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建议成立“西西河文化发展基金”与“西西河出版社” -- 陈经

共:💬66 🌺9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建议成立“西西河文化发展基金”与“西西河出版社”

老铁认为西西河网站应该保持独立性,“西西河本身不考虑商业化,目的是为了保持足够的独立性,一旦商业化,必然会把重点放到盈利为目的”,我赞同这是很好的考虑。同时,老铁认为,“可以自发成立一个基金,河友共同投资出版并受益”。

http://www.talkcc.org/article/1124977

我是个行动派,喜欢折腾有趣的事,这就根据老铁的这个设想,拿出可以操作的建议。如果有越俎代庖的地方,请见谅。大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首先,我们众西西河网友可集资成立“西西河文化发展基金”,操作方案参考我们在股票版的实盘集资。这个基金为独立实体,由出资人共同拥有,与西西河网互不隶属。西西河网提供基金运作与讨论的平台,并由老铁出面在基金中占一定股份。

2. 然后,需要商量好基金的管理、运作、监管的细节。我认为原则上,可以请投资高手(如老拙)进行保底的股市运作,并设立可靠的监管机制。这笔资金将为河友的文章出版发行提供资金支持。

3. 第三步,我们要成立一个出版发行机构,组织出版发行河友的书、西西河某个专题的文集、西西河的月刊、周报等等。

下面我将对以上三步的操作细节提出建议。

一.集资成立“西西河文化发展基金”

总的原则是由支持西西河文化事业的网友共同集资,每人出资不用多,共同分担风险,也无人控股。以下规划中的数字都是我用作举例的提议,可再商量。

1. 每个有兴趣的河友都可出资500-3000元参与集资。

2. 集资完成后,按比例核算各出资人占有的的股份数额。

3. 西西河网对本基金的运作提供讨论平台以及其它支持,因此,由老铁作为自然人,不用出资,直接占有10%的股份。

4. 选定一人或者几人在淘宝网、中国内地银行、或者海外金融机构,分头收取河友的资金。具体操作我们在股票版已经做过类似的一次,可参考,我再出头收一次钱没问题。

5. 本基金将用于支持西西河网友文章的出版发行等文化发展事项。

6. 集资完成后,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按股份多少实行民主管理。由河友提出基金使用动议,如有需要,可投票表决。取得共识后,由管理委员会具体执行资金运作与支出。

二.“西西河文化发展基金”的管理、运作、监管细则

1. 集资完成后,选定一个或者几个基金管理人。由管理人提供股票、银行、基金账户保存资金。建议主要放在中国A股账户里。

2. 股票账户的资金密码,交给众人信任的监管人重新设置。监管人需要与基金管理人不同的人出任。取出资金需要资金监管人与基金管理人共同操作。

3. 如果在股票市场有机会的情况下,可从河友中征招操盘手进行保底的运作。具体办法是,操盘手再自行提供20%的资金打入股票账户,共同买卖股票。操盘手只有独立操作的权利。如果有盈利,操盘手除本金外可获得50%的盈利。如果亏损达到10%以上,基金管理人将有权强行将所有股票卖出,所有损失由操盘手提供的20%资金承担,本基金将取回本金。

4. 如果无人愿意担任操盘手,则由基金管理人进行打新股的操作,除此外不许自行买卖股票。也可就去买入开放式基金中的保本基金。

5. 如果基金管理委员会需要动用基金用于出版发行等事项,基金管理人与监管人必须无条件立即卖出股票划拨资金。

以我们在股票版的实盘运作为例。我负责管理30万初始资金放在我开的股票账户里。老拙与我都有操作密码,老拙作为操盘手具体买卖股票,我可以查看买卖情况。老拙有资金密码,我不知道,我只可以往股票账户里打钱,不用资金密码。取款时就需要我与老拙共同操作,这样就实现了资金的监管。在保底运作的情况下,需要老拙再往里打入6万元(这个钱可以由老拙、或者我、或者其它人来出),初始资金增为36万元。如果股票市场发生风险股票赔了,资产总值只有33万元了,我将有权强行将所有股票卖出结算。出那6万元的将只能拿回不到3万元,众人集资的30万本金没有损失。有盈利的情况下怎幺分利润都好说。

三.组织成立出版发行机构“西西河出版社”

