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大学新生日常记录:到底何为民主集中制? -- 给我打钱87405

共:💬903 🌺2628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荒诞的内外因论到底多有荒诞?

        内外因论会造成两种严重的恶果:

        一、互斥。互斥就意味着矛盾不可调和。“你”对“我”而言就是外因,“你”跟“我”互斥,矛盾不可调和,所谓的调和了,其实是强行压制的结果。而N多人认为事情就是这样的,就得强行压制,这太可怕了。

        二、失去独立性。

        失去独立性实际上就是强行压制的结果,比如社会向前发展,“我”只能跟上。但由于这一条非常普遍,影响非常大,所以单独列出来。

        失去独立性的人,一定是被动的,永远被动。永远被动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状态,即便人世间没有任何偷抢骗,仍然会难受,会憋屈。这样一来,有的人就开始恨社会了,社会向前发展,“害”得“我”只能追赶。另有一种人他就想夺回主动权,战略级的主动权无法夺取,那就夺取战术级的主动权,“你得听我的”。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可如果认识不到这是由内外因论所导致的,那么就不会形成这样的思路。经常有人写文章安抚大家,说什么不要像跑轮里的仓鼠那样,说什么慢生活,但不管用。所以N多人表示,“不想再听这种话了”。抓不住要害,就解决不了问题。

        我还观察到一个现象:凡被内外因论所统治的,几乎个个都有很强的暴力倾向。既然矛盾不可调和,那么用暴力解决对方不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所以如今天天有人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挂在嘴边。“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原本的内涵是说服只是手段之一,对于有些人而言,说服或者仅靠说服是不管用的,需要强制约束他,礼不下庶人。但如今这话却演变成了对暴力的华丽外包装,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今天差不多成了政治正确。

        大家不如去观察一下,你很快会发现,在今天,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喜欢证明“我没有错,我是对的”的人特别多,这种证明实际上一种暴力行为。若不信,不如看它的一个变种:发生了某件事,在这一事件当中,有个甲方,有个乙方。经媒体报道,围观群众就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一群人站甲方,论证“甲没有错”,另一方站乙方,论证“乙没有错”。这种论证粗一看很文明,似乎是“观点的交锋”。可交锋是什么意思?战争。N多人始终没有意识到,某两个或两群人在进行“观点的交锋”,你旁边,你其实就是在看两个人或两群人打架。

        若脑子还算正常,看到别人打架,要么条件允许的话看个热闹,要么另一种条件,赶紧走了,还有第三种情况,劝架。可是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却并非如此,往往是张三(们)在跟李四(们)进行“观点的交锋”,群众先是在一边看,不久之后纷纷加入战局。可以说,N多人几乎天天都在参与群殴,他能不暴力吗?

        “观点的交锋”是很可笑的,正儿八经的人从来不搞这种交锋。对一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摆出来,有理有据;我有什么看法也摆出来,也有理有据。然后呢?如果双方看法不同,其中一种可能是有一个对了、另一个错了。这样,互相检查一下,这是因为自己往往有盲区,请对方检查一下。检查出来的结果,有可能是一个对一个错,也有可能是两个都错。遇到后面这种情况怎么办?并不是各自回家,继续完善自己的观点,然后再来。而是说,这意味着双方都需要重新审视。不是继续原先的观点,而是要把原先的观点放下来,重新去看事情的原本。所以,怎么会有观点的交锋呢?观点的交锋,就是双方在对打。只有一种情况,观点的交锋才是合理的。那就是双方并不是在证明“我是对的”,而是在切磋武艺。也就是说,看的不是观点,而是看“怎么用刀”,看的是“分析手段”。互相切磋的意思是,“哦,原来还有这样的招术?我不知道呀,那我可以学啊。”

        那么一般人是怎么被这个内外因论所统治的呢?老师教出来的。老师在课堂跟学生讲,怎么怎么去分析问题:大家看啊,有一个外因,有一个内因,我们就要看,是外因占主导,还是内因……久而久之,脑子就被内外因论给统治了。

        所以,现在N多人,你跟讲他“行所不得,反求诸己”,他马上就会跳起来:你这是怪我喽?

