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袁世凯的政治手腕一瞥 -- 温相

共:💬4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袁世凯的政治手腕一瞥

    最能体现袁世凯政治手腕的除了辛亥年间以外,就是后来的洪宪帝制了,然而前者是促成袁世凯大起的得意之笔,而后者则是袁世凯玩弄手段最终被玩的举例说明。

    在帝制初起的时候,冯国璋曾经来过北京追询袁世凯的态度,以冯国璋的在小站和北洋的资历,原以为可以闻到气味,没料到,袁世凯居然连冯国璋也一样糊弄,他们有一段对话是非常有意思的:

    袁说:“华甫,你我是自己人,难道你不明了我的心事?我想谣言不是无

    所本的,在国民党把持时期,曾经有人说过共和不适国情,我在口头上曾表示退位或者

    还正清室,我本人则决不愿做皇帝。最近由于新约法中有一条规定总统可以颁爵位,于

    是外间便附会这是变更国体的一种步骤。其实我认为这毫不相干,只是满蒙回藏四族人

    民都可以封王封公,汉人却没有这种权利,太不公平,所以我要这颁爵权是为了使汉人

    也可封王封公的。”

    袁又接着说:“华甫,我的心事已经对你说过,今

    天总统的权力和责任,跟皇帝有什么两样?一个人想当皇帝,无非为了子孙,因为总统

    不能世袭,而皇帝却可传子传孙。拿我来说,老大有残疾,老二是以名士自居,三儿子

    不达时务,其余都很幼小,岂能付以国事?历史上帝王之家的下场总没好结果,我为什

    么要这样做。”

    冯说:“总统说的肺腑之言,可是到了天与人归,

    黄袍加身时,就推不掉了。”袁好像很生气地说:“不,我决不会干这种傻事。我有一

    个儿子在伦敦读书,我已叫他在那儿置了点产业,如果再有人迫我,我就出国到伦敦,

    再不问国事了。”

    冯国璋回到北京的住处,不一会功夫,有人送来牛奶和点心说是大总统知道上将军喜欢甜食

    ,特命送来请上将军品尝。冯国璋对左右说:老头子果然不拿我当外人。此后,冯国璋拜会

    机要局长张一??,张也说:老头子的话是信得过的,事情的确如此,有人想做开国元勋,但老头子不会傻到这个

    地步。冯国璋自此深信不疑,回转南京,岂料不到半个月,筹安会出笼,冯国璋大怒不已,

    说道:老头子把我们不当人看,我们就走着瞧!从此和袁世凯貌合神离,最后公然策划五将军通电事件,仿效袁氏当年的逼宫,南京有知情人问冯国璋何以如此咄咄逼人。冯国璋竟然

    说:”老头子祖上没有活过60岁的,而老头子今年也有58了,所谓癞蛤蟆过不去端午节。”

    而据袁世凯的爱女回忆,冯国璋就是在袁世凯死前也不原谅袁世凯对他的耍弄。在北洋大将

    中倒袁力度最大的就是冯国璋,如无冯国璋在南京的策动,北方北洋系统的将领还不敢公然造次。

    至于段祺瑞,一开始就有名言:我于当年通电实施共和,而今复又劝说项城登基,想来二十四史中可有此等人乎?袁克定等人威胁段祺瑞,段大怒:武人不怕死,有死而已。拒不赞同

    帝制,以致于后来封爵,连死人赵秉钧都榜上有名,独独段祺瑞居然毫无名爵。

    最耐人寻味的是袁世凯对张一??和唐在礼玩弄的手段,张是北洋时期袁的亲随,一直是以心腹相托,而唐在礼的权力之大在北洋已经暗中超越了段祺瑞,和前期的赵秉钧相类似。唐在礼以大元帅统帅办事处总务厅长的身份直接抛弃陆军部购买军火,成为军界的财神。北洋总长一流的人物中,张和唐都是佼佼者,所以,帝制之初,袁氏就把唐在礼招来询问意见。唐在礼委实狡猾,但是,因为跟随老袁多年,确实是出于对老袁的负责,实话是说道:今日总统地位和当年皇帝所差无几,唯愿大总统千秋万代,而即使皇帝也有传贤而不传子者。唐在礼和其他北洋大将一样,对克定一直是极其不感冒的,不料袁世凯居然连连点头,说:都是

    克定被一群小人蒙了。唐在礼以为袁世凯接受了他的意见,不料,此后他的总务厅长的位置

    就被袁克定的亲信拿下。唐在礼以病告退,老袁特派唐天喜来问候,并且要唐在礼当面服用

    老袁所赐的丸药,唐在礼晚年回忆说当时冷汗直流,深觉老袁之为人。

    张一??素以敢言著称,他被问到对帝制的看法时比之唐在礼更加剀切陈词,并举例证明之,

    袁世凯明为点头,就在当日下午,吴炳湘和江朝宗就登门警告张一??不要做书生之态,此后

    ,袁以教育总长明升暗降张一??出机要局,张一??始知老袁是幕后中人。有趣的是:袁死前

    曾密召张一??,谈话长达2个多小时,后来张一??回忆,说老袁悔恨不已,以对不住张一??

    为憾事,使得这位苏州才子一生对袁充满了复杂的感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