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音乐聊起: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真实”? -- GWA

共:💬24 🌺9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 家园 说一点不同看法

        简单一点😏。

        首先,对于音乐,我认同这样的说法:音乐归根结底是一门表演艺术。作曲家的一度创作,演奏家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听众基于自身体验产生共鸣或宣泄之类的情绪变化可以算三度创作。三者叠加才算充分实现了音乐存在的意义。无视听众/观众的音乐是没有生命力的。

        其次,中文语境里对“曲高和寡”这种表达有些过分偏执,甚至到了把它进一步解释为“曲高必定和寡”,同时“和寡才算曲高”。另外把传统音乐古典音乐称为高雅文化也是有些莫名其妙。经常有人对我说哎呀你去听音乐会了好高雅啊真有文化啊,这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第三的就是这种高山流水的梗,仿佛音乐都是有标准答案的,高山就只能是高山,流水就必须是流水。实际上很多人的意识里音乐本身都不那么重要了,所谓“知音”这种意象才是令人津津乐道千古流传的。可音乐哪有那么具体,高山可不可以是别的什么?流水可不可以是别的什么?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说得好:一千个人眼里就有936个哈姆雷特。有情节有台词的尚且如此,何况音乐呢?

        不错是有些音乐作品有相对具体的形象或者叙事性,彼得与狼啊,波斯市场啊,但大多数作品不是这样的,给演奏者和听众留有很大的空间。另外我们上学的时候听音乐普及课,老师常常会说唉小黄啊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必须熟悉作者生平啊,了解创作背景啊,好好分析分析当时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矛盾啊😅。

        其实去看音乐家诠释作品哪管这些,看教学,看大师课,看指挥排练,大量的功夫就用在诸如节奏变化一些啊,有点弹性啊,强弱变化一些啊,各声部平衡啊,对位啊,这里暗一点,那里干一点,要不就是这里踏板收早一点,那里揉弦多一点,再或者视角高一点,结构是什么样子,音乐怎么发展,怎么分句怎么呼吸,主题和变奏怎么关联。然后说来我们试一下,嗯嗯嗯,不错,诶,那里再留些空白,怎么样,哦对对对就是这个感觉😁。

        以前看过李斯特的一个段子。说他给友人弹了一段曲子,友人问这表达什么意思。李斯特说你没得到它,友人说没有你给解释解释。李斯特眨了眨无辜的大眼睛,想了半天,说那我再给你弹一遍😁。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以前看过李德伦的女儿回忆他父亲的排练情景,乐谱上用piano表示弱声, pianissimo表示非常弱,pianississimo表示非常非常弱,分别简写成p、pp和ppp。有一段李德伦认为乐手达不到他的要求,总觉得弱音不够弱。李老发了点脾气,大伙不敢吭声,首席大着胆子问要多弱才算弱,李德伦中气十足地吼了一句:“五个屁!!!”。

        结果大家哄堂大笑,排练不下去了😁😁😁。

        关于高雅我就又想说个事。

        话说1989年,央视第一次全场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按惯例中场休息时放了一部奥地利广播电台制作的短片,叫《奥都心曲》,讲得无非是些醇酒美人的故事,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印象深刻的场景是隆冬时节维也纳街头雪花飞扬的一个傍晚,音乐厅外一群小脸冻得通红的街头艺人,穿着冬衣,围着围巾,戴着旧毡帽,敲个破鼓,打个破镲,吹个破号,在演奏《蝙蝠》序曲。声音虽然不完美,但演奏者和围观者都十分投入无比陶醉。

        当时我就在想,尼玛这才是音乐啊!电视台解说口中的艺术多么高雅多么有贵族气息,都是扯淡!

        最后还想再举个栗子。

        这是我以前在油管上看到的一段视频:

        秋叶

        一位在欧洲旅行的韩国帅哥偶遇一组街头艺人,加入其中,即兴合奏秋叶,并且在音乐中迅速形成默契。没有什么大神大师,没有百万名琴,也没有美轮美奂的音乐厅,但是演奏者和围观者都是那么地享受。

        顺便说一句,实际上看到视频的时候我觉得街景似曾相识,尤其乐手身后的卷闸门特别眼熟。结果镜头一转看到那座华美的建筑我和家人不禁笑了起来,那正是我们全家不久前刚去过的地方。

        通宝推:胡一刀,大眼,
        • 家园 抛个指挥家的娱闻

          李德伦指挥真正是个“实在人”,他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我说一个听来的故事吧,不知真假,若是谣传,请“智者”来辟谣。

          有位中国当代炙手可热的大指挥家。有一天,他被请去当“客座指挥”,而自己那个从不离身的指挥总谱,有一次给忘记随身带走了。正巧某演奏员那天也是心血来潮了,特别敬业地去查阅了一下(大概是想深入地理解一下作曲家的配器吧),就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他翻到的那页上的铅笔标注是“修理一下X号”,这不就是自己嘛?紧接着,第一提琴的首席也来找到了“修理一下一提部”的字样.....。

          等到指挥回来后,到节骨眼儿这个号手就发难了,“这里该收拾我了吧?”

          过了一会儿,第一提琴部也集体歇菜了,“这里该论到我们顶缸了吧?”......。

          后来这个指挥见到那个乐团的人就绕道走了,估计他以后是再也不敢在自己的谱子上写“心得”来了。

        • 家园 约翰 克利斯朵夫中有

          对在音乐厅演奏的一帮子人刻骨的批判。

        • 家园 赞同黄老师的123

          故事也很好😜😜

      • 家园 有时候歌手唱歌的意境

        和歌手的形象是有反差的,比如我说过的唱sailing的路德斯特哈特,有娇丽妙女唱大江东去之感。

      • 家园 现实很残酷

        不过,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现在是越演越烈了。

        实际上,现在靠专业地演奏古典音乐为职业的收入是越来越低的,许多音专毕业的学生都找不到工作。

        就是老年人,也开始多转向于喜欢流行音乐了。

        我曾经在中央火车站看到成群结队的老乐迷去参加演唱会。

        国内我太太的七十多岁的老姐,也曾经专门去北京住一天旅馆,就是去“追星”那个唱“西北放歌”的王XX的独唱音乐会。

        • 家园 所以

          演员为观众演出,有时候也要为自己演出

          • 所以
            家园 都争取活得更有意思些

            赞成。

            每个人都要养家糊口,为五斗米折腰是免不了的。

            但是有了五斗米后,也不能欲望无限嘛。

            争取能多做些自己有兴趣和喜欢干的事情,这样活下去就会觉得更有意思些。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将心比心。我们在海外已经挺好了,不去和国内的大款们比,和国内的平民百姓比,就会心平气和了。

            现在他们如果慢慢地好起来了,甚至是将来会超过我们,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现在就开始好好地教育后代,等以后大家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时,下一代也像我们一样地“拼”本事吃饭,比比看那一个更有出息。也蛮好的。

          • 所以
            家园 灵与肉

            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发展愈发决定社会再生产的方式。佩服能够坚持为自己演出的艺术家。不过俗话有“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艺术家与观众的PK,如各类八卦,也是值得观看的演出呢。抱歉跑题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