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随笔一:探丸借客 -- 铁鱼

共:💬27 🌺4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随笔一:探丸借客

    “探丸借客渭桥西”,读唐诗,卢照邻的 《长安古意》 里有这么一句,“探丸借客”,《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 杀吏,受赇报仇,相与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这是一个暗杀组织,这种东西能形成规矩,看来次数不少。

    细读之下,颇有一种“不负少年头”的感慨,想杀哪个杀哪个,长安城里的这些意气青年不该只是强盛的唐朝才有的吧!

    • 家园 顶一个
    • 家园 【原创】随笔十三:真实与可靠

      不清楚什么才是真实,但我知道这世界上真正可靠的是冷冰冰的数字。看来我要对数字再喜欢一把,就象刚上学时,和小朋友们讨论更喜欢数学还是语文,为了维护男子汉的光辉形象,我喜欢了数学一把似的。

      三十六计里有一句,术中有数。从我的理解,术就是弄假成真、隐真示假,隐藏与显示需要准确。心术不正者慎用。

      胡乱写点,给自己的想法找一个暂时的立足点。

    • 家园 【原创】随笔十二:情绪控制与谋略

      当事情出现不利的情形时,当别人尖锐地批评你的时候,当你碰到一个最有理的人时(他肯定是骗子,因为缺乏反思,所以他把自己也骗了),要注意情绪控制。

      从一个侧面打个比方,你是个榆木脑袋,要玲珑些就要给你打眼,工具尖锐些你要能承受,意见事情尖锐些,你要懂得控制与反思;工具没有一定的硬度,就打不透你,观点没有足够的支撑,就不承认它。

      控制好情绪才谈得上谋略。

    • 家园 【原创】随笔十一:完美与不完美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完美的人事从宣传的角度讲有他不完美的一点,就是没有什么让人记住的特征。人们记不住那些好处。

      不完美,以其缺点为特征,使人记住而流传,从这个角度讲又比较完美。

      男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那些有特点的女人。

      围三缺一。

      如果只是包围,那么四面包围是比较好的;但要考虑到歼灭,考虑到敌方还有相当的战斗力,考虑到减少己方损失,则围三缺一似乎是更佳的选择。

      天尊地卑及君尊臣卑的儒家观,提倡万物皆空的佛家观,老子的无欲至上道家观,有时侯,我觉得缺点更是一种利益选择。

    • 家园 【原创】随笔十:粟裕林彪

      粟裕、林彪,拍名分先后,粟比林强一点。

      孟良固,事后看,可行,决心下得好。

      但事前看,取胜概率不会达到60%,比50%多出来的这点是对国军可能增援情况的预判,带有很大的冒险性。

      打还是不打,这个时候促使指挥员下决心的只有一个因素。下这个决心就需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往细了说,爹妈把自己生出来,战乱年代活到这么大,容易吗?人一辈子,自己还有多少事没经过,多少目标还没有实现;就是侥幸不死,几万裤裆里带种的爷们儿,断送在自己手里,你对得起谁?你还能东山再起?以数万将士的血肉为赌注,谁再信你?陈毅以后还能再支持你?要知道,一旦失败,你失去的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声望、信任、权利、理想,你的希望,你的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再从战略角度看呢?

      林彪不会这么打,这也是为什么打锦州犹豫不决的原因。

      朝战的第一人选是粟,粟本可以通过朝战磨练的更成熟,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将才,可惜错过了。

      林不如粟,虽然他在军事技术、作战方式、战术指挥等方面想了很多办法。

      一个大将,打不打是政治家的事。

      我说得主观了点,但象没大错。

      • 家园 研究不认真,细节不掌握,了解不全面,打回去重写……
        • 家园 往细了说就没边没沿了,

          我实在没那耐心,只说和做其他事有共性的一面。

          打仗,谋划和决断是一半一半,林彪耽于谋划,迟疑不决,是兵家大忌。谋定即动,过而无益,岂不闻画蛇添足?廖如果断点,新1新6,林手下哪个能对付?打出军威士气,东北会成什么局面?

