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大秦是罗马么 -- 承臻

共:💬11 🌺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秦是罗马么

现在的史学届基本认定古代中国所说的大秦就是罗马,从后汉书开始,几乎历代史书上都有记载关于大秦的事件,那么这些大秦都是同一个国家么,都指的是罗马么,我的观点是,相当一部分其实不是,或者至少在写作过程当中相当的不严谨:

正史当中关于大秦的记载,最早是《后汉书》,随后在《晋书》、《魏书》和《北史》中都有记载。以上正史都讲的是大秦,从唐书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拂菻:

《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东南与波斯接,地方万余里,列城四百,邑居连属。…”

《新唐书·西域传》:“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万。…”

《宋史·外国传六》:“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东自西大食及于阗、回纥、青唐,乃抵中国。历代未尝朝贡。”

《明史·外国传七》:“拂菻,即汉大秦,桓帝时始通中国。晋及魏皆曰大秦,尝入贡。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数入贡。而《宋史》谓历代未尝朝贡,疑其非大秦也。…万历时,大西洋人至京师,言天主耶稣生于如德亚,即古大秦国也。”

这里有个问题:明史说的很清楚,宋朝说的拂菻国可能不是大秦,因为宋史说拂菻从未朝贡。那么我们就先来分析宋史讲的是不是真的罗马帝国(拜占庭。)

《宋史·外国传》“元丰四年十月,其王灭力伊灵改撒始遣大首领你厮都令厮孟判来献鞍马、刀剑、真珠,言其国地甚寒,土屋无瓦。元佑六年,其使两至。”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宋史》所记载的拂菻国国情应当是在这个时间之前的事。回顾一下历史事实:这个时候拜占廷帝国处于衰败中。公元636年和641年,东罗马两次被刚兴起的阿拉伯人击败,先后失去了自叙利亚至地中海南岸等大片领土,仅存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公元1071年,拜占庭又被新兴的塞尔柱突厥彻底击败,失去了小亚细亚的大半部分。1022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直接导致了帝国分裂。

《宋史》所记载的拂菻,就其时间、地理和国情来看,与仅存小亚细亚半岛西部和巴尔干半岛东部、又处于分裂状态的东罗马晚期的情形吻合。(北至海是黑海,西至海是亚德里亚海)。《宋史》中记载的那位拂菻国王灭力伊灵改撒,篾力,是拜占庭地方的长官。篾力伊灵改撒,其义即国王伊灵改撒,或伊灵改撒王。拜占廷曾有著名国王阿历克塞一世,于公元1081年至1118年在位,与《宋史》记载的年代相近,亚历克塞可能就是

《宋史》中的灭力伊灵改撒。如果《宋史》中的拂菻国王灭力伊灵改撒,与拜占廷国王亚历克塞一世是同一人的话,那么《宋史》说的拂菻就很可能是东罗马帝国。

另外,《宋史》记载的拂菻国东南接近灭力沙,是不是花剌子模沙塔哈什长子,摩诃末之兄不确定,但应当是指塞尔柱人的国家,也许这里是专指占据在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一个塞尔柱人的诸侯国。而西大食大概是指遍布中西亚地区的穆斯林世界。

所以《宋史》记载的拂菻,应该是指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但这个拜占廷从未向中国朝贡过,即从未与中国有过直接往来。那么新旧《唐书》所提到的拂菻,可能不是指拜占廷。

关于明史的问题,因为明史是清朝人写的,即便是明朝,那时候的拜占庭已经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周围的土地,1453年彻底被灭了,所以明清的人很有可能从来没正面跟拜占庭打过交道而只好照抄前面的书。宋史是元朝人写的,尽管错误有点多,但是元朝人似乎是唯一大规模到过中亚乃至西亚欧洲地区的中国人,所述的西域记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再说别的疑点,关于人种的问题: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晋书·四夷传》记载大秦国“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魏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记载大秦国“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 这些文字说明罗马人种跟礼仪跟中国类似。

