,即可使其失去行动能力。击中一艘大型舰艇所需的弹药,远较使其失去动力为多。然而,击沉一艘舰船所需弹药数量系使其失去动力的5倍的说法,值得怀疑。根据个人判断,对小型舰艇而言,其比值应为2:1,对于大型保护良好的舰艇而言,这项比值应系4:1。先前说法部分肇因于过度杀伤的作为。在第五章中,我们目睹攻击者具有某种倾向。即对一艘明显受损的舰艇进行欲罢不能的攻击,直到此艘军舰沉没为止,却让敌人的其它舰艇有机会继续与我战斗。鱼雷与大型飞弹可在一次攻击中击沉巡逻艇与巡防舰。因其携有的弹药威力远远超过击伤该舰所需的装药数量。

  在滨海作战中,配备有飞弹的小型舰艇,将吸引不成比例的注意力。就像以往配备鱼雷的驱逐舰、潜舰与鱼雷快艇,将可对主力舰与巡洋舰形成巨大威胁一样。在现代海战中,数量众多配备有飞弹的小型舰艇,将使大型舰艇耗费大量弹药对其进行攻击。(注17)由于小型舰艇拥有如此强大的打击力,将会造成大型昂贵舰艇的损伤,后者自然会集中火力攻击此等配备有飞弹的小型舰艇。战术规则的首要考量,即系让贝威胁的敌舰船失去行动能力,其后,再从容不迫地将其逐一击沉。火力杀伤系一有效的战术作为,击沉敌舰则系一适切的战役目标。

  据我看来,美国海军舰政署的研究报告不具太大参考价值,主要原因在其搜集的样本数目过少。但对美国海军而言,这份报告却是项好消息,因其显示,一艘舰艇若较重巡洋舰排水量大出三或四倍时,其抵抗沉没的能力仅高出重巡洋舰些许。为了保有持续战力,韩福瑞以过去战舰为例指出:如俾斯麦号、沙恩霍斯特号、大和号(Yamato)与武藏号(Musashi)等,均有自身保护设计,如此在其沉没前,方能承受较多攻击。

滨海作战的成效检讨

  评估舰艇设计性能时,美国的系统分析家几乎不变地以可以投送的战斗潜能做为决策标准。在相同的总成本下,大型舰艇享有经济优势,揆其原因在于其可携行较小型舰艇为多的油料、弹药、飞机或陆战队队员。分析得出的结论,则是舰艇愈大愈好。大型舰艇的最大缺点即是必须承受「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风险。但我们观察毕尔、韩福瑞与修尔特与美海军舰政署的不同研究报告,不难发现建造大型舰艇系不经济的。假使一艘60,000吨舰艇携行的负载系3,000吨舰艇的20倍,但是敌方仅须以击中小型舰艇所需弹药的3至4倍,即可使大型舰艇失去行动能力,此种不利态势抵销了其拥有的高承载优点。

  对舰艇筹购而言,较战斗潜力为佳的一个分析指针应是:尽可能增加舰艇战斗时的净投送战斗力。此必须对舰艇执行任务期间,舰艇失去行动能力的可能性进行考量。

  由于舰艇的功能不同,应根据任务需求,将数艘舰艇编成一个任务支队,相互支持,俾能有效执行任务。单一型式的舰艇应配合其它型式舰艇共同行动,俾能藉由联合运用,达成协调互补目的。对作战计画言,最佳评估标准应是:在舰艇纳编任务支队期间,使其净投送战斗力达到最大程度。

  做为一个战术因素,具大负载的大型舰艇应受到小型屏卫舰艇保护,后者的损失系可被接受的。藉防御火力与软杀作为,降低因易感性导致的敌方攻击事件,惟相关作为在滨海水域仍嫌不同。在此等水域行动,突如其来与相对短距的攻击事件频率甚高。滨海水域将成为现代化舰队竞技的场所。

滨海战役

  滨海作战具有两种不同类型,且皆充斥着诸多变量。小国与陆权国家的海军,主要任务在保护该国的海岸活动并防止敌人在此水际活动。此等国家海军战略的主要考量,系排拒敌人海上入侵,或以飞弹或飞机对敌方舰艇施以打击。海岸型的海军通常使用陆基设施进行搜索与攻击,此乃为比运用大型舰艇更安全、价廉与弹性的做法。这些国家的战舰排水量小但武装强,其仰赖成功的匿踪攻击与向外搜索对敌发动奇袭。他们拥有的舰艇不具良好的适居性(habitability),因为此等国家海军执行的系短距任务。邻国经常被视为主要敌人,至少对舰队设计与计画者而言系如此,例如:台湾与中共、南韩北韩、波罗的海国家、秘鲁与厄瓜多尔以及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

  最近有两篇文章,对海岸型海军的战略与战术做了详尽地描述,一是篇名为「滨海国家之海权」(The Seapower of the Coastal State)的论文,该文刊于1994年3月出版的「战略研究期刊」(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作者系挪威籍的薄连生(Jacob Borrensen)。在这篇论文中,薄连生将海岸防御的作战目标置于整体战略环境中进行考量:一个海岸型海军的国家,无须试图击败一个海洋国家的远洋海军,她碉须具备足够能力对其施以打击即可。如此,海洋国家几经考量后可能认为不值得进行这样一场战争。较近的另一篇作品,则是标题为「美海军之滨海作战:2000年与其后」(United States Navy Operations in Littoral Waters, 20OO and Beyond)的论文,这篇文章刊于1998年春季号的「美国海军战院评论」(Naval War College Review),作者系荷兰皇家海军中校裘金生(Tim Sloth Joergensen)。道篇文章对滨海作战的战术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作者提出警告:美国海军缺乏执行滨海作战的兵力组成或实际作为,因此无法在损失甚低的情况下,击毁一支海岸型海军。这两篇文章皆暗示着,一个非属高科技的海洋防御型海军,仍能对高科技的远洋海军造成严重损害。

  海洋强权则可执行另一形式的滨海作战。即令无法各处兼顾,美国海军的主要责任系在尽可能地维护全球海洋安全。换言之,美国海军的任务在阻断敌人的航运并防止敌人将海洋做为战争工具。当前述任务圆满达成时,后者的执行就相当容易。若忽视这两项任务,将促使其它国家建立一支远洋海军,用以填补权力真空。藉由维持数量与品质的优势,进入廿一世纪时,美国海军在公海上并未遭到其它国家挑战。最坏的情况,则是可能面对他国运用潜舰或长程飞机进行海上袭扰。当海洋得以确保安全时,美国海军才能在全球滨海水域行动,确保战时的运输畅通与沿海区域的繁荣和平。

  国家利益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但其可简单地一分为二。南美各国海军、印尼海军(必须执行13,000个岛屿的巡逻任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海军,各因战略考量不同被赋予不同的任务。对英国与阿根廷双方部队而言,福克兰战争出现了意想不到与充满困境的战斗环境。为了对战斗有所贡献,阿根廷海军必须在离岸400哩或更远处进行战斗。英国海军必须执行远洋护航,同时并重组了1945年以来的首支战斗舰队。

  对海洋强国美国而言,其在滨海水域的主要任务,乃在传达或显示其有能力将战斗部队横越海洋送至敌人境内。远洋海军通常运用飞弹与飞机对陆地施以打击,其可在海岸外甚远距离处发起打击,藉由防御纵深保护本身安全。此外,藉防空飞弹、点防御、软杀措施、诱标及未经实战验证的新兴科技运用,后者如低观察度(low-observable)与匿踪技术,将可大幅地降低被攻击时的易感性。

  在此同时,美国海军将在滨海水域以内活动,俾能将战争资产安全地送抵驻地国的港口或以两栖作战强行进入。此外,美国海军亦希望能摧毁敌人的近岸航运与渔船队。当远洋舰队与近岸舰队于近岸水域遭遇时,双方采取各自不同的行动与战术。更确切地说,海岸型海军的母港将成为双方海战的战场。过去诸多经验显示滨海作战系充满挑战的,这些战役发生在圣地亚哥、旅顺、加里波里、挪威、瓜达康纳尔、新几内亚、北非、琉球与仁川。这种远洋海军与近岸海军或海防要塞对抗的作战是有其巨大风险与报酬的。

结语

  飞弹作战成为海军迈入崭新战术年代的一项特征,巡弋飞弹、战区弹道飞弹、防御飞弹与空对空飞弹等,构成了一个什锦盘,它的构成要素庞杂,并且将会成长得更巨大。

  海岸区域将成为美国海军的行动场所。事实上,滨海水域充斥着友邦、敌人与中立国的海岸贸易以及渔船,钻油平台、小岛、频繁的空中交通、大型商船与复杂纠结的电磁发射。这些现象创造了一个混乱的环境,使得敌人能在我方无预警情况下,猝然发起匿踪攻击。

  除美国海军外,飞弹时代的舰队战斗悉数发生于海岸水域。此类型战斗具有快速、猛烈与决定性等特点。飞弹的运用支配了海军战术发展,战斗行动多于夜间进行,或运用飞机进行战斗。

  记得!次佳的武器通常会造成最大的损害。事实上,水雷即可证明此一说法,战后发生于美国海军的18起军舰受创事件,14起肇因于水雷攻击。即令如此,仍无法改变飞弹在滨海作战中的支配性地位。

  两伊战争期间,双方大量使用攻船飞弹攻击商船,空射攻船飞弹系最具效力的武器。这场战役使得护航船团再生,战斗舰队必须提供商船必要掩护。

  对滨海作战而言,舰队的定义可能不再是一组战舰,因为陆基系统在此类型作战中扮演着日益显著角色。舰载外的陆基传感器,被用以执行侦测、追踪与定位等任务。飞弹在陆地与海上间穿梭进行攻击,海军战斗成为一连串持续行动的致命性攻击。因此,双方接战情形甚少出现,此种情形较像战场延伸的福克兰战争,而非进行短距离激战的中途岛战役。

  冲绳外海的神风特攻队自杀式攻击,系海军作战的一个转折点,其隐约地标示着飞弹时代的来临。在这次战役中,美国舰队名义上取得了制海权,但是遭到陆基发起的自杀攻击而损伤严重。

  舰队的战术目标,乃在藉由摧毁敌人舰队,取得当地水域的制海权。舰队的主要任务在保障我方货物与部队的海上自由运动,同时排拒敌人获得此种利益。当预期舰队作战不会发生时,拥有海洋优势的舰队,将可运用战机与飞弹对陆攻击,直接支持陆上战斗。此际,一般用以量度舰队性能、遭摧毁的敌人舰艇与飞机的方法不再适用,较佳的量度指针系海上兵力的战斗力投射能力(注1。舰艇沉没或失去行动能力时,将无法投射任何战力。因此,舰艇或部队的攻击、防御与持续战力等,必须纳入一并进行考量。对于此点,吾人可以藉由估算舰艇或部队在战斗期间的净投射战斗力予以达成。

注释

1. Navias and Hooton.

2. Roskill,p.447,and Valle.

3. Navias and Hooton,p.129.

4. Ibid.,p.l30.

5. Schulte,pp.3-14.不像那比亚斯与胡顿般,他们编辑了数量甚多商船遭到定位攻击的资料。修尔特则搜集了许多运用攻船飞弹攻击商船的报告,并由攻击者的观点讨论决定攻船飞弹效力的各项因素。他搜集的飞弹攻击商船数据比较狭隘,年份集中于1981年至1984年。

6. 阿根廷海军的贝尔格兰诺将军号(General Belgrano)巡洋舰与圣大菲号(Sante Fe)潜舰遭到英国海军水下武器攻击。

7. 吾人应谨慎地进行射击。福克兰战争期间,英国海军曾对阿根廷一艘潜舰进行了超过两百次的反潜攻击,使用的则是造价昂贵的鱼雷。1969年,美国海军驱逐舰摩顿(Morton)号,在越南战场普发射了15,000枚炮弹,这个数字绝非最高记录。大部分的骚乱与阻绝火力,系用以对可能存在的地下碉堡进行攻击。

8. See Woodward,pp.293-96 and elsewhere.他的著作「福克兰战斗群指挥官的回忆录」(Memoirs of the Falklands Battle Group Commander)」一书,系海军作战指挥官对现代海军战术真实描述的最佳著作。该书对飞弹威胁加诸其身的额外重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9. 撇开飞弹不论,吾人发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为敌所击沉或重创的18艘军舰中,14艘系水雷的受害者。参见Horne,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January l998):82.

10. 阿根廷将福克兰群岛称为Malvinas。

11. Blood et al.,pp.124-34.

12. 资料主要来自毕尔、韩福瑞与修尔特三人。

13. Brzozosky与Memmesheimer,1988年6月17日。他们先后被指派至Souchard进行机密研究。

14. 毕尔仅对火力杀伤感到兴趣,因为他的目的系在证明本书第一、四章提出的火力方程式。

15. 被纳入研究的仅有美国军舰。对战斗舰艇言,4起事故肇因于鱼雷攻击,在遭受攻击后,2艘幸存,2艘沉没。7起事故肇因于空中(轰炸)攻击,事件发生筏,5艘存活,2艘沉没,后者系来自于珍珠港遭日本袭击,韩福瑞搜集了22起战斗舰艇事故,这些舰艇皆系处于损害管制备便良好的状况。

16. Hansen and Gray.

17. 美国海军通常将鱼雷快艇视为具危险性的牛仔(dangerous cowboys),其对美国人形成的风险甚至远远超过敌人。由于其可以隐匿方式对敌进行攻击,于是被视为对大型舰艇形成致命威胁。

18. 由于战斗舰队本身无法运输诸多战力要素,一个较宽广的看法,应包括运送保护良好且有组织的战斗人员。无论如何,就实用目的而言,吾人甚难对舰队效能进行足够量度。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七章--

第七章

大趋势

论战争原则

  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诸多著称的名言中有这么一句话:「战术架构往往因时而制宜,但战略的基础却如扎根于罄石之上,迄今屹立不摇。」马汉认为,与战术原则相较,战略原则较易由历史习得,因前者系「以人类制造之武器为工具,推动战术之变革与进步。」(注1)

  无论前述是否为真,军事原则--马汉或其它学者之理论--与衍生之行动间存有明显区别。包括战术原则研究在内,战术之变革并非意味战略原则恒久不变,设若真有战略原则。战略与战术皆受到「人类制造之武器」所影响。马汉未能预见未来武器如何影响战略或许情可原,但事实上渠在著述之时武器的改变已影响了战略。当军舰的动力由风帆转型为蒸汽时,所有之封锁战略作为即已改变。帆船部署时间可长达数月,汽船续航力低、极度依赖加煤站,而争夺加煤站一事,本身即对战略产生深远影响。

  智能架构包括了认识论学者(epistemologist)认为存在却无法确定之「真理」(Truth),吾人用以诠释真理之「原则」,以原则为基础统合行动之计画--「政策与准则」,以及政策与准则指导之个别行动--「战略与战术决心」。每一个环节皆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错误。马汉以自己所秉持的原则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出偏狭的战略预判,此点说明任何事情皆可能发生错误。

  陆军对原则之研究向来较海军积极,马汉对此感到难过,但这种情形迄今并未改善多少。军事史学者引用战争原则时,皆避免将战略与战术原则(以及相关后勤)分别处理。渠等寻找真理的努力累积了许多著作,在兰德斯门上校(Captain S. D. Landersman)一份末出刊的报告中列出23项作战原则,部份为海军军官的创见。(注2)

  有原则必有例外,战争原则之例外情形至关紧要。李德.哈特(Liddel Hart;译注:1985-1970,英国军史学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倡导机械化战争,鼓吹战车作战与空中优势)说过:「战争中,任何问题与原则如铜板般,皆有一体两面之特性。这是无可避免之结果,因为战争是牵涉两方之事务,有攻就有守。」(注3)克劳塞维茨并未提出任何原则,但他本人就是原则的始祖,渠提出之命题与变量,其中部份为反命题,混淆了读者。他鼓舞了实践家,却使理论家受挫。渠就兵力战略集中所作的一小段讨论文字,于此全文照录如下:

  最高明的战略是,常能保持强大,先在全般态势方面,次在决战点。因此,除了兵力整备的努力外(而此多非统帅之职掌),战略最高明且最简单的法则莫过于:集中控制其兵力。除因迫切目的将兵力他派外,任何部队不应脱离其主体。吾人须坚'于此项原则并奉为圭臭。在研析过程中,吾人应了解何种状况下得以分散兵力。此外,鉴于目的与手段之不同,兵力集中在每一场战争中未必获致相同结果。

  乍听之下或许过于荒诞,但指挥官墨守成规,并无明确理由即行分割兵力之情事无以计数。

  设若兵力集中成为常规,则任何兵力分割皆应视为例外,须有合理解释,如此方能全然避免愚行,而吾人将不会因未尽周延之理由提议分散兵力。(注4)

  战争原则必有重大例外,此系肇因于大部分之原则皆相互冲突,少有原则以优先级排列。这正是应有之情形。原则冲突(集中与节约、安全与突袭)产生一种张力,亦即单一可靠之信念对抗全然之墨守成规,优先级之阙如使吾人得以选择适当之原则。各项原则有助降低战争之乱度(entropy)。但其风险在于吾人误将原则奉为圭枭,继而忽略内涵之研究。高阶军官对年轻军官最大的伤害就是教授各项原则条文而已,而末就原则之内涵详加说明。

  战争原则的第二项缺点就是被简化成单字,例如「集中」。一个单字不代表一项原则,原则是事实之陈述。「集中兵力」一词是价值最小的最短陈述。「集结优势兵力打击敌部份兵力」则较具体,价值较高。「于决定性之地点与时间集中战斗力量摧毁敌军,但不可过度集结部队,避免遭敌火攻击」则更具体,但即使这项原则适用于今日,并不代表以往亦然。苏联亦有相同之说法:「在决定性之地点与时间集中主力,创造优于敌军之兵力与方法。」是否这就是吾人所言?一项战争原则如欲发挥功效,起码必须符合当时环境,而且相当周延,能清楚地说明应采取何种行动。

  战争原则之第三项缺点系末对战略与战术(或作战艺术)予以明确定义,两者混淆不清。吾人可赋予定义,但从笼统转换到具体的过程却容易产生错误。苏联军方战争法与「法律规范模式」(law-governed patterns)立论明确,但仍相当抽象。苏联兵学体系最为严谨:相信理论与信仰决定论系吾人解读苏联军事计画与预测苏联军事行动之重要凭借。

  战争原则的另一个问题系未能将陆战与海战明确区别。尽管地面与海上部队在战术上朝向密切互动的趋势发展,加上双方在战略上相互影响的事实早已存在,但在战斗中,地面与海上行动间存在明显之区别。下表中左栏系陆战之陈述,取材自杜普易(T. N. Dupuy)之著作「了解战争」(Undersanding War)第一章「永恒不变的战斗真理」(Timeless Verities of Combat)。右栏系笔者认为杜普易所言之海上作战版本。

陆战 海战

1.攻势行动攸关战果。 同左。

2.防御力大于攻击力。 防御较弱。

3.攻击如无法奏效,需采守势作为。 守势作为风险高,得不偿失。

4.侧翼与后侧攻击之成功率较正面攻击为高。 从敌未预期之方为发动攻击能居于优势,但包围战术无法与陆战相提并论。

5.掌握主动能发挥优势战斗力量。 主动对海上行动更形重要。

6.防御一方之成功机率与防御工事的强度成正比。 防御能力仅是为了争取时间从事有效攻击或反击。

7.攻击者只要不计代价,终将突破最坚强之防御。 只要有足够兵力,情况如左。

8.成功之防御需要纵深与后备部队。 保留预备兵力是一项错误。

9.如将奇袭、相对战斗效能、以及守势作为之优点纳为政体战力之要素,具备优势战力者将赢得作战。 如各项要素皆已齐备,优势兵力有可能赢得海战。然更具体而言,两军交战时能先有效发动攻击者将赢得胜利。

10.奇袭能提升战力。 如左。

11.炮火能击杀、干扰与压制敌军,并使敌部队溃散。 如左。

12.战斗行动缓慢,较预期之效果为低(与平时之测试、计画与演习相较)。 情形通常如此,但亦有诸多例子显示海战结束较预期为快,或许海战之「摩擦」较陆战少。

13.战斗过于复杂,无法用简单的语汇描述。 如左。

  尽管杜普易所言并不全然适用于海战,但笔者无须对此多所着墨。战争原则正如同所有良好之理论,有助于厘清为何(实际作业则有关何时、何地与如何)。由于原则无法使人获致任何结论,最后今人感到失望。如将博学权威人士之理论一一过滤。试图找出完美理论,最后结果恐怕只是走入死胡同。或许原则对作战的贡献就是使吾人能战胜敌人。了解战斗程序系认识战术之良方。程序如果是导航科学与艺术,原则就是航行时协助定向之北极星。

战斗程序

  战术研究之成果系于吾人是否了解战斗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的条件下发生。战斗行动,或称战斗动能(dynamics),系认识战斗之源泉。动能代表时间模式之推移,亦即战斗程序之描述。大体而言,模式系程序之影像,但居体而言则属于数学模式、仿真、与兵棋推演等之实验,然后再加人更多因素,直到战场最后成为吾人了解其功效的实验室。有了通用的作战词汇,就能适当地研究战场动能。能力、潜力、能量、压力、质量、动力与力量皆为战斗人员在战斗程序中应用之实体动能。

  吾人详细了解基本程序,即可重新检视历史,并在趋势、不变之原则、科技以及战场环境等方面获致某些结论。吾人将可了解,每项科技带动之变革如何影响每个环节。例如,吾人已目睹第一阶段,亦即火力投射之改变。帆船时代被巨炮时代取代,后来空中武力独领风骚。科技改变了武器投射之方式,集中火力之方式亦随之改变。趋势显示未来将成为飞弹主宰的时代。

  从掉落的苹果就可以归纳出万有引力的存在,社会现象如同物理现象一般,但不能因为看到某些事情的表面就率然论断,下列论点并非自历史经验归纳而得。

  海军战术植基于五项命题之上,每一项皆为一个程序:

? 海上作战以消耗战为中心。消耗战有赖火力投射之遂行。

? 侦搜,亦即确定敌军位置,俾有效执行火力投射,为战术程序重要之一环。

? 指挥管制系将火力和侦搜能力与战斗部队面临之状况结合。

? 无论是在对峙或交火状态,海战系两军对垒,双方皆互有损耗。如欲赢得胜利,须能有效先发攻击,故采取行动以干扰敌军火力、侦搜与指挥管制程序亦相当重要。

? 运动系战术程序之一环。事实上,战斗运动曾是战术之定义。运动系指挥管制单位将部队移动至适当位置实施侦搜与攻击。战斗运动之重要性不可忽视,但在下列讨论中其地位无关紧要。

  吾人可将火力投射、侦搜与指挥管制排除在战术程序之外,而将其视为海军部队作业要素,亦即归类为火力、侦搜与指挥管制等系统。任一系统皆有其反制方式,包括反制武力、皮侦搜、以及指挥管制反制措施等系统。

火力与反制武力

  火力系摧毁敌运用兵力之能力;反制武力系降低敌火力之效果。海战是非攻即守,但保留小部份的反击武力对防御的一方而言,将能对敌军火力采取因应行动。海军以往对火力的因应之道是强化战舰结构,藉以提升存活力--在16?寂诘氖贝?称为持续战力,但此种作法今日已不普遍。

侦搜与反侦搜

  侦搜藉由各种方式搜集情报,包括侦察、监视、破码以及情报作战之各种方式。侦搜作业须待战术指挥官获得情报方始完成,内容包括敌军位置、移动情形、弱点、强点与意图。反侦搜旨在瓦解、干扰或迟滞敌侦搜作业。笔者倾向于将此种干扰称为屏卫(screening),然屏卫之意涵包括反侦搜与反制武力(亦即反潜与防空作战均着重于反制敌之攻击,同时降低其情报效能)。

指挥管制与指挥管制反制措施体系

  指挥决定部队需求,管制则将需求转化为行动,这就是程序。指挥管制体系之定义为,执行程序之装备与组织。指挥功能体现于指挥官、参谋以及渠等拥有之资源如战术决策辅助系统与情报显示面板等。管制功能则有赖通信系统、作战命令、舰队准则与信号书。指挥管制反制措施系限制敌人决策(指挥)与下达决策(管制)之能力,使用装备包括用以摧毁指挥中心与旗舰之飞弹,最普遍者为通信干扰系统;最隐密之方式系以情报人员植入假情报与假目标(目的在混淆战术人员之决心,而非分散火力)。然情报人员亦可执行侦搜作业,讯号截取(例如运用无线电定向仪)亦为侦搜之一环。

  战术指挥官运用指挥管制系统分配兵力,执行四项任务:火力投射、反制武力投射、侦搜及反侦搜;敌指挥官亦然。许多武器系统皆具备这四项功能。就舰队指挥官之观点,其主要战术责任系指派任务予辖下兵力,同时结合不隶属之系统,例如国家侦察卫星、陆军防空武器,以及在其舰队与敌机场间之空军战机等。

  吾人首先须检视有那些历史上的趋势改变了作战程序之特性,这些改变衍生了那些战术。本章着重于战术变革之因果关系。下一章则将探讨历史上恒久不变的要素--那些战术未曾改变?或那些战术之功能仍然可靠,例如奇袭?就笔者目前观察所得,对趋势与不变原则之了解同等重要。

  然而若将作战程序之环节分别研究则会造成误导。统合之行动才会赢得胜利。战术指挥官须密切协调每个过程,如同乐团指挥结合各种乐器一般。在此同时,敌指挥官亦就其兵力运用与攻击时机下达决心,双方逐步推向战斗高峰与结果。除非战斗之结果早已注定,否则能团结一致,寻求有效先发攻击良机之舰队将赢得胜利。

运动

  运动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透过运动,各单位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进驻有利位置,当所有单位进入执行任务之适当位置后,将胜利在望。在海上,位置并非固定不变(尽管舰队部份单位属岸置单位)(注5)。敌舰队位置与我方处于相对关系,当我方实施运动时,敌亦改变其位置。双方彼此之间在距离与方位上的关系在海战中系首要战术考量。而双方的同步运动持续在改变此一关系。舰队各舰相对位置亦极为重要,有时队形难以维持。

  帆船以紧密纵队维持队形,并在敌上风或下风处找寻有利位置。战舰运动系对敌采T字战法(cross the enemy's T)译按:此种战术系己方战斗线穿越敌航线,并集中火力射击敌先遣分队)。哨戒潜舰则先期部署于敌可能行经之水域,进行侦搜与攻击行动。飞机执行战斗空中巡逻(CAP),俾随时接受导引或自行运动至适当位置进行攻击。甲板上之待命机处于战备状态,俾能立即进入攻击位置。上述作为皆着重于兵力之适时部署,俾取得优势,执行侦搜与攻击。运动系一种方式,先达到中程目标--取得有利相对位,进而完成终极目标--遂行火力投射(注6)。尤其在现代海战中,武器射程与传感器侦测范围主导了舰船,甚至飞机之运动,亦即变换位置之能力,故战术人员检视其部署与时程计画时,应将运动列为重要之考量因素。

  此外,舰船、飞机与武器之速度常与下达决心和落实决心的速度混为一谈,但去除其间之模糊地带却可能使人无法认清其相互关系。孙子相当重视速度与乘敌不备,两者皆与机动有关。如欲乘敌不备,须快速移动至对敌不利之地区。马汉的格言:「战争的真正速度是不浪费时间,决不懈怠之精神。」尽管这句话系有关战线推进之速度,但仍不够明确。马汉和其它人一般,均了解适时集中火力需要结合所有因素:制定决心与决心下达、战略集结、战术部署及快速精准之火力。

  运动(maneuver)与机动(mobility)两个名词有时可互用。吾人将机动视为战略、作战艺术、或大战术之要素。当马汉视机动为「海军战力之主要特性」时,即在表达一项战略真理。机动之内涵如下:

? 能独立进行长距离运动。机动后勤支持部队使这项能力得以实现。

? 地面部.队移动,或新机场及岸置飞弹基地之建立时,能配合实施适当运动。

? 能长时作业达数月之久。海军基地与机动后勤部队使这项能力得以达成。

  为达成机动力,舰船在没有机动后勤支持部队协助下须具备相当之独立持续作业能力。核动力水面舰具战略特性,但潜舰之核动力则提供机动、有效战术运动以及匿踪等性能。

  运动系战术速度与敏捷度。舰队运动须采集体、协调之方式进行,故指挥管制与决心速度须相提并论。吾人可在侦察、了解情报、决策、下达命令、运动及发射有效火力等行动所需时间之间取得平衡。载台--舰船与飞机--之速度与灵活度系快速行动之两项要素。作战人员皆希望能取得运动优势,俾弥补其它缺失。

  今日之运动出现两种趋势。第一系重心已由载台速度转变至武器速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舰队运动系战术重心,期间飞机速度取代了舰船速度的重要性。但战后飞弹之速度与射程产生了新的战术环境,舰船无须改变位置亦可发射武器。飞弹之速度与灵活性甚至使飞机之灵活性能无用武之地。战斗飞行员承认,飞弹之运动主导空战,一如飞机主导了舰船战术运动。

  第二项趋势系第一项之必然结果。舰船运动之重要性日趋式微,并为侦搜所取代。斐拉凡佐(Guiseppe Fioravanzo)写道:「基本战术位置不再是两军间的几何关系,而是一项作战要素:早期侦知敌军所在位置。」(注7)此种发展之重要性在于,当海上部队分散部署时,可于更远的射程外集中火力。这些发展皆为朱瓦特(Elmo Zumwalt)、贝格利(Worth Bagley)以及特那(Stansneld Turner)等上将当年所强调者(注。由于指挥管制需要集中火力,但又无须集结兵力,故笔者将于本章适当部份再予详细讨论。笔者已略微提到长程武器衍生出之新研究领域。兵力移动至战场(战略机动)与移动至适当位置进行攻击并赢得胜利(战术运动)两者之间,吾人已难加以区别。鉴于战斗可在远距外发生,故机动之价值可能降低,起码已有所改变;而机动部队快速运动至现场之战略能力,亦因飞弹之射程与力量而丧失作用。然而另一方面,长程投射系统使速度有了新的战术意涵,舰船可藉此脱离敌军长程飞弹之瞄准范围。

  从历史经验得知,运动之目的有三:

? 取得优势,集中兵力进行攻击或防卫。除战略因素外,舰队运动之重要性已降低。

? 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攻击。这项要素之重要性永远不变,但舰船与飞机速度之重要性相对降低。

? 闪避武器以达防护功能。在这方面速度的重要性增加。灵活度仍然重要,但难以和以往相提并论。

火力

  战争史上最为著称的发展是武器射程之大幅增加。帆船时代约为2哩,大炮时代为15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已达300哩,今日更高达600哩以上。由于配备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射程达到半个地球,吾人已达到作战的高原:核战发生时,全球就是战术战场。

  尽管这种趋势存在,最大射程却不是战术人员关心的事务,有效射程才是重点。帆船时代,舰炮有效射程不过300码,白炮(carronade)射程更短。大约在1900年时,亦即追瞄尚未问世时,一艘战舰在2,500码的射程约需50分钟方能瘫痪一艘敌舰。到了1914年(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在1万码射程内只需10分钟即可使敌舰丧失行动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口径舰炮之效能见图7-1(须具备以下条件:能见度良好、海象尚可、运用视觉测距仪),当时火力管制系关键所在。其数据系约略估算,并末将烟幕掩护列入考量。在科罗奈耳海战(Battle of Coronel)、福克兰海战(Battle of the Falklands,1914年)、或在日德兰(Jutland)战斗巡洋舰的作战中,如能见度良好,万码之外即可分出胜负。能见度不佳时,舰队可效法德国公海舰队(High Seas Fleet)迅速将队形展开,避面陷入险境。

图7-1 战舰舰炮命中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雷达的涵盖距离改变了此种情形。舰炮搭配改良射控系统后,精确度大幅提升,即使中口径炮如5?肌⒍?肌⒏?寂诘龋?最大距离射击亦可精确命中目标。(注9)从1889年到1948年的50年间,舰炮有效射程增加了十倍。

  日益提升的舰炮效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却因飞机角色的崛起而逊色。但飞机本身亦有武器投射最大距离与有效距离之别。1930年代,陆基B-17轰炸机旨在攻击航程内之战舰,然效果不彰。轰炸机难以获得远距离之海上目标,且无论在任何距离皆难以命中目标。航程短之海军战机反而在攻击战舰上最具效能。

图7-2换算八?寂诤笾?发射率与射程

  美海军研究院(Naval PostgIaduate Schoo1)之华胥本(A. R. Washburn)在一份未出版的短篇研究报告中就海航机与舰炮加以比较。渠将战舰与航母之火力换算为八?寂冢?就火力与射程比较,见图7.2。美战舰爱荷华号(USS Iowa)与日本战舰大和号(Yamato)主炮射速每分钟分别为二发与一发,而舰载机的重出任务整备时间需要一小时。故企业号(Enterprise)航空母舰「主炮」(意指飞机)之射速与战舰相较之下微不足道。舰载机火力强大,与敌航空母舰作战时,航程远近攸关战果,起码在1942年与1943年时情况的确如此。在大战之前,战术人员的想法与华胥本相同。拥护战舰人士质疑空中武力是否对战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尤其将防卫作战纳入考量时。然拥护航空母舰的一派认为,就轰炸机攻击周波而言,其威力是图7-2的60倍。一支空中联队对战力有决定性之影响。华胥本亦将1939年美国舰队之火力予以总合,见图7-3。由此吾人可得知何以在第二世界大战前,航空母舰兵力是否具备决定战果之潜力会引起诸多争议。

图7-3 1939年全美国舰队发射率

  弹道飞弹与巡弋飞弹推进系统的问世将武器射程推的更远,精密射控与归向系统亦使有效射程大幅提升。杀伤力之重要性与射程不相上下,武器毁灭性愈来愈大。杜普易已就陆战武器进行系统性研究,渠有关武器杀伤力提升之研究见图7-4(注10)。垂直标度系对数。杜普易将核武威力纳入考量后所得结论为,从十六世纪中期迄今,武器杀伤力已增加10万倍。渠亦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武器威力虽然提升,但一个时间单位内之人员伤亡率反而降低。原因为何?主因系部队在战场上散布的范围愈趋广泛。

图7-4 从古至今武器威力之成长

  悬在人类文明之上的是达摩克利斯之核武之剑(Damocles sword of nuclear weaponry;译注:达摩克利斯系暴君狄奥尼西奥斯[Dionysius],公元前430?-367)之诸臣,曾于宴会上以一根发丝悬剑于其头部上方,展现惊栗之乐趣,取悦狄奥尼西奥斯。)北美与亚洲跨洲交火的时代已为恐怖分子以核生化武器攻击之威胁所取代。今人稍感欣慰的是,苏联时代末期,美、苏两国核武之射程与威力已达某个颠峰。由于这些武器从未实际运用,故就战术角度言之,其有效射程是否具有洲际性尚未可知。准确度低的武器将使人类文明承受严重后果,而战术人员在规划时亦须考量武器投射的效果不彰所造成的不确定后果,故能飞行数千里,误差不过数公尺的弹道或巡弋飞弹是最好的选择。

  如第六章所述,核武威胁能产生无以计数的实际挑战。武器有效射程的增加,包括非核武,将产生下列影响:

? 防卫模式改变。本章稍后将探讨。

? 陆战与海战更难以区分,详见第十章。此处重点在于地面与海上兵力交战的可能性大增,这是亡项重要的战术趋势,凸显陆上与海上兵力之纠葛关系,前者恢复能力较高,旦后者因机动性高,较不易被锁定。

? 对无限度战争而言,这是战术与战略的结合。以下将作简短探讨。

  由于洲际战争之可怕,加上众人对核子防护伞吓阻能力之信任,少有人思考洲际战争如何进行。战略武器品词有其矛盾之处:一旦核战全面爆发,整个世界实际上成为战术战场,由高司单位之指挥官与参谋主导。故战术人员应注意这个领域。

  1960与70年代之核战模式如下:总统按下「红色按钮」(Red Button),数千枚义勇兵与北极星飞弹齐发。吾人无须因此种不甚健全而且过时之想法而认为,在廿世纪末,吾人须建构更有效之指挥管制方式。在这种毁灭性的战争中,指挥管制中心将遭到史无前例的猛烈攻击。各指挥官与参谋,包括统一与特设司令部司令官,将位于战术指挥部执行全球性作战,选择目标、搜集情报以及下达发射命令。这群指挥官与参谋承担所有战术责任,包括作战计画、作战部队通信、适时下达移动与发射命令、取得侦搜情报,以及仿真战斗之战术训练。即令四星上将的太平洋总司令亦可能无暇单独思考战略与后勤问题。当他掌握目标并下令发射武器后,无论核武与否,他就是广大战场上的战术指挥官。

反制武力

  就防御而言,趋势显然已由藉甲板厚度、隔舱、大体积与损害管制以提高存活力,转为掩护、欺敌与疏散队形。讨论防御时,吾人须区别「傻瓜」(dumb)武器--枪弹、炮弹以及炸弹--与「智能」(smart)武器--有人飞机与导引飞弹。就分析角度言之,飞机与飞弹并无二致,差别在于飞机可重复使用。

  在炮弹、鱼雷与炸弹主宰战争的时代,战舰之防护能力皆有可能大幅提升。当时之海战皆于视距内进行,故掩护与欺敌之方式有限。烟幕屏卫系当时最常用之作为。陆基轰炸机通常容易被闪躲,多舰反潜亦可发生短暂效果。

  鱼雷反制措施系现代飞弹防御之滥伤。鱼雷威力强大,最佳防御之道莫过于加以回避,潜舰则以鱼雷扇形齐射因应。潜舰总是试图在近距离施放鱼雷,水面舰则协调作业,以最多次数同步攻击潜舰。由于鱼雷施放后无法回收,故在每次交战中,潜舰会尽可能接近目标。鱼雷与飞弹作战间有诸多雷同之处。

  当甲板厚度与舰体强度提供之安全防护,被视为不如地下碉堡时,厚甲板之功能在于延长存活时间,抵挡敌火力,俾等待己方攻击发生效果。当时各国对火力、防护力与动力占用排水量的.多寡问题有诸多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各国皆发展出其特有模式:美国牺牲速度,换取舰炮、厚甲板以及作战半径;德国选择防护力;意大利着重速率;英国(类似今日的美国)在大型军舰上将居住的舒适性纳入舰船设计,俾利在全球各地行动。

  战舰时代进行之兵棋推演中,无畏舰(dreadnaught)约能承受20枚大口径炮弹攻击,更早期的战舰约能承受12枚。火力与机动力之丧失被视为遭击数量之非线性函数。在美国的兵棋推演中,无畏舰如被命中十发,将丧失半数以上之火力与速率。

  一九二0年代,海军战院兵棋推演专家认为,如将火力与防护力结合,应可估算出战斗线(battle line)之效能。图7-5系在能见度良好,双方皆可进行侧舷齐射的情形下,对两支并行的敌对舰队之战斗线的比较。图上显示,太平洋舰队(蓝军)系由10艘战舰组成,其武力与装甲厚度均优于日军(橙军)的6艘主力舰与四艘战斗巡洋舰。两军在距离15,000码交火三分钟后,日军原始作战寿期(original life)损失20%,美军损失15%。日军相对战力急遽减弱。日军如欲赢得胜利,须在距离缩短前凭借速率优势采行T字战法;或者将双方战斗线距离维持在较具优势之25,000码(如图所示)。

图7-5 美海军战院两军战斗线比较图,1926年

  如第四章所言,1920年代时美军与日军对这种情形知之甚详。美军最担心日本的下列优势:战斗线速度(日军23节、美军18节)、奇袭可能性,以及美军消灭日军后本身亦损失惨重(在兵棋推演中系以解放菲律宾为想定)。日军则希望以潜舰造成美军初期损伤,再以飞机和长矛(Long Lance)鱼雷重创,最后再以秘密加装八?寂谥?最上级(Mogami)巡洋舰展开攻击,扩大战斗线。吾人皆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双方皆曾因对方奇袭而伤亡惨重。如今再次检视双方计画缜密性、美军对可能意外状况之重视,以及决策之迅速等议题,对吾人会有所助益。笔者所示之兵力比较图系常用之图表,而兵棋推演则是在类似图7-5的图表上加入各种因素。兵棋推演显示之快速破坏力实际上鲜少发生的如此快速,但仍极为惨重。故吾人可相信,战争的损耗并未因战前规划的辅助措施之运用而降低。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防卫性武器之重要地位前所未见。1942年,军舰装配了新型防空武器,配有雷达传感器、近发引信以及性能优异之射控系统,能追瞄并射击快速目标。1944年时,进袭之飞机必须面对严密火网。到了大战最后一年,水面舰又重拾地位,与海航飞机相较之下不再逊色。

  但这项优势为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原子弹问世,厚甲板毫无用武之地。掩护、欺敌以及先发制人之重要性大增。拦截机、防空飞弹及反潜武器之重要性大不如前。由于海军不可能展开先发攻击,更不可能发动核武攻击,故美国整个防卫态势显得更加诡异。如何争取足够时间对陆上发动大规模攻击系当时之战术重点。从苏联海军致力反制美国航母特遣部队之情形言之,美国在这方面作得相当成功,但亦付出相当代价:当一切以核战为中心时,舰船的设计忽略了面对传统炮弹时之存活力,所有重心皆置于长程防卫武器--拦截机与飞弹,漠视舰炮及现代近距离防御之需求。渠等亦未重视新型软杀(soft kill)与短程系统之发展。英国皇家海军亦忽略损害管制与近距离防御之重要性,故在福克兰战役中面对传统炮弹时承受了严重后果。相较之下,以色列军舰配备了软杀防御系统,在1973年战争中有效反制叙利亚与埃及武器系统,使得所有军舰都毫发未伤。

  笔者在讨论火力时曾提到杜普易所言之矛盾现象:自十六世纪以来,武器威力虽已提升10万倍,但人员伤亡率反而降低。第六章之资料亦显示,海战伤亡率亦有降低之情形。武器威力愈强,但人员伤亡率反而下降,原因何在?

