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世界是一张全息图(《科学美国人》上一论文的中译) -- 衲子

共:💬36 🌺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世界是一张全息图(《科学美国人》上一论文的中译)

    出处: 《环球科学》(获Scientific American独家授权的中文杂志,2006年1月创刊)

    外链出处

    衲按: 其原始论文是

    Jacob D. Bekenstein, "Information in the Holographic Universe--Theoretical results about black holes suggest that the universe could be like a gigantic hologram" Scientific American August 2003

    我有图文并茂的此文档案(PDF,194kB), 需要的朋友们可将email地址通过短信发给我,我随后将它email给你们.

    ---------------

    如果你问别人物理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他很可能告诉你是“物质和能量”。但只要我们学过一点工程、生物和物理的话,就知道信息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给汽车厂的机器人金属和塑料,它们不可能做出任何有用的东西,只有给它们下达如何焊接的指令它们才能组装出汽车。我们身体细胞中的核糖体拥有阿米诺酸组建模块和ATP合成为ADP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但如果没有细胞核中DNA所携带的信息,同样无法合成任何蛋白质。类似地,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的进展告诉我们,信息在物理系统和物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实际上,现在就有一个学派认为物理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它的创始人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John A. Wheeler。该理论认为信息才是最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不过是附属物而已

    这种观点引发了对许多古老问题的重新审视。硬盘之类存储设备的信息存储容量获得了飞速发展。这样的进展什么时候会终止?一个重量小于1克,体积小于1立方厘米(这大约是计算机芯片的尺寸)的设备的终极信息存储容量是多少?描述整个宇宙需要多少信息?这种描述能被装入计算机的内存中吗?我们真的能象William Blake说的那样“透过一粒沙看世界”吗?抑或这种说法只不过是诗人的狂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理论物理学的进展解答了上面的部分问题,而这些回答很有可能是找到客观的最终理论的重要线索。通过研究黑洞的那些神秘特性,物理学家已经推导出了某一部分空间或一定量的物质和能量所能包含信息量的绝对限度。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的宇宙也许并不是一个我们所认为的那种三维空间,它很有可能是某种“写”在二维表面上的全息图形。我们对日常世界的三维认知要么是一种玄奥的幻觉,要么就是观照现实的两种方式之一而已。一粒沙也许不能包含整个宇宙,但是一个平板显示器却有可能做到。 两种熵正统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应用数学家香农。他于1948年发表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论文,所引入的熵这一概念如今被广泛用于信息的度量。长久以来,熵就是热力学(研究热的一个物理学分支)的中心概念。热力学中的熵通常被用于表征一个物理系统的无序程度。1877年,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提出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描述:一团物质在保持宏观特性不变的情况下,其中所包含的粒子所有可能具有的不同微观状态数就是熵。例如,对于包围你的室内空气而言,就可以计算单个空气分子所有可能的分布方式及其所有可能的运动方式。

    当香农设法量化一条消息中的信息时,他自然而然地得出了一条和玻尔兹曼一样的公式。一条消息的香农熵就是编码这条消息所需二进制位即比特的个数。香农熵并不能告诉我们一条消息的价值,因为后者主要取决于上下文。然而作为对信息量的一种客观度量,香农熵还是在科学技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任一现代通信设施——蜂窝电话、调制解调器、CD播放器等等——的设计都离不开香农熵。

    从概念上来说,热力学熵和香农熵是等价的:玻尔兹曼熵所代表的不同组成方式的数目反映了为实现某种特定组成方式所必须知道的香农信息量。但这两种熵还是存在着某些细微的差别。首先,一名化学家或制冷工程师所使用的热力学熵的表示单位是能量除以温度,而通信工程师所使用的香农熵则表示为比特数,后者在本质上是无单位的。这一差别完全属于习惯问题。

