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保卫西河-原创】寻找回忆之四——漫谈吃相 -- 居庸叠翠

共:💬35 🌺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保卫西河-原创】寻找回忆之四——漫谈吃相

    2003-4-17 15:56:14

    家慈是从事餐饮管理的,因此平素在饭桌上规矩倒也不少。但自居庸幼年,母亲就一直在外工作,对儿子疏有管教。我一直是父亲和乡下来的太姥带大的。家父年轻时是那种直喉咙的山东好汉,无论米饭馒头烧饼面条鸡鸭鱼肉萝卜白菜冷热酸甜都是拿过来,倒下去,几乎不带喘气的。太姥老人家淳和朴实,最喜实在之人,因此对这种吃相颇为赞赏褒扬,并不断教育居庸当以乃父为榜样。于是乎,居庸家一到饭点,只听得风卷残云酣畅淋漓之声,宛如二虎争食,气吞牛斗。一般一顿饭,2斤馒头,3盆菜,结束战斗不需15分钟。

      光阴似箭,转眼居庸长到14,去香港探望母亲。众所皆知,香江虽为弹丸之地,但却以美食享誉中外。妈妈爱子心切,带着居庸到处游玩,加之当地朋友也多,饭局亦赴了不少。居庸当时年纪虽小,但吃相已莽,饭量已豪,大显身手,经常一张饭桌上只见我一人踞案大嚼,吃得兴起时往往抛去刀叉筷勺,直接上手,或举烧鹅,或捧龙虾,或抓乳猪,大快朵颐。直把一群南蛮吓得瞠目结舌,一个个涅呆呆发愣。但又不能跟个娃娃讲什么左刀右叉,只得擦着汗大赞居庸气度不凡。母亲虽小有不满,但爱子心切,也只得苦笑而过。

       日月如梭,4年之后,居庸考到南京上大学了。这一下只觉得是龙离浅水,虎归深山,自由自在没人管,爽啊......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天居庸就迎来了4年大学生涯的最大难题---伙食问题。也许是因为居庸上的不是重点,学校资金少,食堂的水准实在不敢恭维,不客气的说,也就是比猪食多把盐。难得有时改善伙食做个鱼香肉丝,也辣的让人怀疑要么厨子是四川民工要不就是大师傅刚娶了个卖辣子的老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居庸舍友终于发现校墙外的一溜小饭馆是个好去处。4个人,点一锅6元的白菜炖猪肉,一个4元的红烧茄子,一个4元的开洋冬瓜汤,再要个2元的青椒土豆丝。人均4元,肉菜汤具全,满实惠的。不过又一个小问题就此产生,菜只有4盘,朋友归朋友,吃多吃少可就要看个人能力啦:)居庸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吃相原来是如此重要!!当兄弟们还在细嚼慢咽时,居庸的筷子就如同打点计数器一般穿梭在菜盘和嘴之间,刚把一块肥肉塞进嘴里,又叨了一筷子茄子大嚼,最后居然还能用嘴角和鼻子发出一种声音来和大家聊天!!(现在想想我都佩服自己:P)吃不几次,兄弟们就发现了问题严重性,大家都是男人,也不好意思讲。干脆,以快打快吧。从此,一群“蝗虫”在丁家桥出现了。它们总是在下午5:00左右呼啸而来,七嘴八舌的点几个菜,随后坐在桌边一声不发(都在松裤带或者运气,呵呵)。等到菜上,一桌人还是沉默不语,只听见一次性竹筷被劈开的“啪啪”声。然后但见4,5双筷子在盘子里搅动几下,菜没了。又是沉默,大家在等下一道菜,偶尔会有一只手伸过来倒盘里的残汤拌饭,这时往往会向起一个酷酷的声音。“给我剩一点.......”

    有一次同系的一个mm“有幸”在我们邻桌吃饭,看到这个情景,不禁张大了嘴,好久才喊出一句“妖怪啊....”

      大学毕业了,“无业”的居庸在家吃闲饭。这时候妈妈也调回来了,一家人常常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本也其乐融融。但老妈对居庸的吃相却是越来越看不惯了。什么吃饭时咀嚼老出声音啊,狼吞虎咽象没吃过饱饭拉,囫囵吞枣对肠胃消化不好啊,端着饭碗扒拉太没教养啊,用手抓东西吃不卫生拉.........等等等等。开始居庸还置若罔闻,反而调侃吃相不好是因为爹妈手艺太妙,情难自禁;又或说自己这是天性烂漫,不事虚荣。没想到老人家太没幽默感,唠叨地更厉害。一直上纲上线到吃相不好不会有美女垂青就算哪个傻大姐挑花了眼看上偶老泰山丈母娘那关也过不去只能打一辈子光棍这事关我们老徐家烟火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KAO!!真行,从吃相扯到不孝,我开始怀疑我妈上辈子是个做拉面的了:P