  第一,战场上每个单兵使用高效能武器之数量降低;战车、战斗轰炸机与重炮系造成人员伤亡之主要武器。在现代作战中,许多伤亡并非由最具效能之武器所致:当火炮之射双杀伤力剧增后,步兵的小型武器反而造成更多伤亡。性能次佳之武器往往发挥更大效能,这是因为敌人竭尽所能避免最佳武器之攻击。(注11)

  第二,以往在地面战斗时,如目标采取掩护措施,武器根本无法瞄准,从而性能无法发挥。当武器射程增加,精确度亦大幅降低,区域火力或可打散敌集中兵力并压制敌火力,但对敌军的伤亡效果不大。

  第三,为求存活,部队间距逐渐加大。杜普易估计,从拿破仑时代到1973年以阿战争时,战场部队密度减少了200倍(注12)。硬件装备,尤其是战车,被击毁之比率超过了人员伤亡率,此种情形对海战极具参考价值。愈危险之武器愈易遭受攻击,但由于这些装备不会产生人员密集之情形,故伤亡率并不大。

  地面部队在战场上采群集但不均匀之方式分布。一排人员系小型之部队,战车系大型部队,海上军舰无论就火力、人力与价值而言,规模更大。采疏散部着的最小单位为一艘军舰。当舰队疏散系重要之防御手段时,小型军舰与火力分配系一项优势。目前许多有关军舰大小之争论,多落于小型军舰采疏散部署(敌人难以瞄准)与大型军舰兵力集中(击溃敌军)间何者为优。太平洋航母作战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些许资料。当时系依据防卫力决定应采集中队形或疏散部署。今日,舰队如配属拥有强大防卫能力之大型军舰,指挥官将会集中兵力攻击敌军。如为小型军舰且防卫能力薄弱,则采疏散队形。无论那一种情形,指挥官皆须争取足够时间执行任务,但这并非意味到处游走,等待被击沉。如防御无法换取足够时间发动攻势,舰队则应迂回至他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所参与之行动皆为传统性作战,而美军舰执行任务时皆在安全范围内,亦即在敌射程之外,除非与能力相差甚远之敌军(如北韩、北越与伊拉克)作战。美海军从事这种无聊的任务已达卅年,此种情形可能对战斗产生自满心态,但战斗永远不是一方的事情。这种心态将影响美海军对防御、损害管制、造舰与存活力之态度。

  美海军现行来自海上之作战机动准则有矛盾之处。由于敌人武器精准,故其重点多置于规模不大且灵活度高之登陆部队,对于部署于敌外海,支持地面作战之舰船面临敌精确武器之威胁则着墨不多。

  吾人须谨记,存活力系争取时间进行攻击不可或缺之要素。批评人士谈论到水面舰的缺点时,忽略了这点。其中认识不深的人士认为,昂贵的军舰应能在作战中永远屹立不摇;见多识广之士则认为大型军舰不值得投注如此庞大经费,如未来有更好之装备能投射更优势的兵力时,则渠等所言实属正确。

  如欲了解相关讨论,须了解舰队战术人与如何看待防御兵力。防御系统之集体行动类似一过滤器(并非一面墙或马其诺防线),可以吸引某些数量之飞机与飞弹。如计画顺利,每艘军舰皆可承受攻击,俾使战舰在干扰因素减少的情况下遂行攻势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之防空武器击落若干来袭飞机,同时运用火网干扰与他飞机。现代之软、硬杀防御功能亦然,在某个时刻,防御一方会承受高密度攻击。如攻击密度高且协调周密,防空系统在某个时刻会达到防御饱和点,大部分的飞弹与飞机在饱和点后会穿越防空网。现代密集之飞机与飞弹攻击旨在超越防御饱和点。

  另有两项趋势值得注意。第一是战术无人地带(tactical no man's land)的增加,此一区域系双方军队无法在此运用其主力部队,而哨戒载具(飞机、潜舰、小型水面飞弹舰艇)则在此会有猛烈的小型战斗,俾创造敌人弱点或搜集情报。这块无人地带存在的原因在于防御需要空间。就传统战争而言,战斗空间旨在取得响应攻击的时间。但在飞弹作战时,没有任何防御方式能足以因应,而空间之需求旨在远离敌人可及范围,或使敌人难以瞄准移动中之军舰。较小之无人地带早已存在,以往的白昼水面作战距离不会少于2,000码:任何行动接近这个距离时,容易失败。两军战斗不会在距离10,000码时发生,这个距离系驱逐舰埋伏所在。航空母舰希望与其它战舰维持100?芍?距离,避免误判或一个逆风就使自己处于敌军射程内,只要15分钟战果立见分晓。英国光荣号(Glorious)军舰发现了这点;栗田(Kurita)如果不过度紧张,并维持其绝对优势之水面舰队于原处,许多美海军位于菲律宾沙玛岛(Samar)外海之小型航母则可能陷入雷伊泰湾海战。

  第二点系在港舰艇遭袭机会增加。对优势或劣势海军而言,港口向来是安全处所。尽管少有港口能提供完全免于攻击的环境,但海军实力较弱的国家认为,舰队留驻港内安全性较高。但这种情形已改观,港口安全性降低。珍珠港即为此一转变之象征,另有其它数件较不为人知之攻击港口事件。1940年11月11日,几架由英舰辉煌号(Illustrious)起飞之鱼雷机,偷袭意大利大兰多港(Taranto)内受到严密防护的舰队,使意大利六艘战舰中,三艘受到重创,无法执行任务长达六个月,另有一艘被击毁,意大利舰队仓皇逃至那不勒斯(Naples)(注13)。1943年11月薛尔曼将军(Sherman)之航空母舰攻击拉布尔后,日本海军大为震惊,迅速撤退至特鲁克岛(Truk)。不久后,亦即1944年,航母突破了特鲁克岛的防御,由于日海军无力反击,加上美军战力强大,能集中庞大空中武力打击任何岛屿,日军只好退守至西太平洋。半世纪后的今天,舰艇在海上比在港内安全。

侦搜

  侦搜之目的在于将目标置于武器射程内予以瞄准。侦搜作为系搜集与回报情报。侦搜发展之主要趋势在于搜寻能力以及侦察、监测与情报搜集范围之扩大。其理由显而易见:长程武器有此需求。较不显著的理由为,武器可向任何方向发射,侦搜作业之因应并不容易。图7-1至7-5显示的是火力。现在吾人将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飞机之侦察作业,其搜索区域如图7-6所示,为扇形区域。将敌人攻击距离增加两倍时,其搜索范围将增加四倍。阻栅搜索(barrier search)--一种侦搜线--可涵盖搜索范围之周边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发明,用以侦测航母前方之折线屏卫(bent-line screen)即为一例。然侦搜线仍无法满足战术指挥官之需求,因为侦搜线容易为敌所穿透:潜舰可潜航接近并发射飞弹,只要在飞弹射程内,这项威胁会在任何方向出现。另外,搜索永远无法不间断地持续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夜间无法进行侦察作业,故日军或美军负责战术支持之侦察或巡逻机于清晨出发时,对敌军所在毫无概念。

图7-6搜索范围说明

  现今大多数指挥官会追踪任何可能产生威胁之舰船或飞机。当武器射程增加时,搜索范围增加为武器射程之平方,这种范围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已为其侦察能力之极限,美军水面侦测能力亦受到挑战,问题不在于发现目标,而是在于如何辨别目标是否为敌目标,有无威胁性;在杂波密布的滨海水域,这个问题更为严重。

  另有一项发展会影响侦搜。首先让吾人回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大舰队(Grand Fleet)使用之侦搜线。其重点并不在于舰炮射程,而是将讯号透过无线电转发给舰队司令杰立可(Jellicoe;译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英国舰队赢得日德兰战役)所需时间,再加上二十分钟,俾利舰队在敌军进入射程之前,能从巡弋队形转变为战斗队形。如前所述,作战时空等于反应时间。当今飞弹的速度已达两倍音速甚或更快,反应时间短,故侦搜线须将飞弹射程与吾人因应飞机、舰船与潜舰所需时间纳入考量。某些权威人士用三层同心圆或扇形说明这个问题:最内层为管制区,此范围内之敌军务须摧毁;中间为影响或竞争区(region of influence or competition),类似前述之无人地带;最外层系利害区(region of interest),这个区域内之敌人,吾人须准备因应。内层之侦搜作业重点为取得瞄准资料;中间层为追踪;最外层为侦测。武器射程与速度的增加所产生之效应,不仅增加了武器可发射之范围,亦扩大战场范围,涵盖了整个侦搜区域以及初期运动所需之范围。

  战场垂直空间亦已增加:深度更深,高度更高,以致使得战术人员须思考更复杂之事物,同时处理三种作战,而每一种作战皆有各种射程不同之武器、限制因素与侦搜能力需求。弹道飞弹无法转向,鱼雷有水阻问题,空对空飞弹则有G力限制。指挥官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将战术决策与三个作战空间结合。潜舰自然是以鱼雷攻击水面舰,但当潜舰或水面舰发射飞弹时,状况转为空中威胁。战术指挥官并非同时玩三盘棋,而是一盘棋在三个棋盘上玩,棋子可能从这个棋盘跳至另一棋盘。

  作战空间已延向第四个行动的空间--太空。就战术言之,地面与空中不同,而空中与太空亦不同。无人知晓太空战术与战斗将如何发展,但吾人可确定,太空作战势将发生。邓尼根(James Dunnigan)在其「如何作战」(How to Make War)一书中写道:「空中行动以情报搜集为中心;以往如此,如今亦然。」(注14)飞机初期之战时角色为侦搜。由于飞机在这方面表现极为出色,从而产生反侦搜系统--驱逐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的其它功能与侦搜相较微不足道。这种情形亦将发生于太空领域。太空卫星对地面监测极为重要,其侦搜能力无与伦比。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防空炮火般,地面发射之反卫星系统并非最佳之反制系统,而目前之掩蔽与欺敌措施亦然。正如同侦搜所衍生之结果般,太空中之「驱逐」系统亦将产生,俾摧毁监测卫星。太空炸弹未来亦将随之问世。吾人可从过去的经验得知,则未来将会有一个杜黑(Giulio Douhet)预言,地面战斗将因太空战略轰炸机的问世而结束;在廿一世纪时,则会有另一个米契尔(Billy Mitchell)预测,战舰将遭太空火力之攻击。

反侦搜

  在大炮问世之前,海上的唯一掩护是炮火烟幕或偶而发生的雾气。大炮时代来临后,闪躲武器被视为作战之重要作为。水面舰闪避或延迟敌火力之主要方式为烟幕屏卫、跟随敌齐放火力落点(chasing salvo)、或搜寻鱼雷尾迹(注15)。这些作为系反瞄准措施,增加敌人投射武器之困难度。

  武器威力与射程日增,闪避火力的方式减少,故重点置于降低敌侦搜效能。由于武器射程增加,侦搜距离亦增加,反侦搜方可能成真。掩蔽、欺敌与闪避等反侦搜作为旨在限制敌侦测、追踪与瞄准。(注16)

  潜舰以潜航躲避侦测与攻击。航母特遣部队指挥官则极力避免被侦测,并先发攻击敌航母。更普鲁恩斯(Spruance)认为日军将采包围策略,决定防卫塞班与关岛海滩。日军运用天候作为掩护,并利用夜间以高速航母攻击机场。陆基飞机胜于航母,但基地却固定不变。

  雷达系优异之侦搜系统,但被动侦测雷达侦测距离较远,对战术极为重要。雷达反制措施能提供预警,但无法提供反制敌瞄准之资料。德国U型潜舰如欲躲避英国飞机,被动侦测已足够。对所罗门群岛之日军而言,早期预警相当重要,但无法提供武力投射所需之瞄准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通信反制措施之重要性与搜索和瞄准不相上下。无线电定向仪与破码解密技术能找出敌人位置,利于集中攻击。另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例子说明密码分析之重要性。1941年时,德国水面突击舰、商用突击舰及绵密网络之补给舰与加油舰位置,因舰船间通信被破译而暴露,继而被歼灭。(注17)

  搜索与通信反制措施自然会导致反反制措施的产生。在艾斯比蓝角(Cape Esperance)史考特(Scott)为防范敌人有所警觉而关闭雷达,但在战术上付出重大代价。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整个通信架构植基于一项理论:你说话时,敌人在听。故在大战期间众皆认为,明语会使敌人了解内容,密语则使敌人心生警觉,虽可能泄漏我方位置,但起码敌无法侦知我方意图。但如今吾人已知,密语的风险不仅如此。另外,当速度与精确度至关紧要时,加密与解密所需时间、传送时之错误与误解等因素均会大幅影响指挥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六个月,美军战术人员因低估通信安全而造成干扰与消耗等问题。

  认为自动加密与解密措施即解决上述问题之人士应再三思。除了情报可能被窃之外,装备造价,不兼容装备于错误时间开启,如格瑞纳达行动期间发生之事情,凡此种种皆是问题。从表面看来,超长程作战的种种可能性预示,反侦搜的机会与侦搜之限制几乎都是我们无法掌握的,然种种迹象显示这是必然之势。

指挥管制与指挥管制反制措施

  在第一版的结论中笔者提到,指挥管制之重要性不如战争原则中不变之原则。这或许仍然正确,但一般人皆认为信息作战系新的革命性作为。本部份已受到重视,原因在于科技专家预期,未来战术指挥官将可拥有清晰而立即之战场图像。另一项可预期但相当矛盾的趋势为,未来的作战会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在第十一章中我们将讨论在飞弹作战中不稳定状况将造成更严重的不确定性之问题。现代战术指挥官大多忙于处理有关敌军之电子信息(以及本身部队之电子信息)。帆船时代的指挥官能亲眼目睹战事的进行,而当今指挥官大多依赖电子信号,却仍无法看尽一切。杰立可与谢尔(Scheer;译注:1863-1928,德国海军司令)、史普鲁恩斯与南云(Nagumo)、田中(Tanak)与勃克(Burke)等皆曾无法取得重要情报,只好在黑暗中改变战术。以前情报阙如系战术上必然发生之事,故此种情形之发生并非意外。但从海军历史观之,未来战场将有许多意外之事。由于优异侦搜能力,敌人飞弹可于任何时间来袭,这种速度在帆船时代难以想象,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偶有出现。海上指挥官面对的是廿四小时战争。1798年尼罗河夜战在当时难得一见,在现代战争中,夜间行动是家常便饭。

  卫雷(Bauton Whaley)的研究支持一项论点:奇袭重要性日益增高。渠在其著作「谋略:战争中之欺敌与奇袭」(Stratagem:Deception and Surprises in War)中,分析了从1914至1953年间发生的86场地面战。后来研究年代延长至1973年,增加了25场战役(注1。卫雷之结论如下:近年来为达成奇袭目的,欺敌作为之使用日益增加;如无欺敌,奇袭难以达成。同样地,欺敌在海上之重要性日益提升。今日由于性能优异之监测系统,使舰队无法在敌毫无警觉下协调攻击行动。但由于侦搜系统之侦测距离、复杂性与多重备用装置,加上各系统结合作业的复杂程序,使得战术人员面对敌军采欺敌作为时仍有可趁之机。

  战术人员将持续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哪种战斗领导人适合此种新环境?充满活力、毅力、体力的年轻人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全天候战场的另一个结果是,舰船在任何战备等级中都可能进行猛烈的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战备等级二、三(注19)到全面备战仅有一点时间。保持人员精力成为舰长在作战时最重要的事情,此种情形尤以冲绳海战为最。面临数日神风特攻队的威胁与持续压力,是项战役系吾人观察现代战场心理效应之最佳实验室。舰长与舰上官兵一般,均承受无情而今人衰颓之压力。战争持续之紧张关系系属新的现象。官兵无聊的时间渐少,恐惧的时间增多。的确,美国军舰在开阔海域有安全之空间,但在接近敌岸时,必须时时警觉,并须作出一连串毫无瑕疵的决定,这简直是难以摆脱的苦恼。因时时可能遭受奇袭的威胁,官兵将承受持续而痛苦的紧张情绪.。史塔克号(Stark)与文森斯号(Vincennes)指挥管制能力不足适足以说明,即令敌人之攻击未经仔细计画,亦可造成严重危险。对近海海军而言,军舰只要出港即面临此种压力。当今海军舰船在设计与人员配置上,愈来愈多是针对战备状况二与三之需求而定。所有战术指挥官与舰长均应灌输下属越级思考之观念,因为战事可能在舰长到达部位以前已结束,无论输赢,负责之军官会问自己:「如果是舰长,会怎么作?」

  现代奇袭作战之威力可用数据表示。当两方实力为2:3,并进行交火时,实力较低的一方并不容易靠奇袭扭转劣势。以费斯克(Bradley Fiske)之齐放交火模式为例,居于劣势的一方(简称B)如欲取得平衡,须先发射10分钟,而A毫无还击。如双方同时交火,十分钟大约是A歼灭B所需时间的60%。B如欲取得2:1的优势,须在A开火前射击20分钟。1807年时,美洲豹号(Leopard)即运用此方式取得军力平衡,使毫无准备的切萨皮克号(Chesapeake)丧失优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航母作战相较,如B有两艘航空母舰,而A有三艘,B可透过奇袭一次击沉两艘,立即取得优势。现代飞弹之协调攻击亦可对舰队发挥相同效果。如此规模之奇袭攸关现代海战之战果。武器射程增加了侦搜距离之需求,而武器速度将此需求更进一步提升。

  未来密切协调之奇袭行动增加的可能性愈来愈高,而这也是必然趋势,指挥管制与对敌指挥管制之反制措施之重要性将愈来愈高。

  战术人员将需要快速精确之情报处理与显示系统,方能与趋势齐头并进。武器射程增加时,传感器搜索之范围为射程之平方。而武器速度增加将缩短指挥管制反应时间,例如一马赫的巡弋飞弹与三至四马赫的弹道飞弹间就有相当差异;大型飞弹弹头与动能武器迫使吾人毫无犯错的空间。战术上日趋增多的不稳定因素与指挥上的干扰是否会因科技的提升而改善,并使指挥官能在战前与作战期间了解其处境?这种情形以前从未发生,未来则有待下一次的海战方可知晓。明智的指挥官会怀疑,大量资料是否有助状况的了解。但可以确定的是:有效先发制人之重要性更甚以往,这有赖了解战场状况,取得优势。

  现代指挥官对火力规画与投射所花精神较少,较着重侦搜计画与执行,并以反侦搜与指管反制措施来阻止敌方遂行同一作为。何以会有这种情形?因现代之火炮射控解算需要侦察与监测系统。未来战术之发展将使舰队指挥官与参谋获益匪浅,能以指挥管制因应致命性之奇袭。

注释

1. Mahan,pp.8,88-89.

2. 所列项目见附录二。

3. Liddel Hart,p.329

4. Clausewitz,p.204

5. 陆战则不然,先取得防御阵地者较具优势。

6. 至于地面战斗或战术则不然。

7. Fioravazo,p.209

8. 渠等系1970年代初期出色之海军将领。朱瓦特自1970至1974年担任军令部长,贝格利在这段期间为其首席副手。特那在1972至1974年担任海军战院校长时对海军的影响最大。渠等极其创造力与想象力,但对保守的海军而言,渠等违反了传统。

9. 吾人须切记,第五章所提,在所罗门群岛时舰炮效能之问题可能还会发生。

10. Dupuy(1979).See especially p.7 and chapters l and 2.

11. 福克兰战争即发生此种情形。阿根廷空军面对英军最昂贵之防空系统海镖(Sea Dart)飞弹时,仅损失8或10%之战机。阿根廷空军飞行员深知,只要贴海飞行即能使海镖飞弹无法发挥功效,而英军击落之战机大多为近距离武器所致。尽管如此,但「效果不彰」的防空飞弹却限制了阿根廷空军飞行员活动的空间,使得英军近距离武器得以发挥效果,并迫使阿国飞行员于近距离内施放炸弹,部份命中之炸弹还因距离太近致使飞行员过于仓促而未完成此等炸弹的备炸状态。

12. Dupuy(1979),figure 2-4,p.28.

13. Roskill(1960),pp.l10-14.

14. Dunnigan,p.98。身为优良兵棋推演创始人以及不良战术的批评家,邓尼根堪称当代之佛列德.甄(Fred T.Jane,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与普拉特(FIetcher Pratt,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如邓尼根之研究与甄和普拉特水准相当,则其所言之75%皆为正确,还不算坏。

15. 跟随敌齐放火力落点之理念如后:敌如发现落点过近,下一轮齐放时将增加射程,我军如接近原落点处,则敌下一轮齐放射程将过远。

16. 其它词汇包括:匿踪以产生掩护,失真与假情报以达成欺敌,以干扰或诱标混淆敌人俾达到闪避效果。掩蔽能防止敌侦知我军所在;欺敌将使敌军误判我军所在,将其火力引至他处;闪避则是摧毁或延迟敌攻击。卡柏斯(Ervin Kapos)喜欢用C与D分别代表干扰(confusion)与过滤(dilution)。美陆军将掩蔽定义为防护,故其单兵掩蔽方式系挖掘散兵坑或躲避于岩石后方。

17. Bessly,pp.g1-97;Hughes and Costello,pp.153-55

18. 是项著作于1969年完成。另外卫雷与谢尔曼(Ronald Sherman)又予以补充,见Daneil and Herbig,pp.177-94。卫雷着重于战略欺敌,而佛利特上尉(Captain William Van Vleet)对于地面作战则重视战术奇袭与欺敌。佛利特还收录获致战场胜利最普遍的方法。

19. 两者之战备状况低于全面战备--前者维持二分之一人员于战斗部位,后者为三分之一。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八章--

第八章

不变的原则

机动

  作战理论有个问题,如何界定作战的开始与结束。致命性武力(火力)的交互攻击是否为作战的开始?维纳(Norbert Wiener;译注:1864-1928,美国数学家,建立平稳时间序列预测理论和控制论科学)在其著作「控制论」(Cybernetics)中提到眼镜蛇与蒙(mongoose)的故事。蒙具备特殊能力,相当敏捷,能处于眼镜蛇攻击的距离之外;在适当时机,蒙会攻击眼镜蛇头部后方,战斗随即结束。这场战斗是否从蒙的一跳开始呢?当然不是。同样地,第一炮也不是作战的开始。孙子、李德哈特与薄依德(John Boyd)皆认为,作战不仅在于火力运用而已,笔者亦认同此观点。还包括为达成日标而在初期实施之运动(不包括战略机动)。如马汉所言,战术是「作战前与作战时,能有效地结合各种作为之艺术。」(注1)

  历史显示,运动之目的在于取得优势,斐拉凡佐(Fioravanzo)提出一项联系过去与现代部队运动间不变的法则。渠认为重要战术位置系能对敌及早集中更大火力之相对位置(注2)。代表动能之速度与时间转换成位置时就成为静止状态。在帆船时代,海军将领们皆了解进入射程前运动之重要性,以及受损而丧失速度之严重性。大炮时代,战舰的高速度却因大炮会使战事快速结束而无用武之地,因此运动仅在开火之前方能发挥功能。而今日的情势是:由于战场广大,加上武器速度快,军舰无论多灵活,运动速度相对之下却如牛步般缓慢,但仍须寻求有利位置。有利位置有赖速度与时间,战术指挥官须有远见。总而言之,现代战术指挥官切不可因距离的长远而被蒙蔽,渠等所采取之战略移动可能只是战术运动;且须谨记,有利位置为其目标,速度与时间为其达成目标之方法。

  吾人平时过于高估战舰速度在作战时之优势。高速的代价是需要付出昂贵的成本,并牺牲排水量与空间。计画人员平时并未考量到,舰队编队行动时系以速度最慢之军舰为考量。战术人员平时讨论时忽略了受损舰艇对整个舰队速度的影响。勃克(Arleigh Burke)担任第23驱逐战队长时曾向整个战队表示,决不会??下任何受损之战舰,任其自生自灭。但事后渠却承认当时所言系出于感性而非理性。费斯克(Fiske)极为重视速度,并在其1905年海军学会获奖论文(Naval Institute Prize Essay)中将速度之重要性列为第一,后两项分别为管理性(manageability,亦即指挥与管制[C2])与火力。马汉则持不同看法,渠所提之「均衡速度」(homogeneous speed)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影响当局战舰造舰决策,即牺牲速度,着重武器与装甲。鲍德利(Baudry)对着重速度的装甲巡洋舰嗤之以鼻,并不认为这种军舰能与陆军的骑兵比拟。在陆军,与步兵相较之下,骑兵是一支高级部队。鲍德利认为装甲巡洋舰不过是廉价的战争机器,渠写道:「有谁听过骑兵中队的成员是由小孩拿着木棍组成的?」(注3)战斗巡洋舰的致命缺点是遭受短暂炮击后容易爆炸,费雪(Jackie Fisher),亦即战斗巡洋舰之父,如能注意到鲍德利对速度的负面看法时,将会作得更为成功。丘吉尔重视速度,也在意装甲,如此方能在作战舰队前方支持侦搜线作业。

  现代海军分析家并无法证明速度之效益何在,充其量是在防御性战术运动时有所助益。水翼船或气垫船亦未能证明效能及高速能有多少益处。新型攻击潜舰之高速率则是依据不切实际的理论的一种自圆其说。(注4)

  「海军作战之道」(How Navies Fight)一书作者邬利格(Frank Uhlig)认为航空母舰须具备高速度,俾利飞机作业。若实情并非如此,那么何种速度最适合航母。由于未来可能广泛使用短场垂直起降飞机,问题将更形复杂。其有垂直起飞能力(短场垂直起降飞机之最大优点)的飞机虽造价高昂,却可使航母舰队整体之动力需求减少50%,从而大幅降低造舰经费。军舰动力虽减少50%,但速度仍可维持原来之80%。高速还有另一个缺点,在水里会产生噪音而遭致潜舰攻击;航母能以低速率--甚至锚泊时--使飞机作业在某些时候极具价值。但笔者有不同看法;例如当部队前往印度洋时,战略速度仍是宝贵之能力。就战术闪避与反制瞄准而言,速度仍具相当之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北卡罗莱纳级、阿拉巴马级以及爱荷华级(North Carolina,Alabama and Iowa classes)等军舰在速度上,系唯一能与航空母舰比拟之战舰。至于其它防空作战舰是否能在快速战舰上扮演更好的角色,似乎毫无意义。如科技能在没有牺牲其它能力的前提下提供更快之速度,吾人则应加以采用。如速率之获得必须牺牲其它能力,吾人则应三思。历史显示,吾人向来不遗余力地希望能使军舰速度快些,飞机除了速度要更快,还要更灵活;但五十年来在这方面并未有何进展。

火力

  海上战术之成功遂行有赖有效地先行发挥攻势武力。如我方武器射程大于敌军,则战术目标系能处于敌射程外,集中火力摧毁敌军。如敌军射程大于我方,则战术目标应为遭击后仍能作战,并充分发挥剩余火力遂行任务。

  对当今战术指挥官而言更重要的是,能集中并投射充分之有效火力,在敌发挥火力前遂行任务。反之则不应与敌交锋,因胜算极微,且对敌军无法造成损害。攻击的第二个不变原则是:当一切条件均相当时,战斗力上的些许优势将对战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且能产生累积性之效果。如能预知敌人将首先发动攻击,却不会产生决定性效果时,则吾人所拥有之优势会逐渐加大。在地面作战上,劣势兵力无法占据有利防御位置,并造成敌军重大伤亡。而劣势舰队必须承担风险,寻找有利时机率先发动攻击,否则应避开作战,采取闪躲、存活与蚕食策略,而遂行此等行为有赖运气与精湛之技术。

  在前面几章中的部份理论或经验基础已获致此项结论。美海军战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举行之某些兵棋推演亦获致相同结果;两支分遣队交战结果系由下列衡量标准得知:两军相对战力(并非仅指军舰数量)如为2:1时,劣势兵力会被歼灭。如为3:2时,劣势者损失一半战力。4:3时,优势兵力将击败敌军,但其后在兵棋推演的剩余时间内将无法执行大型任务。(注5)

  笔者认为海战相对战力为4:3时,足以决定战果,但若劣势兵力先发攻击时则不然。3:2时,敌军将遭歼灭。某些国家曾试图取得5:3或2:1之优势,但这个数字大多基于战略,而非战术考量。(注6)

  另一项一再出现的现象由于过于普遍,故可称为不变之原则;亦即在战前高估武器效能。美西战争时,舰炮效能之低落出乎意料之外。到了1915年,射控问题多获解决后,能持续10至20分钟之精确火力即可决定战果。但在口德兰海战中,由于英军作战线灵活度不足,德军舰队运动敏捷,加上烟幕使作战现场能见度不佳等因素,使公海舰队逃过被歼灭的命运。太平洋战争前,航母指挥官对空中武力过于乐观。由于火力效能末如预期,舰队夜间行动杂乱无章,并未如兵棋推演时所示,产生简洁与决定性之效果。吾人须谨记这条规则:注意战争的「迷雾」,切勿低估敌可能躲过我方火力之可能性。下一场海战中,军舰发射飞弹后仅剩下空无一物的弹舱,看不出那些武器能对战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位仅存的战术家勃克将军被问到,对以其命名之新型驱逐舰勃克级(USS Arleigh Burke)会作何改变时表示,渠将在舰上添置一对水手使用之短弯刀(以御敌)。

  决定性战果之可能性仍然末明。吾人观察到有些时候,攻击效能会因不良战术(墨守作战准则),以及良好的装甲却配上低劣的射击与运动能力而大受影响(利萨海战[The Battle of Lissa]后)。但大体而言,攻击者较防御者更占优势;比提元帅(David Beatty;译注:1871-1936,英国海军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日德兰海战中指挥英国舰队。)对于在五分钟失去两艘巡洋舰大感震惊;但相较之下吾人面对福克兰战役中,阿根廷折损贝尔格兰诺将军号(General Belgrano)与英军折损雪菲尔号(Sheffield)就没那么寰惊。下列情况也不足为奇:英舰胡德号(HMS Hood)猎杀能力显得非常脆弱;中途岛战役时,日本海军的战力在一个早上的时间就被摧毁;美海军舰队占有绝对优势,但于血腥的冲绳岛之役面对神风特攻队自杀式攻击,每日折损一艘军舰以上。在现代战争中,军舰与飞机之折损率将极为骇人。但在武器威力上吾人发觉并未有多大进展。未来海战之决定性与毁灭性特质仍将如以往一般。

  武器性能被高估,以及海战血腥四溢并快速结束,这两种说法间是否存有矛盾?中庸说法为:尽管战术人员未来所需之攻击能力远超过其所预期,但攻击力中之高威力与决定性效果仍然重要。杜威(George Dewey;译注:1837-1917,美海军上将,美西战争时在马尼拉湾指挥美海军击败西班牙舰队,美国因而夺得菲律宾。)与桑普森(William Sampson;译注:1840-1902,美海军上将)以优势火力赢得作战。日德兰海战就战术言之或许未分出高下,但科罗奈耳与福克兰群岛海战则未然。第一次世界大战许多结果末明的战役,其实都已几近分出胜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航母空中武力足以横扫太平洋,但在1942年历经四次大战役后,几乎伤亡殆尽。当时对战机效能预期过高,影响飞机之战术部署,但就太平洋战区战略专家而言,此点并无关紧要。

反制武力

  尽管防御敌炮火之成功机率涨落互见,且如今正处于衰退状态,但降低或摧毁敌攻势火力之重要性仍然不减。反制武力的不变原则如下:

? 除短期或特殊状况外,在海战中,防御从未如克劳塞维茨或其它陆战专家所言,能优于攻击。海战中决定性攻击之潜力尚未完全发挥。(注7)

? 防御展现了无比的弹性。防御的功能大多系争取时间,俾利攻击。然防御需求并不太大时,面临新威胁时可采其它方式因应。

? 由于攻击的效果往往不如预期,故防御有时能发挥出更大效能。

? 战争肇始时,攻击与防御系摸索运用,但在战争初期,攻击效果较为显著。

  海上作战另一项不变的原则是--海军是重要资产,难以取代。故以往舰队不会与配备相同数量火炮之陆地碉堡交火,战舰不会贸然进入适合布雷之水域,航空母舰不会攻击战机数量相同之机场。然而,如舰队在对岸上作战方面居于优势,以及掌握制海权时,则可能采取此类行动。1915年加利波利(Gallipoli)之役显示,海上兵力必须具备绝对优势,以及在适合布雷水域与岸置火力交战的风险性相当高的事实。三艘法国与英国主力舰,以及一艘英国战斗巡洋舰被击沉或受重创,而舰队突破达达尼尔海峡(Dardaneles)的行动功败垂成。

  航空母舰对机场的作战亦有相同之风险。机场受损能立即修复,但受损之航母则不然。在传统战争中,在陆地之隐匿性、存活力与复原力均优于海上。军舰之优点在于机动力与兵力集中之特性。

  核战发生时则不然。由于水面舰能透过战略运动远离威胁,透过战术运动可闪避飞弹攻击,持续战力较地面部队为强。潜射弹道飞弹之隐匿性优于陆基洲际弹道飞弹,故存活率较大。核战亦改变了一项原则:海上武力与陆基系统相较,前者较不容易进行战力补充,但在核战中,并不存在核弹头的补充问题,故这项原则不再适用。

侦搜

  孙子写道: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注

  此段出于「用间篇」,孙子如见到当今之破码技术与侦察卫星时,吾人可想见其兴奋之情。

  海军指挥官向来希望其进行有效侦搜的距离能与其武器的射程相配合,亦即在相当远的距离搜集敌军情报(谨记前述之时间与运动之关系,吾人提到要「够快」),俾利采取适当之攻击与防御行动。情报内容还须包括己方部队资料。一般人很难想象了解己方兵力动态之困难。在演习中,指挥官将所属部队列为攻击目标的情形时有所闻。任何专业人员均应谨记误击友军之风险性,初学者应详读摩里逊(Morison)有关所罗门夜战之著述,包括艾比蓝角战役(The Battle of Cape Esperance)。选择战术时应考量部队对战术了解与运用之娴熟度,在现代战争中,舰队如未事先演练而采疏散部署时,反而可能以长程飞弹误击友军。据称全球定位系统能避免友军误击,若果真如此,全球定位系统将改写海战的历史。

  侦搜作业上不变的原则似乎是:情报永远不足。在帆船时代,巡防舰队在前方负责战略搜索(当时海军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海上发现敌军)。当时并无多少方法能得知敌战略目标或位置。如同现代之卫星与超地平线雷达般,风帆巡防舰亦负责战术搜索,当时战略与战术搜索并无明显区别。发现目标后,巡防舰立即驶回至可互通旗号之距离,舰队方有足够时间编成纵队。如无足够之巡防舰,舰队可能在编队未完成时为敌所乘。圣文森角海战(The Battle of St. Vincent)即法国与西班牙在拿破仑战争(Napoleonic Wars)中的一个此类窘境的例子。海军指挥官极力要求提供更多巡防舰,但却不能如愿。

  第三章指出侦搜作业上投注之庞大兵力。杰立可将军与谢尔将军投注25%之重型兵力用于从事侦搜作业。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侦搜部队包括更多舰艇与飞机。双方更极力运用信号情报(笔者认为,侦搜包括情报之发送--研析除外)。吾人现今已难以想象,如没有无线通信,舰队如何处理侦搜之问题;无线电通信有助舰队运动,系遂行侦搜作业之要素。

