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解放军舰队东征,果粉意识形态西窜--聊聊所谓的共产党人心学 -- 狂草舞茅

共:💬357 🌺3473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非常感谢葡大的回复,我这么理解您看对不对?

                                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由于有了巨量的信息差,普通人会变成某些保守势力的枪,去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那我可以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不能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尽量把所有人都拉到一个大致能够承受政策解读的水平,那我们就只能这么一步一步慢慢走,一圈一圈慢慢扩散,直到我们找到一个抹平知识水平差距的路?(目前看,数字化意识就是方法之一?)

                                我在之前推理知本家的时候也发现了,当知识变成社会主流的博弈筹码的时候(资本主义中式资本为主流博弈筹码,封建时代是土地,这些筹码都是锚定在对生产力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要素上),知本家就该粉墨登场了。而硅谷这十几年的发展,正好向我们展示了,资本家被骗得团团转,不得不依赖硅谷知本家为其增值资本。而这几年,新冠-医药知本,ChatGPT-硅谷知本,已经走向的前台,而知本对知识和数据的渴望,必然会强力推动全要素数字化(永生也算是生命的一种全过程数字化,且不怕多,毕竟数据越多肯定计算越精确),而这即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也是对之前所有旧势力的大清算,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弹。然而,这个游戏,哪个文明先走通,就会对其他文明产生代差,从而通吃发展红利。因此,我们是必须走且不得不走得漂亮,才能保证文明能够顺利的延续下去。这是生存级别的斗争,所以只能小心应对,顺势而为?

                                题外话,至于这种人:

                                甚至我身边有熟人,说过,当他相信我们讨论的东西和有关的不同圈子构建的不同的架构是真实存在的,他说一度想杀了我

                                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尽量远离这种Loser,就如我所说,这类人并不是中国人,因为中国无论愚公还是智叟,都不会去闲的没事烧掉布鲁诺,后者是西式凝固的意识形态,无法动态升级自己的意识。后面我们都要经历大风大浪,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为人类躺出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这是我们必须且无法逃避的历史责任。这不是大话,因为现在没得选,任何人其实都没得选。

                                • 家园 刚睡醒看到朋友留言

                                  他认同我某个回帖里 内容

                                  主席对人的异化的处置方案是,运动7 8年来一次,文革7 8年来一次。实际和西方选举人任期制度及其限制的制度安排是是吻合的。但是无论是文革的提拔干部,还是改开后以利益趋势的阶层流动。都在中后期出现了,实现阶层提升的干部,为实现自己利益的代代传而自我固化的问题。那么面对这些新问题,下一步你的理解是对的————数字化信息化。去年我提过一件事,下一阶段的信息化会大尺度调整中层。这也是西西河里反对现在推进相关改革人的根本利益有直接关系。毕竟有些部门裁撤,计划里是70%。在这样 的调整方案中,我提过一个假设。以周朝为例,大体80人养一个中上层。到改开也只提高到40人养一人,即使完成数字化,我自己推导是20人养一人,这是我理解中地球资源的极限。对应就是5G时代以16亿人基本盘为基础,而6G时代至少 22亿人口为基本盘。而国内保守势力,则试图把我们的现状锁死在4G和对应的8亿正循环人口。从这个角度,很多今天的争论乃至博弈基本不存在谁欺骗谁。

                                  从数字化社会迭代角度,无论是 16亿人口的工业化还是 22人口的工业化。这些都涉及,对非工业化地区的整合。我 最早对领导路线的接受,是他们试图把不适合工业化迭代的人群纳入这个历史进程,所以我和他们都最终选择了主席的人民史观。你脱离这个史观,你终究会发现,你会走到你所有潜在同盟的对立面。这不只是谁输谁赢的问题,也不只是传统民权社会架构里中异端权力的设定。一言以蔽之,不要倒在傲慢之心上。换个角度,你我无论今天有再多的优势,终于有一天我们会老去,也会因为自身利益走到社会发展方向对立面。但是,无差别放弃老人的社会,终究也会放弃孩子,弱者。如果你真心关心社会制度的设计,你终究会发现,数字社会不存在没有价值的信息碎片。胜负博弈往往取决于信息碎片整合后的信息差。所以大数据方兴未艾那会,有一句话冲击很大(现在信息理论前沿对这句话有了极大修正),大数据重要的不是因果。

