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网上开始抨击15坦克了 -- 狂草舞茅

共:💬51 🌺2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再说一下 -- 补充帖

      网上已经有新的155的照片出来了。

      不可靠消息说弹头和药包都是全自动装填.

    • 家园 多说一点关于15的 -- 补充帖

      这货是有高配低配两个版本,混编。

      刚刚开始没多久就把低配版给停产了,已经生产出来的低配也要升级到高配。😁

    • 家园 由于普通人掌握信息少,对这种事不好评价

      不过就以听过看过的零星信息来说,总体感觉贬低得太厉害。比如我看过一些资料图片,虽然中国没有采用缺大德的贫铀合金弹头,但是中国依托储量丰富的钨合金制成的穿甲弹,其穿深完全可以达到1000MM以上,没有理由99A这种主战坦克不装备。硬拗国产坦克用的穿甲弹穿深为7XX,不知来源为何?此事几年前就有祥细的公开报道:

      坦克穿甲哪家强?中国穿甲弹可穿1米厚钢板

      点看全图

      至于15式轻型坦克,虽然强化了高原性能,但就算不是军迷,普通人以常理推断,也会知道它不会仅适应在高原环境,森林水网稻田地肯定也是适用的,这也是中国南方的典型地貌。据网上公开资料说它的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呈66.42度放置的220毫米均质钢装甲,以轻型坦克炮来说这个威力也是不小的,如果硬要和125炮的威力去比较,本身就有些关公战秦琼式的无厘头。

      虽不了解,但感觉此人有点像湾湾的施孝伟,表面似乎公平公正,实际上不管什么事都往TG不行,美帝牛逼的路上引就对了。

    • 家园 也不好叫抨击

      批评、评判吧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装备,是不是太过于特化了(按照我的语言,是不是浪费了)

      美国佬的MPF有点意思,几何尺寸能够看到M1拆掉装甲壳体的样子。不知道96或是99把螺栓的装甲块拆换成为箱子能不能用用

      按照我的抠门,就在04A步战基础上弄个“倒骑驴”底盘,履带行走装置动力传动悬挂都保留沿用,所有可拆换的零部件都通用(车体壳子除外),再蹲个箱子版的96A的脑袋……15的出现简直就是浪费公赀

      类似关于99A,曾经网上流行的说法是“为了信息化必需重新研制新车”,“99g是不可能通过改装升级实现信息化的”,太讨厌了。M1一系列的升级又是怎么回事阿。我总是怀疑有单位为自己小利益瞎搞。

      99系列不管发动机有多先进,过长的车体是对发动机的浪费。秃子头上的老毛病阿,99A没改。

    • 家园 点评几句

      首先呢,本穷不懂坦克,不想就样机的具体技术观点评头论足。只是结合大背景扯几句。

      样机这个ID最近跳得很高。一会儿说99A不行,一会儿说15式拉跨。

      链接

      他说的对不对我不知道。但本穷还是明白眼下的大背景的。

      大背景有二:

      一是现代战争依然少不了坦克。虽然有无数种武器瞄着坦克,而且毛子坦克确实被揍烂了不少,甚至最新的T90M型号也被击毁了,虽然坦克后勤消耗惊人,尤其是俄军猪突基辅时,因为后勤维护跟不上,导致大量坦克被丢弃、缴获。但是呢,事实证明坦克还是少不了的。毛子还在一火车一火车地往前线拉各种坦克,连T62都上去了不少。乌克兰人一直在哀求北约提供坦克,因为乌军的反攻离不开坦克,哪怕是波兰或者捷克的T72。

      第二个背景是欧洲原本饱和的市场又有了那么一点空间。众所周知,欧洲航空工业被美帝阉割得极惨,尤其德国。连军靴都缺的德国还好有一个优势:坦克工业。俄乌战争一打,前苏联旧坦克送到乌克兰去了,欧洲若干国家的国防预算增加到了GDP的2%,德国还要拿出1000亿欧元国防基金。这些钱总不能全买美国以色列武器吧?所以,欧洲坦克主要生产国--德国和法国--也开始心思活动了,于是若干坦克装甲车辆被拿出来在eurosatory22秀了。