  在两次大战之间,飞机成为主要之侦搜系统,执行欺敌、追踪与弹着观测--协助舰队火力瞄准。法国贝罗将军(Raymond de Belot)在其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地中海海战的描述中提到,意大利海军持续向空军请求侦搜机协助作业,如要求未果则士气大幅滑落。(注9)美、日均派出潜舰、陆基飞机与舰载机执行早期预警与战略侦搜。美国航母舰队大量使用侦察轰炸两用机执行战术侦察,成果显著。日军使用航母舰载机执行侦搜起步较晚,多仰赖巡洋舰搭载之水上飞机,并尽可能使用陆基飞机。由于舍不得将飞机用于侦察作业,日军付出惨痛代价。优秀的指挥官会为了发现并标定目标,不惜牺牲其战斗力,将舰船与飞机应用于侦搜作业。战史中或许过于忽略空中搜索雷达在侦测与目标定位上对美军战术的贡献。在所罗门夜战行动之初期,雷达虽被误用,但太平洋战场上优异的空中与雷达搜索能力让吾人难以低估其效能。

  当今战术指挥官仍将认为,侦搜作为永远不足。依据搜索距离、中心方位与散布角来配置侦搜装备将是指挥官最重要之战术决心。史普鲁恩斯、米契尔、海尔赛等人运用轰炸机执行侦察任务,杰立可将军运用快速战舰实施侦搜作业,而现代指挥官有时亦必须牺牲部份兵力进行情报侦搜作业。如洲际弹道飞弹或潜射弹道飞弹造成全球核战时,战术侦搜之角色仍将维持不变。太空与地面系统将成为瞄准、损害评估以及评估剩余兵力之必要装备。科技在下一场战争中会替吾人带来新的「雷达」吗?吾人是否能善加利用此一新装备,抑或如所罗门海战中依据过时的计画而弃之不用。最有可能的系统是小型无人载具,尤其是空中系统。吾人切不可低估将此系统纳入侦搜网络之困难度。

  侦搜系战争中不变的重要原则,此一说法似乎过于平淡无奇。或许较好的说法是:胜利者在欺敌、追踪与瞄准等侦搜能力上优于敌人。就海战而言,良好的侦搜能力--比机动力重要,和武器射程同样重要,且通常和任何作战要素一样重要,因其不仅决定了何者可有效攻击,更决定了何者可首先发挥决定性之一击。

指挥管制与指挥管制反制措施

  退休前仍担任海军电子系统指挥部(Naval Electronics Systems Command)首席科学家之劳森博士(Dr. J.S. Lawson)使用指挥管制一词代表指挥官运用职权,指挥部队达成任务之程序。大约在1977年,劳森博士与海军研究院慕斯教授(Professor Paul Moose)共同设计如图8-1所示之决策周期。(注10)内容包括决心(decision,指挥之一环)、感测(sensing,侦搜之一环)及行动(acting,透过通信进行管制之部份作为),以及所有之战术程序。劳森、慕斯及其同僚将「感测」与「行动」纳入指挥管制程序中并置于回馈环路中,扩大指挥管制的内涵。渠等并研究指挥管制对火力投射与侦搜产生之效能,例如火力发射率或监侦情报品质(对战术相当重要)。有了指挥管制流程图后,吾人可检视整个战术环境与指挥管制之效能,观察火力投射、侦搜,以及指挥管制的每个步骤。战术分析人员可用其中两项为依据,仔细检视第三项。例如,分析人员假定双方之战术侦搜与武力投射计画后,即可专注于旗舰战情中心如何取得情报,以及这些情报如何在内部,流通(属指挥程序)。另外渠亦可研究命含在通信网络上之流程,例如将敌潜舰定位后实施攻击,并将重点置于运动路线以及完成攻击所需时间(管制程序)。

图8-1劳森指挥管制流程

  劳森1977年提出之指挥管制模式最显著的缺点之一为,将管制视为单方面之程序。劳森现今认为其模式应纳入敌管制流程,此一流程系依据作战环境与我军兵力运作。(注11)图8-2显示敌我双方之指挥管制流程。图表看似清楚明了,却未显示引进敌管制流程后衍生的复杂分析问题。假设我军管制流程效能优于敌军20%,这是否代表吾人在战场控制权上取得些许优势、20%优势或全面优势?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并无标准答案,但吾人面临之具体战术问题仍须加以解决。依据此流程而进行作业者,尚无人能区别具备回馈特性并管制「自然」(nature)之工程流程,以及两军依据各自目标而进行之管制流程之间有何基本差异。

图8-2 敌我军于相同环境同时实施指挥管制之流程

  劳森强调之指挥管制系一种程序,亦即如何处理事情,其指挥模式系依时间作业之抽象概念,并无具体战术内涵。笔者着重指挥,亦即应完成何事。指挥攸关兵力分配--亦即战斗力之分配。战力分配系指挥管制之内涵。透过指挥进行之兵力分配系依时空为条件,此外考量因素还包括功能(例如依据侦搜与攻击,或攻击与防御需求分配兵力)与组织(就水平组织而言,兵力分配予下属指挥官,就垂直组织而言是分配予电战参谋官)。

  战术内涵与劳森之「所欲状况」相近,亦即指挥所欲达成之目标。作战初期,所欲状况大多系于任务分配与兵力位置,并运用指挥管制反制措施影响敌行动。之后指挥管制所欲之状况是率先对敌实施有效的射击。

  除非准则相当周延,或海上状况能准确预期,否则指挥管制计画作为应就全盘状况考量战术内涵(所欲状况)。谨就此点加以说明。有一种地面作战系沿一条阵线进行,各单位负责一个区段,达成赋予之目标亦即其所欲状况。增援部队负责支持战事困难之区段,待所有区段均达成目标后方可言获胜,此种胜利的关键在于侧翼不能暴露出来。另一种方式系在行动成功之处强化战果,使胜利如雪球般愈滚愈大,这有赖突破敌军后继续扩张战果。海战时,战斗群如愈遂行防御行动,须适时强化空中、水面与水下之攻击。最适合击落来袭飞弹的屏卫编队并不适合侦测、吓阻、与摧毁来袭潜舰或小型快艇。进行攻击行动时,舰艇之机动力有两项优点:能在许多位置对敌产生威胁,以及发现敌人弱点时能加以运用。

  大体而言,什么时候实施防御,并扩大敌军弱点,什么时候采取攻击,强化战果?今日吾人如何运用此项战术原则。就攻击而言,现代网络架构能使分散各地之部队在重要时间与地点发挥协调攻击。经初步损害评估并精细计算后,再度攻击,俾获致初步战果。此系美军所谓之优势战场觉知与精准打击(Dominant Battlefleld Awareness and Precision Strike)。就防御而言--吾人应加以注意此点,当敌军掌握主动优势时,舰艇编队与指挥管制程序应利于各舰在面临威胁时,能立即自行采取行动因应。在此防御原则下,面对空中、水面、水下、太空与陆地威胁时,应采何种编队与那些措施皆应于事前制定,包括自由射击区与回避区。面临攻击时,防御部队指挥官则负责填补敌军打开之砖隙,并协助孤立无援之受损军舰。勃克中校在一项行动检讨报告中提到:「作战时无暇下达命令,各员在开赴战场前应了解各自之任务。」(注12)。

  指挥官与其参谋汇整情报,决策辅助系统如能使相关作业更有效率,则应采用之。现代之地图或数字显示器亦能协助情报整合。人工情报系统亦具有颁布过程与(当超越此过程时)自动决策之功能。但在军事指挥决策辅助中,没有任何系统能比人类作出更好的决策;但有许多系统能使决策的某个部份作得更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有些射控系统能依据威胁程度对目标设定优先级,分配武器,并发射飞弹,完全无须人工介入。神盾系统虽仍可由人介入操作,但其运作系依预置之战术计画执行。

  管制系一种执行决策之作为。声音、视觉与电子通信系管制之重要工具。有效之规画与训练系管制之基石。指挥管制之效能可透过持续实施之时间加以评估。另一项衡量标准系改变计画时所需之通信量。

  时间与时机系重要因素。时间系持续之长度,时机则是指挥官谨慎下达战术命令之时间点。时间系吾人所欲节省之量;时机则是抉择之时刻。

  压缩信号并运用通信网络以更快速度处理与下达命令可节省时间,决策辅助系统亦可节省时间;另一项节省时间之利器系团队合作,这有赖训练与准则规范方能达成。懒散、迷糊、体力衰竭与士气低落系时间浪费之主因。笔者怀疑,许多导致后果惨重之战术决策系由精神耗乏,体力衰竭之指挥官与战斗人员所制定者。美海军更上最严重之挫败--萨沃岛(Savo Island)战役,无疑地系导因于体力衰竭。美军于是役在兵力调配上仓促拙劣,而哨戒舰亦未能察觉三川(Mikasa)之巡洋舰队。

  时机系战胜之关键。古希腊人有kairon lavien一词,代表掌握机会之绝佳时机。战术人员永远在一个问题上打转,渠是否已获得充分情报,俾能遂行攻击,而敌人亦搜集情报以找寻有利攻击时机。两军兵力相当时,完整之情报亦不能保证胜利操之在我。以下棋为比方,双方对一切了若指掌,并能有效管制其部队,胜者并非取决于战术情报。良好之时机除依赖情报外,还有赖本能与经验。

  就其它方面言之,以棋赛比拟作战并不恰当,因相关问题在于主事者之智能对抗。未纳入的因素包括迷雾、威胁、降低人员精神张力,以及时机与攻击等问题。吾人曾数度引用勃克所言,优秀与拙劣领导者间仅有10秒钟的差异。指挥官应时时将时间与时机谨记在心。优劣领导者间之另一项差异在于渠等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及传达了什么。

  指挥官之首要目标系维持命令--即保持管制,或如班布里基-郝夫(Bainbridge-Hoff)所言:「尽可能避面混乱状态。」(注13)。如果这只是开始,那么这也是战术规画开始之处。布雷克(Blake)与其它将领出海后立即将所有兵力编成纵队,命令下达后兵力随之集中。笔者敢言,美海军在所罗门夜战中之所以编成纵队,部份原因系除了维持管制,指挥官也不敢期望舰队能发挥何种功能。后来勃克以小队编组实施连续攻击,但渠充其量一次仅能协调两支小队之行动。在奥古斯塔皇后湾(Empress Augusta Bay),梅利尔(Tip Merrill)以巡洋舰纵队为参考点,两支驱逐舰战队分别于纵队两端展开部署。这种三种编队的战术除了造成场面混乱外,对敌造成之损害不大。勃克下令舰队分别行动,勃克打转了一个多小时后试图集结兵力,结果完全失去管制能力。

  美空军备役少将贾斯柏韦尔契(Jasper A. Welch)曾提到其个人对「完美指、管、通、情体系」之标准,依重要性顺序排列:

? 保持命令畅达与部队团结。

? 管制作战步调,避免致命错误(此两项标准系韦尔契所言之「避免失败之前提」)

? 确保行动不会发生零功效的结果。(韦尔契认为这是胜利的第一个前提)。

? 充分发挥兵力调配、战略或部队各单位之功能--有效能之指挥管制。(韦尔契认为就重要性而言,此标准应列于第17项)。(注14)

  美陆军备役中将库贺曼(JohnCushman)亦就通信提出类似观点。

假设一种用来衡量指挥官对通信之满意度的方法分为100个刻度,0代表毫无通信设备,100代表完美。假设指挥官仅有勉强可用之基本通信装备,满意度可达50,有了完善的系统后,满意度不过是增加一倍。(注15)

  战术过于复杂化是平时容易产生之毛病,一旦情势由和平转为战争时,战术随即明显地简单化。战术理论家们低估了战事紧张时,实施复杂军事行动之困难度;熟于军事史者又过于急躁,亟欲找出从未被加以运用之机会。海军领导者在平时亦有此种倾向。复杂高超之运动最适合军舰作业,可透过高度训练达成,例如潜舰或小型单位。其它特殊例子如公海舰队可在作战期间实施180度转向,但这需要明确之准则与严密之训练,且条件是军舰数量不多。由于敌军亦可能了解己方经常训练之项目,因此复杂之舰队战术须在敌人了解的前提下仍能奏效。由于未来将使用性能更好之通信与决策辅助系统,故以精密系统执行复杂战术之潮流势不可挡。然而复杂之作为应在审慎考量与高度训练后方可实施。

  攻击与防御兵力之集中相当复杂,但吾人却容易高估敌人这方面的能力。低估敌人后果堪虞,但依最坏状况制定计画并据以实施并不足够。有时候,我们被教导要以敌人能力作为吾人行动之依据,这是错误的观念。行动应反映出吾人对敌能力已作全面考量。了解博奕理论(game theory)的人都知道,此一做法类似指挥官正式之「状况判断」(estimate of the situation),将各个数值纳入考量。依据博奕理论,吾人考量双方所有行动选项后,针对敌军最佳选项,制定我方最佳因应之道。但如同所有计画般,状况判断在实际作业中未必适用。判断属静态作业,作战系动态作为,时间与时机之不同会增加或减少替代方案之需求。(1862年5月至6月的申南多亚谷[Shenandoah Valley]战役中,杰克森[Stonewall Jackson]只不过比敌军更早制定替代方案,行动更快。)另一方面,情势的演变会造成许多事前未见之紧急情况。作战计画应考量到主要攻击开始前,军力平衡丕变之应变作为,这类状况并无法事先预判。举菲律宾海战为例,日军意图以航母战机执行长程攻击的计画,早在实施前即注定失败。因史普鲁恩斯早已摧毁日军陆基空中兵力,且其战机已掌控日军海航机预定降落之塞班岛与关岛机场。

  状况判断虽有局限性,对劣势兵力指挥官而言,此点最为明显。最坏状况的因应计画并无法赢得胜利。状况判断系用以发觉敌对我最不利的行动方案,并设法消除敌人落实此一方案的可能性。具体的做法包括侦搜、欺敌、或快速猛烈之打击。对优势兵力指挥官而言,如计画面面俱到,意图打一场毫无风险的战争,反而会丧失诸多大好良机,浪费宝贵时间;时间对战略而言相当于战术上之兵力。海尔赛将军行事冲动,虽多次失利,但人们总是记得他对战略(担任西南太平洋舰队指挥官时)与战术(担任第三舰队指挥官时)两者间运用自如。但如将历史上战术指挥官排列名次,海尔赛洛于史普鲁恩斯之后。史普鲁恩斯作战时颁布细密,行事果敢。

  状况判断之功能永远不变。状况判断对战术决心之影响力依然重要,但绝非决心制定之依据。劣势兵力在作战时难以避免地会面临诸多风险,对指挥官而言,状况判断之重要性在于提供依据,俾能承担风险。

  以下探讨之主题相当重要,笔者之态度将较1986年时更加审慎。许多因素加速了金融、交通、商务信息之流通,决策亦然。新知识产生之契机与竞争优势,以及大趋势与大进步等言论充斥于耳。美军亦拥抱商业网络科技的果实,俾使决策能快速精确地传达至遍布四处之部队,无论在时间、地点或网界(亦即电子信息之管道与节点)上均需达到精确性。然商业竞争取决于信息交换合作,信息作战则在摧毁敌军信息。信息科技的确影响了美军战略:CNN效应只是一项结果。就平衡观点而言,两军交战时,指挥管制仍将面临指挥管制反制措施之制衡。故就战术言之,未来指挥决策与以往相较并无多大进步。

  作战时,舰队指挥官须将决心制定之速度与执行决心之可靠性谨记在心。克里维德(Martinvan Creveld)在其「战争中之指挥」(Command in War)一书中,研究了从古至今地面战之指挥。渠指出不确定性系指挥体系必须因应之重要问题。但渠在文中写道:「本项研究最重要之结论为,科技决定论事实上在吾人面临不确定因素时,从未主导因应方式之选择。」从烟号到电报,以及从无线电到通信卫星,对识见不明之军事组织而言,科技反而是种陷阱。故吾人应如克里维德所言,「了解科技之限制,从而找出遂行任务之方法」(注16),而不是依据可用之科技制定相对之行动。

  以往解读旗号与灯号再据以行动所需之时间,是否与今日部署范围广泛之机舰作同样动作所需时间相当?吾人是否还记得,帆船时代作战时产生之烟雾影响信号解读能力?VHF无线电只因通信室与驾驶台间线路出了问题而无法操作?反潜飞机因少了UHF晶体或正确之通信计画而无法进行通联?吾人须谨记海军战术资料系统(Naval Tactical Data System)之经验,电子邮件与其它电子传输方式亦时有失效,敌人亦可干扰通信或对计算机网络散布病毒。与潜舰通信并不容易。武器射程与威力使编队间距大幅增加,而开阔之编队亟须仰赖通信卫星,但可靠度并非百分之百。故结论如下:尽管通信之速度与容量有大幅进展,但战时指挥与管制部队之能力可能未有多大改变。

  此点有何重要性?此点攸关决策时机与命令下达。以往曾有指挥官因低估通信所需时间与品质,打乱了完善的作战计画。例如在瓜达康纳尔海战(The Battle of Guadalcanal)中,13艘军舰组成之纵队灵活度不足,柯拉汉(Dan Collaghan)难以管制;在艾比蓝角战役中,史考特所属舰队在运动时杂乱无章,射击命令更是含糊不清。为满足指挥管制系统之需求,吾人应在科技提升上不断努力。现代指挥官在作战步调与面临困难时,可参考历史上宝贵之经验。

  作战步调之维持有赖指挥官及其参谋周延地制定计画。计画旨在将各种不同的部队结合成一支特遣部队。为使各单位能充分合作,特遣部队指挥官之所有参谋应可独力负责计划所有行动。空中、水面、水下与两栖兵力之派遣,以及攻击行动的实施等,参谋的角色是领导者,而非仲裁者。作战期间侦搜统合行动之规画与执行,包括电子发射之管制,均为该参谋之责任,且不可授权他人负责,这并非剥夺下层指挥官之职权。笔者认为,舰队如欲遂行任务,指挥官与其参谋对作战的各个层面应驾轻就熟。自从战舰、巡洋舰与驱逐舰的时代开启后,指挥官即全权指挥所有单位并协调部队之行动。

  准则之发展亦为指挥管制之一环。滨海作战计画人员开始相信,只要有配套之实际通用作战准则与战斗教令,加上舰队实际勤训演练后,以网络为中心之作战将可充分发挥潜力。战时优异之战术有赖平时对战术之精研,娴熟演练有赖完善准则,完善准则有赖周延之战术思想,周延之战术思想有赖坚实之战术理论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战战术无出人意料之发展,应可归因于廿世纪初大量战术著作出版之故。今人意外的是,战事肇始之际,相关战术与准则作为与科技之进步并无多大关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海军作战时运用飞机,比夜战时运用大炮的成效更佳。战术效能与刊物中战术文章之品质有关。海军作战刊物之品质应就严整性、探讨主题及读者人数,与以往之舰队战术刊物比较。美海军学会月刊(Proceedings)内容应与1900年至1910年般,以战术文章为主。海军战院之课程则应如1930年代般,着重于海军作战。兵棋推演不应将重点置于训练与增加经验,而应如1920至1930年代一般,从每一次的推演结果中学习。吾人之当代战术著作应与世界上一流的著作比较。海华德上将(Admiral Thomas Hayward)担任军令部长时兴起之战术思想复兴的风气逐渐式微。吾人对海洋战术相当纯熟,但在滨海作战与相关教令上仍有待努力。滨海作战爆发时可能之战术能力可从相关著述之品质观之--比平日之演习更具代表性。截至今日,相关著作大多在提醒人们应多注意滨海作战,却未提出相关战术因应之道。事实上,三篇有关滨海作战之最佳著作之作者均为外国人:挪威人薄连生着「滨海国家之海权」(The Seapower of the Coastal State by Jacob Borreson)、丹麦海军中校裘金生着「美海军之滨海作战:2000年与其后」("US. Navy Operations in Littoral Waters:20OO and Beyond", by Commander Tim Sloth Joergensen)、英国海军少校更塔克着「不干预:滨海环境中行动之局限性」("Non-lntervention:Llmlted Operations in the Llttoral Envlronment,by Lieutenant Commander Jeremy Stocker)。(注17)

  在没有任何干扰因素下,平时指挥的各项不变原则中何者最为重要?笔者看法与本书所述的其它观点不同,但却无任何事例可资证明。陆军上将库贺曼却有充分证明支持其观点。渠认为在战时,指挥之首要之务为遂行任务,平时则为战备整备,(注18)此言或许言之有理。克劳塞维茨说过:「习惯会孕育出无价之性格与沉静」,这是否代表没有参与作战时,习惯必须由训练而得,究竟何者为重?还是指挥上最重要的是知己、知敌?这些观点皆均有相当价值。但笔者认为,指挥官平时最重要的是尽其所能发掘作战领导者,赋予这些人舰职,任职时间须比美海军现行之规定还长。每一个舰职指挥官之首要之务就是找出两个能力更好的军官,并竭尽所能协助渠等从事战备,如此方能发挥提纲挚领之功能,使其它事务进入常轨。

战术趋势与不变原则总结

海战史趋势

? 武器(鱼雷、飞机、飞弹)速度之增加较投射载台之速度(舰船或岸置单位)为快。

? 载台速度重要性次于武器速度,发射速度有赖侦搜与指挥管制之程序,以及武器本身之速度。

? 运动性对兵力集中与优先打击之重要性降低,但对闪避敌人武器而言,重要性不减反增。

? 武器有效射程之重要性超越了武器之威力。

? 武器威力大幅增加,特别是攻船武器。

? 武器射程与威力扩大了敌我双方舰队间之无人地带,此一地区之主要活动为侦搜与屏卫。

? 武器射程与威力增加亦提升陆地与海上之互动,岸置部队参与海战之程度逐渐增加。

? 防御之发展逐渐以防御力(火力与软杀)为重心,而非以往之持续战力(承受打击之能力)。

? 造舰工程师对前一观点的接受度过快。建造主要军舰时,仍应将持续战力纳入设计。

? 未来部队散布范围广大,有赖指挥管制集中火力。

? 在港舰与地面飞机容易遭受攻击。港口不再是安全的庇护所。

? 侦搜系统之搜索范围必须与武器射程齐头并进。

? 侦搜范围就垂直面而言已大幅增加。由于许多武器其有三度空间作战功能,故空中、水面与水下侦搜逐渐相互为用。

? 太空侦搜系统将导致太空作战。

? 武器、传感器与通信射程或距离增加,而反侦搜效能亦将随之提升。

海战史中不变之原则

? 依据预期战况实施运动仍是作战重要之一环,如今其实施之规模更大。

? 运动之目的系取得相对于敌人之优势位置,地面战中强调某些地点具绝对优势,在海战中不见得适用。但特定地点可能对战略结果有所影响。

? 吾人平时对军舰之机动力过于夸大,其战术价值须依据机动力的取得牺牲了哪些能力方能衡量。

? 首先发挥有效武力永远是首要之战术目标。

? 如双方持续交火,只需些微之优势即可产生决定性效果,甚而在末受相当损害情形下赢得胜利。

? 劣势兵力如具备优异侦搜与指挥管制能力,并一次发挥庞大火力(如齐射),将可战胜。故劣势的一方须具备充足火力。

? 火力效果末如平时预期,然投射决定性火力之可能性普遍存在。

? 自有海战以来,作战中表现最佳之舰队不会保留战术后备部队。

? 反制武力、反侦搜以及指挥管制反制措施等旨在迟滞或降低敌军火力,待我军火力发挥效果。

? 防御无法主导海战,充其量能发挥迟滞功效。

? 防御在因应或抑制新武器效能上具有惊人的弹性。例如,当装甲成功地防御炮弹,而导致反装甲火箭问世时;当美军防空系统有效摧毁敌战机,而导致神风特攻队的出现时。

? 与陆军部队相较,海军部队较难以补充战力。由于海战中攻击具有绝对地位,因此高层较不愿置海军部队于险境。

? 战术指挥官一向希望其侦搜能力能与武器射程与发射速度相当。

? 侦搜能力似乎永远不足。

? 反侦搜成为压制敌人侦搜之主要利器。

? 战术奇袭之可能性增加。敌我皆可能发动奇袭。

? 由于两军皆有可能发动突然猛烈之攻击,故遭奇袭后,损伤愈益严重。

? 欺敌(亦即隐藏我火力、迟滞敌侦搜作业、干扰敌指挥)愈益重要,且攸关舰队战术成功与否。

? 指挥管制能力提升,但永远无法满足需求。汇整侦搜情报之现代决策辅助系统能改善决策时机,减少决策所需时间。

? 现代作战使战场处处充满危险。事实上,由于先行从事远距离部署在今日变成相当重要,故吾人难以界定现代作战于何时开始。

? 战术指挥官必须集中更多注意力在侦搜作业上,而非火力投射。

? 过去廿年来,传感器与通信网路之范畴与复杂性以极快之速度增加。

? 作战的趋势与机器系统有关。

? 战术指挥官应时时准备重新分配部队任务,牺牲火力从事侦搜与屏卫作业。

? 时间与时机系指挥管制与反制敌指挥管制之主要考量因素。

? 指挥首要之务系维持管制,管制系战胜之前提。

? 状况评估、对敌状况评估与博奕理论等皆为指挥管制不可或缺之工具。

? 运用状况评估或其它规画过程时,劣势兵力指挥官必须承担风险方可赢得胜利。

? 舰队管制之步调从古至今并未有多大变化。计画、准则、训练与战斗经验等,能降低指挥官因作战节律而不知所措的可能性。

? 复杂战术系平时之假定,一旦战事爆发后,一切战术变得极为简单。

? 作战的不变原则都与人有关。

注释

1. Mahan,p.l0

2. Fioravanzo,p.209.

3. Baudry,p.47.

4. 单独行动的兵力,如潜舰或执行低空突穿任务的单一战机,其速度本身就是一项有待分析的问题。某一兵力是否能维持均衡的速率以及受损的军舰应如何自处,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必须牢记于心的是,依定义,单独行动的兵力是种不集中的兵力,而一个「不集中」的单位欲长期存活下去,必须保持不被敌人发现。然而,今人遗憾的是,速率通常是我们保持行踪隐密的大敌。

5. McHugh,PP.4-28及4-29.

6. 美国在华盛顿条约的谈判中,基于其在太平洋与大西洋都有战略责任的事实,而主张其主力舰兵力相对于日本主力舰兵力,应具有5:3的优势。而于本世纪初,英国担心会有一个「两强联盟」对其构成威胁,因此主张「两强标准」,也就是其海军兵力应大于实力在其后的两个强国海军的兵力之总和。

7. 克劳塞维茨写道:「吾人明确地认为,防御与攻击相较,不仅胜算更大,且可获致相等之战果。」克劳塞维茨所言系防卫作战,且就战术言之,渠所言至为公允。但就更广泛之战略条件言之,克劳塞维茨写道:「如战争时防御较为有利,则采消极目标,惟在居于劣势时方可为之,一旦吾人战力足以采取积极性目标,则应放弃守势作为。」

8. SunTzu,pp.144-45.

9. Belot,pp.41-44,67-68,71-72, and 86.

10. 无独有偶地,欧洲盟军统帅部技术中心(SHAPE Technical Center)柯以尔博士(Dr.Geoffrey Coyle)也提出类似论点。苏联有关控制论的科学研究中亦有证据显示,早在1960年代苏联即已提出类似之指挥管制模式。见Abchuk等以及Ivanov等所着之作品,两者分别为1964年与1971年版之修订版。James Taylor(Pp.36-41)对苏联指挥管制之研究提供有助益之论点。

11. 取自1985年冬季于加州蒙特利(Monterey,Ca[ifornia)与劳森之谈话。

12. 取自Callo,p.64.

13. Bainbridge-Hoff(1894),P.86.

14. Hwang et al., 4-6.

15. Cushman,pp.6-111.

16. Creveld,pp.268 and 274-75.

17. Stocker,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Autumnl998).

18. Cushman,pp.4-13.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九章--

第九章

科技的趋势与不变原则

科技进展与战术变革

  本章系战术趋势与不变原则之补充。科技向来以改变战术著称,科技能促成战术的新发展,却无法影响战术不变之原则。事实上,科技的进展以及其时时改变战术的特质亦为作战不变之重要原则。重要的是,今日科学进步快速是否亦相对地影响军事发展。科技影响所及是否不限于战术?此种影响是否愈来愈大?

  科技发展之速度是否亦加速了革命性武器与侦测器问世的可能?7解这个问题后,方能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 新科技之效能须在一系列作战中运用多少次方足以影响战争之结果?亦即,新科技需要多少的使用频率与多大的规模?

? 新科技出现时,吾人如何看待,方能将之运用于作战?

  杜普易(Trevor Dupuy)在其许多未出版之研究中搜罗多事例证明,在地面战中,新武器对战果的影响通常有其局限性,且效果短暂。渠认为,突飞猛进的科技本身从未有助于赢得战争,但衍生之战术革命则不然。拿破仑机动运用大炮的战术系革命性作为,然野战炮在当时并非新发明。英国发明战车,法国的战车性能优异且数量庞大,但德国却能以闪电战术充分运用战车赢得胜利。上例中大炮与战车在当时并非秘密武器,却以新的方式运用达到相当效果。战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新武器,英国在坎布累(Cambrai;译注:位于法国,曾于[917年、1918年发生战事)战役中大量使用,虽获致初步胜利,但未能将战果扩大。因此有人认为,在相关战术成熟之前,英国糟踢了战车科技。此点衍生一个问题,吾人是否可能在战时秘密且大量地发展某种武器以及相关战术与训练,俾掌握战局?抑或新武器之影响仅具有局部而短暂之功能?

秘密武器与战时出敌不意之效果

  由于大型海战不多,故新科技对决策的影响较大。破码技术大幅提升同盟国的侦搜能力,历史上有一项秘密武器的重要性可与之相提并论:韩国海军将领李舜臣(Li Sun-Sin)发明之「龟船」(kwi-suns)于1592年在笔山与黄海打败日军。

  另一项秘密武器系日本之长矛(Long Lance)鱼雷。即使到了1943年夏季,美军还无法确定这是何种武器,为何其效果卓著?长矛鱼雷于1930年代研发,日本巡洋舰与驱逐舰官兵均曾密集从事相关训练。美军在太平洋战争肇始之时脾睨日本科技,其过度自信之程度,与德国和日本认为其密码无懈可击时一般。

  另一项秘密武器是原子弹。原子弹并非海军武器,亦不能视为战术性武器。1945年,原子弹对日本造成致命一击。是项科技研发历时四年,仅有两枚制成。在平时,吾人是否有可能将这个「终极武器」之研发列为机密?事实证明不太可能,尤其在美国。评多美国人认为秘密武器应公诸于世。桑默斯上校(Colonel Harry Summers)在其「战略论」(On Strategy)中提到,国家如未考量人民反应,将无法有效地长久作战。吾人如阅读过苏联战争律(Soviet Union laws of war)以及马汉、克劳塞维茨、甚至孙子等人之著作,即可了解森姆思所言并非新理论。人民、社会与政府的自由观将决定秘密武器之发展能维持在何种机密程度。读者亦应参阅35年前布什(Vannevar Bush)所着之「现代武器与自由人民」(Modern Arms and Free Men)。布什在结论中提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信息交流程度较高的国家与法西斯封闭国家如德国与意大利相较,对科技运用之程度较高。(注1)诚然,吾人如欲赢得科技战争,须拥有较好之科技或保密度,两者皆不可逊于敌人。

  然新武器所欲效果往往未尽人意,以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实例,大多为海军武器:

? 磁性感应水雷:德国用以封锁英伦三岛港口,功效良好,但由于过早使用,易遭反制。

? 美制鱼雷磁性引爆器:于战前研发,效果不彰,影响美军作战。短距离作战时,还可能造成美军严重伤亡。英军与德军之精密鱼雷早期亦产生若干问题。

? 近发引信:大战期间大多禁止于任何水域上空使用,避免德国人拾获,从而汲取相关科技来对付美国战略轰炸机。

? 夜间战斗机:功效优异,但数量太少,无法决定战果。

? 潜舰:功能强大,但其作为反制战舰之功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众所周知(并非秘密)。

? 声纳:反制潜舰之利器,发展时相当保密,但不足以消除潜舰威胁。

? 雷达干扰丝(window):丝状铝箔,用以干扰敌战机侦测雷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已拥有干扰丝,但迟至盟军于1943年7月轰炸汉堡时方使用。双方皆认为雷达干扰丝系对战争助益极大之利器。

? 喷射机、V-l与V-2飞弹,以及呼吸管潜舰:大战末期方问世,对战局影响有限。

  以下皆为新武器秘密或公开何以未能发挥功效之原因:

? 生产受限,例如磁性水雷。

? 测试受限,例如鱼雷引爆器。

? 复杂性高,作业人员须技术纯熟,并能结合至舰队战术中,例如雷达与夜间战斗机。

? 过于简单,可能为敌人所用,例如雷达干扰丝。

? 采用后失败之可能性,例如美国磁性鱼雷。

? 期望过高,如声纳。

? 长期研发期间保持机密之代价,如德国纳粹之秘密武器。

  吾人因此可知,战时海军的新武器并不易发挥所欲效果。也因此战时新研发之武器可继续发展,直至相关数量、战术与训练皆已齐备。而指挥官在战时就是希望能用尽一切武器,也是未可厚非。对面临新武器威胁的一方而言,笔者认为无须恐惧,仅需戒慎即可。

平时之渐进式与革命性研发

  平时之状况则与前述呈鲜明对比。敌人可在平时有充裕时间发现吾人之新武器科技,并在战争来临之前采取因应作为。但平时研发之新武器,吾人是否能在战时充分发挥其战术影响力?吾人如低估敌发展之新武器,未能投注经费研发反制措施,忽略因应之战术与训练,势将自尝苦果。显然地对战术人员而言,他的职责在于发挥现有武器功能:采分散部署、闪躲?还是采先制攻击?是否无视受损系统,将所余武器以更新或更好之方法加以运用?他事前如末发现新威胁并妥为准备加以因应,则平时发展且众所周知之新武器,在战时亦可能发挥秘密武器之效果。这才是真正的危险。现在这些武器有哪些呢?化武、太空系统、雷射、匿踪系统、无人载具以及水雷作战皆有可能。吾人是否已察觉其意涵?

  一九九二年沙漠风暴行动即为一例,美军科技与战术出乎伊拉克的预期。自该次战争以来,各界对战争结果、美军武器、传感器,以及指挥管制系统等有诸多不同看法。仍有人批评各种武器系统之统合运用未尽完善。对一个海军理论家而言,并不适合就相关说法提出评论,但沙漠风暴正好说明笔者所欲表达之意念。攻击者成功机率与防御者之战备程度呈反比,即令防御的一方完全了解面对何种新科技,例如隐形战机、巡弋飞弹及侦察卫星。防御者完全无法想象,当这些武器系统统合运用时,会产生何种高度威力。除伊拉克震慑于美国庞大威力外,俄国也对美国陆、空军发挥了前所未见之战术优势而感到惊讶。

  现在将话题转到较次要之事务,科技研究进步快速。无疑地,这种速度可称为趋势。但未有事例证明,科技研发之速度能相对地以更快的速度研发出更好的武器。美国在军舰、战机、武器与感测系统发展上棺当缓慢。在英荷战争期间,整个舰队军舰仅需一至二年即可建造完成。英国或荷兰只要有新武器问世,就能立即投入战事。如今美国从构思新型军舰、寻求支持、获得预算到制造第一艘原型需时15年。如果科技的进展决定了现代战争,何以吾人军舰服役期高达卅年,而战机与攻击机亦长达15年?俄国运用新武器之速度较美国快,但何以仍长期维持大量老旧军舰与战机?科技快速进步似乎对作战不会发挥快速的影响。科技愈精密,愈难以于短期内运用。

  尽管如此,容吾人假设某种新武器的确能改变作战之步调。海军于1950年代与1960年代末分别对潜射巡弋飞弹与深海归向鱼雷进行试验。海军深切了解这两项科技之潜力,问题在于如何将其结合至实际作业;答案为逐步引进,而非以革命性的方式一次采用。在自由国家,逐步采用的方式可以运作。但由于美国对计画中之舰船、飞机与感测系统是否需要重新设计争论不休。鉴于巡弋飞弹未有任何有效之瞄准系统,海军决定将该计画延续卅年。先发展武器,瞄准系统随之应运而生。事实上,西姆斯(W.S. Sims)亦会主张应先发展大口径火炮,以待其射控系统能发挥功能。

  美海军依据条约制造之巡洋舰系逐步发展之成功例子。两次大战之间海军军备条约对巡洋舰之限制为,标准排水量1万吨,主炮为8?寂凇R虼似渖杓埔耘潘?量为主要考量,而成本效益不被重视(注2)。两艘潘萨科拉级(Pensacola)系依重量而设计,被戏称为笨狗,体型庞大装甲却不足。海军在潘萨科拉级建造时汲取经验,并运用于新型巡洋舰,每隔几年就有新型巡洋舰获授准建造,几经改良的结果造就出四型巡洋舰,最后也是最优异的是亚斯托立亚级(Astoria),计有七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潘萨科拉级与亚斯托立亚级并肩作战,孰优孰劣却难分轩轻。潘萨科拉级虽为原型舰,不完美但却极具效能,并在战时促成一项突破--重型巡洋舰的问世,包括巴尔的摩级(Baltimore)、奥勒冈市级(Oregon City)、新港新闻级(Newport News),均配备防空武器、搜索与射控雷达及半自动8?寂凇?

