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炊具和饮食 -- 钟山

共:💬450 🌺13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肯定没见过农村怎么铸造东西

你肯定没见过农村怎么铸造东西。铁水直接从炉子里面出来就进了模具了。炉子搬不动,砂模总能搬动吧?

家园 老兄,浇菜这件事情是你想当然了,

农民现在用化肥的多过农家肥了,而且就是用农家肥,也和你说的有些不同,拿粪直接浇菜会把菜浇死的。经过腐熟的肥料或堆肥一般由于高温可以避免寄生虫之类的问题。

河里在国外业余种菜的朋友不少,他们对这件事了解可能多一些。我也是个没种过菜的城里人,但是从电视里看过一些种菜养花的节目。

家园 你太小看寄生虫的生命力了,过程如此,看看结果吧

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

家园 可是你说的这些和浇菜没有联系阿!

农村的卫生条件和环境相对而言可能不如城市,但你不能由此得出这是由于他们用农家肥浇菜引起的。

尤其是你说的蛔虫,这个和厕所环境及卫生设施关系最大,和生产什么的挂不上钩。浇菜主要是成人接触可疑物质。

家园 好文。顶之,花之/
家园 种过菜么?

人畜粪尿腐熟后是上好的有机肥,靠它种出的农作物的品质要好于用化肥的,关于寄生虫,老兄也是想当然的厉害,人畜粪尿中的所谓害虫(比如蝇蛆、蛔虫卵)并不为害农作物,而农作物上的害虫(各种毛虫、肉虫、蚜虫)对人畜也基本没有直接危害,在这方面,农药的残留影响要严重的多~~

家园 你这说法恐怕不对,用锻打或冲压的做锅工艺是有的

但90年代之前生产的铁锅可不见得大多数是用锻打或冲压的工艺,那时候的很多锅一看锅体就知道是浇铸出来的哦。

我在工厂的哥们送给我的结婚礼物就是一口锅——他亲自打的。

他所在工厂是制造什么的?如果不是专业浇铸铁锅的,那你哥们单做几只铁锅还是敲敲打打来的比较方便哦。

家园 我觉得你这有点问题

铸铁不是浇铸出来的啊!

铸造是制造铁器的一种工艺,和炼铁还是有区分的哦

家园 我哥们是工务车间的,是一个辅助车间,专门负责

其他车间工具的修理,所以他敲(我们那叫“刨”)个锅确实比较方便。

家园 并非所有蔬菜的生食味道最好

比如青菜,不炒根本没法吃。有些蔬菜生食有毒。

就是生食蔬菜,也不象吃水果那样,洗洗就吃。大多数要加醋等调料,一方面是为了消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讨好味蕾"。

在现在清洁的生产方式和监测手段产生以前,烹饪是最保险的食用方式。高温不但可以杀菌,还能消灭其他方式很难对付的虫卵。

家园 话说,举例法式沙拉four leaves的那种,不加酱的

味道就很奇怪了,苦涩都有,加了沙拉酱立马就没了。

那这是非伪饰是么?那沙拉酱等各种吃沙拉的酱是摆设?而不是伪饰讨好味蕾么?

我虽爱生食,但是你也不能因此就指责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就不对,外国的沙拉就是天堂美味,还说是“炮制伪饰起来讨好味蕾,牺牲营养在所不惜”。