        这原本是不证自明的事,是“我”干事,永远 都是“我”干事,不论对方是人还是物,可有的人已经被内外因论统治了。

        永远 都是“我”干事,若说物,一般还能接受。举铁是“你”举不起来,“你”总不能说【因为】杠铃太沉,我们很会自然的说,哎呀,“我”举不起来。但若说人,就不接受了。所以这里面还隐藏了一个要素,那就是依赖性。这种依赖性,说白了就是总指望别人。杠铃能跟它说,你配合配合,让我能举起来吗?但为什么只要换成了人,自己就会有这种想法呢?依赖。依赖性是很难根除的,庄子就谈过这个问题,而内外因论会助长依赖性。一般常见的论证过程如下:我是很配合的,是你不配合,你得做出改变。这就是用内外因论“巧妙”的把依赖对方说成了错在对方。所以,N多人特别喜欢证明,他最大的证明就是“我没有错,我是对的。”

        总的来说,N多人从不审视自己、别人的言行,完全察觉不到自己其实天天都在参与单挑、群殴,慢慢就“上了瘾”,成了“必修课”。暴力倾向越来越严重,每天都在斗,极其好斗。可是斗了半天,两手空空。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些人是为了斗而斗,他就要是个赢。人家招架不住,只好说“你都是对的”,他又不爽,因为他觉得这样的“胜利”含金量不高。他会怎么办呢?他会继续攻击对方,一直逼到对方忍无可忍。

        如今这种人太多了。

      • 家园 荒诞的内因外因论的另一种表现

        荒诞的内因外因论的另一种表现,那就是焦躁。

        “列车在向前跑,自己奋力向前追,试图赶上。”这本质就是内因外因论,自己被所谓的外因左右。

        毛主席怎么说的?他打他的,你打你的。

        你的任务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量力而行。你为什么要追它?你一追它,你就不可能量力而行。

        有人说,那要追不上呢?

        你看你看,你看,永远都是内外因。

        不是你在追它。而是它开它的,你走你的,结果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所谓的你追上它了,一种所谓你追不上。

        又有人说了,哎呀,你说得好轻松,追不上就追不上啊?追不上就完蛋了。

        所以说啊,人钻到牛角尖就没办法了。

        如果说追不上,你肯定完蛋,那你只能认呐。这就好说500斤,你无论如何举不动,不就只能认了?

        你的任务是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的挖掘。你专心干这个事,不就行了吗?如果这么干了,还是挂了。挂了不就挂了?问心无愧嘛。

      • 家园 【得与失】的两个底层代码

        热胀冷缩,跟这个荒诞的内因外因,是会【互动】的。为什么?热胀冷缩跟【得与失】紧紧绑在一起,你用荒诞的内因外因分析的不也是【得与失】吗?

        这两个底层代码要是错了,可以说,一塌糊涂。

        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首先,要认识到内因外因论极其荒诞,危害极大。

        其次,当然是既要勤学苦练,又要量力而行。

        不管是什么事什么人,有一个坏结果,你要想一下,这是经常出现的,还是不多见;同时,你也要估算一下份量,有的事只出现一次,一次就能要你的命。

        经常出现的,我们肯定就要去想一想,以后、接下来怎么做,才能有好一个结果。

        “你这不是在讲内因吗?”

        你丫傻逼吧!天天内外因的。我讲的多简单啊,你要搞定,就得想办法。

        另一种类型是不经常出现,这个比较难办。策略有很多,我不在这里讲了。

        然后不好的结果,你一定会受损的,我讲的是“心”。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冲别人发个火,你就舒服了,就修复了,或者大吃大喝一顿,你就没事了。

        你应该去看事情的原本,其实我不喜欢用纠错这个词,我就是“想做好吗?那就多想办法。”你看,这个事多简单,为什么总要说什么反省自己的错误呢?老说这个有什么用啊。简单一点,我要把做对、做好,怎么办。

        自然,你不能是自己坐那里冥思苦想啊,你得跟别人取取经嘛,当然,你也得回忆一下之前的过程,检查一下,哪个地方要是改动一下,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

        褒贬词、等级词,什么正确啊、错误啊,这些词都害死人呐,你为什么要用呢?就说事情嘛。这个地方管子破了,所以水断了。好,我找到了,我把管子补起来,或者换一根管子。那个地方螺丝松了,哦,我知道了,拧紧。

        我观察有人他不是这样的,他是说,哪个傻逼把管子弄破了,哪个傻逼没把螺丝拧紧。我实在是不明白,有这个必要吗?

        再说人跟人。你今天跟某人吵了架,那怎么做,就不会吵架了呢?

        有人他不是这样的,他是说,我今天跟个傻逼吵了一架。

        这么搞,既是“坚持”荒诞的内因外因论,并且还总是外因,总是“别人的错”,又无法修复自己的损伤。

        我们说什么叫高效啊?一石两鸟,双功。他这也是双,双杀!