      没办法,居庸一向以孝子自居,再加上“寄人篱下”,吃人家嘴短。又抗不住老娘唠叨。慢慢地也就吃相转得斯文。美中不足是没有mm因为这点向居庸投怀送抱。不过居庸倒也不太在意。

       直到不久前一天,居庸又陪两个美女去吃饭。一个是熟人,一个刚认识。因为陪女孩子吃嘛,又有一个不熟的,居庸自然更加注意。细嚼慢咽,绅士气十足。正用着间,发现刚认识的那位mm总是偷眼望自己,红着脸好象有什么事情要说。居庸心下暗喜“老娘不欺我焉!!”厚着脸皮说:“mm有什么事吗??想说就说嘛....”

      mm抿了抿嘴,红着脸说:“那么得罪了。居庸兄,至今独身乎??”

      “小生尚无妻室。(天上就要掉馅饼拉!!!)”

      “看你体格魁伟....”

      居庸:“呵呵呵,哪里哪里:)”

      “怎么吃饭这么扭捏,象个大姑娘啊!!怪不得还是光棍一条!!”

       ............

       ............

       ............

       是谁说过什么不听老人言怎么来着..........???

    关键词(Tags): #吃相#回忆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 家园 hahahahahaaaaaaaaaaaaaaaaa
    • 家园 Huahua!
    • 家园 【文摘】饮食方式

      民间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反映了重视饮食的习尚。但饮食历来都不是单纯的生理需要,也与精神需要联系在一起。人们赋予饮食种种文化内涵,饮食禁忌即为其中的一部分。饮食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方式和饮食对象两个方面。

      在饮食方式上,古时有不许用手抓着吃的忌讳。《礼记·曲礼上》云:“共饭不泽手”。这是说,与人同桌吃饭时,不能直接用手抓食物。吃饭时忌让饭粒掉落在地上,如不慎掉落,要拾起放在自己近前的“饭布”上。否则,脚踩到饭,将会遭雷劈。这些禁忌符合饮食卫生与文明要求,至今为人们遵守着。

      更多的饮食方式禁忌是出于迷信的影响。旧时忌吃饭时抛撒米粒或吃完饭后碗底有残饭,否则要遭雷击;如果小孩吃不完饭,将来便会娶麻脸妻子或嫁给麻脸丈夫。忌吃饭时说“捧饭”,因为只有在人死后做七时,祭灵请亡灵吃饭时“捧饭”。平时“捧饭来吃”,“来捧饭吃”,则与祭亡灵有联系。忌用一支筷子扒饭,也只有丧俗中出棺时,棺上放五碗或七碗白饭,中央插一根筷子。俗谓鬼用单筷吃饭,故忌。忌吃饭时看镜子,认为会口吃。在别人家吃饭,忌把碗转来转去,因为“转”与“赚”音谐,主人家忌由此而“嫌他人饭碗”。这些吃相禁忌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家人共桌吃饭时,大人们便会向儿女们传播这些禁忌并督促他们履行。尽管这些禁忌表面被迷信化了,但一般说来都是出于卫生、节约、礼仪方面的考虑。

      食具方面的禁忌也很多,如忌讳吃饭前用筷敲空碗,俗以为“穷气”,因为旧时乞丐要饭时才这样敲的。拿碗的手势一般是五指自然捧着碗,忌讳用手掌平托碗底,又忌用手攥着碗边,这也是“丐帮”之相。不许倒扣碗于桌上,不许把筷子一端搭在装着饭的碗上,以为不吉利。因为生病的人服汤药后才将碗扣于桌上,表示不再生病服药;叫亡人鬼魂吃饭时,才把筷子一端搭在饭碗上。同时,也不能把筷子插在盛好的饭上,这也是供鬼神时的做法。山东一带又忌把筷子横放在碗上,说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相传明代以前有把筷子放在碗上的习俗,后来明太祖斥为恶模样,因而后来遂成为一种禁忌。有些讲究的人家,酒杯碗筷的放置多有规矩,叫做“杯不出栏,筷不出缘”。若是杯子两边,一边放一只筷子,便以为不吉利,因为“快(筷)分开了”。另外,每双筷子应一般齐,不可一长一短,令人想起“三长两短”等不吉语,故以为不祥。这类禁忌不仅于人无损,反而会养成人们文明的饮食习俗,使人们在饭桌上具有礼貌、高雅的品格。这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大体一致的。

      饮食对象的禁忌即对食物的禁忌。相对其他民族而言,汉族在饮食上的自我限制或禁忌是很少的。在吃的方面,称得上是彻底开放的样板。除了有毒的,食后要死人的外,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长的,“海陆空”能吃者尽吃,这也是汉族饮食习俗的一个特点。不过,尽管饮食对象禁忌不多,但并非没有,一些古老的信仰观念对饮食仍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民间有忌食不洁或神圣之物的禁忌。有的因恐怕心理而忌吃某一些动植物。动植物多有自己的属性,如熊、豹子的凶猛,老母鸡的皮肉的粗糙,食之,俗信动植物的这一类属性会传染给食者。“吃了熊心豹子胆”,人就会变得同熊和豹子一样凶猛无情;而吃了老母鸡,人的皮肤也会变得疙里疙瘩的粗糙起来。尤其不能吃处于异常状态的动物,如瘟鸡、瘟鸭等,惟恐食之会导致某种不吉利的变异。

