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政治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 97年的鱼

共:💬119 🌺663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代不如一代这事,也许最大的效果是有利于阶层固化

                  虽然整代人都是一代不如一代,其中总有家庭引导比较好,或者个人悟性高,他们能上升或保持在社会较高的阶层。炮灰数量大,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减小了竞争阻力。当然,国家与国家相比的话,比较废物的一个则会输掉竞争。

                  碰巧两次,教育过老美的年轻朋友,就是那种裤头掉一半,耳机开得很响,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这种年轻人通常读书也不行。我说,他们告诉你样子很酷,其实害了你。就你这样,比如说上银行找工作,你觉得经理会请你么,就算银行是你家开的,你家愿意招这样穿着行为举止的职员么,要么你是否有本事靠唱摇滚或者搞艺术谋生活,既然没那本事,还是想做普通职业,那就观察一下普通人,你如果想在银行上班,看看银行的人怎样穿着行为举止,你如果想在学校上班,看看学校的人怎样穿着行为举止,否则你就是酷一辈子的鲁瑟。很简单的道理,下次见他们果然就改风格了。

                  对华人亲友晚辈,我是这样说的。今天你们成长环境条件好,但更得用心努力,因为社会对你们的要求也更高,大学刚毕业的工作,谁都能做,但你18岁吃个虾还要妈给剥虾皮,你以为经理能重用你,给你机会么,经理都是金睛火眼的人精,你装不了,况且就你这悟性,应该装什么都不晓得,怎么出人头地,别以为长的好看就能嫁入权贵,权贵家讲究更多,就你18岁吃个虾还要妈给剥虾皮,同男朋友家长见一次面就凉菜了,你甚至永远都不知道什么原因。

                  本人从小愚笨,很庆幸能接受到简单粗暴的教育或教训,“笨蛋,这都不会”,“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滚”,小孩很容易就明白,做人得用心,得上进,还得会来事,小孩很容易领悟,长大了就不好教了,改变也难,竞争中往往落后。

                • 家园 这话是对的

                  一代确实不如一代,但这未必是坏事。从历史长河看,人类确实是越来越不能吃苦了。原始社会为了一口吃的就敢拼命去跟猛犸干仗,现在你要为一碗红烧肉和九零后干仗,人家直接说给你,然后再附送一个白眼。越来越不能吃苦的背后,是社会的进步,大家过得更舒服了。从老人角度,当然会心理极度不适,或者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嫉妒。我们当年想做点啥小事,用C写程序,动辄几千行,各种bug调试,硬件各种中断之类也要去理解才能办成。现在人家年轻人用python,调用几个包,几十行就解决了。人家确实没吃你写C程序的那些苦,也完全没有能力去吃这个苦,但是人家真的不需要啊。或许过个几十年,年轻人在触摸屏上点几下,就能享受什么林志玲之类的各种姿势,哪还要像你一样苦苦去追女孩子,上下班接送三年了才能摸摸手。中年危机,危机的不是没有技能,还是自己的技能不被需要了。

                  • 家园 说到猛犸象

                    有本书里提到,北美的猛犸象灭绝的时间,和一个叫“克络维斯人”的灭亡有时间上的强关联,几乎同时在几百年里灭绝了。

                    说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发现这个关联现象后百思不得其解,美国有个古生物学家提出一个假设说,得到学界的认可。他说克络维斯人主要靠猎取猛犸象为生,连北美野牛都不入他们的眼。克络维斯人原来追踪猛犸象,一路从亚洲大陆越过白令海峡(那时候白令海峡因为小冰期两边连接通了)进入北美大陆。一开始北美大陆有几百万头猛犸象,克络维斯人只有几百人。经过约300到500年的时间,克络维斯人数量应该是增长到400万左右,在某个时间点,克络维斯人猎取猛犸象的数量,开始大于猛犸象自然增长的数量,于是在不长的时间里,猛犸象被吃光了。克络维斯人很骄傲,没能及时转换思路,比如从猎人改行当农民,于是因为饥饿也灭绝了。

                    通宝推:南宫长万,
                  • 家园 所谓中年危机

                    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怎么追年轻女孩了,年轻人喜欢什么玩什么,都不知道。

              • 家园 我这里谈到的是

                不光工作态度,最主要的是基础知识。现在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如以前的学生了,而且是下滑的趋势。做人可以让老师信赖的很少,自私,说谎,不负责任,吃苦耐劳就更不要说了。我和这边政府里面一个白人IT经理聊天,他说他更喜欢老一代的中国工程师,很委婉的和我说,新一代的中国IT工程师和当地人一样,英语很好,哈哈哈。谈到印度人,他说他手下没有印度IT工程师,但他和他的印度邻居很好,他们都是很nice的人。我估计你应该明白他的意思吧。

                再看看任正非谈到米锅的压力,他说很好,前一段时间大家都放松了,现在有压力了,开始万众一心了。

                再说说我以前待的实验室,现在的头已经周末不上班了,学生也放羊了,可是我以前的老板,84岁了还天天上班,周末也去。工作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我在这边看到的中小公司老板几乎也都这样,中年和年轻的教授也周末工作。