                                  对了 ,我对数字社会的理解,我被举报的帖子,我提及的工业领域的精英圈子,有人给我的数字社会三段论一个最精准的评论:三段论核心就是第一条----------人是数字第一因。

                                  通宝推:脊梁硬,
                                  • 家园 试图把我们的现状锁死在4G和对应的8亿正循环人口

                                    对应就是5G时代以16亿人基本盘为基础,而6G时代至少 22亿人口为基本盘。而国内保守势力,则试图把我们的现状锁死在4G和对应的8亿正循环人口。从这个角度,很多今天的争论乃至博弈基本不存在谁欺骗谁。

                                    =======================

                                    实际上我有不同的理解:当真正的大趋势到来时,所有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这一切不可阻挡,所以从长远上看,任何反对最终都会土崩瓦解,既然大目标已经确定,唯一的问题就是谁来做这件事,谁将成为收益者,是让新兴的力量上位,还是老既得利益集团修修补补,这才是一切争议的核心。

                                    其实看看晚清新政的日本幕末,都是一样,参与斗争的双方都知道改革西化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是,谁来主导这个新世界。在日本,新政权与旧武士集团的利益并没能因为倒幕成功开国维新就统一调和了,最终后果就是西南战争,旧武士集团被彻底消灭;而中国情况更复杂,庚子之变以后,以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还是推行了新政,基本上就是照搬戊戌变法的内容。满清草创了一个新的世界,到最后自己却不容于这个新世界。中日的历史就是一个故事的正反两面:面对无法阻挡的新世界,在日本,新世界摧毁了旧既得利益者,中国的旧既得利益者接受了新世界,但是新世界却容不下旧的既得利益者,最后结果都是旧既得利益者被淘汰。

                                    以史为鉴,既然新的数字化世界是大势所趋,那么所谓的“锁死”、“遏制”就不可能成功。既然如此,那些妄图开历史倒车的目的就是像当年的保守势力一样,他们并不是要“锁死”、“遏制”,而是消灭新崛起的“维新派”,由自己来主导未来的数字化世界。当然,依然以史为鉴,他们最终的结局也不一定会比当年的武士集团或封建保守势力更好。

                                    还有就是前面讲的,法国放任疫情“屠杀”自己国内的数字化人才,才是最糟糕的局面,毕竟不管上面斗成什么样,下面的事情总要有人做的。如果欧洲中上层真的像前面说的这么脑残无底线,那么确实说明欧洲五百年大运尽亦。

                                    通宝推:杨微粒,
                                  • 家园 人是数字第一因怎么理解呢?

                                    这段话我在葡大相关数字化的文字里反复看到过,但实在想不明白。

                                    • 家园 试解

                                      本来这些是题外话里的哲学讨论点滴的内容,因为一些人对永生或者其他我话题的抵触,这部分应该不会发出来了。暂时说两个内容

                                      1.

                                      链接:

                                      https://baike.sogou.com/v70998880.htm?fromTitle=第一因

                                      我倾向的第一因是起点,原初的意思。对应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那个起点。是回归主席人民史观对唯技术论的修正。套流浪地球宇宙的叙事就是---没有人的文明没有意义。为什么,西方哲学的构建是通过一个公理及其一系列证明之上的世界树。所以他们在构建他们史观的基础是寸步不让的,让就是对他们一切成就的否定。

                                      2.之余1 延伸出对理想国中,强权既公理的思辨。昨天和我一起观影的朋友,他帮我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是来自希罗多德的历史。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构建的文明基础出问题了。尤其是唯技术或者唯生产力论下的进步史观困境在于,每一次生产力迭代必然替代大量的 工作岗位。但是,每一次生产力迭代需要更多的人口基数摊薄成本。我最近的帖子提过,发过人从数学角度已经解决了供应链回归本土的问题。我身边一个小家伙因此一头扎进有关的学院去学习。(提示下,这个学校是拿破仑设立的 )但是理论上的自洽 ,被成本问题阻碍,而之前的法国黄马甲运动就是,中产拒绝为宏大叙事向统治阶级让利。怎么解决文明发展乃至迭代中的矛盾,我实用主义态度是,死人最少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试解
                                        家园 我之前认为黄马甲是煽动的,