关于长相的问题,中国人一直记载挺详细的:《史记·大宛列传》中有“自大宛以西,其人皆深眼,多须髯”,《汉书·西域传》中有“自宛以西至安息国,其人皆深目,多须髯”,《魏书·西域传》中有“自高昌以西,诸国人多深目高鼻”,证明古代中国人不认为中亚那些人跟中国人长得像。

《晋书·四夷传》记载的西域外国有三个:大宛国、康居国和大秦国。《晋书·四夷传》记载大宛国“其人皆深目多须”,记载康居国“人貌、衣服略同大宛”。所以《晋书·四夷传》记载的大秦国人“貌类中国人”,也是特别说明其与深目多须人种是不同的。关于这点似乎史学家也没有解释,最多推出当年甘英也没有到过罗马,所以有可能是传言。

OK,中国人是没到过罗马,但是大秦人来过中国啊。

后汉书不是说了么:“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

《晋书·四夷传》大秦传说:“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贡献。”

《梁书·诸夷传》:“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来献,汉世唯一通焉。其国人行贾,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其南徼诸国人少有到大秦者。孙权黄武五年,有大秦贾人字秦论来到交趾,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方土谣俗,论具以事对。时诸葛恪讨丹阳,获黝、歙短人,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权以男女各十人,差吏会稽刘咸送论,咸于道物故,论乃径还本国。”

这么多次人来,如果真是长得不一样,晋书里面不会说貌似吧,而且分析地理,南蛮的掸国(缅甸)献来的魔术师是海西,海西就是大秦,说缅甸西南通大秦,这么算大秦在斯里兰卡或者印度一带。当然,我不用深究地理,因为古代中国人地理实在不怎么样,日本那么进都一直描写不对,何况罗马那么远,但是来的人长什么样字总应该有概念吧。所以这个大bug历史学家似乎一直没讲,因为不太好糊弄。

还有关于桑蚕的问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罗马帝国大约是在公元六世纪中期(东罗马拜占廷帝国时期),才获得蚕桑技术。而且是从印度那部分有僧侣倒卖过去的,如此说来,汉书讲的大秦国有桑蚕,再结合晋书说的,印度一带的大秦国还真有可能呢。

先说这么多,累了,下次再掰。

元宝推荐:张七公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兄台好文,花等下文

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多发好文。

家园 啊,还等下文啊...

大爷饶命,小的喘口气,年底以前再交差吧。

家园 最近河里困难,正愁帖子少呢

像这种好帖子,我还能放过么?

限你在西西河国内能正常访问之前,把这个帖子全部弄完。

家园 厚厚,好吧

问个问题,通宝有什么用?

家园 别问我,我还不知道呢
家园 安敦是罗马说的重要论据吧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161-180年在位。来人冒称的可能

性也有,史书有误也是可能的吧。

家园 推荐<欧亚学刊>的文件--大秦是罗马吗?

http://www.cchere.net/cbbs/Ps/PA.php?BID=2217&AID=1141512&T=0

大秦为古罗马之疑

金宇飞

[内容提要]对中国古代文献资料中有关大秦国的名称、人种、产业、风俗、宗教等方面记载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与古罗马文献资料和欧洲史料做比较,两者之间存在有诸多难以解释之疑,由此而对大秦为古罗马之定论提出异议。

[关键词]大秦,古罗马,罗马帝国,中国

1 名称之疑

拂菻,或拂林,最早见于《北史》。在《北史·铁勒传》中,只是提到拂菻与铁勒诸部中最西端的几个部相邻。在新旧《唐书》中,拂菻均被认为就是大秦。而在《明史》中,拂菻是天主耶稣降生的地方,从而明确了拂菻与拜占廷或古罗马的关系。

那么,新旧《唐书》记载的拂菻,真的是指古罗马或东罗马拜占廷吗?