我们有必要在中国内地成立一个出版发行机构,相关法规请了解的网友提供信息。是挂靠已有的老出版社、杂志社,还是自行成立,需要先调研。我们把这个机构暂称“西西河出版社”。

“西西河出版社”由“西西河文化发展基金”全资拥有,并从网友中招募人员进行运作。河里有出书意愿的河友(如老萨)可友情赞助,把好书或好作品交给西西河出版社发行,帮西西河出版社打开局面。支持西西河文化事业发展的网友,就积极出钱买出版社发行的各种书刊。出版发行有相关经验的河友,积极出来提供相关供息。

例如河里的darkreign是北京印刷学院毕业的,北京出版发行界的同学朋友很多,知道不少内幕。据说买一个刊号要15万。如果由我们文化发展基金出资,西西河出版社出头把刊号买下,就可以把西西河发行的刊物推到全国期刊市场了。西西河的原创内容,不比全国很多烂刊物好多了?一个《读者》一年能卖出上亿元,我们做一个《西河文摘》,不会比它品味差吧?我们西西河网友自己订再帮忙宣传,都会有不少订单吧?

河友出书,就在河里商量好版权事宜,甚至预先说好多少人会买了。然后作者可以自己先出些钱,西西河出版社出头把书印出来,再往全国的发行网络里一推。或者就在河里打广告让别人上门订,或者在淘宝网当当网之类的地方在线卖。这些事我不太清楚,请出过书的或者有出版发行经验的说说。但我觉得有了一个自己人的出版社,总要好做得多。说不定别的论坛的好写手,也为此跑到西西河来发展了。

西西河出版社的运作,我觉得应该请河友们积极提供帮助,先不要太正式。例如可以请有兴趣的河友业余当主编或者编辑,或者帮做版面设计,或者帮发行,都先记下。等运作有了些经验,就可以正式开价码招人干了,part-time,全职的,都可以招,由西西河文化基金出工钱。西西河出版社有利润了,归西西河文化基金所有,出版社员工拿工资,以及基金决定的奖金之类的。如果为了手续上的必要,需要正式的出版社架构,那就正式成立安排各必要职位,尽量还是业余协商地干。

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协商,西西河有足够的资源把网友出版发行事业做好。可能先集个30万就可以拉开架子干了,出它几本书、几期杂志,那就有经验了,那也是个很好玩的事。

以上三个大步骤,如果感兴趣的人多,我们就可以按一二三的次序做下来。边干边商量也行,第一第二步不用等第三步。老铁觉得如何?如果觉得可行,兹事体大,就请老铁多拉些人来讨论。

家园 大力支持关于西西河发展的认真讨论!献花!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老陈嘅呢个主意真系几正点

花!

家园 政委英明!为啥您总是和我英雄所见略同?

开个玩笑,但是和我想的确实差不多。我早就建议老铁弄出版社和电视剧制作公司了。

家园 出个杂志的说法很好

这里这么多的精品文章,还有这么多的好的评论,

应该出个杂志,

另外,相比较组织出版社,

出个杂志应该是相对容易的了?

家园 花,万事开头难啊
家园 陈老大您一篇说一个重点吧,把发展基金这个说得详细一点,

让我们好好学习学习.

不过出版社什么的么,您还是别忽悠了,这个您外行,挺复杂的,做出版,不好弄,这个俺是深刻理解理解深刻....所以我还是建议老铁弄个电子刊比较现实:)当然,要是有新闻出版总署的关键人物支持,那就另当别论了.

此外,一个书号的价钱嘛,据我所知,不需要15万的,太贵了,一本书刨去各种成本,赚不了15万~并且书号本来就是零成本,国家白给出版社的.

家园 至于杂志的刊号.........

如果西西河出版社能拿到一个杂志的刊号,那就行了。一个书号,不值钱,但是一个刊号,值钱了。一个空的刊号,值好几百万,如果要把一个杂志做起来,先前的盘至少得定500万.否则,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国家对刊号的申批是很吝啬的,因为当前刊物数量众多,但是优质的很少,为了督促提高现有刊物的质量,国家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宁可把现有的刊物给停了,也不随便发新的.(今年开始二三十年来首次大力整顿非法出版杂志,比如一号多刊,刊物名字乱改等违规行为.市面上很多烂刊其实是严重违规的。)

懒虫曾参与一个刊号的申请工作,从申请到批发下来,足足两年时间.而且这还是开始就从上面下了指令要准批的.所以开始的时候极其顺利,以为一个月就可以了,可没想到一等就是两年.最后总算明白过来,把一个被忽略的环节给补上了,这才当天就批准了.