    即使采用同样的表示单位,两种熵值的量级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带有1G数据的硅片的香农熵约为10*10个比特(1个字节等于8个比特),这比该芯片的热力学熵可小多了,后者在室温下的取值约为10*23比特。这种差异来源于两种熵在计算时所考虑的不同自由度。自由度指的是某一可变化的量,例如表示一个粒子位置或速度分量的座标。上述芯片的香农熵关心的只是蚀刻在硅晶上所有晶体管的状态。晶体管到底是开还是关;它要么为0,要么为1,是单一的二进制自由度。热力学熵则不同,它取决于每一个晶体管所包含的数十亿计的原子(以及围绕它们的电子)的状态。随着小型化工艺的发展,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用一个原子来存储一比特的信息,到那时,微芯片的香农熵将在量级上迫近其材料的热力学熵。当用同样的自由度计算这两种熵时,它们将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自由度是否存在极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今天有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电子和夸克不过是超弦的激发态而已,他们认为超弦才是最基本的实体。然而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的兴衰变迁告诉我们不能这样武断。宇宙的结构层次有可能比今天的物理学所梦想的还要多得多。

    不知道一团物质的终极组成部分或其最深层次的结构,我们就无法计算其终极信息容量,同样也无法计算其热力学熵。我把这种最深的结构层次称为第X层。(这种不确定的描述在实际的热力学分析中毫无问题,例如当我们分析一个汽车引擎,原子中的夸克就可以被忽略掉,因为在引擎这样一种相对温和的环境下,它们是不会改变状态的。)按照微型化技术目前这样快的发展速度,我们可以设想将来某日夸克能被用来存储信息,也许是一个夸克一比特。到那时一立方厘米能存储多少信息?假如我们能进一步利用超弦或者更深层次的结构来存储信息呢?令人吃惊的是,近30年来引力物理学领域的成果对这些看似深奥的问题提供了一些明确的答案。

    黑洞热力学

    这些成果的一个中心角色就是黑洞。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1915年提出的引力几何理论)的产物。根据这一理论,引力来源于时空的扭曲,它使得物体发生移动,就像有一个力在推动一样。与之可逆的是,物质和能量的存在导致了时空的扭曲。根据爱因斯坦的方程式,一团足够致密的物质或能量能将时空弯曲到撕裂的极端程度,这时黑洞就形成了。至少在经典(非量子的)物理学范畴内,相对论决定了任何进入黑洞的物质都无法再从中逃脱。这个有去无回的点被称为黑洞的视界。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视界是一个球面,黑洞越大,这个球体的表面积就越大。

    要探究黑洞内部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具体的信息能穿过视界逃离到外部世界中。然而,在进入黑洞并永久消失之前,一团物质还是能留下一些线索的。它的能量(按照爱因斯坦方程E=mc^2,可以将任意质量换算成能量)将不变地反映为黑洞质量的增量。如果在被黑洞捕获前它正在围绕黑洞旋转,那么它的角动量将被加到黑洞的角动量之中。黑洞的质量和角动量都可以通过黑洞对周围时空的作用而获得测量。这样,黑洞也遵守能量和角动量守恒准则。但另一个基本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看起来是被破坏了。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对惯常观测现象的一个总结:自然界中绝大部分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茶杯从桌上摔碎后,没有人看到碎片自己按原路蹦回又组成一只完整的杯子。热力学第二定律禁止这些逆过程的发生。它指出,孤立系统的熵永远不可能减少;熵最多保持不变,大部分情况下,熵值是增加的。这条定律是物理化学和工程学的核心;它被认为是对物理学之外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最多的一条定律。

    就像Wheeler首先指出的那样,当物质消失于黑洞时,它的熵似乎永久消失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时看起来也失效了。解决这一谜题的线索首先出现于1970年。Demetrious Christodoulou(当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做Wheeler的研究生)和英国剑桥大学的Stephen W. Hawking(霍金)各自独立证明了,在多种不同的过程中(例如黑洞的合并等),最终的视界总表面积不会减少。通过将这一性质和熵值趋向于增加的特性相类比,我于1972年提出了黑洞熵值正比于其视界表面积的理论。根据我的推测,物质落入黑洞后,黑洞熵值的增加总能补偿或者过补偿该物质所“丧失”的熵。更广泛地来说,黑洞的熵值及其外面的普通熵值之和永远不会变小。这就是广义第二定律(简称GSL)。