家园 嗯,可能我没说清楚。

白铸铁、灰铸铁之类的是材料。因为此类材料的熔点比较低,所以古代中国拿它们铸造一些铁器。在铸造完了以后,通常还要进行热处理。

纯铁的熔点高,拿来铸造不划算。

家园 中式铁锅很多都是“敲”出来的,而不是你想象的浇筑

炒锅当然是铸造的,谁会去敲啊,又不是砸锅卖铁。

铁锅主要有两种,生铁锅和熟铁锅,生铁锅是浇筑的,熟铁锅是捶打锻压(也就是你说的“敲”)出来的。

熟铁锅更薄更平滑,加热快,适合大火快炒,清洗也方便,现在很多中国家庭都是用这种锅。生铁锅蓄热能力好,以前烧柴火的时候,用的更多。

而外国人用的铁锅,倒是基本是浇筑的生铁锅(cast iron),热容量大,适合在焦化肉类的表面以后,放入烤箱焖炖。

蒸馒头,10分钟就够了,烤面包,怎么也得20分钟吧。虽然一样用发酵面团,但是要烤面包的话,就得和得非常软,而且要面筋含量高一点才好吃。以前我不知道。在超市看着各色面粉头晕,随便拿回家一袋,结果还是全麦面的,颜色发黑。然后俺就无知者无畏地照着方子做面包,那时又没有秤和量杯,直接导致了那面和得偏硬。后来又烤过了头,拿出来一看,跟石子差不多结实。

烤面包的面和馒头的面完全可以用一样的面,也不需要面筋含量高的。你说的大概是那种用作甜食的加了很多黄油的甜面包。

作为主食的面包里面,其实绝大多数地区,比较原始的面包(如印度的,中东的,东欧的),其实面团和馒头都差不多的。欧洲近代也出现了一些含水量很高的面包,如Ciabatta的面团,含水量能达到70%,但是那属于技术含量高的“工匠面包”,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也不是用酵母发酵的,普通人谁会做这个啊。

哦,对了,其实蒸馒头在欧洲也有的,你要是去东欧国家特别是捷克,会发现馒头(houskove knedliky)是他们最主要的面包形式。

你之所以烤出来那么硬,除了你说的面和得硬以外,估计你烤的时间也太长了。烤的时间和蒸的时间其实是差不多的,如果是和馒头大小差不多的面团,十分钟怎么也够了。意大利人在石头炉子里面烤皮萨的话,10秒钟之内就要取出来。

对烤蛋糕来讲,香料其实很重要。他们以前的植物油少,橄榄油价高,又不舍得用,所以传统蛋糕用的是以黄油为主。这东西,吃多了,就有点不舒服,要靠香料把味道盖住才好

这个能不能说说你的来源?我知道在一些特别的蛋糕或饼干里面确实有香料,比如姜和茴香,但除了藏红花以外(中世纪欧洲的蛋糕面包里藏红花很常见),我还真没听说过有哪一种香料在蛋糕里普遍使用的,而且还是用来“盖住”黄油的味道?

家园 有几点我知道的和你不一样

做面包对面粉的要求比做馒头高

因为面包对发酵要求更高,面粉筋度不够做出来的面包只能叫烤馒头(在国外可能感觉不明显,在国内就很明显)

Ciabatta的面团含水最高达到90%,一般做法棍和软吐司就用70%了

家园 能说一下你的来源吗?

不知道你说的含水量是怎么计算的?我说的含水量是用的所谓的bakers percentage,也就是把面粉含量当成100%。所以含水量70%是指水和面粉的重量比为7:10。不管是直接发酵,还是用Biga发酵,或者用sourdough发酵,我还从来没看过Ciabatta配方有超过8:10的,大致都是70%或者多一点点。要说水在整个面团的含量,那就更是比70%低多了。

Baguette的含水量比较难说,因为Baguette的定义在法国和英语世界不太一样,我看到过最高的水/面比例大概是6.6:10,这已经是非常专业的面包房的baguette方子了(比如Peter Reinhardt的书,或者是更专业的Jeffrey Hamelman的书)。

软土司就更难说了,种类很多,没有严格的定义。很多中国人喜欢的那种软土司里面的液体主要是油脂、鸡蛋和牛奶,水含量很低的。

中国的馒头里面水分含量其实也不低啊,至少我做发面一般都是水/面比例6:10左右。

至于面包粉的筋度,关键是看怎么定义面包了。要做国内面包房的那些面包,确实得要高筋粉。但是欧洲做主食的面包(国内那种软面包在欧洲一般是作为早餐甜点食用的,而不是就菜的主食),并不需要筋度高,很多时候面团里面甚至要掺入大量土豆泥、全麦粉、裸麦粉等等筋度很低的成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