  诸多事例证明,单从武器外观无法了解其中有何隐藏性改良。例如枪管膛线、战舰之射控系统、计算机能力或密码技术之提升等皆无法从外部观之,太空侦搜系统起码对非专业人士而言不易观测。罗滕石拉格(Karl Lautenschlager)博士表示,苏联奥斯卡级(Oscar)潜舰之特性不在于体积,而是其飞弹很可能由太空系统导引(注3)。音响匿踪之潜舰追求更高之隐匿性,俾能超越敌人,潜舰音响反应愈低,愈难以被察觉。武器发展可透过以往系统所得经验为基础而精益求精。

论武器系统运用之转型

  当科技其有革命性的潜力时,例如划桨时代出现帆船时、帆船时代出现汽船时、主力舰时代出现航空母舰时,虽然吾人已有明确发展方向,但如何将新系统运用于实际却成为复杂问题。阶段性引进新系统之目的并非在于避免现状维持派的注意。这些保守派能见微知着,察觉威胁所在,亦能辨别不存在之威胁。因此吾人之目标在于解决过渡时期产生之庞大问题。若新系统之战术难以研发,结合新旧系统之战术更难以研发。(例如航空母舰与主力舰须彼此提供战术支持即为错误的开始。)建立一支全新的海军,如美国在1881-1914年间建立新海军之过程,或许困难;但将一支存在已久,担任重要防御任务的海军予以转型,难度更高,如当代美国海军。

  即使性能今人咋舌之新武器系统在技术发展上顺利进行,仍有诸多实质问题待解决:训练、结合新旧战术、后勤支持问题,以及其它例行琐事等方面。转型过程并非科技人员之责任,但革命性科技却会产生问题。另外,造价低廉但功能强大之新武器未必能节省国防预算。第一,在采用阶段,制造新装备的费用及短期内训练与后勤支持等成本,将曾使预算增加。第二,新武器之优势不久将成为敌人之优势;敌人没有理由不提供预算,对吾人新武器之反制进行研发,并且购买更多反制系统。

  中心问题仍在于如何将老海军转型为新海军;正如美国现状所示,这是个庞大而复杂之问题。计有两派主张相互争执不休,一方为航空母舰派(其它国家正开始建造航空母舰),另一方则几乎含括了华府所有有关人士。批评人士认为海军应以新的,具想象力的方式重建其架构,但这并非易事。前海军部次长伍尔西(R. Jamles WooIsey)曾提过,对海军应如何建立新架构的种种看法,比海军拥有的舰艇数量还多。纪德上将(Admiral Issac Kidd)曾说过:「海军正被一群鸭子啄得精疲力竭。这些咬啄并不会致命,但却让海军用尽所有时间予以应付。」华府有太多人可以轻易地否决某项改革,却没有人敢予以同意。布什提过,专制政府断然之决策可能造成科技上重大的错误,而民主国家透过意见整合制定出的决策较为周延。但布什可能未曾预期到,当今美国国防采购体系庞大复杂,过程复杂烦琐(注4)。军方人员对未能取得预算或许感到沮丧,但渠等亦应了解,预算人员在分配国防预算时亦面临庞大压力。目前华府的种种意见与以往有识之士掷地有声的见解相比,不过是群鸭聒噪罢了。布洛迪 (Bernard Brodie)在其著作中提醒吾人,与一流有识之士争锋并不容易:

  那些曾被批评为缺乏想象力,不知进取之人士与其过度乐观的对手相较,却更能了解科技在能适当运用之前,哪些问题有待克服。对某件事情的预期,总有对错两方,对者未必代表其观察更为仔细……

  问题在于陆、海军高层之保守主义,这方面已有相关著作加以讨论。发明者或改革者自然会对阻碍其主张者大加挞伐,最后其喧闹程度亦引起无关其事人士之加入,竞相为文批判权要与将领。

  一八四二年,英国海军部因无视华纳上校(Captain Warner)发明之鱼雷而遭非议,时任首相之皮尔公爵(Sir Robert Peel)于提出辩护时指出,新武器的选择与否和公众意见间必然产生之某些问题。渠表示:「个人认为,公众人物如全然无视公共意见固不足取,如全然屈从亦不足取……。公职人员每日都在面临这些问题。」(注5)

万帕诺亚格号轶事

  摩里逊(Elting E. Morison)曾支持海军保守主义,亦曾批判之。在著作中渠提过万帕诺亚格号军舰(Wampanoag;译按:万帕诺亚格系美国罗得岛纳拉冈塞特湾[Narragansett Bay, Rhodelsland]地区之印第安族群)。该舰系由技术天才艾西伍德(Benjamin Isherwood)所建造,但却被当时的海军弃置不用(注6)。1869年进行海上测试,海象不佳时速率可达17节,返回纽约时海象良好,速率高达23节(注7)。当时其它国家最快的军舰为英国之亚德里亚海号(Adriatic),海象良好之速率为15节。其后20年,万帕诺亚格号之速率无船能及。

  由于万帕诺亚格号旨在猎杀南部邦联(Confederate)之武装快船,故须具备高速率,后来该舰用来攻击英国商船。其速度虽快,但航行距离短,这就是问题所在。1870-1890年,美国着重于西部开拓、内陆发展、与印第安人作战,以及建造铁路,万帕诺亚格号与海军就某种角度观之,似乎是多余的。摩里逊批评当时的海军因循旧习,当万帕诺亚格号停泊于纽约港时,海军竟然对自身未来视而不见。摩里逊将责任全然归咎海军是不对的,整个国家都应该负责。海军高层那些头发斑白的将领虽以荒谬的理由否决万帕诺亚格号,但罪仅在于末将真正原因明确说明,这是海军官员的老问题。其实渠等才是与预算艰苦奋战的人;政府无视海军,预算自然严重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渠等还极力维持海军能在全球部署之能力。万帕诺亚格号可快速航行500?桑?或巡航数日,但到不了非洲又有何用?吃水浅、流线舰形、以蒸汽推进时敏捷如猎犬,但以帆航行时却极度笨拙。1870年代时,海军军舰必须拥有相当续航力执行少的可怜的任务。当时海军领导人或许因此义愤填膺。但集内战英雄、帆船捍卫者以及轮机人员克星的称号于一身的波特中将(Vice Admiral David Dixon Porter)仍以风帆巡航,俾达节约目的,同时「告诫海军年轻军官,这是渠等最重要之职责。」当美国在西部节节胜利,无人关注海军。将近20年,政府虽末明确公布,但政策显示万帕诺亚格号无容身之处。弃置万帕诺亚格号的确令人沮丧,但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注

  本段将继续探讨万诺帕亚格之科技与军事意涵。当时武装快艇之效能逐渐低落。从德瑞克公爵(Sir Francis Drake;译注:1540-96,英国海军将领)时代到塞姆斯(Raphael Semmes,译注:1809-77,美国南北战争南方海军将领)时代,再到瓦戴尔(James Waddell)时代,海上追逐战的效果逐渐式微。1875年时,舰船速率全面达到20节还有一段距离,仅凭一艘汽船并无法长期闪避二或三个战队。想想看,攻击商船之武装快艇组成的海军对十年后,约1889年的新海军会有何影响?吾人可以想见老海军如何抱怨:「罗得岛新港(Newport,RhodeIsIand)的老学究鲁斯(Stephen B. Luce)教出了好学生,马汉对海上指挥制定之新准则的确新颖。我们有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巡洋舰,我们有许多类似艾西伍德所制造的万纳帕亚格号,我们知道任务所在--突击商船。让我们追求速度吧!战斗巡洋舰将成为下一批追求速度的舰船,接着就是奋进号(USS Indetafigable)、胡德号(USS Hood)、以及却敌号(USS Repulse)。万帕诺亚格号衍生而出的军舰将使吾人拥有世界上最快速的海军,但吾人却无充分燃料进行训练与作战,甚至亦不足以闪避敌军。」

促成转型

  人人皆应阅读摩里逊之著作,渠对美海军之看法几乎总是正确的。渠提出了许多事例,证明海军对科技的识见短浅,渠对此种情形发生之原因知之甚详:

  当时[十九世纪中期]的美海军仅能称之已具备既定之规范、程序与组织表而已。虽算不上是架构完善的体系,但亦有自成一格之文化……。有时过于专擅、独断、高傲、冷漠……。如同所有封闭体系,海军在想象力与智能开发上相当有限。

  但当时海军亦有某些重要特质,部份仍适用于今日。海军整个架构旨在使人员有效面对无情、难以预测的大海。更使人能遗世独立地在有限空间内长期共同作业,官兵对海军与海军威权文化的关系就如同传教士与其信仰力量之关系一般。(注9)

  摩里逊所有著作均强调,当代海军须以研发为基础,俾观察相关研发之潜力,深切了解后据以行动。万帕诺亚格号从未执行任务一事足以提醒吾人,科技产生出来之功能并不足够,还须就科技、战略、经费以及战术环境综合考量,俾决定速率、装甲、续航力、火力或感测系统间何者重要。

  通常革命性武器系统之产生需要两种以上科技,例如风帆与大炮取代划桨战舰。蒸汽动力并不足以取代当时现役风帆战舰,需要蒸汽主机、车叶、金属船壳,方有可能装配后填武膛线大型火炮及射控系统。如无推力强大之飞机携带炸弹,航空母舰毫无用处;大型飞机需要升降甲板、弹射器与拦截器,以及长距离海上导航之技术。海军革命性之系统有赖各种科技之整合与领导阶层之合作。如无核动力与固体燃料火箭,李高佛(Hyman Rickover)与拉伯恩(Red Raborn),以及深切了解作战、政治与快速行动价值之军令部长勃克(Arleigh Burke)等人,北极星飞弹潜舰不可能问世。

  当今日海军主流之航空母舰地位式微时,高人将面临庞大复杂之变革,包括技术、战略、财务及战术。这并非代表笔者认为摩里逊对海军保守主义所言不再适用;事实上,钢铁与汽车业均了解趋势所在,但旧有习性会使新作为延迟一至二年。没有明确发展方向的海军情况益形严重。除短场起飞垂直降落(STOVL)与垂直短场起降(VSTOL)飞机外,还有其它三种系统科技可能作为海军新架构之基础。当本人所称的X系统之功能(将包含许多系统)渐趋明朗时,海军势必要解决转型问题。即令X系统成为主流后,航空母舰仍会扮演海权之重要利器长达一段时间。转型期间旧有系统仍将发挥功能。例如,主力舰虽因华盛顿条约备受忽视,但仍发挥相当功能。大口径炮问世后,小口径炮仍继续使用。当钢铁制的汽船初完成,尚未能执行任务时,仍有赖木制帆船执行任务。柴油潜舰亦然,第一艘核潜舰完成时问题仍层出不穷;即令30年后的今天,核动力潜舰仍无法完全取代柴油动力潜舰。

  就战略功能言之,X系统须防卫水面,使商船与军舰能安全地穿越此一水域;水域的掌控意味制空权亦在我方手中。这就是美国特别国家利益,存在着契机与弱点。

  就财务而言,转型至X系统须得到反对航空母舰人士之认同,渠等认为航母战斗群之成本过高。海军向来是昂贵的军种。华盛顿会议(Washington Conference)所以能促成各国签署条约,背后有不为人知之因素,亦即各签约国均无充裕财力从事军备竞赛。各国均知造舰经费高昂,必须放弃许多造舰计画。如笔者前述,以12O套X系统取代12艘航空母舰的成本不会更低,而转型所需成本高于一般预算水平。新海军支持者最大的贡献是,破除吾人希望以更低成本维持舰队的迷思。

  外界支持者对海军转型能做的是在科技、战略与预算上提供协助,X系统之舰队战术则有赖海军自行发展。无论X系统如何运作,海军官员应以新思维研究如何运用,而非仅是将飞弹巡洋舰、战机或通信卫星之作战需求加以修订而已。从划桨船转型至帆船不仅是横队变纵队而已,而是战术全新研发,如同从陆战发展至海战时,海上战术绝对与地面不同。帆船纵队与汽船纵队看似相同,但战术截然不同。本书如有助奠定X系统新战术之基础,鼓舞军官发挥想象力,渠等未来必能解决相关问题,而不会将精神耗在争辩现有武器在战术上如何运用,或是否应制定更严谨之准则。

  无论如何,外界不会主导海军如何运用X系统。技术专家或能提供替代方案;战略专家或能提出政策走向;预算人员与国会各委员会或许会好言哄骗或威吓;他国海军或许对我产生新威胁,使得吾人旧有系统失效;但海军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本章旨在使读者了解,重大转型是个错综复杂的深幽迷宫。尽管吾人不敢保证海军能及早走出这个迷宫,但可确定的是,外行人的过度热心只会使海军走进死胡同。

结语

  科技带动战术(与战略)变革系一项不变法则。然科技快速发展与革命性新武器问世的速度似乎并无必然关联。

  战时研发的武器中,少部份功能优异者对战果能发挥决定性之影响,其余大部分则效果有限,原因在于战时研发之武器除保密外,还须历经测试、生产与训练等复杂过程,而敌人侦知后更将影响其效果之发挥。战时如研发系统,应尽速投入作战。

  平时公开发展之武器与侦搜系统,如搭配以完善战术、适当准则,以及受过相关训练之部队,将可助吾人赢得战争;但秘密发展之武器或侦搜系统或有重大助益,但由于保密之故,相关制造、准则制定与训练皆会受限,故连带影响武器之效能。为因应敌人战时运用秘密武器,吾人须跳脱海军一般训练与作战架构之思维,俾面对末预期状况时修正作为,迅速采用新战术,加以练习后立即采取行动。

  新武器往往需要有识之士发展相关新战术。新武器与战术如采系列发展,透过运用不断改善,其功能将能快速地趋于完善。如无实际训练与测试,武器功能不可能持续改良,并进入大量生产与实际运用阶段;即令如此7一项武器仍须三至四代之发展方可能发挥完全潜力。寄望获得重大突破或获得终极武器者往往忽略武器外表看不出的重要变革。

  战术前景与科技契机被一道看不见的墙阻隔,这也是两派人士摩擦之根源。海军战术人员总是识见短浅,意图将新能力纳入当前战术架构。而科技人员只是一味地倡导新能力,就好象支持万帕诺亚格号那群人般,强调速度,但舰船本身相当脆弱,用途不大,且在战术上会付出重大代价。

  海军几次重大转型所花时间均较预期为长,原因在于武器功能的完善与制造充足数量需时甚久,此外战术变革亦需相当时间方能完成。新武器系统产生时,须制定计画俾利转型,在转型阶段新旧武器皆有其作战功能,而这些功能有赖转型期间之战术、准则与训练予以规划。然而即使新武器已问世,且吾人亦相当熟悉,但转型后的影响对战术人员而言可能极具震撼。

  重大转型有赖下列因素之结合:科技人员能结合数种科学,产生截然不同之新武器或传感器;战术人员须深入了解新武器如何改变作战方式;而领导阶层则须排除政府中之障碍,俾获得核准,以发展新武器。转型往往由海军以外之单位或人士发起,但加以落实与推动则有赖海军本身的努力不懈。

注释

1. Bush,pp.193-232.

2. 俄国海军少将史塔波(RearAdmiralStalbo)在俄国海军刊物Morskoy Sbornik中写道,即令现代,排水量仍是造舰之重要标准。见Stalbo,no,5.p.25.

3. Lautenschlager,p.57.渠曾担任海军空中情报官以及洛萨拉摩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研究员。

4. Bush,p.193.

5. Brodie(1943),pp.438-39.

6. E.E.Morision(1966),pp.98-122.

7. Pratt(1941),pp.343-46.

8. 有关美海军际遇低落情形见Albion,pp.l99-204.有些历史学家因科技之进步而认为万帕诺亚格号当时应被采用,但笔者不以为然。到了1902年英国在全球各地有诸多据点,但仍建造单桅帆战舰实施巡弋。

9. E.E.Morison(1977),P.14.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十章--

第十章

变量

  帝俄海军中将马卡洛夫(Vice Admiral Makarov)在其「海军战术问题讨论」(Discussion of Quesfions in Naval Tactics)一书中提及拿破仑于1812年对俄国驻法大使所说的一段话:「你们因为读了约米尼的著述就自认为懂得作战,若作战可从著述习得,我怎会允许出版呢?」

  的确,若理论能赢得战争,必将成为国家机密,但实情不然,理论不会赢得战争,因为理论未能预见决定战术与战果之变量。理论所见系趋势与不变之原则;而非战前无以预知却决定战术之各种因素,包括确切时间、地点与政策等,凡此种种皆因作战、地区与季节之不同而有变化。实际作战时,理论家对指挥官的帮助有限。战术各种可能性皆无法自理论或历史经验习得。

  如一切仅止于此,则本章无存在之必要。如就影响作战的因素而言,理论的影响最为广泛而深远,其次为指挥官平时之职责。战时指挥官之首要考量为任务,平时则为战备整备。但任务为何?当今美海军之可能任务如就规模与行动地区而言,不知凡几。

  承平时期之指挥官系战时作战人员之专业先导。莫非特(William Moffett)-里维斯(Joseph Reeves)、普拉特(William Pratt)在战备整备上居功厥伟,极受海军敬重,但渠等从未实际领导部队参战。其它还包括负责视察、文书作业、舰艇维护之人员。机器运作、补给与人员留营等在战时是战力与情报之指针,但在平时却被误认为重要事务,使指挥官在忘了平时首要之务系更新准则与训练。

  战时某些变量可立即得知:国家目标与军事战略、战区与部队选择。海军系依据其架构、限制因素与准则来评估如何作战。吾人训练之部队如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作战,开战后再调整装备与准则恐为时已晚。由于海军长久以来习于运用小单位部署于全球各地防范或抑制战争,如以大量军舰编成舰队进行协同作战恐有困难。舰队系依训练方式而战,美海军如无大舰队作战之经验,未来仅能以战斗群的方式作战。

  战事接近时,愈来愈多的变量会趋于明朗,包括任务与战斗序列。但战术指挥官仍仅能以手边资源运作,渠或许可以进行少量训练,依据所处环境调整准则,将其信念灌输所属,惟须有充裕时间。如辖下舰长或单位调动皆会成为指挥官的问题,部队可能会如所罗门海战时之舰队般有勇无谋。舰队作战以两大因素为基石:舰队准则与作战舰队本身之稳定性。两者缺一则如巧妇无米,即令纳尔逊将军亦难以为炊。

  最后一项影响因素为前一场战役之效应。战争之第一场战役如同足球赛,开赛前双方勤训苦练,只差实战;或如棋士,只与计算机辅奕,不到开战永远不知状况如何。而领导者、人员以及武器能力亦须届时方能展现。至于指挥官之战术选择,无论是实际或欺敌作为,复杂或简单,管制严密或松懈,皆有赖作战的最后一道神秘面纱揭开,暴露所有变量方能决定。吾人须特别注意自恃甚高,认为能在开战之前即制定战术之指挥官,渠永远无法取得足够信息,制定完善战术决策。周延理论、平时准备、战时经验,以及指挥官之战术计画等因素齐备后,方可能赢得胜利。

任务与部队

  作战逼近时,两项要素成为重心:任务与参战部队。任务与部队之关系和手套与手的关系一般,须密切契合;美海军多年前发明「特遣部队」以统合两者是了不起的创新:以适切兵力的部队来执行指定任务。本章结尾将进一步探讨此概念。

  有关指挥官作战计画之各项事务皆源自任务,故优先讨论此要素。

任务:结合战略

  任务之内涵包括任何影响战术之地理、海洋与其它物理知识,这些因素吾人皆知,但未必详尽。任务系由上级下达,指挥官须遵照执行。任务下达后需要部队执行,但有时候任务系针对既有之部队量身订作。

  战略决定作战所需兵力与目标,但不代表战略主导战术。笔者并不赞同战略与战术间为主从关系,反倒认同克劳塞维茨所言:「一切皆取决于战术结果……。这也是何以吾人认为战略规画植基于战术作为上--此为决策之基石。除非吾人无视作战结果……即可仰赖各种战略之结合,寄望达成目标。」(注1)完善之战略有赖吾人对部队与战术的充分了解,方能评估胜算如何。因此在海军战院,事先未详细研究战略之基础--兵力与战术,而欲研究战略并提出战略计画是行不通的。战略和战术的关系与猎人和猎犬一般,猎人如欲猎狐狸,却养了一只猎鸟犬,怎能猎得狐狸?

  然战术目标仍旧是高层依据战略构想而决定。如笔者所言,海战系达成陆地目标之支持作为。就理论言之,舰队之作战目标系于决战中摧毁敌舰队,海军战略基本要义所提之原因如下:摧毁敌舰队将使敌门户大开。事实上,除非双方决定决战,否则海上大型作战鲜少发生。克劳塞维茨所言之战争此处亦适用于海上决战:战争之开启并非源于侵略者,而是防御者。因侵略者之目标在于占有,而非作战本身。(注2)海军史上一方避免决战之情形屡见不鲜,这也说明何以海战并不常发生。

  历史上曾有许多军舰留驻港内,作为「存在舰队」(fleet in being)之用,其目的在于避免被击败后,却未对敌舰队造成损害,使敌在赢得胜利后还有机可乘。现代海军武器的效能显示,存在舰队并不易维持,但在传统战争中仍可发挥若干功效。

  如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章节所述,劣势部队唯有在敌军处于不利情势时方能与之作战。海军作战之目标不外制海与武力投射。制海旨在防卫海上交通线,但其具体作为通常是摧毁具有威胁性之敌军。武力投射旨在运用制海权,进行对岸攻击或两栖登陆行动。完美之武力投射有赖部队安全运载、兵力适时增员,以及地面行动能获得再补给,然实际情形并非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负责防御滩头堡或增援其它部队之指挥官因任务目标繁多而不知所措。史普鲁恩斯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执行任务--防卫滩头堡,却因此遭人非议。海尔赛亦坚守任务,摧毁敌舰队,却使麦克阿瑟部队在雷伊泰(Lyete)海滩勉强逃过溃败之途。在所罗门海战中,舰队往往因从事与陆战有关之任务而受挫。敌军可能利用优势兵力任务负荷过度的问题,故战略阶层人员不可使战术人员负荷过度。

  单靠战略并非常能达成目标,因此吾人可以理解何以须使敌人投入决战,以「投射行动」使其产生威胁感。由于现代武器射程远,因此大型武力投射行动益将加重指挥官之负担。战术指挥官须谨记下列两项任务中何者为重:摧毁海上敌军,或保护与岸上有关之行动。吾人从太平洋战争中发现美、日海军思维上的不同。日本海军首要之务为争取制海权,故摧毁敌舰为其主要目标。美海军虽深知摧毁敌舰为首要目标,却仍固执地防卫滩头堡,甚而因此付出惨痛代价。美军认为确保武力投射行动之遂行系明智选择,实情则不然。如非美海军拥有雷达、译码技术与造舰优势,日本海军恐不会惨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多事例显示,即令无制海权,亦可遂行武力投射。盟军到了1943年5月方有因应德国U型潜舰威胁之道,但仍在1942年11月成功登陆北非。在苏?鍪吭撕诱揭凼保?德军将领隆美尔在未能降低马尔他或英国潜舰威胁的情形下,仍几近达成任务。英国海军支持希腊与埃及时,严密掌控制海权;德军却在毫无制海权的情况下占领挪威,英国海军部大感震惊,而首相丘吉尔为此愤怒不已。德军从空中占领克里特岛(Crete),付出惨痛代价,此后不再实施此类行动,但任务顺利达成,而英国战舰因此役折损严重。然此种情形仅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汉尼拔(Hannibal;译注:纪元前247-183,迦太基统帅)时代到对马海峡战役(译注:1905年,日本击败俄国舰队)期间,任何海外陆地作战之遂行皆有赖制海权。成功之海外行动取决于海洋上作业之能力。从海上发动空中攻击、两栖作战,以及支持岸上部队等,皆有赖运用海洋,而上述任务由于具有两项主要目标(制海与任务本身),使得指挥官面临严峻考验。现代美海军强调在安全水域实施精准打击,这种做法实际上有两项谬误。第一,以大量战机或飞弹对陆攻击的想法与「空权致胜论」(victory through air power)无异。空中攻击有其必要,但决不足以达成国家军事目标。1999年春季北约海军与空军战略轰炸仅获致些许成功,此事足以说明空优有其局限性。这些行动或许对塞尔维亚之固执冥顽作了惩罚,却无法防止其部队在科索伏省的残暴行动,而这才是北约空袭所欲达成之目标。第二,如无能力于敌沿岸执行任务,就无法称为完整之舰队;如无能力将部队与物资送送达岸上,同时阻绝敌军于吾人使用之水域外,亦不足以称为舰队。

战争强度

  另一项与任务有关却无法于事前解决之变量为战争规模,亦称战争强度。强度最小者为影响国家利益且须加以处理之危机,最大者为核战,两者之间则有各种层次不一之区域战争。

  五十年来,危机处理已成为美海军之例行任务。部份危机能成功地予以吓阻(因此不受重视),其余则爆发短暂作战,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未有任何国家能成功打击公海上之美海军。美海军在危机处理上极具成效。

  高强度的危机系传统武器战争。越战并不算是个最佳例子,越战也可归类于危机处理强度最强者。除东京湾事件外,所有海军行动--空中攻击、舰炮支持、封锁,以及南越军的河流作战,皆旨在支持地面作战。由于北越在海上不构成任何威胁,美海军轻而易举地取得制海权,运载作业亦能顺利执行。然美海军如认为目前仍能在安全水域毫发无伤地与他国作战,实为一大谬误。

  美国在核战思维上仅限于吓阻,然只强调吓阻却对发展相关战术、指挥管制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之因应系统无积极性作为,并不切实际。美国经历的大规模毁灭战是南北战争。历史上全面战争较佳的例子非布匿克战争(Punic Wars;译注:古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计三次:264-24lBC,218-2lOBC,149-146BC)莫属,迦太基最后灭亡。俄国经历较多大规模毁灭性战争,故其在如何从事与渡过核战的计画上较美国实际。

  核战尚未发生时,如何避免其它战争?历史显示,吓阻系各阶层部队作战时之任务之一。考量海军各类功能(陆战队系海军重要组成)之正确之道,系就危机至全面战争,了解吓阻与作战之关系。偶有人提及,吓阻并非任务。这是提醒吾人,如无作战之能力与意志,吓阻不过是空泛之谈。1983年黎巴嫩之陆战队,以及1993年索马里之陆军,皆不过虚张声势,一旦奉召执行任务,即溃不成军。意欲将海军部队派遣至开阔地区之人士应多加考量,表象所隐藏的意涵为何。意志与鲜血之考验偶而仍会爆发。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于1787年时说过:「自由偶而需要爱国之士与独裁暴君鲜血的浇灌,这就是它天然的肥料。」

  吾人只须瞧瞧美海军平时作业任务之密集,却又试图维持特遣部队训练而引起之严重后果,即可了解,吓阻之任务繁重,且将影响战术之发展。就笔者所知,1990年代美海军执行危机处理任务之频率无与伦比。海军官兵对此情形深知肚明,但有些人士却认为,冷战结束反而减少参与此类任务之程度,下列统计数字应足以使渠等了解实情。就欧洲与中央司令部责任区而言,1970至1990年海军参与之危机处理任务平均为每年2.9次。1990至1996平均为5.0次。(总计这27年内共有91次危机事件,平均每年为3.4次)。但在同时,海军舰队规模缩减40%。更严重的是,危机持续时间逐渐增长,1989年平均时间为一个月,但到了1990年已长达一年。(注3)

  屋舍着火时,消防队能在火势扩散前予以扑灭就算有效达成任务,渠等并不需要扑灭整个芝加哥市的大火来证明自己能成功灭火。海军大部分舰队部署之目的系解除世界各地的各种危机。海军与陆战队因此在任务、战术、训练与部署上面临诸多挑战。海军之吓阻须全面发挥效力,如若不然则应采取行动,于冲突末起之时消弭于无形,而在其它方面继续发挥吓阻能力。从未有任何海军承担如此繁重且定义模糊之任务。

  责任繁多和任务模糊与指挥管制有关。如欲制订完善之指挥管制计画,须先了解各种阶层作战之特性。美军指挥管制计画大多着重于第一阶层的作战--危机或冲突,此类行动目的旨在以适当之政治或战略方式发挥抑制危机之效果。海军在此一阶段须严格遵守接战规定。面临敌可能采突袭行动时,最大的问题为实施兵力展示。危机处理时,兵力展示系有利条件,但在战斗时却是不利条件。

  美国面临危机时,系由国家指挥当局(National Command Authority)管制,而战术命令实际上是由华府直接下达,正规指挥体系往往被回避,因而不了解情势。为强化事件管制,国家指挥当局建立全球通信指挥管制系统,可直接与基层单位构联。

  国际冲突中有一项真理,如欲胜利,须在政治与军事两方面皆具优势。在大型战争中。政治事务扮演次要角色:世界舆论与国际法此时毫无作用,甚而被嗤之以鼻。在危机阶段,军事与政治考量之重要性无分轩轻;部队行动受限系当然之事。军事人员考量战术时,将执行任务时部队伤亡降至最低视为首要之务;政治人物则考量,将部队投入战斗或实施威胁后,将获致何种政治目标。因此军事与政治目标相互冲突。处理危机或冲突之战术指挥官难逃军事与政治目标之纠葛,治国之务限制了指挥官的军事长才。

  尽管危机现场之官兵对于华府直接管制感到不满,然过去50年来都是如此,未来亦将如此。政府高层直接对战术指挥官下达行动细节命令,甚至包括射击,原因在于诸多政治考量。故有必要制定指挥管制准则。准则内涵应包括:(一)制定权宜措施,使国家指挥当局对危机现场制定计画与指导行动时能有统一论调;(注4)(二)命令下达现场指挥官时,应通知原属指挥体系;(三)指派部队、增援及后勤支持任务时,须向执行部队直属指挥官适切说明内容;(四)为防危机处理失败或冲突升高,必要时须迅速将指挥权交由原指挥体系。

  如能遵循上述规范,国家指挥当局直接下达行动细节明令并无不可。如能符合下列两项标准,高层指挥将发挥相当效能。第一,不可过度输越指挥权。战斗须因时因地制宜,指挥官方能指挥部属。第二,相关且适时之战术情报须随手可得。现代侦搜与通信系统性能优异,指挥官在远离战场之指挥所内所获情报与现场指挥官并无二致,甚而更多。然过去经验显示,指挥官在指挥所内容易高估战场状况之品质与适时性;然现场指挥官亦容易低估其战术决心对战略与政治之影响。

  危机如升高为区域战争会出现一种危险情形--与下属指挥官之通信产生问题,从而影响国家指挥当局管制之范围,而作战步调快速推移时,现场指挥官须获授权,主动创机造势。故相关指挥管制上须对此予以规范。国家指挥当局或许不了解权责下授之必要性,越战即为一例,当时有太多命令并非现场指挥官所下达者。然更危险的是,战术指挥官们一再被灌输须等待命令,故需要主动行动时,反而按兵不动。对区域战争而言,即令通信不良,或战争迷雾弥漫时,作战步调与时机仍是一切的重心。

  无论是核生化或传统长程飞弹加入战局时,情况益加紊乱。坚实之防御需完善计画、适当设施及适切准则,俾利指挥管制系统遭摧毁后能迅速恢复。陆上之地区司令部容易成为攻击、干扰与摧毁之目标,故吾人如认为总统与联参首长皆能避过洲际飞弹攻击,实为不智。因此吾人需事先规划,俾利部队掌握主动。另外一项防御上之错误为,所有监侦处理作业均于陆地实施。评多人认为,监侦情报应先由岸置单位如珍珠港先行处理后,再以几近实时之速度传送至战术指挥官。殊不知岸基单位在区域战争中或能免于攻击,但在全面战争时将难逃一劫,故海上机动载站台较为可行。空中指挥所亦能躲过攻击,然每隔数小时即须后勤补给。水上飞机指挥所--可停泊海上之飞机,遇袭时能快速移动--具备高存活力与长时独立作业之特性。

劣势海军之任务与战略

  理论家在思考海战时,倾向于就两个强大海军对峙的角度出发。大陆国家之政策亦值得予以检视,原因在于这些政策势将影响陆上与海上之战术。十八世纪时,习于荷兰侵略性作为之英国海军,决定效法荷兰之战术,向法国挑衅。然英军之战术并不适合无意作战之法国,故未能奏效。法国决定不派遣舰队与英军决战。英国对法国之政策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法国海军处于劣势的借口。然法国的想法无误--海军最终目标系在达成陆地上之目标--且其战略相当周延。

  由于政策之故而使海军处于劣势时,切勿指望透过舰队执行防御,此举必定失败。劣势海军有何方案可选择?第一,维持现有舰队,德国在口德兰海战后对公海舰队即采取此一方式,而法国帆船舰队亦然。然海军如采消极态度,能力将逐渐式微,时间一久,优势海军将发挥其制海权,冒险采取积极作为。第二,削弱敌战力,俾于决战时使双方实力均等。此为公海舰队在口德兰海战时之目标,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之训练目标亦然。公海舰队系采欺敌作为,迫使英军亦以分遣队作战,从而取得优势。日本海军平时发展之战术适用于劣势兵力,但由于习惯使然,日军在居于优势时,却仍运用劣势兵力战术。

  第三,当双方兵力比使劣势舰队有机可乘时,应掌握敌人当时弱点予以扩大,俾取得制海权。劣势海军切不可以敌军能力为行动基准,但务须判断敌意图,并据此承担适当风险,采取行动。无疑地,尼米兹在中途岛海战前,面临美海军舰艇数量少于日军的形势时,心中即有此盘算。渠下令佛莱契尔(FIetcher)与史普鲁恩斯(Spruance),务须精算风险后,方可作战。(注5)劣势海军应着重优势侦搜作为。尼米兹与弗来契和史普鲁恩斯之作战计画皆以破码所获情报为基础。劣势兵力须结合主动与奇袭,克服自身限制因素,方能有效地先发攻击。

  第四,建立局部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在波罗的海,意大利海军与空军在地中海皆运用此作为。

  第五,阻止海域为敌所用。此一作为之目的在于产生庞大之无人地带。大陆国家根本不需要透过制海达成其陆上作战之目标,阻止敌人接近其海岸即足以达到相同目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U型潜舰攻击英国航运系典型之此类作为。英国透过水下、水面与空中行动箝制隆美尔的海上交通线亦为一例。以空中或潜舰攻击俾扩大海上敌人无法活动水域,系苏联对抗北约与美国海军之中心战略。

  阻止海域为敌所用即使无法赢得战争,仍可发挥相当功能,有利战事之进行。U型潜舰即为成功例子,起码盟军为了因应潜舰威胁,付出相当成本。神风特攻队并无法使日军重掌制海权,却能瘫痪或迟滞美海军,防卫日本本土。许多国家之滨海防御对公海上之舰队不构成威胁,然在国家存亡之秋,仍可进行惩罚性攻击,对象甚至可包括美国舰队。

  另一项方案系大陆国家可透过陆上行动达成海上目标,此项方案可能遭马汉学派之鄙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一派学者认为英国须避免将大部队投入欧洲。英国军队之功能应是保护世界各地之殖民地与贸易,其政策在于维持欧洲大陆军力平衡。包括陆军上将海格(Douglas Haig)在内的另一派理论是,战争时英国如作壁上观,将使欧洲大陆沦于德国手中。此派理论认为,敌人掌控欧洲大陆虽不会造成英国沦陷,但对英国而言并无益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陆军看法获得采纳,英国远征军急速前往比利时,却遭逢严重损失。

  海上战略派因此感到其见地已被证明,且当时英国社会大声呼吁,勿再将子弟送入壕沟中。尽管如此,第三次世界大战时,更大规模的部队远征欧洲大陆。1940年春季,德军发起闪电战,攻陷比利时、荷兰与法国,英军能从敦克尔克(Dunkirk)顺利撤军实为奇迹。吾人无须探讨当时环境是否需要英国投入地面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海上战略产生何种不同效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因英国之助得以撑过德军攻击,德军只得将其舰队与U型潜舰部署于北非基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被攻陷,U型潜舰以比斯开湾(Bay of Biscay)为基地;而希特勒如运用法国机场发动空中攻击,将可摧毁盟军海运。法国沦陷使得英海军作战极为困难。此例证明,陆上行动大幅改变了英国海洋战略,甚至几近将其改写。贝肯公爵(Sir Francis Bacon;译注:1561-1626,英国哲学家与政治家)有句互古名言:「掌握制海权者……在战争中可随心所欲控制战果之大小。」然克劳塞维茨提到,战争中无所获者,将予敌人可乘之机。海上行动之影响力与陆地相较,速度较慢且不够直接,而且容易受到陆地情势之影响。海军对此点颇不认同。

  战术任务有三项要素。第一,任务目标诚然会随着行动时间的接近愈益明朗,然作战整备却会使指挥官在战术选择上有所限制。第二,整备作业会受到吾人平时所预期之任务影响。第三,海军战术指挥官应注意海上兵力与地面情势之互动,理由有三。第一项纯属战术范畴:未来双边之互动势将更多;第二则有关潜在敌人之本质:其舰队、组织架构与军事哲学可能以陆地为导向,对吾人而言则相当陌生。第三,由于马汉之故,吾人习于将注意力着重于大型海战。无论有无作战,维持海上安全是庞大且复杂之使命。支持陆地作战亦是一项重责大任,故吾人须注意邻近滨海水域之管制与运用。本书在探讨战术时,多集中于为人忽视之部份,末将大型作战视为舰队的唯一目标。无论优势或劣势舰队,皆还有其它重要任务与使命。

兵力

  为利执行任务,须赋予指挥官部队。木匠在制作猫笼时需要锤子与钉子,渠能评估需要何种工具;然战术指挥官并无法确定其敌人是只驯猫抑或猛虎。格瑞纳达行动时,美军低估敌军能力,幸而麦特卡夫中将(Vice Admiral Metcalf)适时获得增援,方能遂行任务。如第六章所言,战略侦搜的目的之一为了解敌军。高司单位指挥官依据相关情报判断为基础,在可容许的误差范围内赋予下属指挥官适当兵力。

  战略指挥官如能像格瑞纳达行动一样拥有充分部队,则时间与时机为其计算之主导因素。部队愈多,集结或部署所需之时间更长,而时间对战略与战术人员同等重要。格瑞纳达行动时。时间攸关一切,因为伞兵与陆战队登陆后,麦特卡夫方发现更多占巴军队抵达并构筑防御工事。战术指挥官衡量状况时,可从拥有兵力判断与敌人作战时,能发挥多少效果;或者能承担多少上级期望之风险。

  吾人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兵力与任务之关系,亦即战略指挥官依据现有兵力调整任务,此举有利作战时维持统一步调,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第三与第五舰队训练精良,战术适切统合。早期反潜机舰护航时,完成攻击某潜舰后,继续搜寻下一目标时,仍能保持行动一致。陆战队之地面、空中与海上兵力须持续统一行动,方能有效实施两栖攻击。上述所提皆以时间而非兵力规模为作战计画之参数。指挥官任务遂行之成果系依据执行任务之速度评估。

兵力对比

  战术行动之效果在于详细评估敌我双方之兵力,且战斗序列中未必包含所有必要兵力。「兵力对比」一词相当简洁,意义明确,吾人怀疑此一词汇出现前,军人如何传达此概念。孙子以下所言可表达其意: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孙子所言之量值得吾人深思。苏联制定之准则旨在发生冲突时,能结合兵力对比与方式之一切数量因素,包括时间与空间之优势与劣势。

  以下所述系指挥官衡量之相对因素。

领导统御

  少有理论提到指挥官作战时应如何发挥领导统御能力。人人皆认同卡莱尔(Thomas Carlyle;译注:1795-1881,苏格兰散文作家与历史学家)所言:「人类成就之历史实际上就是伟人的历史。」,而欧威尔(Goerge Orwell;译注:1903-1950,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着有「动物农庄」与「一九八四」)所言,领导者之职责系执行众人期望之事--亦即取悦群众,则并未被人接受。

  兵力对比包括领导统御之比较。历史上诸多事例证明,了解敌军指挥官习惯极具价值。由于英军了解维尔纳夫(Villeneuve;译注:1763-1806,法国海军上将)之习惯,而法军深知勒伊特(Ruyter;译按:1607-1676,荷兰海军上将)之习性后,改采不同战术。日军可利用史普鲁恩斯的保守个性,使其坚守滩头堡。然而海战与地面战不同,战时了解敌指挥官习性之机率较低。蒙哥马利、艾森豪、隆美尔、巴顿将军等仁知名度高,敌军对渠等之风格了然于胸。多年来海军官员除少数杰出将领外少有机会公开展现其个性,包括纳尔逊、杰维斯(Jervis)、海尔赛,以及互为宿敌分属英国之修斯(Hughes)与法国之萨弗兰(Suffren),两人自1782至1783年于印度洋计交手五次。