即便前面工作做好了,但是一旦落实到具体去做杂志,真的不好做,这还都是资深的杂志出版人在做呢.

所以,这个问题,要慎重.

当然,如果要在海外审批刊号,海外出版,那也可以,但是失去了大陆的市场,那就可惜了.很多海外的杂志都在大陆找合作出版的,或全面合作,或部分合作,都看好大陆的市场.

家园 9494,新闻出版属于喉舌单位

审批向来是从严把握的,不然都凑笔钱那么容易搞起同人书刊杂志来,那个啥,咳咳...

家园 竟然被点名,回帖~~~

本人以前确实是印刷学院毕业的,在印刷出版行里也混过几天,不过现在干别的呢。

大概看了一下陈经的意图,我这儿就抛砖说说自己知道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先划拉几下,有记不清楚记错的,等着真行家指正。

首先,说说基本概念。报纸、杂志、书籍,这哥儿仨是现在市面上的主流纸质出版物。

从用途上讲,时效性依次减弱。报纸最注重时效性,主要说的都是眼前的事儿,一些连载什么的,是属于市场营销策略下锁定读者的产物,所以,大家可以发现,报纸上的文章都是一块块的,顶天了也就一版。书籍,基本属于收藏性质的,比如名著,专著,这些书籍是最早出现的,当初是大家觉得有些东西自己或后人需要经常查询,复习,或者反复品味。书籍一般字数就多了,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小说一般10万字左右,定价20块左右。期刊,在两者之间,有些时效性,会有些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儿,但加点儿分析评论什么的,字数就多了不少。有些杂志文章比较优美,就有了些收藏价值,有些人也喜欢留些自己喜欢的杂志放书架上。报纸杂志书籍,名字也有比较,比如:《西河》,这可以是个报纸名字,《西河论点》,这就是个杂志名字,《西河论点集》,这个就是书了。

再说说咱国内的出版监管制度。记得有个传闻,当年朱老板谈WTO,最后一刻,美国女钦差突然提出,你们出版和金融,要再放开一个,要不这之前的就白谈了--我们不签字。朱老板立刻就说:放金融,留出版。这多少有些演绎了,但足以证明咱们政府对出版是多么看重。政府现在管出版,核心思想就是管理“内容”,行里叫“编辑权”。外面的资金,可以进入出版行业的广告子行业和发行子行业,一般限制不大,但这纸上印的字,政府是一定要管的。

管的方法,就是书刊号制度。这里又分报刊号和书号。报刊号基本根据报社杂志社来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书号是每个出版社头年申请第二年批下来的,一本书一个号。

对于发行,也就是销售,报纸杂志数据的渠道各不相同。对于报刊,中国邮政还有个邮政发行编码,每年都印厚厚一本,让大家在上面选报刊订阅。这个多说一句:邮局发行是报刊全国发行绝对主渠道,邮购订阅的量或报社自行发行的量和邮局发行没法比,现在有些大的报业集团自己搞发行队伍,那也是在大城市里搞。邮局呢,就是要求按定价的60%拿货,也就是说,一本5元的杂志,报刊社给邮局3块,邮局再卖给读者5元。书籍呢,发行主渠道就是新华书店了。全国发行渠道里占了80%左右的份额。这也是一大块国有资产。

关于盈利模式,也是个渐变关系。报纸,纯靠广告,经常有1块钱的报纸成本1块2的情况。尤其是《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这俩。书籍,就是靠销量,因为不许打广告。一般出货价格是定价的30%-35%,剩下的是发行渠道的钱。杂志在这俩之间,既有广告收入,也靠销量。

好了,上面扯这么多,咱现在看看陈经想干的这事儿怎么办。

我想了三个主意。报纸别想了,主要打杂志和书籍的主意。

1、“合作”