                                        就我自己的理解,群众自发的组织规模运动,这个是非常难的。除非群众觉醒。但我个人理解,欧美应该不怎么可能。我之前有想过,在媒体上公开政策,是否能获得一致认可。后面再不同的微信群里聊,分歧很大,基本吵架吵了一年多。现在感觉,要教育先行。很多人对社会,国家的理解,特别是宏观层面的《我自己原先也是0,本身是个码农,文科后面是别人教的+自己看书,然后上来西西河也是别人推荐上来看的,这里还是很感谢西西河的各位大佬,还有葡大》,几乎为0 ,都是按自己生活的范畴内的常识去理解。政治,经济类的通识教育,哲学课程应该提前到初中。还有逻辑课。是否可以通过教育,让多数人提高对社会的认知,然后达成一致行动。

                                      • 试解
                                        匿名 数字社会的人是第一要素。

                                        看看最近这个chatGPT的运行逻辑就能够明白,人的数量是形成数字社会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第一基础。

                                        科学家只是设计chatGPT的逻辑运行结构,而GPT智慧的成长和成熟必须由人类与其的互动来伴同完成。

                                        这个互动必须需要大量的人类陪同互动促进完成,不是一两个人。

                                        球2中的丫丫只是一个局部智能体的个例。而她本质就不是能够主宰世界的那个moss。

                                        这个人机互动是属于人类活动概念范畴的,但是它属于人类活动中劳动概念范畴吗?

                                        这就靠大家的认知了。

                                        当随着工业化机械化的大发展,人类会从之前各种繁重的劳动范畴中解放出来,这就是很多朋友说的到时人类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的主因。

                                        但是此刻大量人类怎么生存,或者大量人口要通过什么参与分配来保障生活?

                                        这时数字社会到来了,智能时代开始了。

                                        一种全新的人类活动要成为主要活动,这就像人类活动历史上从农业活动为主向工业活动为主转变一样。

                                        这是新的哲学。新的劳动定义。

                                        • 家园 赞,就目前的计算机科学及脑科学而言,机械飞升还是太远

                                          但是有一个点可以谈,就是以后的社会结构会朝蜂巢系统演进,每个人都是蜜蜂,是格式化的数据的创建者。

                                          这里谈下我对信息数据化的理解:

                                          * 什么是信息?一切都是,我们身边的所有一切,我们的一呼一吸,感知到的感知不到的,小到身边的每个分子,大到遥远银河中的超新星爆发

                                          * 但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数据,数据只存在于物理计算机中

                                          * 数据是格式化的,声明式的, 可以被物理计算机及人肉计算机(人脑)能理解和处理

                                          * 数据可以进行一层层的转换和处理

                                          * 数据之间的关系是数据 (relationship as data)

                                          * 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数据 (function as data)

                                          一个经常举的例子就是,为什么皇权不下县,为什么大公司要那么多中层?

                                          * 因为信息在每个人的脑中,而不是格式化的机器可以理解的数据

                                          * 每个人存储的信息容量及和别人交互的带宽均有限

                                          * 所以需要人肉计算机去一层层的处理,转化成更高层的信息,向上输出

                                          最近在zhihu看的一篇文,里面谈到为什么要躺平,为什么要养懒汉,忘了链接了,里面提到:

                                          * 996 大部分都是重复性的工作,没有价值,不想着如何创新让计算机和机械自动化接手这些工作,靠堆人力,是一种对于人力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 只有躺平才有时间思考,说刘慈欣如果不是当年躺的平怎么有三体

                                          * 大部分人不会真的混吃等死,是人总要追求人生的意义

                                          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数据的公开化,比如 who can make a decision/how to make a decision.