  作战时领导者对领导统御之衡量须以客观为基础。威灵顿公爵(Duke Wellington)的确了解,只要拿破仑出现在战场上,就相当于一支4,000人部队;然威灵顿如能以客观角度观察拿破仑行事风格,就会了解拿破仑一定会在布鲁歇尔元帅(Marshal Blucher;译注:1742-1819)带领增援部队抵达前发动攻击,那么滑铁卢战役时,威灵顿可能会采取守势作为。

  除兵力数量与侦搜作为,还有一项因素决定作战成功与否,亦即指挥官本身的个性与威望,这方面是指挥官判断力最差的地方。所有优秀指挥官皆具备优异能力,但不幸的是,大部分能力平庸之指挥官亦自认为如此。这方面笔者仅有一项建议:指挥官未历经战事考验前,须假设自己能力平庸,切勿自认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在战场上,卓越的声望,其价值大于优异的能力,而不良名声却可能抹煞能力。这也是何以拿破仑总是需要运气好的将军。战术上全然依赖指挥官处处优于一流敌军,包括计画、才智与指挥舰队运动,将注定面临失败的命运。

训练与士气

  亚里斯多德提到:「吾人藉由学习了解如何做事。」训练不是目标,而是有效作战之开端。橄榄球场上的包围与擒抱技巧之纯熟有赖平日勤训苦练与实际经验的累积,作战训练亦然。而士气无论在球场或战场的重要性都不可小觑。

  理论上,训练须到战时方能验证其成效。指挥官如过度夸耀个人能力,反而容易低估敌我相对战备程度。杜威(George Dewey)与桑普森(William Sampson)上将在美西战争时以性能不佳之舰炮仍能赢得胜利。当时渠等有感于西班牙舰队战备程度不足,故采取快速决定性之行动。

  所罗门海战时的美国舰队仓促成军,然并非所有问题皆肇因于此。事实上,日本晓勇善战的田中赖藏(Raizo Tanaka)亦面临相同问题,他对仓促成立的杂牌军颇有微辞。此言并非意味吾人可容忍杂乱无章,而是须对敌我训练与士气加以比较。

硬件

  双方真正之战斗序列须考量装备妥善率。就军舰而言,即使装备损坏,仍须运用剩余装备继续作战。美舰休斯顿号(USS Houston)作战时,三门炮中往往有一门失效。推进系统更是有趣的例子。当舰队需要集中兵力时,如有一艘军舰推进系统运作不良,整个舰队将因此而放慢速度,除非放弃该舰。日俄对马海峡战役时,俄军远从波罗的海航行18,000哩至对马海峡,日军则守株待兔地享有速度优势。如今舰队部署之范围极为广阔,因此当一或二艘军舰推进系统出问题时,对整个舰队会产生何种效应实难以估计。

  开战前夕,指挥官对本身舰队之数量、品质及组成兵力容易进行质的评估,对敌之评估则相当困难。评估对方侦搜系统亦不容易,原因在于情报来源有许多管道,有些系统双方指挥官皆未具备,而且感测系统之使用还得视战事开展之情形而定,而电子辐射亦在考量之列。

持续战力

  作战持续力取决于战场部队之油弹存量。持续战力会影响战术与战略。杜威因误信弹药即将用罄的错误报告,而中止马尼拉湾(Manaila Bay)的行动。海军1960年代的一项研究指出,横越大西洋的反潜护卫船团容易因假目标而用尽鱼雷。后来英国海军在福克兰战役中,对阿根廷仅有一艘可作战之潜舰发射了数以百计的鱼雷即为明证。是项报告提出后,美海军军舰之鱼雷舱容量加大了三倍。当武器即将用罄时,例如飞弹,战术将会受到影响。

  一九七三年的十月战争时,埃及海军之飞弹射程几为以色列的两倍,但以色列能诱使埃及海军用尽飞弹而毫无效果,继而逼近击沉埃及军舰。美海军似乎在重新检视军舰防御性与攻击性武器之配备比率。但是军舰的战力是有其限度的。弹药舱甲板不易防御飞弹攻击,而任何人不会置弹药补给舰于险境。飞弹本身造价昂贵,不允许让其大量地与军舰同沉大海。美海军研究院某学官在研究防空飞弹系统与点防御系统之恰当比例时意外发现,将美国与俄国战舰仔细研究,军舰预期作战寿期(就空中来袭之飞弹数量而言)与受创无法作战后所剩余之防空飞弹数量有关。该项研究结果被列为机密,但这项研究显示,参谋在评估舰队持续作战能力时,应就飞弹数量与部队预期作战寿期加以考量,后者一定会有所损失。

  计画作战时务须衡量油料储量。1942年8月东所罗门海战提醒吾人,如忽略油料问题,将会产生何种严重后果。佛莱契尔麾下三艘航空母舰实际仅有二艘投入作战,另一艘黄蜂号(Wasp)须往南补充油料。该舰不仅末参与作战,反而被潜舰击沉。比较兵力的能力如未尽熟练,战术持续力反容易被忽略,从而造成严重问题。了解敌人持续战力缺陷何在有助吾人取得战术优势,对马海峡战役时,日军将领洞悉俄军弱点而赢得胜利。

恢复能力

  指挥官进行计画作为时,应考量机动支持舰、舰队修复设施,以及船厂是否易于运用。战术考量因素须包括,在攻击后能恢复作战能力。准则中应包括遭袭后如何实施战损评估,以及简单明了之清点作业;而部队重新会合整补计画须因时地制宜。而如何运用敌人遭袭后之紊乱状态亦为战术考量因素。恢复能力之阻碍在于草率行事。

  航空母舰受损以及空中行动暂停系预料中事,因此须时时准备快速修复飞行甲板并恢复攻击行动。如何在恢复期间保持存活之相关计画应列于作战命令中,其对象除航空母舰外尚包括任何受损之重要军舰,例如神盾巡洋舰、旗舰以及快速支持舰。这类特定而重要之战术变量应审慎加以思量,并于事前传达各部队,避免战事开打时已无暇因应。战损因应作为之最坏计画时机为事情发生后。

战术环境

  气象、海洋、滨海陆地,以及滨海水域中之水雷、飞弹与潜舰可发挥奇袭效果等因素,皆会影响执行任务时运用之战术。笔者不确定是否已对滨海作战提供充分讨论,原因在于滨海作战在今日相当受嘱目,影响战术计画甚巨。海岸线、岛屿、小湾、浅滩、沿海空中与水面交通、密集之商用电子辐射、渔船、雾等皆对当地战术产生影响。本书提过,海战与陆战之差异在于地理对海战影响较小。然愈接近陆地,地面之影响愈大。因此战术环境将影响作战规画。大趋势与不变原则之理论在实际作为上功能有限。前美海军军令部长海华德(Thomas Hayward)说过:「不同水域需要不同战术。」

上述因素整合之结果

  领导统御加上训练等于战力。持续战力加上恢复力等于战斗支持。即使将侦搜与通信系统纳入战斗序列,硬件之意涵仍较广泛,因硬件评估旨在平衡兵力与任务,同时评估装备之妥善率。

  指挥官可依据部队攻击或防御之潜力,将领导统御、训练、硬件、持续战力、恢复力等因素加以整合运用。参谋亦可将所有项目予以排列,以各种便利方式标示各单位战备程度,或者列出反潜、防空、反水面与打击战力之水平。上述部队战力参数之计算包含敌我双方,或显或隐地衡量敌我实力,俾就任务提出详尽评估。战术环境系由敌我双方共享,但对双方之影响未必相同。战机分为昼间与全天候,作战行动时有搜索者与躲避者(声纳环境对猎潜舰与潜舰影响甚巨)。最佳之程序莫过于针对领导统御、训练、硬件、持续战力、恢复力等订出数值(数字或符号),继而依据环境影响因素予以增减,最后比对双方兵力。

  面对敌军时,质的评估与量的了解对战术的影响无分轩轾。纳尔逊从不在意其舰队会面对多少法国与西班牙战舰。由于在帆船时代,海战系以舰对舰的方式进行,纳尔逊之战术计画皆以其舰队拥有质的优势为基础。在所罗门之役时,美军较善于评估于何时何地进行夜战,但实际作战之效能较差。而日军在所罗门海战中战术似乎无懈可击,适合奇袭与各种不确定状况;而美军之战术起码在开战之初不若日军。

  兵力比对须依据任务而定,并依战术计画执行。敌友军之关系将影响状况评估与行动计画,故行动计画须绵密周延 ,并预留空间因应突发状况。纳尔逊、杰立可、与勃克等例子显示,完善计画看似简单,实际上需缜密思维,将不必要之因素去除后,制定成统一可行之计画。其内涵须包括适时修订计画,但临时之修订对舰队行动会产生若干阻力,并且可能造成紊乱之状况,故尽可能避免在行动时修正计画。

  决策辅助系统有助作战计画与执行,某些系统仅显示部队之位置与状态,有些系统则可协助部队部署以及计划侦搜作业,另外还有些系统利于适时行动。桌上型计算机对决策亦有极大助益,这个世界正历经信息处理革命,处于这波计算机革命潮流的海军亦须迎头赶上。

注释

1. Clausewitz,p.386

2. 同上,p.377

3. Taken from an analyses in Crisis Response: Analysis of Historic Data,Decemberl997,by C.B. Barfoot,the Center For Naval Analyses representative on the CINCUSNAVEUR London Staff.

4. 国家指挥当局好比希腊神话的九头蛇,命令往往前后不一。如联合国负责指挥时,情况更益形复杂。

5. 在一份补充作战命令之特别信函中尼米兹写道:「执行任务时,渠等务须仔细评估风险,如面对敌优势兵力,却无甚把握能对敌造成严重损害时,应避免暴露自身部队所在。」(S.E.Morison,vol.4,p.84)。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现代战术与作战

  罗比森兄弟(The Robisons)提出著名之成功战术名言后,对攻击提出更详细之说法:「系一种以全面火力开始作战,俾遂行所有完善之战术。」(注1)读者对此会感同身受,这是研究历史后归纳出的结论,惟未提及后备战力之维持。然吾人检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之后的空中与水面作战时却发现,集中兵力的作法似乎有不妥之处。

  为了解自罗比森兄弟时代迄今发生何种改变,笔者将就现代作战动能提出一套新模式,火力调配的问题笔者不再赘述。明智之道是直接探讨兵力集中之程序,从而发现其原则。

  第一,航空母舰曾被视为具备无与伦比的打击力,一个航空联队可击沉数艘航空母舰,然太平洋战争并未出现此种情形。第二,所罗门夜战时许多舰船被一波波鱼雷击毁,这种攻击类似飞弹攻击。现代配备弹道与巡弋飞弹之军舰,加上充分军事系统之支持,显然能击沉数艘军舰。

  三叉战飞弹潜舰如被击中,将会有192枚弹头随之沉入大海,以核武击沉此型潜舰根本无需如此数量。此型潜舰之执设计极具成本效益;为了节省成本,每一艘计有24枚飞弹,每枚配备8颗多目标独立重返大气层弹头,但却未将未来侦测技术发展至可以侦测此型潜舰时的可能性纳入考量。一旦美国认为此型潜舰可能被追踪,或者在港时会被攻击,即使此种可能性相当低,美海军可能会将三叉哉飞弹分配部署至更多潜舰上,尽管此举并非良策。(注2)

  核弹头集中储存所产生之问题以携带10枚弹头之MX飞弹为最佳写照。第一阶段战略武器限制条约(SALT I)限制发射系统数量,弹头并未含括在内,因此敌人得有机会在第一波攻击中一举摧毁大量MX飞弹。

  此类武器由于必须集中储存,容易遭受敌人第一波强烈攻击,因此产生若干战术问题。容吾人略过个案不谈,仅就全般状况分析,既有观念先搁置一旁,以开放态度面对任何集结、集中以及后备部队可能性等问题。吾人先质疑一项其理,亦即「永远以优势兵力打击敌部份兵力,并防止敌军采取相同行动」之适切性。

现代战争之飞弹齐发模型

  首先界定我们拥有相关战斗资料的小型飞弹舰之核心特性,并将之应用于海军研究期刊以及军事行动研究学会(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出版刊物中提及之「齐发模型」(salvo model)。(注3)假设双方军舰数量为A与B,其它资料如下;

? 持续战力:舰船在失去作战能力前,所能承受攻舰飞弹命中之数量,设为a1与b1。

? 齐发规模:系成功发射之飞弹数量,设为a2与b2。这个数字不会出现在下列两项公式中,因仅有部份飞弹击中目标,定为Ha与Hb。

? 打击力系指命中目标之飞弹数量,分别为α与β,条件为对方无防御时。

? 防御力系处于警觉状态或备战状态时,摧毁来袭飞弹或使其偏向之数量,分别为a3与b3。(存活力系防御力与持续战力之总和)

? 公式中双方因飞弹齐发而受损且失去战力之军舰数量为△A与△B。以下为两项公式:

  结果系A齐发后,B失去作战能力之舰船数量。

  结果系B齐发后,A失去作战能力之舰船数量。(注4)

  此模型系依敌舰数量平均分配飞弹,然此举未必是上策,如各舰均可有效摧毁来袭飞弹或使其偏向,此次攻击全然无效,故对某些目标以较多飞弹攻击,应可使其无法作战。计算如何分配飞弹以达到最大损害效果并不难。以往即使目标已在目视距离内,仍无法将火力分配发挥至最大效果,未来在飞弹齐发上,亦不太可能获致最佳分配效果。平均分配之假设利于吾人计算。

  持续战力系采线性方式计算,设若两枚飞弹能使一艘军舰失去战力,一枚飞弹命中时,将使其打击力与防御力均减少一半。

  公式中并未将穿越防御网之飞弹纳入考量,吾人假设舰队防御能力毫无时隙,直到飞弹攻击超越饱和,突破防御。将穿越防御网之飞弹纳入计算并不困难,稍后将于「集结防御」段落中探讨。

  两军舰炮作战以及航母作战之发展与运用模型相当简单,因此飞弹齐发作战的本质亦不难了解。

  如一艘军舰之火力足以摧毁一艘以上之敌舰,吾人将一些假设数字置入公式中,俾说明飞弹齐发作战之基本特性。为说明小型军舰之庞大火力,假设B舰队中,一艘军舰可发射8枚飞弹,其中6枚命中目标,换言之,β=6枚飞弹命中;1枚即可使敌舰失去战力,故a1=1;采行防御的一方运用点防御系统时,一次仅能对付一枚来袭飞弹,故a3=1;B方的一艘军舰可能使A方的三艘军舰失去战力:

  然此三艘军舰被击毁的前提是,B所需之各项条件均搭配无误,包括能先行侦测与追踪敌舰,火力分配完善,发动同步攻击时目标均在射程内。即使将误差因素考量在内,规模较小之部队仍可有效攻击兵力集中之部队。因为一旦编队中某艘军舰遭侦测与追踪并受攻击时,其余军舰亦难逃一劫。本例中防御舰队之防御力与持续战力不佳。稍后吾人再探讨如防御力增强时,战术上会产生何种效果。

  吾人如制作一份类似表4.1的表格,但加上前述惊人之打击力,即使B与A的数量为1:3,B仍有胜算。表11-1列出几项可能性。

表11-1 第一波攻击后所余军舰数量

  原有飞弹舰数量(A/B)

  2/2 3/2 2/1 3/1 4/1

A先攻击 2/0 3/0 2/0 3/0 4/0

B先攻击 0/2 0/2 0/1 0/1 1/1

同时攻击 0/0 0/0 0/0 0/0 1/0

  上表中两军皆采集中兵力战术,双方火力强大,但却容易遭敌奇袭。较佳的战术是将飞弹舰疏散部署,避免所有单位为敌侦测,遭受同步攻击(图11-b);抑或采单舰循序攻击方式,至少让一艘军舰避开第一波攻击(图11-c)。吾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航母作战计画即采图1l-b或1l-c的方式,以其它兵力为饵,让行踪不明的舰队发挥强力奇袭作为。

图11-a 集中兵力攻击

图11-b 分散兵力攻击

图11-c 循序攻击 

  依据前述状况,作战决胜因素在于侦搜能力与武器射程。另外,战术之选择亦受到侦测效能与武器射程之影响。为便于讨论,假设侦搜作业可由舰上感测系统完成,每艘军舰均可独自侦测敌军。设若B采战术3之循序攻击方式,且其感测系统性能与A不相上下,侦得对方军舰的机率相同(被动瞄准之间题容后再论),则A的任何一艘军舰在侦得B的先导舰前,B侦得A的机率为1/8。B反而因A的总体侦测能力优势,而非火力优势,失去奇袭A的有利机会。

  在相同状况下,假设B采战术2。就一般情形言之,战术2未必优于战术1。然设若B、A两军侦测能力相当,A为避免本身三艘军舰遭袭,必须侦得所有B舰,然此举并非易事。诚然,部份B军舰可能被A军侦得而折损,但只要有一艘军舰能率先侦知A军,则A所有军舰在劫难逃。

  另外,设若A飞弹射程较远,B侦测范围较广。在战术2中,B应设法使一艘军舰进入射程内。若B通信能力良好,仅需一艘军舰开散感测系统;由于A可能采被动瞄准方式,该艘军舰可能被击毁,但其它军舰可接近A军,予以致命的一击。若B能侦知A军,并保持在A射程外,B军负责侦搜之军舰可导引友舰匿行至射程内发动奇袭。

  设若双方皆有其它感测系统协助例如卫星,整个情形完全改观。如A射程较远,则整个战事由A唱独脚戏。如B必须作战,则须尝试战术2,并期望A在火力协调与分配上发生错误。

  假设A系地面兵力,B在侦搜不会有太大问题(精确瞄准另当别论)。B应试图秘密接近,在未被发现时发动攻击。中途岛战役时,驻扎该岛的美国空军对日军作战计画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如A军的陆基部队拥有一支小型但火力强大之海上兵力,陆基兵力将会吸引B军所有注意,而A军海上部队将可重创B军。上述例子仅需在齐射公式中加上侦搜效能(笔者以σ为代表)作为剩余兵力的一部份(亦即σβB)即能明白表示。侦搜效能值以0至1衡量。0代表缺乏有关敌军之情报,无攻击敌舰之能力;亦代表目标虽已侦得追踪,但位于射程之外。1代表所有敌舰皆已侦知,位于射程之内,(如有充裕飞弹)皆可攻击。

  如欲取得σ值,须如笔者适才所为,进行缜密思维,故σ系战术思维之精华。另一个颇有助益之词汇为防御警觉度(defender alertness,笔者以δ为代表),以修正公式右方之数值(例如δb3B)。和σ一般,δ值由0至1衡量。侦搜能力会影响δ值;如对敌人之存在与位置毫无概念,防御能力无法充分发挥。σ与δ亦代表人为因素,例如训练与战备状态;人为因素会影响齐发(αA或brtaB)与防御(a3A或b3B)之效能。

  上述观点系现代飞弹作战之模板,特别与与核战有关:单舰之武力相当庞大,集中防御火力相互支持并不容易,侦搜范围与武器射程对攻击产生新的影响,火力可分配至小型军舰。然这是否代表由于小型兵力武力强大,遇上大型兵力时,须采循序攻击方式?答案取决于侦搜能力之对比。

  弹道或巡弋飞弹潜舰执行任务时与以往单纵队编队之军舰一般,存有诸多问题:指挥管制不良、几无防御能力、无相互支持能力、几乎完全仰赖率先侦得敌军方能遂行任务(注5)。在公开文件中,对核战时的战术未见任何着墨。或许公开讨论尚未必要,也未必是吾人所乐见。然核动力弹溅飞弹潜舰在某种状况下易遭侦测与攻击,其影响已在丹尼尔(D. C. Daniel)所着之「反潜与强权之战略稳定性」(ASW and Superpower Strategic Stability)一书中有所探讨。然是书与其它著作多将重点置于科技、战略与政策事务。吾人不可忽视有关作战详细作为之战术层面。

  丹尼尔精辟的分析显示,核动力弹道飞弹潜舰在海中不易被侦测、追踪与瞄准,然一旦被标定位置后,易遭摧毁。这就是吾人所须探讨之战术问题。然而,除核武外改变集中兵力战术的,尚有现代传统飞弹之庞大威力。运用优势兵力系吾人向来遵循之法则,如今已不适用,原因在于小型兵力亦可能具备庞大火力而赢得胜利。主导现代战术的两项概念为:(1)集合足够兵力,(2)发挥侦搜与指挥管制能力,率先发动有效攻击。至于防止敌人采取相同作为上,除传统之运动与武器射程较远外,亦须加上反侦搜。

变量与历史数据

  齐射公式中任何数字的改变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例如,假设B军每艘舰之持续战力为A军的两倍(b1=2),A军的防御能力减半:

艘(而非3艘)战舰失去战力

如B军之防御力为A的两倍(b3=2),结果为

艘战舰失去战力

  军舰各种不同条件均可透过公式计算,部份结果相当有趣。吾人须信任此模式方能讨论各种数字间之关系,何况本章尚有诸多基本事务有待讨论。尽管如此,吾人前述齐射模式之研究获致四项结论,反映出全面适用且极为重要之特点:

? 齐射作战时状况会有变化:稳定意味在各种不同作战型态中,一方永远能胜过另一方。然公式中只要分子其中任一项因素产生些微变化(如持续战力与防御力),损失战舰之数量亦将产生变化。

? 持续战力弱时会增加变量:当分母小于分子时持续战力薄弱。情形通常如此,因现代军舰只需一、两枚飞弹命中即无法作战。(鱼雷与水雷亦然)。

? 持续战力系受作战特性(包括不良战术)影响最小的一项舰船设计要素。战果如何将取决于战备、侦搜、装备性能及战术协调等因素,且或多或少难以预测。而持续战力优异,精密打造之军舰(提升分母值)可弥补战术缺失(此项会影响分子)。

? 数量上之优势永远是最重要的优势:例如,设若A军之打击力、持续战力、防御力均为B的两倍,但B军数量为A之两倍,双方损伤相当。此系依据公式计算之结果。

  设若他人以相同公式计算飞弹作战,是否会获致其它答案?是的,但仅限于小规模作战。攻船飞弹被水面舰长程防空飞弹击落之情事仅有一例:伊拉克以二枚蚕式飞弹(Silkworm)攻击美舰密苏里号(USS Missouri)之细节,第六章已讨论过。此外所有作战大多为护卫船团或快速攻击艇间之交战。修尔特(John Schulte)研究1967年至1992年发生之攻船飞弹攻击行动,总计222枚(注6)。结果如下:

  目标无防御能力--大多为商船,63枚中57.5枚命中(注7)。计击沉12艘,瘫痪42艘。命中率=0.913。

  目标具备防御能力,却未发挥功能,例如美舰史塔克号 (USS Stark)与英舰雪菲尔号(HMS Sheffield),38枚命中26枚。计击沉6艘,瘫痪13艘。命中率:0.684(注。

  目标具备防御能力并采行防御作为。121枚仅命中32枚,击沉13艘,瘫痪16艘。命中率=0.264

  由上述资料尚可归纳出一项重要数据,即防卫者击毁攻船飞弹之表现。因为飞弹虽可因对方之防御而未命中目标,亦可能错失无防御能力之目标。假设对军舰与商船之失误率均等,但加入飞弹成功穿越防御网之机率,则第三项之命中率则非0.264,而是为0.320。因此防御成功机率为0.68,或约2/3。修尔特无法确定主动点防御系统是否系防御成功之关键,因任何防御成功的行动中,电子干扰与干扰丝均派上用场。由此观之,软杀系统系重要性较高之防御措施。

以齐射公式进行计画作为

  笔者已透过简单的战斗公式说明战舰、航母与飞弹舰等舰队作战本质。其目的在于超越旧有思维,如火力、排水量、舰炮数量等,直指作战动能。部份海军军官亦使用类似之公式实验新装备之设计与战术准则,笔者则准备将齐射公式运用于此。

  笔者深知仿真作战与兵棋推演如今正如耀眼明星般受到重视,吾人亦就相关架构与运用投注庞大经费与心力,然仿真作战或兵棋推演内容过于繁琐,超越吾人所知之过去或未来之作战。笔者在后述例子中将以简洁易懂之方式说明全般状况。

  有些读者或许对数字与公式无甚兴趣,渠等可直接阅读本章稍后之「概述」,该部份就此处计算结果予以总结,然阅读下一章之仿真作战时,读者可能必须回头再了解下列计算。

  截至目前为止,笔者已提出一个重要观点:现代飞弹已使吾人质疑,甚至推翻集中兵力之原则。一艘小型舰艇配以大量飞弹,能摧毁许多军舰。海军军官或许需要一些状况不明、情势紧绷之例子。海军战术人员须习于思考数量问题,因战术与后勤往往需要计算。有多少、有多远、有多快、以及是谁等,皆为执行军事行动时之要素。

1.基本状况

  舰队规模相同 A=B=l0艘小型水面舰(排水量介于500至150O吨)

  打击能力相同 α=β=3枚命中(a2=b2=6,H=O.5)

  持续战力相同 a1=b1=2枚命中后,舰艇失去战力

  防御能力相同 a3=b3=2枚被击毁或因敌舰防御措施失效

  套进公式后,两军结果相同:

  

  5艘敌舰失去战力,一次交火后双方各折损一半兵力。

2.以先发攻击取胜

  若B侦搜能力优于A,且先发动攻击,A军所余5艘军舰战力不足,无法发挥效果:

  

  B军舰全未被命中,还有能力多防御5枚飞弹。

3.以数量取胜

  B军改为15艘军舰,其余数字与基本状况相同。A军如欲对15艘军舰平均分配飞弹予以攻击,效果为:

  

  B军战果如下

  

  A军全军覆没,B军还多余2.5艘军舰,游刃有余。

  读者可发现,公式中数字的更改会产生相当影响:B军稍微增加数量后,战局随之对其有利。笔者认为这就是实际情形,尽管其重要性末若其它因素,例如透过严密指挥管制网络达成之协调攻击与战备警觉。读者可以试试将侦搜能力不足值(假设σ=0.7)或警觉值(假设δ=0.7)置入任一方,即可了解结果。

4.以数量优势胜过较小兵力之质的优势而取胜

  范例3中B之优势在于数量较多,且运用得法。假设B之数值如下:

  舰队数量:B=20(原为10)

  打击能力:β=2(原为3)

  持续战力:b1=1(原为2)

  防御能力:b3=1.5(原为2)

  假设双方指挥官平均分配飞弹对敌攻击,结果如下:

    (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无军舰折损)

    (虽享有质的优势,但数量较少,全军覆没)

  此系前述齐射公式中之实际例子。(就公式而言)数量优势永远是舰队最具价值之要素。如B的数量为A的两倍,而A如欲取得战力平衡,其打击力、防御力及持续力须皆为B的两倍。

战事开始前齐射公式之运用

  截至目前,笔者仅利用上述公式说明两军对战之各项因素。如何将公式运用于实际情况?这有赖吾人是否充分了解第十章所述各项变量。如对即将进行之作战仍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仿真作业则缺乏充分资料,因此无法协助吾人深入预期战况。此外,仿真需要事前准备,一再地试验与分析结果,此一过程相当费时。如时限压力不大时,仿真作业有助作战计画作为。1991与1992年初,美陆军、空军与联参大量运用仿真与兵棋推演,研判对伊拉克之作战,并研究各种兵力运用方案。

  战术阶层之作战计画与执行类似齐射公式,浅显易懂,功效较佳。由于此一方式并不复杂,指挥官及其参谋均知计算结果并非仅是臆测数字。而公式亦可作为重要情报检查表。运用齐发公式时,须依指挥官意图以及参谋对敌军能力与计画之判断,充分了解敌我资料,俾取得正确数值。笔者所言之「战术计画」包括侦搜作为、编队、运用通信网路协调行动,以及达成目标之战术决心(火力自由运用,避免误击友军)。战术计画影响σ值与δ值甚巨。如无相关数据资料,指挥官难以制定决策,故参谋务须提供相关数值。

  前述四个例子系同型舰,然一般舰队多由各种不同型舰组成,将各项数值纳入公式运算后之结果显示,舰队损失益形惨重。吾人运用公式说明战术状况,并修正指挥官之战术计画,再看其结果如何。

  在实际计画时,吾人须有真确数值。笔者由以往经验归纳出舰船各项数值与效能,亦即以往飞弹舰参与之战役中飞弹齐发数量与命中率、防御效能及持续战力。

  笔者将以两支兵力截然不同之舰队为范例。兵力较小者称为S,拥有7艘800吨飞弹护卫舰,总计配备56枚飞弹, 性能类似鱼叉飞弹。兵力较大者称为T,拥有25艘军舰,排水量自400至3,000吨不等,配备180枚飞弹,性能类似鱼叉或企鹅飞弹。防御系统包括点防御武器、干扰丝、电子干扰系统以及诱标。将各项要素平均化获得下列数值:

小型舰队 大型舰队 备注

S=7艘军舰,56枚精准飞弹 T=25艘军舰,180枚精准飞弹  

飞弹发射可靠率=0.9 平时概括数据

S2=0.9x56=50枚 t2=0.9x180=162枚 飞弹齐发数量

飞弹枚命中率H=0.6 依据海战史资料

σS=0.6X50=30 τT=0.6X162=97 精确瞄准的飞弹或齐射中有效的飞弹之数量

s1=1.0 t1=1.5 取自战斗资料,T舰队持续战力较强

s3=1.0 t3=1.5 单舰防御力

s3S=7 t3T=37.5 舰队总体防御力

劣势兵力折损结果

  如双方所有兵力皆参与作战,S舰队遭受的后果如下:

  

  T之打击力足以击败S舰队12次之多!

  

  T之防御力游刃有余。

  S被击败并非意外之事:当所有舰船皆可攻击时,S将全军覆没,而T毫发无伤。即令S采取奇袭战术,先发制人,亦无任何效果,对T无法造成任何损害。毕竟与T相较,S之火力比小于3:1。仔细计算后,S将不会投入作战,除了注定吃败仗外,还会全军覆没,换来的却是T仍毫发无伤。

  截至目前为止,吾人尚未赋予S舰队任务。假设S必须与T作战,尽管注定失败,仍须竭尽一切努力,尽可能对T造成损害。如S指挥官对吾人前面所述了然于胸,则可估算,如将所有飞弹攻击敌部份兵力,会获致些许成效。战术作为向来难以完全依据计画行之,故吾人之战术将简单可行。此时指挥官面临之问题为,攻击那些目标?容易攻击之目标可作为选择方案,包括大型军舰,此类军舰之防御力与持续战力不若小型舰。

  运输舰与两栖舰亦在易攻击目标之列。1982年5月英军登陆圣卡罗斯(San Carlos Water)时,阿根廷空军战斗轰炸机并未掌握此一要领。阿根廷战机并未攻击两栖登陆舰,渠等认为摧毁护卫船团后即可取得优势,但此举太过艰难。飞行员事后回忆,当时仅凭直觉,攻击对其射击之军舰。如渠等事先运用公式,即可了解应攻击滩头上运载部队之舰船。

  目前吾人探讨之重心集中于B如何分配火力攻击T部份兵力,俾获致些许战果。S舰队指挥官知道,旗下7艘护卫舰,每艘可发射8枚飞弹,其中4枚将可命中目标。而敌舰每艘如遭3枚飞弹命中随即沉没(1.5枚失去战力,1.5枚击沉)。为使战术简单化,S舰队指挥官下令各舰8枚飞弹一次发射,集中攻击敌某舰。如一切顺利,可击沉7艘T舰。假设T舰队为求集中火力,将25艘军舰采单一编队作业,二艘S舰同时攻击同一目标之机率不高。

  假设S打算攻击半数敌舰,亦即约12艘。所有飞弹除以12平均分配,结果如下:

  

  8艘失去战力(遭到攻击的军舰为12艘)

  击沉7或8艘总比0来得好,故S舰队指挥官应两者择其一。

  读者或许有意了解S舰队最多可摧毁多少数量,如将目标定为10艘,则△7=10。最大估算系作战分析人员较中意之结果,但不切实际。从实际角度观之,S舰队指挥官必须了解:第一,渠毫无胜算;第二,如上级下令务必接敌,必须就前述两项方案择一行之,俾使敌军受创。计算敌最大损伤并不重要,因作战时有太多未知因素会影响火力分配与攻击成效,且攻击时可能误击现场之中立船只。运用公式时如采平均值,上述未知因素的影响将降至最低。

  如何在作战计画时,将战斗环境之实际资料运用于齐射公式中?吾人须谨记,敌军亦有其战术选择方案。假设T舰队指挥官运用公式计算后,了解S舰队将攻击其部份兵力,渠将致力降低S舰队之攻击效能。渠亦深知,胜利是轻而易举的,故可集中适量军舰发挥齐射火力,无须将25艘军舰全数投入行动,此举太过浪费飞弹,且可能使太多军舰遭敌攻击。渠亦了解,如侦搜能力优于S舰队,且能先发攻击,不会折损任何一艘军舰。同样地,当渠执行追踪、协调攻击及发射飞弹之时,S亦可能在被袭之前侦得T,并发射飞弹。而S侦搜能力可能较为优异,此时T容易遭受奇袭。

  故T指挥官可将舰队分成数个战队实施周波攻击,各战队轮番上阵。各战队应足以摧毁S所有之军舰,平均打击力如下:

  

  T并依此结果计算需多少枚方可获致△S=7的结果。

  

  答案是每周波5艘军舰。实际上,指挥官会考量各周波之兵力搭配,例如,企鹅飞弹快艇亦或鱼叉飞弹舰,或者两者混合编队于同一周波。编队间距可依据准则行之,其它诸多决策则依战场实际状况而定。

  T指挥官应采何种作为方能在交火中降低损失?如一周波有5艘舰艇,S(此时即占数量优势)就有多余火力:

  

  十五艘远超过实际的三倍,故T之第一周波全军覆没。但充其量损失5艘军舰胜于平均损失7或8艘。实际上T以5艘军舰足以摧毁S之7艘。S可能会有部份军舰躲过第一周波攻击,除非S之战术计算极为精确,否则所余军舰此时已无飞弹,而T所余20艘仍配备齐全。

  吾人已就战事即将开始且获得部份资料时如何进行战术规画作了说明。如战机加入侦搜与攻击行动时,会产生许多影响,然仍可运用齐射公式加以计算。有些作战取决于侦搜范围与武器射程能否大于敌军。1986年3月美海军攻击雪特拉湾(Gulf of Sidra)利比亚军舰之行动即为一例。当时美军行动之遂行在于优异侦搜与长程打击能力,而利比亚之防御力与持续战力毫无作用。训练、欺敌以及指挥管制作业之精良亦为决胜因素。1973年10月以色列与叙利亚或埃及间之海战即为一例,这些战役系战术状况不明下之飞弹作战。叙利亚与埃及海军飞弹射程优于以色列,却未命中任何目标,以色列之命中率反而相当高。

  如欲计算出比本章所提更为精细之数值,包括侦搜、欺敌、武器射程及战机等,的确有可能,惟须更多资料,以及更复杂之计算方式。有关1986年版所提之侦搜范围与武器射程之计算方式将于本章结尾部份再次提出讨论。

战术网络

  美海军致力于研发战术网络,最新的方案系「以网络为中心之作战」(Network Centric Warfare)(注9),其内涵超越指挥管制与信息作战。以网络为中心之作战包括三个网络:第一,感测网络,用以比对情报;第二,指挥管制网络,各单位可交换作战计画、战术任务、命令,或依状况改变计画、任务与命令;第三,武器网络,旨在分配目标与协调火力。各网络系采垂直连结,故各项作为由感测系统送至决策人员,再传达置武器系统。从外表观之,笔者并未发现任何反制功能,但实际上,以网络为中心之作战隐含各种反制能力,包括反侦搜、指挥管制反制措施与反制武力等,俾削弱敌战术能力,同时干扰其网络运作。

  此处齐射公式假设上述三种网络皆彼此构联,因此A和2、20或200艘军舰构联皆无关紧要。公式中则假设网络可能仅具雏形,大多靠准则之完善作为主要协调工具,亦可能已完成网络整合,成为自动化网络,后者系美国「以网络为中心作战」系统之目标。就最大程度而言,公式代表网络可横向与纵向运作。

  指挥管制(C2)无须以其它词汇代替。例如aA代表一艘军舰最大命中率乘以军舰数目。在作战迷雾中,不允许有两艘船攻击同一目标,其它浪费飞弹或不符合效率之情事亦不被容许。防御火力与软杀措施无法由外在行为观察得知。事实上,整个公式代表一支网络连结兵力。吾人切不可期望网络连结作战之结果会超越计算结果。一旦网络连结失效,后果惨重。这也是何以σ值与δ值是由0(网络连结效果极差)至1(完美的网络连结)。

集中兵力从事防御

  网络可使散布各处之军舰在同一时间对特定地区实施同步攻击。然各舰间距过远时,即无法相互防御,从而易遭攻击。水面舰之主要战术特性在于能相互防御。若舰艇透过相互防护可达到整体防护之目的,则适用兵力集中。航空母舰飞机执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时,舰队已具备区域防御之能力。地对空飞弹有效射程如能达20?桑?已可防护一个船团。如能因应来袭攻船飞弹,效果更佳。

  舰队最重要的因素是数量优势;小型军舰数量愈多,在战术上就愈具弹性。舰队中最小的单位就是军舰。美海军系由性能优异之大型军舰组成,其中许多军舰具备区域防御能力。美海军大多基于防御理由,而牺牲数量换取品质(注10)。美海军作战舰队须能摧毁敌人可能发动之奇袭,故利用广大的海上空间与层次防御,第一道防线为F-14战机,第二道为对空飞弹,最后是点防御系统。持续战力(承受飞弹命中之能力)曾经是重要因素,如今已式微。

  由于大型舰队采疏散编队时,军舰易遭攻击,故应采密集编队或分割成数个船团,俾能集中兵力,构建坚实防御能力。此时舰队有无网络构联并不重要。即令船团间协调未尽完善,相互防御之功效仍不容忽视。

  此项原则并非新颖概念。舰队采疏散或密集编队向来系基于防御考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航空母舰战术即以此为原则,成效良好。如相互防御能构成强大防御力,则应集中兵力,1944年美国航母舰队之作为即为一例。反之防御力薄弱时,则须采疏散编队,1942年美航母舰队即采取此一作为因应空袭,但需要优异侦搜能力,并能先发制人。如反制武力不足,但指挥管制网络若能充分协调散布各处之火力,发挥集中攻击效能,图11-b战术2(分散广正面攻击)为可行方案。

