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呵,北京,北京…… -- 月树

共:💬33 🌺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呵,北京,北京……

具体时间不明说了,就今年上半年吧,我因为一个工作的原因,有幸与同事去了一趟北京。老实说,作为七十年代生人,我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可北京到底是什么样,就没有直接的感受,虽然电视镜头无数,很多甚至极有“眼球”,但那毕竟是从别人的眼睛里淘东西,看着丰富,离心中的那种“真实”距离十万八千里,如今有机会实际感受,难得。

第一次的记忆是深刻的,也是琐碎的,大镜头已经从别人的眼中看了很多遍,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基本都是大镜头里没看到却被自己眼睛记录下来的碎片,回想一下,每个片断记得很清晰,可就是凑不成完整而连贯的过程。毕竟这次和北京的近距离接触只有短短几天,毕竟我是带着任务来工作的,毕竟我只是匆匆过客,浮光掠影,飘然而走,目光所及之处,有限了。

记忆太零碎,拼不成完整,所以不能叫“北京故事”;心中揣着更多的是工作,没有多少小资感触,叫不成“北京记忆”,连“北京游记”都算不上;至于“印象北京”一类的酷标题,自觉文过饰非;苦想片刻,干脆启用此标为题头,反正文字记录下的也不过是流水帐,中药铺,没有什么特定主题,想哪说那,准星散漫,多点包容,章节就打开了。

1、因为工作、学习、游玩等等原因,我去过很多中国的大城市,但站在北京的街头,我仍然感觉到北京是座独一无二的城市,没有哪座城市越往城中心走越古朴威严,回想一下,也许我在西安游玩时也产生过几丝类似感觉,那是历史带来的感觉。在北京,这是现实+历史。

毕竟,国都就是国都。

2、因为驻地与工作地分置城市东西两端,因此虽然只是几天时间,我仍然感觉出了城东与城西的不同,城西街道建筑更加传统,而越往东走城建就越现代。

前一段时候,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对北京文物老专家的专访,从中领悟到了当时没能说透的印象,原来北京是这样一个城市:越往西走,北京城的味道就越浓;而越往东走,北京市的味道就越浓。

3、无数次在镜头里看见中南海的朱红正大门,总有侯门深似海的感觉。可它就立在长安街的路旁,大车小车,公车私车,就从它旁边穿流,虽然便衣警卫不停巡视门口,这样的格局仍然让我小小意外了一下。

这座大门很敏感,因此连带着长安街变成了一个敏感的符号。

4、已经很多次在网络电视上看到巨蛋的图片与镜头,只不过实地游览感触更深,原来它是与人民大会堂做邻居;而那座朱红大门,则隔着一条宽阔马路,与它遥遥相望,只有看到这样的位置布局,我才理解,为什么会有诸如秘道暗室之内的传说在野间流散。

呵呵,又是一个敏感符号^o^

5、北京的路,我零碎走了好几条,不算王府井,留下印象的除了长安街,便是南长街与北长街,坐在的士上,司机会指着两旁的青砖平房告诉我诸如“这里的这里是XXX的家,而XX就住在那头的那头”一类的话,让平时在媒体里听腻的名字在我眼前变得鲜活些。开始我以为对这两条街道的深刻印象就源于此,而现在我才明白,其实真正让我留下印象的,是两条长街之间,紫禁城后墙的护城河,宽阔的河面,鱼儿摆尾,朝霞映照下,碧绿水草,清新微风中,三二个垂钓者。

我想,这里的悠闲,应该是最有味道的。

夜色深沉,今天的流水帐就记到这。明天晚上,讲讲北京的“游”。

留一个问题,游北京有个地方不可不去,否则枉来京城一趟,那地方禁忌甚多,其中有条禁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游览者而言,是第一等要注意的。大家猜猜,这条禁忌的内容是什么:)

关键词(Tags): #北京#游览
家园 十三陵!

[SIZE=3]不许挖坑![/SIZ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炸早了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才3位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爱死这一句了

越往西走,北京城的味道就越浓;而越往东走,北京市的味道就越浓

家园 555555555555555....地主老财欺负猪啦

抢在俺前面炸了,就把俺落下了

家园 谁让你叫“肥肥烤猪”呢?

改名叫“肥肥猪”运气估计会好得多!

家园 猜不出来!是不是得问一些老北京才行?
家园 献个花然后再瞎猜

我猜是天安门,禁忌是不能一个人抱个雪碧瓶子站在那里伸懒腰呵呵。

家园 反正朋友来了

我总带他们去牛街,那是老北京的回民聚居区,京味最浓,忌讳最多。

家园 北京的城区比过去又大了许多

这几年变化飞速

坐出租车

围着三、四环各跑一圈

印象会

更深刻

家园 北京现在城市越来越没味道了,文化越来越包容了
家园 为什么西边比东边京味浓啊

感觉二环以内京味都差不多,要说往南老北京更多倒有可能

家园 别的不知道

俺就知道,那个大鸡蛋,它修好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可能是西边老部委多吧

东边新开发的地带如CBD等30年前都是京郊农村。

我心目中的北京是崔健和王朔,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梦开始的地方,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城西那些50年代就矗立在那里的机关宿舍和大院,走进去就仿佛一下走回了2、30年前。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北京的大气和包容是任何其他地方都没法比的。

家园 当年北京可不是包容人的地方

现在老北京人老实多了。

挣钱的掌权的就没多少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以前的那副嘴脸,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