        你看,高效不高效?毁灭自己相当高效,天天双杀。

        所以啊,人跟人没法比。

        一个人是双功,从1,到2,到4,到8;

        另一个是双杀,从1,到1/2,到1/4,到1/8。

        人家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他倒好,一根木头每次锯一半,越锯越少,还自吹,“永远也锯不完”。

    • 家园 极其严肃的简单聊聊什么叫战胜自己

      引子:标题热胀冷缩

      就拿炒股票来说,若你买了,跌了,你心里不舒服。【不论你有怎样的外部表现,你都受损 了!】

      有的人认为找个茬出个气,好像舒服一点,不会受损。这是想当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想当然呢?是因为这些人,自以为在这里【时间】是最重要的要素。简单说,误认为,自己难受的时间越短,自己受损越小。实际上,跟时间无关。

      只有一个办法才能修复:必须告诉自己,一、做任何事都有风险,做之前就知道;二、股市起起伏伏那就是“真理”;三、没有任何理由为此发脾气或者郁闷甚至萎靡。

      这个说服,必须是【真诚的】,绝不可以是走形式,玩套路,绝不可以!否则,必定出现难以修复 的损失。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无法修复的损失。

      买了,股票就跌,这是冷缩。同理,一买就涨,这叫热胀,具体不展开了。

      所以,可以简化一下,【有所得】为热胀,【有所失】为冷缩。我们说,不要看太中得失,不管是自己的得失,还是别人的得失,这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也并不是某些人相当然的“拿得起、放得下”,这是练出来的。而这个练出来,不是指你能扛得住这个字面意思,而是指,你总能修复,恢复如初。

      掌握了这个诀窍之后,就跟时间有关了。你的恢复速度快,当然更好。

      N多人他犯的错误是什么呢?他也知道,得稳如泰山。但是,他是凭想象,把人心想成了钢铁,百毒不侵。怎么可能呢!人心是肉长的。

      钢铁般的心,实际上指的是,一、能有效恢复(这叫做对),或者能快速有效恢复(这叫做好);二、有足够的“深度”,否则就会被一击而穿——某人遇到某事精神失常,就是被击穿了,被击穿了肯定就没有办法修复了。

      这是做人的基本功,这一点还需要我“证明”吗?

      我为什么经常说,这世上N多人是猴子捞月呢?他完全不知道,这是做人的基本功,他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他更不知道怎么练习,以为背两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这行了。所以有人说,这种心灵鸡汤不想再喝了。没错呀。你完全不知道怎么做,可不变成 了心灵鸡汤了吗?

      没有这样的基本功,做人一定是失败的,一定是先赢后输的,你学什么都没有意义,你挣再多也是虚幻。万丈高楼不可能建于沙滩之上。

      我在西西河观察了十年,有N多人整天摆出一个“我跟你讨论讨论”的样子,其实他是看了某人的贴子,内心的感受却如同被人踩住了尾巴。十年如一日的这么搞,越来越形容枯槁。我经常说大实话,要比一般人说得更实在一些,几乎次次都有人来围攻我——这种围攻实际上并不是针对我并非因我而起。

      若不赶紧刹车,唉……我在河里已经观察十年了。

    • 家园 一本正经却又不太正经的聊聊中国近现代史

      我问我女儿:用一句话概括中国近现代史,你会怎么说?

      答:一群有志之士努力探索如何在中国完成工业化革命。

      我正准备点赞,她却补了一句:还有军事上的加强。

      我只好说:画蛇添足,军事工业不也是工业吗?

      女儿大呼后悔。

      【是我女儿有超凡的智慧吗?并不是,而是她没有成见,她在学校就是瞎混,中国近现代史基本上是我在给她讲,有空就讲一点,我只讲基本事实,讲了多少年。】

      高度浓缩版我女儿已经讲了,我来讲个“稀释版”。事先声明,我用词不想严谨,因为就是聊聊,没大错、差不离就行了。

      工业革命率先在西方爆发,自此,西方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工业社会较之农业社会并不是机械的、数学式的增加了工业部门,工厂的出现深刻的改变了一切。这就好比说,以前并没有养狗,后来养了狗,家中并非只是机械的、数学的多了一条狗,而是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包括主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影响到主人的三观。

      以上是其一。其二,自第一家工厂诞生以来,工业革命就不可阻挡了,这第一家工厂如同一粒种子,它必然要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以上这两点,清廷是认识不到的——今天还是有N多人认识不到。也就是说,若我们假设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个中国出现了第一家工厂,清廷仍然会被推翻。这是因为,认识不到工业革命将改变一切、第一家工厂出现之后无人可挡的清廷不可能认识到自己治理国家的方式是落后的,又因为落后而成了不识相的拦路蚍蜉、当车螳臂。所以推翻清廷有它的必然性,有没有鸦片战争,都要推翻清廷。