  就目前环境言之,战术3(循序攻击)之优势较适用于滨海作战。因滨海水域容易发动奇袭,舰队于短时间内即遭摧毁。1943年所罗门海战中,勃克凭借雷达侦测范围与鱼雷齐放之优势,采用此战术。集中兵力从事防御着重于数量,然美海军神盾级巡洋舰却可称为单舰舰队(注11),具备优异之侦搜打击能力,系统包括雷达、直升机与飞弹等,并可自卫星取得情报,能管制其作战空间,防范来自空中、水下或水面之攻击。神盾级巡洋舰之功能与一般舰队无异:摧毁邻近敌舰队,掌握制海权。依据兵力集中原则,一艘军舰不足以防御时,则须增加一至二艘,但神盾级巡洋舰未必如此

  事实上,一艘神盾级巡洋舰就相当于图11-l之A军,只是将图上的三个黑点结合成为一个。神盾级巡洋舰体积大,功能强,以极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获致强大防御力。舰上配备之追瞄雷达与指挥管制设施造价高昂(约为整艘军舰造价之一半),故需要强大防御能力提供防护。神盾级巡洋舰之作战能力亦因其庞大火力而发挥至极。

  当吾人研究以少量大型舰艇从事防御时,并无以往之相关作战资料可供参考,但这不构成无法进行明确研究的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舰炮所进行之研究,后来发挥相当大的功效。尽管其研析未尽精确(平时之研析向来过于乐观),却有助改善舰炮效能:测距、预测敌位置、严格保持间距,以及采取最佳编队等。下列计算将有助吾人了解,公式中之数值未必精确。

  神盾级巡洋舰携带32枚防空飞弹,俾因应来自空中、水面与水下之攻船巡弋飞弹。依据准则,每枚来袭飞弹将以两枚防空飞弹拦截之,故其防御力a3=16。此处假设点防御系统能弥补防空飞弹能力之不足,确保无攻船飞弹穿越防御网。另外,敌我距离远,能充分获得早期预警,故δ=1.0。在攻击上,该舰配备32枚飞弹,命中率H=0.75,故其攻击力α=24。持续战力不确定,约需2至4枚攻船飞弹方能使其失去战力。敌军各项诸元与图11-1相同,亦即打击力β=6,防御力b3=1,持续战力b1=1。敌舰队可能由飞弹快艇组成或类似P-3C之海上巡逻机,携带8枚飞弹,可命中6枚。

  神盾级巡洋舰可摧毁多少具备上述诸元之军舰?假设δB/B=l,可摧毁12艘(架)军舰或飞机。设若神盾级巡洋舰遭敌(B军)奇袭,敌需多少军舰方能遂行任务?假设δA/A=l,B军仅需3或4艘火力强大之军舰即可。B军最多4艘军舰即可使巡洋舰失去战力,但仍有诸多武器尚未使用而全然弃置,就滨海水域作战寿期期间所需投射之武力言之,神盾巡洋舰之打击力过大。

  设若B军=10艘军舰,A军则需4艘神盾级巡洋舰提供相互防御:亦即以数量充分之巡洋舰摧毁敌之攻击。如这4艘军舰之128枚飞弹能执行战区飞弹防御或攻击岸上战略目标,则较具价值。

  另一个作法是改变舰上之武器数量。设若A携带16枚攻击飞弹,其打击力a=l2,可摧毁6艘敌舰。但其防空飞弹则可增加至48枚,足以防御4艘敌舰之攻击。

  第三种作法是在侦搜范围与武器射程上大幅超越敌军。如能先发制人,将飞弹依据目标数量平均分配,则α=24,一艘神盾巡洋舰可摧毁12艘B舰。然须在侦搜与武器上付出高额成本。这与航空母舰之情形一般,运用现有航母成本不高,但如欲发展新型航空母舰与舰载机,则须付出高额成本。

  吾人获致原则如下:舰队如无法有效地先发制人,则应集中兵力于防御。如防御力无法增加,则须具备长程侦搜能力,俾能闪避攻击。

  大型军舰之部份问题可透过增强持续战力加以解决,俾防范穿透防御网之飞弹,然吾人忽略了此点。

  吾人可从过去飞弹作战史归纳出穿透率:平均每三枚飞弹就有一枚可穿透防御网。然此数据并不具任何意义,因飞弹穿透与否取决于防御行动之效能。对神盾级巡洋舰防御网之穿透率并无任何实战资料可供参考,仅有性能测试数据。如能确定穿透率,则持续战力问题不难解决。如穿透率为十分之一,(防御效能为90%),则神盾级巡洋舰防御10枚飞弹时,势必有1枚命中。故二艘B舰,总计发射12枚飞弹即可能有1枚命中A。如巡洋舰承受2、3或4枚飞弹攻击后,战力虽受损,但仍能继续作战,则B须发射更多飞弹。如飞弹确能穿越防御网,则吾人设计军舰时须增强持续战力。

  由于滨海水域环境复杂,空间受限,对巡洋舰之威胁更大。笔者看不出有何必要,将造价高昂性能优异之大型军舰派赴狭小之滨海水域,除非这些军舰在遭受数枚飞弹命中还能持续作战。事实上,自从鱼雷艇、滨海潜舰及雷区于本世纪初问世后,滨海水域成为杀伤力高之小型快艇的天下,对大型军舰而言则变成禁地。

概述

  本书此一版本虽然增加了滨海作战,并以新素材来协助读者了解过去卅年之飞弹作战。然这个部份的概述在内容上仅作些许变动。读者应了解,滨海作战中有相当部份属于陆基兵力,是一种联合作战的缩影。

  攻击艇拥有庞大火力,却无防御系统,易遭攻击,而且是战术状况中的不稳定因素。攻击艇完全仰赖先发攻击采隐匿奇袭或具备较佳之侦搜范围与武器射程。攻击艇如具备这些能力则可称为异数。为何建造只具备攻击而无防御能力之快艇?原因在于成本效益。如就火力效益言之,一攻击艇之飞弹命中率可达数枚,两军对阵之作战不在考量之内。更精确之效益为「作战寿期内可投射之火力」,此为攻击力与反制武力之结合。

  可投射火力之研析有时显示,攻击火力最好集中于一个载台,除节省载台建造经费外,加装飞弹之成本亦不高。然而火力集中于单一载台有其不稳定因素,前述讨论亦指出此举需搭配(一)科技能力(更多防御力,例如点防御或千扰丝,抑或增加舰体强度俾提升存活力),与(二)良好之战术(采循序攻击,或从各个方位发动攻击,使敌之侦搜与管制能力无法负荷)。上述两项因素结合后方能有效发挥攻击。

  在战术架构上,需要多少打击力方能一举摧毁敌威胁。如由一艘或多艘军舰在一处或多处发挥集中火力,有效攻击则需更大火力。

  至于兵力集中则有赖防御力之分析。集中火力之战术端视吾人欲从事攻击或防御。然各项考量切不可仅以武器威力与射程为依据。其它因素包括,网络构联之良剽决定吾人是否可有效集中散布各处之火力,侦搜网络(敌我之舰载或他处之侦搜系统)搜索范围与计画,以及滨海水域之假目标与电子辐射皆影响防御与攻击能力。反侦搜能力如匿踪等亦影响最终之计算。

  兵力对比无法确切估算,系吾人面临的实际问题之一。平时吾人习于高估自身之打击力。故规划防御与攻击行动时,应额外增加火力。

  战术后备兵力须处于安全区域,无被攻击之虞。保存部份飞弹攻击能力俾利第二波攻击之前提在于,本身安全无虞以备不时之需。如后备兵力离战场太远,无法发挥作用,则不具有后备功能。周波攻击并非保存后备兵力之作为,而是攻击之一种模式。

  集中兵力之缺点在于敌人可知舰队所在,故电战作为不应着重于隐匿本身行踪,而是使敌人难以追踪与瞄准舰队中执行任务之主要兵力,亦即打击力。此外,切莫为了闪避敌侦测与追踪而大幅牺牲防御能力。主动干扰措施与辐射诱标系公开行动时之主要扰敌作为。设若主动防御并不足以在发动攻击前有效防护舰队,则整个行动须重新评估。行动计画如须集中兵力俾利防御,却因电子辐射严格管制限制了搜索与射控作业,而丧失防御效能,后果将极为惨重。神盾巡洋舰防御能力无与伦比,然其电子辐射却是致命伤,除非其兵力相当强大,足以公然发动攻击。

  未来由于侦搜能力之缺陷,加上反侦搜能力提升,两军对仗距离将益形接近。一且飞弹仓促发射完毕之后,勃克比喻以短弯刀作战之情形可能发生。

  滨海作战的距离短,而海上并无侧翼可攻击,或高地可占领。海军岸置单位以独特方式结合传感器、飞弹与其它武器发展新战术,透过准则、训练与通信使彼此密切配合。另外以杂波为掩护发动奇袭,益使滨海作战风险性增高。防御愈难,舰艇与飞机面临之风险相对增高。

  是否有任何方法今战术指挥官与其参谋在面对滨海作战的繁杂问题时,冷静思考,仔细检验各项因素。当某国不仅能防御其海岸线,且具有相当之海洋作战能力时,吾人与之作战须着重侦搜、指挥管制与武器射程。

现代海战模式:以武器与侦搜系统涵盖范围为中心

  本模式之目的:协助战术人员比对敌我侦搜与武器系统效能,俾比较彼此实际可投射之武力。本模式显示,能掌握环境状况者,将能先发制人。

  除火力比较外,侦搜系统之效能、感测系统之电子辐射管制(EmCon),以及两军间距离,亦为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将使得分析作业益加复杂,然这是无可避免之事,因侦搜与感测系统能有效能地运用系战术首要之务。本模式系以最简便之方式展现现代海战中最重要之因素。

状况描述

1. 蓝军与红军可由各种射程各种方向发动攻击,打击力以每次攻击之命中率计算。此处所言命中日标之飞弹数量系依据射程而定。红、蓝军可集结、分散,或分割成数个单位,最小单位为军舰。

2. 两军防御力包括软、硬杀系统(拦截器、防空飞弹、干扰丝等),两种系统结合运作只能作为消耗之用,摧毁部份来袭武器,仍有若干将穿越防御网。

3. 如无侦察、监测、电子反制拦截等系统或其它情搜系统提供之情报,即无法发射武器或充分发挥防御能力。打击力与防御力皆取决于侦搜情报。

4. 侦搜情报之取得系依对敌采主动侦测或被动拦截而定。被动侦测之距离较主动为远,且可取得各种战术资料。

5. 侦搜情报内容可分为三个项目:

a. 侦测:了解敌人所在,足以防御即可,无须攻击。

b. 追踪:对敌位置与行动资料不足,但仍可发动攻击,惟其效能将受影响。

c. 瞄准:详细了解敌兵力组成,可瞄准敌各单位,只要在射程内,命中率可发挥至极致。

6. 就主动侦测言之,方位与距离、目标定位、瞄准等侦测效能取决于电子辐射管制程度的三个等级:

一级(EmConA):严格限制 (最小或无)搜索

二级(EmConB):中度限制 (部份)搜索

三级(EmConC):无限制  (开放)搜索

某些主动系统之性能取决于扫描率,亦即某个单位时间内扫描之范围。其它系统则视某个单位时间内在某个地区之侦测机率。就整体搜索而言,在搜索区内之可能作业密度端视时间与作业模式而定。无论追踪或瞄准敌军时,亦需要进行攻击,此时需更多时间与侦搜作为。无论何种状况,(敌军位置、航向、航速以及部署细节)情报皆须回报,故侦测作业时间包括将情报送达至指挥官所需的时间。侦搜作为不易概念化,管理上亦相当困难,无论如何实施,其效能取决于扫描范围、精确度及回报时间。(注12)

7. 被动侦搜亦包括测距、定位与瞄准,其效能取决于敌军电子辐射管制。电予辐射管制旨在防止敌军透过被动侦搜取得主要目标(航空母舰与旗舰)之瞄准资料。

8. 实际可投射火力(有效打击力减防御力)能在攻击后降低敌攻击与防御力。实际上,敌原本之战力(攻击、防御与持续战力等)与主动侦搜能力降低程度系依被命中之程度而定。

9. 红、蓝军之机动单位皆可四处游动。

10. 舰载感测系统亦随载台而动。卫星属移动性,而陆基雷达属固定式感测系统。各军感测能力等于涵盖范围之大小。搜索系针对有利害或影响关系,或者须以管制之地区采小区域逐步搜索敌军。(注13)本模式中,两军同时采取侦搜作为,然其电子辐射程度与电子管制作为决定孰优孰劣。侦搜系统与其运用方式系本模式之重点。作战结果取决于第一次攻击发动前两方对取得之情报以及电子辐射之管制程度。

11. 一旦认为已取得足够情报,即可下令攻击。汇整情报资料与下达命令需时甚长,往往以小时计。如敌之攻击先于吾人下达命令前到达,则我无法进行攻击。若敌之攻击于我发射武器后抵达,则两败俱伤。

12. (1)被命中,(2)损失飞机,以及(3)飞弹发射后仍存活之部队,可再发动攻击。

现代战术范例

  假设蓝军意图攻击红军陆基侦搜系统与武器,如图11-2所示。红军在海上部署两艘飞弹潜舰,任务为在蓝军接近红军有效射程前进行攻击。为利讨论,同时将重点置于双方之侦搜作战,吾人假设蓝军防御力强大,并能集中兵力成为一支舰队。尽管蓝军战斗序列中已包括其它战略侦搜系统与陆基单位,仍须仰赖舰载系统负责作战侦搜。红军侦搜系统稍后再论

图11-2 现代海战想定

  本例中,美海军航母作战舰队以战机与飞弹展开攻击,红军亦配备陆基战机与飞弹。航母舰队之使命为取得制海权,亦即压制或摧毁对美军海上活动之威胁。红军使命为摧毁蓝军,俾能继续对蓝军海运发动空中或潜舰攻击。本范例属传统作战,如核武涉入,则兵力、任务与战术将截然不同。

  蓝军在距离红军基地1,800?赏饪?始行动。由于蓝军在500?缮涑棠谥?打击力异常强大,故红军潜舰部署于距基地前500至600?芍?水域。

  蓝打击力(BB)见图11-3a。图中射程达1,000?烧呶?飞弹。发射后即无飞弹使用。其余则为可重复攻击之战机,除非在行动中遭击落。战机可在300?赏夥⑸浞傻?,过了这个距离后,其武器携带量成直线下降,到600?墒蔽?0。

图11-3a 蓝军在各种距离命中红军之飞弹数量

  红军打击力见图11-3b。红军在短距离内有150枚之命中数量,1,500?墒逼浯蚧髁ξ?0。红军射程大于蓝军,但在最大射程却不足以发挥充分有效之攻击。红军亦可在攻击后,以所余战机再次展开攻击行动。

图11-3b 红军在各种距离内命中蓝军之飞弹数量

  蓝军认为,如有所警觉,其防御火力可摧毁40枚来袭飞弹;因此在1,100?赏猓?能摧毁所有红军之攻击。在这个距离内,会有若干飞弹穿越防御网,命中目标。蓝军估计,如红军全面戒备,可摧毁其发射之20枚飞弹。故蓝军只要在1,000?赡诔晒Ψ⑸浞傻?,即可对红军造成损害。然单凭飞弹攻击并不足以发挥所欲效果,故蓝军必须接近至500?桑?混合运用战机与飞弹,命中数量可增加至100枚,如将红军防御纳入考量,可命中80枚。之后,蓝军可攻击潜舰基地与相关支持设施,且不会面对空中兵力之严重威胁。假设蓝军估算正确,结合飞弹与战机,在500?缮涑谭⒍?决定性攻击,但前提是其打击力在同时无任何损失。在这个射程内,蓝军毫无失误空间。

  蓝军承受红军攻击的能力如何?据其估计,可承受红军100枚飞弹攻击。因此在红军100枚命中之射程,蓝军可发动攻击,但本身将严重受损:500?墒保?红军可发射100枚,蓝军可有效防御40枚,所余60枚将命中,蓝军作战效能将降至40%。如红军在500?缮涑滩上确⑷?力攻击,蓝军持续战力成为40枚,红军还可将其减半。20枚之持续战力并不足以造成红军之严重损害,俾利空优之取得,亦无法减低红军下一波攻击。以下为蓝军作战状况之评估:

蓝军

防御力、全面戒备 防御40枚

持续战力(注14)  100枚

红军

防御力、全面戒备 防御20枚

持续战力     80枚

  然作战系动能之竞争,吾人尚未考量蓝军运动能力。25节系蓝军合理之快速运动速率。红军在距蓝军500?纱Ψ⒍?攻击后,需6小时方能再度攻击,此期间蓝军所余兵力可接近至350?纱Γ?蓝军在这个距离之攻击力较500?纱Ω叨0%,命中飞弹数为70枚。红军可防御20枚,所余50枚将摧毁红军5/8兵力,蓝军此时面对红军,已有起码胜算。若胜算不大,蓝军尽其所能后撤,到了650?纱Γ?红军再度发动全力攻击,蓝军将面临85枚飞弹,以其所余40%防御力,仅可防御16枚,69枚将命中,而其持续战力仅余40枚。因此蓝军如欲撤退避免攻击,反而招致反效果。如能撤至750?纱Γ?蓝军即可与红军对战。

  此时蓝军人员尚不可骤下结论,还需评估双方侦搜能力。蓝车之优势在于机动性高,而红军却须固守阵地。蓝军如在侦搜作业上超敌胜敌,以制衡红军射程优势,则可有效结合机动力与火力。

  蓝军电子辐射管制计画须运用红军属固定部署之特性,但不包括两艘潜舰。由于蓝军系移动性威胁,红军必须搜寻其所在,故蓝军须利用红军不得不实施之主动搜索。设若红军拥有足够之卫星监侦情报(或其它侦搜系统能标定蓝军位置并发动奇袭者),能首先发动大规模有效攻击,蓝军必须取得额外之防御力(注15)(吾人已知红军具备充分攻击力),并实施二级电子辐射管制措施。蓝军此时切不可寄望红军兵力较弱或能力较预估为低,故唯一行动方案系放弃兵力集中计画,将兵力分散--依状况观之并非最佳方案。

  设若蓝军能避免被红军长程监测系统侦知,可在末被敌军标定位置的情况下,先行发动攻击。吾人假设红军配备两种主动侦搜系统(注16)。第一,可涵盖广大海域之超地平线雷达,侦测距离达800?伞@毒?务须假设雷达已开敢,且可能在800?纱ξ?红军侦得、追踪、瞄准,以及1至2小时内,以陆基或潜射飞弹攻击。第二,长程侦察机,侦察距离远至2,000?桑?惟距离愈远,涵盖宽度愈窄。

图11-4 红军整体侦搜能力

  蓝军向红军推进时,将实施一级电子辐射管制,并以被动方式侦测长程侦察机雷达波以提供预警,再快速将电子辐射管制降为二级,俾发挥全数防御效能,同时防止红军测得所有目标。长程侦察机发现蓝军之机率为何?双方皆知搜索距离与宽度皆由红军所掌握,故应仔细精算。蓝军假设红军可能对1,000?扫红军命中数不多)与600?扫蓝军于此处可发挥强大攻击力)间之水域发动攻击。红军如对1,000?纱?攻击,较有利蓝军,故蓝军可保持于远距离外,引诱红军发射飞弹(这部份不再详述)。蓝军另可采隐匿快速运动,选择敌侦测机率较低之路线,同时采电子欺敌作为,误导长程侦察机。假设长程侦察机侦测距离达1,500?伞@毒?以25节航行24小时,方可自1,500?纱ν平?至900?纱Γ?如欲推进至600?纱Γ?须再航行16小时。尽管本模式已相当简化,但图11-4仍相当复杂。

  于1,000?纱Γ?蓝军可先发攻击,敌末侦知机率50%;900?晌?40%以下;800?扫超地平线雷达)时势必为红军发现。然蓝军亦拥有数项优势。如在1,000?梢酝獾弥?已为长程侦察机发现,可有效防御红军攻击。如蓝军对自身防御能力信心不足,可取消或延后行动。如在1000?赡诒徽觳猓?在敌军飞弹抵达前,蓝军有2至4个小时可发动攻击,双方皆会遭致严重损伤。读者可依据公式计算双方损伤。

  另有一项可能性,见图11-5a与l1-5b。图11-5a显示,红军在500、700以及1,000?扇?个距离全力攻击后,蓝军所余打击力。距离愈近,显然蓝军所余兵力愈少。斜线以上之区域系指红军成功防御20枚蓝军飞弹后,仍遭蓝军命中之飞弹数量。图11-5b显示蓝军在600-1,000?煞段?内遂行攻击后,红军所余打击力。尽管蓝军并未完全摧毁红军打击能力,但在400海?纱σ炎阋砸蛴?红军反击。

图11-5a 红军于500、700、1,000?纱?攻击后,蓝军所余打击力

图11-5b 蓝军于600、1,000?杉涔セ骱螅?红军所余打击力

  蓝军在500?梢酝庵?距离虽无法完全摧毁红军战力,但只要在1,000?梢阅冢?皆可发挥相当大效果,使红军战力大损。综合红、蓝两军武器与侦搜能力后,吾人可获致蓝军最佳战术。

  蓝军应在未被侦知的情况下,推进至1,000?纱Γ?在这个范围内发射所有飞弹。如在飞弹发射后与命中目标的两个小时之间(假设飞弹为配备精确终端导引之巡弋飞弹)能保持未被侦知之状态,红军将损失惨重。吾人可预期蓝军50枚飞弹几乎全数命中。若红军已有警觉,则有效命中数为30枚,但仍可摧毁红军八分之三的战力。如蓝军末将防御力考量在内,红军所余八分之五战力将构成严重威胁。

  下一步是蓝军务须推进至400-500?纱Γ?原因在于飞弹用罄,必须接近至飞机航程内,发动最后一次决定性攻击。在蓝军推进期间,红军可反击(有24小时)。然蓝军采取兵力集中战术,并将电子辐射管制取消,防御力达到最大效果。即令红军时间掌握精确,于蓝军到达500?纱κ狈⒍?攻击,其所余飞弹数约为60枚,蓝军可防御40枚。由于蓝军可在承受100枚飞弹之攻击后仍能存活,故蓝军空中战力仍维持80%,足以击败红军,赢得胜利。

  截至目前,笔者尚未提及红军二艘飞弹潜舰。吾人多视潜舰之功能在于打击。在本想定中,红军将二艘潜舰部署于500至600?纱Γ?足以在蓝军发挥全数战力前削弱蓝军实力。距离愈近,潜舰愈能发挥效果。吾人尚未界定其打击力。任一艘潜舰如能发射飞弹攻击航母或神盾级舰,即可严重打击蓝军战力,即使因情报不足致使仅有部份飞弹命中,亦可降低蓝军战力,在后续交战时有利红军。然红军潜舰战术如欲获致最大效果,有赖潜舰在蓝军发射飞弹前予以攻击。然此种情形不太可能发生,因蓝军最佳之战术系尽早发射飞弹

  然由于蓝军必须以25节运动,有助红军潜舰行动。高速航行时,难以进行反潜作战,而声纳可在远距离(50-100?嫂测得高速水面船团之噪音,并以飞弹攻击。然蓝军如于1,000?纱Ψ⑸浞傻?,却使潜舰战术效果受限。潜舰无法在蓝军发射飞弹前实施攻击,其后亦无法重创蓝军,俾使红军取得优势。

  然红军可将潜舰另作他用,进行秘密侦搜。蓝军计画系以一级电子辐射管制接近,并反制红军长程侦察机俾有足够时间将电子辐射管制层级降至二级,以恢复所有防御能力。如红军将二艘潜舰部署于1,100-1,200?纱Ω涸鹕诮淙挝瘢?搜索蓝军,蓝军可能在毫无防备下遭长程飞弹奇袭,损失将极为惨重。在1,100?纱Γ?红军可发射40枚飞弹,蓝军防御能力足以摧毁40枚,但前提是必须集中兵力。如蓝军因奇袭之故,遭40枚飞弹命中,所余兵力不足以继续作战。

  当蓝军有赖红军主动搜索以提升防御层级,却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追踪瞄准,后果极为严重。蓝军如因准备防御之故开散雷达等电子辐射装备,势必暴露行踪,然其兵力集中之战术又有赖坚实之防御力。舰队以25节航行时,面临二艘哨戒潜舰之威胁程度如何?在1,200?纱Γ?任一艘潜舰测得目标之机率介于四至五分之一,此外潜舰回报情资时还须不被敌军侦测。故红军潜舰侦搜成功率并不高,然蓝军如的确被潜舰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红军主要打击兵力为舰队时,蓝军面临之问题至为庞大繁杂。原本蓝军作战计画之基础在于红军系固定目标,一且舰队成为红军主力后,威胁大增,并使蓝军在最大距离发射飞弹时,无法发挥所欲效果。故蓝军须制定主动侦搜计画,改变整个作战计画,所有因素皆须列入考量。双方舰队在广大的海域运动,致力于侦搜作业,期先发现敌人,使敌人计画受挫。双方打击力此时如压缩之弹簧,一且任一指挥官认为已获得充分情报,立即反弹,先发攻击。

本范例之优点:结论

  吾人务须从各角度检视本范例。第一,假设所有资料系透过分析所获之精确真实资料。符合各种条件,且所有变量或战术方案皆已研究;换言之,所有资料系实际完整之战术资料,可用于实际作战。此时指挥官与参谋首要之务系考量还有那些不确定因素,容许之误差范围为何。例如,渠等应关注伯诺提(Bernotti)对鱼雷有效射程之看法。设若蓝军在1,000?纱Ψ⑸浞傻?攻击陆地目标,使敌军有所戒备后,却未准备空中攻击,后果将如何?在飞弹命中前,吾人根本无法预判命中率。作战模式如虚拟实境之计算机仿真,容易让使用者误认这是最好的模式。了解海军作战者使用笔者之模式时,更容易犯下相同错误。然另一项危险因素是,海军决策辅助系统提供之作战命令往往被视为一种预测。至于计画方面,完善之计画将可发挥相当效果,但其中尚有诸多变量。例如,纳尔逊将军在尼罗河与特法拉加(Trafalgar)作战时,计画简单明了,但在执行时却杂乱无章。作战分析之目的并非精确预测未来,作战计画亦不代表实际作战情况;其目标系协助计画并赢得胜利,研析与计画本身并不足以赢得战争,然不可或缺。

  本模式并未显示实际战力,仅着重于军舰之机动性与运动性,两者在面对位置固定之敌人时极具价值。红军如有机动兵力,蓝军须重新制定战术,包括电子辐射管制计画。设若红军亦拥有舰队,蓝军须开散更多感测系统,攻击计画势必另行制定。集中兵力防御之优势亦体现于本范例,文中未提出者是,蓝军如为因应红军侦搜系统而采疏散部署,其集中火力攻击非但无法奏效,反而容易遭受红军之循序攻击。

  本模式之缺失在于将打击力与防御力平均分配于为数不详之各型军舰。如今美海军系将打击火力置于航空母舰,防御则由神盾级舰与舰载机共同负责。依据本模式,其战力损失较严重。研析结果显示,两艘航空母舰之作战舰队,剩余战机打击力为50%,空中战力全数损失的机率为25%(两艘航母皆失去战力);而空中战力几乎全数保持之机率亦为25%(两艘航母仍可作战)。

  计划战术时须谨记一句名言:「军舰与岸上的堡垒作战是件愚不可及的事。」本范例亦证实这个说法。红、蓝军间之相对存活力与复原力虽难以计算,仍须加以评估。美海军的计画中,即使旨在制海与维护美国海上利益,仍常考量陆、海兵力对比问题;故相对存活力之关系有赖专家深入研究计算。

  本范例最重要之目的系呈现现代海战之程序--动能。即令最简单之研析亦不能避免繁杂之侦搜过程。在探讨历史海战的章节中,笔者以简单之两军对战模式即可说明海战本质,并可展示兵力架构与兵力对比;此外还特别展现出弱势兵力具有之优势。但当吾人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长程武器使吾人之分析趋向复杂,侦搜作为亦须列入消耗战之考量因素。在攻击上强调一次行动之威力,而非以往之持续摧毁力。持续战力所代表的不仅是存活力;而主动防御已益形重要。

  总言之,现代海战须考量下列因素:

? 双方皆配备攻击性武器,射程决定其效能。

? 双方皆具备防御能力。

? 双方皆配备侦搜系统,至少须能追踪与瞄准敌人,俾利遂行攻击。

? 一方进行侦搜作业时,另一方可能因此获得情资,作为攻击或防御之依据。

? 双方皆可透过秘密或欺敌作为、诱使敌不使用感测系统、或者反侦搜(包括攻击他处感测系统)等方式,迟缓敌侦搜作业。

? 双方可攻击对方旗舰或扰乱通信,以干扰敌指挥管制。

  双方之指挥管制才是行动关键所在。指挥官之目标系集中火力遂行任务。火力集中系指攻击时间与地点之有效结合,亦是在重要位置发动一波摧毁性之攻击。与集中火力同等重要的是攻击时机。从历史经验吾人可归纳一项真理:海战赢家之特质不在于知道做什么,而是何时做。海战指挥之难题在于如何掌握最佳时机,发挥最大攻击能力。

  就火力言之,现代海战速度快,毁灭性强,一触即分出高下。结果往往在开火之前胜负已定。

  战术人员仅专注于先敌发动攻击之想法并不全然正确。先发制人之意义在于能有效地达成吾人所欲目标--使敌无法恢复战力或遂行反击。

  由于当今舰队军舰数量不多,指挥官可有效严密管制,并可在疏散编队时,协调各单位集中火力攻击。舰队潜力化为实际能力之关键在于准则、训练、稳固之团队、良好通信系统,以及行动时能在适当时间下达命令。

  指挥官面临情报不足时,须下定决心,如何在敌军行动之前遂行有效攻击。如一方容易遭敌攻击,显示其战略、战术与武器发生问题,在大白天派长矛手与引箭手对决无异以卵击石。武器射程与侦搜能力两者应合而为一,不可分别看待,因此长矛手应在月黑之时执行任务。完善之侦搜计画包括搜集敌情报与防护己方情报。

  如敌之侦搜范围与武器射程均处于优势,则己方战力,尤其是防御力,更须十分强大才行。

  指挥官可能先发动些许攻击,俾利火力集中。然渠亦可能需要短程武器因应后续状况。战果获致决定不代表作战已结束。短距离之扫荡行动将成为紊乱之局面。

注释

1. Robison and Robison,p.896.

2. 除经费问题外,还有管制问题。潜舰愈多愈难管制,危险性愈高。

3. 见Hughes(1995)。文中包括38项参考资料,可供进一步研究。

4. 此公式可运用于分析菲律宾海战之空中攻击行动。军舰改成航空母舰,齐发之武器为飞行联队,对美国与日本而言,α、β、a1与b1均为1,a3与b3分别为1/2与1/7。

5. 许多人认为核战取决于何者先行瞄准对方固定阵地,并发射飞弹。就许多角度而言此种观念有瑕疵,吾人希望相关讨论能从全般状况衡量。

6. Schulte.

7. 1970年,埃及发射之一枚冥河飞弹虽击沉以色列奥利特,但几乎错失目标,故其命中值为1/2。

8. 两项命中率有所差异的理由如下。第一,无防御能力之目标通常体积较大,故较军舰容易命中。第二项原因纯属臆测,面对商船时,攻击者时间充裕,且可大胆行动。

9. 此名称系由海军中将Arthur Cebrowski所创。由于此一概念仍在发展中,文内相关描述系笔者对此概念之诠释。

10. 另一项原因系节省成本。大型军舰之排水量如为小型军舰之三倍,可携带三倍酬载,而成本可能仅为二倍。有时候为了酬载之故,军舰体积必须够大,例如舰载机。大型军舰适合在各种天候下执行长程巡弋。

11. 笔者提过,战术单位起码应由两艘可相互支持之军舰组成,谈到神盾级时,此概念仍然适用。

12. 侦搜方式概述见Koopman。

13. 另一种搜索模式系一次涵盖大范围地区,以较长之时间进行侦测、追踪或瞄准该区之目标。读者在研究后述之例子后,可自行研判何者为佳。

14. 遭袭后所余侦搜与火力数值系命中飞弹数除以持续战力。

15. 多少防御力方足够?就本段所言,约需两倍防御力,以摧毁80枚飞弹。

16. 第三种系哨戒潜舰,然红军因欲将两艘核动力潜舰接近蓝军俾实施飞弹攻击。其实红军有许多方式可将潜舰用于侦搜,吾人将探讨其中一种方式。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总结

  笔者于韩战与越战期间,曾任职于驱逐舰上环游世界两周,地球浩瀚,所见愈多,愈今人深觉识见短浅。本书所提战术的愿景不过如地球无数胜景之一二而已。吾人已环绕战术世界,然仍有诸多观点吾人尚未得见。以下系笔者认为本书精华之处。

战术

  海上战术系消耗性作为;在陆地上透过运动赢得胜利或能奏效,但在海上却行不通。率先发动有效攻击系战术指挥官之首要之务,但这仅是好的开始,近年来逐渐受到瞩目的优势侦搜利于遂行攻击作业。指挥官须能结合侦搜资料,运用兵力,并防止敌实施相同作为。

  文字之描述并无法掌握作战步调,而兵棋推演亦不能传达战事近尾声时之急迫状况。战术成功与否取决于行动是否适时。

  战术指挥官与武器设计人员之目标为,将实际可投射之攻击武力发挥至最大。笔者强调「实际」(net)的理由有二。第一,持续战力至关紧要。然马卡洛夫(Makarov)却指出:「性能佳之大炮促成胜利,装甲仅能延迟失败。」(注1)舰队不可能在面临强大敌人却末将之摧毁的情况下,无限期作战。第二,武器如欲发挥效能,必须发射--随舰只沉没之弹药是种浪费,击中诱标或礁石亦无用处。

  与相同打击力之陆地兵力作战时,军舰在敌射程内长时作业的限制因素更甚以往。然海上兵力与地面兵力相较,仍享有战略机动优势(美海军准则中称为来自海上之作战运动)。吾人须发挥舰队之运动性,于同一位置作业只会招致攻击。

  武器射程与威力的增加扩大了战场范围。然矛盾的是,滨海作战的局限性限制了运动作为,却成为空射、陆射、舰射与潜射飞弹之战场,使得陆基兵力及其感测系统如今须被视为海上兵力之一部份。地面与海上兵力结合之需求与重要性日益提升。战略或战术之联合作战已成必然之事。

  就当代准则与未来科技言之,舰队须解决之重要问题如下:

? 主动防御:集中充分兵力防御敌可能之先发攻击。此时舰队放弃隐匿运动,俾利统合系统发挥防御功能。

? 匿踪:将兵力分散部署,使敌作业不易,需时甚久,难以率先发动有效攻击。部队须隐密运动,否则即丧失匿踪优势。

  由于事涉攻击与防御力的平衡问题,采主动防御抑或匿踪皆无最完美之答案,两者皆有利弊。

  依据接战规定以火力齐放开启战事之舰队演习最难以执行。演习时过度强调先发攻击系错误观念。战术准则旨在规范作战全程,作战开始之战术最为困难。吾人应着重如何赢得最后一场战役。

  火力、侦搜、指挥管制以及相关之反制措施皆有其功能,然任务遂行有赖此六者结合运用,尤其是在敌人亦采取相同作为时。优良之战术计画如同作曲般,将独奏、间奏与强音和谐地结合起来。

武器与传感器

  武器之发展值得吾人深入研究。如作战特性符合兰彻斯特之同步消耗战平方律(Lanchester's square law of simultaneous attrition),战斗力(结合攻击与防御力)享有4:3的优势时,即有决定性影响,如为3:2时,则将大获全胜。本世纪初鱼雷发展迅速,使得劣势兵力亦有胜算的机会。到了飞弹时代以一波强力攻击为主导时,劣势兵力在数量上尽管处于1:2或更大之不利情势,仍可透过良好之侦搜与指挥管制,率先发动有效攻击。

  期望长程武器能发挥效果之战术计画人员往往讶于战事多于短距离内结束之事实。原因与双方在狭窄水域玩起捉迷藏,试图秘密接近对方时之侦搜作为有关,地面战偶有此种情形。

  劣势兵力如基于战略因素必须作战,则需:

? 享有侦搜优势。吾人已建立相关状况评估(兵棋理论方案),然其目的在于如何以最佳方式承担风险。

? 如在侦搜与欺敌作为上胜于敌军,则可发攻击。

  军舰设计建造时,应具备承受数枚炮弹、炸弹、巡弋飞弹与一枚以上鱼雷之攻击,俾能继续作战,故现代大型舰船应强调存活力与后续战力。其它军舰则应透过匿踪提升存活力。于滨海水域作战之飞机与舰艇应体积小、灵活度高、人员少、造价低,如此方能以大量兵力攻击敌军。

  鉴于舰队行动至关紧要,吾人应注意优势维持与丧失的可能性。由于美海军已享有海上绝对优势,水雷与水雷反制措施虽非舰队战术之重要议题,但极可能以意料不到之方式影响敌我行动。任何了解史实的人皆知,潜舰可进行游击战降低敌舰队优势或攻击商船,对当今侦搜系统与飞机科技了解之人士亦知,长程飞机具备相同功能。

计画与执行

  准则能整合行动,对训练、科技、战术与目标有所影响,也会被影响。战术准则系既定作战程序,编纂时应考量下列对象设定为下列人员:武器系统管制人员、军舰与飞机、舰队各单位及舰队整体。各单位层级之准则内容务求其体明确,俾使战术程序环环相扣,惟须保留各单位自行发挥之空间。

  准则将战术标准化,减少各单位计画作为负荷,但一般状况之规画,在无特定任务的前提下可作为训练之依据。作战教令仍有存在必要,但不可像老式英国海军般,只知遵行作战教今,毫无弹性。作战计画相当于依据任务特性而制定之准则。

  舰队组成单位愈具弹性,愈需要标准化之战术与指挥作业。同样地,战术指挥官与舰长异动率愈高,愈需要参考依据以及简化之战术,尽管这并无法取代整个单位的稳定性与团结力。未来将有专书详述舰队作战网络之标准化战术指挥作业。行动时,战术通信务求时间短、频率少、使用暗语。

  未来作战时,利用敌信号将变得极为重要。

  计画与执行关系密切,但绝非一体,将其视为一体将导致严重后果。执行任务时并不从事计画作为,须依据现场状况调整计画。舰长须将计画如同作战目标一般谨记在心。计画不可背离准则;如无准则规范与实际演练,任务将遭逢挫败。对门外汉而言,任务遂行时,其过程看似与计画截然不同。

  作战计画须能提供航空母舰、防御力最强之军舰、旗舰、或侦搜能力优异之单位在受损时之紧急应变计画。如将所有能力集中在少数军舰、飞机、机场、卫星与通信频道上,毫无后备单位或失误空间,舰队将会有麻烦。受损军舰须加以防护,直至安全区域。功能完善的单一信息网络一旦被植入病毒,会使情况大乱。对战术指挥官最具实用价值的建议是:事前决定应做何事,并下达给各舰长。