合作,就是找个经营不善的杂志社,给他租过来,咱们玩儿。陈经说的“15万”就是说的这个。不过,这里面弯弯绕太多,操作复杂,而且风险大。首先,刊号有范围规定的,比如陈经说的《读者》,就是“综合类”,还有什么“财经类”,“体育类”。每种类型的租金不同,财经类的,至少不算便宜的。其次,刊号有些是某地方内发行的,15万的号在北京很难找,这是外地刊号的价,但可能出不了这个省。第三,这个模式不能成立自己的编辑部,虽说你把钱一交,对方就不管了,但你也要用他的编辑部,也就是名字不能自己起,对方要是个《女性ABC》杂志,咱再便宜也不能租啊~~~再有,这种生意很容易被骗,咱把钱给人家了,人家也和咱签合同了,但运营之后,哪篇文章被审出有问题,以前人家有关系能抹平了,咱可不一定,这个编辑部就有可能被封,到时候咱的钱可没人还给咱们。类似的风险还有很多......最后说一下,既然是合作,双方就要都是实体才能谈,所以还要先弄个壳子出来。

2、“副刊”

这个呢,就是挂在一个杂志社下面,出副刊。这个方案主要是资金需求太大,我大概问了一下,财经类期刊出副刊,一期一般开口50万,就算哥们儿亲戚一顿找,30万是底线了。这个就不多说了,比较透明,真要能集到资,准备这么干,到时候再细问不迟。

3、“以书代刊”

本人认为这个方案最有可操作性。“以书代刊”的意思就是,咱每个月出本书,但书里的内容按照刊物组织。首先,这个只需要搞书号就行,现在的行价是1万5一个号。咱批量买,一次买6个,还能便宜一点儿。其次,这个不需要成立什么这个那个的实体,找个会Pagemaker和Photoshop的,自己划拉就行。咱们现在的情况是:有文章,没渠道。一个杂志社或报社的几大块支出,一个是组织稿件,一个是拉广告。所以我建议不要搞杂志,就搞书。内容做好了,审批通过就卖了。书籍一般印制成本是定价的20%,咱开始没名气,按30%出货,有10个点可赚。

先写这儿,被拉去开会。

家园 以书代刊,是有人在这么做.

我知道的有两个人在做这一行。由于我同时熟悉做的人和被做的杂志的具体情况,所以,怎么说呢,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做法,挺低端的,不适合西西河的文化品位.

一个是一个国家级的期刊的编辑部主任,搞了一个下半月,自负盈亏,开始让他搞,以为搞不好的,结果没想到第三年开始搞好了,开始微薄赢利了,于是那上半月就下令给停了,不让搞了.呵呵,怎么办,市场已经打开了,于是他想办法搞了这个以书代刊.半死不活的过了四年,到现在还是半死不活. 当然,那编辑部主任的个人收入来自那个正刊.

另一个是一个文化商人,虽然自身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他的同学都是知名教授了,而他,就专门搞低端出版和发行.他手头每个月有50万册的期刊发出去.有一半是别人出的刊物,有一半是他自己和别人合作的(比如弄个下半月刊或增刊来),那些合作的东东呢,基本上靠低成本运作才能赢利,比如,人家正规杂志社一般是一本刊一至两个美术编辑,而他呢,是三本刊一个美术编辑,而且还是半路出家的美术编辑,没有美术功底,就有点电脑操作的基础.而刊物内容呢,比如他出版某著名杂志的一个增刊,那著名杂志是正规文学类的,所谓的知名作家都在那里发表文章,而那增刊呢,呵呵,全是色情文学,变态的乱伦的全上了,而且卖得很好,月发行量是那正刊的10倍以上.当然走的不是一个渠道,完全不同的渠道,所以,很多那正刊的读者并不知道有那个增刊的存在.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想内行的人,是会瞧不起这种方式的.大牛们也会觉得这个方法比较掉价,有做小的感觉.呵呵`~~个人之见!

家园 可以尝试付费电子期刊

只要有国内、国外两个账号就可操作了。

西西河不缺好内容,将期刊与论坛公开发布的在内容和时间上拉开,多连载也是个方向。再找几个IT高手协助老铁做技术活也不难。

先试刊,如果势头不错就转正。咱薄利多销、说不定还能做出系列品牌产品来。

家园 您二位真内行啊。懒虫MM把出版发行的常识再说说吧

集资办基金的事我们到是有不少人知道细节,也操办过,可行性不成问题,弄多细都有办法整。就是这出版发行看来隔行如隔山,水还特别深,不懂行的进去就是送死啊。电子杂志出版发行有啥讲究么?