      真实情况是,世界上并非只有一个中国,并且工业革命率先在西方爆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西方人不会【允许】中国自然而然的发生工业革命,西方人会“积极”的“帮助”中国完成升级。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积极”、“热心”呢?这是因为从一个农业社会升级至工业社会这一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西方人熟,中国人陌生。西方人自然就知道哪些才是要害部门、哪些才是关键所在,于是他们打着“帮助”中国人的旗号开始对中国实施殖民统治。西方人这样的“帮助”不只是为了赚钱这么简单,他们是要将我们中国人永远踩在脚,我们中国人如果不做一点什么,必然亡族灭种。所以,反帝同样有必然性。

      推翻清廷的必然性和反帝的必然性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可是,只是推翻清廷,难道我们中国人就会搞工业革命了吗?搞工业革命只是兴办工厂这么简单吗?如果我们不会,又如何驱逐鞑奴呢?因此,有志之士不断奔赴海外,去欧洲、去日本、去美国,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看看他们的国家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学上一点,也许就能回来报效国家了。自然,免不了机械模仿,免不了盲目迷信,并且这些盲目迷信后来还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以上,大致截止到辛亥革命前后。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活动反而越发猖獗,他们开始扶持一批后来被称为“洋买办”的人,这些人虽然是商人,但他们眼里只有钱,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洋买办”的出现,意味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统治升级了。也正因为“洋买办”混进了孙中山的革命队伍,才导致大革命最终以失败收场。

      越来越紧迫了,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就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中国有志之士中的一些,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对象,理由就是俄国之前也是农业社会。然而,十月革命爆发之前,俄国是半工业化国家。列宁之所以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俄国并最终夺取政权,就是基于俄国是个半工业国家,这是一个关键!可是我们作为后人不能去指责前辈们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不清,反而是一脑儿的把马、列原封不动的全部带回了中国,也不能去批评他们急躁冒进不够冷静。恐怕最理智的看法是,将来再遇到这种情况,自己可以 少交点学费。

      不管怎么说,中共诞生了。这个新生儿,从一开始就决心要带领中国人民圆梦: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将西方列强从我们的土地中赶出去。

      国民党则不然,从孙中山手接过来的“革命遗产”被“洋买办”污染了。

      怎么才能驱逐鞑奴呢?难道说,是去跟西方列强开个会,对他们说:“你们同情同情我们中国人吧,不要再这样吸我们的血了”?必须有武装力量,必须有!

      这样就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南方的国民党有枪,共产党在北方非常活跃。一般人度蜜月是去旅游,国共两党度蜜月去北伐。

      国民党内部有两派,一派叫左翼,一派叫右翼。左翼和右翼有什么不同呢?左翼要扫除各路军阀势力,结束内乱,统一全国,而“洋买卖”的右翼想的是如何讨西方列强的欢心。于是,北伐军打汉口后,自觉大局已定的蒋介石叛变了。叛变后的蒋介石第一时间要干的事就是将中共斩草除根。西方列强是不可能“容忍”坚决反帝的中共的,“洋买卖”必然“奉旨办事”。这是1927年发生的事。

      革命的火种没有因为蒋介石的突然翻脸、无情镇压而熄灭,但中共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两个严肃的问题亟需解决:(一)怎么活下来?(二)光是活下来就够了吗?这么难的问题必须马上回答,然而并没有一个奇妙的山洞中藏了一本写好答案的天书。怎么办?怎么办?

      好在手里还有几杆枪!好在还有几颗充满智慧的脑袋,并且这其中的一个极其独特!

      卖个关子,不告诉你们怎么操作的,反正有了井冈山根据地,就有了后来的江西中央苏区。中共的处境似乎有所改善。

      “怎么能叫似乎呢?人马多了,地盘大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啊。”

      天真!蒋介石的围剿从未停止过,自井冈山以来就是如此。蒋介石哪来的本钱天天打仗呢?因为他也在扩张,搞定各种军阀,西方列强也“积极”借钱给他。中共的扩张速度远不及国民党。到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终于顶不住了,中共中央只好再次亡命天涯。

      短短七八年,就遭遇两次沉重打击,生存都是问题,还谈什么驱逐鞑奴?还谈什么建设伟大的现代化工业强国?