                你再看看观网主页周末都不更新了。在别的网看到军工企业也要完蛋了,私有化一些军工企业,使得武器装备极为昂贵,很多就不敢多装备,或者装备了也不让随便用。

                这些可不是老人总是看不上新人,这是现象和考试成绩得来的结论。所以我对中国的未来极为不看好。

                • 家园 这是国外的小留成色被稀释了而已

                  以往留学是基础素质的保证,现在嘛,一大票是国内混不好才出国,于是就出现视觉偏差了。国内前几年也大叫90后不好管,但耐不住90后除了跳槽多,其他各方面素质都过硬,而且看起来00后更恐怖。谁家不是从小经历过BT教育环节出来的,小学初中家长哪个不叫苦不迭,现在是幼儿园乃至学前班都开始普及教育资源了。素质教育,呵呵,看看全国民办教育的火热吧,早已是过眼云烟,大家骨子里都是别输在起跑线上的信徒……

                • 家园 观网的例子不妥。

                  武器贵是产量小,没办法摊薄。

                  不敢用是和国外医院一个问题,有设备,没有足够的操作人员。

                  经济发展到最后,都是死循环一样的高经济成本运行,不是一家的专有问题,这个时候说实话就是比烂了。不足以作为看衰的理由。

                • 家园 视角不同罢了

                  比如中文媒体上抱怨中国小留素质太差的文章不要太多。俺前一段碰到几个在藤校上大学的ABC,问他们小留们是不是很垃圾,结果变成了诉苦大会,在他们眼中的中国小留们简直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词:人家初高中过来的小留基础扎实,学习比他们好,受过国内教育的荼毒,用功起来他们还是比不过,能过来留学的小留们家境都不错,经济上又能完爆ABC们,因为家境不错上过不少乱七八糟的辅导班,甚至连业余爱好和身体素质上也不比ABC差,因为人家过来的早,ABC们连最引以为豪的英语和欧洲语言(西语法语等第二外语)的优势都没有了,而人家的中文又不知道比他们强多少,结果就是形成了全面碾压,导致了小男生们眼里最悲惨事情,泡妞也被人家完爆,根本抢不过,说得这叫一个惨。。。

                  • 家园 应该是视角问题

                    我这里谈到的是一个普遍现象,是那些真正能够为中国建设出力的孩子们。你谈到的几乎都是精英孩子。这些精英孩子几乎都是父母额外出钱培养出来的,而且从研究生开始能够为社会做贡献时起就开始给国外老板打工。相当一部分留在国外了,近年来确实有更多的留学生回国了。但是那些真正为国家出力的,(我说这些话,是有一些偏见,政治不正确)普遍是农村和小城市出来的孩子。我不知道现在的样本,大家都可以说说不同年代的样本。96年毕业的研究生,真正最后在国内干研究和实业工作的人,都是农村和小城市或者中型城市平民出身的孩子。那些大城市出身的,官员子弟不是留在国外就是在国内政府部门当个官。

                    如果从我这种视角,从最终能够真正为中国发展建设出力的角度来看,中国这些年来的减负教育确实是削弱了能够为国出力的哪些人是整体能力,这也是我的同学们普遍感受。但我估计河里的人,在自己的身边基本是感受不到的,大家基本都是精英,孩子很多也都会出人头地,所以我们有不同的感受。我想这应该是我们的分歧点。你可以慢慢问问你那些留在国内的,在教育,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工作的同学朋友,问问他们对现在的年轻人基础知识看法,另外工作态度,拼搏精神。看看中国最近二十多年的教育改革,是给中国带来了好处还是坏处,这其实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原点。

                    • 家园 教育部胡搞的结果

                      教育部这些年一直在跟教育规律拧着干。基础教育的毛病就不说了,就说高等教育吧。所有基础课的课时一减再减,那学生怎么可能基础好?然后倡导各种竞赛,各种学生,管你是不是学有余力都去刷竞赛,真学有余力的,几个竞赛一刷也成了学无余力了。片面强调表达能力,最后各大高校学生的技能都是office.片面强调面向市场双向选择,最后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至少有一年处于不学专业状态,要么是在找工作,要么是在学找工作需要的某些技能。在这种环境下面,聪明的学生就会发现,“结硬寨打呆仗”学好本专业是最不合算的,那些毛病就无师自通了嘛。

                  • 家园 呵呵,提供两个旁证

                    一个是我的中学同学,前几个月跟他吃饭时,聊到孩子教育,他大儿子很早就去了美国读书,在高中最后的两年,真的就是被国内去的小留逼得去看心理医生,无他,就是因为最后两年才开始发奋读书,但是无论怎么努力,成绩就是不如人,最让他崩溃得是,国内出去的小留,似乎就真没怎么用功。去看心理医生那次,起因是一次物理考试,他很努力地准备,拿到自己史上最高分的90分,刚开始很开心,结果某小留炫耀了一下,98分,直接就让这孩子受不了了。

                    我这位同学,对当年信了什么素质教育,快乐成长,后悔不迭,所以小女儿就反其道而行,送回当年他读的小学,封闭式教育,早上7点半送入学校,下午5点半放学,每天做无数的习题,现在他坚信这样的基础教育才是正道。

                    另一个旁证就是我女儿了,在澳洲读小学,在自己学校的年级里也算是名列前茅了,我一直觉得功课压力不够多,周末送她去补习学校,结果她就有点失落了,这个学校也算是有点规模,她这个年级的,有400多人,结果一考试,只能排到100名左右,无他,去这个学校的,大多是新移民的子女,数学特别好,我女儿唯一有点出色的,就是作文了,但那些小孩,我看再过一两年就会追上来。

                    讲真,有对比的话,真的就知道国内的基础教育还算是很不错的。

                    通宝推:北纬42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