1909年端方在《陶斋藏石记》中刊布了阿罗憾墓志的录文。墓志讲述了主人公阿罗憾是一位波斯国大酋长,显庆(656-660)年中,被高宗皇帝委任为“拂林国诸蕃招慰大使,并于拂林西界立碑,峨峨尚在。宣传圣教,实称蕃心。诸国肃清,于今无事。岂不由将军善导者,为功之大矣”等生前事迹[16]。马小鹤认为,墓志中提到的拂林并非是指拜占廷,而可能是指吐火罗[17]。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墓志中提到的拂林是指拜占廷,那么墓主人所谓“于拂林西界立碑”、“诸国肃清,于今无事”诸功,则决非是史实,当然也就不可能得到唐朝皇帝的器重。

因此,至少在唐朝初期,拂菻不是指拜占廷,而是西域某国或某地区的称法。如此,墓志中“拂林国诸蕃”的提法就容易理解了。

而新旧《唐书》所记载的拂菻,可能是古大秦,但却不是指拜占廷,则大秦并非是拜占廷。

至于拂菻何时开始又被指拜占廷,尚难断言,但《宋史》的记载可作一证。

《宋史·外国传》记载:“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东自西大食及于阗、回纥、青唐,乃抵中国。历代未尝朝贡。……元丰四年十月,其王灭力伊灵改撒始遣大首领你厮都令厮孟判来献鞍马、刀剑、真珠,言其国地甚寒,土屋无瓦。元佑六年,其使两至。”

元丰四年,即公元1081年。《宋史》所记载的拂菻国国情应当是在这个时间之前的事,而此时的东罗马拜占廷帝国其实早已是今不如昔了。早在公元636年和641年,东罗马就两次被刚兴起的阿拉伯人击败,先后失去了自叙利亚至地中海南岸等大片领土[18],仅存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实力已大为减弱。1071年,东罗马又被新兴的塞尔柱人彻底击败,东罗马皇帝也被俘,拜占廷帝国不仅又失去了小亚细亚的大半部分,还直接导致了帝国的分裂,并由此迅速走向衰亡[19]。《宋史》所记载的拂菻,就其时间、地理和国情来看,与仅存小亚细亚半岛西部和巴尔干半岛东部、又处于分裂状态的东罗马晚期的情形非常吻合。《宋史》中记载的那位拂菻国王灭力伊灵改撒,可能是篾力亚历克塞之不同音译。篾力,在十四世纪波斯人拉施特的著作《史集》一书中是指相当于诸侯地位的国王,拉施特称十三世纪时的拜占廷为内鲁木,称其民为希腊人,并称被天主教徒征服后的拜占廷城地方长官为篾力[20]。因此,篾力亚历克塞,其义即诸侯王亚历克塞,或亚历克塞王。拜占廷曾有著名国王亚历克塞一世,于公元1081年至1118年在位[21],与《宋史》记载的年代相近,亚历克塞可能就是《宋史》中的灭力伊灵改撒。如果《宋史》中的拂菻国王灭力伊灵改撒,与拜占廷国王亚历克塞一世是同一人的话,那么《宋史》所记载的这位亚历克塞一世,其时可能尚未成为拜占廷国王,而仅是处于分裂时期的东罗马拜占廷中一诸侯小国之君。

另外,拉施特在《史集》一书中有“塞尔柱系的散札儿·伊宾·灭里沙”、“塞尔柱王朝的马合谋·…·伊宾·灭里沙”等国王姓名[22]。则《宋史》记载的拂菻国东南的灭力沙,也可能就是《史集》中的灭里沙,应当是指塞尔柱人的国家,也许这里是专指占据在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一个塞尔柱人的诸侯国。而西大食大概是指遍布中西亚地区的穆斯林世界,可能是把当时徒有虚名的阿拨斯王朝,真正的统治者塞尔柱王朝、萨曼王朝以及各穆斯林诸侯国等都包括在了其中。

可以确认,《宋史》记载的拂菻,确实是指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但这个拜占廷从未向中国朝贡过,即从未与中国有过直接往来。这反而旁证了上述的论点:新旧《唐书》所提到的拂菻,并非是指拜占廷。

《明史·外国传七》记载:“拂菻,即汉大秦,桓帝时始通中国。晋及魏皆曰大秦,尝入贡。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数入贡。而《宋史》谓历代未尝朝贡,疑其非大秦也。”

