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声叹息 -- morries

共:💬26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一声叹息

刚刚看了CCTV2关于手术签字的节目,不由得长叹一声。

当记者采访肖志军时,他面对镜头强烈质疑医院,他认为医生想要谋杀他妻子,他说如果他不签字,医生就不会有机会。同时也有个镜头给了同病房的孕妇,她说肖拒绝签字。

医院也上报了北京市医疗管理部门,得到的回答是:没有签字,就不能做手术。

记者还采访了一在中国行医的美国医生,他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美国或那里(没有听清)最后是由法官作出判断。

看来法律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还有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之间的协调也需要加强。

另外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那时的心理压力是相当的大。偶家LD生小孩时,手握的是千钧笔啊。那张纸反复看了好几遍,然后牙一咬,飞快的签名了事,然后往医生手里一塞,就当没看过这些内容。为了把那些字从大脑里驱逐出去,就强迫自己想一些高兴的事情,同时不断的找事做,于是就和其他准爸爸一样,转磨磨。按照我老爹的说法,那是一只大号的无头苍蝇。

其实俺也知道纸上所写的是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但是俺也不是学医的,弄不清情况啊,心中没底。再说,任何小概率事件摊上了可就是百分之百。

家园 可以送精神病去治疗啦.
家园 麻烦的是精神鉴定是正常的。
家园 医院有转移责任之嫌

由于以往医疗事故鉴定时遇到重重困难,医院想出来一个好办法就是家属签字。但现在的问题是只要进医院后患者及家属就成为被摆布对象,而且任何一个小手术都把一切可能的后果尽述,总之医院不承担一切责任。文化水平稍低的人可不就认为是医生要谋杀患者?而且医院给家属签协议时,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明摆着不就是霸王条款吗?真的很恐怖

家园 扯淡

……您见过手术书没?我见过,我自己的,阑尾炎手术。

手术前签字是医院想出来的?麻烦哪位法律爱好者来给这位普个法先……

觉得医院要谋杀患者(有好处么?别告诉我为了摘器官;要乱收费,得收活人的费,把人治死了甚至谋杀了,收鬼的费啊?),那的确还有把人带回去等死的权利。但没有把人带回去之后说医院见死不救的权利。

扯淡
家园 呵呵

其实这个帖子是有感而发,上周我们同事的爱人也是阑尾炎手术。以前很少进医院,尤其是没有到过动刀的程度,但是看到护士给拿来的协议条款真的很恐怖。作为患者家属要签字前必须在自己的思想中挣扎良久,最后痛下狠心,才能在那个协议上写下那重重的几笔。

但是大夫护士冷漠的态度让我们不得不觉得他们是在拿患者作为一种实验品抑或是无生命的物品,无论如何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人。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是我的亲人在手术室里,我在外等候时脑海里不可避免得会呈现那些冷漠的字眼。我没有说医院要谋杀患者,但作为患者家属承受的心理压力有时不可以用文字形容的。

扯淡
家园 不是医院

好像是什么医疗委员会之类,依据的是三几年民国的一个条例。

起草者也说他并没有料到今天这个局面。起草者初衷应该没有问题,关键任何事情都应该与时俱进,要不断修改和完善。

呵呵
家园 论见死人,哪个职业比医生多?

如果是死了的人,也许还有殡仪馆;如果是正在逐渐死亡的人的话,医生说第二,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职业能算第一。我们的亲友在手术室里动手术,压力很大,难道手术室里面的医生压力就不大了么?我们作为陪护亲友,责任是多少,医生作为直接关系病人生死的执行者,他的责任是多少,你说压力是你大还是他大?也许有人会说,医生有专业素养,开个刀对他们来说是例行公事不会有很大压力。但有两点需要注意:1,每个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不一样,但医生在手术台上如果做错了导致死亡,是没有推倒重来的可能的;2,如果开个刀对他们是例行公事所以他们感觉不到压力,那么生老病死对他们更是例行公事,心理脆弱的人要么做不了医生,要么到最后对生死也一并麻木了;又怎么能在这时候反过来要求他们体贴病家感受到感同身受呢?

我承认,当病人在手术室里的时候,如果医生和护士有那个空闲时间能够好好安慰一下,等待的亲友也许会觉得好过一点。但他们不来安慰,也算不上什么顶了天的错处吧?何况要是先安慰说,这不过是个小手术不用担心(阑尾炎还真是个临床上很小的手术),临了一会儿开始抢救,然后说病人发生了那多小几率才会摊上的糟糕情况,这时候之前的安慰只怕比不安慰还要让人抓狂。你医生说了是小手术会没事的,怎么还是出事了?医院黑心啊,医改失败啊,blah blah,要是给某些苦恼于抓不到头条的记者知道,嗯,新浪上又可以多开一个专题了。

话说今天新浪社会新闻里有一条,市民救起落水女子,路过的120赶着去救之前叫车的车祸现场而没有下车救援,后女子死亡。河北新闻网的标题是什么?“120急救车执行任务途中遇溺水女不救引争议”。