与战略的关系

  伤亡率高、毁灭性大的消耗性作战是海战中心特性之说法逐渐不符合现状。仔细研究海战中心要素后,可发现四种趋势。第一,与陆战相较,海上优势兵力展示较能发挥吓阻作用。劣势兵力战力被瓦解亦为历史中常见的现象。史书中此方面之记载甚少,因为历史只记载发生过的事而非未发生的事。第二,武器威力增强,但人员损失率反而降低。第三,在战场以外地区,非战斗人员从事侦搜、反侦搜以及后勤支持者比例大增。第四,由于决定性作战主导海战,故劣势海军不太可能投入作战。劣势海军的威胁远比不上陆军,若此一弱势海军为一大陆国家,例如苏联之海军时情形更是如此。若某个海权国家如美国受到另一个强大海军之威胁,平时将导致军备竞赛,战时将造成血腥海战。

  马汉认为舰队指挥官之首要任务系运用优异战术集中兵力;柯白(Corbett)强调战略考量系决定性作战是否发生之原因,两者所言极为正确。舰队不投入决定性战斗亦可达成战略目标。潜舰作战、保护国家之全球利益等因素,可能促使舰队取消作战任务或防止决定性作战之发生。

  如陆地情势已达难以容忍之程度。且敌海军末应战时,舰队可能采取行动。然此时舰队指挥官责任重大。除须因应敌军外,尚须保护运载船团或滩头堡。今日感测系统侦测范围、陆基飞弹射程、及飞机航程,皆令舰队指挥官难以执行任务,使得选择「由舰至目标运动」(Ship-to-objective movement)之地点益形重要。

  参谋应就战斗序列向指挥官报告双方兵力优劣情形与程度,即使在兵力不均衡之情形下亦然。兵力比较并无法反映出优势何在,而须依赖战力比较,内容包括武器数量与射程、指挥管制与侦搜能力、战术与相关训练、以及其它变量。当今决策辅助系统有助初步战力分析,然其比较结果仅属摘要性质,实际部署则有赖结合任务与地形以及兵力分配等因素,制定出战术计画。

  克劳塞维茨曾说过,没有任务的军队之首要之务系战力保存。海军亦然。核动力弹道飞弹潜舰在传统战争中应避战。海岸威胁消除前,两栖部队不宜贸然行动,因两者在后续行动有重要任务。对战力薄弱无法投入决定性作战的海军而言,战力保存系重要目标。

  庞大海军之造价与维持所费不赀。如成立庞大海军,最终却无法应战,则最不符合经济效益。

  部份军职评论家认为,由于现代武器与感测系统精良,老式舰队作战不可能再发生。渠等心中所想的或许是老式战术与军舰。然只要国家须使用海面,势必保持舰队以掌控水面,这些舰队必包括水面舰。

战术研究

  本书主题之一为,透过战术研析,吾人可从战斗的混乱情形中尽可能地埋出头绪。笔者认为首要之务系评估选用战术之效能,再将结果提供战术与战略计画人员参考。结合侦搜与火力投射计画,计算双方受损后仍能完成任务之评估数据,将有助于计画作为。

  军职人员研究之战术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获致良好成效。任何人皆无法制定出完善的战术。海军战术新观念可能并非由海军人员提出,但观念之接受与战术内容之研究仍有赖舰队本身推动。然由于舰队忙于行政、武器的妥善维护及推进性能等事务,战术提升有赖学校与准则单位协助推动。当教官系由最优秀之战术军官担任,且所有教官皆知其责任不仅在于教授,还包括战术研发时,最佳战术才可能应运而生。

  研究海战历史有助吾人了解与比对因果关系,此为现代海战之基础。相关研究必须包括位置、通信、作战节奏,内容务须详尽。此外,两军对阵时作战之六个程序与相互关系亦须列为研究重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迄今之战术侦搜程序亦应加以特别注意。

  历史证明,武器效能在战时较平时之估计为低,但决定性战斗如何发生:

? 战术原因:效能不彰之情形系双方皆可能发生。美西战争时桑普森之舰炮在6,000码处无法发挥效果,但由于西班牙舰队战力不佳,桑普森得能接近至1,000码处。

? 技术原因:武器杀伤力强。即今诸多飞弹末命中目标,但一枚便足以使许多军舰丧失战斗力。

? 战略原因:历史大多述及有重大影响之作战,然非决定性战役之战术作为亦值得深研。

  部份人着重于战争学,其它人则强调战争艺术,笔者则由另一个角度--「指挥奥秘」(command mystique),强调领导者勇敢、智能与鼓舞人心之特质。如此一观点无误,则笔者怀疑战术科学与艺术间差异之重要性何在。理论源自实务,两者皆为战胜之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小说与预言

  兵棋推演历史悠久。美国对可能发生之作战以仿真方式进行推演系评估两军战略之常用方式,其它国家或组织如联合国、北约组织、东南亚国协及欧盟等,亦经常参与兵棋推演。战略兵棋推演系一种思维实验,可检视围堵政策可能无法奏效之地区如巴尔干半岛或中东。一旦政治因素促使推演状况变成实际作战时,只要吾人已进行军事评估,参与单位亦了解军事层面之意涵,兵棋推演可发挥相当助益。

  其它推演旨在进行军事评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1年间,美海军战院进行一系列推演,总计318次(注2)。这类推演与前述之思维实验不同:战略背景皆已设定,按部就班地详细推演,以测试各种不同状况下之结果。其中数次以英国为假想敌,原因不在于美、英可能发生战争,而是英国海军战力、机动性、战术及组织与美国几可相提并论。

  实际之战略研究与作战计画则以日本为主要敌人,早在1920年代美、日摩擦开始前美国已有此想定。137次的推演中计有127次系以「橙军」,亦即日本为假想敌。此系列兵棋推演之演进,以及对美海军太平洋战争之助益,可参见1986年「海军战院评论」(Naval War College Review)中佛拉荷斯(Michael Vlahos)所着之文章。由于今日吾人所知之作战分析在当时并不存在,战术推演为当时研究新战术与科技之唯一方法;其内容包括航空母舰之规模、架构与运用,侦察机之类形与编组,以及在侦搜计画中如何运用侦察机。佛拉荷斯记载106项战术推演,其中71项为舰队行动。

  预言末来战争之小说有段兴衰史,其中不乏受人欢迎之佳作,例如柴尔德斯(Erskine Childers)所着之「沙之谜」(The Riddle of the Sands),首版于1903年在英国问世。海军学会出版社(Naval Institute Press)于1991年再版发行。故事描述两名英国人在假日时驾驶帆船,优游于德国沿岸岛屿与波浪间,却发现大量驳船停泊于港湾内,准备登陆英国。柴尔德斯深信德国极可能发动奇袭,登陆英国,击败脆弱的英国陆军。其内容生动,如渠所愿地吸引了媒体、大众与英国政府的注意。「沙之谜」在牛津与剑桥大学学生间的欢迎度超越「贝奥武夫」(Beowolf)与「伊里亚德」(The Iliad)。这是当时最佳之著作。然而葛罗夫(Eric Grove)为最近一版的「沙之谜」写序时提到:「该书并非当时唯一撼动人心的佳作。」并列出六本着作,包括威廉丘(William Le Queux)着之「英伦大战争」(The Great War in England)。

  另一本纯粹供人消遣阅读但与「沙之谜」地位不相上下之著作是,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在苏联瓦解前所着之「红色风暴」(Red Storm Rising),主题系北约与华沙集团作战,书中详细描述两方攻防作为,内容生动之程度动摇了国防部在兵棋推演与分析上之传统思维。「红色风暴」于1986年出版,当时军方计画作为呈现僵化停滞之状态,克兰西的想象力受到军方重视与详加研究。这类小说钜细靡遗地陈述参战双方之思维与行动。其它科幻小说如威尔斯(H.G.Wells)之「世界战争」(The War of the Worlds)等,仅有部份可稍加注意。

  另有一种著作属于预言式,内容长短不一,并无小说中人物之对话与思维。其中最佳之著作系白华特(Hector C. Bywater)所着「太平洋战争:1931-1933年美日战争史」(The Great Pacific War: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Japanese Campaign of 1931-1933)。本书写于1925年,白华特引用了丰沛的资料,以深入的观察者角度描述美、日之激战。白华特撰写此书之目的在于警告日本,切勿唤醒美国这个沉睡的巨人。华盛顿裁武条约(Washington Disarmament Treaty)于1921年签署,当时美国刻正进行海军现代化。

  白华特之论点深入,并非无的放矢。本书虽写于战事发生前15年,但白华特搜罗了海军战院兵棋推演人员花了20年归纳所得之成果。书中描述日本在宣战前攻打巴拿马运河,因封锁巴拿马运河可使大西洋舰队在两个月之内毫无用武之地。然后登陆菲律宾力仁牙因湾(Ligayen Gu[f),同时攻占关岛。美国亚洲舰队(Asiatic Fleet)大败,太平洋舰队既无巡航能力也无后勤支持,只能徒呼负负。

  战事继续进行,陆战队与陆军以及相关载具于珍珠港集结,以分散攻击阿留申群岛以及奥勒冈至加州沿岸之日军。双方皆试图发动突袭。然因侦搜情报不足而效果不彰,侦察机数量不足。美军后来成功地防止日军夺取美属萨摩亚,其战术类似太平洋战争瓜达康纳尔战役中采用者。日军进犯中国,然中国幅员辽阔,日军深陷泥漳之中。此时美海军舰队成军,横扫中太平洋,攻占特鲁岛(Truk)。美海军势如破竹,战事在雅浦岛(Yap)附近达到高峰,美舰队采用之战术类似1944年6月马里亚纳(Marianas)与10月雷伊泰湾(Lyete Gulf)海战之结合,痛击日军。书中的日本即于1932年主动求和。

  笔者在本书第一版的「后记」中以纯粹的战术观点来述说现代飞弹作战之特性。后记中所假想的「下一场尼罗河战役」(The Next Battle of the Nile)发生于纳尔逊将军1798年8月1日胜利200周年时。笔者深感庆幸的是美、苏海军间不可能发生战事,但亦希望书中所提见解能流传于世,正如同欧威尔(George Orwell)在「一九八四」一书中向世人警告极权主义的挣泞本质般,至今历久弥新。

后记:爱琴海战役

  本版的「后记」之内容含括作战层级之事务与滨海作战。故想定状况可扩及复杂作战环境,而指挥官必须达成战术目标。笔者将把第一版中所提之指挥官再度提出,但其角色已提升至作战层级指挥官(operational commander),渠将面临复杂万端的问题与状况。此处笔者所提之状况系小说与预言兼具,一方面从指挥官的角度看待问题,另一方面详细描述了现代战术环境--充满了感测系统、飞弹、信息作战、鱼雷、水雷及两栖作战。

  这位指挥官所面临之作战问题与战术状况和美海军面对强大的海岸兵力(部份海上部份陆地兵力)时相当。这个假想敌实际上是美国盟友,其实这和1920年代时美国以英国为假想敌进行兵棋推演一般,因英国海军强大,对美国战术、系统与准则是最佳之测试对象。

  另一方面,笔者在文中对于未列入现今美军军事计画之一环的滨海作战想定非常重视。美国如集中所有兵力攻击敌本土,反而有损美国利益,而敌军在其水域内畅行无阻又非海上强权之美国所乐见,故美国势必会追击敌人至沿岸地区。

  文中显示滨海作战与大洋作战之战术、准则与战斗系统大有出入。笔者所言之战斗系统系指军舰、飞机与传感器之密切连结,并透过信息科技与准则规范达成统合行动,此即「以网络为中心之作战」的要旨。但于自身水域进行作战的敌军却不需要同等之高科技。半独立作战结合隐匿与奇袭将足以对敌人构成严重威胁。由于在笔者所提想定中,格兰特将军(Admiral Grant)面对之状况即为严峻,故笔者加入美海军目前尚未具备之兵力,否则格兰特将无法因应各种挑战

  此外笔者并不打算将所提战术作为现实参考依据,旨在详细说明武器、感测系统与准则之运用方式。例如想定中有个重要因素:参战的三个国家皆拥有大量鱼叉飞弹;而各种小型舰艇都能透过网络连结发挥集中火力之效能。战事到达高峰时,核动力潜舰并无任何助益,但在危机初始之际却是隐然的威胁。无论陆基或舰载飞机对战事并未具备决定性影响,然读者若深入了解,可发现双方的战机对对方任何战术皆是一项威胁。

危机

  尤里西斯.山姆.格兰特(U[ysses S. "Sam" Grant)上将面对眼前环境自忖,作战远比战术作为复杂多了。其作战计画有赖将各种考量浓缩成一套浅显易懂的战术计画,俾使所有人员在即将发生的战事中,面临状况紊乱充满变量时,有所依据,然整个作战系接受国家政策与军事战略之层层管制。由于冲突事件频仍,战争势不可免,格兰特将军必将集中心力,思考如何作战,但必须在战事爆发前,考量各种因素俾制定面面俱到之决策。

  除参与争端的三个国家外,有利益关系者还包括所有欧洲国家与大部分西亚国家。格兰特将军的使命系将两个世仇的激荡情绪降温。

  其作战任务系在希腊与土耳其全面爆发冲突前ll个小时介入此一危急情势。美国已竭尽努力试图购和,如今唯有指望格兰特将军的兵力。格兰特此时面对一个矛盾:以流血促成和平。战争迫在眉睫,结果尚未可知。格兰特除摩下第六舰队外,无其它增援部队。然其作战计画仍有胜算,因摩下指挥官有能力达成使命。娴熟之技术与坚实战力,加上些许运气,第六舰队应能遂行任务。这将是中途岛海战以来美海军的最大挑战。

  格兰特何以能负责指挥此次行动?实系复杂的战略考量之一。目前担任驻欧海军总司令(CINCNAVEUR)的格兰特三天前还在驻欧美军总司令(USCINCEUR),古若斯上将(E.F. "Famous" Grouse)麾下任职,该总部位于德国司徒加(Stuttgart)。古若斯对格兰特并不友善,并主观地认为地面战术与行动方值得一提。希腊与土耳其爆发冲突后,格兰特随即被任命为总司令,直接受命于国防部长与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总统衡量全般状况后,决定以驻欧海军部队独力承担大任,即使不成功,失败的仅是海军而已。在无其它外力协助下,格兰特务须防范希腊与土耳其一触即发之情势,双方的世仇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近几个月来,希腊狂热份子在赛普勒斯鼓舞暴动,程度已非规模不大之联合国维和部队所能控制。一周前,希腊政府以赛普勒斯岛上暴动为由,准备将战区弹道飞弹部署于该岛,此型飞弹可在数分钟内攻击土耳其所有重要地区。此言激怒土耳其民众,土耳其总统与首相反常地顺应民众采取行动之呼吁。中情局透过联参告知古若斯与格兰特,一旦希腊将飞弹送往赛普勒斯,土耳其将执行一项早已计划好之战略

  土耳其国防部长公开宣布将防堵希腊海军,但同时亦准备派遣兵力进占赛普勒斯,使得希腊必须采取行动;事实上,土耳其另有盘算。赛普勒斯岛距离希腊东岸遥远,但距土耳其本土不到100?桑?可作为诱饵。希腊空军鞭长莫及,空中支持能力有限。土耳其准备以战机、水面舰、潜舰与陆基飞弹打一场有利的滨海作战。作战后期的第一阶段系一支土耳其舰队于赛普勒斯西方迎战,大举削弱希腊海军战力。第二阶段则将重心置于爱琴海。

  土耳其之真正目标在爱琴海。多年来,两国海军勤训苦练,以备用兵之日到来。两国皆认为双方在海上势均力敌,希腊可能略占上风。希腊打算运用多德喀尼群岛(Dodecanese)与希克拉迪群岛(Cyclades)之狭窄水域(土耳其视为系遭希腊占领的群岛),以飞弹与战机突击土耳其舰队与战机。然若土耳其摧毁希腊海军在先,则这些岛屿将孤立无援,爱琴海门户等于大开。

图12-1 希腊之意图与土耳其之因应计画 1. 希腊计画将陆基战区弹道飞弹运至赛普勒斯。 2. 土耳其宣布将派遣主要部队进驻赛普勒斯,然后 3. 击毁希腊海军。

  土耳其早已无法容忍希腊占领爱琴海上之岛屿。希腊掌控这些岛屿等于掌控土耳其经过爱琴海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与黑海之重要交通线。1995年希腊依据联合国1994年11月通过之海洋法,宣布将领海延伸至12?桑?如希腊确实执行,等于管制了土耳其进入黑海的路线,以及土耳其西岸的每个港口。

  另外希腊亦划出所属大陆礁层范围,俾拥有水下矿权。土耳其石油探勘行动已引其希腊抗议,声称此系侵犯其主权。爱琴海领空权以及希腊在土耳其西岸周边岛屿驻军等皆为悬而未决之问题。这类问题使得两国柑互叫嚣。当情报显示希腊已将巡弋飞弹部署于卡斯(Cos)、巧斯(Chios)、林诺斯(Lemnos)等岛屿上时,土耳其即制定计画,准备攻占这些岛屿并夺取飞弹,另外包括萨摩斯(Samos)与列士波斯(Lesbos)两岛。如此方能获得民意支持,争取爱琴海上之势力平衡。

图12-2 土耳其第二阶段战略 土耳其将分别自艾瓦利克、切斯美、伊士麦、库沙达西与波德伦对林诺斯、列士波斯、巧斯、萨摩斯与卡斯等岛屿发动两栖攻击。

  希腊海军是否知道土耳其即将采取先攻赛普勒斯,后战于东爱琴海之两面作战手法并不重要。如失去赛普勒斯,希腊政府将随之下台。即今土耳其占尽优势,面对再高风险,希腊仍须孤注一掷。北约此时惊骇不已,因两国皆为成员国。北约50年来致力防止之危机终于发生,各国却只能作壁上观。联合国亦左右为难,唯一购和方式有赖美国行动。

美国决策

  美国总统哈里斯(Rainsford C. G. Harris)系普林斯顿大学校友,向来仰慕希腊与西方文明,当他得知土耳其战略后,认为土耳其系侵略者应予阻止,并准备介入。然渠必须以希腊利益与爱琴海兵力平衡为由,说服希腊接受美国之政策,并由第六舰队介入。国务院则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分析情况:土耳其自由民主,系深入亚洲大陆的文明前哨,遵行伊斯兰教条,却反对回教狂热份子之神权政治,国力强,力图稳定,前景亮丽。美、苏对抗期间还是美国与北约盟友,是西方阵营东边的最前哨。国务卿汀克(Dan M. Tinker)对土耳其持同情态度,多年来希裔赛普勒斯人多次挑衅,土耳其皆采容忍态度。

  两个极端意见终于获得共识。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这是海上危机,应由海军解决。50年来,海军介入之地区包括台海、列分特(Levant;译注:接壤地中海东岸之陆地,通常指叙利亚、以色列与黎巴嫩)、非洲、中美洲、南中国海及西亚。尽管海军对陆地的影响仍有局限之处,然一旦类似希、土之海上危机发生时,海军仍可维持1949年以来从未尝败绩之记录,意外与水雷造成之损害除外。

  因此国家安全委员会提议将二艘神盾级巡洋舰部署于赛普勒斯与伊斯肯德伦(Iskenderun)与麦辛(Mersin)两个港口之间,以防上耳其利用这两个港口以及重重防护,运送部队至赛普勒斯。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奉命递交一封外交照会予总理贝伊(Yusuf Bey),内容措词冷漠,警告土耳其不得对赛普勒斯采取任何行动,否则等同与美国作对。哈里斯总统仅能就与国务卿汀克取得共识之唯一事项对外发表:希腊或土耳其军舰与战机不得向对方开火,亦不可以飞弹、部队或其它方式改变赛普勒斯之军力平衡。另外哈里斯总统还透过视讯会议向希腊总统哈左博洛斯(Hatzopolos)保证,除非能打败美国海军,否则不会有任何舰船接近赛普勒斯。面对冀求一战的希腊海军,哈左博洛斯勉为其难地答应置身事外。另一方面,驻土耳其大使拜会土国总理时气氛相当僵持,渠只能回报,土国总理冷漠地将他打发走。

战事开始

  前述情形于五天前,亦即7月26日发生。格兰特将军身为战区海军指挥官,上级自然会咨询他的看法。渠表示,只要古若斯上将将作战计画颁布后,第六舰队司令安可尔中将(Vice Admiral T. Anchor)将立即派遣神盾级舰就位。然格兰特作了如下要求,并且获得同意:

? 派遣四艘神盾舰分成两个战队,分驻赛普勒斯岛东北与西北两端,

? 派三艘潜舰秘密进入该水域,

? 航母战斗群由一艘核动力航母与四艘护卫舰组成,于距离赛普勒斯150?纱θ?面戒备,如此方有足够空间实施纵深防御,并防护神盾舰。

  格兰特同时还调派一支由三艘舰组成之两栖待命支队向西行。舰上之陆战远征部队应获得完善的保护,但所有八艘神盾级舰皆已另有任务。渠普思考将陆战陆战队留置于岸上,但最后放弃这个想法;因此决定运用所余兵力:停泊于萨丁尼亚岛拉马达列纳(La Maddalena,Sardinia)之八艘800吨库勋级(Cushing)军舰。库勋级属攻击舰,并不适合护航,然格兰特仍下含此等军舰出港,避免意大利干扰。库勋级与两栖待命支队会合后,于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 Sea)巡航。库勋级系针对短期快速任务而设计,并不适合长时巡弋,但大西洋舰队增援兵力将于十天后抵达,这期间,八艘库勋级舰的水手(每艘60人)必须与两栖待命支队同甘共苦。格兰特对该支部队指挥官古瑞德雷中校(Commander Gridley)(注3)深具信心,因渠等普针对危机长期作业进行训练。

  两栖舰上驻扎一支专司特种作战之「海豹」部队,格兰持对这支部队另有用途。渠下令三艘驱潜舰自驻扎之西班牙罗塔港(Rota)出发,到萨丁尼亚岛北方接载海豹部队,然后东行。

  罗塔港另有一艘4万吨母舰,可运载8艘200吨侦察攻击舰(Killer-Scouts)与10架短场起飞垂直降落飞机,航速高达30节。侦察攻击舰总计30艘,其设计系依据滨海作战之任务而定。其中12艘为魅影级(Phantoms),配备战术攻陆飞弹。格兰特下令,母舰装载8艘魅影级舰,东行至地中海,由驱潜舰护航。

图12-3 美国第六舰队战术 1. 勃克号与琼斯号(John Paul Jones)飞弹驱逐舰 2. 提康德罗加号与佛莒号(Valley Forge)巡洋舰 3. 安那波里斯号、芝加哥号及旧金山号核动力攻击潜舰 4. 里根号航空母舰、盖茨堡号巡洋舰、欧肯号(O'Kane)飞弹驱逐舰,以及列福威奇号(Leftwich)与希尔号(Harry W. Hill)驱逐舰。 5. 两栖待命支队西行 1. □土耳其部队登陆处 2. □支持性机场

战事爆发

  如格兰特所担心者,美军行动并未能吓阻土耳其。7月28日午夜前,约莫在战情人员交更时,18枚美制鱼叉飞弹分别由陆地、空中与海上发射,从各个方向朝提康德罗加号袭来。提康德罗加与佛莒号(Valley Forge)立刻采取因应作为,成功防御17枚飞弹,另外一枚穿透防御网,命中提康德罗加号船舶部位,使其丧失作战能力。佛莒号因协助拦截,而于29日0025时的第二波攻击中被击中飞弹发射部位。另外二艘由60?赏獬墼?时,8枚鱼叉飞弹再度来袭,5枚被成功防御,但3枚飞弹又分别击中提康德罗加号与维立佛莒号,两艘船皆失去战力。0230时二艘飞弹驱逐舰赶赴现场巡弋,保护受创军舰,直到拖船自那不勒斯(Naples)抵达现场救援。土耳其停止攻击,原因可能是备便之飞弹已用罄,或者土耳其认为已达到攻击效果。两艘战舰伤亡人数达90人。

  攻击行动结束后,土耳其认为安全无虞。随即以5艘登陆舰与一艘运输舰搭载一支陆军旅,由驱逐舰与巡防舰护航,并有空中兵力严密戒护。然美国三艘核动力攻击潜舰已部署在附近,其中一艘被土耳其侦知并加以攻击,另二艘成功穿越屏卫,于0410时后的六分钟内击沉一艘登陆舰与二艘运输舰。总计700名土耳其官兵葬身大海。

  古若斯将军得知消息后,于7月29日0530时,亦即华府时间的午夜,与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简称联参主席)联系,要求撤换格兰特,并向土耳其发动空中与飞弹攻击。渠并表示,陆军部队已全面备战,将依据联参准则发动全面战备与精准打击俾获得全面优势。然联参主席赞同格兰特采取之谨慎作为,并赞许他是最优秀的海上强将。联参主席与国防部长对古若斯死守准则的讶异程度不下于上耳其的决心与血腥行动。五个小时后,亦即华府时间0600时,两人与总统会晤,获致如下决定:第一,命今古若斯不得擅自行动,辖下战机或部队留驻原处;第二,如欲防止全面战争爆发,所有冲突务须局限于海上。联参主席认为此举可行,因土耳其亦可能作如是想。在未攻击其本土的情况下,似乎已成功阻止土耳其再向爱琴海推进。由于美国希望将所有冲突限制于海上,故高层直接命令格兰特接任特别指挥官一职。

  在政治作为上,美国总统与国务卿必须竭尽努力使土耳其恢复理智。由于美国一再保证不会让任何岛屿落入土耳其手中,希腊未采取任何行动。而世界舆论将可对土耳其产生压力。此时美国总统已获些许教训,同意让其它国家如俄国告诉土耳其,如放弃攻占希腊岛屿之意图,将可获得世界同情。

  早在国家安全会议举行之前,古若斯已完成备战,由于与高层意见不合,最后决定去职。那不勒斯时间7月29日1400时,格兰特接到任务命令:阻止土军攻夺希腊岛屿,但不得攻击其领土,国防部长与联参主席花了15分钟向格兰特说明华府方面的看法。此时格兰特想出了一个腹案。他问到,「领土」是否不包括港内的土耳其运输舰。部长含糊其词,而联参主席猛眨眼,格兰特认为这代表渠等同意,渠等不久将收到格兰特作战计画的详细内容。

  格兰特立即集合参谋,揭?逼渥髡礁拍睿?要求渠等快速评估状况。参谋认为,土耳其在海上行动无法奏效的话,可能由空中进占岛屿。然格兰特由各种因素获致一项结论:如土耳其认为无法掌控滨海水域,不能安全运送部队,将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注4)

  这个前提确立后,参谋们开始评估作战序列,并于动态显示板上标示各种运动。29日1900时计画完成,格兰特批准后,计画以电子方式送达欧洲海军部队各舰与岸上单位,联参首长亦各获副本;基于知会与防范危机升高,驻欧美军总司令亦获一份计画书。

敌军行动

  同日2000时,土耳其高层指挥部下令部队登上登陆舰艇与运输舰,准备快速攻占计画中的五个希腊岛屿。土耳其舰队亦奉命赶赴五个装载港口,俾屏卫部队与支持登陆行动。空军战机已转场至西岸基地,负责搜索与掩护。六艘现代柴电潜舰加入护卫船团,水雷舰则准备布雷。

  三十日清晨,美国卫星已发现上国部队、舰艇与战机动态。上午约莫10点左右,全球指挥管制系统(Global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GCCS)已显示土军行动在即。格兰特在那不勒斯透过全球指挥管制系统所获之情报与华府并无二致。9艘驱逐舰与飞弹快艇将从达达尼尔海峡南下,部份军舰配备鱼叉飞弹,其余为射程较短之企鹅飞弹,适合北爱琴海之狭窄水域。尽管面板上未显示,但爱奥尼亚群岛(Ionian)水域实际上布满了小型巡逻艇与渔船,以弥补空中侦察不足之处。

  由赛普勒斯向西航行的10艘土国军舰,经卫星确认,皆配备鱼叉飞弹。在西南部安那托立亚(Anatolian)沿岸之阿客萨兹(Aksaz)海军基地内总计停泊20艘驱逐舰、巡防舰与飞弹快艇。格兰特认为这些舰艇可全数出动。因此渠估算敌军总计有25艘以上之驱逐舰与飞弹快艇朝北航行,配备约180枚飞弹,预于7月31日早晨进入爱琴海。

  攸关格兰特作战计画的是分别位于五个装载港之登陆舰与运输舰,卫星已确认其位置:艾瓦利克对列士波斯、切斯美与伊士麦对巧斯、库沙达西对萨摩斯、波德伦对卡斯。由于各舰位置皆已确定,各目标精确坐标传送至各舰,输入飞弹导引系统内。

  那些飞弹?一定是魅影级舰配备之小型弹道飞弹。此型飞弹通常系对陆战队或岸上陆军部队提供战术支持。由于大部分港口均深嵌入沿岸的复杂地形,因此鱼叉与战斧飞弹此时无用武之处。另一项考量因素是,由于土耳其预期美军将以巡弋飞弹攻击,可利用港口系统遂行防御,但无法防御魅影级舰携带之战术弹道飞弹。此型飞弹系改良自陆军之飞弹,精确度高,飞行时间仅有数分钟。由于可能对港口所在城市造成损害,加上土耳其空军有二百余架战机,格兰特自始并未打算运用里根号航母之空中兵力。由于潜舰无法攻击所有港口,加上格兰特不希望这些潜舰在爱奥尼亚附近的浅水区面临水雷与柴电潜舰之威胁。

战术计画

  魅影级军舰如欲发射战术弹道飞弹,须进入距离目标90?纱Γ?且须在土国运输舰与登陆舰敌航前行动。拥挤之滨海水域对行驶其间之舰船有利,但如欲以飞弹攻击此水域舰船却有相当困难。此外,格兰特并不确定土军将攻占那些岛屿,而且土军对滩岸环境与希腊防御能力更为清楚,一且运输舰散航,就成为棘手问题。这也是何以格兰特接获任务指示后需要立即行动,也何以需要高层默许攻击在港运输舰。美方对此等在港军舰位置之判定,其误差不过几公尺。

  格兰特早已了解,如无新型之魅影级舰,根本无法军凭手上兵力消弭危机。每艘魅影配备10枚小型战术弹道飞弹,可使19艘运输舰与登陆舰无法作业,登陆艇由于数量太多难以用飞弹攻击。渠估计可击毁八艘以上之运输舰,土国势将延迟行动,这段期间整个大西洋舰队已抵达。

  魅影级战队指挥官詹达少校(Lieutenant Commander Genda)登上旗舰忍者号(Minja)开始行动,目标为19艘运输舰与登陆舰。尽管可能有其它军舰末被发现,詹达的任务就是:将80枚飞弹一齐发射,攻击卫星发现之目标。

  尽管80枚飞弹攻打19艘毫无防御力的目标似乎有些浪费,但格兰特不敢保证命中率100拷。魅影之飞弹中含有子母弹,可涵盖两个足球场大的范围,虽非理想之攻船武器,然其威力可严重损毁运输舰,如舰上有部队,伤亡将极为惨重。当然这种伤亡可如渠所欲地延迟土军行动,但不可能平息土国人民之激动情绪,亦不可能获得世界舆论之支持。

  这个问题已获讨论。攻击行动将尽早发起。魅影母舰将比库勋级舰晚一个小时,亦即31日1700时通过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us)南方水域,由于当时尚为白昼,天气晴朗,极可能遭上国发现。但格兰特认为,除非魅影级军舰发动攻击,否则土国不会有所警觉。魅影级军舰将于入夜后,约2100时进入希克拉迪群岛西方水域。土耳其如欲越过希腊水域进行侦察,有赖果敢决心及希腊之自制。里根号上之战机于希克拉迪与多德喀尼间巡弋,直至夜幕降临,使土国误以为美国将发动空中攻击。

  魅影级军舰最大的威胁并非土军,而是希腊军队。希腊政府是否已通知部队?希腊军队是否进行侦察行动?希腊军舰、战机与飞弹是否会让未经辨识之军舰通过,不加干扰与回报上级?格兰特担心情报外泄,并未告知希腊其作战计画。对他而言,战机可以损失,库勋级舰可以损失,但魅影级必须毫发末伤。

  夜幕低垂后,魅影级军舰关闭所有电子装备,静静地通过希克拉迪,唯有目视方能发现其踪迹。魅影级舰身低,即使在白日亦难被发现。在海象三级的夜晚,下弦月要到0100时才会升起,魅影级军舰有绝佳机会,在希腊军与土军末发现的情况下,穿过希克拉迪群岛。渔船或沿海商船可能发现,但回报需要一段时间。而希腊或土耳其之飞弹寻标器均无法侦测到魅影舰,无法攻击;惟有火炮或弯刀才能发挥攻击效果。各舰将透过卫星构建秘密通联网络,回报运动情形与位置。詹达虽无法目视各舰,且末维持任何队形,而且无法相互支持,但能确知各舰均齐头并进。如有任一艘遭攻击,船上12名组员只能坐以待毙。

  詹达将带领忍者、魅影、幽灵(Ghost)与匿行者(Furtif)(注5)四艘军舰采东北航向,穿越群岛,然后在开阔水域上航行最后的50?桑?为避免尾迹引起注意,速度不可过快。这四艘船将于普沙拉岛(Psara)东方会合,等待格兰特的发射命令,时间为8月1日0400时。其目标为艾瓦利克、切斯美及伊士麦。

  另外四艘由史狄芬妮.迪卡图上尉(Lieutenant Stephanie Decatur)领军,以黑骑士号(Black Knight)为首,带领剌针(Sting)、迷雾(Mist)与静默(Silencioso)三艘舰采南边航路,分别缓慢安静地通过希腊各岛屿,并于阿莫哥斯岛(Amorgos)(注6)北方之德诺瓦(Dhenova)会合。目标为切斯美、库沙达西与波德伦港内之军舰。

  第六舰队所有兵力之任务皆为支持0400时之攻击行动,然库勋级舰另有任务,虽然简单,危险性相当高,其它美军舰均不适合此任务,亦即吸引土军25艘军舰之飞弹。

库勋级舰系消耗性兵力

  格兰特已下令八艘库勋级出航护卫两栖待命支队。一旦爱琴海可能发生战事,这支舰队将立即束行,由于一艘故障,目前仅存七艘。库勋级必须比魅影级母舰提早一小时通过爱琴海门户,亦即克里特岛与基斯拉岛(Kithra)之间。故格兰特下令库勋级必须于7月31日1600时抵达此处,这段距离为500?桑?但格兰特的高瞻远瞩提供了充裕时间。渠让该舰队通过美西纳海峡(the Strait of Messina)以缩短距离,同时增加土军发现机率。由于库勋级舰系诱饵,数艘甚或全数七艘将自我牺牲,避免魅影级被发现。

  数年前当格兰持担任第六舰队司令时,执意要求配赋10艘库勋级。在苏联还未有垮台的征候前,1998年8月1日该型舰在击败苏联舰队时居功厥伟。目前仅有七艘可执行任务。库勋级排水量800吨,人员60名,主要武器包括8枚鱼叉飞弹与一门76炮,反潜能力虽不足但无关紧要,另外舰上搭载一架LAMPS(轻型空中多功能系统)直升机,库勋级军舰类似近海海军使用之早期设计。这七艘已足以担当大任。

  古瑞德雷中校系格兰特亲选之指挥官,迄今已一年,渠培养各舰舰长间之默契,团队性强。此次行动由古瑞德雷负责执行,然此战术系由格兰特于多年前所设计者。库勋级事实上并不适合此任务,因其鱼叉飞弹能否穿透土国军舰防御网仍有存疑。土耳其亦配备自行改良之鱼叉飞弹,且对鱼叉飞弹防御不遗余力,因希腊海军水面舰之鱼叉飞弹为其主要威胁。格兰特自忖,土耳其使用与防御鱼叉飞弹的能力就是美国外援的恶果。

  古瑞德雷将行经克里特岛北方,并于夜间时慢速航行,开敖雷达与无线电,故意将位置暴露。航母战机在希克拉迪与多德喀尼群岛间实施侦察,可发现船团并防止突袭,并就卫星情报查证敌军兵力。1900时古瑞德雷向左急剧改变航向,速率增加至31节,向阿纳菲岛(Anan)航行。2100时,七艘库勋级分成两队,采不规则队形齐进。两队间距约五?桑?以雷射灯号通联,轮流采蛙跳战术。当一队以35节高速航行时,另一队维持6节航速,看起来像是小型无威胁性的运输船团。2300时接近阿纳菲岛时,航向向东,驶往土耳其25艘战舰可能所在处。

  两架LAMPS直升机将南飞,开敢雷达朝克里特岛飞行,这是计中计。土耳其如曾研究库勋级军舰,将可预期这些军舰会在沿岸出没。直升机系侦搜利器之一,但在当晚由于海上杂波太多,古瑞德里根本不期望直升机能提供任何情报。渠并不清楚土耳其舰队是否派遣直升机侦察,但此点并不重要,因土军已得知其动态。古瑞德雷的责任之一系隐匿实际意图。如有直升机自东方接近,应于八?赏饣髀洹A硗庥珊侥钙鸱桑?执行夜间战斗巡逻之战机负责吓阻任何以50节以上速度在空中移动之目标。古瑞德雷只能仰赖战机发挥扰乱或驱离侦察机。

  古瑞德雷预判,土军鱼叉飞弹快艇将于驱逐舰前方成屏卫编队。快艇只要开敖雷达,库勋级舰即可在射程内侦知。美、土鱼叉飞弹射程70?桑?但由于双方必须侦测、追踪与瞄准对方,因此发射距离约为射程三分之一。鱼叉飞弹归向导引系统极为精准,然库勋级舰攻击之水域有商船与渔船,可能因误击而浪费飞弹。每次攻击由一艘负责,一次不超过三枚,然后立刻转向,避免遭敌反击,同时采用被动飞弹防御系统。其它军舰则降低速度,等待下一个发射电子辐射之目标。此种小量攻击战术旨在尽可能拉长存活时间,尽量消耗土军飞弹。若土军亦关闭雷达航行,则有赖何者视力较佳,能先发现对方率先攻击,此时舰炮之威力与飞弹不相上下。双方关闭雷达时,战况势必相当混乱,而较小之兵力库勋级舰反而不容易发生彼此误击的事。

  舰队皆曾就上述行动勤训苦练。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七艘库勋级军舰加上56枚飞弹不可能击败配备180枚飞弹的25艘军舰,何况土军是在自家海域作战,古瑞德雷务须善用飞弹拉长作战。渠希望第一次遭遇能在午夜时分于阿斯提巴拉岛东方发生,俾吸引敌兵力穿梭于群岛间,使所余军舰能发挥所长。各舰长皆了解,勿将土军注意力导向阿莫哥斯南方,亦即另外四艘魅影级舰航向之处。

  参谋长提醒格兰特,古瑞德雷可能会有油料不足的问题。格兰特感到汗颜,此一疏忽将毁了全局。然古瑞德雷回报,油料充分,可行动三小时,且所有在行动期间军舰不会以全速航行。存活下来的军舰只需蹒跚地躲入最近的希腊岛屿或港口即可。

