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批人口问题的唯自动化论和唯生产力论 -- 龙眼

共:💬86 🌺507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现在西方的远端办公正在因为新冠而兴起

                有一点希望国内观众不要因为西方连续不断的新冠疫情,而中国控制住疫情就沾沾自喜。虽然不能说西方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可能会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说经过一两年的被迫在家办公,龙眼之前所倡导的远端办公模式已经走向成熟,甚至已经形成习惯了。多数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公司,他们的员工也好,管理层也好都已经普遍认为,即便是疫情过去,也没必要再象过去那样每周五天每天都回去上班了,每周能回去两三天就不错,而且可以选择在就近的分部或分公司上班。在现在的规划中,员工多数都不再会有固定的办公桌,完全实现无纸办公,到哪个办公桌去办公就是自带一台笔记本,甚至连电脑都不用带,办公桌上就有电脑,自己LOG IN就行了。

                那么把这种概念扩大一下,干嘛非要用自己公司的办公室和设备呢?当地政府可以和房地产公司以及物业公司合作,自建一些办公楼,办公室和办公桌,解决好IT,楼宇管理,和清洁保安等配套问题,租给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自由使用多好?既解决远端办公问题,又解决在家办公受家庭干扰和封闭无聊的问题,更能为机构和商家节省大笔的开支和成本。

                因此现在加拿大这边很多人都把城里的公寓卖了,到远郊甚至更远的小城镇去买房居住和工作。西方的小城镇建设本来就历史悠久,基础设施优越,配套齐全,城乡差距不大,过去受制于通勤问题,现在和以后既然远端办公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也就没有通勤问题了,因此各地的小城镇和别墅区正在蓬勃发展,象纽约、洛杉矶、包括我所在的多伦多等都市地区很可能会被周边几百公里内的星罗棋布的扩建和新建的小城镇所‘稀释’,类似于北京周边的通县和雄安,只不过是自发的,没有规划的无序发展。

                在这方面,习总是引领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但因为中国新冠问题控制得好,因此前瞻性大于实用性,所以有沧海横流、逆水行舟之感。

          • 家园 关键是配套要钱啊,这个方法当然好

            而且有空地建设的嫌疑,前不着村的感觉啊。

            中国人喜欢扎堆啊。这个思路是对,关键是怎么配。

            这可是纯消费地区了,就算有宅院,能解决吃饭问题吗?除非和老百姓躲避区共建。

            • 家园 中国的农业用地偏激了

              土地是为人类服务的。

              高产出的土地,必须得到保护。

              低产出的土地,变成避难区,家族根基,而不是让他在那里长草长树,才是对土地的最大利用。

              ----

              通宝推:达雅,
              • 家园 这个问题不太好解决,啥叫低附加值呢?定义不好办

                比如,西北沙地,可乎?

                我以前去新疆坐火车啊,一路走过去,那一片片的平地啊,荒废极其可惜啊。

                啥时候北方才能像那个库布齐沙漠那样绿化可好。

                另外一个就是有的土地不能种粮食,可以种西瓜啊类似的农特产品,价值也不错啊,即便销售不出去,也可以产品深加工。

                你再看啊,南方很多地区,甚至广东啊,就是丘陵地带建低成本工厂,甚至工坊。

                问题在哪里呢?

                说你是,你就是。

        • 家园 希望“双循环”能调整之前拼命向沿海堆的战略

          同时,希望党能真正重新站稳,而不是之前那样向“乡贤”投降。

    • 家园 人口演进推测

      有人以近两年的结婚率、头胎出生率,并用人均寿命78岁,根据2010年人口结构,推演到2050年人口下降到10.7亿左右。如不能有效刺激生育热情,有两次断崖下跌:2028年第一次婴儿潮到寿;2041年第二次婴儿潮到寿。由其第二次婴儿潮到寿,人口年净减少2000万以上。

      稻上飞创记录未来预期,怕是要被大伙多添一个称号,叫“一胎格(哥)”“婴儿杀”“灭婚帝”.....

      一年没2000万以上人口,冲击波横扫一切唧唧歪歪的.....

      • 家园 新闻角度

        是需要大家意象不到数据才有眼球率,俗称噱头、爆点、情绪点。

        近年来被各路大神分析烂的人口,如总人口、年龄结构、结婚生育率、死亡率。从信息轰炸看,大家已经麻木了。河里讨论人口的贴贴已经不是热点了。

        第七次人口普查拖延公布!原因何在?

        有人通过微观经济学观察,提出一个能新闻爆点数据: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没有真实数据,几乎没人讨论。为啥说提它,是观察周边生二胎都是男女性别比例差异大,怀二胎基本奔着生男娃去的。

        -->闲扯吓胡巴道的键盘手吹牛逼

    • 家园 感觉就是机械唯物

      不讲动态发展,也不讲人的发展。

      然而形势是一直变化的。

      多亿合理论背后是可持续发展和土地承载能力,但是对资源利用率的评估是停滞的。

      唯生产力论背后是有限的产品和评价指标,忽略了普遍需求和潜在需求。满足的更多是制造出来的需求。而且还是以前的需求,并未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自动化论则是因果倒置和假性相关。自动化不是因为人口结构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就是增加利润,和人口多少并无直接关系。何况这完全把人看作一种物品或者说生产工具。忽略了人自身内在的需求。按照现在大型国企生产力和自动化的程度来判断,那么好几亿人就不该出生。

      而且计生问题不在于实行上的强制性,更多的在于观念上的影响。尤其是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问题之后(这里不包含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之类的常见因素)。也就是……将人口控制视作一种潜在的必然选择。无论微观宏观,无论情况如何。就算不认同,也会作为可能性放在考虑范围内。

      这很可怕的。因为这本质是把生活方式当作生活目标,把经验符号当作至高真理。认为人必须受制于有限经验得出来的人口理论,理由却是可以就此摆脱对人的束缚。

      通宝推:审度,龙眼,
    • 家园 老话重提

      1,中央政府对人口问题的反应速度远低于社会,到底是被一小撮人裹挟还是另有考虑?(比如粮食自给率一类的)

      2,按照目前的人口态势发展,问题到底会严重到什么程度?

      • 家园 其实

        国内有投行的人自己组织国内专家调研,2010年给我反馈是最早2008年最迟 2012年到人口拐点。他们希望我反应下。

        但是那时候,在 2003年布局商业地产的资本因为互联网崛起,击溃了他们投入的万达广场推销新型住宅的地产升级模式。然后很多背离经济规律的事情就那么发生了,不是川普骤然打贸易战这个模式下被套的资本还不放弃,因为他们还没出完货。即使在贸易战早期,他们主导的谈判方向还是对美国让步然后房价继续翻倍涨来补贴国内大资本。索性,他们让步的太快导致习惯极限施压思维的川普觉得还可以压榨一下果断撕毁了协议然后再撕毁。那时候,我身边只有一个人和我坚决主战打到底的,因此我身边走了三分之二的朋友。后面的时代变化,估计还要走三分之二的。

        通宝推:秦波仁者,审度,玉米菜,舍瓦,
        • 其实
          家园 你的说法非常令人迷惑。

          这个时间点,说是人口红利拐点吧,有点晚了。

          说是总人口吧,似乎有点早了。

          易富贤嘴巴这么大,说2018年,总人口负增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