      莱茵金属公司在eurosatory22上推出了KF51主战坦克在,它装备有一门130mm滑膛炮,可选装遥控武器站和一个可容纳4枚巡飞弹的模块。还可以装备无人机(虽然我鳖看来这个鸟无人机恐怕要喝倒彩)。是4人制坦克,说明130火炮没有用上全自动输弹系统。

      此外,德国和法国搞了一个EMBT。研制思路是用一个较轻的炮塔将车重剩下来,然后用这个剩下来的车重来加强全车防护,去承载多出来的各种系统。在分工中,德国人负责底盘,法国人负责火炮以及上装的设计。

      此外,eurosatory22还推出了履带式拳师犬。搞不清这个无比肥硕的玩意儿好在哪里。

      欧洲的车辆推崇模块化的理念。是啊,就那么点市场,不模块化怎么节省成本呢?但模块化某种意义上就是通用化,和专业化是背道而驰的。和集成度高的武器,模块化努力多数以失败告终--不信看看滨海战斗舰。

      貌似样机是很推崇欧美的。他近期忍不住挑中国产品的毛病了。先挑剔99A,再挑剔15。这些文章在网上掀起一片对99A和15式的讨伐之声。

      挑剔归挑剔,本穷不反对,但是本穷想提醒两点:

      1.99A和15坦克是现役装备,装备许许多多坦克营了,而欧洲的新车是一个大大的“将”,不知何时才能装备,要不是俄乌战争,甚至完全没希望装备吧?

      2.欧洲这些模块化的东西要贵到什么程度?我军军费空海军优先,解放军陆军能学印度军费全买坦克吗?弹药呢?无人机和直升机怎么办?

      俄罗斯把T62拉出来照样打,还有老式的152榴弹炮。这些武器是库存,零现金成本。对付现在的乌军,足够了,效能一点也不比最新的型号差。比如老式152榴弹炮,结合无人侦察机,照样炸的乌军很惨。样机指责99A穿深不行,指责15式炮短,说实话我不相信我鳖的坦克设计师们,敢于让我大陆军装备打不穿敌人的坦克。

      再说,现代战争是系统化作战,是否是合用的武器要根据系统看。至少本穷看了欧洲展出的坦克装甲车,竟然没有一丝羡慕或喜欢的感觉,也不觉得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有土鳖的装备好用。比如那个履带式拳师犬,扛了那么沉重的一门炮,如果遇到15式,有活路么?恐怕还要害惨一车步兵吧。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三笑,心有戚戚,dfindy,陈王奋起,方平,红十月,胡一刀,不如安静,种植园土,
      • 家园 从俄乌战争来看,土共的技术路线走对了

        坦克是直瞄火力,坦克互射基本是在视线距离之内进行,无非也就几千米而已了。但是俄乌战争中,一旦坦克被发现,迅速就会召来火炮覆盖射击。在卫星、无人机的侦察之下,坦克难以遁行。现代榴弹炮射程通常为几十公里,在制导炮弹的精确打击,或者炮群的大范围覆盖之下,坦克会死得很惨。遇到察打一体无人机,坦克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网络喷子预设的坦克怼脸对射场面很少出现。金将军当初的名言“21世纪的战争就是炮战”,这次居然在俄乌战场上被验证了。

        这些年土共发展99A也好,15式也好,步战也好,自行火炮也好,卡车炮也好,大八轮也好,都重在强化机动性、信息化、战场感知能力,再加上多种型号海量无人机,这才是体系对抗下正确的技术路线

        通宝推:玉米菜,
        • 家园 从伊拉克战争和俄乌战争来猜测未来战争形式

          可能就是信息化、机动化、战场感知能力。

          那种坦克单挑或者群殴的战斗基本不会出现在中美参加的战争场景里。

          同样的,那种反坦克单兵武器伏击坦克的战斗也基本不会出现在中美参加的战争场景里。

          因为,卫星+电子侦查飞机+大小无人机+地面雷达,基本上能让战场透明了。加上信息化带来的各个作战平台(远程火箭炮、卡车炮、自行火炮、轰炸机、导弹、坦克、装甲车、战车)+单兵和指挥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接下来的一切就简单多了,无非就是炸炸炸,我能发现你炸你而你找不到我炸不到我,美国人不就是这样干的么。从这个角度看,15式轻坦和99A的坦克炮穿深有多少毫米意义并不大。