      焦虑,怀疑,痛苦,革命的队伍眼看就要散架。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让人感到无比亲切的声音响了起来:莫急莫急,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我无法冷静下来。”

      那就我听说,为什么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你们了解强盗吗?强盗通常都先以交朋友的名义合起伙来,然后实施抢劫。当他们认为胜局已定时,就会发生内讧。这就好比说,两个心怀不轨的人先合力种桃子,桃子眼看就要熟了,其中一个便拔出刀来悄悄来另一个的身后,而另一个早有准备。他们想的都是杀死对方,自己独吞。也好比说,你的箱子里装的是珠宝,有几个强盗要打你的主意,他们先合伙把你打翻在地,你闭上眼,以为接下来就是一刀。你听到了刀拔出鞘的声音,但那刀插进了其中一个强盗的身体当中去。

      都知道日本人图谋不轨吧,都知道1931年的918吧,这就是强盗拔刀的声音。西方列强和日本军国,目睹了蒋介石是如何屠杀我们的。等我们艰难的从江西撤出来之后,他们交换了一下眼色,各自便心领神会的拔出刀来,准备来一场以武会“友”,这“比赛”最后只有一个“赢家”。日本军国自认为胜算最大,也最为急不可耐。

      所以蒋介石只能去抗日,国民党右翼那些“洋买办”把宝押在美国人身上。美国人是绝不可能“允许”日本军国一家独吞中国的,美帝比日本军国更想独吞中国。

      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我们活下来没有任何问题。

      “那,光是活下来吗?还是跟江西那样?一块小小的地盘?”

      卖个关子,反正日本军国于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侵略的日军水陆并进,一直攻到汉口。表面上看,华北、华东尽数为日军所占领,但其实不然。肆意虐死的日军破坏了这些地区原有的地方政府,到处都是混乱。

      百姓需要政府,统筹治理,这是必然需求。哪个政府治理得当,哪个地方就兴旺发达。越是兴旺发达,政府的财政收入就越多。有人管政府的财政收入叫“管理费”,倒也不错,但这并不是生意,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腰包渐鼓的政府就会进一步的投入,改善完善所有的民生工程,自然也会加强保家卫国的国防力量。

      苦不堪言的生活在华北、华东地区的农民们急切的盼望老天爷派个救星来。然而并没有老天爷,中国却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将前期储备的干部天女散花的派出了去,好比一阵风,将种子播撒在广袤的敌后区。这些精干的干部是何时储备的呢?从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以来,就在培养各式各样的(政府)干部。中共中央万里长征抵达陕甘时,实际上,军事战斗人员占比并不大,反而是富有经验的像种子一样珍贵的干部人数颇多。时机一成熟,这些种子就会飞进土壤,迅速生根发芽。于是乎,大大小小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短短几年内,中共(管辖的地盘)就膨胀了十几倍、几十倍。还是老实承认吧,具体数字无法精确得出,大家伙就听个意思好了。

      小日本难道只能干瞪眼吗?不干瞪眼还能怎么着?!小日本如果真的会治理国家,他还需要发动侵略战争吗?他不会啊!所有的强盗、小偷、骗子,他们全都不会(广义)生产啊!

      小日本也就占据了几座所谓的重点城市。又打算扶持一些伪政府,“弥补不足”,但多数都被中共武装力量迅速摧毁。这些伪政府本来就不得人心,本来就是借着日本的势力下乡抢劫。后来小日本又搞了几次大扫荡,自以为得计,实则赔了夫人又折兵。日本兵来扫荡,中共就带领百姓转移。表面上,日本兵一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就有所萎缩,但实际上恰好相反,无法立足的日本兵最终只能撤回其大本营,根据地便趁势向外扩张。简单算一笔账,日本军国每扫荡一次要消耗1000元,我方损失10元,战果则是日军回到原点,而敌后抗日根据地却因此壮大了。这账不准确,就说个意思。毛泽东将此形象的描述为“波浪式的前进”。

      越来越壮的中共那还跟小日本讲什么客气?打,往死里打,打出屎来!我曾经读过一则小故事,讲的是几名武工队员摸进日军的据点,拿着斧头砍下日本兵的脑袋。还一个日本兵躲到厕所里去了,结果让百姓打死在粪坑中。大快人心!

      现在明白1935年逃亡的中共中央是怎么回事了吧?【看起来】“确确实实”是一群垂头丧气的残兵败将。而真相恰好相反,毛泽东的兜里装满了金灿灿的种子,而播种的季节必然会到来,敌人必定会在“行百里者半九十”时互相打起来!

      在那时,毛泽东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既富有耐心又深入浅出的给他的革命战友摆事实、讲道理:我们的真实实力敌人不知道,我们的厉害就在于敌人不知道我们的厉害。

      在我看来,毛泽东的革命战友们多半是好的,他们听得进去,尽管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像今天有些人,也就多认识了几个字,上几天学,却鼻孔向朝天一副“我很懂”、“我真理”的样子。毛泽东的革命战友们如果是这般情况,毛泽东再伟大,恐怕也无能为力。

      抗战终于结束,胜利属于中国人民,然而,反帝还得继续。

      被“洋买办”深度渗透的国民党右翼打算孤注一掷,踢开国民党左翼,跟中共摊牌、决战。

      打就打呗,who怕who。原本计划5年打败蒋介石,那样的话,要到1951年。结果事情进展非常顺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最后给大家准备一道选择题:

      建国后,中共立刻行动起来,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我们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达成了西方几百年的成就。先是打下扎实的(重)工业基础,然后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问:这是怎么做到的?

