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春运和乘火车的一些记忆 -- 重庆老牛

共:💬56 🌺8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西欧的轨道交通是发达

西欧的轨道交通是发达,还有日本,但是非要跟国内比的话也不是很可比。欧洲日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也是有原因,平均人口密度比北美高多了,到了稍大点的城市开车也是成天堵,不得不发展公共交通。而且西欧这些国家德法西50来万面积的都算是大国了,火车5、6个钟头贯穿,中美这样的面积,飞机也得飞5个钟头。西欧铁路可以说基本上是短途旅行居多,国内还是普遍作为长途旅行手段的,可以试想一下现在德法日的铁路密度,如果中美也想达到的话得修多少铁路……

不过也不是给国内铁路找接口,感觉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还是可以好好规划一下相对的短途轨道交通的。

家园 呵呵,兄弟一定没有看到采薇MM下面说的

她这句话可不是针对我啊。

美国是没有去过,以后一定会有机会去的。

家园 嗯,你说的是有道理,

国内可能应该在短途铁路上投点资了,公路的拥塞是迟早的事。

家园 花,遇到过说不仅环境不适应,连文化都不适应的主儿

其实两边都适应不更好吗?也更有面子啊呵呵

家园 其实跟爱国不爱国没关系,跟人品有关系

有些话,矫情的都肉麻了

家园

家园 怎么比也别拿春运时节来比吧,洋人那里没这个习惯自然也不会有那么多

每年春运20亿人次的流动量,怎么想都是笔头痛的帐.

家园 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火车站的拥挤并不能说明国内铁路系统的不发达,春运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现象,您想想,上千W人都挤在同一个时间段乘搭火车,相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铁路系统可以正常地运作。相反,我觉得相对于五六年前来讲,我们的铁路系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挤人搭火车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今年是非常时期,没有办法阿!——

而且德国英国是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人家的铁路系统发展了多少年?人家的经济比我们国家要好多少?人家土地面积才多大?人家人口才多少?人家会不会有上千W人同时段地坐火车回家?窃以为,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

您属于出门在外(国)的群体,当然不能做井底之蛙,但是也不能妄自菲薄。不应该走马观花狂贬外国,却也不该只看到我们和别人之间的差距,却不知道我们比起自己实际上已经是极大的飞跃了。

您说是不?

家园 希望老兄的运气足够好

Amtrak一般来讲,会给你一个难忘的回忆的,不过倾向于坏的方面。

家园 看来我这最后一句话引起了太多的争论

没有必要吧?

大家都是希望中国能一路走好,祖国的强大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并没有解决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这次雪灾不就暴露出来很多问题吗?

下面多余的鱼说的很有道理,铁路网络的发达跟中国、北美的幅员辽阔和欧洲国家的面积相对较小有关系,我同意。

我这篇文章不想针对时弊,只是一句有感而发而已,没有必要为此争论。

送花你得宝了。

家园 我可没有拿春运来比啊

要比的话也是会有很多资料、数据的,只是有感而发,不争论。

家园 居不易,行且难,上天保佑吃饱了饭的中国人民

家园 不知中国东北的情况如何?

那儿铁路密度高。

家园 中国人这过年的习惯能不能改一改?俺在深圳的混时候就

是个异类,春节不回家的。利国利民利己!有一年一个平时熟悉的本地的老板觉得俺挺可怜的,天天来请出去吃喝玩乐。

家园 不是争论,仅仅讲讲不同的意见

继续讲讲我的意见

今次雪灾暴露出来的并不算是问题。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南方少有如此严寒的天气,(我在广东粤西地区,算是比较炎热的地方了,今年冷得热宝和热水袋脱销) 一直以来没有遇到过的东西,自然就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比如整个江西省只有一部铲雪车——。干冷的北方地区和湿冷的南方地区不同,北方地区的应对措施在南方却不一定有用。

今次是天灾,与人无关嘛。

平心而论,祖国目前总体上算不上繁荣,不过的确是比过去几年进步了许多。老兄大概有日子没有回国了吧?如果是的话,有空请多回家看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