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教】《快雪时晴帖》的意思 -- 任爱杰

共:💬32 🌺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请教】《快雪时晴帖》的意思

《快雪时晴帖》号称“天下第一书法”。三希之一。王羲之所书。不过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乃是后人的摹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帖子据说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短信。但是和张旭的《肚痛贴》直说肚子疼要吃什么药不同,王羲之书法虽妙,全文却不好理解。

《快雪时晴帖》全文如下:

第一行: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

第二行:

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

第三行:

羲之顿首

第四行:

山阴张侯

第五行:

君倩

这当中第四行的“山阴张侯”一般认为是收信人。原本写在封套上,临摹者一并抄录在一张纸上。君倩二字,笔意不同,米芾认为是指梁秀。又有人认为是唐高祖的驸马薛君倩。估计这是收藏者的题名。

但是主文三行却是难解其义。

首先,作为书信,这封信却不合格式。前面没有收信人的名字。古代写信即使不用“钧鉴”、“尊鉴”、“台鉴”之类的敬语,也至少要用到某某足下。例如《报任安书》一开头就是“少卿足下”。

这封短信开头就是“羲之顿首”。这却是一般用在信的结尾的。事实上,本信的结尾(第三行)就用了“羲之顿首”。而连用两次“羲之顿首”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除去套语,其他部分的句读也很难理清。启功曾有文章论晋代人书信中的句读,谈及此帖:

这里除前后写信的人名和受信人张侯(侯是尊称)外,“快雪”等8个字,也很明白。只有“未果”等7个字不易点断。后来从“力不次”得到初步的解释:回忆幼年时,家中有婚、丧诸事,有亲友送来礼物,例由管账的人填写一张“谢帖”,格式是右边印一个“领”字(如不能接受的礼物,即改“领”,写一个“璧”字,表示璧还),中间上端印一个“谢”字,下半印受礼家的主人姓名,左边空处由管账者临时写“力若干(付给力的酬劳钱数)”。这个“力”即指送礼人。当时世俗称卖劳力的人甚至称为“苦力”,文书上即写一“力”字。联想到帖中的“力”字,应该即指送信人。又按古代旅行,走到某处停下来,称为“次”,表示旅程的段落。杜甫诗有“行次昭陵”一首,即是“行到昭陵”。那么“不次”当是不能停留,需要赶快回去,所以王羲之写这短札作答复。

再看“未果”,当然是未能达到目的,未能实践约会一类事情的用语,事未实现,自然心怀不畅,那么“结”字应是指心情郁结。这样系联的解析,大致可能差不多了。只有对方究竟要约王羲之作什么?就无从猜测了。

不过启功虽然给出了这个解释,却是有点牵强。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此文不加句读,全文为: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断句却可以有很多不同断法,捡主要的列于下:

第一种: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译文:羲之顿首,刚下了阵小雪,现在已经放晴,想必(你)一切都好。只是(我?你?)没能达到结果,心里不爽。送信人不能久等(先写这些。)王羲之顿首。

第二种: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译文:羲之顿首,快下雪了,晴佳(人名)想念安善(人名),见不到。真是郁闷。送信人不能久等(先写这些。)王羲之顿首。

第三种: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译文:羲之顿首,快下雪了,现在还是晴天,(我)很好。想好好吃顿饭(善通膳)却没吃上,很郁闷。(由于快下雪了)送信人不能久等(先写这些。)王羲之顿首。

第四种: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译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很好的主意。吃了饭(善通膳)没有?真的很郁闷吗?送信人不能久等(先写这些。)王羲之顿首。

第五种: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译文:羲之顿首,刚下了阵小雪,现在已经放晴,想必(你)一切都好。只是(我?你?)没能达到结果,心里不爽。力(人名)没有到我这里来。羲之顿首。

句读不同,意思变化很大。我以为从连续两次写羲之顿首来看。王羲之的原本应该比这个临摹本要长的多。临摹本本身并不是正规的摹本,而是随手抄写的草稿。所以抄完一遍到“羲之顿首”这句结束语后可能觉得这最后几句写的不好,就立刻开始把这几句另抄一遍。结果流传后世时前面的部分不知什么原因给毁掉了,只剩这几句流传了下来。

元宝推荐:铁手,中虎步兵,
家园 任兄仔细!

以前读贴一知半解,今天见到高手了.

花.

家园 有意思,长见识,也问个问题

摹本和真迹有差别么?

不说字的好坏,只说摹本和真迹的大小有没有差别,摹本里,字的分段是不是也是和真迹一样。也许真迹并不是在“想”那里换列,意思可能就不一样了。

家园 快雪时晴是争论很大的帖

即使在现代也很难说有定论。比如启功先生认为这是王羲之行书精品(摹本),但杨仁恺先生却认为这是后人伪作。

以我们的功力自然无法下什么结论,不过,任兄这个问题,我倒还有点可说的。此帖曾入褚遂良手,他在《右军书目》里却记载的是:“快雪时晴,六行”,如今却只得四行,可见中间有断缺无疑,不过也不像任兄猜测的要长很多。

家园 可能王羲之写的是个回帖?

我贴的这个只是局部图。全帖裱糊在一个超长的卷轴内。左右都是历代收藏者和鉴定者的题跋,印章。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不知道主帖在什么地方。(古代的炸版?