      有些动植物会诱发人们恐惧的联想,亦忌食之。如福建某地的渔民,以巨鱼为主食,但他们忌食掉在地上的巨鱼,以免上山有摔死的危险。山东人不让小孩吃未成熟的枣子,怕生疖子,要吃则先掐去其头。这些所禁食物本身并非“邪物”、“污物”,它们只是引起了人们某种联想,使之与一些不幸之事连在一起,才成为人们的口忌之物。

      有的食物禁忌是由对动物的喜好而引起的。譬如,汉族有些地区有禁食牛肉的习俗。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牛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有时显得比人本身还重要。因其有助于人,终年劳苦,又通人性,所以不忍杀食。食者,良心受谴责,便想到会遭到鬼神的报应。过去,苏州人不食牛肉,牛死后常将其抛人苏州河里。《白蛇传》里有一情节,话说许仙被老师处罚,只好将白蛇送到学堂门口的苏州河里。白蛇在苏州河里天长日久,吃不上东西,饥饿难挨。正巧当时有条耕牛死了,而苏州有不食牛肉的习俗,就将死牛抛人河里。白蛇见了,拼命啃吃,最后还钻进牛头里,把河水搅得翻翻滚滚。人们还以为真龙出现,急忙摆案祈祷。宋代人洪迈在《夷坚志》中也多次记载了这种禁食牛肉的传闻。如“食牛梦戒”一篇,说泰州一人因酷嗜牛肉而梦被拘斥,从此戒食。汉族民间至今还有不食马肉的习俗,认为马也与牛一样,有功于人,所以不忍心杀食之。南昌、瓯江一带百姓忌食鼋、鳖肉,据《清稗类钞》云:“南昌人畏鼋与鳖,呼之为老爷。南康府近有老爷庙,所祖为鼋老爷,相传明太祖与陈友谅战时,曾救御舟出险。赣人祀之甚虔,且相戒不食鼋鳖,恐犯老爷之怒也。”认为鼋是有功之物,是它在唐僧取经时帮助唐僧师徒渡过八百里通天河,又驮回了经书。所以人们敬之如神,禁忌杀食。

      有些食物禁忌只是针对一部分人的,如江南一带祭礼灶神的糖果,禁忌幼女吃食,大人则无忌。有的地区在一定时间里忌食某种食物,如南京一带过去以正月初二为米娘娘生日,河南沁阳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各忌食米饭一天。

      饮食禁忌远不止上述内容,在饮酒、饮茶及节日饮食等等方面皆有不少禁忌。中国人历来注重饮食,并将饮食与人的身心健康联系起来。饮食禁忌习俗,正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对人自身的护卫和保养。当然,它们或多或少都含有迷信的成分。不管怎么说,饮食禁忌是我国丰富发达的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民族的、宗教的信仰及习惯,不能一概否定。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这要绝对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长两短

        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

      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 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4.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5.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

      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7.泪箸遗珠

        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8.颠倒乾坤

        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9.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 员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不行的。

      10.当众上香

        则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北京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为北京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惊神

        所谓“落地惊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北京人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这有破法,一但筷子落地,就应当赶紧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将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 家园 吃相当得“生猛”二字。

      跟四川人吃火锅有的一拼,吃到兴头上开始宽衣解带,赤膊上阵。

    • 家园 楼上原来这么多同志啊,被人歧视了这么多年,居庸可是找到队伍了......
    • 家园 这算啥 

      也叫吃相难看?

      当年 “眼似闪电 筷似雨滴 边吃边看 情况不对我就泡汤”

    • 家园 居庸兄果然厉害

      俺这自小舅妈,妈妈管教都甚严,尤其饭桌上的表现,后来居然落下了残疾,听不得人吃饭吧嗒嘴.

      大学时候,一个周六早上,睡个懒觉,某室友早起,就坐我床边吃饭,他实在是比不了居庸兄的气势,然而那嘴吧嗒的,有节奏,有速度,有响度,本来还是半睡的我,被吧嗒得如同见了昴日星官的蝎子精,筋酥骨软,辗转反侧,只好穿衣起床.

    • 家园 【击节送花】这种吃相好──实在!

    • 家园 陕西人说吃饭是“咥饭”,就这一个字您就揣摸那感觉吧……

      胖子关于吃饭有两个外号,一是 渗井……形容下东西速度之快和容量之无底。这个是家人面前用。

      后来到了学校,一女孩儿又赠“饭桌吸尘器”……盖因一日偶见我们宿舍吃席,一道菜存在超不过3分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