    GSL已经通过了大量严格(如果仅从理论上来看的话)的验证。当一颗恒星坍塌称为一个黑洞时,黑洞的熵值将大大超过该恒星的熵值。1974年霍金证明了黑洞必然会通过一个量子过程释放我们现今称之为霍金辐射的热辐射。对于这种现象(黑洞的质量及其视界表面积都减少了),Christodoulou-Hawking定理就失效了,然而GSL却能适用:黑洞散发出去的熵值超过了其本身熵值的减少,所以GSL仍然成立。1986年,美国雪城大学的Rafael D. Sorkin研究了视界在阻止黑洞内部信息影响外部事件时起到的作用,他因此得出结论:对于黑洞发生的任何可能的过程,GSL(或与之非常相似的理论)必然是成立的。他的深入研究明确指出,无论X取值多少,GSL中的熵对层次X都是成立的。

    霍金对辐射过程的处理使他得到了黑洞熵值和视界表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黑洞的熵值恰恰是按照普朗克表面积丈量的视界表面积的1/4。(普朗克长度,约为10*-33厘米,是万有引力和量子理论中的基本长度单位。普朗克表面积即它的平方。)即使是从热力学熵的角度来看,这个值也是非常巨大的。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黑洞的熵值约为10*66比特,这大致和一个边长为100亿公里的立方水柱所含的热力学熵相当。

    关键词(Tags): #全息图#信息#黑洞
    • 家园 好奇地问一下

      衲子兄是研究理论物理或者数学的吗?

      • 家园 再花衲子兄的好介绍

        这种由巨牛写的深入浅出的科普文章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作者本身的成就和这篇文章的行文不下于霍金的《时间简史》,读来常恨其短!能将最深奥的科学知识用最浅显的文字写出来实在是一种非凡的能力,而阅读这种文章实在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享受。当然翻译的也非常好。

        在下虽是工科人士,但从未从事工科的职业,只是很喜欢读科普文章,算是科学八卦的爱好者吧。

        衲兄的帖子好像不能回复,借“不是”兄的地盘用用,花谢

    • 家园 【探讨】如何描述一个系统的信息?

      存在不存在一个有限的子系统,可以表达整个系统的全部可能?

      对于人,一个芯片的电学特性就是这个芯片的信息,其他都是噪声。而对于在这个芯片附近飞行的蚊子,芯片产生的电场才是信息。对于在某个管脚上的细菌,管脚上的热才是信息。不同系统对同一客体的感受,信息的交流和体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另外,不要忘记蝴蝶效应。我们只能感受蝴蝶引起的飓风,但飓风是某个蝴蝶触发的。这个蝴蝶的信息我们无法准确的直接感应,物理上就不存在可以记录的可能性。信息的完全记录隐含的条件是可以复制,重现,但蝴蝶效应是物理上不可能被完全复制、重现的,这件事的本来信息在纪录过程中就被破坏了。

      所以不可能存在局部对整体信息的完全纪录,因为这里一定经过抽象才能得到所谓的信息;而这个信息不可能完全地复现一模一样的整体。

      没有“全息”,哪里来的“全息宇宙学"? 我没有看到文摘里有合理的解释。如果有,敬请进一步说明。

      • 家园 狼兄可能还是把"全息生物学"和这篇文章的"全息术"混淆了

        在狼兄的提问中,似乎指"全息"为"局部对整体信息的完全纪录".

        而这儿的"全息"是指"全息照相", 是说一个三维宇宙空间里的信息,可以在其二维表面上忠实地记录, 即"二维边界对三维区域里的信息的完全记录". 一张全息相片的信息含量为其space-bandwidth-product ("space"是相片的面积; "bandwidth"大约是相片的解析度,就是显像微粒有多细密? 在本文中, 解析度是普朗克面积元), 如果仅取全息相片的一局部, 它所含的信息量当然比完整的相片的信息量要少(因为"space"少了), 所以局部不可能对整体完全记录, 但一定的相似性还是有的. 表现在: 全息相片的局部还是可以重构三维影像的大貌, 但是会比较模糊, 因为影像的高频信息失去了. 这是光学信号处理的知识.

        以上细节可以不管, 最关键的take-home-message是: 三维区域的信息量, 是由其表面积所upper bound的; 三维区域里的物理定律, 都可以在其二维表面内找到对应的表示.

        • 家园 问题就在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相似?