      A.中共之所以要夺江山,是因为南京莫愁湖底藏了一本天书。只要拿到这本天书,就能练成盖世武功,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国那叫一菜小碟。

      B.实属偶尔,纯属运气。

      C.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与我何干?

      D.中共有着超凡的集体智慧,看得清大方向,算得准必然性,又极富灵活性,随机应变,处理得当。与此同时,高瞻远瞩,早早就开始探索如何组建一个助力现代化工业强国的政府。

      通宝推:freesong,
      • 家园 被月台还是自月台?

        自我们新中国建立已来,70年间不断在发生巨变,一开始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后来又进入商品经济社会,再后来又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IT时代来了。说,日新月异,不是夸张。

        不拿出吃奶的劲来,感受必然是只能目送高速列车急驰而去,而自己却在了某个月台上。

        我有理由相信,第五次工业革命马上就要来了。

        事情就是这样,不由得你同意或者不同意,好比一到十月就会降温,每逢三月就是春暖花开。

        留在月台上的人,很多。到底是被月台,还是自月台呢?这事永远说不清,永远有皮可扯。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不管是被月台,还是自月台,都是停留在月台上,列车早已不见踪影了。

        • 家园 虚与实

          什么叫扶贫?先富带动后富,富带动贫。若大而化之的说,扶贫总在进行中,这是因为在任何时代的任何国家中,队伍都是很长一列。

          我自己的感受是,“扶贫”工作很难做。比如,如果你去中老年朋友扎堆的地方,讲一点基本的事实,几乎可以说,必定有人来围攻你。

          中老年朋友抱团取暖,有各式各样的,其中有一类,聚在一起,是靠虚无来制造出一种温暖的幻觉。为什么说是幻觉呢?比如有的人上网就是为了找认同。比如在西西河,有一些人就是通过送花来表示抱团,一般来说,他们还会有分工,往往是一个顶在前面,其它不出面,只负责送花、宝推。可一旦回到现实,就如同掉进了冰窖。反复如此,忽冷忽热,必定热胀冷缩,最后就是摧枯拉朽。

          这种虚无,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不容置疑、高度一致。古犹太教就是这么种类型。

          在中国,最常见的虚无就是: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这其中的“主流”乃是一切都是中共的错。还有其它变种,比如美国的错,资本家的错,贪官污吏的错。也有夸型的,夸过去是为了贬今日。简单概括,有直线的,有曲线的。

          并且据我观察,中老年朋友这个词已经不合时宜了,不少年龄还比较小的未老先衰的,也加入了这种“组织”。总的趋势是,这种“组织”的人越来越多。

          显然,这一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可以说,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比如,美国的红脖子。

          一切都是别人的错,不容易形成高度统一。比如,美国红脖子说都是中国的错,中国又也有类似的“红脖子”,说的是美国的错。

          因此,“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是很虚(这和虚无不是同一个概念)的。正因为它是虚的,所以往往能观察到一个现象,张三是“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李四也是“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双方一开始误认为对方是战友,可稍一接触,立刻发现对方是自己的敌人。于是,打得不开交。

          这就好比说,西方列强这个词是虚的,实际情况是有英、法、美等等,遇到某种情况,就会以武会“友”,在另一种情况下,“和睦”相处。

          这是很有意思的。

          • 家园 热胀冷缩

            请高度注意这段话:

            可一旦回到现实,就如同掉进了冰窖。反复如此,忽冷忽热,必定热胀冷缩,最后就是摧枯拉朽。

            意思是说,没两把刷子,互联网这个虚拟社会,你最好小心为妙。

            原本你还多少能应付,但你不知深浅,也跟着时髦,结果必然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你这个人,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中来回穿梭,实质上是热胀冷缩。黄土高原怎么形成的?就是热胀冷缩,把原本在西北的巨石变成了石粉。人,是血肉之躯,你觉得你比巨石还能耐得住吗?