          半岛那个年轻人没说错,未来战争就是炮战。不过,他说的不全面,未来战争首先要争夺的是信息控制权,就是电磁权。接下来是制空权,然后才是炮战。

          俄罗斯之所以打的如此艰辛,除了乌克兰本身不弱又有北约信息支持的原因外,还有自身信息化程度太低的原因。我设想的场景:拿下制空权———卫星侦察机无人机热成像仪透视战场并给目标自动定位———指挥系统将信息共享给前线的射程内导弹轰炸机坦克火炮———轰轰轰,完了。起码野外是可以这样打的。至于城市巷战,应该是无人机+无人作战平台察打一体,坦克火炮后方炮击,单兵收尸。

          可惜,俄罗斯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不过,有什么本钱打什么样的仗,起码德沃尼克夫上来以后,打的好多了,虽然场面不好看,但是管用。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如果说信息化加持的炮兵压抑了部队集结

            地面部队集结行动危险性加大

            那么这两场战争冲突中恐怕有些东西还是缺位的,至少没有被放到传媒的。

            一个是全面的电磁压制(这也可能放不到传媒)

            一个是武装直升机有组织大规模的游猎(只看到后方直升机巡游、单独直升机被击落)

          • 家园 叹一声,技术优势终将被核武抹平

            两边大打出手,哪怕一方技术不行,发现不了,打击不到,被人摁着头炸。没关系啊,发现不了隐形飞机,机场可没法隐形。你说精度不行?没关系啊,打不中机场,还打不了大城市吗?

            而对方打你大城市了,一颗核弹下去十万人升天,你这技术优势也没意义了,大家互相炸大城市呗。

            大杀器才是王道,这跟火力不足恐惧症是一致的。要是我们造一排死星,去北美大陆烧玻璃,那不要说台湾,日本都臣服了。

            通宝推:玉米菜,
            • 家园 这种想法和在赌场上把把玩梭哈没什么两样

              无论拿到什么牌,我都all in ,就看你赌不堵,怕不怕

              • 家园 你搞错了,这与梭哈无关

                如果常规武器被人摁着头打,那么核武器为什么不拿出来用呢?可以有效抹平常规武器的劣势。

                这是正常的计算和决策,没有梭哈的意思。

                另外,古人打仗都常常搞屠城,清理人口是最高效的打击方式之一,现在核武器不过是进一步提高效率而已。

                而条条框框,自己给自己加戏,把战争搞成骑士决斗那种猴把戏,并不好看。

          • 家园 就得打击一些卫星,俄罗斯没胆

            卢布升值喜滋滋,不想拼命了。

          • 家园 让俄美在陆地上好好打一仗

            不考虑运输和士气,最后输的还是美国。

            因为大国陆地战争中,技术流打不过数量管够的傻大笨粗。

        • 家园 同样是信息化、感知力

          总觉得这次欧洲货走偏了

          尤其是增加第四人,专门负责无人机操作,以及炮塔后面带导弹把炮弹弄的那么少,感觉就像鬼子海军的航空战列舰一样四不像。蹲在后面打导弹玩无人机,有很多平台可以做,不应该往坦克上堆,难道装甲是为了在后方防止渗透袭击的嘛。

          车长的VR观察应该是最重要的,从80年代就进入坦克领域的视野了,92年美国“设计大赛”当中车组全员VR。现在随动光电头、全景拼贴都发展比较成熟,该落地了吧。

          然后是信息化指挥系统、数据分享。增加第四人操作无人机这个作法就代价太大,这个后面的单位负责就行了。非要自己带个小的,那就搜索中炮手帮忙最好。

          西方另一个动向是大口径火炮,装弹机也只能是尾仓的,补弹看起来很麻烦。冷战末年就有各种130、135、140、152的提议,法德大口径炮也做出来二十多年了。互联网上流传的毁伤理念中,使用榴弹糊一脸,打不死也争取打瞎打残疾,也足够有趣,而不是仅仅看能否一箭射个对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