显然,《明史》与《宋史》的记载完全相反。《明史》认为,拂菻自汉朝起,就与中国直接往来了。这一不同的记载表明了这样一个史实:即《明史》和《宋史》所处的时代不同。宋朝时期,是与拜占廷帝国晚期处于同时期,因此把拜占廷记载为拂菻国,具有现实的素材。而当1368年明朝建立时,拜占廷帝国早在1299年以前就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亡,因此有关拂菻的史料,只能翻阅新旧《唐书》来补充了,然而《明史》作者却不清楚新旧《唐书》记载的拂菻,其实并非是指拜占廷,也许还以为《宋史》作者未曾读过新旧《唐书》呢。

其实《宋史·外国传》在拂菻条后的大食条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太宗因问其国,对云:‘与大秦国相邻,为其统属。今本国所管之民才及数千,有都城介山海间。’”此对言的时间是在宋太宗至道元年,即公元995年。这个“民才及数千”又被大秦国统属的大食国,显然不可能是当时的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仅可能是阿拉伯诸国之一,或者是某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小国,只是都被统称之为大食而已。《宋史》在这里提到了大秦国,但《宋史》却并未指明这个大秦即前面提到的拂菻。由此可见,《宋史》对大秦和拂菻是很明确地区分为二的,即有一个大秦国,另有一个拂菻国,拂菻并非古大秦,因为古大秦现在还在,仍叫大秦国。

现在清楚了,新旧《唐书》记载的拂菻,又称大秦,但并非是指拜占廷;《宋史》记载的拂菻,确实是指拜占廷,但却不是大秦;而《明史》,则把新旧《唐书》记载的拂菻,与《宋史》记载的拂菻混为一体,经过拜占廷是拂菻,拂菻是大秦,到拜占廷是大秦的演绎,从而给后人留下了大秦为古罗马的千古疑案。

2 人种之疑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晋书·四夷传》记载大秦国“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魏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记载大秦国“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这些记载说明,大秦国人与中国人属同一种族。

中国历代史籍对西域的人种记载历来比较详细,如《史记·大宛列传》中有“自大宛以西……其人皆深眼,多须髯”,《汉书·西域传》中有“自宛以西至安息国……其人皆深目,多须髯”,《魏书·西域传》中有“自高昌以西,诸国人多深目高鼻……”等特别说明。《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班固记诸国风土人俗,皆已详备《前书》。今撰建武以后其事异于先者,以为《西域传》,皆安帝末班勇所记云。”由此可见,《后汉书·西域传》中的“大秦国人有类中国”之记载,就是为了特别说明在大宛以西的这个大秦国,其人民不是《汉书·西域传》所述的深目多须髯之种族,而是与中国人为同一种族,即所谓记“其事异于先者”。《晋书·四夷传》记载的西域外国仅有三个:大宛国、康居国和大秦国。《晋书·四夷传》记载大宛国“其人皆深目多须”,记载康居国“人貌、衣服略同大宛”。所以《晋书·四夷传》记载的大秦国人“貌类中国人”,也是特别说明其与深目多须人种是不同的。

对于大秦国人的人种,几乎所有认为大秦为古罗马的学者都避而不谈,惟有白鸟库吉稍微侧击了一下,他认为汉代中国人决不以为世间其他国家优于中国,后闻知西极有一强国与中国不相上下,乃视之为中国之流裔。因当时中国人自称“汉”、“中国”与“秦”,故命名此国为“秦国”,此国人为“秦人”。且当时中国人深信世界极东有仙境蓬莱与扶桑,极西有西王母,此中人颇为巨大。当闻知大秦国接近于西王母,所以推定此国人必长大平正,此国人既属秦人苗裔,容貌又似神仙,且长大过于常人,所以名之为“大秦”。故描述大秦国文物制度,极力以本国文物制度相比拟,极尽美化。“大秦”之“大”乃指该国人的身材高大。[7]

虽然白鸟库吉的观点不一定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但大家都回避大秦人种问题,反映出大多数学者对《后汉书》等史籍中对大秦国人种的记载,也是持怀疑态度的。