            我个人,一方面上网早,算是中国第一代网民,很清楚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的。说简单点,第四次工业革命如何深刻的影响了社会,我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全程参与;另一方面,我对政治经济有很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我看起来也是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中来回穿梭,但我知道怎么自保。这套自保术,不是三言两语说清楚的,算得上是一个系统。

            我是亲眼见证N多人是如何经热胀冷缩变成石粉的。可以说,这一过程,相当可怕,其结果,触目惊心。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起,我就没有离开过网络,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

            因此,我敢说,此事我有发言权。如果不相信我的话,不妨自检一下,有没有发觉,在网上泡的时间越长,自己越来越飘,不知不觉中成了真理的化身?这就是热胀。没有高度自律性的人,一定是失控的,这就是所谓的身不由己。

            想报复一个人吗?很容易,带他上网。或者在网上跟他吵架,故意落败,次次都输。让他在虚拟社会中一次又一次的赢。实际上,石崇就是被人整死的。他,凭什么在那么短时间成为西晋首富?或许会有人说,石崇那会并没有互联网啊。不,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自己所需之后,就会变成“虚拟社会”。

            我说有的人太嫩了,他还不服,被人玩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真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话是白说的吗?是一听就能做到的吗?

            大家伙,现在猜到了,美国那些媒体为什么天天胡说八道,胡编一气,一戳就破,还这么干吗?他在输,让你赢!

      • 家园 握手编号兄,我也是从工业化角度讲中国近现代史 -- 有补充

        《革命与工业化 ——美国、中国近代史比较》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529809-2210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就要“反帝反封建”,自觉创造工业化所需要的“低成本边疆、自主关税、统一货币“三大条件,这就可以理清为什么是TG而不是果党成为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领导者。

        “反帝”方面,编号兄说得不错,今天也还要反,不仅是在经济(金融)、政治、军事方面反,还有文化方面也要反。我们与阴兄关于“传教士给中国带来西方科技”的问题的讨论,以及“西方伪史”话题,都是“反帝”的文化组成。

        关于“反封建”,编号兄说得少了。反封建远不仅是“推翻满清”,甚至也不仅限于“土改”,而包含教员领导的第一次WG。今天批判程朱理学,也是反封建最重要的组成。尤其要注意的是:程朱理学不仅会与西方价值观同流合污,还会乔装打扮继续危害中国以及工业化(现代化)。比如把TG比做”士大夫“就是程朱理学流毒的最新症状。这种把TG说成是“士大夫”,比前几年文化(影视)圈把TG果党混为“仅仅理念不同”类似,或者说更糟糕:好歹果党还算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而“士大夫”则是造成中国千年以来逐渐落后、衰落的最反动的阶级团体。

        范仲淹的后人是“带路党”范文程,东林党“六贤”之首杨涟的儿子也率先头像满清。如果从事实开始教孩子历史,这些事实都是不能缺少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杨涟的儿子杨之易,降清且清顺治二年任松江府海防同知 -- 补充帖

        1647年(顺治四年、永历元年) 陈子龙、吴圣兆和著名的夏完淳曾经试图在松江发动兵变,但是这次兵变被一个人出卖给洪承畴,而这个出卖者就是杨之易!!

        吴圣兆得知被出卖,紧急举事,第一件要事就是杀杨之易。

        《南明史》:

        四月十六日,他以会议“下湖剿贼”事务为名,把松江府海防同知杨之易、理刑推官方重朗请到提督署内。二更时分,吴胜兆喝令一声:“拿了!”副将李魁立即率领官兵一拥而上,当场把杨、方二人乱刀砍死,下令文武官员割辫反清 。 杨之易死时尚且大呼“父忠於明、我忠於清,夫复何憾!”

        尽管以复旦历史系樊树志为首的一群人极力否认东林有党,但是顾诚先生在《南明史》里是明确东林党的存在,并对其进行批判的。

        家园 插一句,刘慈欣的《三体》里面, -- 补充帖

        关于主角的设定,看来很像杨涟的长子杨之易的所作所为。关于《三体》里面的观念意识,还可以另外起楼讨论。

      • 见前补充 4796961
      • 见前补充 4796959
        • 家园 今人想理解古人是非常困难的

          很简单,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变,人的思想变得厉害。所以,今人去看古人,极容易纸面化、逻辑分析化,或者干脆的说“理论化”,而极难做到实践化。

          我所写的反封建,在于讲明,工业社会较之于农业社会是巨变,这种巨变的复杂程度难以用语言描述。我讲清廷的落后,指的是面对这种巨变,作为(治理国家的)政府它没有跟上。多数人面对巨变时,都难以招架。最近的例子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爆发,IT时代的到来,很多人都无法应对——多少人沉迷于手机。我只是在讲,清廷是肯定跟不上的(能力),它自己又认识不到这一点(态度,其实也包含了不肯放下既得利益),所以成了滑稽可笑的阻挡历史前进车轮的蚍蜉。

