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问一个人均寿命与饥饿程度的问题 -- flyingcatgm

共:💬28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问一个人均寿命与饥饿程度的问题

    网上看大家对前三十年的描述,印象是那时生活是很差的,粮不够,没肉,没油,象冰冷雨天就说过,即使在鱼米之乡也存在着普遍的饥饿现象。

    但看人均寿命的话我国49年是30几岁,而世界平均水平好象是40多岁,而7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均寿命增长到65岁,反而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好几岁,(数字都是记忆)这是不是有些不合情理?要么是数字有假,要么当真是一定程度的饥饿有益于健康??

    对了,我爷爷就是70年代中期去世的,60多岁,死于胃癌。

    • 家园 平均寿命的计算和新生儿死亡率有很大关系

      平均预期寿命:在一定的年龄别死亡率水平下,活到确切年龄X岁后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简称平均寿命。0岁(即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表示一批人出生后平均一生可活的年数,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通常使用平均寿命一词,多指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

      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zggk/2004-06/28/content_56022.htm

      ——和平年代在抗生素和科学接生以及小儿防疫措施逐步普及以后,这个就有很大的飞进……

      ——但是这些指标与当时社会日常生活里的营养摄入没太大关系……你可以问问老人,尤其是乡村7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小时候兄弟姐妹有几个后来能养住活下来的就知道了……我们乡下那里一般兄弟姐妹4-5个里头总有1-2个是过不了2岁的……老人说的很平常,我听的毛骨悚然……

      • 家园 其实现在才不正常

        现代科学其实是反科学的,现在的婴儿接近100%的成活率才不正常。

        一定的婴儿死亡率,才能保证基因的优胜劣汰。当然,对于个体来说是很残酷,但对于整个物种的延续是必需的。

        • 家园 有些话是比较残酷

          我同学说的,我牢记至今,并经常在版面上引用:大家都精力,金钱,资源用到小孩上面,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老人没什么用了,就应该被淘汰的

          • 家园 过度引申是要犯政治错误的

            生活本身就是残酷的,否则的话,不会有那么多人躲进宗教中寻求慰籍了。

            虐待小孩会成为新闻,孝敬老人也会成为新闻。根据“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定律,可以说明精力、金钱、资源用到小孩身上多还是用到老人身上多了。但如你同学说法,做过度引申,就犯了政治错误了。

            “生命无价”。生命无价吗?生命是有价的,每个生命的价格都不一样的,穷人生命的价格低一些,富人生命的价格高一些。

            比如,交通事故,政府法规明确规定,不同人的性命的赔偿价格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的病人,医生好心,减免费用,为病人做了器官移植。但是病人没有收入,或收入不能支付后续的维持费用,最后还是生不如死,呼天抢地。器官移植不是穷人的选择,穷人的生命不值器官移植的钱。

            比如,农民生病进不起医院,大病等死。其实,岂止是农民,大部份中国人最终都是“安乐死”的。每一条生命都是标了价的,穷人生命的价低一点,富人生命的价高一点。低于这个价时,有病治病,高于这个价时,停止治病,等死。

            如果不惜代价,每一条生命都用尽一切医疗手段抢救,一直抢救到病人死亡为止,需要花费多少?有些有钱的国家单位确实是这么干的。十年前,平均价格是三十几万,今天,应该超过百万了吧。花费百万为一个人送终,不但会拖垮大部分中国家庭,整个国家也会破产的。

        • 家园 按照这个逻辑

          医院什么的存在都是违反科学的

          那么多有病的人

          其实要么该靠自己的抵抗力活下去

          要末。。。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

          保证基因的优胜劣汰。当然,对于个体来说是很残酷,但对于整个物种的延续是必需的。

        • 家园 话不能这么说

          婴儿夭折不一定都是基因不良,更多的只是先天体质比较弱,抗病能力低而已。而先天体制弱又与母亲怀孕期身体状况有关。初生体制弱的婴儿未必以后一直弱。

          • 家园 泛泛而言

            泛泛而言,大家不要象那位jsj那样,近乎人身攻击就好。

            这个也不是我的观点,是美国人的观点。

            以前,有基因缺陷的,一般很难成活。但在现代医疗条件下,能够活到结婚生子,把有缺陷的基因传播下去。

            • 家园 我做了人身攻击?

              没注意,如果真的有的话,我道歉。

              不过有必要说一下,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携带若干个可以导致遗传病的缺陷基因的携带者。

        • 家园 降低婴儿的死亡率也可以说是保护了基因多样性

          一定的婴儿死亡率,才能保证基因的优胜劣汰

          何出此言呢?

          造成以前婴儿的死亡率高的主要因素是营养不良和感染,目前为止,感染仍然是新生儿的主要威胁之一。新生儿破伤风曾是中国新生儿的主要威胁,它会促进群体的优胜劣汰? 如果社会的成年群体中有相当的比率的人群死于本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破伤风,这会导致基因怎样的“优胜劣汰”?

          平均营养水平的提高和采取更为卫生的方式的接生和培育新生儿,说这个是反科学的恐怕说不过去。

          其实建国以后,中国新生儿的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归功于一些看似极其平常的卫生方式的普及。酒精消毒诸如此类。我看不出废除这些制度的必要性。

          发达国家出现的用保温箱和氧气保留下脆弱的新生儿,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这固然是一方面的缺点;但这样的新生儿长大后却有可能比你更强壮。

          何谓劣质婴儿?如果其出生就将面临其肢体残缺到注定这一生的悲剧命运,选择令其安乐死不失为一种选择。而如果仅仅是他脆弱,就称其为劣质,未免可笑。他长大后未必不比你强壮。

        • 家园 同意淘汰劣质婴儿!我尤其反对保温箱和氧气管。

          保温箱和氧气管把太多不合格婴儿保下来了。

          以后美国会出乱子的!

          大量弱质人士会消耗光国家资源的。。。。。。

    • 家园 饥饿和平均寿命之间唯一相关是个伪命题

      首先正如早兄所说关于平均寿命的变化,饥饿不是唯一的变量.

      其次考虑到时代关系,49年和70年代中期的国际环境和非正常死亡率有没有考虑在内?抛开具体环境比较世界平均寿命和国内平均寿命是没什么意义的.

      最后,即便假设饥饿是平均寿命变化的唯一变量,那么70年代中期短缺经济下我国平均寿命65岁,而2004年我国国民平均寿命达到72岁.恰巧证明了短缺经济时代对我国国民平均寿命的负影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