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 煮酒正熟

共:💬133 🌺9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酒兄可听过“Lies,damned lies & stats"

      Wiki

      不相信统计数据的人很多,尤其是这种对比实验。

      • 家园 42~ 42

        很大程度上,工作中越是与统计学相关的、频繁使用对照组实验的商管类人员,这方面体会就越深。纯粹从事统计学或科研的,身边的人大多接受过严格系统的统计学训练,反而较少遇到那种葫芦,而商界的葫芦就多了去了。商界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懂个20%,又不愿把自己这个20%提高到80%,却敢发表120%的评论。所谓半瓶子逛荡,诚哉斯言

    • 家园 路过,老酒好,献花
    • 家园 有几个问题不知您有没有想到

      首先声明我想我要排的话大概得排decile 20以外去了。可是去这种有PLCC的店里买东西他们还总拼命向我推荐他们的卡,据说拉客人进来店员可以算业绩。我呢,如果填那份申请单最多也就是冲那点好处去的,一次用完就再也不用他们的卡,以后即使再去这家店还是刷我其他的卡赚回扣赚里程。更有甚者,有时还用完了就关户头,这样以后还可以再开再弄好处。

      我想他们在我身上搞PLCC一定是赔钱的。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小器的顾客有多少,不过看看fatwallet上的大家类聚的盛况想来不在少数。

      那么问题就是您这卡是专给decile 1 2的顾客呢?还是面向所有顾客?如果只面向前面的,每人摊到的PLCC成本就高了。如果面向所有人,让我这类人混进了队伍,那增加的销售够不够盖过在我们身上赔的钱?

      所以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这家公司的顾客里面decile 1和2的到底占了他们总顾客的多少?PLCC能在他们身上促进消费,但是在后面的客人身上如何?如果不能促进消费,那么在前两级客人身上多赚的钱够不够付在后面客人身上赔的钱?

      这位VP看来对PLCC有成见,并不是真的对你们的分析有意见。大概过去有不爽经历,或者干脆像我一样他自己也是这类消费者罢了,呵呵。

      • 家园 呵呵,要回答老兄的问题,需要介绍一点专业方面的基本概念

        俺在班儿上,下班后一定回复您。

        您所遇到的情况恰恰就是我前文说的 mass marketing...

        您提到的这个现象本身,就已说明了现在美国还有不少商家在做着愚蠢无脑的事,

        这也等于从旁证明了确实存在一些蠢蛋高层...

        如果我们这些人中没有人遇到过您那种情况,那么大家完全有理由怀疑那位VP并非

        真的糊涂,而是我们没跟人家解释清楚...

    • 家园 少见,老美一般对所谓科学方法都很迷信的
    • 家园 怪不得你原来一天到晚,摆楞数字,拿三国那点破人比来比去,整个

      一职业习惯阿

    • 家园 俺啥也不懂,但俺觉得不需要懂啥

      就煮酒大侠的这个例子来说,不需要专业的知识来懂啊。平白送卡,即使是没有价格上的优惠,总有心理上的优越感。俺自己的手袋里有就一堆卡,有积分方式的,累积到某一水平可以以积分换优惠;有纯粹打折的贵宾卡;有什么优惠也没的现金卡---这后一种卡大多是单位发的,把以前发放的劳保用户折算成钱,发某一商场的购物卡,它虽然什么优惠也没,但掏出来付帐时,也能给人以某种炫耀的感觉。而为了消费或使用这些卡,同样的商品,俺有时就不惜跑远点路到发卡商家。

      • 家园 很同意。这是我回另一朋友的一段话

        说实话,PLCC为消费者提供的两个tangible benefits --- 特殊折扣 和 credit line,我个人一直不太理解。首先那个特殊折扣一般一年也就一次,甚至根本没有。然后那个credit line... 我压根儿就不喜欢借债,帐单每个月都是全额付清,所以这条benefit对我而言几乎就不存在。

        当然PLCC还有些intangible benefits --- 那个塑料卡是你social status或者是life style or taste的一种标致和象征,也代表你经常惠顾的那家商家对你的一种acknowledgement And respect。西方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他们长期惠顾、消费某个品牌之后,会不由自主地develop a sort of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that brand。所以那个品牌给予他们的acknowledgement and respect 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方面非常重要。我觉得我们老中本来没有他们这种毛病,但在北美或欧洲呆久了,耳濡目染地自然而然地也可能会产生这种情结... PLCC正是利用了消费者这种毛病...

        在商家眼中,消费者和消费者是很不一样的。总有一部分消费者(虽然数量不大),对这种诉诸心理和感情层面的“虚荣”非常看重。发行PLCC卡,目的之一就是针对这种情况。通常来说,十分在意某一品牌对自己是否表示感谢、是否总是记得自己的消费者,是这个品牌最好的消费者。您可能瞧出来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与婚姻关系非常相似。

        恭喜您,您拥有非常好的潜质成为某几个品牌的 Loyal Customers, 而不是那种 transient individuals that happily respond to nothing but low-ball discounts...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