          粟有谋有断,是全才,惜未尽展罢了。

          • 家园 辽沈时候的新一军新六军早就没有当年之勇了

            东野也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廖兵团五个军十万人从被东野主力纠缠住到覆灭才两天。当年李仙洲两个军五万人覆灭时还有人讥讽五万头猪共军三天都抓不完,如今廖兵团崩溃的速度超过李仙洲,还有什么底气。

          • 家园 新1新6,林手下哪个都对付的了

            新1军、新6军被陈诚七拆八拆,又受到东野连续打击,早就不复当年了。别说后来七拼八凑的暂这个师,暂那个师,就是那些老主力,辽沈战役以前,新1军就先后被打掉了3个团,新38师更被包围在长春,也没见有啥脾气。

    • 家园 【原创】随笔九:圈子

      1949年建国到现在57年,文革结束到现在30年。30年,时间不短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相比普通百姓,家庭背景较好的人更容易在改革之风中抢得先机。可以做这样一个理想的假设,a君出生于文革后期,在他成长过程中,凭借较好的条件,他有可能在改革开放这个从一个侧面来讲是中国向西方全方位学习科技文化的过程之中,处处处于领先地位(相对而言)。人是分层次的,领先者们有自己的圈子。

      圈子,有意思的话题,用小朋友的说法就是带不带你玩;从成人的角度可以用董事会来比方,主要的几个股东。

      圈子是封闭的,你或者在里面,或者在外面,这很难改变。

      内外信息的不对称似乎是必然的,这造成了明显相反的结果。

      简单的好和坏。信息的垄断(局限性地)使理性思维没有任何作用。技术分析没有任何效果。

      打破信息垄断要从全局去看,原因简单直接。

      对了,谈圈子不能不提饭局,圈子的共性和注脚,局内人。

    • 家园 【原创】随笔之八:心诚则灵

      心诚则灵,不管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情境,它一旦脱离了原文,而能在民间继续存在且活跃,那就经过了千万人的检验,有其存在价值,中间还可能被赋予了一些新意。

      灵,我拿足球做个例子。比如你带球在右路突破,这个时候,你有多种选择:与队友配合,做二过一;传给中路队友进行中路突破;下底传中;调左路;调给球门远角的队友以便他头球攻门等。这只是特定时间的战术选择。你的带球、传球、跑位都涉及到射门时机的创造和把握,这都需要你做一些预判——瞬间的——比赛充满了变数。

      什么叫灵,我的理解是在相关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能较早判断出事情的结果,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这叫做灵。

      诚,词:真诚;实心,不虚,不假。人在做事的时候,受情感左右,目的往往并不唯一,这是一种偏差,常是不自觉的。多个目的势必难以达到预想效果。

      诚,主要不是指资源的集中使用,而是指表里一致,“用心一也”。

      心诚则灵,灵吗?。

    • 家园 【原创】随笔之七:自弃

      战场上有句话,叫做“胜负乃兵家之常事”,失败了,情况很困难,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古代的帝王,也叫天子,上天的儿子,谁不疼爱自己的儿子呢;还有一个词叫天骄,天之骄子,颇有集上天宠爱于一身的意思。不知道“龙”是怎么产生的,但无疑他有使天子神化和形象化的作用。

      “天子”,除了宠爱之外,我想把这个说法再延伸一下。

      宠爱——只是上天的宠爱有时也并不是那么可以依靠,这些人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让上天击杀那些反对他的人吗?哈哈哈

      困境有时再所难免,即使贵为天子,只是如果他们有能力的话,至少没有放弃的理由,他们处在权利的高点。上天会放弃自己的儿子吗?

      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实力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所属土地还有大约三分之二在自己手中,以他的军事能力和威望,卷土重来,继续霸业,未可知也。不过,此人也实在是缺乏政治头脑,不断的胜利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综合实力的提高,反而被刘邦日益坐大。可能他的确累了,而且这样的征战日子似乎也看不到什么希望。虽然上天并没有放弃他,可他自己决定放弃了,也让天下的百姓过两天安生日子吧!

      利益是流动的,权利是变换的,拥有的会失去,失去的也可以重新获得。困难的时候,应该让目光宽广一些,不要太计较,江湖里是没有龙的,真龙在海里。

      天地会,很喜欢这个名字,天父地母,有气量。

      或许是从石头缝里迸出孙猴子那天起,“天子”就不再是皇家的专利。

      “老天爱笨小孩”?还是自己的努力可靠吧,应该有不要放弃的意思。

      人作为自然界里最有灵性的动物,给自己一点心理优势吧——在困难的时候,你可以自视甚高,但没有放弃的理由。

      机会不常出现,但从没有缺少过。

      天不弃人人自弃。

      自然界是没有灵性的,它不会主动放弃任何人,机会始终存在。

      社会利益分配,似乎越来越往按权分配的方向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