          这里就有一个主观的概念。

          全息像片的所谓大貌,所谓模糊,所谓高频对于不同人的眼睛就有不同意义。

          同时,物理定律并不能代表三维世界的全部。先不说物理定律本身是不是有限的,收敛的;

          即使一个简单的理想模型所体现的形态,是由其内在的物理条件以及其边界条件所决定的,如果其边界条件无法精确量度,那么这个系统的行为就是不可能完全预测的,那么就不存在一个能完全表达这个系统的映射。

          相同的概念,是依据于怎样的不同是可以忽略的定义之上。而这完全是一个主观的概念。

          我认为不同的空间,永远不可能是完全等价的。

          那么问题就变成:一个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和一个生活在二维空间的人是不是永远分辨不出其中的区别?永远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我认为应该不会。

          看看,又变成了世界本原的问题了

          • 家园 "信息"是"香农熵","相似"是"互信息"

            "互信息": mutual information. 更多技术细节可以查wikipedia.

            奇怪, 老兄是真不知道还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呢?

            "这里就有一个主观的概念。全息像片的所谓大貌,所谓模糊,所谓高频对于不同人的眼睛就有不同意义。"

            "高频","低频","信息量" 都是客观度量; "模糊"与其说是主观感受,不如说是借用主观感受的用词, 它可以定义为缺乏高频信息. 这些已经离原文很远了. 要扯葛藤的话, 枝枝蔓蔓永远完不了, 譬如: 什么叫"缺乏","高频"与"低频"如何划分, 等等...

            如果读者真想知道这方面的更多知识, 建议先阅读信号处理的教材, 如: Oppenheimer & Schafer的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同时,物理定律并不能代表三维世界的全部。先不说物理定律本身是不是有限的,收敛的"

            本文所论述的, 比具体什么的物理定律要来得深刻. 本文说的是, 三维空间内的所有信息, 都可以涵摄在其二维表面内. 如此而已. 推论是: 三维空间内的所有过程, 都可以在其二维表面内描述. 不管你用什么规律来刻划三维世界的过程, 都可以用一个等价的在二维表面上的规律来刻划.

            就是说, "一个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和一个生活在二维空间的人永远分辨不出其中的区别." 你自然可以保留你的看法, 但本文的主旨就是这个.

            • 家园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两个完全一样,用任何手段都无法区分(达到测不准原理极限)的二极管,加载同样的电压,一个不准确的万用表。

               对于这样的简单系统,只要给出足够的测试时间,最终可以产生任何正常工作的万用表可以辨识的区别。我们所说的等价,一定要在有限时间之内,稳定系统之中。

               两个二极管都是如此,更别说俩个宇宙了。

              • 家园 问题不在于用一个宇宙去忠实地复制另一个宇宙,而是

                这一个宇宙的表示方法的问题.

                举个例子: 一个直角座标下的函数, 可以等价地在极座标下表示出来. 只要知道变换(x,y,z)<-->(r,θ,φ)就行了, 而并不需要测量出这个函数f在每个空间点(x,y,z)处的具体数值.

                • 家园 那是存在两个空间,

                  还是存在对一个空间的两个不同看法?

                  • 家园 已经讲过多次了:是一个空间的不同表示,就像电影银幕上

                    的影像, 可以被literally当作是现实, 或者也可以说, 胶片上的是现实, 映射到银幕上的.

                    • 家园 两个基本条件

                      你不指定有限时间之内;

                      你知道他们不是同一个系统;

                      这就足够区别两个系统了。

                      你举的两个坐标的例子,没有别的限制条件的话,是永远等价的。

                      如果加上有限精度或者有限幅度等等其他条件,才是两个系统,而且一定是区分的出来的。

                      • 家园 对,就是象我举的坐标变换的例子,是完全等价的.

                        再显然的例子是, 惯性系统是等价的.

                        例如请看这个论文:

                        Susskind, L., Witten, Edward "The Holographic Bound in Anti-de Sitter Space"

                        外链出处

                        一看就清楚了, 强过在这儿饶舌不休.

                        • 家园 看看你前后的描述,被你彻底忽悠晕了。

                          开始

                          三维宇宙空间里的信息,可以在其二维表面上忠实地记录

                          讲一定相似性,讲

                          全息相片的局部还是可以重构三维影像的大貌

                          现在又大讲

                          不在于用一个宇宙去忠实地复制另一个宇宙,而是 这一个宇宙的表示方法的问题

                          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么?你真的明白你在说什么吗?

                          恕不奉陪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