而既然经过裱糊,也就必定经过裁剪。这样原来的尺寸就谁也不知道了。

另外,如果你注意看这个局部图。可以发现背景中除了各种图章,还有模模糊糊的墨迹,似字非字。尤其在正文的三行中为多。这或许是由于保管不善,墨迹化开了,或许是霉点,或许是其他的题跋折叠过来其墨迹渗了上去。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这幅字的下面还有一层写了字的纸。或者纸的反面也写了字。

《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前世风俗,卑者致书于所尊,尊者但批纸尾答之曰“反”,故人谓之“批反”,如官司批状、诏书批答之类。故纸尾多作“敬空”字,自谓不敢抗敌,但空纸尾以待批反耳。尊者亦自处不疑,不务过敬,前世启甚简,亦少用联幅者。后世虚文浸繁,无昔人款款之情,此风极可惜也。”。

这是说,古人写信或文件给别人,尤其是写给长辈或上级,往往在纸末留出给别人批复的空挡。别人也就直接把回复写在后面。

王羲之的这个帖子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呢?从现存的文句来看很可能是个“回帖”。当然就不需要写得很正式。而如果空白不够多,也可能就把纸翻转过来,继续写到背面。

以前没有无损探测技术。如果要验证只能把帖子拆开。万一损坏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现在却可以用红外、紫外照明、或 X-光 来探测。甚至可以用图像处理软件对背景的墨迹加以处理增强。

如果能够发现这些墨迹、污迹到底是什么和怎样形成的,大概对揭开这个帖的真面目会有很大的帮助。

通宝推: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就不知道褚遂良有没有算套语那两行

古代写信格式,每页多为六行,八行或十行。以八行为最多。故书信别称八行书。

王羲之如果是写便笺自然不受这个限制。但是从这个摹本来看,因有结尾的套语“羲之顿首”又似正规书信。如是正规书信,八行,则除去信头和信尾套语则正好是六行正文。

如果是全部六行,则正文也有四行,还是比现在多一倍。

另外有个猜测在下面。雪太傅可以看看。可能王羲之写的是个回帖?

家园 快雪时晴全帖

任兄,这帖又不是真迹,你红外紫外地干什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说不定真迹就在背面呢?

用碳十四可以确定到底是哪个年代的。当然如果是离王羲之生活年代很近时造的赝品就查不出来了。

至于看看那些污迹墨迹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字藏在背后,不过是好奇而已。不是人家用这类方法发现了不少名画的下面还有另一幅画,穷画家为了省画布钱就直接在上面又涂了一层么?

家园 我记得说是唐代摹本

不过现在脑子有点晕了,这帖可是从魏徵到褚遂良。。。流传有绪,唐代,,,再早能早到哪里去?

你说近,得多近?我对这个碳十四断代误差没概念。反正,要按杨仁恺先生的观点,这决不是东晋的东西。

家园 说是唐代摹本的依据

一是有褚遂良的印。二是君倩可能是驸马薛君倩。

碳十四的精度,维基上有一篇文章说的很详细。

外链出处

家园 有考证说这个君倩就是褚遂良
家园 雪太傅的图怎么刷都只有上半截,不是只有半截吧?任大大的维基

国内还是打不开,真可惜。

家园 猛阿

这古人顶贴的水平了得!有从前面顶的,后面顶的,画着顶的,写大字顶的,盖印章顶的。

这样看来百度贴吧颇有古风。

家园 完整的啊,google空间都不好用了?你下载来看呢?
家园 如果这个的确是摹本,则“君倩”就很可能不是褚遂良

褚遂良善于鉴定古书真伪。《旧唐书 褚遂良传》中说“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故褚遂良鉴定的那本六行的《快雪时晴帖》至少是他认为的真迹。

如果六行的为真,这本自然为假。如果是摹本,褚遂良似乎没有必要留下自己的题鉴。

所以穆棣的那个考证其实暗含了这本就是真迹的假设在里面。

当然如果是后世伪造的赝品自然也会伪造褚遂良的题鉴。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褚遂良鉴定的《快雪时晴帖》是六行。这是广为人知的事。伪造者似乎没有必要另外发明一个版本却又拙劣得把褚遂良的题鉴放上去。这样明显的漏洞后人怎会看不出来?

那么就只剩下几种可能了。

1。“君倩”不是褚遂良

2。这个版本是在褚遂良鉴定之前就存在的。所以不用顾忌“六行”的限制。

3。这是真迹,但是不知为何缺损了。

4。这个版本是赝品。原本是“六行”。连同褚遂良的题鉴也伪造了。但是却不知为何缺损了。

5。这个版本是在褚遂良鉴定之前就存在的。但是褚遂良鉴定为假,故特此留下特别的题鉴例如“君倩”来告诉大家这是假的。

6。褚遂良本就善王羲之笔法。这是褚遂良自己的临摹帖。所以在末尾标注题鉴。

先说这几种可能性吧。如果穷举大概还能说出不少。

但是褚遂良字登善,如果只是题鉴似乎没有必要另外发明一套密印之类的东西。毕竟他不靠这吃饭。而薛君倩实有其人。提名于上似乎更加合理一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