                                          但无论是国家还是公司还是任意一个群体,谁支持信息数据化,就是走在正确的路上

                                          • 匿名 人类活动中的交换永远不会消失,

                                            人类活动中的交换活动永远不会消失,农业社会有属于自己的既有交换活动,,工业社会也有自己的既有交换活动。

                                            数字智能社会,又会有属于自己的既有交换活动。

                                            什么能够交换,如何交换,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基础。人类交换活动是人类的生存和进化的其中一个重要支点。

                                      • 试解
                                        家园 粗浅想法请指教-食物在哲学中的地位

                                        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没错。但我到现在没看到有人讲清楚生产力的内在结构及实现路径。说人是第一因素,那粮食生产就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要吃饭,粮食就是人,粮食就是生命。现在的好多哲学观,受西方强势的影响,都以城市文明为出发点。默认粮食供应充足。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而且唯技术论。但没讲清楚技术提升生产力及真正从生产力获得力量的路经。我一直认为东西方经济结构不一样,哲学也不一样。拿马克思主义为例。马克思没讲清楚如何组织社会化大生产,也就是如何从生产力中获得力量没讲清楚。就算讲共产主义也回避了根本问题,如何让商品极大丰富,也即提升生产力的路径。这是西方文化无法回避的一个根本问题。这反而是毛主席在回答。人民史观,为人民服务,根本目的是要组织人民生产。不是说人民都是活菩萨,要供着。组织人民生产,才能获得力量。第一步要组织粮食生产。建国初之所以能用大量GDP用于备战备荒,因为粮食生产组织好了,也即农民组织起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工业化才成为可能。以后的进一步工业升级也还是一样,必须第一步组织好粮食生产,有粮食才有人,否则根本谈不上人是第一因。在这基础上第二步组织好工业生产及循环。工业产品丰富且量大。在这基础上才可能谈数字化社会。否则就是空中阁楼。我觉得西方文明的死穴就在这里。他们想跳过第一,二步。太投机了。如果中国也想跳过第一,二步,那他们才真能赢了。

                                        我看西方哲学,没人怎么讲如何组织生产提升生产力及具体路经。好像一切的根基都是自然存在。现实中反而强大的根基最难做到。就算球1,2中,没人问粮食生产怎么组织?没有粮食,哪有人。就算到了黑客帝国中的社会形态那些电池人也需要营养液。营养液如何组织生产?否则一切都是镜中月。主席说唯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的力量,应该是说只有把人民组织起来生产,才是力量的源泉,才能推动历史发展。他选择相信人民,换句话,你不去组织,就会有别人去组织。除非这世界没人了。

                                        通宝推:初心,葡萄,偶卖糕的,
                                        • 家园 你这个问题莫名其妙。

                                          在工业社会中,企业就是基本生产单位。

                                          数量巨大的企业,分工合作,形成社会化大生产。

                                          这就是工业时代的生产组织模式。

                                          难道只有中央政府组织的生产才叫生产吗?人民自发组织的生产就不叫生产了?

                                        • 家园 食物是保持熵减的核心工具
                                        • 家园 握手一下

                                          你说的,我刚回复的可以给你参考

                                          链接:

                                          https://www.talkcc.org/article/4857421

                                          我不会发出来的题外话 3叙事结构是这样的, 西方哲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公理加无数证明构建的世界树。我们的文明叙事或者哲学叙事,是建立在尝试所有可能基础上最终胜出的金字塔塔尖。为什么是毛泽东,他是近现代真正能打通中西方文明的精髓,走出新路的第一人。他试图把自己的方法论教给多数人同时把自己请下神坛。他要的是,多数民众通过不断学习中西方文明的精髓,不断提高治理能力。按照我们小时候教育就是有文化,有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然后厚积薄发。

                                          通宝推:尖石,李夏禾,玉米菜,玉米菜,
                                      • 试解
                                        家园 补充

                                        4比1的可能性,需要全世界通力合作,就像流浪地球那种联合政府,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星辰大海)并压缩多数人的生活需求。(比如我们前三十年年的工业化,在最极端的同时保持对苏联和美国的全面战备阶段,用于民生的投资不到社会总投资的7%,没有那时候全国全社会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共同叙事这个比例是个不可能完成的高积累)

                                        现在中美不直接PK,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战火 大家都要清醒了。其他么 ............活下来再说。对国家如是,对个人也如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