关于大秦国人的人种,《后汉书》、《晋书》、《魏书》和《北史》等史籍皆认为是与中国人同一种族,这一记载的正确性理当不容怀疑。虽然甘英没有抵达大秦国,也可以说甘英未见到过大秦国人,不知大秦国人长什么模样。但大秦国人却是多次来到过中国: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晋书·四夷传》大秦国条中记载:“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贡献。”《梁书·诸夷传》与《南史·夷貊传上》中有段类似的记载:“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来献,汉世唯一通焉。其国人行贾,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其南徼诸国人少有到大秦者。孙权黄武五年,有大秦贾人字秦论来到交趾,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方土谣俗,论具以事对。时诸葛恪讨丹阳,获黝、歙短人,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权以男女各十人,差吏会稽刘咸送论,咸于道物故,论乃径还本国。”

大秦国人那么多次来到中国,与中国人那么多次面对面地打交道,甚至是跨越了好几个朝代,尤其是汉桓帝延熹九年(即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派来的使者,孙权黄武五年(即公元226年)接见的大秦商人秦论,难道他们长得究竟是象中国人模样还是象深目高鼻之族,各朝各地的官员百姓都辨不清?《后汉书·西域传》既记载了“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一事,又记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难道都是胡写瞎记,难道这些大秦国人都是亚洲人冒充的?显然做这样的否定是不严肃的。惟有一种可能:大秦国人与中国人确实是同一种族,绝非史官们凭空杜撰和想象出来的。

因此,中国史籍有关大秦国人种的记载应当是准确和可信的,大秦国的人种应当是与汉人同一种族,而非深目高鼻之族。

这是大秦为古罗马之疑之二。

3 产业之疑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国“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魏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记载大秦国“其土宜五谷、桑、麻,人务虫、田”。这些记载表明,大秦国有蚕桑之业。而且按这样记载的表述方式,蚕桑之业还是大秦国的主要经济。

4 风俗之疑

《晋书·四夷传》记载大秦国“有官曹薄领,而文字习胡,亦有白盖小车、旌旗之属,及邮驿制置,一如中州。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而胡服。”

大秦国“文字习胡”和“胡服”,表明了大秦国的风俗为胡俗。《晋书·四夷传》认为,匈奴等北方民族皆统称为胡,而匈奴等北方民族的风俗,则被汉人统称之为胡俗。

对于大秦国的风俗,未见任何学者有相关的探讨和见解。

5 宗教之疑

7 拂菻之迷

拂菻,或拂林,最早见于《北史》。在《北史·铁勒传》中,只是提到拂菻与铁勒诸部中最西端的几个部相邻。在新旧《唐书》中,拂菻均被认为就是大秦。而在《明史》中,拂菻是天主耶稣降生的地方,从而明确了拂菻与拜占廷或古罗马的关系。

那么,新旧《唐书》记载的拂菻,真的是指古罗马或东罗马拜占廷吗?

.................

8 结语

古罗马从不自称秦国,中国也不自称秦国(周以前和汉以后)。然而古罗马文献中的秦国被解释成是中国,中国史籍中的大秦国被解释成是古罗马,从而出现了两个不自称秦的国家——即古罗马和古中国,却互称对方为秦国的滑稽景象。

《后汉书》、《晋书》、《魏书》和《北史》等明确记载大秦国:其人种类同中国;其产业有蚕桑之业;其风俗为胡俗。这些有关大秦国情的记载,与古罗马毫无相同之处。

景教是以波斯为基地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与东罗马正教和罗马西派教会一直是势不两立,又波斯与东罗马也是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景教徒不太可能在自己的教派名称前冠上东罗马或罗马字样,即大秦景教不可能是东罗马景教或罗马景教!

因此,从大秦国的名称、人种、产业、风俗、宗教等多方面分析,都与古罗马的情形有较大差异。

此外,拂菻(拂林)之名在唐朝时,也并非是指或专指东罗马拜占廷帝国。

如此诸多的可疑之处,显示出大秦并非是古罗马,大秦可能是另有其国。

家园 好文.花
家园 好贴子,一定要送花的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这个金宇飞的文都很诡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