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驱逐低端人口 -- 删ID走人

共:💬75 🌺1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驱逐低端人口

    本来不想参与这个话题,不过今天跟一知半解河友稍微讨论了一下,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帝都驱逐低端人口这件事,河里讨论得非常热闹,有唱衰的,有洗地的,有出谋划策的,有冷眼旁观冷嘲热讽的,林林总总不一一足论。各有各的观点,也就不评论了。

    不过绝大部分观点,还是默认了所谓低端人口的既成事实,无非是党国赤裸裸赶人,触动了许多人的心灵。啥是低端人口,我看多数人是赞同一知半解兄的定义的,也就是大专以下学历的,中级以下职称的,统统都是低端人口。毕竟中国上千年的学历社会了,对学历有迷之自信。

    西西河一向学历比较高,这么一定义,绝大部分河友自然是高端人口了。

    不过请列位高端人口思考一下,社会金字塔的本质是啥?要我说还是马列主义说得好,是暴力。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真正区分高端和低端的是暴力,不是学历。那么高学历和低学历谁真正掌握着暴力呢?

    所谓低端人口一旦被驱逐,高学历的高端人口分分钟现出低端原形。不可不察啊。

    通宝推:一轮明月,东方白,
    • 家园 有说法是北京借机提前做好安全准备

      应对经济下滑。反正最近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新闻,正面的不多。

      北京作为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医疗,教育。。。各种中心,它的本来目标就是吸纳人口,海纳百川,集思广益,引领发展,带动周边。

      如果体制继续以北京作为排他的权力中心,寻求唯我独尊的目标与以上目标有根本冲突。数十年的环京贫困带就是明证。权力中心要的的继承,安全,控制,便捷。雄安有必要尽快完成。

      现在面对以上两方的矛盾,在北京一地是无解的,因为权力中心的目标本身就是割裂上下层,隔离周边,引导下层互争,自己置身事外,节约开支。现长老身处漩涡中心,首善之地这么大动静,掩耳盗铃行不通。眼下各种成本剧增,北京进城的安保成本就是一例。

      关起门来,尚能维持。但现在各路诸侯竞争,地域竞争,海内外竞争,这种强行提高自己成本的做法,实在是。。。

    • 家园 动物王国正在举行一场比赛

      看谁跑得最快。

      鱼儿说,这比赛我们没法参加。结果鱼儿被贴上了Low的标签。其它动物都在疯狂嘲笑鱼儿:瞧这Low逼,连参赛资格都没有。

      鸟儿颇感幸运,自以为可以拿到好名次。结果鸟儿被贴了犯规的标签:丫的没用四足奔跑,比赛成绩取消!

      现在只剩陆地动物了,比赛正式开始。

      ……

      所有参赛选手都拿到了各自的名次,有的高兴极了,有的则郁闷不语。但不管怎么说,组织这场比赛的狮子们感到颇为满意,作为代表的狮王多次感谢大伙的热情参与。

      夜幕降临,喧嚣了一整天的大草原终于沉寂下来,倦怠的动物们都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黑暗中忽然亮起了几盏灯。

      哦,不,这是狮子的眼睛。

      只听得一个声音说道,“大王,请用餐”。

      通宝推:my8883,
      • 家园 科技在进步,然而人却在退步

        最近牢骚很多,希望各位河友不要见怪。

        下面我要说的问题可能会让一些比较年轻的河友感到不快,但我也要硬着头皮说一下。

        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哪个才是主因,这事有点说不清。但是我以为,一代不如一代,却是一个客观存在。我的意思是说:穷人越来越多,意味着能吃苦的人越来越少。

        举个例子来讲吧。就说司机这个行当。

        过去会开车的人,很少,当然,那会车也少,对驾驶员的需求也不多。其实那会想学开车的年轻人也不算少了,但凡有点见识的,都愿意送孩子去学开车。可是那会学开车是真不容易,徒弟一开始只能打下手,能摸一下方向盘就挺高兴了。师傅不退休,徒弟永远都是徒弟。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展开一下: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学习进程是有利于徒弟的成长的,长期跟着师傅,能学到不少东西。反观现在都是速成,所谓的市场准入,也就是驾照的考取远远比不了当年师傅的严格把关。所以现在马路杀手不要太多。这是其一。其二,随着汽车的普及,当年司机的那份荣誉、自豪感也随风而去了。以前的师傅出车,要是路上出了点事故,别人还没批评,自己就臊得不行,现在谁还在乎这些呢?

        其实只要做一下对比,就会发现许多领域都是如此,越是普及,个人技能水平越是往下走。比如说文凭吧,并不是因为持有文凭的人越来越多,文凭越来越贬值,而是因为持有人的水平越来越低。就连黑社会,大哥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有时我看一些河友对国家领导人抱有厚望,老实讲,我觉得这是误判。

    • 家园 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1. 您是否同意总的来说,有效的学历教育常常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或是有利于其通过研究与实验的方式,获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请注意我不认为学历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唯一途径,也不认为学历更高的人劳动生产率一定更高)

      2. 您是否认为在劳动量相同的情况下,因劳动生产率更高而创造出了更多价值(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的人应当比劳动生产率更低的人获得更多的分配?

      3. 在社会化生产中,分工不同的岗位由于劳动形式、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的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一个尚未在该领域从事过劳动的人,他一开始从事的岗位应当如何得出?学历在判断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4. 您是否不同意以考试的方式分配教育资源?如果您不同意,那么在您看来,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教育资源的归属应当如何得出?