          干脆的说,我所说的清廷落后,跟一些人理解的落后不是一个内涵。简单的说,面对巨变,中老年朋友是肯定跟不上的,肯定是“一边凉快”去的,只能靠年轻人。如果说,在这种局面下,中老年朋友还想发挥一点余热,那就是帮助年轻人解决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比如急躁啊。

          再说通俗点,一个人他若年纪大了,他就得去观察社会,如果发现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正在发生,那么就要识趣,主动让路。

          我们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冲突?客观上是一个原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爆发了,主观上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中老年朋友不识趣。他要么还想指导年轻人。我经常听一些父母说,现在孩子沉迷于手机。我说,你不也如此吗?他要么是抱着既得利益不肯放。

          从整个社会来讲,如果出现了巨变,矛盾一定是尖锐的。

          从个人角度来讲,知道这个道理,就能跟年轻人和平相处。

          当社会发生巨变时,年轻人也得识趣,不要以为自己能理解中老年人。年轻人的任务是跟上这巨变,成为一名弄潮儿。

          毛主席当年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归是你们的。这话,既是讲给当年那些中老年朋友听的,也是讲当年那些年轻人听的。当年的中国,就在发生巨变。

          不识趣的人是多数。

          不识趣的中老年朋友就成了古墓派,想把年轻人拖进坟墓,成为自己的陪葬品。

          不识趣的年轻人就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跟古墓派撕逼上,客观上成了陪葬品。

          另,有东林书院,并没有东林党。东林党是无中生有的产物,当年就是无中生有。明朝党争这个说法实际上错误的。这是因为后人学而不精,不知道东林党是无中生有的产物,以为东林党是真实存在的,于是就有了党争这一说。再后来,就是以讹传讹了。党争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撕逼是真实存在的,到底是怎么个过程,来龙去脉怎么回事,这需要写一本专著。你如果有兴趣,不妨看一些明史专家的著作。

          • 家园 人类社会中的团体,定义大体分为几类

            一种是自己承认、社会大众也承认的,比如士大夫、地主。一种是社会大众认为是,而自己不认的,比如东林党、带路党等。还有就是少数人认为的、而社会大众不认可的。

            因此,不承认东林党是党、否认党争这个历史事实,并不能为“士大夫”这个中国近古时代最反动、最腐朽、最两面派的阶级/团体进行脱罪辩护。

            学习世界历史,如果只看英国米国的“专家”著作,例如《剑桥中国史》、《人类简史》之流,你就陷入了帝国主义文化的思维陷阱。同理,如果只看信奉东林党的”明史专家”著作,例如黄宗羲万斯同自带狗粮帮清朝编写的《明史》,你也就陷入了程朱理学思维和价值观的陷阱。教员第一次WG,要打倒的就是这两个。

            “今人理解古人”这个问题也是没什么意义的问题。用“年轻人反对老人”来解释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也是逻辑不通的。‘教育’年轻人反对老人,理由如果仅仅是“认为老人‘肯定跟不上的,它自己又认识不到这一点‘“,这其实就是那个瑞典胖丫在纽约发言的”逻辑“和”理由“。社会革命的逻辑/理由,与白左的逻辑/理由,完全是两回事。

            希望编号兄不是要百岁TG”识趣“,那样就不好了。

            • 家园 所谓的明亡于党争

              是不是很多人听说过东林党这个说法?可是,大家知道东林党其实是子虚乌有吗?

              事情的原本是这样的:明朝有东林学院,后来某甲为了攻击东林学院中的某乙,就捏造了个东林党的概念。这种行为就类似于两个人在对骂中,其中一方无中生有的说“你是拿了人家的钱替人说好话”,极其常见。而在古代,结党营私是大罪,所以,对了反击,某乙就制造出一个阉党的概念。实际上有没有阉党呢?也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这并不是因为在明朝没有现代政党这样一种概念,而是说,有的人确实是依附魏忠贤,到处作恶,而有的恶人跟魏忠贤关系不大。后人——准确的说是清朝的人,他们在写历史时,学艺不精,主要只看明朝的奏章,自然就能频繁见到东林党和阉党相关字样,于是就说明亡于党争。再往后的人,是看的这些清朝人写的明史,他们就更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了。如此,以讹传讹至今。

              明是不是亡于党争呢?根本就没有东林党,阉党也不完全站得住脚,但若泛泛而论,说明朝亡于内部撕逼,自然也能成立。放在哪个时代都可以说,灭亡的内因就是互撕,永远正确。

              东林党从一开始就是子虚乌有,士大夫这个概念却是真实存在的,士大夫后来成了一种代名词,代表有志之士,代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士。而历史中的士大夫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大体上说开始先进,后来反动。这是两码事,混淆在一起就不可取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