家园 内行说话就是不一样,花一个。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很赞同你所说的。

顺便补充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办报的情况。

像什么人民日报啊之类的,到地方随便忽悠,连最差的中国体育报,到地方都能随便整广告。但全国地级媒体现在日子都难过,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报业集团还是沾了地方上的光,能有点收获。即使如此,现在各城市晚报的利润还是在连年下降,网络普及化,新闻的管理,读者的老龄化等都是问题。国内最好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利润的85%都是来自广告,当然广州有优势,所以文化产业也有赢利,包括文艺演出、文化节日、动漫、投资影视剧等,但还是小头。主要盈利是来自广告。但同样是报业,北京青年报也做了体育产业,结果亏到年利润只有好象不到100块。全面开花,不能专精一道,现在的报业并不纯粹,但是对集团领导来说,利润是最主要的。

所以西西河要想走平面媒体的路子,这头一个和报业挂钩的想法恐怕就要被否掉。

做期刊的话,涉及的是整个刊物的定位,设计,采编。又罗嗦得紧,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的,总之,很麻烦。

买书号当期刊来做的路子,目前看来最实际可行。但同样的,每本书的美术设计,内容责编,营销发行渠道,还得好好筹划才是。

不过,总体来说,我不太看好。。。。

家园 讲究挺多的....

比如今年世界期刊大会是在中国北京举办的,5月中旬,这次大家讨论最多的是新媒体.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单纯的传统纸媒体已经不好做了。大家,全世界的出版人,都在探讨新的形式.

电子出版应该是个趋势.

这几年太多的关于出版方面的会议都是在讨论怎么保命,报纸是最早临死的,接下来是图书,杂志在夹缝中生存.现在一听谁开始做杂志,业内人员第一反应是:不要做!(别找死呀!)

发行问题.现在的发行门槛实在是太高了。邮局发行,光给一个邮发代号,就要收取5万,当然每本杂志他们要拿走四折的钱.各地的发行渠道都某些人霸占.比如说你在上海某报刊亭看到一本杂志,那么,这本光放在那里就得每本3-5元不等,当然还得有门槛费,那就几万不等了,而且得排队,看谁家要下来,下来两家,才能上去一家.至于24小时便利店里的杂志,进一个店就要几千到几万不等,那还是按月计算的.其他各地类似.而各发行商都挺黑,一开口就要拿走你6折的钱,就是说一本杂志码洋10元,发行商要走6元,你想,除去稿费,印刷费,运费,还能剩多少?人工费呢,办公费呢?...不赔得很惨就不错了.

广告收入.呵呵,现在别看很多杂志全是广告,其实水分很大,大部分是白送的,尤其是新杂志,一年内白送的广告大多是白送的.现在广告投放商也是很精明的,一般愿意交换一点东西,比如优惠活动什么的,而不是以货币换广告~

要做也可以,但是得不择手段,不按正常方式来做,一个原则就是尽一切可能去缩小成本.比如那些喜欢搞文摘的杂志,人家原创都是几百千字的东西,它这一摘,给你一个文章几十元,那还不错了,坏的人摘了一分也不给你.稿费就省了。印刷就找地下的小厂,成本又大大地节省了。发行呢,就卖给那些贪便宜的人.很多文摘类的杂志是赚钱的.这种方法,西西河屑于去做么?不屑就两个字.呵呵~

至于图书,内容倒不是重点了,重点是谁先占领市场.因为,现在,一本书要是有一万册的发行量,就有盗版书!

电子刊说起来也不好做,做的人要相当有水平,而且内容定位很准确,做成盘卖(找家音像出版社出,音像出版的号很便宜,一两千元就可以出一张碟了.)我说的那个做电子刊的朋友,那东西做得的确好,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我想花10元钱,很多人还是很愿意买的.

当然,新媒体时代,一个出版物最好有多媒体的宣传平台,有音像制品有纸制品有网站支持,应该力量更强大的.

并,中国现在缺乏复合型的出版人才.很多人要不只懂编辑出版,要不只懂发行.

几乎没有专门写过关于出版方面的东东,所以想到哪就写到哪了。

欢迎河里懂出版的朋友趁此机会多多发表高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