唯恐天下不乱。

我动过两次小手术,两家医院都玩了李代桃僵,阑尾炎是一个实习医师做的,另外一个小手术则是打着专家的旗号门诊、手术由别的医师做的,实事求是地说,我对两次手术的结果都不太满意,或者说他们有能够做得更好的空间。但是,我还是觉得一事归一事,不能因为我在医院碰到两次不愉快的手术,就怀揣着先入为主的偏见来看医院作出的任何决定。

当然,讨论仅限于正常的医生。不正常的医生么,其比例也就和产妇老公/同居者中出了个肖某差不多吧。

另外说一说手术书。从这次的事情中发现,对手术书N多人存在误解,以为手术书一签,从此手术室里发生什么都追究不了医院的责任了。

有请万能的百度大神

针对手术书中列出来的N种风险,不是说如果发生风险中列出来的意外情况病人就只能在手术台上等死而同时医院什么责任也不用负。风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医生都有责任尽力避免和挽回,如果该上呼吸机没上,风险发生了;该上起搏器没上,风险没能挽回,就算发生的情况是在手术书里列出来的风险,医院还是逃不了责任。医院不用负责任只有一个情况:医院尽责了。好比这次抢救李丽云,心跳停止了两次还硬是救回来,第三次停跳终于抢救无效,那就没办法了,医院只能救命,不能改命阿。谁敢要求医院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的让她停跳的心脏起跳?……我突然8hd地想起很多主旋律影视剧里不幸倒下的英雄人物永远有N多事情要分X次来交代,最后一次8成是党费……

如何认定医院有没有尽责是另外一个话题,对医院了解不多的我限于能力无法展开,请谅解。

带着病痛进手术室,一身轻松地出来,这是每个人的愿望。只可惜我们不是机器人,做不到哪个零件坏了停机检修换一个从而长命百岁无病无灾。手术中存在的风险一定要让患者知道,这是患者的知情权。患者知道了之后可以选择做还是不做(阑尾炎如果不是发现得太晚比如我,是可以选择保守疗法的——嗯,想起来这个手术居然是我自己选择做的,不过我当时应该还未成年啊~),这是患者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权。行使了支配权、并且选择承担风险做手术的话,签个字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家园 也许因为我家除了我都是医生,所以对医院还有所了解

我小时候发烧40度,我老妈给我写了一个条告诉我什么药,到哪个抽屉里找,剂量多少,何事服用,然后她老人家就该干啥干啥去了,我很不忿,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还发这么高的烧呀。

可是,她见得太多了。这点病在她看来,没啥好大惊小怪的。本来就是么,不过是重感冒而已,不瞎折腾的话,也死不了人。估计要是我当时去问我老爸,他的耐心可能还没我老妈好呢。

前面彩云的问题,在于她们本身对医学和病本身懂得太少,人对于未知的事情本能是有恐惧感的,而医护人员常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手术前说得很细致,却忘记了听者完全给理解到另外的地方去了。

下次我建议医生说,阑尾穿孔导致化脓感染败血症的可能是x%,其他是y%。大概就不会吓着家属了。

此外,医学常识也应该科普一下,至少我认为这样大有好处,不但能减少医患双方的误解,恐怕还能使得江湖骗子假医生的市场萎缩不少呢。

家园 阑尾炎手术以前是护士长的专利。(文革前)

至少是上海中山医院。

家园 反对

反对之一:各人身体状况不同,相同的手术可能会触发不同的后果,医院自然要把一切可能的后果列出来。如果不列出来,恐怕有人要说医院妨碍了病人(家属)的知情权了。

反对之二:关于“只要进医院后患者及家属就成为被摆布对象”。患者到了医院,在治疗方面,当然得听从院方的建议和安排,否则,患者还到医院里做啥,不如自己直接在药店买药吃、自己动手术。至于是否有乱收费的问题,那是另一码事,患者方可以当时拒绝,或事后控告。

反对之三:“总之医院不承担一切责任”,即使患者方签字了,但如果手术是基于院方的误诊而引起的,医院还是要承担由此引起的责任的。

家园 不同意你的说法

俺不是医生,但是俺觉得让家属签字才能做手术是为了避免医院权利滥用,家属有选择不做手术的权利,医院不能强行做手术。这是对人权的尊重。告知一切可能的后果是为了给家属知情权,因为有时候看起来是一个小手术,但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医生无法事先避免,毕竟医学还不是那么完美。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医院,免得有一些家属无理取闹。

不过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医生医德、医术太差和一些医院的不负责任,医生和病人之间现在有严重的信任危机,这是很可怕的。

家园 签字好像知识告知患者有风险并不意味着

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医院都是免责的

家园 你误会手术告知书的概念了。不是回避责任,而是告之风险

两个概念。比如剖腹产可能会有危险,这就是手术风险,但如果危险的结果是医生人为导致的,那就是医疗事故,医生医院都要承担相应责任的,到底如果承担,看解决途径了。

能不能动刀子,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医院只能建议不能强迫的,签字无可厚非。给医院过分的权利,才是最大的恐怖,谋杀合法化,随时随人来个人体实验,想想都毛骨悚然。

这件事的讨论上,不能让医院医生做什么都是错吧。

家园 胡说八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