      非常抱歉,我的语言能力不足,想要清楚明确地表达我的意思,只能用这么诘屈聱牙的语言,还望谅解。另外,以上这几个问题与您主贴讨论的高端与低端人口的界定没有任何关系,对于您这个主贴来说应该算是歪楼了,也请您谅解。最后,希望您能够分条、正面回答。

      • 家园 谈不上请教

        您问的几个问题都是专业人士才能回答的问题,我只是国企的一名普通工人,最高的学历教育也就是中专,对您的问题只能试着回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1. 您是否同意总的来说,有效的学历教育常常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或是有利于其通过研究与实验的方式,获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请注意我不认为学历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唯一途径,也不认为学历更高的人劳动生产率一定更高)”

        在我看来,您在这个问题中已经设下陷阱了,您希望我赞同学历教育。我说一下我个人看法,首先我不同意您的第一句话。如果您把表述方式改为,有效的的学习和系统的教育,常常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那我表示赞同。有效的学习和系统的教育不能等同于学历教育。为什么?学历教育四个字合在一起,顾名思义就是以学历为目的的教育,而有效的学习和系统的教育则非如此。大家都知道,人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是一张白纸,要获得劳动能力,必须经过后天的不断教育学习。没有教育学习,就谈不上会劳动。但教育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传统的父子相传,师徒相传,家族教育,脱产教育,半脱产教育,成人教育等等,不一一赘述。把学习和教育等同于学历教育是非常狭隘的,也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只能部分同意你的观点,对你的陈述方式表示反对。

        第二个问题:“2. 您是否认为在劳动量相同的情况下,因劳动生产率更高而创造出了更多价值(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的人应当比劳动生产率更低的人获得更多的分配?”

        如果把劳动量理解为做功,我是国企工人,就拿车工举例,车工的劳动本质是操纵车床进行切削,把劳动量理解为切削量。劳动生产率理解为单位时间切削量,那劳动生产率高表现为单位时间切削量高,可以得出在同一工种下,劳动生产率高可以创造更多价值。(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解的价值,也就是单位必要劳动时间,可能名词没说对,仅凭记忆写的)。根据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可以得到更多分配。注意,这里说的是同一工种内。不同工种不能这样比较。

        第三个第四个问题就放在一起回答好了:“

        3. 在社会化生产中,分工不同的岗位由于劳动形式、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的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一个尚未在该领域从事过劳动的人,他一开始从事的岗位应当如何得出?学历在判断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4. 您是否不同意以考试的方式分配教育资源?如果您不同意,那么在您看来,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教育资源的归属应当如何得出?”

        对于现在的完全脱产的学历教育形式,我个人认为,对于没有从事过生产劳动的刚毕业学生,其岗位分配,学历无足轻重。我不同意按考试方式分配教育资源。鉴于人类智商分布相对平均,高智商的爹妈未必就有高智商儿女,低智商爹妈也未必生出低智商儿女,我认为教育资源归属按人口平均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按人口分配,然后抽签,效果未必比按考试分配差。

        通宝推:fisherx,
        • 家园 这个论调有点趋向读书无用论

          关于第一点,按照目前的教育要求,层主提出的“有效学历教育”,应该理解成按教学大纲(令学习者)学习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操作技能从而取得相关的学历证明(的教育)。这里层主没有否认非学历教育也是效果。倒回来,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事情得有个标准,可能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有不同的标准,标准获得认可的范围也是有差异的。取得相关学历,证书,是一个大范围的认可某些人具有某种能力的标准。目前学历教育的目的就是令爱教育者具有比没受教育者普遍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和可能性。同样层主没有否认非学历教育也可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非学历教育也可能达到提高劳动效率而否定学历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理由不充分。

          第二点,政治经济学的概念的确是“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时间指生产同一个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而不是同一个工种的时间。比如说一个法兰,可以先模铸再精加工,也可以拿一圆棒直接机加工出来,两者都满足质量要求,那么谁单位时间内做得多,谁当然获得更多的分配。

          关于第三点,没工作经验的有学历者,其从事岗位如何得出?就从其学历。其学历证明了其有某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学习创身能力。

          第四个,关于考试。姑且认同智商在不同人群中按人群数量具有相同的比例,你说的“平均分配”应该是这个意思吧。好吧,引用你的概念,我再补充,除开智商平均分配,努力勤奋,物质条件,偶然因素,也平均分配。这些因素,是在一个人群中“平均分配”而已,而且是独立分配,具体到某个人之间,就有差别了。那么,选择谁去接受有限的学历教育呢?肯定选综合最好的更有效率。那么,怎么样判定谁综合最好?目前的实践认为,考试是所有方法中相对最好的筛选方法。你所说的抽签,显然不比考试更有效更准确的选出综合最好者。

          • 家园 决定商品加工工艺的不是工种而是市场

            还是说法兰加工,法兰有圆形法兰、方形法兰,大法兰,小法兰,波导法兰,管道法兰等等许多种法兰。就说最普通的圆形管道法兰好了,这个法兰,可以先铸造后精加工,也可以直接拿圆棒车出来。后者的效率肯定比前者高。但这个不意味着车工拿的劳动分配就要比翻砂工多。因为不同的加工方法意味着商品不同的价格。先翻砂再精加工出来的法兰因为生产效率低,在市场上反映出来的价格肯定高。那这种加工工艺必然要被淘汰。

            但是,加工工艺的淘汰不意味着翻砂工的淘汰。翻砂工有翻砂工的用武之地,大型复杂结构件就必须使用翻砂铸造工艺。翻砂工仅仅是在制造法兰这种大批量生产模式上不合适。所以翻砂工的劳动所得不能说就要比车工低。不同的工种之间不能用劳动效率来谈劳动分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