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餐餐笋煮肉 -- 爱莲

共:💬95 🌺8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餐餐笋煮肉

烟花三月,乍暖还寒。故国的江南这会儿应该是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的时节了。前几天这里的气温也升到了六、七十度,人们纷纷脱去寒衣,换上春装。可突如其来的一场狂风暴雪,把我们又推回了深深的寒冬。早上起来,拉开窗帘,满目的银装素裹,好一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很厚,足有一英尺。雪后天晴,孩子们高兴了,急着穿衣出去堆雪人。我也随之操上大铁锹去铲雪,这么厚的雪不铲掉车是没法开出去的。一锹下去,让我惊讶的是,那铁锹并未像往常那样将雪铲起来,只在雪面上留下一道印子,这雪早已结成了冰块。这回苦了,铲雪犹如砸冰,好不费力。这个冬天的雪少,手上没有往年那样的“雪茧。”半天的雪铲下来,手指手心血泡累累,妻见了,好生心疼。

雪虽大,根却不深。只一天的阳光,便化去大半。晚间,妻满载而归,在厨房里一一展示她的购物收获,一袋一尺来长的毛笋特别醒目。笋是我的最爱,说不清是为什么,妻说这是犒劳我手上的血泡的。

虽然犒劳的是血泡,还是要打嘴里过的。不过,这么好的笋,是冬笋还是春笋呢?我问。

冬季藏在土中的叫冬笋,春天破土而出的叫春笋。这么长的笋,在土中是藏不住的。妻一边剥笋衣,一边给我上“笋课。”妻比我更爱笋,她生于“笋乡,”吃笋长大,有一肚子的“笋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年中除了秋季外,春、夏、冬三季均有鲜笋,所以古有“韭黄照春盘,菰白媚秋菜,唯此苍竹苗,市上三时卖”的诗句。你知道白居易的《食笋》诗吗?“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蒸。紫箨拆故锦,素肌劈新玉。每日逐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现在的时代不同了,即使是在海外鲜笋也不稀罕,大老远的运来,可店里买笋的人并不多,妻很感叹。

那是因为人们只知道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不知道他也喜欢吃笋啊!你知道郑板桥的“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吗?做笋我不会,斗嘴却在行。那毛笋剥了皮之后便成了肉嫩嫩的笋尖,我在心里期盼着笋尖的美味。

妻手里忙乎着,将笋尖顶部顺切,根部横切,说是这样切烹制时不但易熟,也更易入味。接着又将切好的笋片放在锅里煮,说是开水焯一焯可以去除笋中的草酸,还可以去除一些苦味。

鲜笋是素食中的珍品,被誉为“素食第一品。” 它脆嫩、爽口、清新、食之不腻,可炒、可烧、可煮、可煨、可炖,既可与鱼肉禽蛋等菜料合烹,也可辅豆制品、叶菜类等合烧。妻的拿手好戏是冬笋煮咸肉,味美气香,百食不厌。那是她家的祖传,当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遗憾的是,自从有了冰箱,咸肉便比冬笋更难得了。

国人不仅好吃竹笋,古往今来,“诗中品笋”的诗人也很多,尤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东坡居士为甚。他被贬黄州时赞那里“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在黄州他以吃笋为乐,“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哪忍说?”把苦笋和美味的江豚相媲美。他的好友黄庭坚调侃他是“公如端为苦笋归,明日春衫诚可脱。”原来对于苏东坡来说,官是可以不当的,而竹笋却不可以不吃。而他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更为世人广为传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竹子质朴无华,坚韧向上,宁折不屈,自古为文人墨客所追捧。以笋做菜,色泽黄亮,鲜嫩可口,在冰天雪地的时节品尝鲜笋实在是养心怡性,体味人生的快事。

在我胡思乱想片刻间,妻的春笋肉片已经端上了餐桌。春笋翠、香菇鲜、青椒绿、瘦肉香,难得的色香味俱全。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伸筷子,妻提醒说,小孩要少吃笋!我问为什么?她说,竹笋中含有很多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小孩长身体需要钙,笋吃多了不好。而成人吃笋的好处却很多,笋低脂肪、低糖、多纤维,胖子常吃笋不仅能减肥,还能减少与高血脂有关的疾病。

原来吃笋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就“餐餐笋煮肉”吧。

关键词(Tags): #爱莲菜园#竹笋元宝推荐:晨枫,
家园 是沙发吗?花!
家园 炫耀贴,鉴定完毕。 就怕这样的帖子
家园 俺们关东无竹,笋是希罕菜,名为“玉兰片”
家园 引起了俺的惨痛回忆

竹笋炒肉的回忆,不是小时候被打屁股的经历,而是这辈子以来第一次做竹笋炒肉的经验。

俺小时候长在北方,没怎么见过新鲜竹笋,但是一直挺喜欢吃笋干的。

后来离家在外,自己做饭,在商店看见一好大的竹笋,直径大约十五六厘米。甚喜,遂购之

拿回家发现,这外面的皮看着挺硬的,似乎不能吃。想了想,那就剥吧。

剥阿剥,剥阿剥,最后剥出来一根铅笔粗细的笋心...

欲哭无泪阿

家园 del,发重了...
家园 哪天莲兄写写藕吧

藕和莲兄可算“本是同根生”了

家园 就是
家园 拜读了莲大夫的文章,叫俺怎么说呢.

敬仰,继续敬仰,敬仰ing

家园 新州降雪有一英尺?没花
家园 哈哈哈。我家领导第一次剥茭白的时候也这样。亏得我及时制止了,

还留下一根。

家园 爱莲的文风自成一格,读起来象诗歌,琢磨起来有滋味。花上。
家园 茭白就更稀罕了

常常梦见村姑肩挑茭白的情景。

家园 一片一片又一片

飞进嘴里全不见

就是
家园 瞎起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