图12-4格兰特作战计画 1、2魅影母舰航路2、3A、2、3B魅影航路A、B、C、D库勋级航路X-Y-Z 土耳其主力舰队预期航路

格兰特登舰

  七月三十日约莫晌午,格兰特交代下属安排渠与希腊国防部长于31日会面后,与作战参谋群分乘二架V-22海坞式运输机离开位于那不勒斯的驻欧海军总司令部。降落第六舰队旗舰后,便与舰队司令安可尔讨论电子作战计画。安可尔希望能采取更积极之行动,然亦承认,一旦魅影级任务失败,其兵力将无法应付土国空军的200艘战机。格兰特和安可尔玩了十五子骰子游戏(acey-deucy),拜会随军牧师,与飞行员用餐,淋个浴,然后稍事休息。

  三十一日0700时,全球指挥管制系统提供了最新的卫星影像,确认土国舰队位置与数量。0900时,格兰特搭上S-3维京式机,在战机戒护下前往雅典,俾于1300时拜会希腊国防部长。格兰特用了30分钟向鲁卡沃斯部长(Minister Locuas)说明之前从那不勒斯发送出的讯息的重要性。「务请阁下尽可能通知所有武装单位,土军未登陆希腊领土前,切勿开火。各处皆可发现可疑军舰,皆为美军或土军。计画之遂行皆仰赖希腊军人自制,切勿开火。」事实上。格兰特之作战计画并未全然指望希腊军队的自制,但一且开火,将全盘大乱,反而可能导致战争,而这场战争正是格兰特亟欲避免者

  十四时,格兰特之参谋群招摇地登上S-3型飞机,飞往航空母舰。数分钟后,格兰特本人率领一名通信官与作战官悄悄地登上V-22型机。格兰特此时相信,整个作战即使没有他,亦可遂行--或许只有他自己这么想。库勋级舰之任务相当重要,格兰特于马塔潘角南方与之会合。1500时,格兰特等三人登上库勋级旗舰胜利号(USS Victory)

  格兰持并不担心古瑞德雷勇气不足,相反地,他对所有库勋级舰深具信心,该舰队平时所有训练皆旨在先发制人,赢得胜利。此次库勋级须善用火力拖延时间,一小时或二小时,扰乱土国舰队,避免其发现魅影级军舰之行踪,直至魅影级军舰将80枚战术弹道飞弹全数发射后向西撤离为止。古瑞德雷了解任务为何,但在战事激烈时,难保情绪激动时失去判断力。因此格兰特认为在攻击时刻,渠应待在胜利号上。在那不勒斯,格兰特资源充裕,人才济济。参谋长经验老到,时时向华府报告最新情况,避免任何臆测。其参谋群可独自解决诸多问题,如紧急补给或部队错过会合点等。

  登上胜利号后,格兰特坐在战队长的位置上,位于舰长与值更官位置后方,古瑞德雷则坐在值更官的位置,舰长柏诺提中校(Commander Ray Bernotti)仍坐在舰长位置上,亦即作战行动面板前(注7)。值更官位于巡查长平时所坐的折叠椅,而巡查长则采以前海军作法,站着值更。格兰特的通信官与作战官各坐一张野战折叠椅。整个空间似乎有些拥挤。

  这次行动还有个麻烦是,格兰特的对手是他的老友,土国海军总司令麦哈麦特.阿布度尔(Mehmet Abdul)。他在某次敦睦访问伊士麦港时首次见到麦哈麦特,还打了一场壁球,当时两人皆为上尉。15年前麦哈麦特在美海军战院上指参班时,两个家庭感情密切。后来担任参谋时,两人还曾研究如何协调北约兵力,在黑海与苏联作战。就个人情感言之,两人皆不好受,而对方战术思维彼此又知之甚详。麦哈麦特知道格兰特一定有锦囊妙计。少有人能如麦哈麦特般,在心态上已作好万全准备,与格兰特和第六舰队对抗。

  格兰特对自己的粗心有些后悔:或许库勋级不须全数出动,这样可以少牺牲一些人。他还思考了个人可能面对的问题;计画一旦失败,可能被撤职查办,接受军法审判。如果成功,仍会引起争议,毕竟这场战役并非以传统方式实施。如果误判古瑞德雷摩下各舰长与成员之能力,或者低估敌人实力,将全数阵亡。所有人员皆了解成败的后果。

  格兰特曾打败苏联海军,且未尝败绩,库勋级全体人员对他深具信心。但这次如判断无误,至少半数以上库勋级舰将遭击沉或失去战力,最少有四分之一的人员伤亡。

  这纯粹是个人感性的一面。指挥官作战时最重要的间题是,计画如何成功?如行动挫败,代表魅影级舰亦损失惨重。由于魅影级舰之火力足可遂行任务,只有一些因素能使计画失败。战术弹道飞弹皆历经测试,但未曾运用于实战中。美军情报系统世界首屈一指,但亦可能末侦测到土国某些军舰。且魅影级发动攻击时,土国运输舰必须仍在港内。

  魅影级舰如行动失败,势将导致全面战争,第六舰队将遭逢严重打击,美国声望亦因此摇摇欲坠。希腊发动攻击,此时战力已遭削弱的土军其后果将惨不忍睹,东地中海与西南亚更可能爆发动乱。

  格兰特心想,六个小时后一切都会揭晓。的确,这个作战计画完善,将会成功。他加入军人的行业并不是因此一行业中一切事务都是确定的,战争中是充满危险与不确定因素的,但是在诸多因素的配合下这个计画成功在望。格兰特运用适当兵力执行计画,魅影级与库勋级各舰长皆曾依据完善之准则勤训苦练,砥砺战技,所有官兵亦能在拥挤狭窄的滨海水域进行快速作战。

  格兰特转头向古瑞德雷说:「你可以发射武器了。」

结局

  格兰特的作战计画只有在魅影级舰适时发射飞弹,摧毁土耳其两栖战力后,方竟全功。

  接下来的故事,也就是战斗本身,就要由小说家来执笔了。如欲情节较曲折,格兰特可能怯懦,犯下错误,而壮烈成仁。如由笔者撰写,主角将胜利凯旋。但就本想定主旨言之,格兰特之存亡并不重要。

  对部份读者而言,格兰特并无必要让自己置身于险境之中,但此举却符合海军长久以来以身领军的传统。知名海军史学家波特(E. B. Potter)指出,尼米兹上将(Admiral Nimitz)抵达珍珠港后因必须待在岸上方能取得敏感情报,并能顺畅地与高层或下层通联,故勉为其难地不随舰出征。尼米兹面对的是一场长期作战,格兰特则不然,其胜负只在一举。加上格兰特胜算不低,故欲参与行动。就一般状况言之,作战指挥官留在司令部运筹帷喔,现场由战术指挥官负责,较有利舰队作战。由于笔者将各种战术技巧赋予格兰特,因而他显然比较独特。

  另外小说家还会告诉读者,美舰队赢得胜利后,是否成功地促成谈判,从而恢复和平。笔者不保证有此结果,仅能说美国总统见到良机,联参主席选择了最适当的人执行这项任务,美军亦竭尽所能,创造谈判空间。

  作战细节将集中于库勋级舰勇敢的欺敌作为。这七艘军舰面对了在数量上为其三倍有余,排水量五倍余的敌人,目的旨在吸引敌军火力。双方皆无法进行现代飞弹部队所希望的作战方式:在远距外发动决定性先制攻击。这场作战就是刻意制造混乱,与柯拉汉少将(Real Admiral Dan Callaghan)于1942年11月12-13日瓜达康纳尔夜战所处之情形类似。柯拉汉夫去管制能力,但由于情势过于混乱,双方皆无法了解战况,反而击沉一艘日本战舰,另一艘撤退,柯拉汉后来于是役阵亡。

  第十一章提及如何计算两支对阵之飞弹部队之战斗力。双方接战时,只要任何些许改变,例如命中率、火力分配、防御效能、或侦测追踪效能等,皆会大幅影响战果。而飞弹作战本身即具有相当之不确定性。

  唯一解决之道在于先发制人。两军交火时,状况混乱难以预测,然古瑞德雷所接受之命令就是相互交火。即使有了明确下达的作战指示,但几次齐发后古瑞德雷恐难掌控各舰,目标是否达成有赖各舰是否严守纪律,舰长是否沉着冷静。土国舰队亦然。在本人笔下,美军在第一回合享有先发优势(笔者不知这是否合理),但依据第十一章公式,土国军舰在承受第一击后,仍可摧毁美军。

  土国舰队之目标如系摧毁美国军舰,则应采取不同战法。然土国海军战术指挥官主要职责为保护滩头堡,确保两栖作战遂行。此外还须防范不远的希腊海军。就作战阶层言之,海战胜利永远只是手段,而非目标,仍有诸多因素有待考量。

  笔者另有一个不描述库勋级舰作战情形的理由,因此举将着重于战术分析,同时详述可能之行动方案与结果。但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估计库勋级可摧毁(或瘫痪)七艘敌舰,土国舰队在此次混战中将消耗90枚飞弹;由于目标较大,土国军舰与人员将伤亡惨重。如在开战时技巧纯熟,库勋级之56枚鱼叉飞弹最多可摧毁12艘敌舰。土国舰队如反应够快,应可将损失减至3至4艘军舰。

  假设双方飞弹防御措施极其成效,当彼此飞弹用罄时,许多军舰毫发未伤,届时势必以舰炮交火。此时土军享有较大优势。但战局愈紊乱,愈有利于美军。

  格兰特与古瑞德雷如预期没有几艘库勋级舰得能存活,亦属合理。如运用第十一章之公式,库勋级舰毫无胜算,扭转局势的机率不大。如同许多国家滨海部队般,在自己的水域作战占有绝对优势。库勋级舰老旧,与大部分海军拥有之小型水面舰一般。此处之重点在于魅影级舰。搭配空中传感器与现代指挥管制网络后,魅影级之战术弹道飞弹就成为决定性之战斗系统。

  爱琴海战役的环境诚然独特,任何滨海作战之环境皆有其特异之处,许多国家之海岸防御严密难攻。在大型的滨海作战中,陆基感测系统、飞弹与战机相当重要;地理位置、沿海潜舰及水雷亦不容忽视。由于近海海车之兵力组成,加上审慎的战略考量,携带飞弹的小型水面舰艇势将参与行动。在沿海负责侦搜的商用船只亦是重要因素。笔者认为,美国舰队在危险的滨海水域行动时,必须拥有可以牺牲的小型作战舰艇,方能不须放弃任务。这是笔者何以让格兰特拥有库勋级与魅影级舰的因素。笔者不认为,当今美国海军即使运用所有火力,在拥有强大防御能力之滨海国家的水域作战时仍能毫发无伤。

注释

1. Makarov,p.181.

2. 相关结论见Vlahos,"Wargaming",作者另对海军战院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之兵棋推演做了广泛研究,见The Blue Sword。

3. 1898年仕威将军(Dewey)辖下舰队旗舰舰长之第四代孙。

4. 就「真实」情况言之,此举并不恰当,因大部分土耳其陆军皆具备空中机动能力。笔者未考量此因素之原因在于将复杂作战环境之各种因素简化成明了,直接之作战计画。当美军发现土耳其初期空中行动时,可派遣「海豹」部队攻击其空投堡。为利飞机快速往返,土耳其之空投堡将位于西岸。

5. 海军有个传统,任何军舰皆须命名,即使造价仅为6000万美元。空军则不然,隐形轰炸机之造价较军舰高出二十余倍,却无任何名字。

6. 史狄芬妮有位祖先曾担任军官,将因搁浅而遭的黎波里塔尼亚(Tripolitania)海盗夺取之美国巡防舰费城号(Philadelphia)烧毁,渠后来于1804年8月16日夜晚的一次对决中身亡。史狄芬妮承袭了祖先的性格,但现代海军已不需要对决。

7. 柏诺提之曾叔父罗密欧柏诺提系曾是意大利研究战术与作战之佼佼者。他继承了祖先的特质,偏好数理分析,且对地中海了如指掌。

附录一

相关术语

  本书术语之定义系依据美国「国防部军事暨相关词汇辞典」(DoD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 [JCS publication no. l]),及其它采用或修订之标准辞典。

  军语会因出处不同而定义不一,且在运用上较不严谨。尽管许多词汇已有众皆认同之明确定义,但笔者却发现,标准定义无法全面适用。例如,大部分字典将战术定义为艺术与科学,但海军却将战术视为程序、行动、已完成或待执行之事务,而战术之科学就是战术之科学本身。

  准则(doctrine)系军语中最难以表述的词汇之一。美海军以往采刻意忽略的方式回避准则定义之问题,但大约自1990年起,联合作战的重要性提升,迫使美海军正视准则。但吾人若认为海军对准则的角色已有一致看法,甚至海军战术准则已存在等都言之过早。

  最普遍且可能是军语最严谨之出处为物理学。尽管力量、能量、压力与动力等词汇在研究战争中人的社会行为时,如同研究无生命事物般,难以量化或明确定义,但在运用上绝对比军事严谨。基于本书主旨,笔者仅定义武力(force)、力量(Power)以及相关复合词词汇。

  反制武力(counterforce)一词必须加以说明。在核战计画中,反制武力系指对敌部队之攻击。counter作为前缀时,系指相反之方向或目标;作为形容词时,其意义为相对的;作为名词时则为相对之事物;作为动词时的意义为反对、制衡、抵销、以防御或报复行动因应攻击、采反对行动等。尽管只有采攻势作为才可能对核武攻击发挥防御功效,但此处的反制武力之最佳定义似乎应含防御意涵。故笔者将战术反制武力之定义限于防御措施,亦即摧毁敌攻击行动之作为。

一般军事定义

会战(battle)。两方陆军部队、舰队或机群之全面遭遇,包括战斗作为,俾达成冲突之目标。

战斗(combat)。两军冲突,包括在行动、接战或会战时投射致命性武力。

冲突(conflict)。对立军队间之竞争性或对抗性行动。

准则(doctrine)。在战略或战术上,为求部队达成统一行动而遵循之政策与程序。广义言之,准则包括紧急武力运用之作战计画与执行作为。

战略(strategy)。统合战争或主要战区战争行动之政策与计画。(战略制定战争之统一目标,以及根据目标,分配兵力作战之地点。战略之目的在于影响战争或战役之结果,而战术则是影响会战或接战之结果。)

战术(tactics)。会战时部队之运用方式,包括部署行动、运动与会战力量之运用。(周延之战术系运用部队,充分发挥其潜力之程序;战术或周延战术切不可定义为赢得会战之程序。)

战斗要素与相关定义

反侦搜(antiscouting)。摧毁、降低或防止敌侦搜效能之行动。(包括摧毁敌侦搜装备如击落监视卫星或侦察机,对敌传感器采欺敌措施,千扰传感器俾降低其追踪与瞄准效能,或扰乱侦搜结果报告。)

指挥管制(command and control,C2)。指挥官制定之决策与所指挥之行动,其目的在运用武力、反制武力、侦搜作业、与反侦搜资源以达成目标。(指挥管制包括对情报侦搜、作战决策以及决策下达之整合,但不包括侦搜作业本身。指挥管制之支持包括参谋作业、决策辅助系统以及通信系统。)

指挥管制反制措施(C2 countermeasures)。摧毁或迟滞敌指挥管制效能之行动。(包括摧毁、千扰通信系统、植入假通信资料。讯号拦截被归类为侦搜作业较宜。)

反制武力(counterforce)。降低敌火力效能之能力,本书之反制武力结合了防御力与持续战力。(反制武力亦可含括攻势行动,但本书并未采用此定义。)

掩护(cover)。采秘密、伪装或隐蔽作为避免遭攻击(例如潜航)。

欺敌(deception)。刻意误导事实,俾取得优势。

防御火力(defensive firepower)。摧毁来袭飞弹、飞机与鱼雷之工具。

防御力(defensive power)。摧毁来袭武器,或以软杀使敌武器失效之能力。

护卫(escorting)。护送部队为了保护其它部队或船团,所采取的摧毁敌军或威胁敌军将遭摧毁之行动。

战斗力(fighting power)。武力与反制武力之结合。就某方面言之,可指某作战单位在整个作战期程中可投射之武力。以往当火力与持续战力成为普遍性词汇时,战斗力系两者质的结合。

火力(firepower)。作战单位削减敌兵力之实质工具,亦即摧毁之能力,以投射速率衡量。(例如每分钟几发炮弹,或飞弹齐放之数量)。

火力杀伤(firepower kill)。在作战期间摧毁敌火力投射手段之作为。

舰队(fleet)。取得、维持或干扰海上控制权之主要兵力,因此两栖部队与弹道飞弹潜舰并不符合舰队之定义。

武力(force)。大体言之,系达成目标之手段。军事武力系摧毁敌运用武力之手段。

兵力(forces)。可集结运用武力之单位,此处包括火力、侦搜与指挥管制单位。

运动(manewer)。部队为达成战术优势所进行之移动。(运动与武力运用、反制武力、侦搜或反侦搜有关。理想言之,运动须结合上述四项因素。)

力量(Power)。运用武力打击敌人之速度。

侦搜(scouting)。搜索、欺敌、追踪、瞄准以及敌损害评估等作为,包括侦察、监视、讯号情报,以及其它战斗中所需情报之搜集方式。侦搜作业须待指挥官获得情报后方始完成。

屏卫(screening)。运用兵力协助防护其它更具价值之军位,其作为包括反侦搜、护卫及侦搜。

搜索(search)。侦搜过程之感测阶段,具主动或被动性。

感测(sensing)。约相当于侦搜,但不假设侦测之物是否已鉴别,或此项情报是否已传达至指挥官处,并且进入决策程序。

持续战力(staying power)。承受损害并能极具效能地继续作战之能力。

打击力(striking power)。在一次攻击中减少敌军之实质武力在短时间内投射大量武力,例如齐射。

附录二

战争原则

  本附录计收录两篇战争原则汇编,并以原文呈现,未经修改。第一篇系海军上尉兰德斯门(Stuart Landersman)在其「海军作战原则」(Principles of Naval Warfare)中所述,是篇研究于1982年完成,当时兰德斯门系海军战争学院海战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Naval Warfare Studies)战略研究小组成员。(注1)

  第二篇系取材自卫雷(Barton Whaley)针对欺敌与奇袭所着,于1969年完成之「谋略」(Strategem)(注2)。由于卫雷对于各家对奇袭之重视程度极具兴趣,卫雷对各项原则之排列系依各家本身认定之顺序排定,或依卫雷自身认为各家会如何排列而定。

兰德斯门编纂之战争原则

姓名 时间 原则

孙子 BC350 目标、团结、欺敌、主动、适应力、环境、安全

拿破仑 1822 目标、攻势、集结、移动、集中、奇袭、安全

克劳塞维茨 1830 目标、攻势、集中、节约、机动、奇袭

约米尼 1836 目标、运动、集中、攻势、欺敌

马汉 1890 目标、集中、攻势、机动、指挥

富勒 1912 目标、集结、攻势、安全、奇袭、运动

福煦 1918 目标、攻势、节约、自由、控制、安全

柯白 1918 目标、集中、弹性、主动、机动、指挥

美陆军 1921 目标、攻势、集结、节约、运动、奇袭、安全、简单、合作

尼米兹 1923 集中、时间、主动、奇袭、机动、目标、指挥、环境

富勒 1924 目标、攻势、奇袭、集中、节约、安全、机动、合作

李德哈特 1925 目标、攻势、防御、机动

佛斯(Falls) 1943 目标、集中、保护、奇袭、侦察、机动

斯大林 1945 目标、稳定、士气、分工、武器、组织

前苏联 1953 目标、奇袭、速度、协调、攻势

美海军 1955 目标、士气、简单、管制、攻势、扩张、机动、集中、节约、奇袭、安全、战备

艾克力斯(Eccles) 1965 目标、攻势、集中、机动、节约、合作、安全、奇袭、简单

基诺(Keener) 1967 目标、分配、协调、主动、奇袭

毛泽东 1967 目标、攻势、集结、节约、运动、团结、安全、奇袭、简单

美陆军 1968 目标、士气、攻势、安全、奇袭、集中、节约、弹性、合作、行政

英国皇家海军 1969 目标、士气、攻势、安全、奇袭、集中、节约、弹性、合作、行政

高希可夫(Gorshkov) 1976 范围、打击、作战、互动、运动、速度、时间、宰制

海华德(Hayward) 1976 范围、打击、科技、机动、协调、战备、集中、后备兵力

卫雷汇编之战争原则,自公元前至公元1968年

理论家 原则(依重要性排列)

孙子(公元前四世纪) 目标、攻势、奇袭、集中、运动、协调

维吉谢斯(Vegetius)(390A.D.) 机动、安全、奇袭、攻势

萨克斯(Saxe)(1757) 机动、士气、安全、奇袭

拿破仑(1822) 目标、攻击、集结、运动、奇袭、安全

克劳塞维茨(1832) 目标、攻击、集中、兵力节约、机动、奇袭

约米尼(1836) 目标、运动、集中、攻势、牵制

麦克都高(P.L. MacDougall)(1858) 集结、指导

弗雷斯特(N. B. Forrest)(1864) 集结、指导、快速、攻势

富勒(1912) 目标、集中、攻势、安全、奇袭、运动

斯大林(1918-47) 稳定后方、士气、质与量、武器、指挥官组织能力、奇袭

福煦(1918) 攻势、兵力节约、行动自由、对兵力的自由运用、安全

唐森得(C.V.F. Townshend)(1920) 目标、兵力节约、集结、攻势、方向、安全

美国陆军部;训练法规,10-5号(1921) 目标、攻势、集结、兵力节约、运动、奇袭、安全、简单、合作

富勒(1925) 方向、攻势、奇袭、集中、分散、安全、机动、持续力、决心

李德哈特(1929) 目标、运动、奇袭

美国指挥暨一般参谋学院(1936) 攻势、集中、兵力节约、机动、奇袭、安全、合作

毛泽东(1938) 政治目标、机动、攻势、守势、集中、奇袭

美陆军野战教范100-5(1941,1944) 目标、简单、统一指挥、攻势、集中优势兵力、奇袭、安全

佛斯(CyrilFalls)(1945) 兵力节约、保护、奇袭、积极侦察、维持目标

李德哈特(1954-67) 替代目标、移动、奇袭

吉亚普(Giap)(1960) 政治目标、速度、奇袭、士气、安全、合作

盖伐拉(Guevara)(l960) 目标、机动、奇袭

蒙哥马利(1968) 奇袭、力量集中、所有兵种之合作、管制、简单、行动速度、主动

美陆军野战教范100-5(1962-6 目标、攻势、集中、兵力节约、运动、统一指挥、安全、奇袭、简单

  鉴于兰德斯门与卫雷对战争原则之研究较笔者广泛,故渠等所列无须进一步说明。然笔者发现某些不同之处,值得探讨。而这些差异的理由今人深感兴趣。

? 作者之年纪与成熟度。由个人或组织编纂之战争原则因、时间之不同而有所改变。

? 所处时间、国家大小、兵力以及武器影响了战争原则的优先级。

? 社会背景,尤其东方与西方。

? 偏重于战术、战略或两者兼顾,例如尼米兹特别重视战术

? 作者之经验或观点。着重于国际或革命战争?大型作战或游击战?

? 军事背景。例如冲突系于海上或陆上发生。(似乎没有作者强调空战或两栖作战。)

  卫雷引用艾克力斯(HenryEccles)所言(注3),这些战争原则系指挥官谨记于心之基本经验原理,而非据以遵行之原则、基本真理、意涵广泛之规范、或其它原则衍生之准则。这些原则系以一些关键词来表达,却富含丰富之意义。这些关键词系由兰德斯门、卫雷或各作者门生简化各家概念而成。

  举尼米兹为例,身为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阶军官,渠将其在海军战院所提之论文中整理出后述之战争原则。兰德斯门则将尼米兹所言总结成关键词,或称「原则」,尼米兹之本文虽为结论,内容却相当丰富。关键词是将智者对战争原则看法之归纳。简单的数学等式与图表说明系对战争程序之归纳,兰德斯门在其研究中多采用此种方法。

战术论点(注4)

战争不变之原则为:

  第一,运用所有可用兵力,发挥最大能力。(未必指具备优势之攻击行动)

  第二,于接触点或适合实施决定性打击之处,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军。

  第三,避免损失时间。

  第四,取得优势后须充分运用。

  主要原则:

a. 在计划会战、方法与攻击点时,对敌实施奇袭与欺敌行动。

b. 致力孤立敌战线之部份兵力,在其援兵到达前予以摧毁。

c. 实施内线运动俾节省时间,增加机动力,以及便于集中兵力。

d. 计划会战时,如己方兵力较强,须截断敌退路,如己方兵力较弱,则须考量从战斗中脱离。

e. 谨守计画,不可失去目标所在。

f. 现代舰队已无法再成单纵队,由一个军官管制。而须在彼此可支持距离内,采分队方式作业。各分队由某一下属指挥,且须赋予相当权力、责任,以及主动作业之自由,俾达成目标。

g. 运用所有的自然优势条件,如风向、海象、太阳位置、雾与不良能见度、烟及烟幕屏卫。

h. 良好之成果势必伴有相当程度之风险。再有效率之舰队也不会处于完善的备战状态,领导人若等待完美计画、物资与训练,最后终将坐以待毙,能充分运用手边资源者将赢得胜利。

注释

1. Landersman, appendix E

2. Whaley, pp. 122-26.

3. Eccles, pp. 108-13.

4. Nimitz, pp. 3-4.

家园 【文摘】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之-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与诸多战略著作相较,有关海军战术之英文著述并不多见,期刊文章与其它出版之研究报告亦然。然在各种战史、海洋故事选集中,或在介绍航空母舰、雷达、舰船结构之专书中,或在有关海军作战分析之著述中,吾人可发现许多深入之见解。

  本参考书目有一项特色:包括了笔者所知之所有英文海军战术研究,无论其优劣。其它书籍或文章纳入之原因不外:内容曾被引用者,或对研究历史、技术、程序、战斗环境或战术分析之人员极具参考价值者。

? Abchuck, V. G., et al. Vyendenue v Teoriu Vyraborki Reshenii (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Making Theory). Moscow: Voyenizdat, 1972.

? Albion, Robert G. Makers of Naval Policy. 1798-1947. Annapolis, Md.: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 Alien, Captain Charles D. (USN, Ret.). "Forecasting Future Forces."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November 1982).

? Bainbridge-Hoff, Commander William (USN). Elementary Naval Tactics. New York John Wiley, 1894.__. Examples, Conclusions, and Maxims of Modem Naval Tactics.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84.

? Baudry, Lieutenant Ambroise (Frence navy). The Naval Battle: Studies of Tactical Factors. London: Hughes Rees, Ltd., 1914.

? Beall, Thomas R. "The Development of a Naval Battle Model and Its Validation Using Historical Data." NPS master's thesis, Monterey Calif., 1990.

? Beesly, Patick. Very Special Intelligence : The Story of the Admiralty's Operational Intelligence Centre, 1939-1945.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88;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81.

? Belot, Admiral Raymond de (Frence navy). The Struggle for the Mediterranean, 1939-1945. Translated by J. A. Fie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1.

? Bemotti, Lieutenant Romeo (Italian navy). The Fundamentals of Naval Tactics.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12.

? Blacken, P. M. S. Studies of War.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62.

? Blood, Christopher G., Richard T. Jolly, and Michael S.Odowick. "Casualty Incidence During Naval Combat Operations: A Matter of, Medical Readiness."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Autumn 1996).

? Borresen, Jacob. "The Seapower of the Coastal Stat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March 1994).

? Brodie, Bernard. A Layman's Guide to Naval Strateg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2.__. Sea Power in the Machine A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3.

? Brodie, Bernard, and Fawn Brodie. From Crossbow to H-Bomb. Rev.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3.

? Brown, David. Warship Losses of World War Two. London: Arms and Armour Press, 1990; reprint,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 Brzozosky, Keith W., and Robert M. Memmesheim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uchard Ship Damage Model to World Warn Ship Damage," NSWC White Oak, 17 June 1988.

? Bush, Vannevar. Modem Arms and Free Me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49.

? Bywater, Hector C. The Great Pacific War: A History of Americam-Japanese Campaign of 1931-33.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1925; reprinted, with an introuduction by W. H. Hona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1.

? Callo, J. F., Rear Admiral (USNR). "Finding Doctrine's Future in the Past." U. S. Naval Instutute Proceedings (October 1996).

? Callwell, Charles E. (British army). Military Operations and Maritime Preponderance: Their Relations and Interdependence, London: William Blackwood, 1905; reprint, with introduction by Colin S.Gray,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6.

? Castex, Admiral Raoul (Frence navy). Strategic Theories. Paris: Societe d'Editions Geographiques, Maritimes et Coloniales; reprint, translated and abridg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Eugenia C. Kiesling, Annapolis, Md.: Naval Instutite Press, 1994.

? Clausewitz, Carl von. On War.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Michael How ard and Peyer Pare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 Clowes, Sir William Laird. The Royal Navy: A History. 7 vols. London: Sampson Low, 1897-1903.

? Cohen, Eliot A., Staff Director, Gulf War Air Power Survey. 5 vols.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3.

? Colomb, Vice Admiral Philip H. (British navy). Naval Warfare: Its Rul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Historically Treated. 2 vols. London: W. H. Alien & Co., 1891; reprinted, with introduction by Barry M. Gough,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 Cook, Captain Charles (USN, Ret.). The Battle of Cape Esperance: Encounter at Guadalcanal.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1992.

? Corbett, Sir Julian S.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London: Longmans, Green, 1911; reprint, with introduction by Eric J. Grove,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8.

? Crenshaw, Captain Russell (USN, Ret). The Battle of Tassafaronga.Baltimore: Nautical and Aviation Publishing Company of America,1995.

? Creswell, John. British Admirals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actics in Battle. Hamden, Conn.: Archon Books, 1972.

? Creveld, Martin van. Command in Wa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 Cushman, Lieutenant General John H. (USA, Ret.). Command and Control of Theater Forces: Adequac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 d'Albos, Emmanuel E. A. Death of a Navy: Japanese Naval Action in World WarIL New York: Devin-Adair, 1957.

? Daniel, Donald C. Antisubmarine Warfare and Superpower Strategic Stability. London: Macmillan, 1985.

? Daniel, Donald C-, and Katherine L. Herbig, eds. Strategic Military Decep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82.

? Davis, Vincent. "The Politics of Innovation: Patterns in Navy Cases." Monograph Series in World Affairs 4, no. 3. Denver: University of Denver, 1967.

? Deitchman, Seymour J. New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Power: General Purpose Forces for the 1980s and Beyond.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79.

? Deuterman, Commander P. T. (USN). "The Matched Pair: A Tactical Concept."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January 1982).

? Douglas, Joseph D., Jr., and Amoretta A. Hoeber. "The Role of the U.S. Surface Navy in Nuclear War."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January 1982).

? Dull, Paul S. A Battle History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941-1945.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8.

? Dunnigan, James F. How to Make War: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Modem War. New York: Morrow, 1982.

? Dupuy, Colonel Trevor N. (USA, Ret.). Numbers, Predictions, and War: Using History to Evaluate Combat Factors and Predict the Outcome of Battles. Indianapolis: Bobbs-Memll, 1979.__.Understanding War: History and Theory of Combat. New York Paragon House, 1987.

? Eccles, Henry C. Military Concepts and Philosophy.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65.

? Evans, David C., and Mark R. Peattie. Kaigun: Strategy, Tactics, and Technology in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87-1941.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 Fioravanzo, Admiral Giuseppe (Italian navy). A History of Naval Tactical Thought. Translated by Arthur W. Hoist.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9.

? Fiske, Commander Bradley A. (USN). "American Naval Policy."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January 1905). __. Rear Admiral (USN). The Navy as a Fighting Machine. New York: Scribner's, 1916; reprint, with introduction by Wayne P. Hughes Jr.,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8.

? Frank, Richard B. Guadalcanal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0.

? Friedman, Norman. Naval Radar. Greenwich, England: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1.__. U.S. Aircraft Carrier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3.__. U.S. Destroy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2.

? Frost, Holloway Halstead. The Battle of Jutland.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36.

? Fuller, J. F. C. The Conduct of War, 1789-1961.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61.

? Gatchel, Theodore L. At the Water's Edge: Defending Against the Modern Amphibious Assault.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6.

? Genda, General [sic] Minoru, JSDF (Ret.). "Tactical Planning in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Naval War College Rview (October 1962).

? Gooch, John, and Amos Perlmutter. Military Deception and Strategic Surprise. Totowa, N.J.: Frank Cass and Co., 1982.

? Gorshkov, Admiral of the Fleet S. G. (Soviet nav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Naval Warfare. Translated by T. A. Neely Jr.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June 1975). First printed in Morskoy Sbomik, no. 12 (1974).

? Grenfell, Captain Russell (RN). Nelson the Sailor. New York: Macmillan, 1950.

? Gretton, Sir Peter (RN). Crisis Convoy: the Story of HX231.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4.

? Grove, Eric. Fleet to Fleet Encounters, Tsushima, Jutland, Philippine Sea. London: Arms and Armour Press, 1991.

? Hackett, General Sir John, et al. The Third World War: A Future His tory. New York: Macmillan, 1978.

? Hansen, Ib, and H. P. Gray. "Passive Protection and Ship Survivability in Years 2005-2020." David Taylor Research Center, SSPD 90-174-41. Bethesda. Md.: 1990, CONFIDENTIAL.

? Hazen, David C. "Nine Prejudices about Future Naval Systems." U 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July 1980).

? Hone, Thomas C., Norman Friedman, and Mark Mandeles. American and British Aircraft Carrier Development, 1919-1941.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9.

? Home, Charles. "What It Takes to Go Anytime, Anywhere."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January 1998): 82.

? Hough, Richard A. Dreadnought. New York: Macmillan, 1964. __. The Great War at Sea 1914-1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 Hughes, Terry, and John Costello. The Battle of the Atlantic. New York: Dial Press/James Wade, 1977.

? Hughes, Lieutenant Commander Wayne P., Jr. (USN). "Missiles and Missions."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December 1964). __. "A Salvo Model of Warships in Missile Combat Used to Evaluate Their Staying Power." In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March 1995), and in Warfare Modeling, ed. Jerome Bracken, Moshe Kress, and Richard E. Rosenthal. Alexandria, Va.: 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1995. __. "Spe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eaty Cruisers."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February 1953).

? Humphrey, Richard L. "Comparing Damage and Sinking Data for World War II and Recent Conflicts." Presented to the 13th General Working Meeting of The Military Conflict Institute, McLean, Va., October 1992. . "Damage and Losses of Warships in Modem Combat." ORSA/TIMS presentation. Las Vegas, Nev., May 1990.

? Huntington, Samuel P.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Transoceanic Navy."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May 1954).

? Hwang, John, Daniel Schuster, Kenneth Shere, and Peter Vena, eds. Selected Analytical Concepts in Command and Control. 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 1982.

? Ivanov, D. A., V.P. Savel'yev, and P. V. Shemanskiy. Osnovy Upravieniya Voyskami v Boyu (Fundamentals of Troop Control at the Tactical Level). Moscow: Voyenizdat. Translation,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 Jameson, Rear Admiral William (RN). The Fleet that Jack Built: Nine Men Who Made a Modem Navy. London: Rupert Hart-Davis, 1962.

? Joergensen, T. S. "U.S. Naval Operations in Littoral Waters: 2000 and Beyond."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Spring 1998).

? Kahn, David. The Code Breakers. New York: Macmillan, 1967.

? Kelsey, Commander Robert J. (USN). "Maneuver Warfare at Sea."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September 1982).

? Kemp, Peter,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Ships and the Se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 Kennedy, Paul M. 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ish Naval Mastery. New York: Scribner's, 1976.

? Kilpatrick, Charles W. The Naval Night Battles in the Solomons. Pompano Beach: Exposition Press of Florida, 1987.

? Koopman, Bernard 0. Search and Screening: General Principles with Historical Applications. Elmsford, N.Y: Pergamon Press, 1980.

? Lanchester, Frederick W. "Mathematics in Warfare." In The World of Mathematics, edited by James R. Newma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6.

? Landersman, Captain Stuart (USN). Principles of Naval Warfare. Newport, R.T.: Naval War College, 1982.

? Lanza, Conrad H. Napoleon and Modem War: His Military Maxims. Harrisburg, Pa.: Military Service Publishing, 1943.

? Lautenschlager, Karl, "Technology and the Evolution of Naval Warfare, 1851-2001." Charles H. Davis Series Spring Lecture, U.S.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Monterey, Calif., April 1984.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4.

? Lehman, John. Aircraft Carriers: The Real Choices.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1978.

? Levert, Lee J. Fundamentals of Naval Warfare. New York: Macmillan, 1947.

? Lewin, Ronald. The American Magic: Codes, Ciphers, and the Defeat of Japan. Great Britain: Hutchinson and Co., 1982;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3. __. Ultra Goes to War. New York: McGraw-Hill, 1978.

? Lewis, Michael. Th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Navy. Baltimore: Pelican Books, 1957. The Navy of Britain: A Historical Portrait. London: George Alien andUnwin, 1948.

? Liddell Hart, B. H. Strategy.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67; New York: Signet, 1974.

? McHugh, Francis J. Fundamentals of War Gaming. 3rd ed. Newport, R.I.: Naval War College, 1966.

? Maclntyre, Donald, and Basil W. Bathe. Man-of-War: A History of the Combat Vessel. New York: McGraw-Hill, 1969.

? McKearney, Lieutenant Commander T.J.(USN)."The Solomons Naval Campaign: A Paradigm for Surface Warships in Maritime Strategy." Master's thesis.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1985.

? Mahan, Alfred Thayer.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on History, 1660-1783. Boston: Little, Brown, 1890.

? Makarov, Vice Admiral Stepan Osipovich (Imperial Russian Navy). Discussion of Questions in Naval Tactics,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Capt. Robert B. Bathurst (USN, Ret.).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Original translation, 1898, by Lt. J. B. Bernadou (USN),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 Marble, Ensign Frank (USN). "The Battle of the Yalu." U.S. Naval Instiute Proceedings (Fall 1895).

? Melhom, Charles M. Two-Block Fox: The Rise of the Aircraft Carriers, 1911-1929.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4.

? Miller, Edward S. War Plan Orange: The U.S. Strategy to Defeat Japan. 1897-1945.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1.

? Mitchell, Donald W. History of the Modem American Navy from 1883 through Pearl Harbor. New York: Knopf, 1946.

? Mordal, Jacques. Twenty-five Centuries of Sea Warfare. Translated by Len Ortzan. London: Souvenir Press, 1965..

? Morison, Eiting E. Admiral Sims and the Modem American Nav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42. __Men, Machines, and Modem Time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6. __"The Navy and the Scientific Endeavor." Science and the Future Navy: A Symposium.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