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简评】小岗村的改革,是不是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 -- 铁手

共:💬36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简评】小岗村的改革,是不是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中国 率先包产到户的中国改革第一村 的小岗村的一些新闻,觉得有些意思,到网上找了找,还有不少评论,比如

    小岗村农改第二波拉开序幕 从单干到统一承包

    又比如

    小岗村:一条越走越窄的小农经济“老路”

    关于小岗村: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同,其主要内容是不再搞"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把属于集体的土地承包到农户,由农民自主决定种植品种、种植结构。按照承包土地的数量,农民向国家和集体交纳一定的税赋。

    短评如下:

    小岗从当初的“大锅饭”-》“包干到户”-》今天的统一承包。从体制上来说,大致是从集体-》个人-》又到集体。

    看起来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但是撇开政治制度因素来看,更是一个企业经营的问题。承包单干的确是可以带来主动性、积极性,但是潜力有限。要有大的发展,最终还是需要集团化,或者说是集体化。

    这种趋势,江苏的集体经济,比如华西村就是个代表。

    是否意味着小打小闹的个体经济已经慢慢让步给集体化,合作化。当年的合作化公社,是不是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

    • 家园 吃第二个馒头时并不是否定第一个馒头不顶用。

      当初包产到户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现在人的积极性出来了,就得往下走。

      1、土地经济效率如何提高?统一承包就是一个分工合作提供经济效益问题。以前包产到户还遗留许多产权不清或者产权是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如个人承包后,有外出打工,荒废了土地资源,这样的产权设计当然得该,统一承包或许是一个好的探索。

      2、农业要摆脱自然经济,融入世界分工,才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没有统一承包,农业个体户很难有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运作的能力。

      关键词(Tags): #农业#农民#土地资源#产权设计
      • 家园 当然不顶用 当年小岗村的分地是政治工程 并未增产
        • 家园 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

          没去过小岗,无法证实你的说法,但是,包产到户以后粮食增产是感觉得到的。那是改革开放第一步,没有这步,后边都是没有可能。90%的农民没有余钱日用工业品根本就无法上去。粮票制度也是那以后才取消的。

          • 家园 当时老百姓那么熟悉省委书记的名字么 另外 数据如下

            1969 21097

            1970 23995.5

            1971 25014

            1972 24048

            1973 26493.5

            1974 27527

            1975 28451.5

            1976 28630.5

            1977 28272.5

            1978 30476.5

            1979 33211.5

            1980 32055.5

            1981 32502

            1982 35450

            1983 38727.5

            1984 40730.5

            1985 37910.8

            1986 39151.2

            1987 40297.7

            1988 39408.1

            1989 40754.9

            历年粮食产量,单位为万立方米

            再考虑上提高粮食收购价的超级刺激 分田到户的优越性在哪?立竿见影的影响有多大?

            再加一个这个“积极性”的体现

            历年中学在校生数量

            1969 2025.3

            1970 2648.3

            1971 3149.4

            1972 3616.7

            1973 3494.7

            1974 3713.7

            1975 4536.8

            1976 5905.5

            1977 6848.8

            1978 6637.2

            1979 6024.9

            1980 5677.8

            1981 5014.6

            1982 4702.8

            1983 4634.7

            1984 4860.9

            1985 5092.6

            1986 5321.6

            1987 5403.1

            1988 5246.1

            1989 5054

            在分田到户乃至直至89年,中学适龄人口都是持续增长的。事实上,中学生的峰值出现在21世纪,将近一亿。换句话说,分田到户期间,积极性无比伟大,以至于在适龄人口增长的同时,中学教育出现超级大倒退。如果说积极性真有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些辍学少年的的劳动力投入上!

            • 家园 81年到84年产量增加很快么

              总的看,除了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产量出现了大的滑坡,以及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粮食产量徘徊了一段时间以外,总的增长情况前30年和后30年差不多,不过81年到84年确实更突出一些。84年算是80年代最辉煌的一年了吧,粮棉产量都创了新高。另外,虽然单比粮食产量的变化率前后30年变化不大,但是要是比水果蔬菜猪牛鱼肉蛋奶等副食品,后30年增加的就多的多了。

              • 家园 81-84 播种面积基本不变 数据见内 另外 85年大跌

                81 145157.1

                82 144754.6

                83 143993.5

                84 144221.3

                以上为粮食播种面积 单位千公顷

                85年粮食产量跌到83年水平以下,说明84年主要是气候支持下的特殊年份增长。

                最后 我贴一下这段时间的化肥使用量 单位 万吨

                1975 536.9

                1976 582.8

                1977 648

                1978 884

                1979 1086.3

                1980 1269.4

                1981 1334.9

                1982 1513.4

                1983 1659.8

                1984 1739.8

                1985 1775.8

      • 家园 这里很有些要说道说道的地方

        1、假设当初包产到户真的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那么我想请问一句:现在的农民干农活的积极性和包产到户之前的农民干农活的积极性哪个更高?不知道的可以去村子里问问现在仍是农活主力军的五六十岁的农民。将来农民成为农业工人之后的干农活的积极性又如何呢?

        2、我们现在已经渐渐被转基因作物包围了,棉花、大豆、玉米、水稻、花生、小麦等等,被层出不穷的化肥农药包围了,被各种各样的资金炒作包围着,人多地少,资源贫乏,要怎样的统一承包才能融入所谓的世界分工呢?

        • 家园 说个我知道的,我们那里

          包产到户前农民干农活的积极性肯定不如包产到户后的,那叫天差地别。

        • 家园 你这哪跟哪比呀?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任何政策都有生命周期,没有一个政策是一劳永逸的。

          比如前秦最初的井田制,当时肯定比奴隶制要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谁还去实行井田制呀?那你说由于现在井田制无效,要求恢复奴隶制?

          包产到户实行以后中国粮食产量大幅上升,这不是科学技术引起的大幅上升,而是包产到户制度。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技术,那你说当年包产到户反而是打击了农民积极性?

          拿今天的农村状况判断三十年前的政策是关公战秦琼。

          没有包产到户就没有改革开放。包产到户是启动中国这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关键政策。

    • 家园 不是简单重复或者走了一个圈。

      好多地方的农村劳动力在流失,或者说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在进入民工(没有贬意)大军,他们或者是季节性的,或者就根本不再回到农村。这种情况下农村土地资源走向规模经营,是个不错的方式。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做法也变。以前生怕农产品贵了,通货膨胀,现在应该是生怕太便宜了,谷贱伤农。

    • 家园 这个圆是否闭合,应该这么看

      1:从中国历史看,没有跳出土地兼并,从而再次分配的怪圈,所以有睿智的人提前担心也不无道理。

      2:中央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从中央严格控制基建规模,控制用地审批可以看出来。

      3: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土地还是很大部分农民的生存根本,尽管土地收购会给予补偿,就按照当时的水平也是不低,但几年后绝大部分的都会投资失败,就是在银行里的也会被通胀缩水。(从这点来说还不如挥霍一空呢)而只有土地能给农民稳定收益。

      那么接下来,不是重走英国羊吃人的老路就是成为社会不稳定性因素,而作为农业户口能从国家得到的救济微乎其微。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土地兼并是一条必由之路,但是必须先把脱离土地的农民转变成合格的第2,第三产业从事者才能兼并,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这样中国才能顺利地实行工业化进程。

      大概意思说明白了,夜了,思路有点乱,大家凑和看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